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尊师礼仪视频有哪些,武术方面

传统武术拜师仪式
我的图书馆
传统武术拜师仪式
拜师是学习传统技艺的头等大事,中国很多传统的项目都讲究拜师学艺,如:戏曲、书法、国画、中医、针灸等传统文化。武术也不例外,没有师父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格的说没有师承、没有师父不算入门。行里的人认为不是门里出身,通俗地讲“不正规”。 武术界向来讲究拜师仪式,师徒的师承关系、名份极严而著称于世。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父几年的反复全面考察,考察的目的一是决定是否收他;二是入门后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确认品行端正,符合条件得到认可后,经人介绍,本人写拜师申请,师父和师兄们认可后必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要当众宣读《拜师帖》,要表明拜师者愿意拜某人为师;要表明自己入门后学习弘扬本门功夫的决心。同门师叔或师兄要当众宣读《门规师训》,并对其提出入门后在遵纪守法、尊师重道、做人做事、武德武风、文明礼貌、刻苦练功、博采众长、争优创新等方面的要求。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拜师仪式上徒弟向鼻祖、师爷、师父、师娘行过三拜大礼,这是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呈上《拜师贴》,内有压贴礼(也可拜师前向师父交拜师礼金),接着拜同门、见证人(来宾)。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入门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开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同时入门的年长者为师兄,年青者为师弟。未经过上述程序,向师父学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门弟子。不是入门弟子,也不是记名弟子,只是同师父学过拳技,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另外,有的同时进两个师门的问题,原则上,老师在世就不再拜其它老师。一个徒弟进两个门学同一种拳术是犯忌的。但不是同一个门派的也可以拜。拜其它老师之前必须取得目前老师的同意。有不少老师高风亮节,不但支持自己的弟子再拜高人,有时还为自己的弟子推荐武技高超的老师。 老师对于学徒,可以教也可以不教,没有这种拜师的紧密关系。拜师的弟子像家里人一样。老师有什么事你要当作自己的事对待。你的事老师也要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入门后“三节”(八月十五、阳历年、春节)“两寿”(师父、师娘的生日),有条件时都应该到老师家中看望。学拳也不是像学生一样上大课,几十甚至几百人讲完就走了。进了师门老师要对你负责,要因材施教,要尽心传授。对学生保密的,对弟子就不保密。弟子对老师也得负责,出去以后你的行为表现、你的功夫展示,社会对你的口碑等各个方面都代表着师门,关系着师门的荣辱。在做人和功夫上要做到能够为本门争光添彩。 “传人”者,能够传承之人也,在武术界能够称得上传人的,决非泛泛之辈。 首先,做为“传人”要继承老师的倾囊之授,理法合一完全把老师的真髓学到手。 其次,就是要消化吸收,能够把所学上身、变成自己的东西。 再者,就是要发扬光大,不但要有所创新而且还要使之能够传承下去。 一般而言,跟老师学过拳可以称为学生;正式递帖拜师的称为入门弟子;弟子之中敏而好学,窥得堂奥,有所造诣的,称为入室弟子;入室弟子中与老师关系密切,受到老师赏识的可以称为得意弟子;得意弟子中,尽得所传真髓且深受老师器重,老师一般钦定为衣钵传人;也有部分入室弟子能够把老师所授发扬光大,且在武林之中有一定影响,而被公认为某某老师的传人的。不过被称为传人的,一般而言没有自封的,大多都是得到同门师兄弟首肯或是得到武林同道认可的。传统的拜师仪式程序准备充分要选择双喜临门的吉日。 邀请各界来宾,做周密的安排和组织,提前把场地部署喜庆、庄严。 台上要供奉本门先人牌位和祭祀品;门内弟子和来宾要分开坐,便于行礼。一、师父和师母向先人敬香。 先人造拳,福荫后人,我辈努力,发扬光大。门人弟子向先祖敬香,叩首。 部分弟子和再传弟子,家门兴旺。二、主持人介绍申请拜和师门的弟子。 是传统武术无穷的魄力让我们结为兄弟。三、“引见师”作引见致词。 顾名思义,拜入师门需要人引见。引见师要对申请入门的弟子的学拳经历、性情品质和拳艺理解等各方面做详细的介绍。四、“保证师”作保证致词。 “保证师”要凭自己对申请拜入师门的弟子的品质、刻苦精神等方面的了解,对他们的做保证。五、申请入门的弟子宣读拜师贴,行拜师礼。 帖子内容包括对师门的理解、门规的遵守和努力练习的决心等。 行跪礼。六、师父在拜师贴上签章。 引见师、保证师和见证师在拜师贴上签章。七、入门弟子依次向师父和师母递拜师贴、敬拜师茶和呈礼。八、见证师致词。 “见证师”对拜师仪式的全过程做总结,并对新入门弟子提出希望。 新入门弟子做立志发扬师门技艺的表态发言。九、来宾致词。各界来宾盛赞仪式传统和规范。十、师父致词。 殷切希望,拳拳之心; 承上启下,功德圆满。 收徒,续的是前世缘分!
