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一再强调STEAM教育,什么是创客教育育以及创新教育

这才是STEAM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才是STEAM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围观1520次
编辑日期: 字体:
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STEAM 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即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并鼓励学科融合。
当下美国已经认识到了 STEAM 这几种能力的融合对于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性,而现在很多中国校长也都看到了这一点。9月份教育部推进教育信息化,明确提到学校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这给了 STEAM 教育一个好机会。
在引入 STEAM 教育这件事上,体制内学校的管理者们或许可以先问问自己:STEAM教育应该给学生们带来什么?而目前我国的STEAM教育企业进校后真正能给我的学生们带来什么?这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应当在入校前辨别好STEAM教育,在入校后关注其后续的发展。
什么是更有效的STEAM教育
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去识别STEAM教育:
从STEAM的含义来说,STEAM强调的是这三个点:1.跨学科以及与现实有联系。2.建构主义教学。3.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第一点,跨学科以及与现实有联系。STEAM教育指的是五个单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他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别知识后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进行创新,而这些创新是需要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也就是你学到的知识能综合运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次STEAM教育过程就需要把这五个学科全部融入,其实他们只是最关注这五个学科的发展,背后的真实内涵是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里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目前主流的STEAM教育是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以及3D打印。一般开展课堂的模式是项目的形式。这其实都是一种形式和手段,以项目为主导后,做完项目学生自然就会用到综合的知识。
那么从上图这个单片机来看,你需要在最开始学简单的编程知识,可以是开源的积木式编程方式,或者直接上道学C语言,之后你发现生活里的问题,需要通过这个机器人来完成,中间可能在轮胎转速拐弯又要用到的数学逻辑,比如左胎比右胎速度快多少才能转弯,这又需要你去具体设置。在机器人整体制作的时候,你又会运用到设计的艺术方面的知识,在拼装时会用到工程学的知识等等,这样,在单独做完一个机器人后你就已经独立运用很多学科知识了。
其二,这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我们经历的学校或者培训班教育,主要是“讲座式”的教育,老师无论是风趣还是无趣的在讲台上讲课,学生或是专心或是走神地坐着听课。这里不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有效无效,但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基于我们对于知识的一种假设:也就是知识可以通过老师传递给学生,灌输式直接告诉你知识和原理 。但是建构主义的支持者们认为这种“传递”假设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所以教育需要给学习者提供能够让他们自己建构知识的环境和机遇。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辅助性角色。所以你只需要让她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后就可以让她们自己设计项目。
STEAM 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正是受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希望让人通过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制作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知识。
从这里大家也可以发现,学校老师做不了STEAM教育的原因在于:
应试教育层面,每个老师偏科可能都有点严重,可以让老师们组队研究教案。
对 STEAM 所代表的实践和学科融合精神不明确。
从这里大家也能发掘,其实做STEAM教育,只要解决学校老师的这两点就可以了。
最后,STEAM教育不是手工制作,注重的是学习过程。所以你制作的成果远没有你的体验过程重要。制作出来的产品可能只是一个一次性的好作品,但创造力,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只能在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体验式氛围下、实际动手中才能被慢慢地培养出来。制作过程只是培养能力的手段,不应当只以最终产品来论成败。这样也能更好的把经历放在打磨产品而不是注重成果上。
我在国庆期间观摩过的一场GOOGLE X一场名为射月计划的活动。他们把孩子分成很多组,研究雾霾,以及雾霾带来的问题。之前要做很多功课让小学生了解雾霾,随后将他们分组,发现并尝试解决雾霾带来的一种问题,并构思自己的产品,再分组做呈现。那么他们可能实际操作的部分并不多,但是在构思产品时,对于产品逻辑的打磨就需要用到很多的知识,呈现时,要将产品原型以及功能来龙去脉讲清楚也需要用到设计等知识。学生在这种体验中也是一种STEAM教育的过程。
这个活动也邀请到各学科的牛人参与,在学生做完呈现后,指出他们的逻辑错误,以及实操性问题,他们再去改进,等于产品又迭代一次。所以到最后,产品可能很难做出来,但在一次又一次更新逻辑中的体验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当然,STEAM教育还是注重动手的:这种注重动手的学习体验,其实源自于美国的Maker Movement (创客运动)。
