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小学深化课程改革方案面有哪些困惑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从事IT行业已经两年工作经验,C#程序员,软件开发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6:01: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
官方公共微信&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发展名校引领课程改革
培养名师打造高效课堂
本站编辑:admin
  题记:2008年9月,辉南县派出四名教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在河南举办的新课程教学大奖赛,参赛的四名教师都获得了一等奖。大奖赛上引起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的关注,然后郭老指示“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的负责人给辉南县教育局打电话,了解辉南县的课程改革进程及相关情况,于是辉南县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以及总课题组的关注与关怀,参与课题实验就从这时开始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首先,全县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只有少数学校是真正的在搞课改,相当一些学校只是做表面文章。有上级检查就有课改;有教学研讨会就有课改;有教学大奖赛就有课改……还有的学校是瞻前顾后、改改停停、停停改改,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去理解和践行新课程改革,没有把课程改革与祖国的复兴大业结合起来。一些课程改革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在学校内也有发展不平衡现象,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仍然有抵触情绪,课程改革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
  其次,辉南县是吉林省首批进入课程改革的实验县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困惑,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关于打造名校问题;名师的引领作用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校本课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与课程改革相联系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课程改革进行了六年了,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有的学校在县域内小有名气,甚至在全市也颇有影响,然而这部分学校取得的成绩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进一步扩大战果,能否在原有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取得名符其实的教学经验,使之真正成为全县乃至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改名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参加“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的子课题研究总的来说是为了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1. 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把课程改革与祖国的复兴大业结合起来,为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2. 是为了真正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3. 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是为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真正意义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一言堂”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引领者。
  (二)实践意义
  实验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1. 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参与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使课堂动而有序,活而不乱,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学堂,从而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2. 打造名校。通过参与实验研究,把原有取得一定成果的部分学校打造成区域内乃至市内外、省内外颇具影响并具备引领能力的名校。
  3. 培养名师。通过参与实验研究,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步伐,特别要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迅速形成名师团队,并逐步扩大名师团队的队伍,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的有生力量。
  4. 创建县域教育品牌。通过参与实验研究,通过几所实验学校的带头引领与辐射,使全县课程改革整体有大幅度提升,使全县课程改革成为区域内品牌,实现区域内整体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的过程与方法
  1. 请进来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组长、专家王增昌教授多次来辉南指导课题实验。在课题组的协调下,多次聘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来我县讲学,先后聘请了北京十一学校的张素兰老师,李景龙老师,山东省潍坊五中韩吉东校长,全国著名的专家、名师吴正宪、钱守旺、吉春亚老师,湖北省专家黄解放老师来我县讲学,并对课程改革进行引领与指导。省教育学会,省教育科学院,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农村教改研究所、市教育学院、市教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也多次来我县指导课程改革工作。
  2. 走出去学习。通过“走出去”带领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先后参观了洋思中学、杜O口中学、山东潍坊五中,山东邹平县相关学校,天津大港五中,鄂尔多斯东联中学,沈阳辽沈第一小学等学校学习课改先进经验和做法。
  3. 积极参加总课题组活动。积极参加“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的总课题组举办的各种论坛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使实验学校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和新课程理论,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4. 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各学校之间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校本教研由研讨式,推门式,联动式,点片式,两点式发展到主题式,主题教研已经成为各学校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5 承办各级新课程研讨会。通过各级现场会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进程,2008年5月,东街小学承办了全县小学新课程理念引领现场会,2008年11月,东街小学承办了通化市小学课程改革阶段总结会,2009年6月,东街小学、抚民学校、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承办了全国小学新课程理念有效课堂研讨会。2010年11月东街小学承办了“吉林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吉林省首届生本教学模式协作研究专题论坛”。
  6. 成立主题教研联合促进体。各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手段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处,在实验小学、二实验小学的积极引领下成立了主题教研联合促进体,本课题的实验学校共有七所,其中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东街小学、抚民学校、板石河中学等五所学校成为联合促进体的主要成员学校,占联合促进体的成员校的六分之五。
  四、实验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三年来的实验,各子课题实验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东街小学成为全国知名课改名校,朱岩校长以及东街小学的名师团队先后去全国各地参与讲学若干场次,东街小学的“三知四学”教学法在全国各地颇有影响。2009年9月,东街小学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12月,在《纪念吉林省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中,《“三知四学”把精彩还给学生》一书获吉林省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年5月,东街小学被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集体;2010年9月,东街小学被评为辉南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2010年10月,经总课题组专家指导委员会考察审核评选,被评为“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吉林教育》分别以《书香、人文、活力的东街小学》和《开展“三知四学”教育,创建绿色生态课堂》进行全方面报道;《通化教育》也以《规范加特色,特色创品牌》为题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全面报道。2009年6月,《经贸信息》报在第二版、第三版以《辉南县朝阳镇东街小学“全国小学新课程理念有效课堂研讨会”现场追踪纪实》为题进行全篇报道;2009年11月,《吉林工人报》以《放飞孩子的梦想――辉南县东街小学创新教学模式侧记》为题报道东街小学的课改先进事迹。
