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净界法师梵网经菩萨戒戒还是瑜伽菩萨戒

2010年1月第16卷第1期;Jan,2010;JournalofHuBeiAdultEduca;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太虚与菩萨戒;韩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本文通过学理与历史两个角度对太虚菩萨戒思;[关键词]梵网;瑜伽;菩萨戒;菩萨行;[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11何谓菩萨戒;要认识菩萨戒
2010年1月第16卷 第1期
JournalofHuBeiAdultEducationInstituteVo.l16 No.1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太虚与菩萨戒韩 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本文通过学理与历史两个角度对太虚菩萨戒思想进行研究论述,揭示了太虚菩萨戒思想的时代作用及意义。[关键词]梵网;瑜伽;菩萨戒;菩萨行[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73)02
一、引言11何谓菩萨戒。要认识菩萨戒,首先要了解何谓/菩萨0。太虚云:/-菩萨.的原义,是指能发菩提心的有情,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济众苦,这便是菩萨。0[1]菩萨戒属大乘戒,就是菩萨所受之戒。5梵网经6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2]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0。可见,菩萨戒戒律制度层面,太虚对于菩萨戒的选择明显地体现出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可以这样认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之前,太虚主要提倡的是梵网经菩萨戒,之后其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作为学佛的旨归。1915年太虚所作的5整顿僧伽制度论6一文中所讲授的是梵网菩萨戒的授受方法,并言/梵网戒经,五道齐收,但除地狱,则以通而成其大0;[5]1920年太虚在北京弘慈是一切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的根本所在,故欲行菩萨道,应先受持菩萨戒。菩萨戒的主要内容是三聚净戒[3]: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与小乘戒积极去恶消极修善相比,大乘菩萨戒更重视积极地去恶修善,普度众生。21太虚对菩萨戒的重视。近代佛教衰落,1914年,太虚在其5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6中列举六事,中有/戒弛0一项,认为戒律不兴是佛教衰败的重要原因。他认为/知法在行,知行在戒,而戒[4]又必以菩萨戒为归0。太虚所倡人间佛教是以圆渐的大广济寺开讲法华经,法会期间为远参讲梵网经。然到了1924年,太虚在武昌佛学院选集瑜伽真实义品以明其境,菩萨戒本以轨其行,弥勒上升经以明其果,辑5慈宗三要6。由此,太虚不仅广宏弥勒净土,亦开始转向弘扬瑜伽菩萨戒。太虚认为/持此菩萨戒,祈此内院生,既简且要,洵为人人之所易能!0[6]之后,太虚开示大都以瑜伽菩萨戒本为主,授戒也授的是瑜伽菩萨戒。故明性云/(太虚)生平专唱弥勒菩萨所说瑜伽戒本0[7]是不妥当的。太虚为何由梵网转向了瑜伽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太虚对慈宗的判摄影响了其菩萨戒的选择。在5慈宗的名义6一文中,太虚指出慈宗即弥勒宗,其不但不等于慈恩宗且包括了慈恩宗;释迦牟尼所弘扬的法门,教化的生类都付嘱慈氏菩萨,/凡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称大小性相显密禅净等法门,皆为当来下生弥勒佛所承前启后的慈氏宗之所宗;现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显密的佛乘佛法为中心的佛教建设模式,其主旨在于对治佛法流弊,积极改善人生。大乘菩萨戒对于太虚戒律制度思想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行文将分别从学理和历史的两个角度对太虚的菩萨戒思想做具体深入的剖析。二、从学理角度看:由梵网菩萨戒到瑜伽经菩萨戒太虚的佛教思想发展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具体到[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韩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8级宗教学博士生。#73#法,都是弥勒菩萨所担当宣扬的佛法,由是融摄各宗派以慈氏为大归依处。0[8]在太虚看来慈宗是一切佛法的总枢机。而5瑜伽论6菩萨戒本云:/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戒),佛于彼彼素怛缆(经)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迦(论),综集而说。0[9]也就是说,瑜伽类菩萨戒是由弥勒菩萨根据佛陀在各经散说而有关戒律的部分收集编辑而成的。既然太虚将弥勒菩萨宣扬的佛法视为总枢机,那么将弥勒菩萨传授的瑜伽菩萨戒当作其以后的行为轨范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二,瑜伽菩萨戒更适合汉地佛教。菩萨戒中有顿立戒和渐次戒之分,5梵网经6属于顿立戒,即顿立而可单受的菩萨戒;5瑜伽论6菩萨戒本属于渐次戒,即是一种渐次而须先受三皈五戒等再受的菩萨戒。太虚说:/梵网璎珞诸本,戒相之详略有殊。其高者或非初心堪任,而复偏于摄律仪、摄善法之共戒。旧译之弥勒戒本,亦犹有讹略;惟奘译瑜伽师地论百卷中之菩萨戒本,乃真为菩萨繁兴二利。广修万行之大标准!0[10]在民国时期,佛教凋敝,僧尼良莠不齐,若按梵网菩萨戒本受戒实达不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目的;若按照瑜伽菩萨戒本初行菩萨,熟读深思佛法,躬践力行佛道,在此基础上授瑜伽菩萨戒则不易偏于持律仪、修善法的共戒而可强调大乘菩萨度众生的根本目的。另外,对比两部经书,5梵网经6虽涵盖七众,但是是以出家为主而略兼在家心行的;5瑜伽论6菩萨戒本则是在家与出家兼容的。于是,提倡瑜伽菩萨戒不但能够促进僧尼素质的提高,鞭策僧尼精进,而且对规范在家信众的行为有极大脾益,这也为太虚提出人间佛教理论,行菩萨行,修菩萨道,创建人间净土提供了戒律层面理论上的支持。基于以上的原因,太虚说:/昔仲尼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余则志在整兴僧(住持僧)会(正信会),行在瑜伽菩萨戒本。0[11]事实上,太虚对于不同菩萨戒本的取舍与其人间佛教的主旨有着密切的关联。太虚将/求人类生存发达0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的佛学作为人间佛教之第一义[12],在第一义原则要求下由提倡传统流行的梵网转到契理契机的瑜伽也就成了太虚的必然选择。三、从历史角度看:由菩萨戒到菩萨行太虚作为近代佛教改革家和人间佛教的创始人其戒律制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所著的有关/教制0改革的诸多文章中,其中又以他的四篇文章为主,分别是5整理僧伽制度论6(1915年)、5僧制今论6(1927年)、5建僧大纲6(1930年)、5菩萨学处讲要记述6(1947年)。这四篇文章#74#立意相同,均致力于僧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激变,太虚及时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理论思路,所以四篇文章应机改建,又有所不同,可以看作太虚不同历史阶段教制思想的代表作品。纵览这些著述,笔者发现太虚的戒律制度思想还存在另一条进路的转变,那就是由提倡菩萨戒到提倡菩萨行。1915年,年仅27岁的太虚撰写了5整理僧伽制度论6一文,撰写此文之际,太虚对佛教僧制改革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乐观态度。在该文中,太虚指出,经过系统学习后,在腊八日,受沙弥戒者应与受沙弥尼戒、室叉摩那尼戒者,受刍、刍尼戒者,及一切优婆塞、优蒲夷、善男子、善女人等,凡发心来求菩萨戒、能解法师言者,一切许与同在菩萨戒坛,(重)授之(梵网四十八轻戒,亦为受菩提心戒或三[13]昧耶戒)。在太虚看来,菩萨戒其如大地画,遍具诸相,无论僧俗皆可受之,所以授菩萨戒可以无须捡别,同坛而受。1927年,国内革命军事扩展严重,太虚深知整理僧伽制度一事已失实效,乃另笔起草5僧制今论6以促佛教僧制改革。其主张按照僧人才能的高低,分别受戒。1930年前后,太虚的僧制改革受到极大的冲击,曾一度情绪低落。由此撰述5建僧大纲6,认为:/非从一般佛徒中,吸取一部分真正于佛法有修学,而且具有弘法愿行者为重新之建设,不能振兴佛教于今后。0[14]他提倡慎选少数有高尚僧格将僧制按照学僧制、职僧制、德僧制划分为三级,由此看来,太虚僧制改革的僧人数目是逐渐下降的,透射出太虚僧制改革所遭遇到的难度。继续沿着这条进路思考,太虚在三十年代之前还十分重视菩萨戒的授受问题,但是之后,在其所著的有关僧制建设的文章中已很难查寻到菩萨戒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对/菩萨行0的重视。如前所言,欲行菩萨道应先受菩萨戒,然真正学佛应该在菩萨行上学起。太虚言:/所谓菩萨行,正是自利利他以成佛的行;必要如此学菩萨行,方可以成佛0;[15]/菩[16]萨行满,佛陀果成0。1939年太虚如是说道:/我今修学菩萨行,我今应正菩萨名。愿人称我以菩萨,不是比丘佛未成。0[17]1940年,太虚撰写5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6一文,末论/复兴中国佛教应实践今菩萨行0。1947年,太虚生平最后一次讲演5菩萨学处讲要记述6中也多次提到要修菩萨行。太虚为何由菩萨戒转向了菩萨行呢?这里主要也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菩萨戒的授受流于表面,未落实处。起先太虚对于菩萨戒的重视是有目的的。一是为了实践大乘法而受大乘戒,二是为僧俗七众提供可相依持的道德规范,为完善其僧制改革乃至人间净土的建设提供戒律制度方面的保障。