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第十四封信的阅读心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3000字(第一~~三封信)读完了前三封信,我看到了两国两代人的差异。龙应台的一切就是读书,世界是不存在的;而安德烈呢?流行音乐、时尚、电影&谁拥有的更多?小渔村的贫乏带给了龙应台一些方面的残缺,但也给予了她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二十世纪的社会给予安德烈知识和享受,却让人体会不到这一代&定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差距引发了我无尽的思考。而关于国家的问题,我对德国的历史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不能理解他们对&爱国&的逃避,我认为爱国是一种意识,不管你是否表达出来,它都将沉积在心里,难道不是吗?而那素朴的民族主义,如果因历史的操弄而被灌输得过多,则会失去了那内心的深远与宁静。(第四~~六封信)在今天的内容中总是看到这两个词:&年轻&、&清狂&。年轻就是清狂吗?也许不是。现在无忧无虑的一代。又有多大的事能去反叛呢?我们也不是如此放荡不羁吧!我们只是爱玩,爱自由,爱放松自己。但一个&玩&字,不同时代与背景的青年对于它的诠释也大不相同。一九六八年的欧洲青年向权威挑战,向上一代人丢石头,龙应台的那一代人那时还在是爱党爱国教育,玩群体游戏唱&团结就是力量&。但是龙应台说的也对呢,&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年少的我们经历的只是&平原&,但今后布满&荆棘&的道路,还是需要自己去开创。所以放下也许存在的&懒惰&,你的&勤奋&会带来不再迷茫的未来。(第七~~九封信)读了这三封信,我的良心似乎都受到了谴责。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穷苦的人民,我们这代90后却安逸地生活着,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那些人换来的,而我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回报!安德烈在十九岁时想到的这个问题,突然间让我有了犯罪感,也使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嘴脸。也许任何人都想去抗争,但是在信仰和现实之间,这条路是很难找出来的。龙应台说安德烈还没到寻找具体着力的点的时刻,但那个时刻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我们现在能做的也许只是在灾难来临时捐出一份力,在享受面前做出一份推辞,可这绵薄之力也总能改变一点点,做自己能做的,这也很重要。哦,这消极与积极的道德!(第十~~十二封信)这次安德烈谈到了他目前的两个烦恼:讨厌的英语教师和感情问题。如果是我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我也会和安德烈有同样的做法,可看到龙女士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时,我想到了后果。在这种事情中,需要的是智慧,苏格拉底的态度显然更理性。再说感情问题,我很少在书上看到一个十九岁的男孩敢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看来外国人真的不一样)。失恋是一件痛苦的事,在安德烈口中却成了如洒泼牛奶之类的小事,其实内心很难过的吧?在遇到喜欢的人时,一定要拿出你的勇气,坦白自己的感情!&让木屋里有和平,让豪宅里起战争&,这句话很好呢,明显就是批评那些中产阶级主义,也许这会成为我的座右铭哦!(第十三封信)这封信突出了一个主题: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初看题目头&&向左走,向右走&,我还真没想到这样的内容。但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选边站&,这只是一个名义,许多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些革命家、改革家、理想主义家一但掌权,国家会变出什么面目?台湾就是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堕落的英雄、虚假的民主斗士、轻易让权力腐蚀、人格破产改革者和革命家了。最后说说安德烈的举动吧!他的正义感和对那个安妮的批评令我信服。但是希望他能看清理想主义的本质&它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是容易腐蚀腐败的。好好把握这一切吧!(第十四~~十五封信)今天都在谈论音乐呢!我也喜欢音乐,特别是那种旋律和谐、流畅优美而静谧的古典音乐,听的时候,心都飘荡起来,随着音乐摆动。不知道安德烈的&美感&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好的东西最后总会被人们认同,安德烈说德国突然冒出来许多极为深刻的创作者,就是如此。令我惊奇的是龙应台的发现:舒伯特的歌&Der Lingdenbaum居然翻译错了!不是&菩提树&,而是&椴树&!这首让人们流唱百年的歌曲到头来竟是一个错误?椴树是德国人温馨甜美的家园、和平静谧的生活、温暖的爱情和亲情,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个陌生的词汇,而菩提树却充满意义和远思,翻译者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吧!(第十六~~十七封信)安德烈就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小镇了,从他的文字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浓浓的不舍之情。他的几个朋友都是混血儿,但这一点并不影响到他们的友谊和彼此之间的默契。多国文化,就像汤里的香料,反而使生活多了自卫。