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闻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他能怎样深化报道新闻报道的主题

> 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
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
时间: 来源: 本文已影响人
篇一:新闻写作的表达手法:表现 新闻写作的表达手法:表现 许荣华 内容摘要:新闻写作中主要有两种表达手法:概括性的陈述和细节化的现场表现。抽象化的概述对于事实规律的把握必不可少,但是缺少了“表现”的现场冲击力。本文从历史发展的时代需要来描述“表现”这种表达手法出现的原因,并对相应的做法提出建议,预测未来“表现”并没有失去其在文字表达上的优势。 关键词: 陈述、表现 一、 表达手法的历史演变: 中国新闻(消息)写作的手法主要是陈述。陈述是以简笔勾勒的方法概括整个事件或人物,能直写就直写,少有过细的对话、心理、环境、服饰等细节,只是概要地记述人物的对话、动作;用动词注重客观、中立,避免偏离事实本身。 写作表达手法的选择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需求。中国式“新闻”从开始便于政治联为一体,因政治需要而产生,在政治的推动下发展。最早的“敦煌进奏院状”是地方节度使为了解中央朝廷的信息;邸报刊载的是皇帝的谕旨、官僚的奏章、军情战报等,这些新闻类似于文告等,与真正的新闻相差甚远。西方人在入侵中国的同时,为中国带来现代新闻业的发展。有识之士一直在不断的斗争中寻找中国的出路,从晚清的炮火到新中国成立报纸成为鼓与呼的工具。新闻的主要是为传者服务,宣传当权者的方针、政策,受众只是被动接受。无冕之王的角色会使记者产生主导的、高高在上姿态,以俯视的写作话语来进行报道,加之报道的多为抽象的政策性的内容,自然衍生了陈述的写作方法。 陈述手法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华体”,“新华体是我国新闻报道特有的一种叙述模式,它通常采用全知视角叙述,叙述结构中规范程序明确(但不细致),叙述程序相关性原则比较明显,叙述主体意识以官方集体意识完全重合,严肃、权威是它明显的文本风格特征”。①新华体已经形成固定的报道模式,如:中共中央主席胡锦涛、、、时间会见了、、,或同、、、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这种概述的、抽象化的描述并不能给受众以深刻的印象,但却是政治氛围中一种风险规避做法。受众通常“跳过”这样的新闻,新闻成了官方表演并自我的媒介。 中国确立市场经济,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时代,单一的党报垄断的模式被打破,形成与市场报竞争的并存格局,新闻的双重事业体制迫使媒体不得不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更多的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新闻报道。虽然,党报仍在政治的保护之下,但是受众却在多元的选择中产生分化,选择那些能满足需求的媒体或者报道内容,在市场的刺激下,新闻事业回归常态,新闻写作呈现立体化、多样化的手法,在新闻写作中讲究“表现”由碎片化的探索实践逐渐成为新闻人的共识。 二、 表现 毋庸置疑,以往新闻写作在政治的影响下,虽然更多的是陈述的表现手法,但是,许多新闻人都在力求突破传统新闻写作模式,形成 名记者的写作风格:郭玲春对会议、活动新闻的突破;阎吾“情境式”① 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67页战地特写;法拉奇的对话体都是记者带领读者去感受自己感知到的新闻现场,展现新闻事实。视觉化新闻之所以成为记者寻求创新的突破口,其原因有: (一)时代变化。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是读书,“读书会”是交流的常见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冲击力的声音―图片―影像逐渐侵蚀人们的感觉器官。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纸质媒体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影、电视是视、听觉的延伸。媒介对感官侵蚀的越深,人们在媒介面前月感觉“思考无力”,现在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化媒体把客观的世界进行影像加工呈现给受众,娱乐大众,甚至放弃思考”①。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报纸作为传统媒体逐渐丧失优势,面对新技术的冲击,2010年12月,《纽约时报》发行人宣布该报纸将进入纸质版停刊倒计时。“报纸真的会消亡吗”再次成为媒体人不断胶着的问题。报纸与视觉化媒体竞争的出路是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努力做到“视觉化”的新闻报道,也就是“视觉新闻”。记者是摄像机,眼睛是摄像机镜头,去展现记者采访、观察到的新闻现场,受众在文字的描述下,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避免单纯的抽象、概括、思辨的报道。 (二)受众感知世界的需要。思维学的研究表明,中国人重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思维工具是概念,概念是从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抽象出一般的特征,对事物的表象表现为淡漠和遗忘,是对客观事物的思① 周国平:《把我们自己娱乐死?》,载《幸福的悖论》,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97页想反映,有不可感知的性质。而人们认知世界首先是从形象感知开始的,表象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是一些可以刺激人们感官的具体的信号,它直接反映到人脑中,人们条件反射式的做出反,具有直观的形态,也就是感性思维。可以用具体的图示来展示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 抽象思维:形象――本质、规律 感性思维:形象――形象 抽象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表现是记者把结论直接诉诸公众,而感性思维则是记者把收集到的一系列形象展现给公众,让公众从更多的场面和情节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直接感受。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觉得报纸上的语言有些干巴巴。这是抽象思维在写作上的反应,如果要使新闻写作活起来,必须进行感性思维。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迎合受众口味的需要。受众是分散性和异质性的存在,是分散于不同的社会属性的集合,有限效果论认为,受众可以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性触。受众选择的“实用主义”模型认为,受众方面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个人特征、与媒介的相关需求、个人品味和爱好、闲暇时间媒介使用的一般习惯、选择的意识、使用的具体环境、时机。“媒介偏好与社会背景有关,但是特定的,而且不可预测,个人的媒介品味一旦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形成,往往会一直持续”①。