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网球肘的好方法最佳方法?

当前位置: >
  统计分析表明,治疗网球肘的传统疗法是不正确的。
  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存在了上千年,各民族的祖先们也都发明过各种不同的疗法对付它们。中医常说,某种疗法之所以被使用了很多年,一定是有疗效的。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医学领域,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仅凭实践经验来判断一种疗法的得失,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网球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网球肘是一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被误解了的疾病。先从名字说起。网球肘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83年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指的是网球运动员常犯的一种肘部外侧疼痛症状。后来医生们发现,&网球&这个词不准确,不仅仅是网球运动员有这病,很多体力劳动者,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做某种相同动作的人都会得这种病,比如厨师和花匠。另外,如果不小心突然做出某个平时不常做的动作,比如搬很重的行李,也会得这种病。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远比网球的历史要长多了。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网球肘的学名叫做&肱骨外上髁炎&。所谓&肱骨外上髁&指的是手肘外侧的肌腱,人身体里的很多不同位置的肌腱都会发生类似的疼痛,比如篮球和羽毛球运动员的肩部肌腱,以及足球运动员的髋部和膝盖部位的肌腱等等。所以说,&肘&这个词也是不准确的。
  &肱骨外上髁炎&对应的英文名称叫做Lateral Epicondylitis,最后那个词的后缀tis是&炎症&的意思,因为过去的医生们都认为网球肘是肌腱使用过多导致发炎所产生的痛感,这个判断让医生们一直把可的松(Corticosteroid)作为治疗网球肘的第一选择。
  可的松是1949年被发现的,当年曾经被誉为&神药&,其发现者还因此而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这是一种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消除炎症。早年的医生们将可的松注射进网球肘患者的肘部,痛感立刻就减轻了不少,于是此法就成了治疗网球肘的常规方法。后来有人嫌可的松的副作用太大,改用另一种人工合成激素强的松龙和盐酸普鲁卡因(一种局部麻醉剂)混合起来注射,同样可以缓解疼痛。后一种方法就是大名鼎鼎的&封闭针&,所有中国体校的教练们都知道这个方法,很多运动员都打过这种针,其中不乏奥运会级别的选手。
  可是,此后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网球肘并不是炎症反应!从此,Epicondylitis这类后缀带tis的名词也逐渐让位于另一个更加准确的词-Tendinopathy,中文可以翻译为&腱病&。直到现在为止,此病的病因一直没有公认的说法,一个比较常见的解释是&肌腱过度使用导致的轻微撕裂&。
  虽然病因被修正了,但打封闭针这类疗法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因为它确实能止痛。后来又有人嫌人工合成激素副作用太大,改为直接注射止痛药,或者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等等,效果都不错。此外,还有医生建议患者休息一段时间,让肌腱自行恢复。也有不少医生建议患者实施理疗(Physical Therapy),强化肌腱附近的肌肉,减轻肌腱所承担的压力。
  上述这些疗法都至少被使用了几十年,成千上万名病人接受过其中一种疗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拥趸,但哪种更有效?哪种疗效更长久?科学家们一直没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这需要用设计严密的实验加以检验,不能仅凭经验,这样会漏掉很多有用的信息。针对腱病疗法的可靠性研究做过很多,但设计方法各不相同,严密程度也不一致,其结果自然也就很不一样。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比尔&文森奇诺(Bill Vicenzino)教授及其同事们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一款软件,在最常用的8个医学论文数据库中自动搜寻与腱病有关的研究,一共搜出了3824个结果。然后研究者们从中筛选出41个符合一定标准的高质量研究,加起来一共涉及到2672名病人。文森奇诺教授把这些研究结果混在一起,用&元分析&(Meta-analysis,又可翻译成整合分析)方法重新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很多让人惊讶的结论。
  首先,可的松注射确实可以止疼,但只在短期内有效。如果进一步考察可的松注射6个月和12个月后的疗效,就会发现它反而不如什么都不做(静养)。非可的松类注射的短期疗效也大都不错,但长期疗效则参差不齐,有好有坏,而且不同部位的腱病对注射的长期反应也很不同,说明腱病的成因非常复杂,没有一种药能够包治百病,用错了甚至可能有害。
