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对学生行为习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作用有哪些课题题目

课题《国学经典在校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doc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课题《国学经典在校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doc
||暂无简介
总评分3.8|
浏览量2895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雅西小学
您现在的位置: &
&正文培养良好习惯
助力学生成长作者:雅西小学&&&来源:&&&发布日期: 12:28:50&&&阅读次数:249 次&&&评论:0&&&()培养良好习惯&& 助力学生成长
&&&&&&&&&&&&&&&& &&《新市民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员来锡务工、经商和创业,成为新市民,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子女到无锡学校来就读。目前,我校有学生562人,其中新市民子女占80%以上,新市民子女成为我校的主要生源。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教育,导致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外地孩子与外地孩子之间的诸多不同,特别是在行为习惯、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等方面差距明显。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要重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小学要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面对这个特殊群体,我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我们决定从学生表现中最薄弱也是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培养入手,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让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引领其它各项工作走向新的局面。2011年9月,我校向无锡市陶研会申报了&十二五&课题《新市民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从《新市民子女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和《新市民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两个子课题入手,开展相应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课题方案。
4、向上级教科研规划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 2月&2014年6月)
1、组织调查,了解本校中新市民子女原有知识基础、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2、对照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制定分阶段研究计划,展开扎实工作,积累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
3、组织课题组有关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及时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为下一步进行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研究报告、研究文章、教育案例、活动方案、评价方式、成果汇总等)
3、邀请有关专家对本课题进行结题鉴定。
4、进行成果宣传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来自于他的好习惯,而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自于培养了学生的好习惯。&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力图在&习惯养成&方面大做文章,并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三年来,我校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在环境的营造、教学时间的保障、课程内容的设定、实践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向各位领导汇报:
1、健全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实施组织,由校长为课题负责人,并组建了两个子课题。一组以班主任老师为主,由张雷鸣、钱湘琦老师负责,主要进行《新市民子女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另一组以学科老师为主,由徐之昀老师负责,主要进行《新市民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因为研究课题涉及的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参与热情积极。同时,我们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制定教科研计划和课题阶段实施计划,保障课题研究正常开展,全面落实。课题实施以来,每月底集中进行一次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的集中性活动,落实课题研究思想,及时收集、反馈研究动态信息,调整展开研究过程。
2、学习理论,构建实践支撑
课题研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坚实的基础。而坚实的基础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支撑。因此,我们把学习理论放在了首位。我们学习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二是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习惯养成教育理论,三是新课程标准先进教育理念和各学科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具体要求。理论学习研究的形式主要有集中学习、自主学习、课题组成员交流品评。在实施研究前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解读新课程》,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习惯培养的目标要求等,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深入学习。其次,学习了《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好习惯好人生》等理论专著,在学习中了解国内关于学习习惯研究的有关内容,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理论学习既让我们了解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域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研究思路,有力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的实践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3、走行知行,在实践中养成
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为此,我们制定了&行知行&的研究思路。
第一个&行&就是在制定各种良好的习惯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查摸底,我们进行了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召开了任课老师及课题组成员座谈会,罗列出新市民子女习惯方面的共性问题。
&知&就是让教师和学生知道、了解,什么才是良好的习惯?我们开发了七方面的校本课程。
一是我们印制了&小学生良好习惯三字歌&,分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让良好的习惯人人熟知,传遍校园。