授徒,继的是传承血脉!门规戒律 
门尊十二严    端 公 仁 浩 忠 诚    敬 正 义 勇 信 德  
规守十二备
不倚权欺人。  不与狂徒较量。    不畏强凌弱。  不与无知争强。    不惧险救危。  不可骄谄贫富。    不为非作歹。  不贪无义横财。    不仗技采花。  不与酒色处事。    不借势狂妄。  不抗公私之债。    不走街卖艺。  不得损公碍私。    不串乡结党。  不图显官厚禄。    不奢逸流浪。  不当叛国臭徒。    不自傲自满。  不应磋懈习拳。   戒章十二禁    邪 反 刁 滑 奢 诈    疯 卑 奸 谎 狂 恶   律则二格   善良之人,端德者习拳,以健康强壮身体卫身之根, 此乃本门拳术本貌共遵。   不良之人,邪恶者从拳、以资侮掠人资本,为患害。 此乃本门拳术戒绝反对。
师 训: 忠于祖国,热爱人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乃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做人之本 。吾门弟子应以古今忠良为楷模,视国家为自家,视人民为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能置祖国安危,人民痛苦于不顾,否则乃师门不忠之人也。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生养我者父母,教化我者老师,无父母难生于世,无师教难以成人。父母之养育,师尊之教诲,恩重如山,终生难报。吾门弟子应以古今贤孝为榜样,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否则乃师门不孝之人也。 勤学苦练,不图虚名 :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久练自化,熟极自神”。此至理名言,应为吾门弟子之座右铭,为练好武艺,应勤奋学习,刻苦修炼,寒暑不停,风雨不辍,不能浅尝辄止,一暴十寒,应坚韧不拔,努力攀登武学高峰,不能徒有虚名,无所作为,上阵应勇往直前,不可临阵退缩。否则乃师门有名无实之人。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各门各派均有所长。吾门弟子,欲求精进,必须精研、深悟本门技艺,须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将兄弟门派拳理拳法之精华,与本门拳技融会贯通,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广大门户。否则乃师门平庸之人也。 谦恭礼让,坦诚和善 : 文明、坦诚,乃古之所倡,今之所求,是社会和谐发展进步之标志。吾门弟子必须文明礼貌,诚恳待人,不自骄自满,不损人利己,不狡猾奸诈,不伤风败俗,不逞强好胜,不可骄谄贫富,不贪无义横财。要远小人,近君子,善纳良言,遵守社会公德,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否则乃师门不肖之人也。 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习武宗旨,乃为健身抗暴,维护正义。吾门弟子要自觉遵纪守法,不仗技欺人,不畏强凌弱,不为非作歹,不淫佚奢侈,不与狂徒较量,不与无知争强。以自己良好的武德技艺,做安定团结的楷模,弘扬正气,见义勇为,分清黑白,明辨是非,不可乱信谗言,伤害同道,同门一人有难,须全体助援。否则,乃师门不仁不义之人也。 学拳者武德要求: 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莽轻。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缺德者不或与之学,丧礼者不或教之武。 尚德不尚力,习武先修德。 学生习武“十不可”: 不可轻师;不可忘义; 不可逞斗;不可欺人; 不可酗酒;不可赌博; 不可吸毒;不可戏色; 不可炫耀;不可无礼。拳师教拳“五不传”: 人品不端者不传; 人无恒心者不传; 不知珍重者不传; 心险好斗者不传; 轻浮外露者不传。练功有五忌: 一、择师不慎,误入杂门外道,养成习惯,日后虽遇真传,亦难改正也。