  换句话说,因为打封闭针可以短期止疼,而老百姓又缺乏对病人进行长期跟踪的能力和耐心,这才导致了这种疗法的流行。
  其次,目前流行的静养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没有证据表明静养可以帮助肌腱恢复健康,静养甚至可能延误治疗时机。这个结果同样说明老百姓的个人经验经常是错误的。
  第三,目前看来最好的治疗方式要算是理疗,也就是在不直接刺激患病肌腱的情况下,通过举重和拉伸训练,强化肌腱附近的肌肉。理疗的方法各异,大部分理疗师都会推荐患者做&怪姿锻炼&(Eccentric Exercises),即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一些平时不常做出的动作,以此来强化原本较弱的肌肉群。
  理疗可以看做是矮子里拔将军的办法,腱病的终极疗法必须等到医生们对其成因研究透彻后才能给出,而这必须依靠现代医学的进步,个人经验在这里是完全无用的。
  文森奇诺教授将研究结论写成论文发表在2010年11月出版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同期杂志还刊登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教授卡里姆&可汗(Karim Khan)的评论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
  这个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一种疗法流行了很多年,也并不能证明它就一定是有效的。老百姓缺乏长期监控和数据统计的能力,一项疗法即使在民间使用了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养生资讯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61例报告--《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年
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61例报告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取手法推拿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 6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显著疗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疗效评价[1]:痊愈48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0例。结论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疗效满意,祖国传统医药治疗网球肘,方法简单,无痛苦,患者依从性好,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74.9【正文快照】:
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61例报告@吴继恒$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
@蒋国华$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
@周富根$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
@李明$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局部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海龙;[J];中国社区医师;2001年11期
孙继诚;[J];山东中医杂志;2002年09期
朱干;[J];按摩与导引;2004年01期
王苍松;;[J];中医正骨;2007年11期
刘维屏;;[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1期
王维臣;李树堂;;[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0期
晋松;蔡洪玲;刘峰;谈辉;;[J];四川中医;2009年12期
王体敏;;[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尹律平;吴建国;顾拥军;;[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李江;杨阳;;[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悦泉;;[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梁亮标;何青;;[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卢勇;黄异飞;;[A];第四届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6年