然而事实上,菩萨戒的授受流于表面,没有起到太虚预期的作用。他说:/在中国佛教界,早就流行了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的称呼。如称新(受)戒(的)为新戒菩萨,受戒较久的为老菩萨。可是这些都是只尚空谈有名无实的菩萨,不足为我们修习今菩萨行的圭臬。0[18]太虚曾多次说到,中国佛教所说的是大乘理论,但却不能把它实践起来,不能把大乘的精神表现在行为上,在他看来/以菩萨之戒三聚,,,饶益有情之戒聚,实为菩萨戒殊胜殊胜之点0,[19]参考文献:[1]太虚.菩萨学处讲要记述.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3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大正藏(卷24).1004.[3]圣严.戒律学纲要[M].宗教文化出版社,]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49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明性.瑜伽菩萨戒本与梵网经略谈[A].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律宗思想论集[C].大乘文化出版社,]太虚.慈宗的名义.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八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1365.[9]大正藏(卷30).521.[10]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太虚.志行之自述.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58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大师全书(第五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205.[13]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49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太虚.建僧大纲.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75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太虚.菩萨行与大乘胜解.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794.[16]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印顺.太虚大师年谱.雪窦资圣禅寺,]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太虚.志行之自述.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58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太虚.菩萨行与大乘胜解.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799.[21]太虚.菩萨学处讲要记述.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责任编辑:胡 炼)如若受持了菩萨戒却不能发挥饶益众生的积极作用便丧失了菩萨戒的作用,进而他转向提倡菩萨行。第二,菩萨行是大乘菩萨戒在实践层面上的积极延伸。太虚说:/声闻、缘觉行与菩萨行二者之分别,在于能否具备大悲愿为断。能真正具大悲愿,自然是菩萨行;虽解得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若没有大悲愿,则仍同二乘小果。要是真学菩萨,应该大慈大悲,视众生之苦乐同己苦乐,发大悲普救心而上求无上菩提佛果,乃真可成佛。然圆满无上佛果,要由实发大悲心后,积极的长劫修行,待无量福德智慧都满足后,是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0[20]修习佛法务必要落在/行0上,行的大小乘比教的大小乘更为重要。可见,太虚由提倡菩萨戒转向重视菩萨行是其重视实践的结果,亦是其传承大乘菩萨戒精神,积极入世,创建人间佛教的积极延伸。大乘行不外乎六度四摄。六度是自他兼利,四摄则专为利他。兼利利他就是大乘菩萨行。就佛法而言,行菩萨行才能最终成佛;就社会而言,行菩萨行才能救世利人。故太虚云:/本菩提心,修菩萨行,将佛教的精义真理,广泛地投入大众的识田中,建立实用的人生佛教,以造成和平快乐的净土乐园。0[21]四、小结太虚说素来的佛教重视/后世胜进0与/生死解脱0,而人间佛教不仅包括这两者更重视/人间改善0和/法界圆明0。大乘菩萨戒涵盖七众,可以调动广泛信众自愿,提高所受之人道德,起到净化社会的目的。太虚提倡的人间佛教重视由人到菩萨再到佛的修习,并十分重视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乘精神,因而要求积极修善救生的大乘菩萨戒便为太虚所推崇,进而为人间佛教的积极入世提供了戒律制度方面的保障。#75#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78太虚与菩萨戒等内容。 
 菩萨戒的内容与分别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菩萨戒的内容与分别
...晚近的太虚大师也有《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一文,他以为《梵网 经》上卷所...  根据这个内容,出家众、在家 众发挥各自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瑜伽菩萨 戒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就可悟得法性。太虚大师提 倡的“菩萨学处”、“人生佛教”...  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太虚大师讲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太虚大师讲 瑜伽菩萨戒本讲录(太虚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太虚法师 释文义 甲...  太虚大师 ――二十一年七月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悬论 一甲乙二甲乙 契理与...若菩萨为利他方便而说妄语,则如菩萨戒本所明.离妄语即真实语. 第五两舌,即...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太虚法师著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今日...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太虚大... 53页 免费 太虚大师的的宗教体验 3页 免费 法...  2016 年 10 月 1 日 西普陀寺举行第二届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为提高在家居士...中国知名的 一代高僧太虚、弘一、虚云、圆瑛诸大师,均曾来寺传经弘教,中国...  我们看这首歌的歌词,太虚大师把整个佛教归纳成为佛、 法、僧三宝,通过赞颂三宝...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级、菩萨戒等。一个出 家人只有受了具足戒才算...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不只是太虚大师,连大 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都...戒幢佛学教育网
在家律通说      三皈五戒      八关斋戒  梵网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   优婆塞戒  戒律学研究         戒律学讲座 稿
Tel:5(客堂)(弘法部)(教学部)admin@jcedu.org(网站管理)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传真:1】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圣一法师-戒律文集
首页 - 佛学文集 -  - 正文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圣一法师著
  各位诸山长老、大德高僧:
  今日后学到九华山,参加传戒法会,去年仁德老法师莅临广东顺德县,邀请本人于今年九华山开戒前讲梵网经,此是正信之行,与香港宝莲寺开戒前,先讲梵网戒经一样,我即答应下来。
  菩萨戒名道俗通行戒,已受戒或欲受戒的在家、出家菩萨者,都可以听,因此传戒前,先说梵网经,令一切见者闻者,皆种下成佛的善根。
  戒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尚未明白:
  (一)戒就是道德,不论你有多大的才能,多大的学问,戒体一破,无道德就无人恭敬,别人恭敬我们,是恭敬我们的道德,不是恭敬我们的外表。小乘经中记载,一国家内有一位大臣,国王很恭敬他,这位大臣想知道:‘究竟国王那一方面恭敬我,且试他一试,究竟是我的学问,还是我的才能,受到国王的恭敬。’
  这位大臣到皇宫里,偷了一个钱,守宫的人尊重他,虽知而不捕他。第二天,他偷二个钱,这守宫殿的人也放过他,第三天,他就偷了五个钱,守宫的人即时捕著他,绑他到国王前,国王说:‘你偷了国家的钱,犯了国法要死。’这位大臣说:‘国王啊,我现在试出来了,我知道人人恭敬我的,不是学问才能,而是道德,现在我知道道德可贵,请国王让我出家吧!’国王答应了他,许他出家。
  偷国家的钱财,就是犯戒,犯了戒就没道德,无论我们的学问及才能多么好,若破了戒,没有道德,就不受人尊重。
  昔日孔子到处教学,赞叹两位学生:颜回、闵子骞。后来孔子将心法传给闵子骞,他不传给文学第一的子由子夏,也不传给能言而多财的子贡,他传给颜回、闵子骞,闵子骞是道德第一。
  戒律是道德轨范,人人都要持戒,世界上最为人尊重者是‘道德’这两个字,离了道德即无戒,离了戒亦无道德,所以我今天提出,‘戒’就是道德。
