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足腱炎上附着那些肌肉

什么是拉伸?用拉的方法,达到道伸的目的95%疼痛原因都不是由于疼痛点引起的什么是柔韧性?单一关节或一群关节在同伴辅助下达到的最大活动范围·拉伸的特点:发力小,幅度大,强度小,角度大,时间短,效果大,无侵入,风险小,诊治防,用途广,好学习,易操作。·拉伸的种类:主动,被动静态PNF(唤醒本体感受)拉伸合并等长收缩动态弹震式单一肌群主动拉伸单一肌群被动拉伸?牵张反射影响都是相互的:结构决定功能体态决定结构习惯决定体态体态决定心态?女性闭经:拉伸腹肌,髂腰肌,内收肌易产生疼痛、损伤的肌肉:1??承担重量的肌肉2??稳定肌群(多裂肌、肩袖肌群等)3??弱势群体上回旋肌群: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斜方肌的重要机能:离心收缩控制单侧斜方肌肌张力过大,导致同侧旋转受限(包括疼痛)对侧侧屈受限,低头受限。?上斜方肌无力导致盂肱关节半脱位单肩背包导致高低肩、睡觉导致落枕,可考虑?上斜方肌下回旋肌群:胸小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拉伸手法:?斜角肌:导致问题:手麻、手无法下落、无力、发凉、手痛、肩胛骨内侧缘不舒服、心慌胸闷气短、无法仰头等?注意肌肉功能:前斜角肌:收缩向对侧旋转;后斜角肌:收缩向同侧旋转(原因:牵拉横突的方向)区分肌肉起止点以及前后空间位置·前中斜角肌紧张:??颈部后伸受限,出现疼痛大臂后外侧、前臂疼痛,手麻自述:手放下加重,抬起减轻(急性期患者常有抱胳膊体态)??后仰肩胛骨内侧缘反射性疼痛?对神经的影响(卡压):臂丛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骨内侧缘疼痛臂丛神经神经根·臂丛神经穿过斜角肌间隙(前中)??肋锁间隙??胸小肌间隙任一环节紊乱都可能导致臂丛神经的卡压?评估:前中斜角肌:1??颈部侧屈测试:看脖子是否僵硬、头部是否还有旋转角度2??颈部后伸测试:(80度为正常)如果受限或者出现疼痛,则考虑前斜角肌3??臂丛神经牵拉测试:头侧屈、肩胛骨固定、肩外展、后伸(被动拉力)手把住脉搏??是否有反射性疼痛,是否有脉搏的消失,是否手发麻?后斜角肌:转头侧屈下巴碰锁骨·拉伸动作要领:(??肘部从锁骨后拉至第一肋后部,肱骨外旋使鹰嘴更贴近颈部)前、中斜角肌:侧屈??后伸(颈部)区分头部??同侧旋转(颈部)区分头部?全程注意收下巴后斜角肌:侧屈??前屈(颈根部)区分头部??对侧旋转(颈根部)区分头部·拉伸后再做第二次评估,看征状是否有缓解·拉伸手法:·肩胛提肌:?评估:1??低头或旋转,肩胛骨内侧缘反射性疼痛,若将同侧手臂抬起,疼痛加重2??抬手臂,看肩胛骨旋转角度,角度小的一边可调整颈部位置(改变肩胛提肌的肌张力)再进行测试,如果手臂上抬幅度有增加,则锁定为肩胛提肌??旋转受限的一边拉伸斜方肌后若无改善,拉伸同侧肩胛提肌·拉伸动作要领:拉伸同侧手叉腰、固定在冈上窝,对侧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对侧后下方旋转头部,保持牵引力·胸锁乳突肌:颈丛神经??耳大神经评估:打鼾拉伸(主动):1??张大嘴,下巴前伸,抬头,闭嘴2??下沉肩胛骨,侧屈·头夹肌·颈夹肌·头夹肌、颈夹肌的紧张:低头受限,落枕,上背部(中间位置)疼痛?评估:低头受限、落枕、上背部(中间)疼·拉伸手法:患者仰卧,头探出,拉伸者双手交叉置于患者颈后,手压住对侧肩部,可改变体位旋转身体,沿着肌纤维走向,改变拉伸位置??颈部肌肉拉伸总结:1??斜方肌(手压在腿下边)、胸锁乳突肌(主动拉伸一:伸下巴):方向:头颈对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同侧后上方转动2??前中斜角肌(第一肋)、胸锁乳突肌(主动拉伸二:下沉肩胛骨,侧屈):方向:头颈对侧屈、颈部后伸、同侧后上方转动?