二、对老师信仰不坚,不本老师所教之道理用功,自动聪明,东想西想,参加其他道理,以致心神杂乱,暗病百出,若藏若露,此毛病最不易改正。
三、有不良嗜好,如烟、赌、色等,将人身三宝精气神已耗费枯竭、昏头胀脑,不能悟道矣。
四、平素曾练外家硬功太过,如吞气努力,咬牙睁眼,鼓肚子打肚皮,以及挑打周身,油棰贯顶等等,已将身上最宝贵之神经练死,成为麻木状态,毫无灵感,不能操太极功夫矣。
五、入道未深,离师太早,即想在人前显弄,致被外门功夫引诱,走入歧途,无法纠正。
以上五者,皆不能悟道也。学拳须知欲学拳,先明理,讲文明,讲礼义, 还需要,懂科技,学力学,与生理, 杠杆法,螺旋力,劲虚实,通血气, 强体质,熟技击。 要明理,求明师,师不明,误子弟。 师教言,多详记,师示范,看仔细, 由感性,而理性,多思考,多练习, 持之恒,守规矩,求进步,莫心急, 不觉中,功益增。 还需要,有良朋,同学拳,可互助。 多试验,细品评,对与错,俱分明。
学拳师训 学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何能学艺。
学拳不可狂,狂则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
学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必受教,人岂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以为善,善斯大矣。
学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智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启下,处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不灵,动一着自成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学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阴阳开合非教者所能增损也。复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规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学拳,虽无大用处,然当今之世,列强争雄,若无武艺何以保存?惟取是书演而习之,于陆军步伐止齐之法不无小补。我国苟人人演习,或遇交手仗,敌虽强盛,其奈我何? 是亦保存国体之一道也。有心者勿以 芻 荛之言弃之。   学拳,不可借以为盗窃抢夺之资。如借以抢夺,是天夺之魄,鬼神弗佑,而况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学拳,不可凌厉欺压人。一凌厉欺压,即犯众怒,罪之魁也。教拳须知 为人师,责任重,第一要,感情真。
解理明,戒唯心,细示范,莫囫囵。
对学生,诲不倦,使学生,学无厌。
对青年,要求严,学规矩,毫不苟。
促勤学,莫撒手。老病者,区别待,
柔缓练,勿贪快,待身健,渐加量。
运动量,应适当,才能够,保安康。
教与学,能相长,学而教,戒狂妄。
人来学,师只一,来学者,皆我师。
督促我,勤复习,学无止,毕生力。
欲有成,集群智,莫谓师,达顶点,
愿学生,青胜蓝,同升高,共登攀。 武德十戒 一、戒立志不坚,徒染虚名、
二、戒轻浮虚夸,不知深浅,
三、戒心胸狭窄,不纳忠言,
四、戒狂妄自大,唯我独尊, 五、戒逞强斗狠,虚荣好胜,
六、戒舌无禁忌,议人之过,
七、戒虚担师名,误人子弟,
八、戒铜臭之躯,奸商气息, 九、戒自矜自赏,故步自封,
十、戒不敬师道,无情无义,-
TA的最新馆藏习惯教案1尊师礼仪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习惯教案1尊师礼仪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武术的礼仪
武术的礼仪
学习啦【武术基础】 编辑:方婷
  作为先民的生活方式,浓缩了大量的中国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的。欢迎阅读!