  (二)‘戒’又是我们的清净心,璎珞经云:‘一切凡圣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持戒,心则清净,在清净心中建立万德,建立万行,犹如白纸,有了红点、黑点、绿点,就染污了,失去用处,若这白纸未被染污,可以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心经,可以写一切经典,染污了的白纸,什么也写不上去。我们这个心亦复如是,心清净可以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都成就。
  例如黄金有矿,什么都造不了出来,若果黄金炼去了矿,黄金就可以造佛像、菩萨像、罗汉像、以及造一切器具,皆因这黄全是纯金无矿,所以‘戒’是什么?是我们的清净心,心清净,即成等正觉。
  (三)现在是末法时代,人人希望振兴佛教,有主张坐禅来振兴佛教的,有主张办学来振兴佛教,可不可以呢?且看释迦牟尼佛的一句话:‘佛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毗尼住世,正法久住。’毗尼是戒律,若戒律住世,正法就久住,欲想振兴佛法,当奉行戒律。
  以上三点:第一,戒是道德观念,第二,戒是我们的清净心,第三,戒能振兴佛教,是略释戒的意义,现在解释经题。
  佛说梵网经
  简单的说,梵即梵行,梵行很多,犹如网之孔,一网有多孔;戒有无量梵行,梵行清净名为戒,诸佛有无量梵行,菩萨广学无量梵行,就如一网多孔,所以名为梵网经。说者,悦也,佛说戒,畅佛本怀,故名悦。
  经题解释已毕,再说人题,人题是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兴是国王的名,秦是国号,三藏指经律论。经藏诠定学,定即心,若想明心要多诵经,或持四句偈;律是戒学,论是慧学。戒定慧三无漏法,是苦海的慈航,我们欲想了生死,到涅槃的彼岸,不能离开戒定慧三无漏学,这位法师以戒定慧为自己之师,亦为他人之师,故称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以童子之年,而有耆寿之德,故名。
  佛指卢舍那,是报身佛,卢舍那即净满之意,烦恼惑已净,功德圆满,故云净满。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名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你悟,悟即见自己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
  报身佛不容易成,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修种种的苦行难行,乃至无善而不成,无德而不就,功德圆满,方可成报身佛。
  释迦佛的报身,称为卢舍那佛,住在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报身,又是住在华藏世界,各各佛的报身,都是住在华藏世界。
  报身又分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无相,就是大菩萨也见不到;他受用报身,大菩萨可以见到,惟是所见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萨见的,是无量大身,其他菩萨所见的,或是千丈卢舍那身。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度之,是为应身佛。应身是以报身为本,所以应身佛又称为逆佛,所谓从本垂迹,就是这个意思。
  应身佛有千百亿化身,如释迦佛有千百亿化身,阿弥陀佛亦有千百亿化身,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暂时住的、方便的、不长久的。是故释迦佛十九岁出家,三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便离开这个世界——应度众生已度尽,说法已完,住世无益。
  众生成佛时,三身佛一时成,无分先后彼此。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上两句‘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法身佛无相,万佛一体,无有你我之分,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之分别,更无此土、他土、无量国土之佛的区别,万佛一体,犹如虚空般的清净,清净是一体的,不能说这一边的虚空清净,那一边的虚空不清净,是故法身佛无男无女、无此无彼、圣凡两亡、生佛俱泯,是谓不二法门。
  ‘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是指报身佛。
  法身清净,不染一尘,故亦名素法身,众生迷此,所以有生死,虽则六道轮回,其性不变,故又名佛性,因在迷不变,常随众生流转生死,故云‘法身流转六道,处处皆闻。’有幸得闻佛法,著力薰修,刹那除卸迷情,得识本来,乃至大彻大悟,悟同诸佛,此时名信解,解法身之理,但解而矣,法身还未出现,必须悟后起修六度万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圆,一功未满,法身亦不现前。
  直待万行已圆,万德已满,惑垢尽除,无明业空,法身才全体出现,此时却又名报身佛,号卢舍那。
  简略而言,悟后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素法身,修至功德圆满,素法身成为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又化成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间,转随意法錀,教化有缘众,所以坛经云:‘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来是一身。’
  尔时卢舍那佛。
  梵网经心地品分上下两卷,上卷说菩萨心地法门,下卷说心地戒,尔时者,指说心地法门竟。
  为此大众。
  为华藏世界无量菩萨众。
  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
  成佛的法门,多至无量无边,故文中说多如恒河沙,广说不尽,惟有大菩萨才是当机,对初心菩萨,只可略说。
  佛法有广有略,广则有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略则如菩萨心地品,心地品在百千不可说法门中,犹如毛头许少,亦如大海水一滴。
  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
  心地法门虽如毛头许少,但过去一切佛都说此心地法门,未来、现在十方佛成佛时,亦说此法门。
  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
  过去、现在、未来的菩萨,亦学此心地法门,不学此心地法门,不能成就菩萨行,舍心地法门,无别可学。心是三十心,地是十地。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
  我,指卢舍那佛,曾经一百劫修行此心地法门,至无明惑净,功德圆满,号名为虑舍那。
  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
  从报起应,化成千释迦,又从千释迦应化成千百亿释迦,‘汝诸佛’,就是指应化身佛。
  心地法门是成佛之道,众生心地未曾开,汝诸化身佛应对众生说,使众生闻此法门,开心地道。
  开者,对封而言,以诸众生皆为烦恼业识所障,深迷不觉,非经指点开示,终无得见诸佛体性。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
  在华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莲台,上大下小,共二十层,状如莲华,中有无量无边数世界,故名莲华台藏世界。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极乐世界也是在第十三层。莲华台藏世界属依报,是报身佛的国土,日夜放光明,师子座上,卢舍那佛身亦放光,故称赫赫天光。
  光告千华上佛。
  卢舍那佛莲座有千叶,一叶一释迦,故谓千华上佛。佛放光,以光嘱告千化佛。
  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
  卢舍那佛把心地法门,传与千释迦,千释迦又把心地法门,传与千百亿释迦,千百亿释迦又把心地法门传与一切众生。
  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
  心地法门,位有四十,诸众生性,根有大小利钝,是故说时,要次第而说:初说十住,住于如来家;次说十行,修菩提行;次说十回向,以菩提行的功德,回向佛果;再说十地,法身犹如大地,能生一切法,能度一切众生,能出生一切佛。
  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不但要讲说心地法门,并且从解起行,要受持、读诵、一心而修行。
  尔时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华,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
  青黄赤白花,表心地法门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此四十位是佛因,因必向果,故以四色花供养卢舍那佛。
  每一尊化佛,均能受持住、行、向、地法门,故云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
  各各从此莲华台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还本源世界。
  千佛及千百亿化佛,从华藏世界隐退,人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定。
  摄用归体为之入,摄六根之用,归于一心之体,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为定;以心为体,泯相见性,是为体性虚空。
  体性虚空常有光明如花,是为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诸佛入此三昧而隐没,辞退华藏世界,此没彼出,还到自己的国土。
  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
  阎浮提,即娑婆世界四洲之中的南瞻部洲,佛坐菩提树下,亦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
  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
  百亿释迦,于菩提树下,坐金刚台,放千光明,成等正觉。