头颈中立位置,下巴始终微收,后仰幅度和旋转角度相对较小(1cm-2cm)3??肩胛提肌(手叉腰,肩胛骨冈上窝)、后斜角肌(第一肋)、头夹肌、颈夹肌(仰卧位):方向:头颈对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对侧后下方转动??拉伸者的固定位置补充:·肩肱节律:前屈:0-60肩胛骨不动,60-120肩胛骨2度,肱骨1度,120-180肩胛骨1度,肱骨1度肩胛骨60度上回旋,肱骨120度外展:0-30肩胛骨不动,30-90肩胛骨2度,肱骨1度,90-180肩胛骨1度,肱骨1度·胸大肌胸大肌紧张??呼吸模式紊乱(呼吸肌不工作,导致一些列代偿;胸廓僵硬、胸椎灵活度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紧张??后缩肩胛骨肌肉离心紧张(被拉长)??肩胛骨前引??肩胛骨内侧、下角疼痛??头前引??胸廓旋转受限??腰椎过度旋转(代偿性)失稳?腰椎正常旋转幅度:5度-10度(胸大肌下束肌纤维损伤机制:在肩关节充分前屈位时,产生强大的后伸弹力,当离心收缩控制不充分,瞬间释放的力会拉伤该肌)·拉伸手法:1??十字拉伸拉伸者背靠被拉伸者,肩部略低于被拉伸者,被拉伸者臀部,大臂锁定,并保持向上延伸的力,拉伸者胸廓后移,腹部收紧体前屈向后用力?过程中肩部不宜出现阳性征状2??被拉伸者仰卧位,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一手延肌纤维走向延展肌筋膜,另一手握大臂做外展,伸展,外旋3??被拉伸者俯卧位,拉伸者大臂从下方穿过被拉伸者大臂,双手固定于被拉伸者肩锁部位;上束肌纤维:外展90度??45度,外旋,手固定在锁骨后侧下束肌纤维:外展135度,外旋??改变体位可影响拉力作用部位·胸小肌·补充:长在喙突上的肌肉: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胸小肌、喙肱肌如果胸小肌紧张??急性心绞痛(假性)??肩肌骨下角翘起??肩胛骨下角附近疼痛·补充:胸小肌使肩胛骨下回旋的功能与上下斜方肌功能拮抗·前锯肌:该肌肌张力过大会使肩胛骨前引·大菱形肌由于现代人的体态问题,该肌长期处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状态,不建议进一步拉伸训练:站姿中立位,掌心朝上,肩胛骨固定,外展90度,肩胛骨后缩,手缓慢画圆·小菱形肌??大小菱形肌可以使胸椎段伸展·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峰与肱骨头之间仅有1cm距离,这1cm中又有滑囊、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所以很容易形成肩峰下撞击(肩峰与肱骨头)?纵横肌肉的比例平衡(横??深层,激活;如肩袖肌群)(纵??屈伸;如肱二头肌)·冈上肌:?评估是否受损时,应依据肌肉功能(冈上肌使肩关节在0度-30度进行外展的启动)进行评估,如果外展测试有疼痛,再进行内收测试进行筛查??区分冈上肌与滑囊的损伤特点:如果被动外展出现疼痛,则为滑囊损伤·补充:冈上肌疼痛弧:外展60度-120度·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侧卧位,屈髋屈膝90度,被拉伸侧肘屈,拉伸者一手推肩胛冈进行固定,另一手抓握被拉伸者鹰嘴向下拉伸(上手推、下手拉)·冈下肌:检测冈下肌肌张力:肩关节外展90度,肘屈,正常内旋角度为70度-90度?区分真性还是假性紧张,使用被动内旋、外旋,若是假性紧张,则证明拮抗肌无力,进行拮抗肌训练,不易拉伸??有圆肩体态的人往往伴随肱骨外旋·小圆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共同为外旋肌,为弱势肌群,主要拮抗肌群为大圆肌、肩胛下肌·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被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做内旋,手固定于盂肱关节·肩胛下肌:·大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为主要的内旋肌·拉伸手法与冈下肌、小圆肌相同,方向相反,可自主拉伸·三角肌:?