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怎么写用到两个反问句怎么写

日期: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2) 重复主题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再次肯定或强调的效果。
(3) 用反问句结尾:虽然形式是疑问句,但意义是肯定的,具有很明显的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希望,号召读者为此而行动。
(5) 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常用习语结尾。
[编辑本段]【提升技巧】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用反问句结尾的相关内容日期: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日期:好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小学生作文,以现代的小学语文课文作范文,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密切结合起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从小学各册语文课文中,选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归纳如下: 文章好的开头,日期:复习题--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日期:浅谈幼儿美术教学的导入与结尾 幼儿思维活跃具体,充满各种声音`颜色`与物体的具体形象,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所以幼儿对美术活动较感兴趣。但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 导入 ,幼儿就不大感兴趣,以至于幼儿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日期:《一粒种子》结尾“好个光明世界”的理解 《一粒种子》结尾说;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个光明世界! 这里的 好个 就是 好一个 。 好 用在 光明 的前面,表示 光明 程度深,带有感叹语气。这是个无主句。地面上阳光灿烂,一片光明,跟泥士里的黑...日期:《再见了,亲人》两个反问句 《再见了,亲人》出现了两个反问句,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加深理解。 1.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思考:大娘对志愿...日期:人教课标二下四组:美妙开头 精彩结尾 教学案例 【案例】: 上课伊始,老师将一幅图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看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生:画了太阳、房子、树、草地。 师:你说对了,谁能加上合适词语说得更具体...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 反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_700字
反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_700字
精粹APP,写作提升无忧!
作者:& | & &&
274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能增强气势。
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比如: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这里&难道&一词也可以省略。
3.&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5.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表示极度强调。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sucai16659/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学会添加反问句
麻雀作文(第三十课)--《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0年10期
学会添加反问句
麻雀作文(第三十课)
【摘要】:正[听我讲讲]亲爱的小朋友,什么是反问句?当你用疑问句来表述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包含在问句当中,不需要解答。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比如:"傻(sha)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乱动,眼睛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这里的"你能数得清吗"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天空里
【关键词】:
【分类号】:G624.2【正文快照】:
~~学会添加反问句
麻雀作文(第三十课)@程逸汝!儿童文学作家正[听我讲讲]亲爱的小朋友,什么是反问句?当你用疑问句来表述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包含在问句当中,不需要解答。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比如:"傻(sha)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乱动,眼睛都看花了,你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采田;;[J];家庭生活指南;2010年01期
;[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1期
;[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1期
于伟;;[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顾燕冲;;[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吕松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2期
王作浩;;[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沈志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蔡亚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3期
黄言涛;;[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张建红;;[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文丽萍;倪汉祥;;[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尹从绪;荆华乾;;[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黄丹斌;;[A];全省地方科协学会工作座谈会暨省学会研究会年会材料汇编[C];2008年
朱积川;;[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徐宗俦;;[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周永华;常先波;吴建;孙蕾;;[A];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孙淑娟;黄国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康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阿怪;[N];经济观察报;2010年
范庆元;[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本报记者 何蓓;[N];经济参考报;2009年
江文兵;[N];北京商报;2007年
谢秋争?丁蕊;[N];北京商报;2007年
李稹?通讯员
孙国利;[N];杭州日报;2007年
李稹;[N];杭州日报;2007年
包松娅;[N];人民政协报;2007年
陈骅;[N];大同日报;2007年
徐家永;[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静;[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殷树林;[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杨艳;[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李晟宇;[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卢惠惠;[D];复旦大学;2004年
惠秀梅;[D];黑龙江大学;2004年
宋永圭;[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茜;[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岳晓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韩师斯;[D];厦门大学;2009年
严丽萍;[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王丰;[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李周;[D];西南大学;2008年
张寅男;[D];苏州大学;2008年
翟美玲;[D];山东大学;2008年
倪娜;[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林凌;[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写作文——有了这十条
原文地址:作者:
&&&&&&&&&&&&&这么牛的语文老师,我怎么没碰到呢?