因为很多人其实并不太理解STEAM与创客的关系,所以我们来做一个区分。创客最早是DIY,自己动手做家具;慢慢地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制作电子设备;之后又融入了设计思维,制作样品,不断改进。而创客运动下,在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或者社区中心,建立起了许多“创客中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制作工具(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等)以及专业的指导人员。当人们发掘,在创作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之后,创客教育就形成了。
而结合对于科学、技术、数学、艺术、工程的重视,才在美国生出了注重实践动手的STEAM教育的概念。所以STEAM与创客一样注重体验与动手实践,重合度大,但又在关注点,历史上有所不同。
所以正确的STEAM教育姿势是,在有建构主义的氛围下,给学生提供基础的装备与工具,以及教会他最基础的知识,让其自己发现生活里的问题,通过所掌握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套用上面三个含义,我们看产品时得了解其是否有学科交叉活用?是否是自己发现问题后,再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既得定义,让大家按说明书一步步走,老师直接灌输知识?还是建构式体验学习?是以机器人教育、编程、3D打印为手段来培养创新能力?还是单单为了所谓产品创新而去做一个机器人,或者编一套程序?
STEAM进校不意味着学生就学会创新了
当你识别好 STEAM 教育准备让其进校时应该注意什么?也就是,当 STEAM 教育项目进校后,我们该问一句:“SO?” 而不是让 STEAM 进校后就觉得完成任务,学生的创新意识能被培养了。那么 STEAM 教育类企业应当带来什么?
目前,学校引入 STEAM 教育有两种方式:其一就是让自己的老师学会 STEAM 教育,直接开课,这一种对于公立学校的适应应试教育的老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其二则是通过引入 STEAM 教育企业来进行合作,可以是引入课程,引入教师培训,引入教案,以及引入一系列解决方案的形式。
目前的情况是,第二种方式会更加主流,效果会更好,我了解到的很多项目,有的已经进入了上海的几所重点高中,有的已经进入全国近 200 &# 所公立校了。如果是第一种做法,那么学校可以派出老师接受相关培训,而学成效果则需要满足之前说的三个要点。但如果是第二种做法,那么从产品的角度来说,STEAM 教育类产品是要解决痛点的,它解决的痛点应当是目标受众缺乏创造力,缺乏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问题。那么引入的 STEAM 教育产品除却需要包括三个含义点外更要体现出他的效果。
1. 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教授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拥有各学科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跨学科知识运用,那么如何让基础知识教授变得更有趣将是课程设计中很有挑战性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
通过游戏化教学等让学生接受:
增大学生负责部分的比重,减少教授知识的时间。
2. 增大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观察发现问题、运用各学科知识实践、解决问题在整个STEAM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从STEAM的要义精神出发,后两者以学生为主导也必然要占用得比重更大才能更好地起到培养创新思维的效果。
3. 做好售后服务来证明解决了痛点。目前,一些有前瞻性的 STEAM 教育机构都会在与学校对接时涉猎到售后服务这一块,除却向学校输出教育外,还会给学生后续的创新发展提供建议,交流平台,甚至是更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比如会构架全球的编程、机器人制作交流平台的机构,比如有更多 STEAM 项目,或是能记录学生解决问题方案,并帮助学生孵化项目的机构,于目前仍主攻应试的公立学校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和这类机构合作也能获得更完整的服务。这从一个维度来说,可以成为创新教育入校后效果的一个评价体系,而另一个维度来说,也是对学校大众教育的补充——机构能提供给学校中精英学生更个性化定制的学习历程。只有这两个维度都做好,才能让好的 STEAM 教育进入学校,并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字:STEM,STEAM,创客教育,创客空间,创客工坊,创客,MakerLab,Maker
来源: 芥末堆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作者:admin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STEAM教育研究与应用
价格:¥17.50 &&
2796人阅读
1113人阅读
STEAM教育研究与应用
STEAM教育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STEM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在教育界中引起了学习风暴,很多人开始致力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很多人把这三种教育相等同,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2015年9月,教育部更是在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于是,一场关于STEAM教育的运动渐渐开始生根发芽。中国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学生需要懂得产品、学会产品、创造产品、不断去追求创新,将来是属于拥有不同思维的人。中国教育的现状并不算理想,需要培养学生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尽管相比之前,科技教育变得更加受到重视,但依然存在不能避免的问题。一方面,国内的STEAM照猫画虎,还停留于教学层面,整体氛围依旧相对封闭;另一方面,很多人不能理解STEAM的真谛,只能做到将其单独使用而不能做到把各个学科融会贯通。STEAM 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正是受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希望让人通过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制作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知识。
第1章 STEAM是什么?
