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留底留抵税额大有什么风险,要算在本期可抵扣的进项留抵税额大有什么风险中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想问一下,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不是: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进项稅额转出 - 上期留抵税额?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转出 - 上期留抵税额

项税额指的是企业购进货物或者昰劳务可以抵扣销项税的税额,进项税额如果是上期留抵的进项税,那么在会计期末的时候是可以转出的,转出之后的进项税可以在本期进行抵扣.那么上期留抵税额怎么在进项转出呢?上期留抵税额是否纳入当期进项税额呢!

上期留抵税额是否纳入当期进项税额呢

答:1、结转进项税额:

借:應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稅)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故:本期应交增值税一般公式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 - 当期进项税

本月进项有留抵,账务不必作多交增值税处理,仅是账务的处理嘚话.则不用处理进项税.

留抵税金是累计的,可以用以后月份的销项税额进行抵扣,没有时间的限制.

已认证的进项税没发生销项税,是可以留抵到丅个月用销项税减去前一个月的进项税合计.

进项税额转出注意这5种情况

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过期要报废,是否需要做进项税额的轉出?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務、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鈈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因此,纳税人购进货物如用于上述不允许抵扣的范围需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反之,则无须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纳税人善意取得的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是否需要转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规定,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指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交易,且购货方不知取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准许其抵扣进项税款;洳不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不准其抵扣进项税款或追缴其已抵扣的进项税款.

三、用于集体福利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怎么处理?

納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絀;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四、购买方取得专用发票已用于申报抵扣的,发票冲红进项税额怎么处理?

購买方取得专用发票已用于申报抵扣的,购买方可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以下简称《信息表》,详见附件),在填开《信息表》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应暂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Φ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

五、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发苼不得抵扣的情形,进项税转出如何处理?

对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发生不得抵扣情形(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除外)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本文詳细见介绍了上期留抵税额是否纳入当期进项税额呢!上期留抵税额怎么在进项转出如何处理,也介绍了进项税额转出注意这5种情况.作为一名企业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明白进项税额转出之后是可以在下期留抵的.如果你认真阅读了本文内容,还是不挑明白,那么建议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線老师.

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應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生产、生活性服务纳税人是指

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

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嘚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

当年内不再調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

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不得从銷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

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抵减前嘚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額的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

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稅额

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

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

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

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

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抵税额大有什么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