我小时写作文,总是写不出,每次写完了一数,字数不够,就凑字数,在后面加上“啊,我今天上学了,真高兴啊!”,数数还不够,就继续凑“我从小到大从来没这么高兴过,上学是一件多高兴的事啊!”
反正写来写去就是为了凑。
​看到这位语文老师的总结,就感叹:有了这十条,爸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作文啦!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
1、&​写作并不神秘;
​2、写作需要技巧;​
3、写作强调个性;
​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来源:橘子学堂,作者:蒋军晶老师)
高考作文审题的价值
——审题准确贴切
(一)从命题的题目本身分析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2006年,两套全国高考语文卷全国卷作文试题采用了非常独特的供料题意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力图解决以往材料作文审题偏难和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这种作文方式,与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作文的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它与话题作文类似,但没有给出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这样命题的好处是既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同时又有利于减少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对于这两道试题,国家考试中心评价颇高,认为“作文命题尝试采用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它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在体现作文命题的开放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自主权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索”。相对于命题作文、以往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而言,这种供材料题意作文无疑更合理更能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极可能成为未来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导模式。到2007年,这种作文命题模式又出现在全国Ⅱ卷、北京卷和海南宁夏卷。
&&&&出自高考语文出题组成员之手的、署名“余闻”的《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针对新材料作文说:“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把握关键语句。
&&&为引导考生材料准确深入理解材料,把握其中内涵、关系、主旨等,材料中常会设置关键词句,一般是对局部或整个材料的分析、总括、升华等。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往往就能明确立意角度,获得自己的立意。如: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南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学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07全国Ⅱ)
&&&&四年级女生最后那句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无疑是材料的中心句。
&&&&又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07北京卷)
&&&&其中,“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这是叹息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这)不等于无所作为”、“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这些语句,给考生提供了鲜明而丰富的立意角度。
二、分析材料中的原因关系。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一项,特别强调考生要“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写作材料中,往往体现某种事物产生、变化和发展中的因果联系。研究把握材料中的原因关系,往往成为贴切审题的关键。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Ⅱ)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又如: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了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粘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07海南题)
&&&“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一开始就对“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这一看似偶然实则奇异的现象十分关注,并一直锲而不舍地探求其中的奥秘。
三、分析材料中的对比关系。
&&&&为了引导考生的发散性、辩证性思维,也为了确保作文题的开放性,材料的主体内容往往存在鲜明的对比关系。在审题中,辨明这些对比关系,才叫“全面理解材料”,也才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基础。
&&&&如2006年全国卷Ⅱ作文材料中,牧羊人的观点“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与孩子的观点“它也很可爱”形成鲜明对照,并给考生提供了两个立意角度:或认为不能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仰慕他人,当有自知之明,行事明智;或认为不能囿于自身局限,当勇于张扬自我,突破局限,图谋高远。如07海南题作文材料,人们由别涅迪克的成功可得到两种区别鲜明的见解:其一,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其二,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这两个见解为考生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又如: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06全国Ⅱ)