  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
  四天王天,有一讲堂名妙光堂,佛成等正觉后,上升妙光堂,先说十世界海法门。
  海喻深广,无所不藏,有无穷尽之相:十方世界无尽、诸佛无尽、众生无尽、诸佛法门亦复无尽,简略而说,十方世界如海,广大无边,惟是各各不同。
  十世界海,可参阅华严经世界海品。
  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
  帝释宫在须弥山顶,即忉利天。
  十住指十种住于菩提心之法,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一切不住,无住而住,住于菩提心。
  复从座起,至焰天中,说十行。
  焰天即夜摩天,日月光明照不到,天宫殿自有光明,天莲花亦有光明,见莲花开合为一昼夜。
  从菩提心起菩提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种都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复从座起,至第四天,说十回向。
  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到兜率陀天说十回向法门,把十行的功德,回向佛果菩提,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回向有两种:(一)回自向他,把十行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二)回事向理,十行属于事,真如法界属理,所有功德投入真如法界,功德常住世间。
  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
  六欲天的第五层天,名化乐天,世尊于此处说十禅定法门,为令十回向位诸菩萨,得圆知诸佛禅定、圆入诸佛刹土,圆证法身境界。
  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
  有禅定可以破无明,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圆证十地法门。
  心如大地,地能生万物,心能生万法,能出生一切佛,所谓‘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
  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
  一禅指初禅天,十金刚指金刚三昧,为一切法所不能坏。世尊于此说十金刚,为令已登七地菩萨,得证金刚观智,入妙觉果海。
  复至二禅中,说十忍。
  有了金刚三昧,一切法不能动,便能入十忍,忍指无生法忍,了一切法无生无灭。
  复至三禅中,说十愿。
  世尊于此天,说普贤十愿法门,令彼已登九地菩萨,更得十大愿力,得入如来妙觉果海。
  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四禅顶天,又名色究竟天,乃摩醯首罗天王住处,摩醯首罗以禅定得大自在,故摩醯首罗天又名大自在天。
  上来各天中所讲的心地法门,是别说,即各各分别而说,如在忉利天说十住,夜摩天说十行,兜率天说十回向,他化天说十地,是为别说。惟世尊于四禅天,顿说四十心地成佛法门,把住、行、向、地之法,一起说出来,故云:‘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令彼圆证心地功德,入妙觉果海。
  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
  此国释迦在人间成佛后,上升妙光堂等各天说心地法,共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
  如贤劫品中说。
  贤劫品乃梵网经六十一品之一,上来乃略言其义,广如贤劫品中说。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
  以上讲千释迦及千百亿释迦,于诸世界说心地品,以下讲一释迦,于此世界说心地法门品。
  释迦佛自从初现于华藏世界,秉受心地法门竟,向东而来,入摩醯首罗天王宫中。摩醯首罗以定得大自在,定能生一切色法,所以他认为大千世界是他所造,一切众生从他而出,于是生大骄慢,故大自在天,又名大我慢天,有了我慢便成魔,佛先度大魔王,舍离我慢,故云:‘说魔受化经已’,然后在天上示现成佛。
  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
  此乃从本垂迹,降生人间之文。
  人间有一四天下:东胜神洲、南阎浮提、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以南阎浮提的众生最为勇猛,虽未见果而修因,故佛从天上降迹南阎浮提,迦夷罗国。迦夷罗国在喜马拉雅山之南,为世界之中心点。
  母名摩耶,意即大幻,华严经中,摩耶夫人对善财言:‘我得大幻愿智法门,为卢舍那佛之母,为千佛之母。’贤劫千佛,皆以摩耶夫人为母。其父名白净,又名净饭王。
  悉达,即一切义成之意。一般经典中记载太子十九岁出家,此经说七岁出家,可能是说太子初出家时,先学非非想定,不久证得,但知非究竟,次复游行诸国,凡经一年,次更苦行六年,前后共七年(岁),至三十岁乃成佛。
  释迦即能仁之意,以慈悲心,能作佛事,因娑婆是五浊恶世,众生多苦,若无慈悲,不会到此世界救苦;牟尼即寂默,寂灭道场,默契真理,表智,悲智和合,方可度众生。
  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
  寂灭是用功之法,不生不灭称为寂灭,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有生有灭,在生灭中见不生灭,是为寂灭,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修行用功很简单,从生灭中见不生灭,唯有寂灭,乃能得道。
  以金刚三昧力,破最后一品无明,大觉现前,成等正觉,故云坐金刚华光王座。
  坐金刚华光王座,成佛说法,即时上升妙光堂,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转大囧琺錀。
  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
  从妙光堂,乃至首罗天王宫,一共十处,所说的都是成佛之法。
  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
  佛观大梵天王网罗幢,因物说法。一网幢有无量孔,孔孔不同,一华藏有无量世界,界界不同,诸佛教门,亦复如是,佛佛教风,亦各各不同。
  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竟。
  如来大慈,悲愿深广,在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示现成佛,前后已有八千次,每次成佛,即上升四天王天宫,次第乃至首罗天,为诸天人,略说心地法门。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
  天宫说法竟,即下人间,在菩提树下,为一切众生说心地戒。
  凡夫没在愚痴黑暗之中,未解如来心地法,唯有说本佛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一戒。一戒者,即佛戒,佛性清净,从清净的自性中,流出无量戒,例如:
  自性清净,不杀生,是佛戒。
  自性清净,不染污,不淫欲,是佛戒。
  自性清净,不自欺,不欺人,是佛戒。
  所谓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从一佛戒中,开出无量戒,戒能破无明烦恼黑暗,故名光明,戒是无相,一切不能坏,犹如金刚;戒是无漏,出生无为功德故云宝,是以称为光明金刚宝戒。
  是一切佛本源。
  诸佛万德圆融,以戒为本,德从戒而生,故戒是一切佛本源。
  一切菩萨本源。
  菩萨修万行,亦以戒为本,无戒,行不成,所以戒是菩萨本源。
  佛性种子。
  佛性以戒为种子,种子起现行,就是戒,现行薰种子,归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性,性以不变为义,有佛性者,将来尽得成佛,现在未见佛性,所以是众生。
  众生虽然未见佛性,但一切众生可以持戒,持戒清净即见佛性,所以戒是佛性的种子。
  那么众生如何持戒?
  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一切意识,就是指第六识,第六意识是什么?一切他都参与:如眼见色,这意识就立即分别是什么色,耳闻声,第六意识又立即分别是什么声音,鼻嗅香,他又分别香,本来舌尝味,与意识无关,但意识又去分别是什么味;身觉触,这意识又分别是什么触,意根知法尘,这意识又立即分别一切法,所以意识称为一切意识,什么他都管,是分别心,假如意识持戒清净,分别心变了无分别心,即见佛性。
  一切众生,都有色心,色心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属物质,受想行识属于心。
  色身持戒清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若心持戒清净——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若身心持戒清净,五蕴就空了,五蕴空时即见佛性,故云皆入佛性戒中。
  ‘是情是心’,众生的情与心,都可以见佛性,情是六根——眼欢喜见色,所以眼根称为眼情,耳喜欢闻声音,鼻欢喜嗅香,舌喜欢尝味,所以六根称为六情。修行要以六根来持戒,若六根持戒清净,回光返照,亦可见佛性。
  ‘是心’指六识,六识持戒亦可见佛性,六识怎样用功?返照这个六识心是甚么?明白这个六识心,就见佛性,所以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上来情是指六根,心指六识,但六尘就不同,六尘是依报,属无情,不会修行,修行是说有情,惟是有情成佛时,无情亦成佛,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
  见佛性后,从佛性起修,一举一动,无论拈花奉水,焚香扫地,或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诵经,都是成佛之因,所以‘当当常有因故’。
  ‘当当常住法身’,见佛性后,住在甚么地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无住而住,住于法身;全性起修,全修是性,常住法身。
  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
  如是十波罗提木叉,现于世界。波罗提即解脱,木叉即戒,十条戒是解脱之因,持木叉之戒,得解脱之果。这十条戒如何令众生得解脱?
