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差方面面的制造过程

人民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曾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让我这个理工科学生也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推荐给大家看。

1995年,我从美国回国后,将自己对美国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一篇小文章。《南方周末》、《读者》、《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文章发表后的几个月,我当年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校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带着她的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来看我。聊天中,说到了我的儿子,说到了我儿子在美国小学中的经历,说到了美国教育。

这个小姑娘在一旁听着,突然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问道:“叔叔,你是不是写了一篇文章,说你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的事情?”

我说:“写美国小学的文章可不少,你看的是哪一篇?”

小姑娘说:“文章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是不是这篇文章?”

我很吃惊,一个小姑娘怎么把这么长的一段话都背下来了?我告诉她,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小姑娘有些雀跃地说:“叔叔,你知道吗?我把这段话用刀子刻在我的桌子上了。我是在《读者》上看到这篇文章的,看了很多遍,背了下来。我想,我要是在美国的学校上学就好了!”

一个孩子,竟然用小刀把描述美国教育的一段话刻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

与孩子聊起来,方才知道,他们的课业太沉重了,以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或者想做的事。学校对她们的管理也太严格了。这个小姑娘无法想象,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的地方!有鼓励孩子们给总统决策提意见的地方!孩子太渴望在学习中能够自主、能够轻松、能够快乐了,他们太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太向往课堂外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同学的女儿使我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我发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孩子们被越来越紧的紧箍咒勒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每天被拴在桌前十几个小时,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陷入过度沉重的学习苦役之中。他们拥有的天地太狭小了,他们离课堂外那个精彩的世界也太遥远了。

我们为什么只把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的准则限制在如此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之中?我真是担心,在这样的禁锢之下,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结果恐怕不止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

一个孩子比身边的同学高出几分都会受到奖励,以至于他们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们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我们真的必须剥夺孩子们的轻松和快乐,真的必须让他们与精彩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才能使他们成才吗?

美国教育学界提出一个概念,他们认为,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提前兴奋”那会对以后他们的成长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最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他们厌学情绪的产生。


几年后,我在中国的的大学中看到了这种束缚孩子天性的应试教育的后果。我200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我发现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我看过我们学校对学生状况进行的调查,“挂科”已经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对老师布置的难度高的作业公开表示不满,对老师要求阅读的文献敷衍了事,几乎很少有学生有完整的课程之外的学习计划。

课堂上无论是上午的课还是下午的课,总是有一些学生无精打采,甚至埋头睡觉。学生在课堂上的怠惰,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但是,大学生在刚刚赢得可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机遇之际,却普遍呈现出无精打采,行动怠惰,无所事事,手足无措。


我发现,恰恰是那些似乎社会排位较高的文科院校的学生,这种特征表现得更突出。我不能不想到这些孩子都是在中学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中学(甚至是以小学的奋斗为基础)近乎残酷的学习竞争、同类拼杀中脱颖而出,进入所谓的好大学。此时,他们会觉得人生中最难达及的目标已经实现。在经历初中和高中至少6年强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压之后,他们普遍疲惫不堪,甚至身心损伤。

别说我们的教育没有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一生进行过前瞻、思考和设计,就是有这种设计,孩子们也未必能够聚集起向更高目标前进的身心能量。

我看到,我们大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数量,比美国的大学生要多。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实际上触及的知识范围、掌握的知识总量和美国的大学生相比有重大差距。

我在我的课堂上做过统计,同样一个学期的一门课程,美国学生的阅读数量是中国学生的五倍以上。如果按照一个学生大学期间要学习50至60门课程计算,我们的学生要少阅读多少东西?

美国大学是主张教师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的。但是,他们控制教学质量的标准一是保证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阅读范围和数量,二是作业环节严格要求。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基本是阅读一本儿教材,完全是中学的学习模式。我曾经在我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上向学生们介绍国内外同类课程的多部教材,让学生们阅读之后再选择购买。我一是觉得必须开拓学生的视野,二是怕让学生有任何负担。没有想到,那一年学生对我的课程评价中,一个学生提出意见:老师不指定教材。学校教务处按照严格的工作规范,让我给学生书面回答。我真是纳闷:我们的孩子们真是当得到自由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呼吸吗?