&&&&这里,鲜明突出了近年我国国民图“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与“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的对比。这一对比内涵极其复杂丰富,深入分析这两个存在一定互逆关系的趋势,会看到当今我国社会及国民文化心理中的诸多问题,会得到一系列的观点,从而为考生的立意提供丰富多彩的角度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是作文命题中最早、最常见的模式,虽一度被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取代,但近年,随着各省市自主命题范围加大,它还是被频繁采用;或与材料结合,在一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给出题目。即如2007年高考,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四川、辽宁等省市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模式。总体上看,命题作文在审题要求上大于其它模式。似乎这与当今作文命题基本理念——提倡个性、讲求多姿多彩、给考生以充分自由——不符,但事实上,不能绝对地说命题作文一定会限制考生的写作个性和立意的丰富多彩性,关键还是看命题题目是否本身就具备丰富多彩性。再说,过份降低审题要求,限制太少,也失之偏颇。因而,命题作文模式尚大有存在的理由,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仍不可忽略。
一、注意题目文字的限制性和内涵性。
&&&&命题作文的审题要对题目“咬文嚼字”,要兼顾词语的外延与内涵。我们既要注意到题目文字上的限制性,又要注意题目文字的内涵性。如: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07江苏题)
&&&“怀想天空”,动宾词组,故不能空写“怀想”而不管其支配对象,也不能空写“天空”而脱离主观主观性很强的行为“怀想”。同时,还应注意材料提示和“天空”一词本身的灵动性,绝不可将“天空”一词的理解仅限于客观上的天空,它应是主观客观的结合体,是“每个人的心中”的那“一片天空”。又如:
&&&&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07辽宁题)
“我能”,主谓词组,“能”的主体是“我”,故主要要写自己能;“能”是“我”的状态,故主要是写“能”,若写及“不能”,那也只是反衬。更应注意到,这里的“能”,是指能够获得人生“新高度”,而非漫无边际的“能”,更非人生消极面的“能”。
二、注意题目文字的隐喻性。
&&&&许多命题作文题的文字是隐喻性的,不可从字面浅解,应善于揣摩其比喻义、联想义。如07上海题: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里,“坎”喻人生历程中的某种阻碍,“跨过”则喻对此阻碍的克服。
&&&&如07四川题:请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作文。其中的“一步”绝不只是“迈出一脚”之意,它喻指人生历程某一阶段的某一作为。又如07安徽题: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其中,“提篮”不仅是说妈妈手提菜篮,它更指代妈妈为家庭而经常进行的平凡劳作;“春光”则喻指妈妈给孩子的美好印象。
三、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一些关系。
一些侧重考思辨能力的命题作文题会包含着某种关系,看考生如何去认识这种关系。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一定要力求体现出对这些关系有鲜明深入的认识。
最典型的是1986年全国考题“树木·森林·气候”。从结构看,三个名词为并列关系;从内在的有机联系看,为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树木——森林——气候,森林是核心。森林由树木组成;形成森林以后,就会影响气候;气候改善了,产生反馈效应,保护了森林,也会使树木生长更快。当然,这也是个隐喻式题目,隐喻信息是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优秀的个人组成优秀的集体,优秀的集体组成文明的社会;社会风气好,产生反馈效应,会出现更多的先进集体,先进集体又促使个人的健康成长。
又如07四川题(见前文),让考生思考人生的“一步”与整个“一生”的关系。考生可谈“一步”决定“一生”;亦不妨谈“一步”只是“一步”而已,它决定不了“一生”,不必因“一步”之成败而固步自封。
四、注意语言材料提示。不少命题作文题是在叙述一段材料后给出。这段材料绝非可有可无,认真审读材料,对准确审题、恰切立意肯定大有裨益。如07辽宁题“我能”,若撇开前面的材料,写起来肯定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又如: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偏文章。(06江苏)
这里,若撇开题目前的材料不看,考生定然难以落笔,还恐怕会有考生去论说公路、铁路交通的重要性;而认真审读材料,就会获得两大立意角度。
【漫画材料作文】
恢复高考30年来,全国高考题出现了三次读漫画写作文——83年卷、96年卷和07年全国Ⅰ卷。应当注意到,这种模式本身也在发展,相比以往同类,07年全国Ⅰ卷这个题目提供了更多的写作角度;而可有多个角度,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的基本特征。
严格说来,漫画材料作文只是材料作文的一种特例,语言表征上的特殊性掩盖不了它作为材料作文的属性。所以,材料作文审题方面应当注意的一些原则,对漫画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也适用。不过,鉴于它的特殊性,我们在审题中还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经常阅读真正的漫画。
