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气合成一个字形容道家思想,是道家的书法吗

道教杨华道长书法学生李韦苇居士
  李韦苇,女,一名道教居士。道号妙若子,中国道家书画院委员,道教青年书法家。她出生于一个山东好道的家庭,从小就受父母熏陶,也便喜欢上了道家文化。现已手抄佛道家经上千,部分经文作品也被国外各界人士所收藏。现已有不小名气。近期也将参与多个国内书画展览活动。曾还尝读过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心经》,赵孟 《道德经》等等。
  她还曾多次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做过十余年的小孩儿近视眼产品代理商,还在一次为贫苦家庭的孩子治疗眼疾的公益项目中与兄长以及朋友捐赠道教协会肆佰万元。后来出任了泰和弘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2013年的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首届书画慈善艺展活动时,结识了以书修道的杨华道长。
  杨华道长曾告诉她:他每天抄经都在10小时,右手无名指内侧已经生出厚厚的茧,但一下笔就入境。这让李韦苇心生仰慕,她放下了所有的事,跟杨华道长专心抄经。
  在杨华道长两年多的耐心教导之下,李韦苇的进步很快,她的作品也受到了很多朋友的赞赏。
  她高兴的说:看到朋友们从不相信到惊叹、从羡慕到鼓励的目光时,心里充满了自信、快乐、幸福的感觉。
  同时也有了一种体悟:抄经是修行的基本,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字是人的门面,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书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要好好习作,出“徒”后,希望义务的教授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曾经一位友人对李韦苇做出了以下评价:李韦苇居士出生于山东世儒好道之家,祖奶是当地著名道医,悬壶济世,接济贫穷。韦苇受家风熏陶,自幼喜欢道家文化,仰慕仙道。
  近些年,遍访洞天福地,参悟大道。仙真加持,秀气灵气内含。
  尝读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心经》,赵孟《道德经》,悟道同时,喜大家书法之隽秀,于心摹之。
  李韦苇在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首届书画慈善艺展活动中,有着感动前辈大德的善心,表现出了她内心深处对仙道的种种向往,同样也唤起了她对书法弘道的心愿。从此开始她就开始练习当代书法楷书。虽然只有着短短几年的功夫,她的作品就已经让业界称道,爱好者所之不断。
  老子曰,慎终如始。韦苇深感有今日成就,是上真护佑,前辈关心,喜欢者厚爱。自己将勤勉不缀,更加用心,以更好的作品弘道立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09-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试论道教对唐代书画艺术的影响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谢常勇&&&&&时间:&&&&&
道长书法作品
道教是中国本土所生的宗教,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道教对唐代书画艺术的影响最集中地表现在唐玄宗执政的开元,天宝时期。道教之所以在唐代大行其道,与唐代开放多元的文化土壤以及社会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和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唐玄宗本人即是道教的积极倡导者,身边常拥围一帮道教人士,同时唐玄宗又是一位准艺术家,他精通音乐,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虽然在不少音乐元素上吸纳了由西域传来的《婆罗门曲》,但其主要音乐构架及韵味尚属唐明皇个人创作。唐玄宗的书法水平也相当不俗,现存隶书《石台孝经碑》,大有汉代《鲜于璜碑》风格。玄宗不仅喜爱绘画,而且在鉴赏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他曾召大画家李思训,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并对李,吴二人绘画的艺术特征给予了恰当到位的评论,已被画史引述。在文学方面,唐玄宗工于诗,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笔者认为,道教是对艺术影响最大的宗教,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其哲学基础的道教十分尊崇人的自然天性,&与天地万物并生&的道家思想极容易将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导向一种自由无碍,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使得艺术家们在&乘物以游心&中获得了极其广阔的艺术空间,奇特而瑰丽的想象因此而形成,深受道教影响的李白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道教对唐代绘画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颇为唐玄宗赏识的李思训和吴道子身上。李、吴二人无疑是唐代绘画艺术的宗师,其思想和风格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思训是唐宗室,长平王叔良之孙,开元初为左羽林大将军,人称李将军,开元六年卒。李思训在绘画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金碧辉煌的山水画,其画风虽承继了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影响,但李思训更强调色彩的作用,其富丽堂皇的山水画风格完全与唐代皇室贵族趣味一拍即合,在李思训的笔下,仙山楼阁是经常性题材,贵族生活神仙化倾象甚为明显,这分明是受道教的影响。李的画风对后世工笔青绿山水的创作具有导向作用,如清代工笔青绿山水大家袁江,袁耀也常画仙山楼阁。袁江的《海上三山图》,取材是秦始皇时代的方士们杜撰出来的渤海之上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据明董其昌《容台集》记载,李思训画鱼投入池中,鱼即从纸上入池,经日不去。这显然是道教的方术,传说。