前中后束肌纤维起点与斜方肌上中下束肌纤维相同,解剖功能上有相同之处,肌筋膜也有相连·三角肌紧张可能导致斜方肌有阳性征状,肩胛骨内侧疼痛或下角疼痛?评估:前束:前臂旋内,肘贴紧中心建线,肘屈(排除肱二头肌),肩伸50度为正常·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被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外侧手固定在肩峰,内侧手绕下拉住被拉伸者前臂根部,方向延展,伸展、内收后束:拉伸者手固定肩峰上方,辅助水平内收,呼气对抗??防止被拉伸者身体旋转、前屈、前移·拉伸手法:·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是稳定肱骨头的重要肌肉;该肌长头具有肩外展20度的功能(??肌纤维走向)·该肌紧张导致前臂无法旋前或旋后(正常角度为80度-90度)??圆肩驼背??姿势性代偿??肱骨内上髁疼痛??松解肱骨外上髁(旋前肌)??若长头肌肌健发炎,不宜拉伸·补充:在肘屈90度时前臂旋前或旋后力最大·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或坐立位,拉伸者一手固定肩峰上,被拉伸者先在肘屈位做被动前臂旋前,拉伸者辅助做肘伸,肩伸,内旋,内收·喙肱肌:稳定肱骨头??该肌稳定功能大于运动功能·肱肌:??该肌止于尺骨冠状突,所以不会受到前臂旋转的影响·肱三头肌:?肱三头肌长头在肩外展时具有内收、外旋的功能·评估:肘屈130度,在肘屈的情况下肩屈130度为正常·该肌紧张导致??肩峰、肱骨头间隙变小??肩峰下撞击??腋神经卡压(肱骨,冈下肌,小圆肌,形成四边孔/三边孔,其间通过腋神经??若腋神经受到卡压,则可能造成头肩颈部疼痛??松解长头??恢复三角肌肌张力·拉伸手法:被拉伸者坐立位,拉伸者辅助被拉伸者肘屈、肩屈,拉伸者可改变体位,辅助内旋,改变拉伸位置??被拉伸者主动沉肩,增加力距·背阔肌:·单侧收缩的功能多于双侧收缩的功能·该肌长期紧张导致??多裂肌无力??肩屈角度不足(上段)??姿势性代偿??腰椎颈椎的过度活动??劳损·拉伸手法:被拉伸者坐立位,拉伸者固定对侧,拉伸侧辅助肩屈、外旋、肘屈,手固定在鹰嘴,辅助脊柱屈,向上延展??被拉伸者不宜侧屈、旋转·腰方肌:重要的腰椎稳定肌·该肌两侧肌张力不同导致??腰椎失稳??侧屈可能出现酸痛(对侧)??椎间盘突出、腰椎侧弯,滑脱??骨盆可能侧倾??高低肩??颈部不平衡??增生、退行性形变??髂骨高低不同??长短腿??内外肌张力不同??腰方肌的紧张可能引起神经反射性的睾丸坠痛·补充:腰部很长的人??腰方肌长期被拉长·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患侧腿置于另一腿下压住,拉伸者一手固定患侧髂脊,移动身体??腿不宜抬高,骨盆不宜旋转·补充:闭孔神经??大腿内收肌??骨盆底肌·髂腰肌:保证腰椎的垂直稳定·腰大肌:?唯一长在椎间盘上的肌肉,是腹腔最深层的肌肉,上方长在腰椎横突前缘·该肌紧张或两侧肌张力不同时可能导致1??原地踏步时,膝外展2??久坐后,站起瞬间产生腰部僵直、疼痛3??腰椎曲度减小(强直、反弓)??上部紧张??训练髂肌4??髋屈肌无力导致??走路步态中形成姿势性代偿??大腿外侧粗??股直肌代偿??膝关节牵拉疼痛5??腰曲过大6??痛经?7??腹股沟,大腿内侧不适8??棘突两侧深侧疼痛,后伸受限9??平躺腰痛,腰背部无法贴合平面??两腿步幅不同??松解步幅大的一侧·拉伸手法:被拉伸者双手抱头,患侧髂脊位于膝关节后方(髋伸位)腹部臀部收紧,保持骨盆中立位,拉伸者固定其双肘,辅助前移骨盆,同侧旋转,对侧侧屈,可略微后仰??