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肃省静宁县地图大蒜一亩地产量

第03版:农村
早蒜上市一亩地能产4000斤
  这个冬天,对于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阳彬大蒜合作社的不少村民来说,暖意融融——他们今年种植的早蒜有了好收成。&  记者在洪濑阳彬大蒜合作社的田间看到,一株株早蒜正散发着清香。在成片蒜地中,满是低头忙碌的身影,成熟收获的喜悦满溢田间。农民们正把一株株大蒜挖出来,去根、去茎、装袋,然后准备卖给蒜商。&  郑瑞真是合作社社员,她种大蒜已有10个年头。“今年早蒜上市时间为11月底,早蒜质量不错,市场价格比往年略好一点。这几天来,农户都是产多少卖多少。”郑瑞真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早蒜早已被抢购一空了。她只需坐在家门口就能引来各地蒜商,供不应求。&  销路不愁,价格也不错,这让郑瑞真一家笑逐颜开。她说:“我有6~7亩地,如今已经刨蒜2亩多,卖出了近1万斤,收入2万多元。”郑瑞真说,加入了合作社后,合作社统一销售。现在,只需一心一意种好蒜,再也不用愁销路了。&  据了解,阳彬大蒜合作社共有20多户社员,共计300多亩田地。“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本着对农户负责的态度,采取统一提供种子、统一销售等模式,亩产得到了提升。”阳彬大蒜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王亚彬说。王亚彬介绍,早蒜产量会比中蒜、晚蒜少一点,虽然产量低,质量却是最好的。“早蒜1亩田地能产出4000斤,中蒜、晚蒜则能产6000斤。”&  今年,洪濑早蒜成熟后,除了南安本地,还吸引了来自泉州市区、晋江、惠安等地的蒜商前来采购。“平均1天能卖5000斤,可以说供不应求。”王亚彬说,合作社的名声打响了,慕名而来的蒜商也就多了,农户都不愁销路。&  “今年合作社的早蒜产量预计能达120多万斤。”王亚彬表示,明年他们还计划增加200多亩地,扩大种植规模。&  □通讯员卓晓熹&&本报记者黄毅·重庆日报农村版
第006版:农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烤烟田套种大蒜 一亩地可赚两份钱
  看过来  特色经济  笃坪乡笃坪村一组年近五旬的谭先辉真没有想到,他家3亩烤烟地套种的大蒜竟然收了近2100公斤,仅这一茬就收入8000多元。  前几年,他种植了4亩烤烟,初次尝到种植经济作物的甜头。后来,他又在烤烟田里尝试套种马铃薯、大豆,但产量都低、经济效益不好,并且烤烟容易“走症”,所以最后只得让烟田闲置。  不想,烟田套种大蒜不仅烤烟丰收,连大蒜也卖了个好价钱。  户均增收3000多元  烤烟田套种大蒜,是笃坪乡添友大蒜专业合作社率先在笃坪乡发动村民试验种植的。  合作社负责人石耀军告诉笔者,笃坪是巫山县的烤烟大乡,全乡有烤烟种植面积1.32万亩。  由于该乡地处高山地带,土地除了种植烤烟外,就只能种植洋芋、玉米、红薯“三大坨”了,但这些都是经济价值不高的农作物。  而紫红皮大蒜是笃坪乡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种,皮薄、味辣、有香味、口感好,产量高、质量好,每公斤鲜蒜5-8元,比普通大蒜高1倍左右。  “烟田套种大蒜,不影响烤烟的产量和品质,相当于利用冬季空闲田额外种植了一季大蒜,套种单产600-700公斤。”精细的石耀军介绍,“每亩可以给烟农另外增加收入2000元。”  这个专业合作社目前发展了700多户,今年套种的1050亩大蒜,可以收获大蒜600多吨,帮助每户烟农平均增收3000多元。  套种大蒜空间很大  笃坪紫红皮大蒜的品质和品牌久负盛名。目前,大蒜的批发均价已涨至5.5元/斤,各大超市、市场的大蒜零售价一度卖到7.5元/斤。  “巫山现有近8万亩烤烟,1万多户烟农,推广套种大蒜有很大空间。”巫山县农委一负责人给笔者粗略算了算:全县就算只是套种2万亩大蒜,每年也能直接给烟农增收4000万元以上。  据介绍,在县农委的支持下,笃坪乡添友大蒜专业合作社已投资1000万元,在笃坪、天蒜、对合等10个村建起了大蒜种源基地,并准备在今年底推广建设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1万亩。  特约通讯员&卢先庆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一亩地能种多少棵大蒜_百度知道
一亩地能种多少棵大蒜
蒜地被以每亩3600元包出去的话农户可以赚到2000元现在种一亩地的大蒜需要300斤的蒜种,总的说来,按3元一斤计算的话就需要900元,加上化肥等农资600元,收入还是比较可观,这其中包括了种蒜的利润和蒜农的人工成本,种一亩地的大蒜的基本成本是1500元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大蒜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那看你种多少棵蒜苗