真正的漫画不同于叙事性的连环画(一些连环漫画本质上还是连环画),其中的人物并非某社会个体,而是类型代表符号;其中的事件反映的不是一个事件的过程,而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漫画往往具有鲜明的讽喻性、哲理性和幽默性。对漫画的这些特性的感知能力,需要经常阅读真正的漫画才能养成。不少考生苦诉07年全国Ⅰ卷这幅漫画看不懂,盖因他们阅读接触真正的漫画太少太少。
二、由表及里地发现并研究画中事物间的关系。
既然漫画刻画的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而社会生活现象体现出来也就是一些事物间的外在和内在关系问题。考生把握好这些关系,也就准确解读了漫画,审题也就完成了大半。如83年全国题漫画:一位挖井人在某个地面挖了好几口深浅不一的井,但没有一口达到地下水的深度,于是他荷锹而去,说:“这里没水,我到别处挖。”从地面几口废井、挖井人怅然离去的情景与地下水的赫然存在的矛盾关系中,我们理当悟到更深层的一种关系:正是由于挖井人欠耐性,无恒心,急功近利,才导致其连挖数井却无法挖出地下水的结果。又如:(漫画)
&&&&这个漫画内容很简明:小孩不小心踩中西瓜皮,摔了一跤,“家庭”、“学校”、“社会”三位成人异口同声:“出事了吧!”三位站着发话的成人与摔倒在地的孩子形成鲜明的画面人物关系。由此我们理当悟到漫画反映的是更深层的一种关系,即在青少年受挫或犯错问题上,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之间出现的一种现象,或曰产生的一种关系:青少年一旦受挫或犯错,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整个成人世界就会大惊小怪,加以责备。
三、解读漫画,切忌缺乏整体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83年全国题漫画,若忽略了画面中的地下水,就可能会认定挖井人是个锲而不舍的人。又如,对07年全国Ⅰ卷中的漫画,因只将眼睛盯在片面信息上,错误解读的考生大有人在。有考生眼挺尖,看到小孩是踩西瓜皮摔跤的,得出了“要爱护环境”的立意;有考生眼挺更尖,竟看到名为“社会”那位成人咧开嘴笑,而“家庭”、“学校”两位未笑,于是得出“当我们受挫折时,社会上的人总是幸灾乐祸,只有父母和老师真正关心我们,我们要对父母和老师感恩”的立意;有考生看到三位大人手拿写字牌,围在摔倒小孩的身边,以为是几个大人不许孩子玩耍,要小孩认字,害得孩子应付不了,晕头转向,摔倒在地,于是得出“要搞素质教育,不要增加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的立意……真让人啼笑皆非。
四、高度重视画面中出现的文字提示。
虽然漫画的主要表达语言是线条和图形,但常要依赖文字语言担当点睛之功,因此审读时注意画面中出现的文字至关重要。如07年全国Ⅰ卷漫画,“家庭”、“学校”、“社会”三张文字标签,分别表示成人世界的三个组成部分;合在一起,则构成了成人社会的整体。三位成人异口同声的“出事了吧!”,生动而集中地反映出成人社会对青少年受挫或犯错的责备态度。把握了这些文字的信息,才能确保准确理解漫画的主旨,才能确保对漫画材料作文审题的贴切。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始于1999年(那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至今,这种作文出题模式已被广泛采用,就因为它能拓展考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便于考生灵活地选择发挥写作特长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示写作才华,有利于选拔人才。因限制性不强,且宿构、套作泛滥,近年渐受质疑,但并未就此遭弃,看来一些出题者虽见其短而不肯舍其长。2007年,各地方高考试题中,话题作文模式势头不弱,重庆、浙江、广东等省仍为话题作文。
&&&&有人认为,话题作文“淡化审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疆场,话题作文范围宽泛,用不着认真审题也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对话题作文的一种误解。“淡化审题”不等于“忽视审题”审好并准确把握话题作文的材料、导引和注意事项,正确理解题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在话题作文审题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读懂材料。高考作文题在提供话题之前,往往先给一段与话题有关的材料。2005年各地高考的16份试卷,除了辽宁、天津和江西只提供话题(或标题)外,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的语言文字,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离“读懂”还有一些距离。了解这些材料的用意,这才是“读懂”的要求。如2005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里介绍了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同别人的一段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秘诀是要露丑,不藏拙。引用这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你如果认为它是在探讨成功的奥秘,把着眼点放在对话的内容方面,那就没有“读懂”。其实,这里引用这则材料,并不看重它的对话内容,而是取其对话的形式,是作为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一个佐证的。了解了这一点,你在写这篇高考作文时,就应该尽量避开对话的内容,而把着眼点放在对话形式的探讨上。
&&&&其次,要抓住重点。有的话题材料看起来比较长,但真正对写作有启发作用的只是一两句话。所谓抓住重点,就是要找出这关键的一两句话来。如2005年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中引用了工厂角落里的几块锈铁锭之间关于位置与价值的对话之后,又加上了这一句:“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即所谓“重点”。写作时必须紧扣这一点。
