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主要北京是什么地形形

蒲城县马湖的地形怎样形成的_百度知道
蒲城县马湖的地形怎样形成的
蒲城县马湖的地形怎样形成的
一: (地理位置)&& & & 蒲城县位于东经109度21分17秒至109度54分49秒,北纬34度44分50秒至35度10分30秒之间,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52.9公里。面积1583.58平方千米,属于陕西省关中地区。&蒲城东与澄城,大荔相邻,南与渭南相邻,西与富平相望。 &二: (气候)&& & & 蒲城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唯雨量偏少,平均气温13.2度,降水量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时,无霜期219天。春季气温多变,夏日多雨伏旱,秋凉阴雨少晴,冬季干燥少雪。&三: (交通)&& & & 蒲城县交通便利,乡镇间公路网通。&渭清,西禹公路在县城交叉通过。西延铁路,西韩铁路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境内,铜蒲铁路自西北 &南下与西延线相连。境内铁路线总长146.6公里,沿途设14个火车站。&四: (河流,山川,地形地貌)&1 河流&北洛河,古称沮水,简称洛河,洛水。&& & & 洛河发源于定边界南部王盘山,在蔡邓乡三眼桥以北。进入蒲城,流经蔡邓、西头、永丰、东陈、平路庙、龙阳、钤铒等乡镇,由钤饵乡城南村进入大荔。境内全长70公里。&白水河,又名南河。&& & & 白水河发源于宜君县云梦山南麓,由高阳镇洼里村北入境,至蔡邓乡三眼桥汇入洛河,境内总长15公里。&大峪河&& & & 源于黄龙山南麓,在永丰镇东堡入境,至西固村汇入洛河,境内流长13公里。&2 北原山地&& & & 东起五龙山,西至太白山,含蔡邓、马湖、含蔡邓、马湖、罕井、上王、大孔、东党、高阳等乡镇部分地区。海拔700-1200米,面积131平方公里。诸峰秀丽,气候宜人。&主要山峰有:&a尧山&& & & 又名浮山,相传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而得名。尧山位于县城北12公里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8公里,主峰海拔1032米。峰南柏林苍郁,山泉甘冽。尧山脉系西有丰山(又名苏愚山,当地人称唐陵山,因此山系唐睿宗李旦桥陵所在地),海拔751米。丰山东有金帜山,海拔741米(系唐宪宗景陵所在地)。重山在尧山主峰前数公里处,因与尧山主峰重叠而得名(系唐穆宗李恒光陵所在地)。 &b五龙山&& & & 简称龙山,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与白水县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0公里,主峰899米。五龙山因有五个山梁与主峰相连,蜿蜒若龙而得名。相传秦昭襄王时大将白起曾在此立寨,固又名白堂山。五龙山系南有金粟山,尖山和卧虎山。金粟山清幽秀丽,顶有碎石,在阳光下若金粟而得名。系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所在地。&c太白山,海拔1282米,位于县西北方。&d岳王山,海拔1128米。&& & & 其中在太白山和岳王山之间是一林草丰茂的天然牧场。还有九娘峪。没虎沟、豀头沟都是发展林木业的好地方。&3 黄土台原&& & & 东北高西南底,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分为两级.一级东起永丰西至原任.面积大约为825平方公里,海拔370---600米 .二级地区包括蔡邓,马湖,罕井,上王,高阳等乡镇大部分或部分地区.面积大约为106平方公里,海拔600---900米。&4 河谷&& & & 洛河河谷在蒲城境内长约70公里,河漫滩地和一,二,三级阶地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5%.盛产有名的&晋枣&,&葫芦枣&,&疙瘩枣&,味道鲜美,年产量达100多万吨,畅销省内外.&5 洪积扇裙&& & & 分布北山南坡,面积约为27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7.4% .本地区因不同时期的洪水面状流,线状流和辐射流重叠而成 为防止水土流失,自解放以来大力发展人工刺玫瑰林,林总蓄积量打23万平方米.次第还盛产柿子,花椒.&作为陕西省九十七个县市之一的蒲城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淳朴的民风极盛的学风从蒲城先民到现代的蒲城人,始终把它看作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继承发扬,改革开发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蒲城人民更是励精图治,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创业,从物质和精神上,把蒲城县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蒲城地处关中东府, 东望澄城,大荔,南邻渭南,西接富平,北连向水.北洛河,白水河,大峪河流经境内,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多样的地形地貌 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蒲城济济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蒲城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也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古城,养成了蒲城人民朴实的民风极盛的学风.春天的蒲城 嫩绿葱茏,桃红点点,阁楼殿堂,雕梁话栋,青砖碧瓦.显眼的石碑房,洒落在四处的厅堂里,留下了古今书法家,艺术家的丹青墨宝.