石道阮村道家武术功法

[转载]转载:“登封市石道乡阮村传统少林武术”文/常松木
登封市石道乡阮村传统少林武术
走访整理者:登封市文联副主席常松木
&&&&阮村位于登封市石道乡,距武术甲天下的少林武术发源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仅十几公里。阮村是登封著名的“教师窝”,村人以李姓为主,自古以来村人习武成风,世代演练少林拳,据登封市著名老拳师杨聚才考证,阮村的传统少林武术(下面简称阮村少林拳)属于少林南院拳系。阮村世传的少林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少林拳术的风格和特点,与现在大部分武校教授的重表演轻实战的少林拳相比,没有花架子,因此阮村少林拳对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借鉴和证明意义。
&&&&&&&&一、阮村少林拳的渊源
&&&&&&&据阮村中年拳师李雷阳、李天西、李随和等回忆,阮村李姓原居于巩义市涉村镇王沟村,后迁居登封石道阮村。可能李姓先人在王沟时都到少林寺学过拳术,迁至登封阮村后,因一个少林和尚翻过梯子沟往西南方向化缘,路过阮村时病卧村头,被村人发现后抬回阮村救治,在阮村治疗月余后痊愈,他出于感恩在阮村传授少林拳。
&&&&&&&阮村老拳师李新治介绍说,最初传给阮村少林拳的少林和尚叫诺天法,因一个阮村的青年犯了轻罪,但却被偃师县官判了死刑,并告知他的父亲,如果交五千两纹银,就可轻判。他的父亲无奈就找到了诺天法,诺天法到偃师县衙陈辩时,县官说山东响马在县衙偷走了小姐的绣花鞋,只要他到山东将罪犯带回县衙,即可免去这个青年的死罪。诺天法艺高人胆大,二话没说,当即挺身而出,使出飞毛腿的轻功,晚上只身到山东将罪犯抓住,早上就交给了偃师县官,偃师县官这才秉公执法。这个阮村人感恩戴德之余,就拜诺天法为师学习少林武术。因此,少林拳便在阮村流传开来。据说诺天法39岁时英年早逝,去世后就埋葬在阮村,现在其坟墓还在。阮村的拳师们正在商议给师祖诺天法建座塔或立通碑。
&&&&&&&&据说从少林寺家谱上已经查出诺天法其人,诺天法并且是少林寺第二十六代方丈无言道公的徒弟。明朝中期,居于开封的周王在少林寺少阳河南营建了周府庵,并在周府庵内为无言道公建造了永化堂,后来还将周府庵赐于无言道公,周府庵俗称少林南院,因此可以证明阮村少林拳确属少林南院拳系。
&&&&&&&再者,阮村拳房内供有一尊阮村人非常崇拜的神像,阮村人称之为挪挪爷,挪挪是“紧那罗”的急读和连读,紧那罗王是少林拳的化身,是少林棍法的二辈爷,阮村人还说挪挪爷“很护短”,即在打擂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帮助他们。从这些传说和实物中都可知道阮村少林拳确是少林寺的嫡传。
&&&&&&&&二、阮村少林拳的传承和著名拳师
&&&&&&&&清朝以前,阮村少林拳的传承世系已无据可考。阮村的老拳师只记得清朝初年时,阮村拳师李振邦、李永魁曾合著了一部记述少林拳法和拳理的专著《讲拳总论》,非常深奥,大致内容包括十二练力启示图、八段锦、十法摘要、十八罗汉拳谱和枪法等。老拳师们说见过这部书,但存世的可能性已不大了。从他们二人起,结合李氏家谱可知李振邦、李永魁下传的第四代有一个著名拳师李翰选、第五代著名拳师李喜聚外号叫铁腿老六。现在可查的拳师世系除他们之外,第一代有李四升、李成仁,第二代有李长岭、李中央,第三代有陈福升,第四代有李新治、李雷阳、李随和、李章麦、李天西、李新旗、王国昌等,第五代有李占阳、李丙欣等。现在第四代大多六十多岁,第五代也已三四十岁了。
&&&&&&&&阮村少林拳在传承过程中,基本没有男女观念、外姓人观念。只要愿学,女孩子也可以学,所以,现在石道一带还流传有“阮村姑娘不敢娶”的说法,原因就是阮村姑娘练过武术,太厉害,一般男人根本不是对手,在家庭生活中男方不敢耀武扬威,肆意殴打妻子。据说阮村一个姑娘嫁到了石道陈村,其丈夫不知天高地厚,总是无故殴打她,她一直隐忍不发。有一次,她正在纺花时,丈夫又找茬欲打她,她实在忍无可忍,仅仅抬了一下脚,她的丈夫就落在门外,从此,丈夫才知道她的厉害而大加收敛,再也不敢打骂她了。阮村自古以来就有女英雄,上世纪六十年代,阮村有五个优秀的女拳师,号称五朵金花,功夫最好的是李秋芳。阮村人有句话很形象,我们村只要长着头的人都会少林拳。只要心诚,移居阮村的非李姓人也可以学,甚而外村人来学,也照样传授。因阮村男女老少都会打拳,因此登封有一句俗话:阮村不软,硬村(石道许韩、术村一带)不硬。