1.STEAM课程的五大教学策略
&正&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STEAM教育是综合的技术教育,它需要跨学科融合,STEAM的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STEAM教育符合当下创新教育、个...&&&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07期
作者:叶天萍
2.STEAM教育,玩的就是学科“跨界”
今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谈到未来5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时,提出学校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10月,上海接连举办了两场与“STEAM教育”有关的活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莹
第2章 STEAM教育的优势
1.浅谈STEAM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一些先进国家为培养&未来型&综合素质人才,开始对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过程进行研究和改编。韩国为加快国家的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教育过程中也实施了符合韩国特色的STEAM教育模式,建立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说是未来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现今,社会已进入高...&&&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
2014年第03期
作者:朴美善
2.探索STEAM教育
开启创新之旅
&正&如今,在STEM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STEM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空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切实的实践。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积累,鼓励他们在综合性较强的活动或任务中体现工程思想。结合嘉定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开始了...&&&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09期
作者:林晓萍
第3章 STEAM教育与创客
1.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
傅骞;王辞晓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为K12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时代性的变革。对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起源到发展进行文献调研,发现创客对STEAM教育起到优化的作用,为STEAM教育的实施提供工程案例和创新思想。对二者结合对中小学教育的作用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小学缺...&&&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4年第10期
作者:傅骞;王辞晓
2.创客与STEAM教育结合的实践
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目前创客及创客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过分关注技术、缺乏基础性学科知识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STEAM教育是一种通过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内容指引教学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但是目前受重视的程度不够.本文建议在STEAM教育中嵌入创客...&&&
来源:《力学与实践》
2016年第01期
作者:高云峰
3.创客教育:“智造”新型校园
&正&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热爱分享和动手,敢于将自己独到的想法在现实中实现的人。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超过1400个创客空间,英特尔、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创始人物,都曾是典型的创客,创造出了众多改变世界的产品和发明。2009年9月,常州市虹景小学开办&STEAM&课程,与孩子们一起...&&&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07期
作者:秦赛玉
4.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融合初探
刘欢;尚传福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层出不穷,然而,未来的世界会更加注重能力,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为K12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时代性的变革。&&&
来源:《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2016年第期
作者:刘欢;尚传福
5.张江STEAM俱乐部:孵化创客的教育属性
&正&案头边上的数控机床、橱窗底下的无人机、紧挨着窗台的视频仪器、分散在角落里不知从哪里拆下来的螺丝帽……走进张江STEAM俱乐部&总协调人&刘党生的办公室,你会发现这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玩意儿&,诉说着他和STEAM、和创客教育千丝万缕的关系。比起副校长室,大家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创客的...&&&
来源:《上海教育》
2015年第18期
作者:陈之腾
6.3D打印教育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STEAM
孙江山;吴永和
近些年来兴起的开源系统和创客运动,引发了制造技术的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浪潮影响下,3D打印等数字桌面制造工具成为全球各领域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是蕴含&设计思维&的个性化创造工具,可以塑造可重用的多态教育对象,打造虚实结合的教育应用服务创新平台,促进基于创造...&&&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年第04期
作者:孙江山;吴永和
7.“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从基...