  (一)不杀生——不杀生悟无生即解脱。(二)不偷盗——能舍一切,一切不取,即是解脱。(三)不淫欲——不淫欲,身心清净,是为解脱。(四)不妄语——无妄归真就是解脱。(五)不酤酒——无无明,无明既无亦是解脱。(六)不说四众过——修行不见他人过就是解脱。(七)不自赞毁他——人我两空是解脱。(八)财法二施又是解脱。(九)不嗔心亦即解脱。(十)正信三宝亦即解脱。
  如是十条波罗提木叉,出现世界,是法律之戒、法则之戒、大自然律戒、返本归元之戒,一切众生应顶戴受持。
  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情净。
  此无尽藏戒品,释迦佛过去成佛已数数说,今次成佛,为大众重说此众生戒,众生持此戒,得见自性本源,本源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就是清净的自性,故云本源自性清净。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此乃报身佛卢舍那成佛之文。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指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今’字要留意,我今天惑净功满,才可以在华藏世界,坐莲华台成报身佛。
  一报身成佛坐莲华台,华藏世界有无量佛国土,每一佛国土的佛成报身佛时都是坐此一莲华台,表示每一位报身佛的功德相同,但是彼佛报身不与此佛报身互相妨碍,例如一室千光,彼此不相妨碍,既然所有报身佛的功德相同,所以成佛时,佛佛同体,如水合水,如空合空,无有彼此,这是指无相的自受用报身佛而言,若他受用报身佛,在华藏世界成佛时,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如云靇月,佛为彼等说华严经,独法身大士才可见闻,唯识论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指报身佛化现一千释迦,在摩醯首罗天上成佛,摩醯首罗天统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百亿四天下,是故在人间成佛时,是一千个百亿释迦,意即卢舍那佛在华藏世界成佛,化成千释迦在天上成佛,每一释迦又化成百亿释迦,共有千个百亿释迦在人间成佛。
  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古人云:大千世界,同日出家,百亿国中,一时成佛。
  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千百亿释迦,都是以卢舍那佛为本。
  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
  千百亿释迦,于应迹世界,接引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众生,俱至华藏世界,听卢舍那佛诵成佛之戒。
  甘露即不死药,不死就是涅槃,若得佛戒则无惑业,惑业尽则涅槃门开,故云甘露门即开。
  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
  从本垂迹,千百亿释迦,还至本昔修道之场,各各坐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为大众宣说本师卢舍那佛成道之戒:十重四十八轻。十重是戒体,戒体犹如衣裳,污染了可以清洗,四十八轻戒护持戒体无染,清洗后的衣裳,可以再穿著,若果衣裳破裂了,就没有用,所以戒体不能破。
  戒体光洁,可以修六度万行,进趣无上菩提,是以佛保护戒,菩萨保护戒,又教一切众生保护戒,故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持戒能消惑业,如日出能消罪雾,持戒复本心地,犹如月出清凉,从清凉心地,修一切功德,如璎珞珠庄严法身。
  罪灭、心清凉、功德庄严,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己,转授诸众生。
  戒亦是成佛之本,故报身佛诵戒,化身佛亦诵戒,汝等初发心菩萨,应恭敬尊重、顶戴受持。历代祖师不但受持佛戒,还传给我们,是故一切众生,都应发心受持菩萨戒。
  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本叉。
  谛者实也,落实听诵戒,听一句明一句,听一戒明一戒,一听永听,戒种传入心田,名为谛听。
  五戒虽得人身,未能了生死,比丘戒虽能了生死,未能成佛道,唯菩萨戒度自、度他成佛,方名正诵。
  佛法中有无量藏:戒藏、行藏、定藏、慧藏、因果佛性常住藏,现在所诵的是佛法中戒藏,藏者合藏义,戒是止恶义,一戒止一恶,无量戒止无量恶,无量戒聚在一处,故名戒藏。
  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持如来之戒,保卫三业,得涅槃解脱之果,佛遗教经云:‘我灭度后,当尊重恭敬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受戒与否,要看你们的信心,持戒与否,亦要看你们的信心,实实在在的信,一信永信,在清净的信心中,念念知道自己现在持戒,当来必得成佛,所以现在心中,念念不敢违背戒律,更相信释迦成佛,实由持戒清净,所以自己心中,念念不敢为非,如是释迦是已成佛,自己是当成佛,皆因戒律,心中自然念念持戒,故云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有心即有情,有情有心,能辨好丑善恶,既知善恶邪正,迷悟凡圣,所以凡有心者,皆应受佛戒。无情无心,不辨好丑,不知受戒。
  摄者受也,摄戒入心,心中有戒,其心清净,在清净心中,谛信自己将来成佛无疑,即入十信位;发菩提心,愿成佛道,入十住位;广修万行,入十行位;功德回向一切,入十回向位;见佛法身,入十地位;如是信、住、行、向、地,五十位所有功德,与佛相同,所谓见同佛见、行同佛行、智同佛智、戒同佛戒、德同佛德,一一与佛相同,将来定绍佛位,现在是佛子,故云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欲得佛法中利益,须向恭敬心中求,以恭敬心念佛,以恭敬心参禅,以恭敬心出家,以恭敬心持咒,若以妄心持咒,不能相应,所以大众要以恭敬心听佛诵戒,使八识田中,下为戒种,种子起现行时,是名持戒。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尔时者,指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家求道,五年参学,六年苦行,三十岁坐道场,七日七夜,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者,释迦成佛后,先说戒法,戒乃万善之本,唯佛一人能结戒,菩萨、声闻、缘觉、历代祖师等,只能持戒,不能结戒。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怯,孝名为戒,亦召制止。
  此段文中,佛把戒的奥义说出来——戒以孝顺为义。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即不作恶,凡是孝顺父母的人,不敢为非作歹,就是戒。师僧即师长,孝顺师长,而修一切善法,即是戒;孝顺三宝,要度众生,不度众生,不称为孝顺三宝,孝顺三宝,广度众生,名之为戒。
  孝顺父母,止一切恶,至仁义之道。
  孝顺师僧,修无为法,至涅槃之道。
  孝顺三宝,度诸众生,至菩提之道。
  孝顺父母,受五戒,名优婆塞、优婆夷。
  孝顺师僧,受具足戒,名比丘、比丘尼。
  孝顺三宝,受菩萨戒,名摩诃萨。所以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有恶法,制而不起。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如来说戒前,先放光现瑞,一切有缘众生,见到如来的光明,便前来听法,‘口放’者,表此戒由佛金口亲宣。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
  是时听戒人数有百万亿,当中有各阶位的菩萨,亦有三界内的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等。
  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菩萨戒名大乘戒,比丘比尼是小乘戒;小乘戒只求了生死,大乘戒求成佛道,小乘自度,大乘自度、度他。小乘只有律仪戒,大乘有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此乃万世诵戒立法之仪,半月半月者,前半月是初一至十五,名白月。后半月十六至三十或二十九,名黑月。
  每半月诵戒不易忘记戒条,而且诵戒时亦可随之而省察一下,若有犯即时忏悔,忏悔则戒体清净,在半月之中来检点自己的戒行,若有犯,半月内罪未生根,容易忏悔清净,若过了半个月,所作的罪已生根,生了根才忏悔,罪比较难拔,是故有罪应即时忏悔,不要等太久,日久罪已生根,到结果时,悔恨则太迟,半月之内,罪还未有生根以前忏悔,罪得灭,戒体清净。
  所以半月半月诵戒有两种作用:其一,不易忘记戒条。其二,有罪则忏悔清净,是以佛作我们的模范,半月半月诵戒。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
  初发心指十信位的菩萨,经云:十信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乃至十发趣。
  即十住位的菩萨,一切不住,住如来家。
  十长养。
  即十行位的菩萨,修十波罗密,长养菩提苗。
  十金刚。
  即十回向位的菩萨,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功德犹如金刚,坚固不坏。
  十地。
  即十地位的菩萨,心如大地,出生实德,上供诸佛,下化有情。
  诸菩萨亦诵。