对媒介内容的种类和类别的偏好是非常不同的,但是跨越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众多差异,基本上,“受众对诸① 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99页如娱乐消遣、间接感受刺激和浪漫故事的需求,要高于对教育、宗教 ①或内容的需求”。纸质媒体的措施主要是图片、软新闻、副刊的增扩, 可是对于硬新闻,受众有需求,可是阅读的痛苦又让他们恐惧。为了争夺受众市场,更多的吸引其注意力,必须使硬新闻软化,事实的展现则成为一个必然的措施。 三:表现新闻的方法 记者接到新闻线索,赶到新闻现场去采访,如果这个事件正在发生,记者只需要观察整个事态的进程,虽然身临现场,却是旁观者,要通过五官感受付诸于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也能仿佛置身于现场,尽可能获得现场人物同样切实的感受。记者的人物就是最大限度的还原,使受众像观看影像媒体获得更加逼真的现场和情感体验。故事的进展是特定环境下的人物冲突,包括两个主要的要素,环境、人物;人物又包括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从可感知与否的层面来划分,直接感知的有:环境、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记者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场景细节,细腻地刻画、详尽地展现给读者;不可感知的心理,而是要通过扎实的采访,了解人物的性格,借助可感知细节力图刻画、还原人物在事件发生现场时的心理。 列夫?托尔斯泰在形容《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作家的这种处理文学作品的方式不是正符合新闻客观的特点吗?记者只要观察再观察,展①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99页篇二:数据新闻报道形式及其特征探微 数据新闻报道形式及其特征探微
大数据时代是我们生活、工作与思维大变革的时代,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发生着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①在新闻传播领域,对大数据利用行为,使得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表现形式都出现创新,那就是数据新闻。由于数据驱动和互动可视化等特点,数据新闻的新闻采写理念和新闻表现方式与传统新闻有所不同,其报道形式相比于传统新闻形式有所创新,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从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看数据新闻报道形式
数据新闻或称数据驱动的新闻,被认为是计算传播学的一个具体应用,它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运用丰富的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化手段来展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②根据新闻报道的一般流程,可将数据新闻报道分为三个阶段,即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和呈现数据。
1、获取数据:从倚重文字到数据为主。在传统新闻写作中,一条完整的新闻报道大致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素。只要能够确定这些要素,基本上一篇新闻报道就能见诸报端,所以记者报道新闻的首要任务就是采集新闻所需的要素,而文字就是最为主要的表达载体。当然一些报道中也有数据或是数字,但其仅仅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反观数据新闻,首先,似乎很难找到这几个要素,即使有也是非常模糊和弱化的;其次,文字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了,扮演了之前数字的角色DD补充说明,数据成了整篇新闻的主角;再者,数据新闻的新闻线索是海量的数据,记者通过挖掘获取数据背后的意义形成新闻报道。因此,不管是从要素缺失、角色互换、新闻线索变化等都说明,数据获取阶段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新闻报道从以往更多的是文(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字为主、数据为辅或是数据与文字相辅相成,转变成数据为先、文字在后,数据驱动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不同于传统新闻的主体由对事实的描述或当事人话语引用构成,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展示。③ 2、处理数据:从编写新闻到分析数据。编写新闻的实质是对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选择。新闻报道是信息的传播,而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传统新闻编写阶段,其实就是强化主信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分清什么是必要信息和冗余信息,如何选择报道角度等一系列编写行为。数据新闻编写阶段,其实是一个放大的信息选择过程,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从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新闻。拥有海量的数据是处理数据的前提,理解这些海量的数据过程,即分析数据。数据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拥有数据新闻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筛选,从而根据关系、情感、空间等来重组数据。接着再选取其中有价值的主信息,通过各种可视化手段将数据展示出来,通过数据的视觉力量强化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新闻故事。
3、呈现数据:从新闻叙事到可视化叙事。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包括终结式报道与再现式报道两种基本形态,其中终结式报道就是偏重于结果的叙述,而再现式偏重于还原事实过程的叙述。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中,消息和通讯是最为主要的报道形式,消息类文体常用终结式叙事,源于其重于新闻传播速度的功能取向;通讯则常用再现式叙事,与其重于深度报道的功能取向是密不可分的。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化叙事,是对传统新闻叙事的加工和创新,是将抽象数据具象化,在挖掘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形成新闻文本的同时,制作出具有高度动态性、参与性的可视化信息,用动态、直观、互动的文本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深层意义。这种叙事模式既增强了文本的交互性、内容的易读性,又加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为受众检验和学习数据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④ 二、从数据新闻呈现方式看数据新闻报道形式的特征