朱家安;邢春燕;蒋业清;胡一宙;胡兵;;[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曹学伟;朱伟南;苏海涛;许少建;刘金文;;[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张为;;[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张为;;[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范炳华;谢远军;叶金波;;[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王萍;;[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徐利华;;[A];针刀医学论文精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献怀;[N];保健时报;2006年
张献怀;[N];科技日报;2006年
张献怀;[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林欣兰;[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何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蔡晓刚;[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蔡晓刚;[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尚学瑞;[N];大众卫生报;2008年
郭旭光;[N];中国医药报;2000年
副主任医师
马建国;[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悠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毕传昊;[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网球肘治疗方法大全
我的图书馆
网球肘治疗方法大全
5101051010375%1010
10156 5--103--10 (4)刮拭方法 泻法。阿是穴放痧。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治疗时充分暴露患侧上肢,在肱骨外上髁至腕关节之间找到压痛点,以此点为中心进行刮痧治疗。刮痧范围从上臂三角肌下方至桡骨茎突处,先内侧后外侧,用力要求持续均匀,透筋着骨,但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刮出片状或不规则斑点状紫红色痧点,需刮至痧点出透。依次刮拭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穴。最后选择阿是穴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刮痧介质可选用红花油。每日治疗1次,一般l~3次可愈,最多治疗5次
肩周炎和网球肘的核心机理在于粘连,用普通的针刺治疗效果会慢,推拿撕开又有风险,比较适合用比普通针灸针粗的圆利针,直接在固定压痛点做“米”字剥离,一般三天拨一次,一般在5到10次治愈,中间可以用温针巩固疗效,这个方案比较安全,几分钟就完成,剥离的时候主要是酸胀感,极少痛,治疗期间多运动,这个方案同样使用网球肘和其他别的有固定压痛点的地方
——12,也可以治其他末端病。对轻症患者,往往注射12才需要手术。
“”180 180g 180g 240g 180g 240g 240g 2500g 7500g“”35
5,还有针右手商阳,迎香。接着叫他活动右手半小时。十分钟行针次,平补平泻。针灸前我叫他用右手拿一个比较重的椅子很吃力,针灸后再拿就不吃力了,虽说也疼但缓解了很多。谢谢指教我的前辈们还有网友,其实大家多交流交流临床水平会得到提高的,可惜很多人不愿意交流,当然不能强求别人什么了,因为这是别人的成果别人不愿意是他的自由。
特效反射区:双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凸起的前后两侧艾条炙3-10分钟
奇穴肘俞穴:位于肘关节背面,鹰嘴突起与肱骨外上髁骨间之凹陷处
肘髎穴:在肘区,曲池穴(p94上1寸处。主治:《针炙学》说:“主治肘臂痛,肘关节痛。”炙法:艾条炙3-7分钟
21986“”22
:2%5ml,5mg,B1100mg,
1),;2),(),,,,,,.3),,,!!!4)的病灶大多情况下不是一个点,,!5),,.6),,,!,..7)的原因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治好,.8).
20(1.5)2-35-711511-3
一、(Mills)15
(2)12(3)(4)121l35
2.① 注射时应注意针尖达骨面或病灶后,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病人有强烈酸、胀针感,将药注入骨膜或局部疤痕下。要避免药物注入肌腱内或皮下。以免出现肌腱或皮肤局灶性坏死。② 封闭次数不宜过多,以2--3次为宜,每次封闭间隔时间7--14天,如无效需选择其他方法。
22“”“”1——5
9051515305130710
第一:肱骨外上髁炎复发率过高治疗一得 有得必有失。
先谈失败吧。
记得刚学针刀时,每遇临床上肘关节痛的患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肱骨外上髁炎,治疗呢,就爽快啦!肱骨外上髁周边,压痛点处,以针刀切割松解附着骨髁周边的伸腕肌、伸指总肌甚至旋后肌肌腱(按其解剖部位,手摸心会),有时切割一两刀,再横行疏通剥离一下,有时切割数下,直到自己认为“刀下松动”始出针,为了完美验证“撕布原理”,术后的手法也是严格教科书上的操作。但即管如此,病愈者亦只过半数!好不懊恼!为了掩盖自己或者针刀自身理论技术的不足,有做第二次治疗的患者,我都或多或少的给予类固醇类药,加点B12,局麻时一并注入,但其远期疗效也令我很失望。有遇到经过其他医生局封多次的患者来诊,见其局部肌肉萎缩,变薄,皮肤色素脱落变白,更是惘然无措。