  如是由初发心,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萨,亦半月半月诵戒。
  是故戒光从口出。
  如来从初发心直至成佛,半月半月诵戒不忘,持戒不犯,成佛后,戒化为光明,是故戒光从口出。
  有缘非无因故光。
  如来的戒光,从因缘而有,受戒为因,三大阿僧祇劫持戒为缘。
  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戒光是无漏,不漏落生死,不漏落世间,世间法是青黄赤白黑,无漏法非青黄赤白黑。世间法靠不住,青是无常、黄是无常、赤白黑亦是无常,是生灭法,漏落生死,戒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所以非青黄赤白黑。
  ‘非色非心’,则非五蕴,色蕴是四大所成,心法是受想行识,有色就有心,有心就有色,众生是色心和合而成,持戒清净,五蕴空则无众生,故戒光非色非心。
  ‘非有非无’,有属见,无亦属见,见有见无,即见惑未破,不能见道,戒是无漏,知见已空,所以戒光非有无。
  ‘非因果法’者,先因后果,属权教,实教即因即果,因果不二,持戒见实相,故云非因果法。
  持戒见实相,一切诸佛皆从实相流出,实相是诸佛之本源,菩萨六度万行,以实相为体,故云行菩萨道之根本。一切佛子都要持戒,戒是佛性种子,有戒可以见佛性,无戒不能见佛性,所以持戒,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
  所有佛子应受戒、持戒、读戒、诵戒、还要善学戒,善学即善知戒的开、遮、持、犯之相:遮即遮止,持即不可以犯,开即是为救众生而开方便。
  明末,张定国又名张献忠,称霸西蜀,下令屠杀全城人,当时有一和尚名破山,他请求张定国莫屠城,张定国知他是和尚,即拿出许多猪肉对破山说:‘若你吃了这些猪肉,我即不杀。’食肉犯戒,和尚觉得很为难,旁边有一人细声说:‘为救万万人,何惜如来一戒。’破山和尚于是尽食猪肉,张定国亦不屠城,这个便是为救万万人而开方便,假如有人食肉,问他救甚么人,不是救人不可以开。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甚么人可以受佛戒呢?国王可以受,国王不是法王,受了菩萨戒后,将来可以为法王,王子受了佛戒,将来为法王子,百官受戒后,可以为民判断是非,宰相受了佛戒,可辅王治国安民,比丘比丘尼受戒后,不但可了分段生死,更能了变易生死,十八梵天以佛戒出色界囚笼,六欲天子以佛戒出欲界火宅,庶民百姓受戒后堪称佛子,黄门太监受戒后便是大丈夫,未离淫欲的男女更应受佛戒,有戒便是清信仕女,奴婢得戒体,人品尊贵,乃至八部金刚神等尽应受戒。
  但能解法师语者,心内明白,尽未来际不杀生是菩萨戒,又知尽未来际不偷盗是菩萨戒,更知度众生是菩萨戒,于戒明白了解,然后受戒、得戒、持戒,就证了戒法身,此时心清净、身清净、遍法界清净,更无超越,故名第一清净者。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十波罗提木叉,是菩萨根本之戒,若不诵戒,即无根本,本尚不得,如何利益众生而名菩萨,故云非菩萨,既非菩萨,自然不是佛种子。是故释迦佛半月诵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诵戒,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
  佛已略说十波罗提木叉相貌,若人半月半月诵戒,则戒相现前,故云‘应当学,敬心奉持。’
  第一戒杀
  既受菩萨戒,就要广度众生,所以第一条就是不杀。一切众生,都有生命,有生命才可修行,认识自己的生命,则能够度自己,认识别人的生命,能够度一切众生。法华经云,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
  何为生命?四十二章经云,佛问比丘,人命在几间?一比丘答,人命在数日间。佛云,子未见道,佛再问,入命在几间?另一比丘答,人命在食饭间。佛云子未见道,再问,又另一比丘答,入命在呼吸间,佛云,善哉!子见道矣。
  一呼一吸,念念相续,是人命的行相,若人命不能认识,又焉能了人命中的生老病死苦,于人命中一呼就是生,一吸就是灭,若呼而不吸,人命就断了;若吸而不呼,人命亦断。是故入命在呼吸间,识得人命,则识得道,是故佛言,善哉!子见道矣。
  昔日,阿难尊者,对一沙弥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机,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百岁而不认识生灭机,不如生一日认识生灭机,可以悟道,可以证果,可以了生死。
  生灭机是什么?
  一念生,一念灭,生灭循环,无始无终,只可以悟,不可以断;断即命终。悟即生灭中见不生灭,就是道。
  例如念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念到一念空时,心开见佛悟无生,就是道。
  明白这个念,就是生灭机,生灭相续,就是命根。生灭断,命根尽,生灭机一转顿见不生不灭。
  所以达摩祖师云,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六祖云,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念念不被嫉妒染,念念正念,不念烦恼清净心便是道。
  解了生灭机者,有生有灭是世间法,不生不灭出世间法。生亦灭灭亦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
  自己不认识自己的命根,又如何了生死,命根生灭,就是你的生死。命根不生不灭,就是你的涅槃。
  佛经本事品云,过去有一村落,时逢饥馑,释迦化身为大鱼游靠岸边,全村人割食鱼肉活命,鱼曰(汝等莫断我命,今天割肉,明日复生,可保长时有鲜肉食)村民依教,一年后新谷丰收,鱼即命终,其鱼名(水爱道)。
  可知生命宝贵,假如割伤身体,血肉自然生长,袪瘀生新,平复如故,若无生命,血肉不能再生矣,世间人,数年内细胞更换一新,以乃生命护身功能,又在心识上生命更具功能。
  前念灭,后念生,前念恶,后念善,念念善,就能度了恶,前念邪,后念正,念念正,便能度邪,前念迷,后念悟,念念悟,就能度迷,如是生命中,肯修行,就能转恶为善,转邪为正,转迷成悟,不是离开生命,另有道可修啊?
  因此佛法内,只有度生,而无杀生,是故如来制此戒。
  佛言,若佛子。
  受了菩萨戒,持戒清净,上可以求佛道,下可以度众生,自利利他,将来成佛,现称佛子。
  若自杀,教人杀。
  自杀者,是自己亲手杀众生命,乃身心所造杀业,教他人杀者,虽不自己行杀,而使他人行杀,乃心口所造杀业。
  方便杀。
  是意作罪,心意思惟,用什么方便杀,想计谋,兴害意,或是教他行险道而致死,或教他自堕陷井而致死,或教他服毒药而身亡,或断其饮食而命终,或教他犯国法而身陨,如是等皆名方便杀。
  赞叹杀。
  他本不杀,赞叹杀生有功,他即去杀,他本不死,赞叹死后生天得乐,他自寻死,如是等,名为赞叹杀。
  见作随喜。
  既不自杀,不教杀,亦不用方便杀,也不赞叹杀,但见人杀生时,心生欢喜,随喜杀生之罪,随喜杀,随喜多杀,心造杀罪,其罪无量。
  乃至咒杀。
  佛咒只能福人,不能祸人,唯邪教邪咒,千里之遥,亦能害人,故云咒杀,属心口所造业。
  杀因、杀缘、杀法、杀业。
  四法成业:1、杀因,有贪嗔痴等,有因嗔而杀,有因贪而杀,有因痴而杀。2、杀缘,有杀因未必杀,须假杀缘,助成杀业,或为名、为冤、为仇、为教、为霸、而成杀缘。3、杀法,现在种种武器,如刀枪剑戟,毒气等。4、杀业,命断,或一日断、二日断,七日断,杀业此时成。
  此戒四缘成犯: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杀害,四、命断。当其命断时,自心强烈震动,戒体即破,波罗夷罪成。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况且天命之谓性,一切众生皆有天性,上如人类,中如牛羊犬马,下至蛇虫鼠蚁,皆有性命,游戏世间.天生天养,俱不得故意杀害,断度生缘,伤天和气,故杀有罪。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既受菩萨戒,应思惟如何度众生,度生莫如结缘,应心生慈悲,慈悲遍法界,法界常住,慈悲心亦常住。又孝顺父母师僧三宝,秉三宝之教导,与众生乐,或以种种方便,救死护生,令得世间之乐,再得出世涅槃之乐。
  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恣心者,放纵己心,泄其怨恨;快意者,因嗔起杀,以杀为乐。菩萨应该要制止自己的嗔恨心,恶毒心,使杀心不起,代之而起以慈悲心,孝顺心。
  既不方便救护众生,反而纵恣自己的怨恨心而快意去杀,犯波罗夷罪。
  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戒,永弃佛海之外,亦云堕,即堕落三恶道,亦云断头,亦云极恶。
  第二盗戒
  有主之物,不论一针一草,予而取,不名为盗,不问,不予而取,名之为盗。盗有主之物,令主人受损失,心内愁苦,故佛制戒。
  菩萨安贫守道,不妄以强力取人财物,不但不取,而且善观物理:六尘他物,六根不染,六根清净;三界他物,心性不染,三界顿超。菩萨在世出世,非礼不视,非礼不听,非礼不言,非礼不动,谨守威仪,严护细行,如日月行空不住空,莲花出水不染水,菩萨死尽偷心,他物不取,在俗离俗,居尘出尘,独尊己灵,不与万法为侣,一切尽舍,方见本来,然后再修檀波罗密,内施外施,庄严净土,普济群萌。
  是以如来制戒,一切不偷,然后行施,福如大海矣。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
  非分而偷,不予而取,皆名为盗,盜他物超过五钱,犯重。
  自盗者,自手取他物离本处,即名为自盗。教人为我而取,教人取他物,名教人盗。
  方便盗者,用种种心思计谋,夺他物入己者,如诡骗人,巧取暗夺,借而不遗,寄而不予,偷龙转凤,皆名方便盗。
  咒盗者,役使鬼神,取他财物,归自己有,皆名咒盗。
  盗因,盗缘,盗法,盗业。
  盗因属贪心,盗缘助成,如月黑风高,或趁火打劫,凡有利于行事者,皆名盗缘。盗法者,劫夺、暗偷秘取、抢、骗、抛砖引玉、走私漏税,皆名盗法。
  物离本处,作为己有,是时心震动,盗业即成。