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揣在心里\我们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从那里来&&混血儿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他们拥有两国的背景与文化,也能精通多国语言,但一直不知道有一些大麻烦缠绕着他们&如果你问:&你从哪里来?&估计他们就会沉默不语了。国际是个麻烦的东西。但是不管国家变不变,泥土和记忆都不会变,还有那一个心中的小镇。(第十八~~十九封信)香格拉底,多么美的名字啊。可根据龙应台说的场景来看,那就是大煞风景了。在我心中,它应该是个类似于青藏高原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当它被圈在那小小的栅栏时,就失去了那份纯美的意义。上海的城隍庙就是这样,那静谧神圣的寺庙居然被几个保安挡在了里面。不管是什么,只要扯上了钱,就会有一股铜臭味。但这一切也是因为贫富差距,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一种&问题意识&,例如:不买没有道德承担的品牌,不买动物的毛皮&&这一点一滴都能改变这世界,哪怕只有一点点。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每个人都要献出自己的一点点,每个人都要努力完善这个世界!(第二十~~二十三封信)香港是这三封信的主要话题。香港是个美丽的城市,也是个忙碌的城市,也许它缺少一种安德烈口中的&生活艺术&,但这也是一种美&热闹是中国人的&习惯&,比起德国那只有音乐的小酒吧,我们会更喜欢吵吵闹闹、大家一起大声谈笑的场面。切回正题,香港是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吗?当然不是!至少我觉得不是,香港很忙,不意味着它没时间思考,它的经济成就一直很值得骄傲,它的&搏杀精神&令人佩服。可那次游行安德烈和龙应台的见闻让我又有些失望,游行应该多是年轻人啊,我想说的就这封信的标题:大学生哪里去了?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这可不行。这样的香港,将来会怎么样呢?(第二十四~~二十七封信)果然两代人的品味还是不一样,例如安德烈和他父亲选择的两个酒吧,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境;而龙应台与安德烈的衣橱里,也是截然不同的摆设。什么是品味?它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每一件,都正好是贫穷所吝啬给你的也是威权政治所剥夺于你的。所以,&面粉麻布袋&的那一代&龙应台的品味,很难有空间。如果给我选择两瓶保质期不同的牛奶,我也会选日期将近的那瓶,不是品味的问题,而是因为我已经被灌输了太多不要浪费的思想理念。可当我看到那位青岛朋友的故事后,心中突然理出了思绪:对呀!我这样做不是一直都在追寻那个坏的了吗。也可以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工作,是目前青年的一大难题,好的工作就似乎意味着你的成就。但是我觉得在现代生活的框架里,给你意义、给你时间、给你快乐的那份工作才是一真正好的、适合你的工作,好好选择属于你的那份工作吧。(第二十八~~二十九封信)李小龙的雕像居然是莫斯塔人言和的信物!这个艺术品绝对不是Kitsch(回答龙应台的问题)。而《音乐之声》、《雪绒花》(国内翻译)在我看来很美啊,为什么对安德烈他们来说却成了Kitsch呢?也许是文化差异吧,例如要是把被大家以为是正典奥地利&民歌&的《小百花》带到奥地利,他们可能会压根没听过。我觉得,艺术和Kitsch之间的界线确实是模糊的,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而安德烈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我觉得很有趣,但我真的觉得最后一条不能列入其中&母爱,这可不是能进行评论的对象。Kitsch到底是什么呢?(第三十封信)安德烈,一个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的大学生,争取交换留学却&落榜&了?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会很伤心,对此表示同情。因为龙女士的过失,安德烈在十岁那年就品尝到了做一个&Loser&的味道,不好受?但我觉得很好,这种&失败启蒙&也许能让你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失败者。龙女士小时候的经历不就是例子吗?&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人总要经历失败,早点接触到更能让你平静地面对以后的波澜,所以请不要惧怕&失败&的来临。(第三十一封信)安德烈抽烟,这不是件好事,老听人家说抽烟有害健康,这是真的,希望安德烈能改掉这个坏毛病。而谈到香港政府禁烟的事,我的感触也很深。确实啊,吸烟应该是个人的权利,我相信也有很多&烟迷&不情愿,那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评判呢?德国那些报纸的反应,我觉得才是正常人应该会有的举动。香港没有民主,但是有自由,媒体的独立跟批判精神,还是被容许的吧?香港政府是很强大,正如安德烈所说的&&香港政府简直是个所向无敌的铁金刚&。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主的那方面的问题。香港的人民啊,我不是说一定要反对政策,而是希望你们也可以学会利用自己的权利。(第三十二~~三十三封信)老,在我眼中是件很可怕的事,看到龙应台的文字,读到她母亲的言行举止,我就更加害怕哪一天我也会变成一个健忘的小老太婆了。龙女士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我满以为这样的她应该会谈一些老使她更加有智慧之类的话,可在她的信中,谈的都是生命败坏的过程,这很朴实,也很真实。