我特别吃惊的是,当真有老师布置大量的阅读时,学生们会抱怨,当老师试图组织讨论时,学生们会沉默。如果老师要求严格,就可能导致在学校组织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调查中得分降低。这样一来,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渐渐达成一种相互“宽容”的默契。

问题的产生永远是复杂原因的集成。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设计缺陷、管理缺陷、运行缺陷,难道不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吗?

人民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曾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让我这个理工科学生也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推荐给大家看。

1995年,我从美国回国后,将自己对美国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一篇小文章。《南方周末》、《读者》、《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文章发表后的几个月,我当年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校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带着她的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来看我。聊天中,说到了我的儿子,说到了我儿子在美国小学中的经历,说到了美国教育。

这个小姑娘在一旁听着,突然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问道:“叔叔,你是不是写了一篇文章,说你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的事情?”

我说:“写美国小学的文章可不少,你看的是哪一篇?”

小姑娘说:“文章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是不是这篇文章?”

我很吃惊,一个小姑娘怎么把这么长的一段话都背下来了?我告诉她,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小姑娘有些雀跃地说:“叔叔,你知道吗?我把这段话用刀子刻在我的桌子上了。我是在《读者》上看到这篇文章的,看了很多遍,背了下来。我想,我要是在美国的学校上学就好了!”

一个孩子,竟然用小刀把描述美国教育的一段话刻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

与孩子聊起来,方才知道,他们的课业太沉重了,以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或者想做的事。学校对她们的管理也太严格了。这个小姑娘无法想象,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的地方!有鼓励孩子们给总统决策提意见的地方!孩子太渴望在学习中能够自主、能够轻松、能够快乐了,他们太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太向往课堂外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同学的女儿使我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我发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孩子们被越来越紧的紧箍咒勒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每天被拴在桌前十几个小时,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陷入过度沉重的学习苦役之中。他们拥有的天地太狭小了,他们离课堂外那个精彩的世界也太遥远了。

我们为什么只把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的准则限制在如此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之中?我真是担心,在这样的禁锢之下,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结果恐怕不止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

一个孩子比身边的同学高出几分都会受到奖励,以至于他们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们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我们真的必须剥夺孩子们的轻松和快乐,真的必须让他们与精彩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才能使他们成才吗?

美国教育学界提出一个概念,他们认为,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提前兴奋”那会对以后他们的成长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最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他们厌学情绪的产生。


几年后,我在中国的的大学中看到了这种束缚孩子天性的应试教育的后果。我200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我发现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我看过我们学校对学生状况进行的调查,“挂科”已经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对老师布置的难度高的作业公开表示不满,对老师要求阅读的文献敷衍了事,几乎很少有学生有完整的课程之外的学习计划。

课堂上无论是上午的课还是下午的课,总是有一些学生无精打采,甚至埋头睡觉。学生在课堂上的怠惰,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但是,大学生在刚刚赢得可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机遇之际,却普遍呈现出无精打采,行动怠惰,无所事事,手足无措。


我发现,恰恰是那些似乎社会排位较高的文科院校的学生,这种特征表现得更突出。我不能不想到这些孩子都是在中学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中学(甚至是以小学的奋斗为基础)近乎残酷的学习竞争、同类拼杀中脱颖而出,进入所谓的好大学。此时,他们会觉得人生中最难达及的目标已经实现。在经历初中和高中至少6年强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压之后,他们普遍疲惫不堪,甚至身心损伤。

别说我们的教育没有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一生进行过前瞻、思考和设计,就是有这种设计,孩子们也未必能够聚集起向更高目标前进的身心能量。

我看到,我们大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数量,比美国的大学生要多。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实际上触及的知识范围、掌握的知识总量和美国的大学生相比有重大差距。

我在我的课堂上做过统计,同样一个学期的一门课程,美国学生的阅读数量是中国学生的五倍以上。如果按照一个学生大学期间要学习50至60门课程计算,我们的学生要少阅读多少东西?