&&&&&&&&阮村人练拳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随时随地都可在田间地头习武。而位于村中的拳房则是村人们集中演练的场所。现存拳房是座南朝北的五开间大瓦房,仍属村中的公有财产,由拳师们直接管理。
&&&&&&&&阮村少林拳是登封西部少林拳的根基和代表。历代以来,各村都有人到阮村来学拳,解放后尤甚。阮村拳相继传到登封、偃师、中牟、西平等地,如偃师口孜、齐家爻,登封君召乡的君召、范堂、南洼、孟村,颍阳的庄王、石道郭沟、闫坡、大金店的铁炉沟,送表等,并和大金店、骆驼崖等“教师窝”经常交流。外村人学到阮村少林拳的人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拳师有偃师口孜的吴邦、偃师齐家爻的齐文茂、西平的陈乃集、登封君召的冯子斌、吕岗的吕学礼等。新中国成立后,拜阮村著名拳师陈福升为师的人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石道西爻的司文杰,君召范堂的郝石滚、颍阳庄王的王四治等。
&&&&&&&&阮村著名拳师李新治到平顶山工作后,更是把阮村少林拳传到了平顶山、南阳、驻马店等豫西南各县市。
&&&&&&&&自古以来,阮村和少林寺保持着密切联系,每一代传人的杰出代表和少林寺高僧都过从甚密,陈福升和释德根、素喜、行正等僧人就有良好的私人关系。阮村拳师还注重和登封其他著名拳师交流,如解放后杨聚财、毛永汉、王超凡、刁振清等名家都曾到阮村交流切磋。
&&&&&&&&三、阮村流传的拳术套路和器械
&&&&&&&&阮村少林拳现存的套路有小洪拳(阮村俗称一套)、大洪拳(阮村俗称二套)、三洪拳(阮村俗称三套)、看家拳、炮拳、提手炮、关东拳、关西拳、六合拳、踢打六合拳、通臂拳、破四门拳。器械有春秋大刀、少林老单刀、双刀、齐眉棍、单头棍、双头棍、兴龙剑、乾坤八卦剑、少林花枪、长枪、看门枪、丈二枪、背后二枪、操镰、单拐、双拐、黑虎铜锤、九节鞭、二十四板凳等。现在阮村老拳师能打下来的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40多套,而梨花枪、二节炮拳、点穴、气功、铁砂掌、心意把等绝妙功夫在阮村已经失传。据李新治老拳师介绍说,古往今来,少林武术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大概共有1400多种。
&&&&&&&&阮村六合拳讲究心与耳合、心与眼合、心与鼻合、心与手合,心与足合、心与胯合,认为心与耳合,则多一灵,心与鼻合,则多一气……同时认为六合拳的六合是十二地支的两两相配后与五行的配合,认为打拳时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气与力合,意与勇合,心与眼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足与右胯合,左右协合,内外尤当合,实际上就是讲究形与先天的意合。
&&&&&&&&嵩山少林寺因为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地到阮村走访,并录制了阮村拳师打的13路少林拳,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看后大喜过望,认为阮村的少林拳对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因此多次邀请阮村拳师到少林寺进行交流和指导。
&&&&&&&&四、阮村少林拳的特点
&&&&&&&&阮村少林拳具有少林拳的一般特征,如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拳打一口气,虚虚实实,朴实无华等。阮村少林拳还保留有传统少林拳的特点,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直而非曲,曲而非直,曲直分明;再者打拳不发气,拳打一口气,招招都发力,注重一口气打完一套拳,打拳时不存在呼吸,绝不像现在一些武术学校学生练拳时发出“哼、哈、嗨”的声音。另外,阮村少林拳讲究先守后进,注意保护自身,在进攻的时候,往往“进一步”,最大程度地靠近对方,使力道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老拳师们经常所说的跳步打人。因此,阮村少林拳套路中全是跳步,没有挪步。阮村少林拳中的马步也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丁字马步”,而是“立合马步”,是利于随机应变而进攻的。阮村少林拳另一个著名特点是“死法活用”。阮村少林拳流传下来的套路中双打套路居多,充分说明其注重实战的特点。