时间流逝得飞快,&老&便随之而来,也许我&一个孩子不该说这些,但它总要降临的,这就是生命的过程。老,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如果你身边与你同龄的人十分幼稚,而你却显得成熟,你就会觉得自己像个百岁老人,对吧?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进入&老年期&了呢?也许你就会和安德烈一样,心中产生对未来的疑惑与不安了。老就是这样,等你老了,你再去自己进行细细体会吧。(第三十四~~三十五封信)两代之间的文化差异,个人主义的追求,演变成了安德烈和菲力普与龙应台的斗智斗勇,形成了母子之间的隔膜。我觉得龙应台已经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中国母亲了,虽然这兄弟俩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亚洲母亲最普遍的思想就是好像认为你是她生出来的,所以你的一切都由她来掌管了,&亚洲价值&和&欧洲价值&真的很不一样。但即使是这样,安德烈、菲力普,一个母亲诚挚的爱,你们还是不应该拒绝,换作任何一个母亲,应该都会伤心吧?而菲力普发现的现象,我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确实是那样&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等我长大了,我可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结束语希望龙女士、安德烈能&认识桌子对面的人&!也希望所有的亲子能像他们一样,重新认识一下那个&桌子对面的人&!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读书笔记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名字叫做《亲爱的安德烈》,是一部通信集。这本书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身在德国的儿子安德烈三年坚持通信的成果。  龙应台,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她在台湾有着博士学历,而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亲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十八岁,对于有些孩子和父母来说,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龙应台在这本书的开头写道:“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状况,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愿意同龙应台一样尝试着去认识长大了的孩子呢?她在书中坚定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于是三年的坚持就有了这样一本由36封家信构成的书。  写信的过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儿,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定居到德国去了,而龙应台则留在了她的故土台湾。安德烈最擅长的是德文,龙应台最擅长的是中文。所以他们各退一步,用英文来写信。书的序中写着:“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两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不过还好,安德烈虽然总是不耐烦母亲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还是会认真地写完信。  如果你认真去读这36封家信,你可以从中看见鲜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亲所说,有着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的男孩。字里行间常常能看见他幽默的一面,比如当读者来信问他为何能坚持三年时,他四两拨千斤地回复到:“老兄,应该要赚稿费。”他还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后的最后,为书写序言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认真的一面,他很认真地告诉母亲,说他希望“写信本身就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偶尔来一句总结“毕竟人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态度下隐藏着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难怪读者来信说,刚开始一直认为安德烈是个虚构的人,看了几封信后,他开始相信安德烈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的。  龙应台呢,除去作为一个尽职的作家不厌其烦的催稿以外,她还扮演了一个尽职的母亲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学习、恋爱、将来的工作方向、对于国家、艺术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顾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会有一句“哦,孩子,答应我,踢完球满头大汗时,不要直接吹风”或者“啤酒即使单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么浓重的母爱,都可以浓缩成一句句叮咛,透过网络和文字,传到安德烈的心里。