美国大学是主张教师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的。但是,他们控制教学质量的标准一是保证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阅读范围和数量,二是作业环节严格要求。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基本是阅读一本儿教材,完全是中学的学习模式。我曾经在我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上向学生们介绍国内外同类课程的多部教材,让学生们阅读之后再选择购买。我一是觉得必须开拓学生的视野,二是怕让学生有任何负担。没有想到,那一年学生对我的课程评价中,一个学生提出意见:老师不指定教材。学校教务处按照严格的工作规范,让我给学生书面回答。我真是纳闷:我们的孩子们真是当得到自由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呼吸吗?

我特别吃惊的是,当真有老师布置大量的阅读时,学生们会抱怨,当老师试图组织讨论时,学生们会沉默。如果老师要求严格,就可能导致在学校组织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调查中得分降低。这样一来,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渐渐达成一种相互“宽容”的默契。

问题的产生永远是复杂原因的集成。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设计缺陷、管理缺陷、运行缺陷,难道不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吗?

17年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出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High Tech High,这所高中的建立是在美国进行的又一次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这所学校抛弃了加州的课程标准,放弃了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览废寝忘食。

起初,父母们充满疑惑地把孩子送到这里,随后经历了紧张、焦虑、感动和惊喜等各种可能的情感体验。98%的大学入学率打消了父母对这样一所学校的疑虑,随后的17年间,High Tech High成功复制了13所学校,并且将教育延伸到了初中和小学。

2年多以前,一部关于High Tech High的教育纪录片完成了拍摄,这部纪录片被命名为Most Likely to Succeed(按字面意思翻译是:极有可能成功)。影片已经获得了各种电影节大奖,虽还未在院线公映,但已在美国上千所学校巡回放映,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虽然High Tech High很谦逊地说自己只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但她却给了教育改革者极大的信心,也给了父母和孩子们极大的鼓舞。

有幸在公映之前看到这部纪录片,除了内心的震撼之外,更多的是持续不断的思考。

理想的学校应该像儿童博物馆

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100多年前教育改革者就已经知道了方向,而100多年后,才出现High Tech High谨小慎微地告诉人们这一次改革应该是极有可能成功的?

当我看到电影里High Tech High的教室时,就像看到了儿童博物馆,100多年前,那些对当时教育系统不满的教育者和父母由于无法撼动学校教育,因此转向社会教育,用儿童博物馆这样一种形式来做学校做不到的教育。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儿童博物馆的迅猛发展伴随着那个时期大多数学校教育改革尝试的失败。教室的混乱、家长的批判,让当时很多充满希望的学校变革彻底终结。

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的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就应该像儿童博物馆,教室里给孩子上课的都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让孩子们从专业人士那里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

儿童博物馆出现100多年后,真的出现了Howard Gardner教授所说的像儿童博物馆一样的学校High Tech High。为什么要花100年?这100年,学校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没有停止,但不停的失败让人有挫败感,为什么教育者都知道该去哪里,而变革的道路却举步维艰?纪录片里的几个场景让我看懂了阻力。

来自家长的阻力:问到家长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家长会认同各种包括解决问题、批判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非常重要,但对于学校所尝试进行的改革却保持非常中立的态度,家长认为只有孩子通过考试能够进入大学之后,才有可能去讨论这些所谓的能力,如果连大学都上不了,家长很担心孩子的前途。当老师说起自己是从名校毕业但却感觉缺失了很多东西,人生没有方向,很多能力还要重新学习的时候,家长的反应是,那也是因为老师曾经进了名校,所以才有机会做这样的思考。

来自学生的阻力:一个充满激情想在传统学校课堂中实施教学改革的数学老师,他觉得光让孩子们学会应付考试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想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好,结果却出乎意料地遭到了孩子们的抵抗,在采访这些孩子们是想让老师教他们考试还是教他们生活技能的时候,孩子们的答复是他们希望学习怎么考试,可以等考上大学之后再去考虑技能方面的事。

家长和孩子都在一个系统内做思考,这个系统需要用考试来衡量以及决定人生走向,而这个标准化的考试却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关联,家长被这个系统绑架,后来孩子自己也被这个系统绑架,站出来挑战这个运转多年且非常庞大的系统就像一场不知输赢的赌博。