二是我们讨论制定了&洛城(雅西)实验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洛城(雅西)实验学校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评价细则&和&洛城(雅西)实验学校学习习惯养成评价细则&,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有明确的卫生、学习、礼仪要求,让每个孩子在行动中有指??。
三是我们把&好习惯养成手册&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抓手,以&习惯养成评价细则&为目标,通过&好习惯天天向上& &好习惯加油站&&每周两星评比&&期末评价表&等子栏目的使用,力求使学生每月养成一二个好习惯。
四是我们编印了&好习惯从这里起步&家校联系本,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促使学生养成每天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良好习惯。
五是我们整理了20集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短片,利用晨会、班会、品德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课后谈感受,写体会。
六是我们用好《国学经典主题赏读》这本区级校本教材,每周安排一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徜徉在国学的世界里,受到文化道德的熏陶。
七是我们撷取学生习惯养成中留下的足迹,汇聚成&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自己的成长历程,享受成长的喜悦。
第二个&行&就是行动起来。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突出习惯,建规范先进班
我们在原有的《七星中队评比细则》的基础上,修订了《行为规范先进班评比细则》,突出良好习惯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言行。
⑴规范礼仪习惯。即:在学校里少先队员必须每天佩带红领巾,周一必须穿好校服,看见老师和客人会主动问候。参加升旗仪式和集会时,集队迅速,队伍整齐,没有声音,保持安静,秩序良好。同学之间用普通话交谈,举止文明,礼貌相待,不打人骂人,不说粗话。
⑵规范卫生习惯。包干区卫生要求:花圃内无废纸等垃圾,走廊地面、墙壁、瓷砖、窗户干净,无积尘。&教室卫生要求:地面、墙壁、瓷砖、窗户干净,无积尘;课桌椅排放整齐,讲台、储物柜上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清洁工具摆放有序。
⑶规范&两操&习惯。广播操要求:除生病外无人缺席,集队做到快静齐,走路无声音,做操动作整齐。眼保健操要求:做操时不得有睁眼、写作业、说话等现象,态度认真动作正确。
⑷规范课间习惯。即下课后依次走出教室,不大声喧哗,不奔跑,不蹦跳,上下楼梯不拥挤,靠右慢行。课间开展文明活动,不追逐吵闹,不做危险活动和游戏。上课预备铃响,立即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集体背诵国学经典。
⑸规范活动习惯。即按学校规定内容上好晨会课,无学生读书、教师评讲作业等现象。班队活动课上每单周进行班级评比,好习惯星评选,好习惯手册使用记载等;每双周根据学校德育主题开展一次中队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在教室外公布。
⑹规范用餐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学校食堂集体用餐时,做到盛饭盛汤秩序好,用餐时候无声音,爱惜粮食不浪费,餐具剩菜放入桶,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这些习惯细则,每天由值勤教师和值日学生按照评比要求认真检查后打分记录,每两周小结评比一次,颁发&行为规范先进班&牌子,张贴于教室黑板。
第二、制定手册,丰富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给学生提的要求要具体、形象。为此,课题组讨论确定了&二十个好习惯&,制定了《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评价表(低中高)》、《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评价表(低中高)》、《学生一日常规》、使学生各类行为有了正确的导向。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只靠规范和说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制定规范的基础上,须将这些细化的系列习惯养成点,融化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习惯要求随处可见、随时可听、随手可得,形成一个立体的学习、竞争、督促网络,最终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指引学生按照习惯的要求自觉去做。所以,我们不断充实细化评价建设内容,丰富评价的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又制定了&好习惯养成手册&。具体做法是:每种习惯养成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阶段,第一周,分年级明确培养该种习惯的意义、目标、措施,使每个孩子都做到&好习惯我知道&;并在全班范围内引导学生申报好习惯,班主任认真做好记录。各班建立评选组,对全班同学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作为日后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组织实施阶段,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好习惯,在三周的时间里,严格要求自己,从细节入手,从实际行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我能行&,并在养成手册中作好记录。三是总结评比阶段,每个周五晨会课,班级就进行&两星评比&,到了月底,各班拿出一节班会课进行总结,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5名同学为&好习惯之星&,并上报大队部进行表彰。我们还在&好习惯养成手册&中设置了好习惯星和学习棒星,开展&两星评比&,其中&好习惯星&主要奖励学生的日常行为好习惯,如勤俭节约、文明礼貌、一周认真作业、一周无错题等,&学习棒星&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如作业书写整齐、准确率高等。学生所奖励到的星统计在好习惯手册上。积满一定数量的&学习棒星&和&好习惯星&则可以兑换到&作业免做卡&,免做一次家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多元的评价体系建立,使学生放飞理想,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体验成功。
第三、经典赏读,积淀道德底蕴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经典诵读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有效教育形式和工作载体,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每周安排一节国学经典赏读课,使用惠山区教研室编印的地方课程《国学经典赏读》,指导学生赏读。同时我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赏读考核方案》《国学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方案》。考核分为七个等第:
状元: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全部古诗和经典内容。
榜眼: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古诗和的经典内容95%以上。
探花: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古诗和经典内容90%以上。
进士: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古诗和经典内容80%以上。
举人: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古诗和经典内容70%以上。
秀才:能熟练背诵所学的古诗和经典内容60%以上 。
余下为待秀才。
我们给获得&状元、榜眼、探花&称号的学生发奖状进行表彰。