后来,在一次针刀学术会议上,陕西的简文正老师称此病复发率高的原因在于伸肌腱深部有一无名的细小的血管神经束,因为伸肌总腱损伤,肌腱相互粘连,卡压了该血管神经束,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该血管神经束,导致疼痛。简文正老师在会议上还放幻灯展示了其通过解剖发现的微小的血管神经束,这是教科书上没有记载的。简老师称其通过临床验证,证明了针刀切断该血管神经束能达到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但简老师当时没有展示其切断的患者的血管神经束,也没有拿出他已经切断该血管神经束的依据。后来,我查找资料时,看到西医外科采取“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剥离术”的患者其症依旧(如图)。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外科手术只是剥离伸肌总腱,而没有切断那条血管神经束呢?通过这次会议,我的针刀刀法又有了调整,果然治疗好了几个复发的患者,但对那些经过多次封闭,肌肉萎缩的患者,我还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走出去!于是学了浮针疗法、董氏针法、腹针疗法、八字疗法、中药外敷等等方法(其他理疗方法不说也罢),但对于那些经过局封后再次复发的患者,我和患者都追求的远期疗效均不如意。令我一度想给患者做开放性的手术,找到罪魁祸首——那条血管神经束,一切了之!可我不具备资格。
那么,除此以外,没有其他问题了吗?有人把责任推到患者身上,说其治疗后没有休息好。有人说肩部的问题,也有人说颈部的问题。关于颈部的问题,我也曾听过陈忠和老师谈过一例因颈椎小关节错位经手法复位治愈的病例。
学了宣老的软外以后,我慢慢走出了困惑。
去年,买到了陈德松主编的《局部封闭》,经过临床多例验证,终于找到了困扰我多年的症结所在。我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工具的选择转向了相关机理的探讨方面,终于获得更大的提高,今日拿出与爱友共享,虽然还略显粗糙,但如果真能帮助爱友走出如我当初之困境,并获得斑竹加分和香花,我还是很开心的。
明天逐一铺开。
(56.17 KB)
下载次数:11
7 天前 21:01
(145.55 KB)
下载次数:0
7 天前 21:02
图一是西医外科采取“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剥离术”的患者(见图中刀口)其余图片是困扰我多年的局封后肌肉萎缩的患者(以下图片均来自陈德松主编的《局部封闭》)
(16.06 KB)
下载次数:0
7 天前 21:14
(18.62 KB)
下载次数:0
7 天前 21:15
(17.78 KB)
下载次数:0
7 天前 21:15
(14.99 KB)
下载次数:0
7 天前 21:16
(23.56 KB)
首先谈一下关于此病的概念问题。
所谓肱骨外上髁炎,故名思义,就是肱骨外上髁处骨膜和或肌筋膜炎。从概念上来理解,此病就是原发性疾病,但教科书又把其与“网球肘”等同,称“又名网球肘”(Tennis Elbow)。我认为这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病的名称,其病理机制单一,痛点及疼痛面积小,原发病灶固定于肱骨外上髁处,但“网球肘”则不然,查找更多资料,均可见“网球肘”的症状包括了部分神经源性和肌源性颈椎、胸椎、肩关节的原发病,而非单一的外上髁周围病变,也就是说,“网球肘”是一个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包括了原发病(如肱骨外上髁炎)和继发病(如颈神经卡压)两大系统。当然,这是我个人总结的看法,欢迎拍砖讨论。
我们先看一组打网球的图片,并进行分析。
第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典型的造成前臂伸肌总腱损伤的运动。我们临床检查伸肌腱是否损伤有一个试验,老外叫Mills征,我们叫伸肌腱牵拉试验,是不是很像啊,大家看图,都没有屈腕,阳性体征就出来了。因为打网球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怎么会有那么痛苦的表情呢?呵呵!
(以下图片均取自网上,照片未加处理,照片下缘有版权标识,特此说明)
(24.73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23
(28.04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39
(29.28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39
(28.94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40
(40.04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40
当我们把重点放在图四和图五时,你会有什么发现?在前臂直线运动中,这种以整个躯体配合完成的运动不会造成其他系统的损伤吗?或者,其他运动系统的损伤几率是不是比肘部还要严重呢?而图四必定要弯腰屈颈,我们做健康教育时常说这样一句话,“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颈椎每往前倾斜一寸,颈椎病的发病率就增加10%”。那么,这个图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直观的启发呢?以下这个图是坐在轮椅上打网球,因为轮椅对运动弧度的限制,其肘部的作用力肯定要小得多,但颈椎、肩关节、胸椎配合在其中运动,会不会是后者损伤的几率更大呢?我没有专门学过运动损伤,请战友们多进行这方面的探讨。谢谢!