于是,谁也不想赌上孩子的命运或自己的命运。偶尔会有几个人挑战系统并获得了成就但也不足以给其他人勇气,因为很多人都会想,这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只是普通人,一旦跳出系统可能会满盘皆输。

在我看教育系统时,总有一种感觉,曾经有一小撮有权威或有权利的人设置了一个系统、制定了一种规则,这个系统及规则完全符合那个时期的需要,于是其他所有人都开始基于这个系统规则去做行为选择。

结果过去了上百年,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来自各个领域的呐喊声多么震耳欲聋,却还是没有人敢去对这个系统做彻底的颠覆,明明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但我们却欲罢不能。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类自己制造的,人类在自己的思维体系里想要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一定是难上加难。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High Tech High用了两个数据来说明为什么他们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0%,另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大学录取率是98%。纪录片选择这两个数据一定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我相信真正做教育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考高分和进入大学不能够说明这个人的人生会怎样,这也是为什么影片的命名是“极有可能成功”。

我觉得影片选择这两个标准是因为这是最能给人信心的,父母们担心的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上不了大学,那么High Tech High首先要告诉父母的是,虽然是在这样一所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没有上下课铃声的学校里,孩子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一样可以进入大学,对于父母来说要下赌注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可输的。

这也是为什么High Tech High在过去17年里能够迅速复制,而没有遭到来自父母和孩子的抵抗。

在我看来,如果教育改革者建立了一种模式,即打破了系统规则、又在系统中运行良好,这个改革本身就已经成功了。

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High Tech High为什么会成功?

调动孩子自主的学习积极性是核心。

在这点上,High Tech High用项目制学习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协作、主动尝试,老师最核心的作用是课程最初的“项目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协助,这就是儿童博物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一个环境和任务,让学习自然发生,在儿童博物馆里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厌学的孩子。

老师的管理机制是关键。

High Tech High的老师有一半不是职业教师,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受教育改革的感召来到这里任教,学校为此成立了教师学院,给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提供教师培训获取教师资格证。

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加入High Tech High的教师队伍,申请者需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的人可以与学校签订一年的教师合同,教师每年接受考核决定是否能够续签。

High Tech High的老师很辛苦,他们要做很多一般老师都不会做的工作,但他们对教育充满激情,因为只要当上了High Tech High的老师,那间教室将成为自己的舞台,没有考试分数的要求也没有课程标准的限制,老师要做的,是必须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热情完成学习项目。

让教育回归生命的理念是支撑。

Ken Robinson说教育就像园艺,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我们在种花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哪株花长得不够快就去拽起来,这不可能对花有帮助,我们最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花种得一模一样。

而现在的教育更像是工厂,我们企图让所有的孩子经过加工之后都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这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但却是违背生命本质的。让教育回归生命就让孩子有机会体验生命中的各种波澜,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绽放。

纪录片中,一个女孩在一年之内从害羞不敢说话到成为戏剧导演,一个男孩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最终还是失败,失败后反思反省再次出发而后获得成功,这些故事中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而这个成长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强迫、没有人鞭策。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自我反思,过程中给予肯定、给予支持。当父母们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时,那些眼神和眼泪中,看得到是教育用生命唤醒了生命。

用真实的项目来展示学习成果。

High Tech High没有考试所以就没有考试成绩可以向家长报告,每年一度的展览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览内容就是孩子们进行的项目,可能是一本书、一个话剧、一架飞机、一幅画或是一个机械装置,虽然是老师设定的项目,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这个展览会对全社区的人们开放,因此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

学习的意义变得很真实,不是一个标准化测试来评判孩子的学习,而是观展人会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真实世界的工作成果其实也是相同的评价标准,你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决定成功的要素有很多,所有的要素拼在一起才有可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改革失败了那么多年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最有可能成功的模式。当我看High Tech High的成功时,最让我震撼的是她是在保证教育公平基础上的教育模式的成功。

High Tech High是公办特许学校,学校的学生是免费入学的,政府会给学校补贴,因为学校名额有限而报名人数很多,因此学校的录取方式是在考虑邮政编码、男女性别比例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学生,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这种录取方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差异很大、学生曾经的学习成绩差异非常大,有的孩子高中入学时可能都不认识几个单词。

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High Tech High依然做到了教育模式的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如果只按分数和录取率这两个标准衡量,很多私立学校的教育也可谓非常成功,但仔细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入学成绩就可以发现,这种成功是建立在选择特定人群的基础上的,很难全部归功于学校。

标准化的成功已不再可能

我思考的第四个问题是:High Tech High离中国究竟有多远?