我们还规定每年&六一&节进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充分展示各班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在》、《诵读经典 润泽心灵》、《对韵歌》、《咏鹅》、《经典组诗吟诵》、《春月组诗》、《春之歌》、《春夏交响曲》、《狐假虎威》(课本剧)、《赏花乐》、《报国组诗》等内容丰富,配乐诵读、情景表演、快板说唱等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同学们的诵读声情并茂、感情真挚、感染力强,使在场同学和老师深深陶醉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优美韵律之中。国学经典赏读,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了学生的道德底蕴。
第四、开展活动,完善学生言行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让少年儿童在做中学,让儿童们在做中看到自己的力量。良好习惯的养成,仅提高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设计启动了文明餐桌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文明餐桌示范班级创建活动,以食堂和师生为主要参与者,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积极宣传餐桌文明知识,倡导餐桌文明行为,大力倡导&文明消费、节约俭朴&的良好风气,培育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净化社会文化文明环境。各中队开展了《餐桌上的礼仪》、《绿色饮食,健康生活》等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感恩,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高尚情操,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际交往的规范,如今已列入学生守则。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教师、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大队部开展了&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各班开展了&感恩&中队活动;教导处组织了&感恩&作文演讲比赛;各班出一期&孝亲敬长&主题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阅读&孝亲敬长&的书籍故事;组织学生观看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事迹和&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和颁奖典礼;组织学生去惠山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做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结合&感恩节&为父母、长辈做好事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感知亲情,学会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尊敬长辈、关心长辈。进而形成???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如&小学生良好习惯三字歌&诵读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传承民族精神&活动、&争当劳动小达人&活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争当美丽小雷锋&活动、&做校园四好少年&等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走出去,请进来。首先我们发动学生走近家人,走上社会,开展&我身边的陋习&寻找活动,并写下感想,一些好的习作收入《好习惯伴我成长》学生作品集中。其次,我们定期邀请洛社医院医师来校作健康知识讲座,从春夏季的卫生习惯到秋冬季的传染病预防,再到平时的饮食习惯,学生听了受益匪浅。我们还邀请洛社镇幸福义工时政宣讲员华圻村委黄明烽副书记来校作&学习身边好人,共建文明城市&的讲座,黄书记围绕&弘扬雷锋精神,学习身边好人,共建文明城市&主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雷锋的爱国主义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和钉子精神;介绍了我们洛社的&中国好人&&&苏大伟&热心献血&的动人事迹,介绍了洛社幸福义工助人为乐的故事,开展争当小义工小志愿者活动。总之,我们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精心设计开展各类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锤炼。
第五、校本教研,突出学习习惯
我校的校本教研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课例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学科目标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之形成学习基本规范。
低年级:学习准备期的习惯培养。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培养期,进行常规习惯的教育和训练。一个月后进行展示,并坚持强化。
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遵守上课的纪律,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不随便离开座位,情绪饱满,精力集中。
中年级:钢笔字书写规范的习惯。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能做到&三个一&;写字要端正美观,不潦草不涂抹。
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培养。上课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年级:认真阅读,善于阅读的习惯。每学期买几本新书,和好书交朋友;空余时间自主阅读,勤记笔记多积累。
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有独立见解,并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愿意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要洪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
我们在每一次的课例研究活动中,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节课上教师注重了学生哪些方面的学习习惯培养?实际效果如何?我校每学期组织开展&好习惯养成学科竞赛&活动,如语文学科开展&写字比赛&、&阅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数学学科开展&计算比赛&、&解决问题比赛&、&一周无错题比赛&等;英语学科开展&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朗读比赛&、&优秀作业评比&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六、文化建设,打造美丽校园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的隐形阵地,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随时随处受到养成教育的熏陶。
首先,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把每个教室内传统的黑板报都建设成班级文化墙,围绕&习惯培养&设置了&我们的约定&&两星评比栏&&美文欣赏&&优秀展示台&等栏目,同时,教室墙上挂有名人名言。在教室外墙上有国学经典,如:一楼走廊是《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片段;二楼是唐诗选粹;三楼是宋词选粹;四楼有四大名著。楼道有&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急不挤慢慢行&等标语。餐厅的立柱上有节约粮食的古诗句。学校绿化带也有&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文明用语。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其次,响亮的班名凝聚人心。每个教室的门口设计活泼、色彩明快的班级名片,形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春笋中队、满天星中队、向日葵中队、翠竹中队、红梅中队等等,这样一个个激昂的班名,激励着每个孩子从习惯养成做起,拿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班级争光添彩,表现出了学生的干劲和决心。