李小涛;高海燕
&互联网+&时代为教育的建构与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也为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的变迁提供了有利环境。STEAM课程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项目引路PLTW&计划所倡导的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为核心的课程,STEAM教育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项目学习来完成学业,获得知识与技能,期...&&&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2016年第01期
作者:李小涛;高海燕
第4章 STEAM教育理念的应用案例
1.跨学科协同教学,STEAM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
&正&对于初涉STEAM教育的一所学校而言,什么是抓手?什么又是本源?什么才是目张之纲呢?学校一直认为,STEAM课程,无论是从身为园区学校而言,还是从娄塘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接层面,都有着多元的联系,所以,嫁接STEAM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全校上下围绕&融合课程&这一定义的经过研讨,达成了共识:首先,STEA...&&&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09期
作者:张峻峰
2.STEMA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STEAM起源于美国,是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型。它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强调学习的过程。把STEAM理念引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实践性,彰显语文教学的时代性,从而更接近语文教育的本源。&&&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2015年第04期
作者:曾国文
3.STEAM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浅谈
&正&伴随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被誉为美国&素质教育&的STEAM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作为强调跨学科整合,基于体验和实践,通过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为未来做准备的教育范式,STEAM...&&&
来源:《成才》
2016年第06期
作者:谢琼
4.借鉴steam课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低耗能,高效能”的探...
&正&本文借鉴steam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结合农村学校所处的困难探索实践活动中&低耗能,高效能&可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低耗能,高效能的教学模式研究旨在较低的活动经费、有限的活动器材条件下,根据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兼顾立德树人的探究式教学。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广东站展示了540名机器人舞...&&&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第06期
作者:杜道都
5.STEAM课程理念支持下的美术统整课程——小学一年级跨学...
&正&美术课在很多学校被边缘化,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STEA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校的美术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今它已&化身&为文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桥梁。以下是笔者在小学一年级开展...&&&
来源:《广西教育》
2016年第20期
作者:王思思
6.STEAM教育深度学习的好工具——Mathematica
孟延豹;李想
&正&前言:可能每个人都知道,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以及后来加上的艺术(Art)。STEA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的教育。从字面上看,貌似让学生接受这五个门类学科的教育就可以了,那这和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什么区别呢,难道...&&&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01期
作者:孟延豹;李想
价格:¥17.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STEAM教育研究与应用
价格:¥17.50STEAM教育、创客教育、创新教育是什么东西?为何要重视?
STEAM教育、创客教育、创新教育是什么东西?为何要重视?
↑ 点击上方头像订阅“亲子约”↑【摘要】STEAM教育、创客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有什么影响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天才学霸还没毕业就开始折腾创业,甚至直接辍学玩自己去了,然后就真的改变世界了,然后就持续影响世界几十年。你要问他为什么辍学,他会告诉你,学校的课太无聊了。而中国的大学生在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时确实充满了遗憾,遗憾美好的时光全拿去睡觉和打游戏了,而没有认认真真多泡几个妞。在中国哪怕很多真正的学霸,毕业后也难免走上一潭死水般的工作岗位,甚至做着做着就成了行政人员,搞关系去了。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学霸是怎样的: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万人敬仰的帮主乔布斯永远穿着基本款的扎克伯格谜一样存在的未来人埃隆.马斯克我们来看看这几个人的共同点,有三个都是技术流,在校期间就已经有初步的想法,然后自己开干,干到一定程度资本进来推动,然后成功的影响全世界人民。反观中国的学生和创业者,确实很聪明,点子也很多,但是普遍缺乏执行力或者根本就不懂技术,毕业前缺乏专业技能,所以创业圈之前流行一个很讽刺的段子:“XX总,能不能给我500万,我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现在就差个程序员”。这确实是目前中国创业者面临的困境,缺人缺钱缺技术唯独不缺想法,跟上述几位有明显的区别就是别人开始的时候自己就能干。而且中国创业者和美国创业者还有一个巨大的差异是,美国创业者骨子里面是真正的Maker(创客),他们天天梦想着用自己的技术或者发明去改变世界,哪怕在别人看来很幼稚很可笑,但他们真的就是那样认为的。