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角aob等于90度点B(0、6)角BAO等于30度

学习卡使用时间剩余(天):
lvhonghong
年级:初三
科目:数学
问题名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0,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______;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0,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______;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收到的回答: 1条
teacher092
如图当点B在(3,0)点或(4,0)点时,△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为(1,1)(1,2)(2,1),共三个点,所以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3或4;
因为△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B-1)×(A-1)-3]÷2,
所以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4n-1)×(4-1)-3]÷2=6n-3;
点击上传文件
注意:图片必须为JPG,GIF,PNG格式,大小不得超过2M
Copyright(C)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博习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锦(含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理论力学选择题集锦(含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31|
上传日期: 09:54: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锦(含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A(6,0),∠BAO=30°.(1)求点B的坐标;(2)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若使△POA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Q、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在Rt△AOB中,OB=OAotan30°=6×=2,则B坐标为(0,2);(2)P为线段AB上的动点,若使△POA为等腰三角形,则有OP=PA或PA=AO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①当OP1=P1A时,连接OP1,作P1C1⊥OA,则C1为AO的中点,P1C1为△AOB的中位线,∴P1C1=BO=,OC1=OA=3,此时P1(3,);②当P2A=AO时,连接OP2,作P2C2⊥OA,∵P2A=AO=6,∠P2AO=30°,∴在Rt△P2AC中,P2C=P2A=3,AC2=P2Acos30°=3,则OC2=OA-C2A=6-3
为您推荐:
(1)在直角三角形AOB中,由OA与tan30°的值求出OB的长,即可确定出B的坐标;(2)P为线段AB上的动点,若使△POA为等腰三角形,则有OP=PA或PA=AO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①当OP1=P1A时,连接OP1,作P1C1⊥OA,则C1为AO的中点,P1C1为△AOB的中位线,求出P1C1与OC1的长,确定出此时P1的坐标;②当P2A=AO时,连接OP2,作P2C2⊥OA,可得出P2A=AO=6,∠P2AO=30°,在Rt△P2AC中,求出P2C与AC2的长,进而确定出OC2的长,确定出此时P2的坐标即可;(3)分三种情况考虑:当∠OBQ为直角时,如图2所示,再分两种情况考虑:①若△BQO∽△OAB;②若△BQO∽△OAB时,分别求出Q的坐标;当∠CQB为直角时,如图3所示,再分两种情况考虑:③过O作OQ⊥AB,此时△QOB∽△OAB,④若△QBO∽△OAB时,分别求出Q的坐标;当∠BOQ为直角时,经检验不合题意,综上,得到所有满足题意Q的坐标.
本题考点:
一次函数综合题.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了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二、三问分别根据P与Q的不同位置分类求解.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已知点 A(6
,0),B(0,6) ,经过A、B的直线l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下作匀速平移运动,与此同时,点P从点B出发,在直线l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直线l向右下方向作匀速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2)过O作OC⊥AB于C,过C作CD⊥x轴于D,问:t为何值时,以P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C相切?并说明此时⊙P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
(1)作PF⊥y轴于F.∵点 A(6
,0),B(0,6) ,∴∠BAO=30°.在直角三角形PFB′中,PB′=t,∠B′PF=30°,则B′F=
t .又BB′=t,∴OF=OB-BB′-B′F=6-t-
t,则P点的坐标为(
t).(2)此题应分为两种情况:①当⊙P和OC第一次相切时,设直线B′P与OC的交点是M.根据题意,知∠BOC=∠BAO=30°.则B′M=
根据直线和圆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得3-
.此时⊙P与直线CD显然相离;②当⊙P和OC第二次相切时,则有
.此时⊙P与直线CD显然相交;答:当t=
时⊙P和OC相切,t=
时⊙P和直线CD相离,当t=
时⊙P和直线CD相交.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如图1,在三角形ABC中,角C等于90度,角B等于30度,AC等于6,点D,E,F分别在边BC,AC,AB上已知,在三角形ABC中,∠C=90度,∠B=30度,AC=6,点D、E、F分别在边BC、AC、AB上(点E、F与三角形ABC顶点不重合),AD平分∠CAB,EF⊥AD,垂足为H(1)求证:AE=AF(2)设CE=x,BF=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三角形DE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BF的长
(1)因为,在三角形ABC中,∠C=90度,∠B=30度,所以∠A=60°.因为AD平分∠CAB,所以∠EAH=∠FAH=30°;又因为EF⊥AD,垂足为H,所以在△AEH中,∠HEA=60°,在△AFH中,∠HFA=60°,所以,在△AEF中,三个角均为60°,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E=AF.(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 很简单三角形AEF很容易看出是个等边三角形,因此AE=AF2. AC=6 便有AB=12 由第一问知道AE=AF=6-x=12-y 所有y=6+x3.计算稍微多点懒得打上来 给个结果自己验证吧 BF=12-3*开根号2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角aob等于90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