再有,班制定规约束言行。我们以良好的习惯养成为主线,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开展&我们的约定&活动。学校先在学生管理上提出总要求,各班再根据自己特点,讨论制定班规,班规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具体可行,具有鲜明的学生特色,学生们每周对照班规检查自己的言行,人人遵守、互相监督,班规变成了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还有,我们立足校园教育阵地,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晨会班会、校园宣传橱窗、校外德育基地等,向学生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创设一个浓浓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无声地指导着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三年来,在领导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课题小组和全体教师通过不懈努力,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实验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转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表现在学习上:①学生的作业书写普遍规范认真、字体端正、按时完成,并养成了认真完成任务,珍惜时间的好习惯。②形成了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③学生普遍养成了课前主动先学、课中积极参与、课后自觉复习的良好习惯。④拓展性习惯教育内涵合作学习习惯,善于思维习惯,自信的习惯,体现在课堂气氛活跃。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再把学习看成负担。
表现在行为习惯上:在课题研究渐进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的面貌一天天的变化。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情待人、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等良好的品质习惯,提高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成功者的心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年10月份来我校作讲座的洛社镇幸福义工时政宣讲员华圻村委黄明烽副书记,对我校的学生印象非常深刻,他夸赞道:&这些孩子很自信,一点不怯场,在互动中敢说会说能说。&当他听说我校新市民子女的比例占到80%时,黄书记非常惊讶:&一点都看不出啊,气氛比其他学校还热烈啊。&黄书记特地提到&一张面纸&的事情,原来,在讲座前黄书记就有意在显眼的地方抛了一张面纸,看有没有学生自觉捡起来。结果这张面纸一会儿就不见了。为此,黄书记还奖励这个学生一个笔袋,并夸奖道:&你养成了文明卫生的好习惯,相信其他同学也会这么做的。&这是我校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课题研究以来,所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
原六(1)班有个孩子叫智月斌,平时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他的书包里面全是乱七八糟,就连自己的书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的;从不做好课前准备。惹是生非,老是犯错误。学习上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他的父母是外来务工者,妈妈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爸爸小学也没有读完,填孩子的信息表都是错误百出,再加上生活的压力,父母经常上夜班,无暇也没能力管教孩子,才造成至今没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经过一个月的&两星评比&,智月斌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逐渐端正了态度,成绩逐步提高。老师问他:&以前怎么不这样学习?&他回答道:&以前只是不高兴而已!&他的回答令人吃惊。看来,&两星评比&确实能激起学生潜在的上进心。
上个学期我校转来了一位女孩子名叫章岚,一转进三(1)班,一直有人来向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她一会儿跟男同学打架,一会儿骂人、说脏话,甚至还当着同学的面骂老师。而且特别喜欢说谎,家庭作业没做就骗老师掉在家里了,在家里呢骗父母说在学校里早就做好了。平时一直带零食到教室,骗老师说是妈妈叫她带的,在家又骗父母说是老师要带的,班主任伤透了脑筋。但在学校良好习惯培养大环境的熏陶引导下,经过短短的一学期,章岚同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老师和同学渐渐地也喜欢她了。
2、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逐步改变了旧的教学观念,锻炼了一批思想素质好、改革意识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他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融课题研究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课题研究中所起的作用:(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2)严爱并施,润物无声。(3)家校互通,巩固成效。实验教师在课题中不断成长,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写出了不少有一定质量的研究文章和教育案例。三年中,我校教师有6篇课题研究文章在《江苏教育》、《教师教育》、《行知研究》、《小学时代》、《无锡教育》等杂志上发表;有144篇课题研究文章在省、市级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3、形成了较完善的养成教育途径,促进了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作为养成教育组织实施的主阵地,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是实现养成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主要通过七个方面进行组织实施: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环境塑造为熏陶,以各种制度为保障,以日常管理为重点,以评优树先为激励,以家庭教育为补充,来达到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目的。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小学生特别是新市民子女良好习惯培养,开展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三年,学校被评为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无锡市绿色学校和无锡市健康促进学校。
五、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研究中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何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等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克服一个坏习惯和养成一个好习惯,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即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应在&恒&字上下功夫,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适应到习惯,循序渐进,形成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还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伴随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文章
教师用户签收情况一览表
已阅读用户:
未阅读用户:
操作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