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法吸入法有哪两种

医界人才网-中国医疗求职招聘平台
我们拥有医疗界最专业的人才,最及时的医院招聘信息
您的位置:
& 临床医学
高薪职位 :
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对比
08:47:57 作者:华夏医界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氧气吸入法对昏迷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 将176名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采用吸氧管氧气吸入。 结果 观察组日均吸痰量及日均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气道湿化和祛痰功效。 【关键词】氧气吸入 昏迷患者 面罩 吸氧管  氧气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解除组织缺氧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1]。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在供给患者一定浓度氧气的同时,又使吸入的气体进行湿化,以保证患者气道持续处于湿化状态,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而易于排出。人工气道建立患者使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可较好地预防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使痰液顺利地排除,达到改善通气、促进肺部复张和减少肺部感染的目的。我科自2006年1月开始对昏迷患者使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重症监护室的昏迷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对照组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40~67岁,平均52岁。两组病例均存在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症状。观察组采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吸氧管氧气吸入。  2.方法  观察组选用SWⅡ型射流式医用雾化器1个,面罩1个,灵洋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管一条和一次性螺纹式呼吸机管路1条。将螺纹管一端连接雾化器,另一端与面罩相连,雾化器的雾化杯盖处用3 M胶布封口。取生理盐水250 ml+糜蛋白酶4000 U×2配置成湿化液,套上输液网套后插入输液管,排气后将输液管针头从3 M胶布封口处插入雾化杯中,打开输液器调节开关将湿化液滴入雾化杯中1/3满,然后将湿化液滴入速度调节控制在3~5滴/分,打开氧气流量开关调节至5升/分左右,以保证肉眼可见雾气喷出为好,进行24小时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氧管给予24小时氧气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日均吸痰量和日均吸痰次数。  结果  两组日均吸痰量及吸痰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说明昏迷患者通过面罩24小时氧气雾化吸入,能有效地湿润气道黏膜促使痰液稀释易于排除,日均吸痰量及吸痰次数明显减少。表1两组日均吸痰量及吸痰次数比较
.  讨 论  1.吸氧管氧气吸入的缺陷   吸氧管氧气吸入疗法是将一定流量的氧气经过氧气湿化瓶后再通过输氧管道直接将氧气送达上呼吸道。这种吸氧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且易形成一股气流直接对上呼吸道黏膜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即使是低流量2升/min的氧气吸入,长时间也会造成对呼吸道黏膜的不良刺激,造成一种人为的风干环境,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重者则出现呼吸道黏膜干燥、出血甚至坏死。昏迷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低下,人工气道建立以后,部分上呼吸道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尤其是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湿加温作用和防御功能的丧失[1],如果此时按照常规单纯的采用吸氧管氧气吸入,则更加重了呼吸道黏膜干燥的环境,导致黏膜干燥出血、坏死甚至痰痂形成。加上昏迷患者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卧式体位,是坠积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也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不易排出。  2.面罩氧气雾化吸入疗法的效果分析  面罩氧气雾化吸入是将雾化装置和面罩氧气吸入装置相结合的统一体,是集雾化、湿化和氧气吸入为一体的一种气体吸入疗法,其原理和优势为:①雾化疗法系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的目的。吸入气体的充分湿化,对于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极为重要。湿化还有助于增强纤毛活动的能力,防止分泌物干枯结痂,提高纤毛运载系统清除异物和分泌物的效能。②雾化吸入雾滴细小,可直接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并贮存于肺泡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然后缓慢释放入血,作用时间较静脉或皮下给药显著延长[2]。雾化液中加入糜蛋白酶,药物随吸入气体到达较深的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产生较好的化痰和湿化效果,达到预防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和有利于痰液排出的功效[3]。③面罩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携带水分子通过窄口,将水分子分裂成微滴,使水及水分子中的药液形成雾状,通过面罩分散进入呼吸道再吸入肺内。此方法集结了雾化和湿化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高流量的氧气气流冲击雾化,保证了雾化吸入过程中氧气的充分供给,另一方面又能使气道达到湿化的功效。雾化吸入时吸入气体速度缓慢、风力小,对气道形成的压力也小,不易造成气道痉挛[4]、黏膜干燥和痰痂形成,保证了良好的氧气吸入效果,又可达到满意的祛痰、排痰功效[4]。观察组在使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后,吸痰量及吸痰次数明显减少。说明面罩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更加适合昏迷患者的治疗,能达到较好地祛痰、排痰和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目的。【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于素霞,张惠勇.肝素临床应用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304-312.  [3]李艺华.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用于新生儿肺炎气道湿化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60-61.  [4]苏 蕾,曲 斌.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9.
相关阅读: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闽)-非经营性-
特别申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对根据网站信息作出的任何交易或投资决策负责或承担任何责任。
华夏医界网 闽ICP备号-1 技术支持:福建豪创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608-9408 (免长途话费) 统一客服QQ: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氧气吸入法
 来源:&&   |
  【用品】
  氧气装置1套(氧气装置有2种:①氧气筒、板钳、氧气表、湿化瓶。②医院设氧气总供应站,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用氧单位,各用氧单位设氧气开关、氧气流量表、湿化瓶)鼻导管、棉签、胶布或氧气面罩、漏斗。
  【方法】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做好解释。先关紧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1.鼻导管法
  ①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②打开流量表将鼻导管用水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长度。
  ③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部。
  ④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1~2L/min;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min,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min。
  ⑤人工气道时可采用射流法。
  2.口罩法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思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1~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min。
  3.面罩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①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
  ②放置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合,以橡皮带固定。
  ③调节流量:一般3~4L/min,严重缺氧者7~8L/min.