时刻保持骨盆中立位与脊柱延伸力*补充:若疼痛出现在左侧,则考虑右侧腰方肌·髂肌:·该肌收缩可使骨盆前倾,是最大的髋屈肌·拉伸手法:??仰卧位拉伸髂腰肌需要注意膝关节软组织空间位置*补充:体侧链、螺旋链伸展:?吸气延伸后先调整力线再拉伸·腹直肌:腹直肌紧张可能导致胸腰筋膜紧张从而反映在腰部?痛经·腹横肌:腹横肌是人体重要的增加腹压的肌肉维持腹压有助于人体姿态的稳定·腹外斜肌:收缩可使脊柱向对侧旋转??是使躯干旋转的最大肌群·腹内斜肌: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旋转??区分腹内外斜肌的旋转机制区分:腰扭伤和腹扭伤患者仰卧1??进行直腿抬高测试,主诉阳性疼痛,辅助被动抬腿,看疼痛是否消失(缓解)2??进行仰卧翻身检测?腹扭伤的损伤机制:后下方弯腰捡东西,易拉上腹斜肌、竖棘肌·拉伸手法:患者俯卧位,肩关节与肘关节连线垂直于水平面,下巴收紧,头向上延伸,大臂贴紧后伸(拉)??吸气时 拉伸·竖棘肌:棘肌、最长肌(胸、颈、头)、髂肋肌(腰、胸、颈??最容易出现损伤)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直立?由于腰椎段的腰髂肋肌与最长肌长度相同而腰髂肋肌空间位置更靠外,因此该肌容易损伤骨盆前倾,骶骨上翘,腰椎轻度滑脱适宜拉伸,??禁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拉伸手法:被拉伸者盘腿仰卧位,拉伸者双手正握于被拉伸者腕部,收腹,膝盖内扣,并顶住被拉伸者腿部,辅助手向上延伸,膝盖向前-上-下压下去(可改变角度致拉伸部位的不同)·臀大肌:(攀登肌)功能: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是稳定骨盆的重要肌肉?臀肌萎缩和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该肌紧张则导致??骨盆后倾??髋屈受限??腰椎代偿??腰痛& & & & & & & & & & & & & ??下蹲时膝关节压力加大??膝关节外侧牵拉痛??腰椎过度被拉长??腰痛·评估:1??下蹲受限、仰卧位髋屈测试不足??拉伸臀部& & & & & & 2??站姿弯腰腰痛、坐姿弯腰无痛??拉伸臀部、大腿后侧肌肉·臀中肌:·评估:走路时骨盆左右摇晃??观察左右摇晃的幅度差异,加强训练幅度大的一侧·该肌紧张则导致??腰部、大腿后上部、小腿外侧疼痛·臀小肌:·梨状肌:??该肌紧张可能导致坐骨神经卡压造成坐骨神经痛·股方肌:下蹲大腿后外侧疼痛??股方肌·闭孔内肌:外旋肌群_·拉伸手法:??被拉伸者避免骨盆旋转·主动伸展:&?小结:骨盆带肌群1??髋外旋肌:闭孔外肌(近固定)、闭孔内肌(近固定)、股方肌、梨状肌(近固定)、臀小肌后部(近固定)、臀中肌后部(近固定)、臀大肌(近固定)2??髋内旋肌:臀小肌前部(近固定)、臀中肌前部(近固定)3??髋外展肌:臀大肌上半部(近固定)、臀中肌(近固定)、臀小肌(近固定)、梨状肌(近固定)4??髋内收肌:股方肌、臀大肌下半部(近固定)5??髋伸肌:臀大肌(近固定)6??骨盆前倾:臀中肌(远固定)、臀小肌(远固定)7??骨盆后倾:臀大肌(近固定)、臀中肌(远固定)、臀小肌(远固定)、梨状肌(远固定)?髋屈肌??骨盆前倾& & 髋伸肌??骨盆后倾·股二头肌:(长头)·短头:·该肌紧张会使坐骨神经痛·半腱半膜肌:·拉伸手法:??膕窝的松解,避免骨盆旋转·主动伸展:??腰背部挺直,前腿足背屈,后腿微微屈膝·膝盖方向向后上方延伸·膕肌:·该肌收缩,可使膝关节屈·大收肌:·该肌紧张可能压迫生殖股神经·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该肌跨过膝关节,近固定可使小腿屈??一侧收缩可使骨盆向对侧倾斜;该肌是支撑和稳定髋关节、膝关节的重要肌肉;向下辅助形成??鹅足腱(鹅足腱是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之腱性部分在胫骨近段内侧的附着点,外形类似鹅足,故称鹅足。