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开这本书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龙应台母子间不同的观点和相互的讨论,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安德烈的十八岁,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生活多姿多彩犹如热带鱼,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龙应台的十八岁,在二十世纪的台湾小渔村里,没有高速、没有下水道、没有音乐厅、美术馆,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齐耳直发。时代的差异,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异,也不可避免的在书中有了争论。母子俩讨论民主、讨论政治、讨论该不该反抗一名“权威教授”,从香港没有咖啡馆引申出忙碌于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讨论龙应台的古典乐,讨论安德烈的嘻哈乐,讨论恋爱观。有锋芒的剑才是好剑,有思想碰撞的书才是好书。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书毫无看点,一味只懂得理论死气沉沉的书也不吸引人,无比庆幸这本书结合了这两方面,像火锅中的鸳鸯锅,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温暖。  随手翻开一页,都是满满的感悟。龙应台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满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选了这样一段给大家欣赏。题目叫做《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混蛋》。这里面安德烈和龙应台讨论到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安德烈写到:“我发现:是,我知道中国大陆的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会因而不买耐克的运动鞋。我知道麦当劳为了生产牛肉大面积破坏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们的老板口袋里塞满了钱,但我不会因而不去吃麦当劳。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而勉强自己把每一餐饭的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换句话说,我发现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狠狠打我几个耳光也不为过,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见自己的生存状态,而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状态为荣。”这段话并不是什么传递正能量的话,相反地,还有些消极的因素在里面。可是作文刚刚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现代人最缺少的坦诚和踏实呢?做了,知错了,不逃避不退缩,不掩饰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虽然无奈,却毫不忸怩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挫败和无能为力、自己的安于现状。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有人领着公款旅游吃喝、有人顶着气功大师的名号招摇撞骗、有人夸下海口却临阵脱逃。在这个社会风气浮夸的时代中,总是叫嚣着、喧哗着公平、正义的人,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实和安德烈所说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争论、激辩,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却没有人能冷静地站出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就是这世界不公平不正义的帮凶。以身作则,倘若这个道理他们都不懂得的话,那些所谓的客观的、冷静的、伟大的言论,都像一个个华丽的泡沫,一戳就破,风吹过,了无痕迹。相比于他们,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万字慷慨激昂的论文还来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让我苦苦去思索过,我们挂在口头的公平和正义,到底应该怎样去追求。  最后,我想念两段书中感动我的话。第一段是龙应台与安德烈谈到恋爱观。她说,“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第二段话,是龙应台关于父母的解读。她说,“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惯了的旧房子。我们只希望,父母是永远那栋不会老去的房子。  谢谢大家。  ——————————————————————————————————  Ps:写稿的时候写得多了怕时间来不及就没有念下面这些。删了又觉得可惜毕竟写了好久。如果老师觉得写得还可以,我希望老师能保留下来~这段话的原来的位置是在第四段和第五段中间部分。谢谢老师让每个人有了站在台上演讲的机会,也谢谢老师让每个人有了读一部好书、多读一部好书、再读一部好书的欲望!老师辛苦了!当前位置:
时间: 22:48:7
发布:admin | 分类:读书笔记范文 | 评论:4 | 浏览:
读书笔记呢
Post: 10:32:42
Post: 10:43:25
读书笔记呢?