  辉南县实验小学通过“学生优良品学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质,通过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将养成教育融入常规教育、学科教学、家庭教育和重大庆祝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学校研发了《我的成长日记》、《优秀品学习惯ABC》、《良好品学习惯培养策指要》、《评价指标体系》、《好习惯快乐成长》等一系列校本教材。实验小学连续几被评为辉南县德育先进单位。
  第二实验小学通过三年的实验,学生在“自主高效六步教学”流程的背景下逐步成长起来,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乐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有自已独特的见解与想法,充满求知的欲望,对自己的发展善于规划,并为之积极努力。教师能够熟练地驾驭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了课程改革最前沿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教师由“教书型”转为“专家型”,能够承担省市级、国家级公开课。十几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师教学研究》和省级刊物《吉林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学校教师的实验经验结集在《踏着新课程的节拍走来》一书中。通过三年的实验,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学校被《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总课题组评为“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省教科所评为“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主题教研实验校”,学校还先后获得了通化市“校本课程先进单位”,“教育教学优胜单位”等荣誉。
  抚民学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验教育为核心的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一是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二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三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四是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堂教学流程。五是完善创新让教学模式形成特色。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对“整体建构、自学互教、精讲多练”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选择、组合和完善,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四三”教学新模式。
  五、成果推广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辉南县的课程改革工作已经成为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县区,在通化市,乃至整个吉林省频有影响。几所实验学校成为课程改革引领校,在几所实验学校的带动下,辉南县的课程改革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课程改革形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一大批课改名师脱颖而出。辉南县课改实验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实验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教育品牌创新峰会”上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学科技发展促进会、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育基金会、今日财富报社等部门评为“2011中国十佳教育改革示范县”,以及“2011中国十佳教育改革先进单位”。
  以东街小学、实验小学、二实验小学、抚民学校部分教师参与编写的大型系列丛书《问题引领》(小学卷)在全国发行。以七中教师参与编写的大型系列丛书《问题引领》(中学物理卷)在全国发行。以教研室牵头,以几所实验学校参与编写的《深化主题教研的思考与实践》(理论实践篇)已经面向全国发行。以东街小学的“三知四学”教学法为主要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县推广,甚至影响到梅河,靖宇,扶松,白山,吉林,长春,沈阳,河北,陕西等省内外课改实验区。其中沈阳市浑南新区朝鲜族学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在辉南县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jiaoyujiaoxue/1219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年10期
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正面对当下深化初中课程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每一所初中学校都会感到困难重重,我校也一样。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矛盾与困惑,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愿与同行分享。一、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深刻理解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常态(一)重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初中教育的功能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间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初中,小学是最基础的教育,教育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2.3【正文快照】:
面对当下深化初中课程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每一所初中学校都会感到困难重重,我校也一样。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矛盾与困惑,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愿与同行分享。一、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深刻理解当下学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儒强;[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S1期
张先明;[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冯春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李经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6期
吴诗敏,卢英;[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袁桂林;[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张弘;[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雷晓虹;[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李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冯亚苹;[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维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许培良;王克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张建英;;[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李素文;;[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夏建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韦荣宪;;[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郭民;;[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崔玉平;武晓晗;;[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刘国进;;[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胥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范立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杜弋鹏;[N];光明日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刘淼;[N];青岛日报;2006年
丁柏元;[N];绍兴日报;2007年
周波;[N];成都日报;2007年
张振芳;[N];朝阳日报;2007年
谢小曼;[N];潮州日报;2008年
张策;[N];天津教育报;2008年
孙刚;[N];天津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华;[D];延安大学;2012年
周杨;[D];苏州大学;2010年
宁娜;[D];东北大学;2008年
李亚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武晓晗;[D];苏州大学;2013年
尹婧;[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卢德玉;[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张建中;[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马建斌;[D];西南大学;2010年
李国平;[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适如其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宁省深化课程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