&&&&再次,要确定范围。有的高考作文题不仅提供话题,而且对写作的范围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在审题时,必须借此把写作的范围确定下来。如2005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要求以“说‘安’”为题材来写议论文,并且对“安”所涉及的范围作了提示(“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这也就告诉我们,“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都可以是本文写作涉及的范围。你可以兼写以上各个方面,也可以只写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第四,要弄清关系。对关系型的话题,要弄清楚组成话题的词或短语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既兼顾各方又突出重点。如2005年全国Ⅲ卷的作文话题是“铭记与忘记”。话题的两部分“铭记”与“忘记”的关系是对等的。因此,在写作中必须把它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舍此取彼。又如2005年全国Ⅱ卷的作文话题是“位置与价值”。话题的两部分“位置”与“价值”的关系是因果的。因此要把写作的重心放在“果”即“价值”的探讨上,但同时又不能忘了“因”即“位置”,“果”由“因”来,“价值”由“位置”而来。要分出主次,但又不能取此舍彼。&
(二)从命题者的意图和作文题的时代性角度审题
前文,我们就不同的高考作文出题模式,论及相应的审题法则,但这是狭义上的审题。就其本质而言,高考作文传达的,必须是具体的思想和情感。历年高考作文题,无论材料作文、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出题者都力图考查考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格建设、道德观建设以及社会价值观建设状况;与此同时,作文题都与时代、社会热点和生活亮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广义上的审题,除从出题者给出的题目本身着手外,还应审视从命题者的意图,审视作文题与当今社会生活的潜在关系。
【审视作文题与当今社会生活的潜在关系】
一、高考作文题——紧扣时代的脉搏。
文章合为时而作。《语文科说明》(普通高考)中规定:高考要“贯彻《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以及《中小学语文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的精神》”。这就是说高考作文必然要感应当今的时代脉搏,紧扣中国当前的国情特征来出题。因此,历年作文题都力图引领考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思考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何辩证地看问题。这实质上归结到了加强个人修养、对考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根本出发点上。
仅从近十年高考作文题看其如何紧扣时代脉搏:1998年,高考作文题将目光投向日渐突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把目光投向21世纪,21世纪是现代化高科技的世纪,提醒考生要有心理准备。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强调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睁开双眼看世界,找到自己跻身世界的立足点。2001年的《诚信》针对经济改革中一些人的模糊思想,高举“诚信”大旗,呼唤人们要以“诚信”为本。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识”启迪人们应科学地、客观地认知事物。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启迪人们处理问题时,既要有自己的主见,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2005年以来的“忘记和铭记”、“位置和价值”等题目,更涉及健全人格、和谐社会、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等当今社会重要问题。
二、把作文题放到社会、时代的坐标中审视。
从上面列举的历年高考作文题来看,无不应和时代强音,着眼引领考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考生思考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培养健全人格。因此,审视高考作文题,应把它放到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纬度中。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反思自我,形成并不断提升自己对社会人生、对自我的健康积极的认知,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将作文题纳入社会、时代坐标的眼光和高度。这也要求考生在审题阶段就明确意识到:作文应当展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分析力、体悟力和批判力,使之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说套话、空话。
【审视从命题者的意图】
&&&任何高考作文出题者都不会仅仅着眼于写作技能层面的考查。出题者会力图考查考生的思辩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格建设、道德观建设以及社会价值观建设状况。
一、在审题阶段就要调动思辩能力。
&&&&由于思维品格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素质,近年来高考作文出题者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力度非常大。“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识”、“忘记和铭记”、“位置和价值”等题目即为典型。思辩能力不仅体现在立意、构思和行文中,再审读分析作文材料和题目的审题阶段,也要充分调动思辩能力,要让思维发散出去,还要让思维深入下去。审题不仅是审读,更是审思。
以2007年全国Ⅰ卷中作文题为例。对其中漫画材料的审视,不仅要全面把握其中信息,读出漫画主旨,更要对漫画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辨。比如,以下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并力图寻求答案的:
&&&&为什么小孩一摔跤,我们就大惊小怪?首先是因为我们很疼爱孩子。孩子摔跤,他们的屁股未必很疼,我们的心确乎很疼,但是,为了避免心疼而避免孩子摔跤,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是否能够做?其次是因为我们常常感觉孩子摔跤不正常。其实真正不正常的,是这种想法本身——我们是一生下来就这么步履平稳的吗?