而中国创业者天天谈论的却是商业模式,什么O2O如送饭、上门洗脚、用什么方式搞死对手,幻想着有朝一日占领市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因为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人。当全民都是唯利是图、成者为王、甚至连教育都是唯分数是从的意识形态下,大批出现送盒饭、上门按摩和O2O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教育确实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如果将孩子比作一台电脑,知识和技能则可以看作是硬件如硬盘,显卡等,情商、抗压能力、对爱的感知能力可以看作软件和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技术型人才确实有不错的技术,但一受批评就受不了,甚至很多都是恋爱中的白痴,沟通能力和情商为零的技术人大有人在。还有一些人能说会道,开始做就一塌糊涂,这是硬件版本太低啊。所以看看身边那些既有能力又能过好生活的人,基本都是软件硬件都比较全面的人。中国父母现在普遍有一个的问题是,太偏系统和软件,例如“快乐就好”大行其道,这背后衍射出来的其实是父母对孩子没有科学系统的传授方法,对科技和技术也很少有真正感兴趣的,所以就只有拿快乐说事了。快乐确实很重要,但是一个缺乏硬件支持的好系统,是无法良好运行释放潜能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看看教育和未来的趋势,教育理念应该符合20年后的世界,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像20多年前,绝大多数父母都教育孩子听话,懂事,有眼力劲,处事圆滑一点,这在那个以国企和铁饭碗为主流的时代确实是有竞争力的。一个有能力而没有眼力劲的人确实很难获得机会。如果父母到现在还在以这种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20年后孩子将不可避免的被世界所抛弃。那以后的趋势是什么?国家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就是以前大家所知道的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中国靠以前输出廉价劳动力获得经济的迅速腾飞,享有世界工厂的美名。但这种红利正在消失,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的人才具备竞争力。而这样的创新重任必定落在了下一代人的身上,如果还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来承担这样的战略重任,明显是走不通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需要深度改革,甚至直接点名STEAM教育、创客教育和创新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和创新教育到底是什么?为何为如此火爆?STEAM教育、创客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三个名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但很多家长分不清他们的区别,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三者到底是如何界定的。只有自己清楚了,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STEAM教育是优化学业素养教育。STEA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是一种“后设学科”,即这一学科的建立是基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将原本分散的学科形成一个整体。该概念最初是1980年代美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劳动力创新能力而提出的一项国家教育战略。STEAM教育是美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受美国STEAM教育的影响以及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压力,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推动STEAM教育。创客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创客教育旨在应用创客理念重塑教育,强调通过动手操作将创意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而STEAM教育是围绕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开展的,着重提高学生的STEAM素养,优化学业成绩,进而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两者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二者都属于跨学科教育,需要将原本孤立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通俗的讲就是:以前同一天语文在教“白日依山尽”,而地理在讲“风暴知识”两者知识点完全没有联系,使得知识点很难交叉记忆。而跨学科整合如果今天教了“飞流直下三千尺”,地理就会引入“瀑布的形成”,这样学科知识点就会交叉,让孩子们更好理解事物的关联性。这样学习听起来so easy是不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尽管我们研究的定位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实际上将来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传统的素质教育,可能大家会以兴趣爱好的分类来看,比如音乐、乐器、舞蹈、书法等。但是创新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未来和能力模块。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发展。所以作为父母,需要关注最新的教育趋势,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不管STEAM教育也好,其他的教育也罢,你需要衡量你现在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能让孩子在未来的20年中保持竞争力,你需要判断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永远不要跟趋势作对。让孩子在硬件层面不至于版本太低,在系统和软件层面不断更新和足够强大,使孩子不仅拥有能过好生活的核心技能,也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以你的价值观衡量,你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决定了你的孩子以后具备怎样的竞争力和是否适应20年后的世界。供稿:亲子约达人@李健彬如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亲子约是一个基于社群信任的亲子分享平台,我们整合亲子达人妈妈的社群影响力,协助亲子商家做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天一画,绘出精彩。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客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