&&&&&&&&阮村少林拳已经流传四五百年了,但在传授过程中,老拳师从不任意添加或删节招势,更不允许有丝毫改动。阮村少林拳讲究外五行和内五行的结合,还讲究手、眼、身、法、步与内五行的配合。内五行即内脏中的五个器官,即心、肝、肺、脾、肾,外五行即目、鼻、口、舌、牙。《讲拳总论》上说,心动是火焰,肝动是飞剑,肺动震雷响,脾肾协加功,还说内五行要气顺,四梢(指肉、骨、发、指)聚要齐,五行气一顺,放胆就成功,四梢一聚齐,放胆也成功。阮村少林拳在实战过程中,最讲究以“意”打人,拳谚云:“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还讲究“拳不打人意打人”。  另外,阮村少林拳在传承过程中非常注重武德。历代拳师都强调学武是为了练身不是为了打人,有啥不使啥,讲理不讲武,强调和人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先动手打人,“不打第一拳”,第一不还手,第二不还手,第三第四再出手,出手还是为了防身。再者阮村老拳师在收徒时,先问为啥要学拳,绝不收目的不纯、心术不正之人。学拳为义而不是为利,正义之事,分文不取也帮人。不正义之事给个金山银山都不给他出力。
&&&&&&&&五、阮村少林拳的挖掘和再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农民对少林武术保家卫国、强身健体作用的认识大幅下降,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开始注重经济的富裕,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没人想学少林拳,没人想再费力学精少林拳,用农民的话说,不想再白搭那功夫,因此阮村少林拳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几个老拳师痛心疾首地说,阮村的拳可能要“带走”了,因为自古以来徒弟寻老师容易,而老师寻徒弟难,以前是找不到能发扬光大的传人,现在是难以找到愿意学的徒弟。阮村少林拳的抢救、挖掘可以说刻不容缓。嵩山少林寺正在把少林功夫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况且已经列入国家24项非物质遗产申报名录,嵩山少林寺也专门组织了民间传统少林武术挖掘整理小组,逐步到各“教师窝”去拜访老拳师,并将他们会的套路录制下来,并进一步加以整理,这是一个很好的举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阮村著名老拳师李新治先生虽然身在平顶山,但却时刻不忘家乡,时刻不忘阮村的少林武术。他对阮村少林拳的认识,对少林拳拳理的内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一,他认为练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感受,一种享受,要通过练武来开发人的体能和潜力,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他认为拳和禅一样都是一种境界,坐禅能达到彻悟,练拳也可达到彻悟。练拳时,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出一种灵魂。第二,他认为武术是一种矛盾,一定程度上不能仅谈技能,要谈整体,不要追求形似,要追求“神意”,不要仅注重练武的过程和形的变化,更要重视“意”,要做到单求神意足,不求形似刚,做到拳不打人意打人,他认为无形无意才是真意,才是一种境界。第三,他认为少林拳术是应该分等级的,要分为肢体的变化、整体的开发和先天的开发三个层次。他认为“拳”和“术”是有区别的,拳是功夫的代表,术是技法的代表,武术、功夫都不能涵盖拳术的内涵。“术”是肢体的变化、形的变化,是一种技术和艺术,历来人们只注重形体的开发,也就是“术”的开发。“术”是一种技能,可以讲求美观,但它忽略了人身上的本能。整体的开发就是要讲究整体发力,要做到一动而百指动,讲究手动不如身动,讲究四梢聚要齐,五行气要顺,讲究内五行和外五行的配合,讲究五行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先天的开发就是要开发人的本能。