  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
  有些人喜欢以物奉献鬼神,则鬼神认为是自己的物,决不可盗,劫贼盗回来之物,劫贼认物为己有,亦不可盗。
  一切有主之财物,不论一针一草,不得故意盜取,故意盜取者,如物有主,不予而取,犯盗;不故意盗者,好友之物,虽未问许,取而用之,友必同意,不名故盗。
  寺院中僧众之物分两类:1、十方常住僧物,十方僧人皆有份,如米、面等,十方僧人皆可受食,若不问而取,即取十方僧物,于十方僧结罪,其罪无边,需向十方每一位僧人前求忏悔,才可灭罪。华聚菩萨云:‘五逆十恶,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
  2、现前僧物,现前不是指十方,若施主拿物到寺院供养现前僧,如寺院现前有一百位僧人,物便属一百人所有,未羯磨前而取,便是盜取一百位僧人之物,需向一百位现前僧人忏罪,若羯磨以后分与,才是自己所有。
  其三宝物,伽蓝菩萨守护,盗三宝物,日长三分,夜长七分,一日一夜,对充利息,因果甚大。昔日杨和尚拿了常住一张纸,三年后,伽蓝菩萨算帐,还一疋绢。
  丛林库房内有一对联:‘长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可作明鉴。
  又,父母师长物,应供养而反盜取,其罪亦大。
  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此乃菩萨所应作持,作即持戒,止即名犯,菩萨行善,普利群生,所以应生佛性中孝顺心,及慈悲心,助一切人布施,使得人天之福,更施财物与众生,令得眼前之乐,方名菩萨作持。
  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不助人布施,而反更盗人财物,今人痛苦失乐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极乐世界无男女,无欲,阿閦(音同触chù)佛国有男女相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离,离欲便超欲界,而生色界,色界四禅天梵行清净,在娑婆世界修行,离欲、离色、离无色,便出三界,色无色界尚可以离,何况欲。
  四十二章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欲无自性,因意而生,意亦无性,从思想生,思想因意,意因思想,互相凭借,犹如交芦,离想无思,离思无想,相待假有,想灭思忘,思灭想空,故云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则淫欲之念如梦不可得矣,何来有患哉。
  离欲见清净性,以清净性修行,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初发心人要仔细,切莫轻敌,作容易想,淫是无量劫来生死根本,在八识田中根深蒂固,所以佛言:‘为道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又言:‘透得此门,出尘罗汉,’‘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示比丘离欲之法:‘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此经云应生常住孝顺心,则庶几可矣。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佛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不应淫,淫则生死不了,俱入苦海,不为则爱尽涅槃,共入无为,菩萨不应自行淫欲,更不应教他行欲,菩萨天眼观察,一切女人皆是过去父母,焉可行欲,故云不得故淫。
  起心动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动念,例如在梦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药迷失本心,或为怨家所逼,惟苦无乐,不犯。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此戒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
  淫因者无而忽有,淫念迭起。
  淫缘,孤男寡女同住,淫辞歌曲等。
  淫法,称叹摩触等。
  淫业,事遂业成。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从亲至疏,从人至畜,乃至天女、鬼女、神女,皆不能犯,更不可非道行淫,口道、大便道之类,属非道行淫。
  又优婆塞戒经云:非处(非适宜之处所),非时(非合适的时间,如六斋日、三斋月,又如妇女怀孕时、产后、乳儿时),也不能行淫。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菩萨孝顺师僧三宝,秉三宝之遗教,救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
  净法与人。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远离淫欲,拔生死根,法法清净,自度出生死,方能度人出苦海,故云净法与人。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以戒律,净化人心,今违背戒律,广行淫事,日久炽盛,不择畜生,乃至淫母女姊妹六亲,令多人受苦,全无一点慈悲心者,失菩提种,作三途业,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
  迷真起妄,切莫纵妄,应该克妄见真,如何克妄,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克妄从直心下手,直心生直语,直心见圣道,所以如来制妄语戒,务令众生直心见真矣。
  经云:佛子罗侯罗,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世尊在时,人来问之:‘世尊在否?’诡言不在,使人失其见佛机缘;若不在时,人问罗侯罗:‘世尊在不?’诡言佛在,使人久候而不得见佛。世尊知此事已,语罗侯罗:‘澡盘取水,与吾洗足!’洗足已,语罗侯罗:‘覆此澡盘!’如敕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问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罗侯罗:‘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
  夫法水归心,如水归海,真心纳法水,菩提苗长,般若芽生,若妄语覆心,妄不纳法,无法水滋润,真芽不萌,真根不长,何来枝叶花果,所以楞严经云:‘汝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譬如稠林曳木,直者先出。’是故如来制妄语戒,欲人直心见道。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
  最大的妄语是未得(涅槃)谓得(涅槃),未证(菩提)谓证(菩提),未见(阿罗汉道)谓见。大妄语成,堕无间地狱。
  自妄语者,即自己说我是圣人,我悟了道。教人妄语者,命弟子或使朋友互相传言,说自己是圣人。方便妄语者,或说天来、龙来、鬼神都来,供养自己,令人以为已证圣果,或以种种暗示,说自己证圣果。
  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欺诳心,四、说重具,五、前人领解。
  妄语因者,欺诳心是,妄语缘者,求名求利是;妄语法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到处宣扬;妄语业者,有人信解,妄语业成。
  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
  心本不见,而口说见,心本见,而口说不见,口不对心,心口不相应,名小妄语。
  小妄语虽小,由歪心生,外则欺人误人,内则妄语覆心,真不显露,则成自欺,又身口意皆妄,故名身心妄语。
  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
  如法而说,是正语,说能得法,是正见;正语从正见而来,从真起语,语能显真,如法而说,说能明法。见道的人,说的都是真话,依其说而行,很快亦能见道。
  如来三藏十二部经是正语,菩萨依佛所说的正语修行,得见佛性,是为正见,再依正见教众生修行,是谓从正见生正语,亦谓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
  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而菩萨反以外道邪语邪见,教一切众生,令生邪业而入生死者,是菩萨犯波罗夷罪,为一切菩萨所弃,为佛法所弃,亦为自弃,故云弃罪。
  何谓邪语邪见?如经载往古时,有国王名婆薮,心厌世法,出家作仙人。是时居家婆罗门与诸出家仙人共论议,居家婆罗门言:‘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诸出家仙人言:‘不应天祀中杀生啖肉。’诸出家婆罗门言:‘此有大王出家作仙人,汝等信不?’诸居家婆罗门言:‘信。’诸出家仙人言:‘我以此人为证,后日当问。’诸居家婆罗门即以其夜,先到婆薮仙人所言:‘明日论议,汝当助我。’如是明日论时,婆薮仙人言:‘婆罗门法,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诸出家仙人言:‘于汝实心云何?应杀生啖肉不?’婆薮仙人言:‘为天祀故,应杀生啖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是时婆薮仙人陷入地没踝,是初开大罪门故,诸出家仙人言:‘若故妄语者,汝当身陷入地中。’婆薮言:‘应天祀中杀生啖肉无罪。’于是举身没地中,从是以来,乃至今日,常用婆薮仙人王法,于天祀中杀生,当下刀时言:‘婆薮杀汝!’