  武术的礼仪 - 场所
  (一)武术竞赛场所
  1、举行武术竞赛活动时,应有升、降国旗的仪式。在升国旗时应唱(奏)国歌,全体在场人员应面对国旗肃立,行注目礼。
  2、如无升降国旗仪式,也可事先将国旗悬挂在赛场的适当位置。在竞赛开始时,举行面对国旗、肃立唱(奏)国歌的仪式。
  (二)武术训练场所
  l、在适当位置悬挂国旗。
  2、在适当位置悬挂中国武术协会会徽。
  3、在适当位置张贴中国武术协会颁布的&武德守则&和&习武十戒&。
  4、从武人员进入和离开训练馆时,必须向国旗行鞠躬礼;运动员(学生)还必须向教练员(教师)行抱拳礼。
  武术的礼仪 - 拳术礼仪
  一、抱拳礼:并立步,身体直立,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成掌。双手从体侧向胸前合抱,两小臂微内旋,两臂撑圆,平举于胸前,左掌心贴于右拳面,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受礼者。
  注:此礼为晚辈(学习者)向长辈和教师行礼的方式。
  二、 注目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受礼者。
  三、点首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施礼者,点头示意,身体保持中正。
  注:(二)、(三)为长辈和教师对晚辈(学习者)还礼的方式。
  武术的礼仪 - 徒手礼
  1、抱拳礼
  武术的礼仪-抱拳礼
  1、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一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
  2、拳礼的涵义: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劳&五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拳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以武会友,五洲四海,武林是一家;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3、拳礼的应用: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
  注目礼和抱拳礼
  1、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腿的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2、礼的应用:
  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
  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
  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3、注目礼
  并步站立,目视受礼者或向前平视,勿低头弯腰,表示对受礼者的恭敬、尊重。若表示对行礼者答诺或聆听指教受益时,可微点头示意。
  武术礼仪 - 持械礼
  持剑礼和抱刀礼
  1、抱刀礼: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斜横于胸前,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持剑礼和抱刀礼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2、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抱剑,屈臂使剑身贴于小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两腕部与锁窝同高,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目视受礼者。
  3、持棍礼:右手握棍把段(靠棍把三分之一处),屈臂于胸前,棍身直立,棍梢向上;左手拇指屈拢成侧立掌,掌指向上,掌心与右手指根节指贴;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两手与锁骨窝同高;目视受礼者。
  4、持枪礼:右手握枪把端,屈臂于胸前,枪身直立,枪尖向上;左手拇指屈拢成侧立掌,掌指向上,掌心与右手指根节指面相贴,两臂外撑,肘略低于手,两手与锁骨窝同高;目视受礼者。
  其它器械的持器械礼,参照上述规范统一。不再一一列举。抱刀礼、持剑礼、枪、棍礼一般在武术的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武术的礼仪 - 递械礼
  1、递刀礼:并步直立,左手托护手盘,右手托刀前身,使刀平横于胸前,刀刃向里;目视接刀者。
  2、递剑礼:并步直立,左手托护手盘,右手托剑前身,使剑横于胸前,剑尖朝右;目视接剑者。
  3、递棍礼:双手靠近握棍于把段(靠近棍把段约棍身1/3),左手在上,两臂屈圆,使棍竖于体前,棍梢端朝上;目视接棍者。
  4、递枪礼:双手握枪于把段处,左手在上,两臂屈圆,使枪垂直于体前,枪尖朝上;目视接枪者。
  武术的礼仪 - 接械礼
  接刀礼接剑礼
  1、接刀(剑)礼:开步站立,左手掌心朝上托刀于递刀刃者两手之间,右手心朝下接握刀柄;目视右手接刀。
  2、接棍礼:并步直立,两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拢,左手在上,靠近递棍者手下部接握;目视双手接棍