&&&&为什么小孩一摔跤,我们就加以责备?我们责备的理由似乎很充足:我早就教过你该怎么走路了,我早就给你指出道路哪平哪不平了,我都多少次提醒你要注意脚下了,你还摔跤?但我们没有注意到,我们是在拿需要几十年才能完全消化的“营养晶”来喂孩子,是在强迫孩子穿戴成人的衣帽——我们在拿成人标准来衡量并要求孩子,我们急功近利,我们糊涂、偏狭而且懒惰!
摔跤与步履平稳、健步如飞只是矛盾,就没有相关吗?摔跤在摔疼孩子们屁股的同时,也摔强了他们的筋骨,摔灵了他们的脑袋吧?
&&&&看到孩子摔跤,如果我们不该以一句“出事了吧”加以责备,那么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或许该说:“没事,孩子,站起来吧。”伸手去拉他一把也不妨,但拉他起来后还得放手。当然,有必要告诉他以后要当心西瓜皮之类的东西,但不要巴望以后他再也不踩中西瓜皮,更别奢望他以后不再摔跤。
&&&&在审题阶段,如果我们能如此深入地思辨,我们的作文在之后立意和行文中,主题和内容就将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具体而非空泛的,具有个性的而非人云亦云的。
二、在审题阶段调动情感体验能力。
&&&&高考作文考智商,也考情商。引导考生在内心构建丰富健康的感情世界,考查考生情感体验能力,也是高考作文出题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道理。追求文章的哲理往往是写文章人的最高追求。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无不放射出哲理的光芒。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都富于哲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作文命题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运用的渗透。如唯物辩证法中的普遍联系观点,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认识与实践等。
&&&&二是作文立意上的哲理性。由于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并非单一层次的、一目了然的题目,而是有着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层关系,因此考生只有对题目和所给的材料进行辩证分析、理解,才能发幽探微,确定题旨。只有这样命题的区分度才能合理,信度高,才能准确地区分学生写作水平,拉开“档次”。
&&&&1990年的高考大作文是读“小姑娘与玫瑰园”一段文字,然后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第一个小姑娘因为花下有刺而说玫瑰园是个坏地方,第二个小姑娘因看到刺上有花而说玫瑰园是个好地方,两人不同的态度,就涉及到全面与片面、主流与支流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看问题要看主要方面。第一个小姑娘只片面地看到花下有刺,看不到刺上有花,分不清花与刺之间的主次关系,犯了以偏概全、产次不分的错误。刺虽不好,但毕竟无法掩盖玫瑰花的芳香艳丽,人何尝不是如此,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明白了这个道理,文章的立意也就不会偏了。
&&&&2003年是用《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智子疑邻》作为“话料”,然后就故事有一段“话引”:“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一段话引限定了考生立意的范围,范围是“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关系。”要说清这两者的关系,必然要用上辩证思维。
高考作文辅导:巧妙开头例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篇能力,不仅有助于考生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也有助于给阅卷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作文怎么开头好呢? 