要知道还问吗
能给个具体点数吗
好评'返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蒜一亩保额2500元可保本
“蒜乡”金乡蒜农看好蔬菜险,就怕赔付不到位
日  来源:
  今年白菜价格暴跌,青州市东夏镇白菜的地头价每斤仅一毛,不少白菜烂在地里。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金乡大蒜丰收。(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我省日前下发通知,将试点大路菜保险。9日,本报记者前往金乡、昌邑的田间地头,了解白菜、大蒜种植成本以及菜农对蔬菜险的态度。  在“蒜乡”济宁金乡县,田地里的大蒜进入了停滞生长期,蒜农们也迎来了相对闲暇的一段时光。对于蔬菜保险试点,他们多数表示期待,“前几年的蒜价波动较大,如果给大蒜上了保险,最起码不怕赔钱了,是个好事。”对于每亩2500元的大蒜保险金额,在当地的业内人士和蒜农看来,是保本价。 本报记者 马辉 于伟  去年跌到每斤六毛,每亩赔千元  金乡地区的大蒜种植面积常年在60多万亩,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大蒜,多的数百亩,少的也就几亩地,蒜价一旦波动下跌,在当地就会引起极大的影响。  在金乡县鸡黍镇西李村,李敬耀种植了130亩大蒜。提及今年大蒜的收购价,李敬耀直摇头,“这两年大蒜行情不好,每斤收购价也就在一块钱左右,种大蒜不挣钱。”今年6月份,金乡大蒜集中上市,当时收购价1.1元/斤-1.3元/斤,一亩地产量在1700斤左右,一亩大蒜也就卖2000元左右。  “去年,鲜蒜刚开始进入收购期时,蒜价跌到六七毛钱一斤,照亩产1000公斤算,一亩地收成还不到1500元,照着成本要赔1000元左右。”蒜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季大蒜,每亩的成本就要达到2000多元。其中蒜种需要450元钱,底肥、浇水、薄膜等物料成本需要600多元钱,而雇人收蒜是支出的大头,一亩地需要1200多元钱。  而在正常年份,每斤大蒜的地头价基本维持在1元多钱到2元钱之间,按照亩产1000公斤的量,每亩大蒜的地头价在2000元-4000元不等。据金乡县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大蒜集中上市期的地头供应价格在2元-3元/斤,2013年则出现下跌,从最初的0.6元/斤最终回涨到1.3元/斤,而2014年则在1.3元/斤的价格左右小幅波动。  “好的年份,大蒜种植是盈利的,而遇到小年,蒜农则无法收回种植成本。”李敬耀说。一亩多花50元,买份放心  “大蒜行情好时,种蒜的就多,这两年行情不好,我就改种小麦还有草莓了。”家住金乡县羊山镇的李晓军,承包了520亩地,原是当地种蒜大户的他,今年却没有种蒜。“蒜价忽高忽低,能挣钱却也容易赔钱。”李晓军告诉记者,对于像他一样的种植大户而言,对于每年的蒜价,心里没底。   “如果大蒜保险推行的话,蒜农每亩地需缴纳50元,政府会补贴200元,无论蒜价跌多少,蒜农都能基本保住成本。”金乡大蒜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长杨桂华告诉记者。   “每亩大蒜的保额能达到2500元,对我们蒜农来说,这就能保本。”对于一亩地50元的保费,李敬耀也很爽快,“买个放心,可以接受。”  杨桂华分析,蒜价高的时候,每亩50元的保险支出不算什么,但一旦蒜价暴跌,起码能够为蒜农挽回蒜价波动带来的损失,更能保住蒜农的种植积极性。   杨桂华说,最关键的是,在后期的执行中,假如蒜价出现走低的情形,同样在金乡的种植户,可能同一年的亩产和售价也有所差别,在保险补偿时,保险公司能否做到客观、准确?补偿标准能否真正挽回蒜农的当年损失?这让很多蒜农持观望态度,还需要有关部门将这些工作更加细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蒜你狠”变身“蒜你贱”大蒜再陷暴涨暴跌怪圈