撩拨着优雅的情趣,也映射出蒲城人的精神风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出土文物可谓光辉灿烂.金代宝塔,桥陵石刻,南寺唐塔等响誉国内外.书画名碑更为丰富,有驰名中外的云麾将军碑,前秦邓太尉祠碑,米是书《昼锦堂记》等等均为稀世珍宝.蒲城人杰荟萃,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安邦济世,叱诧风云的人物,形成了以井勿幕,杨虎城,李氏家族李仪址为代表的杰出人物,他们文韬武略,誉满华夏.&如今的蒲城更是百业兴旺 自十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蒲城大地 在党的领导下勤劳的蒲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 开阔视野 艰苦创业.工业农业 第三产业并进一副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景象 ,在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蒲城的明天会更好,更辉煌!&蒲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位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东西长52.8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基地县、100个重点产煤县、十大秸杆养牛示范县、平原绿化示范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之一,素有“陕西粮仓”、“酥梨之乡”、“焰火之乡”的美誉。北部丘陵,中部高原,南部平川,耕地168万亩,东临澄城、大荔县,距韩城市司哗穿糕费蕹渡革杀宫辑马迁祠126公里;西临富平县;北依白水县和铜川市,距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100公里;南接渭南市,距闻名中外的西岳华山120公里。&县境内辖14镇10乡,373个行政村,全县75万人,人口密度为431人/平方公里。 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180—220天,平均降雨量550毫升。&县城位于县境中心,渭清、西禹两条省道和正在建设的闫禹高速公路交叉通过,西韩(西安—韩城)、西延(西安—延安)铁路穿境而过,县乡油路纵横交错,总里程达900余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文物荟萃,唐代帝王陵园桥陵、景陵、光陵、泰陵、惠陵等五陵依山筑墓,彼此烘托;旅游景点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遥相呼应,明代考院、六龙壁、杨虎城故居、博物馆、井勿幕图书馆各具特色。历史名人如清代东阁大学士王鼎、著名水利专家李仪址、抗日英雄包森均出生于蒲城。&工业发展迅速,全县形成了以煤炭、建材、纺织、机电、化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水泥、煤炭、塑料、变压器、奶粉、棉布等。牛肉、果脯、金丝蜜枣、保健品、氧化锌、三氧化钼、钼铁、线丹粉等产品出口供货值逐年大幅度上升。传统的烟火艺术名扬中外,为中华一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蒲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县。棉、油、果、梨、牛、羊、鸡等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以苹果、酥梨为主的果品面积已达47.8万亩,总产量达5亿公斤以上,目前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蒲城县以抓好党委服务示范基地和知识分子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示范引导作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民日报以《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为题对此做了充分的报道。09-07-20&|&添加评论&|&打赏0何子浩2011&&何高侯()&&又名全升。高阳镇洼里村人。初在县城“天顺成”商号为学徒。缑保杰割据蒲城任统领时,聘他为军需,历升连、营、团长。民国14年(1925)缑部改编为国民军二军第五师后,他任第二旅旅长,驻防白水县。15年(1926)春,镇嵩军刘镇华奉吴佩孚之命进攻陕西,缑保杰接受镇嵩军编制,任第三师师长,出兵渭南,截击西退的国民二军。他与缑吉人(旅长)、郑百川(团长)坚决反对这种附逆祸陕的行为,反复恳劝,但遭严斥。无奈,毅然率队脱离缑部,从渭阳焦家退回原防白水,力图补救之策;郑百川亦随后带兵出走。在陕西帮办榆林井岳秀的支持下,他与缑吉人、郑百川、王震东(团长)密聚,商议计除缑保杰之策。镇嵩军人关围攻西安后,缑部奉命回师蒲城,以控制渭北。缑保杰派心腹团长傅振江带骑兵百余前往白水威逼他“归队”,他早有准备,先下手将其全部擒拿,将傅振江处决。接着,郑百川暗藏抢手,于5月28日佯装“向师座请罪悔过”,乘机将缑保杰及其参谋长王仁山击毙。井岳秀嘉奖他们“为陕民除害,为国民革命立功”,委任他为陕西陆军第四路司令,陕军其他将领也先后发来贺电、贺信,对他们有功于国民革命的行动深表佩服。刘镇华为解缑保杰被杀之恨,于6月9日派麻振武等三个混成旅围攻蒲城。6月12日,他派兵两团南下,攻克麻军占据蒲白交界之山东头、樊家洼,夺枪200枝、战马50匹,并夺回麻军掠抢当地百姓衣物、车蓄等,出示招领。7月20日,再次猛攻盘踞尧山阜之敌,全歼麻军一个营,生擒连长李凤岐,扫除了蒲白交通障碍。后在陕北井部援军的帮助下,他与缑吉人组织兵力,全面出击麻军损失大半而溃逃,蒲城围解。时值农历丙寅,军民称上述事件为“丙寅革命”,在县城北门内竖碑,并刊行《纪念册》,隆重纪念。16年(1927)春。何部借归南路军总司令岳西峰指挥,参加北伐,在南阳卧龙岗驻防时,曾派两营兵力围剿土匪,打死匪首,让百姓把土匪所抢之物领回,当地人赞其为“好队伍”,赠以锦旗。回陕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路军(井岳秀部)第四师师长。同年回乡组织乡绅创办高阳镇小学。17年(1928),冯玉祥、宋哲元“整肃”陕西地方军队,第四师由井岳秀、高双成给资遣散,他受井岳秀之托,去山西介休、榆次为其经办宏远汽车公司,任经理。l9年(1930)回乡,任蒲城县北五区(高阳)区长。20年(1931)2月,杨虎城委任他为陕西警备第一游击司令,先后驻防韩城、合阳、旬邑等县。23年(1934)春,兼任陕西参议。24年(1935)回蒲复任北五区区长。30年(1941)7月在家病逝,终年57岁。