在其下与胫骨之间有一滑囊称鹅足腱囊。由于反复应力的作用,如活动过多等可造成此处产生无菌性炎症,称之为鹅足炎或鹅足腱囊炎。)·内收肌群紧张可能导致??单侧髂骨高& & & & & & & & & & & & & & & & & & &??大腿内侧、腹股沟疼痛;尿频;闭经、痛经& & & & & & & & & & & & & & & & & & &??膝关节内侧疼痛& & & & & & & & & & & & & & & & & & &??骨盆旋转受限·拉伸手法:·拉伸者可改变施力角度,施力不可过大·主动伸展:蛤蟆式·骨盆可向前、后进行移动,从而改变拉伸位置女性:向前、内侧;男性:向后;·股四头肌:·该肌是重要的维持人体直立的肌群??股直肌紧张??走路向前顶髋& & & & & & & & & & & ??下蹲大腿前侧、膝关节上方疼痛·拉伸手法:??被拉伸者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一致;拉伸者辅助固定骨盆·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小结:股骨附近肌群:1??髋外旋肌:股二头肌(近固定)、膕肌(下固定)、大收肌(近固定)、长短收肌,耻骨肌(近固定)、缝匠肌(近固定)2??髋内旋肌:半腱半膜肌、股薄肌(近固定)、缝匠肌(近固定)、阔筋膜张肌(近固定)、膕肌(上固定)3??髋伸肌:股二头肌长头(近固定)、半腱半膜肌、大收肌(近固定)4??髋屈肌:长短收肌,耻骨肌(近固定)、股薄肌(近固定)、股四头肌(近固定)、缝匠肌(近固定)、髂胫束(近固定)5??髋内收肌:大收肌(近固定)、长短收肌,耻骨肌(近固定)、股薄肌(近固定)6??膝屈肌:股二头肌(近固定)、半腱半膜肌、膕肌、股薄肌(近固定)、股四头肌(近固定)、缝匠肌(近固定)7??膝伸肌:股四头肌(维持身体直立)8??骨盆前倾:股四头肌(远固定)、股薄肌(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倾斜、长短收肌,耻骨肌(远固定)、大收肌(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斜9??骨盆后倾:半腱半膜肌、股二头肌(远固定)·补充:膕肌上固定收缩可使胫骨内旋·腓肠肌:·该肌紧张会导致膝关节退行性形变、关节间隙变小、膑骨ROM变小、弯腰腰痛?评估:1??坐姿直腿足背屈受限??屈腿不受限??松解腓肠肌& & & & & & & &2??下蹲受限·拉伸手法:·比目鱼肌:·拉伸手法:·胫骨前肌:·该肌紧张则导致??走路时前脚掌拍打地面??需要同时训练向心(等张)与离心(等长)的收缩控制·补充:老年人易出现垂足,应着重锻炼足背屈能力·拉伸手法:?足:·对于足来讲,足踝的稳定性比关节活动度要重要??足底筋膜、足弓的力学稳定·全身常用关节ROM:1??颈椎关节:侧屈45,前屈50,后伸80-90,旋转80-902??肩关节:屈曲180,伸展50,外展180,内收20-40,水平旋前70-90,水平旋后90,水平内收130-150,水平外展40-503??肘关节:屈曲130-150,伸展104??腕关节:屈曲70-80,伸展60-70,尺偏30-35,桡偏15-205??胸椎关节:屈曲30-40,伸20-25,侧屈25,旋转30-406??腰椎关节:侧弯20,前屈50,后伸25,旋转5-107??髋关节:屈膝位屈曲120,后伸20,外展40,内收25,外旋45,内旋258??膝关节:屈曲140-150,伸5-10,内旋15-20,外旋309??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内翻45,外翻25
欢迎转载:
推荐: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关键词】滑囊炎;症状;临床效果