他认为一切运动都是艺术的变化,都是为了开发人的本能,只有开发人的本能,拳术才能提高到科学的角度,练武才能提高到享受的境界上。先天的开发就是开发人的悟性、灵性,达到了灵性,人的潜力就开发出来了,也就达到了先天开发的目的。总之先天的开发就是要开发祖先遗传下来的,要开发体能,尤其要开发人的大脑。少林武术如果不注重开发人的体能和大脑,就会逐渐沦落为骗人的东西。第五,他认为少林拳的发力应有筋骨力、爆发力和混元力之分。筋骨力是半截力,爆发力就是丹田力,混元力是先天力。少林拳尤其要讲究在“点”上发力,要发丹田力,更要发混元力,只发筋骨力,实战中势必要吃大亏。发力要讲究“拈”,要做到拈而非拈,拈而非抖,做到不挨住对方不发力,发力就像牲口抖毛,松中发力,整体发力,要出而不空,回而要实,绵里藏针,柔中带钢。再者发力要追求速度,追求方向的变化和力点的变化。拳脚打人应是力点上的打人,只有方向的变化、力点的变化,才能做到顺手牵羊,顺手推猪,四两拔千斤。发力要不重眼看,要重意,不要和对方硬抗力,一味硬抗,右来右迎,左来左迎,就是蛮干,就是败阵。要能抗力就抗力,不能抗力就要顺力,就要破力,通过速度、方向、力点的变化来制服对方。高明的拳师在实战中发的是丹田力,圣手发的是混元力,他们发力时必先看对方的两眼和两肩,这样才能意识到对方发力的方向和力点。发力方向的变化、力点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要从上下、左右、前后这三维上找力点,从而发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打人如挂画,打人如怀中抱小孩,能非常轻松地击败对方。做到这些,一切力都可自然而发,随心所发。第五,他对少林心意把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少林寺古代绝对有心意把这种高招,岳飞的拳法可以说是心意把的代表,是少林寺传给周通,周通又传给岳飞的,而民国时少林和尚恒林就是心意把的传人。他认为“心意”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而“把”是一种表现,是招势,是打人的动作,是属于“形”的东西,“心意”与“把”不能相连,因为心意是无形的东西,是意的东西,是先知先觉,是意通过形来表现出来的。心意是无止境的东西,要通过混元力来表现。另外,李新治老拳师还认为器械是人手的延伸,这些高妙的见解对不练武的人虽有启发,但是难以参悟。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展以来,人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认识也越来越明晰,对其重要性正在重新进行评估,特别是登封市文联把民间传统少林武术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事象申报项目,把申报“中国少林武术文化之乡”、力争早日使登封跻身全国100个民间艺术之乡的行列以后,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并用专题简报的形式介绍了登封市文联的抢救民间传统少林武术的情况,郑州晚报、登封电视台也相继做了专题报道,登封市体育局已经决定再次成立登封市民间传统少林武术挖掘抢救整理小组。这些都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要把登封建设成“中国功夫之都”,结合西城区建设提出要加快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的建设步伐。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想见不远的将来,阮村少林拳将会发扬光大,少林拳可以再次使阮村扬眉吐气。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精品]当代少林十讲之五――失落的少林热闹的民间精品,民间,帮助,失落的少林,热闹的民间,少林寺,少林,少林[,少林足球,失落的大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当代少林十讲之五――失落的少林热闹的民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