我们一直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似乎在各个领域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100多年前出现的儿童博物馆,我们刚追了10年,数量上的差异暂且不说,观念上的差异经常让我感叹。

High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其实我无法判断,就像纪录片中所展现的画面,大多数时候父母和孩子都是没有勇气实验的。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系统、独特的文化、独特的环境,完全复制另一个国家的成功模式基本不现实。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呼唤了很多年,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用什么来证明成功、怎样来复制成功都需要更多年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会那么慢。

在一切都在加速运转的世界里,其实唯有教育是无法加速的,因为教育在根本上就是要保持对生命自然成长的敬重。

我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我们是不是有勇气不去当帮凶?

对美国教育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对中国教育的痛斥更是振聋发聩,既然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成为帮凶?

前面分析教育改革阻力的时候其实已经看到了,即使教育改革近在眼前,父母和孩子却会因为被系统绑架而抗拒,即使明明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也还是欲罢不能。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除了万般无奈的屈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纪录片里有个引人深思的数据,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收入增长一直以来是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同步,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而中产阶级家庭收入却呈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1997年是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那一年。人工智能能做的事已经不止是工厂中的机械手,人工智能已经让很多职业消失,因此很多过去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丧生了就业能力,也无法创造价值。既然大学毕业已经不能给最终就业任何保障,那么即便是我们向系统屈服,成为摧残生命的帮凶,这场关于生命的赌博胜算已经很小。

大学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现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已经宣布学生申请入学不需要提交成绩单,或成绩单是可选项,孩子在学校所做的各种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学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以及录取的标准。

中国即使是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大学在这种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度下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必须做出改变。这一点改变已经在向父母发出信号,标准化的成功人生已经不再可能。如果我们真心是想让孩子在未来世界生存,让孩子自己的生命大放异彩才有可能。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学校教育,有时候我们甚至无力去选择学校,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一年在学校的绝对时间其实不超过三分之一,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够在未来世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利用家庭教育时间的。如果非要把人生当作一场赌局,父母就是替孩子下注的人,在人工智能即将充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代,这个注怎么下胜算更大需要每个父母去掂量。

作为走了60个国家刚毕业半年的人来说,其实

早就依靠旅行实现了经济独立,想知道我怎么边旅行边赚钱,看到最后会告诉你答案。

首先我还是要强调老生常谈的一点,旅行的意义不光是为了逃避生活,就算逃离,平庸的人逃离到其他地方,依旧是平庸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读万卷书是在行万里路之前的,因为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旅行的出走,就像飞出去的回旋镖,是要回归生活的,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旅行这是最简单的初衷。旅行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是加速我的成长。我说我规划能力强,执行力强,处事不惊,百毒不侵都太虚,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可以展示,我也不想环游世界后留下的是一堆和世界著名遗址的合影,那样太无趣了,我开始旅行学习,也就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国外游学,直白点说就是自己想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家人或者朋友问你,出去玩有什么意思啊?学习技能啊。看这回答多冠冕堂皇,可是事实就是学习技能的确是最直白的成长啊。一边探索世界,一边给自己技能树点技能,这样的成长显而易见且简单粗暴有效。总结一下我技能树上点亮的技能点吧。1、冲浪海浪在召唤我哎,我就去

又复习了冲浪,虽然水看上去脏了点,但是浪真的很安全,而且沙滩很浅;

2、开飞机顺便在台湾高雄体验了一把开小飞机,也是奠定了我以后要学习飞机执照的决心;