来自:百度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马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贫困大县为何又是经济强县--陕西蒲城县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贫困大县为何又是经济强县--陕西蒲城县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前不久,陕西省有关部门根据各县GDP、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对2003年全省80多个县进行了综合测评,公布了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前20个县。神木、蒲城、户县、靖边、城固依次分列前5名。
然而,结果一经披露,立即招来各方议论:经济强县还戴着“贫困帽”,靖边、蒲城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神木、城固是陕西省扶贫工作重点县。人民日报等有关媒体先后3次以“陕西省经济5强县中竟有4个是贫困县”为内容,进行了报道。
一边是经济强县,一边又上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名单。此事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从今年6月份至10月29日期间曾3次作出批示。国务院扶贫办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积极调查研究。
那么,造成经济强县同时是贫困县的现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些县农村贫困状况到底怎样呢?为此,我们特地赴陕西省“经济强县”蒲城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地处旱腰带的村民们被迫“嫁儿嫁女嫁父母”
到达蒲城县城,已经是傍晚时分。蒲城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的沟壑区,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辖24个乡镇,农业人口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7%。我们在县城转了几圈,街上冷冷清清,行人和车辆也很少,丝毫没有感到经济强县所应有的繁荣气息,或许是天冷的原因吧。
我们好不容易跟一位正在散步的老干部搭上了话。蒲城县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00万元,在全省经济实力排名第二。我们问他是否知道这件事,没想到这位老干部对蒲城的情况十分熟悉:“全县中小学教师有8000多人,加上县级部门和乡镇,每年仅保工资一项就需1.7亿元。近几年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财政负债总额已经超过5亿元。这是蒲城真实的财政现状。”
他还告诉我们:这几年,蒲城经济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有几家中央和省直属企业,如电厂、水泥厂,使全县经济总量也上去了,被评为经济强县。但用人均标准来衡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并没有惠及全县农村的贫困人口。
这位老干部的话第二天就得到了印证。蒲城县县长鱼茂胜介绍说,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多次表明,蒲城虽是“经济大县”,但仍为“财政穷县”。用国家关于评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8大体系33个具体指标来分析,蒲城农村社会还是相当落后的。蒲城农村之贫,主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所困,十年九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二滩(南部卤泊滩、东部洛河滩)一带(中部旱腰带)一区(北部沟壑区)”,占贫困人口的90%以上。
我们沿渭清路南行2公里,来到了号称10万亩的卤泊滩,一望无际。据附近村民介绍,它是由古卤阳湖干涸形成,滩区面积10.6万亩,覆盖5个乡镇49个村11.7万人。土壤盐碱化严重,地下水位高,含氟量大,是地方性氟骨病的高发区,这里每年约有30%的农户到3、4月份就出现缺粮现象。今年地处滩区腹地的董楼等4个村被洪水围困月余,滩区4万亩土地未能种上小麦。
“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生盐和碱,不长棉和粮”,就是卤泊滩的真实写照。陈庄镇富新村一组64岁的村民陈世成,生活在卤泊滩区,儿子29岁一直没钱娶媳妇,全家耕地2.5亩,承包果园6亩,饲养1头牛,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年纯收入仅千余元。村民王金山和老伴都是70多岁的古稀老人,儿媳因家穷9年前与一贩梨的客商私奔,15岁的孙子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在家。