  眼下,正是大蒜大量上市时节。今年山东新蒜上市后价格大幅下滑,目前干蒜价格仅为每公斤2.5元左右,远低于农民的种植成本。从去年的“蒜你狠”急转为“蒜你贱”,大蒜价格再次陷入暴涨暴跌怪圈。  蒜价跌破种植成本  山东省金乡县被称为“中国大蒜之乡”,是我国大蒜的主产区之一。每年5月是金乡县大蒜收获的季节,从5月底到8月10日左右,蒜农必须要把大蒜卖给蒜商,存进冷库,否则大蒜将发出新芽,影响品质。  金乡县化雨乡郭口村村民郭成伟种了16亩大蒜,每亩单产干蒜1000公斤左右。郭成伟告诉记者,由于去年蒜种和人工成本太高,种一亩大蒜的成本在3900元至4000元,大蒜卖到每公斤3.9元才能“保本”。然而,金乡县山禄大蒜交易市场近日的行情是干蒜每公斤2.4元至2.6元,远低于蒜农的保本价。  郭成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蒜种成本每亩1820元,包括蒜瓣175公斤和25公斤蒜芯;剥蒜成本100元,整地110元,栽种250元,地膜75元,浇水90元,化肥590元,农药30元,收获800元,晾晒70元。综合计算每亩成本将近3940元(非集中雇工不计)。  记者又采访了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公司经理杨桂华,他核算的种植成本和蒜农们核算的基本一致。杨桂华说,按一亩地平均产量为1吨,每公斤大蒜的种植成本是3.94元,根据当前的价格水平,大多数蒜农处于亏损状态。  谈到目前的价格行情,金乡县另一名蒜农李勇一脸沮丧,四五天之前干蒜价格还是每公斤3.2元至3.4元,近期蒜价每天掉一角钱,心里很难受。  尽管价格已远低于成本价,但蒜仍很难销售。金乡县也是我国最大的大蒜集散地。记者近日在该县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山禄大蒜交易市场里看到,大院内停放着近千辆农用车,车上装满了待售的袋装大蒜。然而,前来购买大蒜的经销商很少,市场交易冷清。  金乡县化雨乡周花楼村蒜农周福齐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第5天来卖蒜了,但从早上到中午没一个人来询问,“每天一大早拉过来,到天黑再拉回去,每天重复这些事情。”  记者在金乡县随机采访了数十名蒜农,大家表示,尽管价格奇低,大蒜仍无人问津,销售困难。  面积单产齐增供大于求  据了解,由于今年大蒜总产激增,后期蒜价是否因此暴跌尚未明朗,收购商惧怕市场风险,不敢盲目开价收购;而蒜农由于种植成本太高、市场价格过低,盼高价、惜售心理严重。两方面原因造成市场交易冷清。  由于前两年大蒜行情较好,金乡大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周福齐家共有6.5亩地,2009年他种了3亩大蒜,每亩大蒜收益超过3000元。2010年他把所有的地都种上大蒜,没想到却遭遇价格暴跌。  金乡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王乃建告诉记者,金乡县2008年至2009年度种植大蒜48万亩,2009年至2010年度种植大蒜56万亩,2010年至2011年度增加到65万亩。  除了金乡县本地扩大种植面积外,周边地区扩张更为迅猛。杨桂华说,周边一些县市纷纷鼓励农户种植大蒜。金乡县的一些蒜农还到周边租地种蒜。  同时,今年大蒜单产比去年有所增加。王乃建告诉记者,去年金乡大蒜亩产851公斤,种植面积56万亩,总产量47.7万吨;今年单产1068公斤,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69.4万吨,同比增长45%以上。  杨桂华说,如果算上周边地区,大蒜总产量增长幅度更大,而每年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供大于求是大蒜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  蒜价待合理调控  杨桂华说,大蒜价格暴涨暴跌,对谁都不好,种植户和经销商都被“疯狂”的价格搞得“晕头转向”。  业内人士认为,大蒜种植面积、产量不稳定,产销信息“糊涂账”是导致近年来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深层次原因。  金乡县蒜农、蒜商及相关主管部门普遍反映,当前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是一本“糊涂账”,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来统计、发布。信息不透明、不公开,蒜农种蒜、蒜商交易蒜全靠个人,盲目跟风、市场暴涨暴跌等现象就在所难免。  杨桂华认为,由于总产激增,如果任由市场自发调节价格,可能会出现大蒜价格过低的情况,比如2008年金乡曾出现大蒜几分钱一斤也无人问津,这样将严重挫伤蒜农的种植积极性,导致来年大蒜种植面积减少,也为大蒜价格再次走高埋下伏笔。  金乡县副县长刘鹏认为,国家可建立由大蒜风险防范基金、主产区大蒜储备库、大蒜深加工企业等构成的大蒜价格调控“蓄水池”,在大蒜价格较低时启动“蓄水池”收购大蒜,反之则抛售大蒜,将大蒜市场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综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静宁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