信息是美的,但是如果没有信息图表的话,信息将是一堆枯燥杂乱的数据,毫无美感可言。信息图表是指对各种信息进行形象化、可视化加工的一种方式。作为视觉化工具的信息图表包括: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和列表等。而数据新闻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将获得的数据转化为美丽的、能给人深刻印象并且有意义的图形。在数据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通过分析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能透过数据的面纱,对数据新闻报道形式的特征窥得一二。 1、传播可视化特征明显。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可视化是数据新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最主要的呈现方式就是各种信息图标,英国《卫报》就曾针对一周内酒精消费在下降但和酒精相关的入院(医院)率却在上升这一新闻采取了数据新闻报道的形式。在这篇新闻里,记者运用两张柱状图、两张线性动态图、一张表格以及一张新闻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串起了整个报道。这篇报道没有形容词、没有导语、没有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但其实用效果却一目了然。
当然,柱状图、饼图等常规可视化手段难免会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有创造力的信息图表制作者可以不断地引入新的视觉手段,让数字更加感性,让可视化更加生动形象。以腾讯网&中国幸福地图&为例,&中国幸福地图&是腾讯网以1000 多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制作的一个中国网民对所在城市满意度的信息图表。在这个图中,没有用常规的柱形,而是用一个个立体的小人形代表了满意程度的百分比。数字&形象化&中的&形象&创新,是未来可视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⑤ 2、文体特征跨界明显。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其发展和创新受时代和社会变迁的限制。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学&集中体现了跨学科、精细化、多平台的特点,具体来说,除了传统的文字写作、音视频制作外,专业记者还要掌握包括社科研究方法、计算机数据抓取与处理、可视化、平面交互设计、计算机编程等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正是由于数据新闻有以上特点,数据新闻的文体特征与传统新闻文体格式比较固定、操作程式化相比,新闻报道的这种固有模式被打破,文体特征出现模糊化倾向融合。⑥往往在一篇数据新闻报道里,既没有导语也没有正文甚至有的报道连文字都很少,整篇新闻报道就是大量数据的展示,或是经过分析计算制作的精美图表。再者,数据新闻通过大量的数据讲述数据背后经挖掘而得的新闻故事,这就与传统的通讯大相径庭。全篇几乎不见几个文字,但读者通过阅读各种图表却读出了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
3、融合报道大势所趋。融合报道又可以叫做整合型报道,即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和梳理出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组合、独特的观点来驾驭这些材料。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是通过开放的数据库获取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梳理出新闻媒体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事件,通过可视化手段利用大量的信息图标,从时间跨度和空间维度或是全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单单针对某一新闻事实和切入角度实施简单的事件报道。例如,在分析禽流感的蔓延过程时,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局部地区,而应该是整个中国,在大范围的空间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禽流感的整体发展、扩散规律。而如果把这个流感扩散图与候鸟的迁徙图对照,也许能找到探寻禽流感感染源的线索。这样,会让受众全面了解禽流感的蔓延过程,新闻报道的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在未来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新闻报道会越来越多,数据新闻的融合报道会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喜爱。 参考资料:
①[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盛杨燕,周 涛译:《大数据时代DD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②黄玉洁:《大数据时代呼唤数据新闻》,《无线互联科技》,2014(2)
③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DD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新闻记者》,2013(6)。
④刘 杰:《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初探》,《科技传播》,2013?8(下)。
⑤彭 兰:《&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新闻记者》, 2013(6)。
⑥史安斌,廖鲽尔:《&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新闻与写作》,2014(2)。篇三:新闻语言表达 新闻类语言运用类试题专项复习教案 姜冬梅 学习内容:新闻类语言运用类试题专项复习 学习目标:掌握新闻类语言运用类试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与作题思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 文字是神圣的。它们值得尊敬。如果你准确地把握它们,正确地使用它们,就能够将世界向前推进一小步。 --------(英国戏剧作家)汤姆?斯托帕 我们的生活当中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呢?(新闻) 咱们同学有很多都想报影视编导,走进大学,走进电台,走进媒体,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语言表达新闻类题当中的试题先来练习一下,看看谁的新闻素养比较高,能当新闻记者。咱们给这节课起个名字,就叫“新闻记者速成班”。既然我们是速成,也就是浓缩的课,潘长江说过“浓缩的都是精华”,所以大家要仔细听。我们正式进入新闻类语言运用类试题专项复习。 二、知识储备 关于新闻,我们先来做点知识储备。了解一下新闻的知识:大家注意在学案中勾划重要信息。 (学生读)一、新闻常识 1、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消息。内容上一般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即继续的六要素。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及时性、典型性) 2、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的报道任务。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取舍。 3、新闻标题,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标题要力求简洁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4、新闻导语(副标题):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五个“W”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这些消息均可从新闻主体中提取。 5、新闻主体,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体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比导语详细的多) 6、新闻结语是指新闻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具有、启发与激励的语言。 7、新闻点评是对新闻进行评论。新闻点评是以新闻报道为依托,根据具体事实画龙点睛地进行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名要害,文字简约。 8、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也称作编者案。 我们通过这些新闻知识来想一下高考新闻压缩中都考了我们哪些形式? 我们可以将他们重新归纳一下:标题、导语、一句话新闻、主体和结语都属于概括性的,只是简练程度不同;点评和编者按是对新闻的评论见解,评论性的;还有一种是让你写一篇新闻,也就是写作类的。 二、试题类型 我们也将试题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课件演示) 1、压缩提炼类,包括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新闻导语、小结式结语等; 2、新闻点评式,包括写新闻点评,编者按,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结语等; 3、新闻写作类,根据材料写通讯等。 三、试题选做,方法探究 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 压缩提炼类:老师将作题思路编成了一个三字经: ?细审题,明条件(看清题目和要求和条件,如字数限制、修辞运用) ?读文段,悟内涵(总结概括出文段的中心,谁做了什么,谁怎么了 5W ) ?分层次,理要点(几段,说了几层意思,结构,找到关键句关键词,便于答题) ?按原意,涵盖全(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一般采用“人物”加“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式) 那么,光说不练假把势,我们结合一道高考题,按三字经的步骤来练一练: 1、高考试题选做(教师示范) (2008年安徽高考卷)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细审题,明条件: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读文段,悟内涵:谁怎么了?(中心)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分层次,理要点:(结构)两层,导语、主体。 按原意,涵盖全: 答案示例:①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②准河、巢湖治污提速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2、强化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四道强化练习题,我把咱班同学分为四组,(具体分组)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每个人都要写出答案,然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黑板来写上你们组的答案,再按照咱们的四个步骤来讲解一下你的答题思路。 ? (2007年高考福建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答案: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 或 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分析:细审题,明条件: 读文段,悟内涵: 分层次,理要点: 按原意,涵盖全: 导语已经涵盖了主要内容,从主题我们可以看出它侧重于 导语对我们你写标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给下面一则新闻材料拟标题(要求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 新华网石家庄1月1日电(记者李俊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在石家庄市公交车的车体上频频露面,引起市民不满。近日,此类广告已“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广告。如“为幼儿让座您会得到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此外,全市公交车的候车亭还贴上了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等美观的公益广告。一些公益广告已经成为石家庄公交车车身上的靓丽“风景”。
标题答案:露骨广告“下站” 公益宣传“上车”
细审题,明条件: 读文段,悟内涵: 分层次,理要点: ? 按原意,涵盖全: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3分)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答案: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细审题,明条件: 读文段,悟内涵: 分层次,理要点: 按原意,涵盖全:
?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 过25字)(2007全国卷Ⅱ)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条信息:。 第二条信息:
。 答案: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细审题,明条件: 读文段,悟内涵: 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分层次,理要点:中段工程进展,北京段工程进展。 按原意,涵盖全:注重从居民关心的角度概括要点:进程、作用。
总结:通过做题,我们发现做压缩语段时,一定要思路清晰,要善于取舍信息,整和信息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报道与写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