Post: 13:36:36
可以 ,用得上
Post: 13:37:21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本月最热文章读《亲爱的安德烈》第14封有感
今儿领导打着石膏,拄着双拐来了,又是一上午的会议……只喝了一杯水,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会议中时而假装沉思,时而假装提问,时而假装认真的发表见解……好不容易,下午有空坐在办公桌前静一会。看了会龙应台的《安德烈》,看到第14封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信件时,都要笑niao啦~~~~~
这封《秘密的、私己的美学》是安德烈和妈妈谈论音乐的,其中讲到了嘻哈风……母子的对话简直让我沉闷了一天的心情得到了释放。
MSN 德国时间晚上九点半,香港时间清晨三点半
&MM:菲利普让我看了些“嘻哈”的歌词,很多有强烈的政治、社会批判意识。我吓一跳:15岁的青少年怎么会欣赏这种社会批判的歌?
  安德烈:譬如什么?
& 譬如这一首:
  我在贫民窟里长大
  看不尽的杀戮
  其实就是个毒贩集合所
  我的成功,却是因为它
  适者生存,每天活着就是挑战
  我以为我是个骄傲的美国人
  一碰到种族问题,发现自己是外国人……
  安德烈:
& 这其实并不是现在流行的“嘻哈”,流行的“嘻哈”是这样的:
  钱、钱、钱,
  哗啦拉进了我的扑满
  世界奈我何,抓了奶罩,玩“三匹”
  世界奈我何,吸口胶,打个屁
  世界奈我何,犯个法,飙个车……
  MM:哇,虚无主义!
&安德烈:你要看更糟的吗?还有这种:
  射水到洞里,射水到洞里,射水到洞里……
& MM:哇,雄性沙文主义!
&安德烈:还有;玩伴们,挺起你们的家伙……
&MM:哇,好脏!
&安德烈:还有:我要把你搞到死,搞到死,搞到死……
MM:哇,兽性沙文主义!
&安德烈:对啊!流行的“嘻哈”歌曲充满对女性的性暴虐,可是竟然还有女歌手也唱同样的调调。我觉得蛮奇怪的。
  MM:安德烈,女人并不一定就有女性意识,男人不一定不是女权主义者。差别在头脑,不在性器官。
&安德烈:我知。热门排行版上的歌,大概就是这个程度的:我带你到糖果店,我要&&你,被“条子”逮了,贫民窟生活……
&MM:那有什么稀奇?当年的乡村歌曲不也是这些?“我爸是个酒鬼,我妈是个婊子,我13岁就被强奸”什么的……
&安德烈:对,不过“嘻哈”更直接,更粗暴。
&MM:明白了。虚无主义+雄性沙文主义+拜金主义+性滥交+粗话脏话=酷。美国黑人又“In”,所以青少年就喜欢了?
&安德烈:差不多。可是原来的“嘻哈”是很美、有深度的。你看这一首:
  圣诞节
  妈妈给了你生平第一辆单车
  好像第一次打赢一场架
  好像你的球队得了第一名
  狂喜,在大雨中拥抱
  好像看见一颗流星闪过
  原来,努力了,梦,真的可以出现
& MM:嗯,是现代诗嘛。我要走了——
安德烈:慢点,还没完:聋子听见了听见他情人的声音瞎子看见了看见第一次的日出哑巴说话了他清晰无比写一首曲子被唱一千年
& MM:这是现代诗,缀在音乐里。
& 安德烈:对。好的“嘻哈”就是诗。但是好的少,烂的多。
& MM:金块和泥沙总是混在一起的。这也是流行文化的特征啊。
  安德烈:什么意思?