&&&&&&& 鹅足滑囊炎是指内侧副韧带胫骨平台内侧的附着点与股薄肌、缝匠肌和半腱肌肌腱组成的联合肌腱之间的滑囊炎症。尽管可因直接的创伤引起,但是更为常见的病因是由于步态异常发展而来。膝关节、髋关节以及骨盆问任何正常机械关联的丧失和异常,都将对三个肌腱的附着点产生异常的牵拉效应(股薄肌起于耻骨、缝匠肌起于髂骨、半腱肌起于坐骨)。这种步态紊乱可导致摩擦增加,压力增大,最后引起鹅足滑囊炎。该病常常伴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膝关节渗出或者其他膝关节内在病变。
&&&&&&& 患者主诉膝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常常位于膝关节内部定位明确的一块区域。在描述局部激惹症状时,患者常用一个手指指着这块区域。
&&&&&&& &我的膝关节就在这个地方非常痛(指着膝关节内侧面)。&
&&&&&&& &我无法侧身睡觉。我的两个膝关节接触时,膝关节内侧就特别痛。&
&&&&&&& &我不知道怎么了。我没受过伤,但我的膝关节内侧却慢慢发展到现在这么痛。&
&&&&&&& &我的膝关节内侧看起来有一点肿,而且轻轻一压就痛。&
&&&&&&& &我睡觉时两腿之间要放一个枕头,因为我的膝关节一碰就痛。&
&&&&&&& &我在打棒球跑位时被撞了一下。球击中了我的膝关节内侧。实在是太痛了,以至于好几天我都没法走路。&
&&&&&&& 检查项目包括胫骨平台内侧压痛的评估、彻底的膝关节检查以及患者步态的分析。
&&&&&&& 平行于胫骨结节水平,内侧关节间隙下方2.54~3.18cm(1~1.25in)处有局部乐痛。这块区域呈正方形,位于内侧胫骨平台凹面中线。
&&&&&&& 内侧副韧带的外翻应力试验并不加重疼痛,也就是说,不存在内侧副韧带扭伤的表现。
&&&&&&& 对于任何原发的可能影响步态的肌肉骨骼病变,都要进行膝关节和下肢的检查。
&&&&&&& 膝关节X线平片对于诊断不是必需的,因为无论是软组织或是沿胫骨平台内侧都观察不到特异性改变。但是,强烈推荐行膝关节的x线检查,用以评估伴随的骨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渗出最常见的病因)的严重程度。
4 特殊检查
&&&&&&& 对于没有并发症的鹅足滑囊炎患者,并不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来确诊。但当滑囊炎是山潜在的步态紊乱所引起时,X线平片、关节穿刺或MRI就是必要的了。
&&&&&&& 如果有胫骨平台内侧局部压痛而无内侧副韧带扭伤的征象,且局部阻滞可以缓解疼痛,则可以做出诊断。滑囊内局部阻滞被用于鉴别疼痛症状是由滑囊炎引起的,还是由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髌股关节综合征以及内侧半月板撕裂所引起的。
&&&&&&& 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滑囊疼痛肿胀,确定并治疗任何潜在的导致步态异常的病因。急性滑囊炎选择限制膝关节屈曲、避免遭受真接压力以及冰敷进行治疗。当滑囊炎的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时,则首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当滑囊炎合并有膝关节、髋关节或者踝关节(距小腿关节)功能紊乱的任何一种时,那么治疗必须同时针对这两种疾病。
&&&&&&& 6.1 第一阶段& 获得膝关节x线平片,包括髌骨轴位像;评估股四头肌l办调性:评估步态。如果原发疾病(如膝关节渗出、膝关节骨关节炎、双下肢不等长、脑卒中导致肌肉力量不均衡)的症状重于滑囊炎本身的症状,那么直接针埘潜在导致步态紊乱的疾病进行治疗。
&&&&&&& 进行滑囊局部阻滞,让患者行走,确定疼痛缓解度,评估滑囊炎在患者当前的症状中起到的作用。
&&&&&&& 劝告患者不要下蹲和反复屈膝。
&&&&&&& 避免一切直接压力作用于膝关节,推荐夜间在两膝之间垫一个枕头。