  ④高流量控氧浓度面罩:在氧流量6~15L/min时,吸入氧浓度(Fi02)分别可达24%、28%、35%、40%、50%。
  ⑤气管切开氧罩:气管切开氧罩与带有40%、60%、100%3种给氧浓度的湿化缸相连。
  4.鼻塞法适用于长期用氧者,无导管刺激粘膜缺点,患者舒适,使用方便。
  ①拭净鼻腔,将鼻塞塞入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塞入勿深。
  ②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
  【注意点】
  1.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氧气表的各接头处涂油。
  2.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8~l2h更换鼻导管1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与压迫。
  4.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5.氧气简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于使用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补充及修理,以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护理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特色通关班
精品无忧班
实验无忧班
名师直播提高班
650元/人 
1100元/人 
400元/套 
750元/人 
1300元/人 
500元/套 
850元/人 
1600元/人 
500元/套 
40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育教学栏目
没有推荐教育教学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字体: 】
氧气吸入法评分标准
作者:佚名&&&&教育教学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教育教学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教育教学: 下一个教育教学:
【】【】【】【】
相关教育教学
国家级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省教育网站
市教育网站
教育资源网站
版权所有: 办公室电话:
校址:汝州市丹阳中路505号(建业广场对面)
网站ICP备案编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住院医师资料汇编
氧气吸入法操作规范
& &氧气吸入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二、适应症1、因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患者 & 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或气胸等。2、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 & 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 &难。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 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 &比妥类药物中毒、麻醉剂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4、昏迷患者 &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5、其他 & 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音&& &不良等。三、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鼻腔情况、合作程度。四、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洗手,剪指甲。2、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鼻导管、橡皮筋、安全别针、治疗碗内备湿化液、棉签、弯盘、氧气记录卡。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烟、无尘、无火源。(二)操作程序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取得合作。2、打开中心管道旋钮,上流量表 ,确认有无漏气,接湿化瓶、吸氧管。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洁鼻腔。4、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湿润鼻导管,检查氧气是否通畅,有无漏气。5、将吸氧管插入鼻腔,妥善固定于耳廓,再用安全别针固定氧气管于床单上。6、在氧气记录卡上记录用氧的日期、时间、流量及签名。7、交代用氧的注意事项及安全用氧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8、给氧期间经常巡视患者,观察病情、用氧效果、有无氧疗副作用、定时观察氧流量、湿化液量、用氧设备及管道通畅情况。9、停吸氧:向病人解释,根据病情可停止吸氧,拔下鼻导管,关流量表。10、在氧气记录卡上记录停止用氧的日期、时间并签名,清洁鼻腔,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11、卸流量表,处理用物,洗手,记录。(三)效果评价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患者缺氧症状改善。2、关心爱护病人,患者配合治疗。3、安全用氧,未发生呼吸道损伤及其他意外。五、注意事项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用带油的手装卸。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止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4、常用湿化液有冷开水、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5、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若呼吸变慢,精神抑制或烦躁不安,应注意有无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症状无改善,则应检查有无漏气,导管是否松脱,流量是否足够。对持续吸氧病人还须注意有无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氧中毒症状,以便及时处理。6、长期吸氧的病人,每天更换导管1次。进食、饮水时暂时摘下氧气,以免引起腹胀不适。7、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用品一人一套,不可重复使用。六、并发症及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原因1.中心供氧站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5.气管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二)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三)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取气管套管供给氧气。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二、气道粘膜干燥(一)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促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二)临床表现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三、氧中毒(一)原因氧治疗中发生氧中毒临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但患者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氧浓度高于60%,高浓度氧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能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这种损伤最常作用于肺血管细胞,早期毛细血管内膜受损,血浆渗入间质和肺泡中引起肺水肿,最后导致肺实质的改变。(二)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三)预防与处理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告诉医生,对症处理。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是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一)原因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二)临床表现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三)预防及处理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应定期行眼底检查。3.已发生晶体后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五、腹胀(一)原因1.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会厌活动度、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二)临床表现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三)预防及处理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2厘米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必须准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避免导管进入食道,插入不可过深。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六、感染(一)原因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二)临床表现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三)预防及处理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4.插管动作易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七、鼻衄(一)原因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粘膜损伤,引起鼻衄。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粘膜过度干燥、破裂。(二)临床表现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三)预防及处理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粘膜粘连,应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4.如发生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八、肺组织损伤(一)原因给病人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二)临床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三)预防及处理1.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再与鼻导管连接。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九、烧伤(一)原因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使用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二)临床表现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临床表现。一度: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浅二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疱,基底潮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二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疱,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三度:损伤至皮肤全层,甚或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三)预防及处理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3.病人吸氧时要穿着棉质外衣。勿穿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并用床单保护病人,将火扑灭。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十、过敏反应(一)原因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或接触吸氧管的鼻腔肿胀、疼痛。面部粘胶布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烂。(三)预防及处理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十一、二氧化碳麻醉(一)原因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給氧。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高浓度給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二)临床表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三)预防及处理1.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給氧为宜。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給氧,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控制在1~3L/min。3.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及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边交班内容。5.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不升高PaCO2为原则,一般用氧浓度以24%为宜,若在连续用呼吸兴奋剂时,給氧浓度适当增大,但不超过29%。6.一旦发生高浓度吸氧后病情变化,不能立即停止吸氧,应调整氧流量为1~2L/min后继续給氧,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7.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7:07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雾化吸入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