东部洛河滩,属洛河水灾多发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少肥,近两年的多雨洪灾直接危害着洛河两岸6乡31村2.13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沿西禹路北行4公里,便是异常干旱的中部旱腰带,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15公里,涉及9个乡镇81个村19万人,约有30万亩耕地。自古以来就有“龙山马湖,渴死寡妇”的说法,平均海拔500多米,地形复杂,极度干旱。据调查,翔村乡光陵村1800多人,人均纯收入680元,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500多人,153户居住在土窑洞里,全村学龄儿童215人有40名学生交不起学费。我们在该村见到了当了35年村妇女主任、生产队长,连任三届的县人大代表闫淑玲,全家住在高约6米的黄土崖下的4孔窑洞内,除了几张床外,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大孙子10岁时因肠梗阻无钱做手术造成终身残疾。全家10亩小麦产量不足2000斤,按保护价计算约1000元左右,而每亩地的成本高达100多元,加上劳动力成本,就是入不敷出。据闫淑玲介绍,像她这种情况还不算最差的,不如她的全村还有50多户。位于旱腰带东部的洛滨镇苏家坡村生活更贫困,因自然条件极差,被迫“嫁儿、嫁女、嫁父母”,全村301户30岁左右未娶到媳妇的光棍达38人,自然村逐渐萎缩。
北部属丘陵沟壑区,与白水县、铜川耀县交界,交通不便,山大沟深,沟壑纵横,1公里以上大小沟壑1968条,土地支离破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看到高阳镇单家村1组58岁的村民屈东余一家的生活状况,确实让人心寒:3个儿子因没钱娶媳妇都去外村做了上门女婿,房子是几十年前用土垒起来的,女主人常年有病却没钱买药,地上凌乱地堆放着一些苹果,由于交通不便苹果连1毛钱1斤都卖不出去,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买。
“经济强县”还有19万群众未脱贫
赴蒲城采访之前,就听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玉梅介绍过蒲城农村贫困的现状,我们还半信半疑:“经济强县”的农村会那么贫困吗?但实地看到祖祖辈辈生活在“二滩一带一区”的贫困老百姓后,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在震惊之余,我们切身感受到蒲城县扶贫开发任务的艰巨。
据蒲城县政府扶贫办主任徐平安介绍说,近年来,全县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使全县整体贫困程度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连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大,返贫现象仍然相当严重。今年7月份,带着对“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第二名”的困惑,抱着对蒲城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蒲城县县长鱼茂胜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乡村调查走访,历时一个月,对全县农村的贫困状况逐村摸底。通过摸底调查认为,全县农村贫困状况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贫困面大。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23个乡镇,主要集中在山、滩、沟、塬,占地面积5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5%;贫困村12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3.5%;贫困户4.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8%。
二是贫困人口多。2001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17.2万人。2003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不减反增,达19.41万人。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贫困人口为8.2万人;625-865元之间的贫困人口9万人。尤其是2003年秋季洪涝灾害造成1.5万人返贫,1.8万人因灾致贫。
三是贫困程度深。2003年末,全县贫困人口中年收入低于625元的7.66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4.5%。年平均收入496元,不到全县人均纯收入的1/3。据陕西省农调队对蒲城县近三年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水平。以2003年为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农民现金收入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人均GDP分别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46.28%、64.3%,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7.28%、28%。农村劳动力文盲率达21.6%,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10%。
四是两极分化严重。全县经济状况最好的乡镇人均纯收入2300元,最差的仅有200元,相差11倍;人均收入最高的5600元,最低的只有260元,相差近22倍。