这次是运气好作为旅行体验师,去体验KLOOK旅行公司安排的旅行体验项目。3、潜水大三的暑假在

学习了OW潜水执照(开放性水域初级潜水执照);

我学会潜水是为了去探索这地球百分之七十的世界,所以,走啊,去世界各地探索。被网易新闻选中去

那做报道,顺便把潜水执照升级到AOW(开放性水域进阶潜水执照),其中世界十大潜点之一----诗巴丹,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海龟数不胜数,海浪风暴,杰克风暴,各种鱼群和鲨鱼,实在太壮观。

希腊的狗粮圣地---圣托里尼

潜水,爱琴海的水质还是不错的,但是珊瑚鱼群的可看性不高;

潜水,这次差点潜狗带了,触摸死亡,坐在椅子上是什么鬼???

潜水,珊瑚微观挺多的;

学习驾驭驯鹿拉雪橇,驯鹿真的很通话很可爱哎;

学习驾驶雪地摩托,特别爽!;

学习驾驶坦克???没错就是坦克,我也很懵逼。

里练习攀冰,又酷又冷!简称冷酷;

里雪地徒步,徒步国王之路很酷哎;

8、驾驶山地摩托和水上摩托在

学习驾驶山地摩托和水上摩托;

沙巴攀登4000+的东南亚最高山峰-----神山;

我还是穿着唐装爬的,我应该是唯一一个穿着唐装爬神山的人吧。11、鉴别宝石去

做国际志愿者,拍摄国家宣传片,顺便学习了鉴别蓝宝石的技能,顺手寄了400+的明信片,手写到骨折;

我简直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鉴宝师,到了

就扎进了古董店,78块钱RMB淘了个古董相机;

学习烹饪泰餐,我感觉我以后要开一家东南亚餐厅了哈哈哈哈;

学习探洞技能,深入到50米的全黑洞穴!

做了三天和尚,每天早晨5点起床做早课,也就是念经,每天吃斋念佛;

,下了恒河两次,第一次只下到膝盖就上岸了,因为上岸用餐巾纸一擦全是尸油,第二天,尸油比较少几乎没有,我缓缓一步一步走向河中,直到整个人沉入河底,这应该我最挑战的一次融入当地吧;

21、海上滑翔伞还有很多天上飞的体验,比如说在马来西亚沙巴玩海上滑翔伞;

在未来规划中我会考滑翔伞跳伞飞机考执照的hhh。很多东南亚体验都是都是旅行Klook旅行公司提供,马来西亚沙巴是由奇遇旅行提供,第二次壮行百日横穿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之行,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赞助的间隔年计划,每年4月左右都有申请的机会。

还有一些经济来源,是我拿奖金和一些公司赞助,以及给供稿卖图之类了的。

唯一不会亏本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化妆品会过期,游戏会改版,也许自己多一项技能,就少说句求人的话。在路上总有人问我:你怎么这么黑?我不想白活一辈子。哈哈哈。

记住 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定义着你。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世界太有趣,趁着年轻去旅行吧。

哦对了,旅行到底会不会改变你我不好说,但旅行是把

上为旅行前,下为旅行后。

以上是截止到2016年12月月的经历,以下是2017年1月开始的经历。

下面开始放我是怎么旅行赚钱的干货了!!! 在阅读前给您打一针预防针:

当我们踏出探索的每一步,我们对地球的未知就少一分。每天都有新鲜的明天可期待是我的幸运,选择自由职业让我偏离了惯性的人生轨道,可以去找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做,去找最喜欢的书来看,去找自己人生的道路,去了解自我,去探索人类整体或者局部的生态链。我庆幸没有把时间和生命过多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可以认识自己,做自己真心喜欢去做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成功与否倒在其次,至少享受了做事的过程,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生。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初衷吧。

二十左右,是做梦的最好年纪。

日常更新:2018年2月23日我已经在18年1月考到了USPA独立跳伞A证。

▼关于我「姚舜」93年,正在休学间隔年的大四狗暂行走过60个国家;跳伞员、冲浪手、潜水长、摄影师、旅行体验师。大家能在任何热门平台找到我:姚舜不二我们路上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面面的制造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