  MM: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或古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估计我的笑点太低了,只是仿佛能看到安德烈无辜的拽着一位文学作家在“科普”暴力黄色的“嘻哈”。。。。。。。
说白了,其实我对于音乐也不懂什么。但是我也会像安德烈那样,不断寻找新歌。就像一个新的探索旅程,每一个月都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歌单,有时候,会从一段广告音乐开始寻找,一段在商场里偶然听到的旋律,在FM88.7里听到的某一句歌词……寻寻觅觅……有时候,我会选择几十首歌,一支一支的听,心里其实也一直在等,等着那一首歌的出现。
其实,有时候翻过去去听,看着那首歌所属歌单的“月份”,完全那个月发生的事情就会再现。听歌就是那样,虽然有些歌再听的感觉也许会觉得刺耳的难听,也许会觉得那样美妙,这些都解释不来,因为那种经验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不知不自觉两年多了……“我喜欢的音乐”那一栏会不停的清空,因为故事一直在进行……
已投稿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由整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发奋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发奋。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礼貌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好处;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中国文坛的一笔损失和中国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能够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明白,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应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刻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发奋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联,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刻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发奋,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明白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因此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因此就就应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发奋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取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就应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联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正因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取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取权。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个性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务必具备必须的竞争潜质,就务必发奋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这天务必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关于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十分个性: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悲哀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明白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因此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应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就应不多吧。毕竟自控潜质但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但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职责心的人必须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正因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刻,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潜质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但是问我用手机的状况,我对此也很满意。因此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必须会十分满足的。但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但是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因此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必须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彷佛能够不必了。不,我不好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联,但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刻,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理解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两年中心校提倡打造书香校园,对于这样的政治任务,说实在的:我一向不太感兴趣,甚至连学校的读书笔记也是完成任务式的写了十几页。一朋友送我的几本书《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于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农活忙,于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给我了,无聊的晚上,蚊子乱飞;寂静夜晚,飞蛾乱扑。百无寂聊的晚上,确实是难以渡过,第二天晚上,随手拿起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躺在陪床是有心没意的乱翻,几页后,竟然被这本书深的的打动了。
  是的,这是一本充满了母子之间按这种讨论、辩驳、分析,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读它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与众不一样,我被书中的资料深深的吸引了。能够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也是从此刻开始,才开始认真的思索书中的资料。
  首先,透过这本书,我也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这一路走来的枯燥与无可奈何。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在职业中专的的那段高中里的日子,我们每一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后,我在这种模式下考上了大学。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这种享受中会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没有放松而不放纵,热情而不激烈的勇气和尝试,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因此,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
  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构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就应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但是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因此,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我们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更就应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兴之后想一想,是不是就应做点什么来让父母感觉到他们子女的存在,也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成家立业的后我们是怎样的呢?
  于是,猛然间,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我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讲我的工作、生活、家庭里的事情了?于是,我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我坚信,电话的那一头,是怎样的一对兴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脸。
  再次:做为父母,当11岁的儿子写了作文藏起来不让我看时、当他不肯告诉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时、当他抗议我们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扔掉时、当他抱怨父母亲只知道成绩时、当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画的漫画时,我不得不悚然一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我高兴时能够抱抱亲亲,不高兴时便不理的小毛头了。我务必应对一个每个父母都务必应对的问题DD如何去了解眼前这个每一天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越来越有主见、正从&小毛头&逐渐变为&小刺头&的孩子,如何和他沟通。我只有一次做父亲的机会,没有人来教我如何当父亲。如果我不主动去学习如何做父亲,而他又肯定不会等我最后明白如何当父亲后才开始成长,那么我很可能会错失他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时期。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正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想到如何当父亲,而且指导我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遇到的12-15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15岁的人,我们该怎样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好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正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就应把80%的时刻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爱。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应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十分温暖。很多人羡慕龙应台,能打通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东西文化的代沟,而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个母亲与儿子隔裂的痛苦那份无助与心痛。当读到龙应台看到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时,我十分感动。安德烈的原话是这样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联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2000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联中,惟有亲子关联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刻,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资料来看,也确实如此。
  以前,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但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刻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但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少年的心事呢?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此刻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发奋而留意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应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忙和指导&&因此,在我看来,这不仅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作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她)自己成为父亲(母亲)的那一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这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正因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爱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爱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刻没有生活在一齐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貌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刻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正因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必须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正因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正因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因此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靠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因此不好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好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必须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刻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好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感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期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期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能够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能够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齐,不得不应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代替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正因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明白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刻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能够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刻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透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到达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发奋,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刻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本页面《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的转载信息
本页标题:
本页地址: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
CopyRight 短美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安德烈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