五是三次产业差别悬殊。2003年,全县GDP为30.8亿元,一产增加值占GDP的21.8%,二产占42.63%,三产占35.42%。其中,中央、省企业可提供的GDP值为7.5亿元,占GDP的24.4%,这充分说明蒲城是农业大县,蒲城的农村还很贫穷。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蒲城既是陕西相对的经济大县,又是一个较为贫困的西部县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一位教授颇有感触,他说,这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足为怪!西部农村许多地方都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经济结构单一落后,因灾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农村社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县级财政状况较差等,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个县的GDP总量增长了,并不意味着这个县的贫困人口就减少了。
据了解,恶劣的自然条件仍是农村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按国家划定的“三个一标准”衡量,蒲城县尚有26万多人饮水困难,占农村人口的41.14%,其中饮用氟水人数18.52万人,达不到饮水卫生标准人数8.14万人。全县有1.8万人居住在偏远山区,12个自然村没有通电,72个自然村尚未通车,村民外出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搭乘汽车。村民物质精神生活匮乏。此外,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去年受阴雨灾害造成农村返贫人口3.3万人,贫困家庭的医疗支出占收入比率平均在20%以上,碰上大病只能任病魔肆虐。
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蒲城县县长鱼茂胜表示:要把扶贫开发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力争使县乡村的贫困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解决群众温饱的关系,始终把解决好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坚持扶贫与帮困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
蒲城县委书记惠进才认为:“蒲城首先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其次,蒲城现在正处于扶贫开发的重要阶段,就像碌碡拽到半坡上,气可鼓而不可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蒲城必须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使群众尽早脱贫致富,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县。”
改革时评:谁来考核“GDP考核”
GDP是什么东西?按照传统的说法,GDP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长期以来,大多数地方都把GDP考核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硬指标,一级抓一级,层层分解,有的还实行一标否决制,直接关系到官员的政绩升迁。在GDP指挥棒的作用下,各地GDP得到了快速增长。
由于将GDP作为考核硬指标,于是,官员的活动就以追求GDP的增长为目的,甚至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效益、效率、公正,甚至出现了GDP越是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是低下的现象。比如,为了工业投入大力气圈地,农民生活失去了依靠;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百姓终日与废水黑烟相伴;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权益;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老百姓负债累累;对法律部门也进行工业投入考核,破坏了司法公正……
GDP的考核歪曲了政府职能,使得某些政府部门为了追求GDP数字的增长而忽视人民的生活、百姓的疾苦、社会的公正。而对GDP进行考核,也是没有转化职能,对政府存在的目的认识不够的结果。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理念的渗入,政府自身应尽快转变角色,将生产建设型转到公共服务型上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改进中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逐步采用国际通用办法,确保数据的权威性,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
陕西省蒲城县最近陷入了GDP的怪圈。蒲城是秦东大县,由于人口众多,加之又有几个中央、省管企业,所以GDP总量一直排在全市前列,但用人均标准来衡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近几年,财政赤字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县财政负债总额已超过5亿元。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35.5%,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26.8%,贫困村民财政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7.28%、全省28%的国家级贫困县,今年,有关“权威机构”仅凭GDP等个别指标,就冠之以“陕西省经济综合实力第二名”的称号。那么,这种所谓的权威机构的考核由谁来考核审定呢?