  简单说就是应该出语不凡。应该一开始就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这源自高考的形式和阅卷实际。高考阅卷周期紧,任务重,评卷人少,时间短促,电脑评卷脑力和视力的劳动都很繁重,在高速运转的背景下,你的作文能否吸引老师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读你的作文呢?首先要出语不凡。因此好的开头是事情成功的一半,用在说作文上是很恰当的。
  那么,怎么才能锤炼好的开头呢?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积累好的开头样式,如下文所例举的诸如此类的开头,如果出现在作文中,都是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的。要把它们看做很好的语言模式,你可以像练习语言表达题那样做仿写,化用到你的作文中。潜心磨一剑,练熟几种语言模式,临场才能运用自如。全篇作文不能忽视,开头尤其重要。
  策略解说:“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是开头的要诀,下面我们来例举一些优秀的作文开头方法。
  一、名句引入法
  成才的环境
  鲁迅先生在《最先与最后》中指出,中国一向少有失败的英雄,“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然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见了这种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话说得好,然而,我们有多少人有鲁迅先生这样的认识呢?
  二、古诗切入法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的,世界千变万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答案呢?
  于是,我开始寻访春天的答案
  活出真我的风采
  “红杏枝头春意闹”,美丽的花儿只有绽放于枝头,才能吸引寻春的人们艳羡的目光,才能引发诗人由衷的赞叹。
  “留连戏蝶时时舞”,缤纷的彩蝶只有张开靓丽的翅膀,才能倍受春光的抚爱,才能飞进少女多彩的梦中,成为永恒。
  小草不屈从于冰雪天地的扼杀,不怕漫天野火的焚烧,一夜春风,绿了天涯。大雁不满足于巢穴的闲适,奋翅高飞,将生命的画卷描绘在蓝天白云之间。
  这,就是表现,表现自我,表现人生,表现生活的真谛。
  人生需要表现,生活需要表现。没有表现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缺乏表现的生活,是死寂的生活。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一个人都应腾跃起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浪花。
  三、提问进入法
  若为人生故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为自己喝彩
  伟人,处处是歌功颂德,喝彩只是陈词;明星,时时有镁光闪烁,喝彩不过滥调;那么更多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呢?谁来为他们喝彩?他们又该不该得到喝彩呢?
  四、悬念进入法
  千年的呼唤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值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伢伢(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五、开门见山法
  知识就是力量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知识便萌芽在人类的智慧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代,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知识就是力量!
  六、排比切入法
  自信,不是心灵空虚者的狂妄,不是冒险家孤注一掷的投机,更不是赌徒招宝时所下的最后的决心。
  自信,是演奏家手中的竖琴,是国画大师泼向宣纸的水墨,是探险家勇敢地迈向生命禁区的脚步,是饱学之士胸中的万卷诗书。
  自信,是耕耘者把种子播进肥沃的土地后的守望,是渔夫奋力撤向鱼群中的正待拉起的沉甸甸的网,是暗中已经猜中了谜底者挂在脸上的微笑。
  自信,是我们的梦想之树深深地扎进我们心灵的土地中的根,只有有了这深根,我们的梦想之树才能经受住任何狂风暴雨的吹打,才能花繁叶茂,不断有成熟的慰心的果实。
  七、故事引入法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答案中,剧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八、比兴开头法
  折断的翅膀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然的飞翔时,是否想到了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没有翅膀,苍鹰恐怕是永远飞不起的。
  人,是智慧的人。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拥有它,你便拥有超然达观的人生。拥有它,你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中迷失自己;拥有它,你就不会在色彩缤纷的社会中失去方向。
  我没有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年飞翔。
  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
  大的断想
  九曲黄河绵延数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这是雄浑的“大”。
  万里长城纵横崇山峻岭之间,逶迤蜿蜒,雄奇激越,这是豪迈的“大”。
  泱泱华夏,悠久的历史如浩淼汪洋,灵澈浑阔,这是瑰丽的“大”。
  “大”不是广漠的荒凉,不是自恃的狂妄。“大”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境界。“人”字的一撇一捺,互相支持,而“大”则犹如一个人伸出双手,在吹响生命的号角,向命运挑战。
  还有对比入题法,题记引入法,现象罗列法等等不再一一罗列。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
  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开头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如果事业中掺杂了感情因素那事业注定要不成功的;我们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决于能长着相似的脸。--------福特《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时候,睛也是雨。&&&&&——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
  雄鹰不顾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