&&&&&&& 白天建议使用套式膝关节橡胶支具,以保护关节免遭直接压力。
&&&&&&& 劝告患者避免双腿交叉的动作。
&&&&&&& 限制反复屈膝。
&&&&&&& 症状急性发作时建议使用冰敷。
&&&&&&&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应注意,口服药物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结构中浓度可能不够充足。
&&&&&&& 6.2 第二阶段(对于症状持续6~8周的持续病例)注射甲泼尼龙。
如果第一次注射后症状和体征缓解小于50%,那么在4到6周时重复注射1次甲泼尼龙。
继续寻找原发病因。
&&&&&&& 6.3 第三阶段(症状改善后8~10周)开始负重下直腿抬高训练。症状得以控制以前,建议患者在蹲、跪和反复屈膝时要保持谨慎。
&&&&&&& 理疗在鹅足滑囊炎的治疗中起不到直接的作用。恢复期可以进行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的整体协调性训练。滑囊上冰敷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和某些肿胀。使用氢化可的松凝胶超声渗透疗法可以为虚弱患者提供暂时性的疼痛缓解。推荐膝关节整体功能康复,重点强调通过直腿抬高训练提高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的协调性。
&&&&&&& 局部注射用于:①确诊;②治疗原发性滑囊炎;③治疗原发步态紊乱纠正后仍持续存在的滑囊炎。
&&&&&&& 体位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外旋。
&&&&&&& 表面解剖及进针点& 找到胫骨结节和小腿内侧中线并标记。进针点位于中线与胫骨结节水平连线的交点处,或者是内侧关节间隙下约3.81cm(1.5in)处。
&&&&&&& 进针角度及深度垂直皮肤进针,略微朝向胫骨平台内侧凹面的上方。进针深度一般控制在胫骨骨膜浅面0.32cm(1/8in)或1.27~3.81cm(0.5~1.5in)深。
&&&&&&& 麻醉皮肤表面喷洒氯乙烷。在肌腱的软组织平面以及胫骨骨膜上方0.32cm(1/8in)处进行局部麻醉(每处0.5m1)。
&&&&&&& 技巧用22号针头穿过皮下脂肪直至有轻微抵触感的联合肌腱处。此处可注射麻醉药以使患者感到舒适。之后再轻柔地进针0.95cm(3/8in)直至坚硬的胫骨骨膜,立即退针0.32cm(1/8in)以避免注入内侧副韧带。滑囊位于内侧副韧带和肌腱之间,此处注入麻醉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过程应该很顺畅,几乎感觉不到抵抗力。如需用力注射通常提示注射位置错误(过深)。
9 注射后处理
&&&&&&& 休息3d,避免一切直接压力压于膝关节,避免蹲、跪、反复屈膝超过90。以及不必要的站立和行走。
&&&&&&& 建议仅于基本步态紊乱t分严重的情况下,使用拐杖3~7d来减轻负重。
&&&&&&& 使用冰敷(每4~6h敷15rain)、对乙酰氨基酚(1 000mg,2/d)来缓解注射后的酸胀和疼痛。
&&&&&&& 膝关节保护3~4周,这期间限制反复屈膝、蹲、跪和不必要的行走。
&&&&&&& 第4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直腿抬高训练,以增加对膝关节的支撑。
&&&&&&& 对于股四头肌协调性差或者频繁腿打软的患者,推荐使用临时支具3~4周,如髌骨限制支具或粘贴式直腿支具。
&&&&&&& 如果疼痛复发或持续,则在第6周时重复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1次。
&&&&&&& 如果初步治疗效果不满意,则重拍x线平片(站立正位和双侧轴位像)或者MRI(比如明确晚期退行性关节炎的存在,髌股关节高度半脱位,退行性或创伤性半月板撕裂)。