用国家关于评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8大指标体系33个具体指标分析,蒲城农村社会还是十分落后的。庆幸的是蒲城县的领导干部很清醒地认识到了县情,不为排名所累,仍按照年初确定的“建设工业强县,发展六大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年”和“工作落实年”为契机,加快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秦 韵)
专家视点:如何看待经济强县戴“贫困帽”现象
对于经济强县同时又是扶贫工作重点县这一现象,要进行客观科学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笼统地看待,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进行考察、探讨、分析,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认识。不能否认,贫困县通过国家十几年的扶持,得到了较快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重点扶持,是可喜的现象,而且也是应有的结果。从扶贫开发工作的角度看,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个县不能因为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县就对它的快速发展产生怀疑,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发展了就一定不能戴“贫困帽”。
首先,所谓的经济强县并不等于已经消除了贫困,实现了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日渐发挥其主导作用的今天,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资源型经济强县的农村贫困问题还很突出。其次,对经济强县的实力要作具体分析,不能只表面地看以GDP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而要注重于考察其本级财政可支配的财力和消除贫困的经济实力。对依靠自身实力确能消除贫困的经济强县应鼓励其摘掉“贫困帽”;对于暂不具备消除贫困能力的还应一如既往地给予扶持。第三,贫困县发展成经济强县后也要求真务实,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地以扶贫开发统缆全县农村工作,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强县和戴“贫困帽”,这两种现象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有些县进入国家重点县扶持的时候,非常贫困,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当时被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完全符合实际的。经过若干年的扶持,有些县由于重大资源的开发,特色经济的发展,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现在戴着“贫困县”帽子的所谓的经济强县,并不是说它在划定国家贫困县时,当时就是经济强县。是因为经过扶持、资源的开发,才有了跨跃式发展,全县的经济总量得到了增强。比如,陕西的神木县,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世界级大煤田——神府煤田,从此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2000年以来,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03年,神木的GDP上升到42亿元,财政收入为6.6亿元。
另外,目前有些贫困县在本省、本地区相对来说是经济强县,并不意味着整体上脱了贫,例如前不久媒体报道的神木、蒲城等县,这里面还有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掩盖了发展滞后的农村经济。大家看到的经济强县,实际是看到县城的繁华,道路宽了,高楼多了,尤其是这些年,县一级偏重于搞快速城市化的建设,这是好的现象。就是在这些县里,深入到农村、到山区,老百姓尽管生活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和县城的发展相比,和全国农村相比还是相当落后。这种现象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体现。
所谓经济强县,要对这个县进行具体分析,既不能笼统地看GDP的总量,也不能简单地看财政收入规模。GDP的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农村山区老百姓生活就自然富裕了,在一个县内几个大的企业就足以使GDP上升,使财政规模扩大。考核一个贫困县是不是经济强县,是否脱贫了,主要是看县域经济是不是真正发展了,广大群众是不是富裕了。我们对一个县的扶持,不是扶持县城的发展,工作着力点主要是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增收问题、富裕问题。不能简单地根据一个县GDP的增长,来判断它是不是贫困县。我们的关注点,要看农村,要看弱势群体的状况,绝不能以县城的繁荣和GDP的总量划线。
最近,我特意查看了陕西这几个县的发展情况,贫困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仍大大高于陕西省的平均水平,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醒了我们,扶贫开发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因为大家对媒体报道的这种现象,不是很了解。觉得经济发展了,就应该摘掉“贫困帽”。这是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评定一个县是否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一系列综合评定指标:贫困人口数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人均财力、教育卫生住房条件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是否应该摘去“贫困帽”,也不会简单地根据一两项指标,仍要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核心,要看贫困老百姓生活改善的状况,要看贫困人口减少到什么状况、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什么程度,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什么水平,这是关键。
再者,调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即使需要调整,也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各地要进行监测,真实掌握这些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为今后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 刘福合)
相关链接:陕西排出经济强县 县域经济仍落后全国
陕西省有关部门日前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结合各县经济发展状况,评出全省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前20个县,神木、蒲城、户县、靖边、城固依次分列前5位;同时资料显示,陕西省全省县域经济状况落后全国。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到2002年年底,陕西省85个县的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为:县域人口平均29.91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10.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0.47亿元。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相比相对较落后。在2002年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陕西无一县入围;在2002年第二届中国西部百强县中,陕西仅有长安县、神木县、靖边县3个县入围;在2002年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中,陕西只有定边县、户县、佳县、靖边县、西乡县5个县名列其中。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不但落后于全国水平,而且在省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也偏小。据统计,县域内行政区域面积18.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8.2%;县域内总人口25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4%;但是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为872.6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2.9%;县域地方财政收入40.24亿元,只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6.8%。 (舒 阳)
中国改革报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的地形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