下载次数:0
6 天前 09:57
所以,通过以上所述,我认为,关于概念问题,也就是关系到我们下诊断,写治疗方案时,“肱骨外上髁炎”与“网球肘”应该明确,前者,只于局部治疗即可,后者,可以颈、胸、肩和肘根据具体情况论治。但我们又会遇到更加难以逾越的困难,我们没有官方颁布的执行标准,而此病的认识又因概念的长期混淆,从而僵化了我们的认知。看看教科书或其他专著就知道了,很少有把病名写“网球肘”的。当然,这不是治疗原则上的上纲上线,我只是提出一个治疗的思路,而且是颇具争议的。但是,我最后以中医辩证,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此病,获得疗效提高的思路,也许可以印证我的这种想法。我们再来学习陈德松教授的专论吧。陈德松教授就把病名写为“网球肘”,并加以括号,包括“肱骨外上髁炎”、“颈神经卡压”,对颈神经卡压症,专门以附篇说明,谓之“顽固性网球肘”。我是第一个在网上公开“宣蜇人的理论,朱汉章的针刀”的,虽然招来不少的骂名,但确实引导了很多针刀初学者,令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记得去年在北京开会时,和南昌的师兄陈南萍谈起当初学习针刀的混惑,陈大哥说,当年跟任月林老师学习完以后,任老师又把他推荐给宣老,说,要想在针刀界有新的突破,打开新的局面,就得学习软外。可见,宣老在中国软伤的贡献。软外对针刀的贡献主要就在于诊断。
宣老对此病的命名也提出了质疑,但我的看法与他的相左,因为一个病名的历史源袭不是一个或数个人可以改变的。宣老在文中引用了九二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和第五版《黄家四外科学》对“肱骨外上髁炎”的认识,并以自己的医学实践反复检验,偶然发现几位经伸肌群“总腱切断剥离”无效的患者同侧肩胛骨背面三肌同时存在损害,在该处作强刺激推拿手法后,肘外侧痛立时暂时消失或明显减轻,继之在该处局封,获得肩肘同愈之效。这一发现,使他走出了前人对此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误区。当然,其在手术求证的过程中,亦非一无所获,他发现了桡骨环韧带和肘关节囊在该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我们进行针刀治疗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肱骨环韧带的解剖图。它深部穿过旋前圆肌,浅部被数条指伸肌和肘肌所覆盖,返动脉又横跨过其上面,它在前臂和肘关节运动中对旋后动作的限制起着主要的作用,所以其损伤的几率就大得多,甚至等同于伸肌群。那么,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痛点群的出现我们于此就可以知道其所以然了。故宣老认为“不管原发继发,均伴随着桡骨环韧带和肱骨外缘肘屈侧关节囊附着处的损害,应该当作常规的压痛点检查而不可遗漏。”肘关节滑囊的图片我找不到,请爱友们提供并加以解说。
(47.19 KB)
下载次数:0
5 天前 17:32
此病的病理诊断我分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种分型,以下我想继续学习和总结一下宣老的学术思想。
宣老对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比较重视,他在其著作中提出:根据肘外侧主诉痛和沿伸肌群走行方向的传导痛作肱骨外上髁、桡骨环韧带和肱骨外缘屈肘侧关节囊附着处等压痛点检查,这些阳性体征均属原发性与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共有的征象和体征。宣老通过检查肩胛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来进行排除,方法如下:检查者以一手的拇指尖压准肱骨外上髁的压痛点,引出剧痛后固定不动或保持压力不变;另一手的拇指尖滑动按压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引出以下三种情况:
1,只有当肩胛骨的压痛点不敏感或轻度敏感,其上滑动按压时不能缓解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或压痛者,才是真正的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
2,如果肩胛部压痛点高度敏感而使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和压痛点立即消失,去除肩胛部的滑动按压后肱骨外上髁主诉痛和压痛点立即复原者,则此“肱骨外上髁炎”是肩胛部三肌附着处损伤发出的传导痛和传导性压痛点;
3,如果肩胛部的压痛未能改变肱骨外上髁的主诉痛和压痛点,这是继发性肱骨外上髁炎。
宣老还通过治疗证实,除了第一种只需要在肱外侧的原发病灶治疗外,其余均要在原发和继发病灶同治。此外,对后两种症型他还提出可以在治疗原则的选择上,先治疗原发病灶,如果肘部症状不消失再治疗继发病灶的肘部。他还提出了“软组织病变区”这一新的概念,这个病变区包括了“点”、“线”、“面”一个三位一立体的致痛区域。
果真如此吗?宣老在此病的诊断上忽略了一点,从而一直无法走出“无菌性炎症”的学术牛角尖。
我们先看看肩胛骨的解剖。
下载次数:0
4 天前 01:09
(81.29 KB)
下载次数:0
4 天前 01:09
(96.18 KB)
下载次数:0
4 天前 01:10
我们先看看肩胛骨的解剖。
宣老在书中对肩胛下三肌作了较大篇幅的讨论,关于整体与局部的相关联系,他也提出了“点”、“线”、“面”一个三位一立体的致痛区域构成的“软组织病变区”,但是,既然有一个“体”的病变区域,我们就不能忽视肌肉或肌腱间的网状联系,比如三边孔、四边孔与腋神经的联系。宣老在治痛机理研究中对神经源性损伤涉及过少是其专著的最大不足,但他对肌源性致痛的研究却为祖国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看图二 我们都知道肩袖的组成有四块肌肉,我编的口诀是:二冈(冈上、冈下肌)小圆肩胛下(肩胛下肌)。冈上肌同样重要,因为它的下面就是肩胛上神经,它平时覆盖在该神经的上面,接受该神经支配,起到了保护该神经的作用,但冈上肌一旦损伤,这种保护便有可能会变成损害;同理,冈下肌亦然。从解剖图上看,后者对肩胛上神经的覆盖面更大,并且小圆肌、大圆肌亦参与其中,所以宣老把后三肌列为重点也有宣老的道理。但是,我们平时在做小圆肌松解或在天宗穴作肩胛上神经触激术时,刺过小圆肌或冈下肌后,至肩胛骨上面的这段距离是空的,小圆肌和冈下肌象一条弦一样附着在肩胛骨上面,因为肩胛骨是翼状面,其中央是凹陷的。也就是说,这两块肌肉对所支配的神经造成的损害不及冈上肌。
再谈谈我们平时在肩胛骨下缘做针刀。我们平时在肩胛骨下缘做针刀松解最多的是那一块肌肉呢?三角肌之肩胛冈附着点。我们再看解剖,冈下肌没有附着在肩胛冈,它附着在肩胛骨的内侧后上缘,也就是说,其肩胛骨的高应力点就在其处。(见图)至此,我们谈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时都不应该忽略三角肌了,谈四边孔和三边孔也应该谈谈三角肌了。它不但横跨过在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覆盖了大部分腋神经肱骨段,同时也覆盖了一段桡神经。(见45#图二)
谈到这里,如果做针刀治疗,所谓的“肩胛下三肌”区域,我们知道在哪里下刀,做什么样的松解或触激了吧?