&&&&&&& 对于有慢性症状的患者,告诫他们要长期限制屈膝(30&~45&),减少体重的影响。
&&&&&&& 如果连续两次抽液和注射治疗均未能消除肿胀,患者仍主诉负重时疼痛,那么就请骨科医生会诊。
10 外科治疗
&&&&&&& 很少需要进行滑囊切除术(&l%的病例)。
&&&&&&& 原发滑囊病变以及继发的鹅足滑囊炎(与基本步态紊乱相关)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有显效。如果注射位置正确,原发滑囊炎均会在注射后彻底痊愈。这些病例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然而,对于继发性滑囊炎,如果没有同时治疗潜在的膝关节渗出、关节炎、短腿或其他的步态紊乱的话,那么注射持续疗效可能十分短暂。任何鹅足滑囊炎持续存在的患者都应该接受彻底的检查,通过查体和影像学手段评估步态、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叶晓品;陈龙安;付俊;项大业;赵阿林;;小针刀结合点刺放血治疗小腿部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郗志鹏;;师氏理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年03期
[3]王庆甫;王剑;时宗庭;刘佩婷;龙迪和;石鑫超;;针刀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45例体会[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崔秀红;;六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25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4年01期
[5]周建全;叶员海;张海林;张天龙;;磁疗、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膝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5期
[6]耿春梅;背阔肌腱下滑囊炎应用解剖及其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7]冀洪伟;杜红英;姜珊;彭家河;刘方铭;;针刀配合臭氧治疗鹅足滑囊炎25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于小中;洪定钢;王效柱;;鹅足滑囊炎中医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25期
[9]王飞;吕朝辉;郭振江;;小针刀疗法与局部注射疗法治疗鹅足滑囊炎87例疗效对比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4期
[10]范围;;屈膝点按扣揉推拿手法配合微波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46例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年09期
[11]侯孟君;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2]张雷;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前后肌骨超声软组织影像学对比[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鹅足腱滑囊炎能自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