  3、接枪礼:并步直立,两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拢,左手在上,靠近递枪者手下部接握;目视双手接枪。
  接刀礼和接枪礼
  以上是中国武协规定的武礼规范,武术段位考试时武礼行礼不当会直接影响段位选拔,也是当前武林比较公认的武礼规则,个别拳种(如五祖拳)除外。
  武术的礼仪 - 传统武礼
  先是左脚上步,右脚跟上并步站直,意为视对方为尊。再步上前,以表示敬仰;左手四指伸直意为练武之人应该艺德齐备,拇指弯曲意为不逞强不做大。
  两臂平颌环抱当胸拢成圆意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掌为文拳为武,右拳紧握抵于左掌中指端意为武不犯禁,勇不滋乱,就文止武。两手手心向上外推,意为有缘相会是朋友,来请师友前辈指教,拳眼向胸意为友情记心中;两手高举过头为至礼,表示对对方佩服的五体投地。
  两抵,出声为响拳,表示心急意切,情绪激烈;抱拳四面环绕为罗圈礼,是对众人的大礼;若抱拳于左胸为武礼,意为晏文就武,以拳说话,准备开打了。
  武术的礼仪 - 教学礼节
  武术的礼仪-教学礼节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
  1.技术教学、训练礼节
  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同学间距约10厘米),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教练)时,师生均行抱拳礼。老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也行抱拳礼。然后落手立正。礼毕,上课开始。
  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互行抱拳礼;老师落手站立,然后学生落手立正。礼毕,师生下课。
  2.理论课堂礼节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班长发口令:&坐下!&学生就坐,开始授课。
  下课时,老师说:&下课!&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武术的礼仪 - 竞赛礼仪
  武术的礼仪-运动员礼节
  1.武术竞赛开幕式、闭幕式仪式
  武术比赛开幕式上,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幕,全体人员起立面向国旗方向肃穆站立。升国旗,唱国歌。闭幕式举行降旗仪式时,全体人员唱国歌。
  2.运动员礼节
  套路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然后走到裁判长的右侧半场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势和收势。听到宣布最后得分时,也应向裁判行&抱拳礼&,以示答谢。
  散打运动员上场当被介绍时,先面向裁判长原地行&鞠躬礼&;再转向观众行鞠躬礼。场上裁判检查护具完毕,双方运动员面对,互行&鞠躬礼&。比赛结束,双方运动员上场。当听到宣布最后胜负时,应先向裁判长行&鞠躬礼&,然后转向观众行&鞠躬礼&,再面向对手行&鞠躬礼&。
  3.裁判员礼节
  裁判员穿着统一的服装,佩带统一的裁判标志。比赛开始,广播员介绍技术监督委员会成员时,起立行&抱拳礼&;介绍仲裁委员会时,被介绍者原地行&抱拳礼&;当介绍总裁判长、裁判员时,被介绍者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站立,行&抱拳礼&。礼毕,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向后与右脚并步站立。
  在比赛开始或结束时,当运动员向裁判长行&抱拳礼&或&鞠躬礼&时,裁判长应点头示意,以示还礼。
  武术礼仪 - 表演礼节
  1。表演者在表演开始前,都应向主席台的贵宾、领导和现场观众行&抱拳礼&或&鞠躬礼&;表演结束后,行&鞠躬礼&。
  2.武术活动中,被人介绍时,应行&抱拳礼&或&鞠躬礼&。
  3.武术器械递接方法
  递接器械是武术外在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向对方递交器械时,刀尖、剑尖向下。切忌刀尖或剑尖指向对方。枪、棍垂直离地约20厘米递给对方。切忌枪尖朝向对方,以失礼节。
  武术的礼仪 - 武德守则
  武术的礼仪-标准动作
  武德守则 :
  一、热爱人民 精忠报国
  二、弘扬武术 以德为先
  三、崇尚科学 求实创新
  四、强身 文武兼备
  五、遵纪守法 伸张正义
  六、维护公德 尊师爱生
  七、 勤学苦练
  八、团结友爱 谦虚谨慎
  九、诚实守信 知行统一
  十、仪表端庄 礼貌待人
  习武十戒 :
  一、不准有辱国格人格,危害社会治安
  二、不准拉帮结派,搞宗派门户争斗
  三、不准宣传伪科学,搞封建迷信活动
  四、不准搞非法敛财,牟取暴利
  五、不准淫乱、赌博,参与毒品活动
  六、不准打架斗殴,恃强凌弱
  七、不准拨弄事非,破坏团结
  八、不准营私舞弊,唯利是图
  九、不准酗酒滋事,制造事端
  十、不准骄傲自大,出言不逊
本文已影响 人
[武术的礼仪 ]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57人看了觉得好
774人看了觉得好
981人看了觉得好
【武术基础】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尊师长懂礼仪手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