  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自由》)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开头方法之四:
  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夹,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关了回去。
  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大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
  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汪国真《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冰心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远和近》顾城
  万能凤头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中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名师教你写作文
转载▼
原文地址:作者:
秘笈1:技巧
  目前新课改后,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谢老师分析,这样的要求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回归到生命本真,让孩子写作投入真情,表达真我。所以现在孩子上作文课不是要学习套路,学习作文得高分的固定模式,而是只学习写作技巧,如何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就好。
  现在各种作文培训好不好,关键看能否掌握好“规范指导”与“自由表达”之间的这个度。谢老师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孩子学写作文就像学走路,先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当他不会时要示范;当他即将摔倒时要扶一把;当他姿势不对时,你得给他讲一讲走路的方法……总之,既要放开手脚,又要一路呵护。
  要领:不是学习套路和固定模式,而是只学习写作技巧,如何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
  秘笈2:层次
  昨日有家长打进电话表示,自己的孩子平时能说会道,可让他写出来就不行了。也有家长说,平时孩子也喜欢看各种课外书,可怎么一到写作文就犯难呢?
  谢老师定义,其实儿童作文有四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就只是把自己要说的、想说的话用嘴巴说出来,这是口语交际;第二层次要求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这才叫书面作文;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作文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可以把长话变成短话,把短话变成长话;最高的层次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
  对于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求做到头两个层次,后面才是提高。不过这一切的根本必须建立在兴趣基础上。
  给个题目,然后刻板、乏味地讲授如何审题,如何立意,这样的指导自然让孩子提不起写作兴趣。
  要领:须掌握两个层次,写自己想说的,再写看到、听到、想到的。
  秘笈3:阅读
  要领:不一定非要读名家名篇,“博览群书”方式也很不错
  阅读对写作的帮助已经无须多讲,关键问题是阅读什么。不少家长打进热线反映,买了好多文学名著让孩子读,孩子说看不懂,没兴趣。
  谢老师带过14个毕业班,辅导的学生作文获奖几百次,自己也屡获作文指导奖。根据实践经验,谢老师反倒表示,其实不一定一提阅读就要名家名篇,“博览群书”的方式更易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谢老师举例说,自己带过一位女学生,小学时作文就非常棒,如今初三了,她的文字优美、表达贴切。而她平时就爱看琼瑶小说,她的感情丰富而细腻,写作风格也是如此。
  谢老师建议,一开始可以先读儿童文学作品,提高兴趣。鲁迅作品一类的文章也可以读,虽然有些深度,是陌生化表达,但读读这类文章对今后写作的提高大有好处。总之,小学生阅读不应受过多限制。另外,《读者》、《意林》一类杂志也很不错。
写文章的诀窍
转载▼
原文地址:作者:
写文章的诀窍
被逼写文章的最大好处,就是把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已读过书重温一遍,每多有原来未曾注意的发现;把先前买回被搁置多时的未来得及读的书快速读掉,不断充实和调整已有想法;把经过岁月沉淀的人生阅历和智慧迅速地调动起来,倾注进写作主题中,与自己对话。三者合为一时,就听凭忧思跃然于纸上、屏幕上。。。
不过,要精读的书还是以经典书籍为主,本领域经典书籍50本,相关领域书籍20本,历史书籍10本,文学书籍20本,总共大致100本吧;至于无字之书嘛,在丈量大好河山、体察风土人情、感悟多舛人生中愈读愈高远、愈读愈淡定、愈读愈空灵。。。&
如何写作文?作文章法口诀
转载▼
原文地址:作者:
如何写作文?作文章法口诀
一、怎样观察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二、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三、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四、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十一、怎样绘景
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十二、怎样状物
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
十三、怎样叙事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十四、怎样记人
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十五、怎样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十六、怎样改写
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十七、怎样扩写
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怎样缩写
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抓中心,留主干。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十九、怎样续写
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二十、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