(49.07 KB)
下载次数:0
4 天前 08:37
下载次数:0
3 天前 11:36
(18.18 KB)
下载次数:0
3 天前 11:37
但是,综上所述,其与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关系还不至于出现鉴别不清的现象。也就是说,因为肩胛骨下三肌没有直接与肱骨外上髁连接的肌肉,即使引起肱骨外上髁的疼痛,那也是传导痛,与肱骨外上髁炎的固定痛征是极不相符的,至少,在学术层面上来理解还比较牵强。所以田纪均老师总结学术界的病理分型就有十一种之多。真的如此繁杂吗?我们平时常听战友们说治疗胸椎、颈椎,其机理又是什么呢?我们再看看神经源性的相关资料。重点提示:网球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肱骨外上髁炎为原发性,属于肌源性疾病;网球肘的继发性分类属于神经源性疾病和肌源性疾病的混合。
颈性网球肘临床还是不少的,原先根据解剖认识一直认为是颈5,6神经根的关系,今天看到陈德松老师的书,才知道颈7也会,看来很多传统的解剖学知识要重新审视了。一般的冈下窝松解大多是冈下肌和小圆肌,因为压痛点一般都在这,大圆肌很少碰到,三角肌的问题更是没有考虑过,读了远景兄弟帖子,方才感觉原来自己可能一直松解的就是三角肌和冈下肌及小圆肌重叠的位置。自从宣老将冈下三肌的位置重要性无限拔高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对松解冈下窝是非常有兴趣的,但一段时间后,除了单纯的冈下肌损伤外(其实很少),发现远期效果并不怎么好,现在又重新回到了颈胸椎的问题上,感觉效果还要强一些。
网球肘,定义是如此的:由于反复内翻应力所造成的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常见的情况有:肱骨外上髁炎(肌腱起点细小撕裂和/或滑膜炎);肌腱钙化(疼痛可以剧烈,类似常见的岗上肌肌腱钙化疼痛);环状韧带炎症(所以有些病人压痛在桡骨小头处,要与肱桡关节炎区别);神经卡压(桡神经深支的卡压)以上情况都诊断为网球肘。至于把神经卡压分开,作继发,而其他作原发,个人未见到最新的分类,只能作为各自的看法观点保留。下一楼,专门说说神经卡压。正因为原因很多,所以不是一个疗法包打天下的。
神经卡压,是桡神经深支卡压(深支是支配腕、指背伸的,所以做针刀时候前臂内旋,就不易损伤它,题外话),桡神经深支为何会卡压?当然1,职业损伤(类似的动作),2,姿势不良(肘内翻或局部压迫),3,颈椎病后。前两个不用说了,说说第三个,颈椎病后出现的为何不把它划入继发中?我目前一直在关注一个神经卡压理论,只看到部分论文,不够权威,所以还不好说。大意就是当神经根出现卡压后引发神经放射痛后期,可以出现远端神经经行处的某些地方出现卡压,常见于神经自肌肉穿出处,筋膜传出处,韧带约束处,翻越骨突处等等。这个理论我一直在等学术界认可。不过我目前临床上已经将其理论用来试着指导临床了,用于诸如腰突症患者,部分网球肘,部分肩周炎患者,还有部分臀上皮神经卡压,部分腓总神经卡压,部分梨状肌综合症等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中。
把肱骨外上髁炎病因归纳为:“肱骨外上髁炎(肌腱起点细小撕裂和/或滑膜炎);肌腱钙化(疼痛可以剧烈,类似常见的岗上肌肌腱钙化疼痛);环状韧带炎症(所以有些病人压痛在桡骨小头处,要与肱桡关节炎区别);神经卡压(桡神经深支的卡压)”四类,此外,我认同宣老的肱骨外缘肘屈侧关节囊附着处损伤,它常常导致功能障碍,也不能忽视;关于神经卡压,我最近应用了陈德松教授的颈7神经卡压学说来指导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故作补充。至于把此病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两类,只是我的一个个人想法,非常不成熟,个人认为可以厘清很多概念问题(后文有续,恳请继续指导!)。在治疗方法的应用上,因为我现在在国外,药物和治疗工具的选择有很多不便,所以多应用中医的方法,本人不推崇“针刀独尊”,一个疗法包打天下。本帖尝试谈一种治疗思路,同时也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些针刀临床和学习心得,希望在交流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于神经卡压,我是03年在北京首次听说,当时是韩国中文医科大的安刚老师作的报告,之后一直留意,本人也曾经在2006年专门请他到广东湛江和开平我当时工作的医院做临床指导工作,并在多年的临床中应用“双卡”理论,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关于该理论,我手头的资料欠缺,希望老师能在百忙中继续补充,谢谢!
发表评论:
馆藏&2075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网球肘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