吴道子有&画圣&之称,他最初浪迹东海,后因画被唐玄宗所欣赏,召入内庭供奉,玄宗亲自改吴道子之名为&道玄&(《历代名画记》载)。吴道子曾向贺知章,张旭学书法,不成,乃潜心于绘画。贺、张二人均信仰道教,吴道子也深受二人影响,吴道子的《明皇受箓》,《十指钟馗》,《玄元皇帝像》是地道的道教绘画。长安和洛阳一些著名的道观,如太清宫,龙兴观,弘道观,域北老君庙等道观,均有吴道子的壁画。今存《道子墨宝》,五十页,画作多为道教人物,全用白描绘成,由是可以说吴道子是道教绘画之鼻主。
道教与书法的关系耐人寻味。符箓在道教的方术中十分重要,画符以线条为构架显然以中国书法为基础。东汉道教所作之符,明显是汉代隶书的若干字的结合,易于辨认。尔后为了增强符的神秘感,画符便挣脱了汉字书写的规范,作了许多大胆的变形并吸收了古来各种字体,包括草书的写法。宋代最重要的道教人物同时是一位大书家及书法理论家,其著文《记仙书》,详细论述道教书法,&实中之空,空中之有,有中之无象&,该见解不仅从本质上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特征,而且在&有&与&无&,&实&与&空&的辨证哲学中融贯了道家精神。在该文中,将道教书法分为两大系列:&今三元八会之书,皇上太极高真清仙之所用也;云篆光明之章,今所见神灵符书之字是也。&并指出道教书法不同于&世间长书&,只能意会,即所谓&冥中自相参解&。唐人张怀瓘《书断》称&案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数百言,其文犹在,象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明代陈继儒对道家书法也颇有研究,以为&道家字学详见于三洞经教部,&并归纳总结出道家书法共有三十二种,如&本文&,&云篆&,&八显&,&玉字诀&,&天书&,&凤文&,&玉札&,&丹书&,&赤书&,&琼札&等。
道教画符与书法,源于书法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书法,突破了文字形体的束缚,富于想象,变化多端,自有其不可否认的审美作用,连一代书家苏东坡也称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天篆记》)明代陶宗仪评晋太元中女巫之书&其书类飞白而不真,笔势遒劲,莫能传学。&(《书史会要》)
道教在晋代之后的风行以及道家的宇宙观,养生论对士大夫的生活情趣,精神品格,行为艺术以及艺术创作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圣王羲之便是道教的信仰者,他在《白云先生书决》中说:&天台绿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金齐贵,万古能名。&王氏用&混元之气&来阐释书法,显然是深受道教浸染。
道教在唐代的登峰造极带给了书法以极大影响,其中最明显的例证是盛唐大书家张旭。李颀《赠张旭》诗这样写道:&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笔者以为,这首诗至少给我们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张旭道教精神的外在表现形态&&无拘无束,狂放不羁;二是张旭的书法形式很可能同道士画符或书字时的仪式有关。现存张旭书《古诗四贴》,其真伪一向有争议,但笔者以为除开技术性考证,充分考虑张旭对道教的虔诚以及贴中充满歌颂道教的内容这一客观事实,那么,《古诗四贴》当为张旭所书无疑。此外,此贴开头部分的写法,其字形的似是而非,线条的随意潇洒,用墨的随意,运笔的恣意妄为,极容易让我们同道教的画符想到一处,这又为《古代四贴》系张旭所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张旭之后,狂草大行于唐,不能不说与与道教有内在的联系。李白被誉为&诗仙&(李白的思想中本身就包含着很重的道教元素),完全可称张旭为&书仙&,不过是道教影响下的审美倾向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道教对唐代书画的影响不仅止于技法层面,更在于书画家的精神气质层面。换句话说,道教思想对唐代艺术(文学,书画)的启发是多层面的,其宇宙论,行气导引之术以及对自由奇幻的神仙境的向往追求,对唐代以及唐以后的各类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本文作者: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谢常勇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点击排行
张继禹,汉文成留侯张良后裔。中国道教创始人,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
张凤林道长,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市道教协会会长。张凤林道...[]
黄信阳道长书法作品...[]
闵智亭,号玉溪道人,原籍河南省南召县,生于公元1924年。由于家学渊源,自幼养成民族自尊心理;且素喜读《留侯...[]
道子张晋,道名崇阳、字玄一,道号抱冲子,常署道子张晋,别署半步山人。张晋道长三岁时得家乡名儒启蒙修习碑...[]只搜索书法
根据字母搜索
根据行业搜索
loading...
4aqq在线矢量书法生成器
请在此输入汉字:
event.keyCode!=13) ">
字体大小:
先点击选中上面要改变的字,↓再点击下面字样选择
欢迎使用4aqq矢量书法在线生成器先点击上面的大字,再点击下面的小字改变字体然后点击"下载矢量格式"按钮,就可下载到矢量格式的书法字体.wmf 格式是通用矢量格式,可以在coreldrawa或ai等矢量设计软件里打开编辑
下面是一些可安装到电脑系统的书法字库效果
黄引齐幼儿 下载黄引齐豆芽 下载黄引齐尖叶 下载黄引齐残风 下载黄引齐拓片 下载黄引齐轻羽 下载黄引齐软笔字 下载黄引齐刺毛楷 下载黄引齐萌圆 下载黄引齐神雕98 下载
loadding.....
loadding....
实用设计教程
设计资源下载
loadding......
荣誉会员下载专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与道家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