  既说有福,何曰婆薮杀汝,此乃邪语、邪见、邪业、堕恶道之证明。
  又有一老菩萨住茅蓬,见一兔入屋匿藏,猎人寻至,问:‘师父见兔否?’答曰:‘不见。’为救兔命,见言不见,此是方便妄语,无犯。
  第五酤酒戒
  淫为生死本,酒为过患源,饮酒心神昏迷,助作一切罪,是故如来制戒。
  所谓无明酒,无明生一切惑,酒造一切罪,四分律言,酒有三十六失,大智度论谓酒有三十五失,沙伽陀比丘能降毒龙,后酒醉卧地,虾蟆食其沫唾,佛言:‘现在甚至虾蟆也不能降服。’我国仪狄造酒,禹辄疏焉。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
  酤者卖也,自开酒店或酒厂,卖酒与人,其过难量,违菩萨利他之行,教人卖酒亦然。
  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希利货贸,四、真酒,五、授与现前人。
  酤酒因:贪利求财。
  酤酒缘:米、麦、甘蔗、葡萄等,皆可造酒。
  酤酒法:一切广告及推销术。
  酤酒业:卖酒与人。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
  酒有多种,或花或果,皆可造酒,但令饮之醉人,皆不得酤,惟药酒除外。又虽似酒色酒香,而无酒味,饮不醉人,可以卖,如醋之类。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
  菩萨上求佛道,以佛道下化众生,教众生以般若智断除烦恼。
  明即三明:能知过去,是宿命明;知现在生来死去,是天眼明;知生死已尽,是漏尽明。
  达是三达: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具足三明三达,见性成佛。
  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迷真认妄,认物为己,是众生的颠倒相。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三细者: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细迷失真如佛性,若无三细,人人皆见佛性。
  六粗者,枝未无明是也:一、智相(俱生无明),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有此六相,生死无了期。
  一切众生,既有三细六粗之颠倒,再加上饮酒,助其放恣,更无惭愧,酒后失言,醉时造罪,如狂马无缰,迷性胡为,菩萨若以酤酒为业,助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
  修行人第一要明心,心不明,不知自心中无量劫来罪垢,明心,才知自己心内积聚无边罪垢,故应一一忏悔,一一洗除,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作新殃。永嘉禅师云:‘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心垢洗除净尽,返本归元。
  心如明镜般清净,本无外物影像,所以明心的人,在真心内,绝无他人是非,是以不说他人过非。
  六祖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此乃示人修行,明心除垢,直捷返家之文。
  又云:‘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此乃示导别人返本之文。
  假如不观心,不明心,不除心内垢,而于心外妄见他人是非,絮絮而说,影响佛教,令无量众生不信佛,是故如来制此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
  沙弥出六尘之家,比丘比丘尼出生死之家,菩萨出无明之家,本来是好事,但僧团中良莠不齐,不应把一两个人的过失,算为整个僧团的过失,使佛教蒙受坏的名声,影响初发心人,退失信仰。
  比丘比丘尼,称为僧宝,佛灭度后,佛法流传世间,全赖僧宝住持,续佛慧命,若口说出家人的罪过,致令比丘比丘尼转法錀时,无人听受,法不流通,断佛教慧命。
  根据内典说,比丘比丘尼有过,应依戒律三种劝谏:第一、私人劝谏,第二、屏处劝谏,第三、羯磨,大众劝谏,绝不是向外宣扬;过去有三武一宗之祸,皆由外道向国王毁谤出家人所致。
  在家菩萨,护持佛教,亦不能说他们的罪过,损坏佛教声誉,如是缁白四众,佛门弟子,受菩萨戒者,不得随便信口说其过失,更不得教他说,自辱佛门,令圣道不行,贻误后学。
  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
  此戒六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有说罪心,四、所说罪,五、所向人说,六、现前人领解。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应为说因,说缘,说法,说业。
  说因者,无始劫以来之恶口习气为因,说缘者,以种种借口为缘,说罪过法者,说其轻重罪相,说业者,了了出口,令人领解相信,说业已成,当来受拔舌地狱苦果。
  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
  外道恶人,知见不正,执著我见,断常等见,嫉忌佛教,说佛法是非法,律是非律,不能出苦海,不能生天国,如是毁谤佛法。
  二乘人相信小乘,不喜大乘,云大乘非佛说,又云大乘律,有开有遮,亦非佛说。
  菩萨闻后应生慈悲心,教化外道,舍邪归正,信仰大乘;教二乘人,回小向大,修大乘行,如无著禅师,度天亲菩萨发菩提心,宏扬大乘。
  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该摧邪扶正,护持佛法,而反更说四众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
  真如佛性,无自无他,若见自他,不见佛性;真如平等,无人我相,见人我者,见惑烦恼是也,赞毁者,思惑是也,思惑有憎爱,故有赞毁。菩萨破见惑,不见人我,破思惑,则无憎爱,所以不自赞,不毁他,赞毁两亡,自行教他,故名菩萨。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
  自赞者,自己赞叹自己的功劳,赞叹自己的长处,毁他者,讥人过失,说人之短。
  菩萨观业如幻,善恶性空,怎可自赞?怎可毁他?自赞著我,心生骄慢,骄必败。菩萨观心清净,不见他人的过失,何用毁他,等如明镜现像,镜内无像,何用毁像,虽镜无像,能现妍丑,好丑从缘,我们心内清净,虽知道别人的过失,但心内不著别人的过失,又何用毁他人过,所以不说他人非,更不毁他过。
  若自赞毁他,又教人自赞毁他,则心内有四条罪,一、自赞,二、毁他,三、教人自赞,四、教人毁他。
  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赞毁心、四、说赞毁具,五、前人领解。
  毁他因是嫉忌心,毁他缘是想提高自己的声望,令人恭敬供养,毁他法是以语言文字宣扬,毁他业是前人领解赞毁之语。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菩萨无我,与众生一体,应代一切众生受苦,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内成员与主人是一体,若有事情发生,主人承担一切责任,免大众受苦,所谓恶事向自己。
  一件事情之能够成功,亦非一人之力,全赖大众合作,所以好事应归他人。
  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宣扬人家的好事,隐藏他人的过失,免人受毁,今反其道而行,揽功归己,独占功劳,人家好事不称赞,人家坏事到处宣传,令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
  佛法流通于世,普渡群生,故有财应行布施,流通财,令他人得福,有法应施法,流通法,令他人得慧,所以菩萨舍财舍法,尽空一切,与道相应,是故如来制此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
  财要流通,辗转布施,令众生得福,法更要流通,师长善友教导我们,我们又转教一切人,令依法修行而得慧,如是福慧双修,故名佛子。
  有财而自不用,又不施与人,有法自不修,又不教人,名为自悭。
  自己悭财悭法,又教人悭财悭法,教人不行财布施,不行法布施,名教人悭,自致无福无慧,自悭尚不可,何况教人悭,则有自行教他两条罪。
  昔日佛在世时,有贫女乞了两个钱,自己不用而供养大众僧,释迦佛即时为她授记,将来在震旦国做国王,就是武则天女王。
  五台山有一位法云比丘,因他前生吝法,今生非常愚鲁,大众称他牛云,后蒙文殊菩萨指点,宿障业除,得大智慧。
  佛子修行,不离福慧,施财得福,施法得慧,福慧圆满,名之为佛,是故有财应布施,有法亦应宣扬流通,利益众生。
  悭因,悭缘,悭法,悭业。
  悭因是秘藏爱惜,悭缘是自私自利心,悭法是:懂说不懂,有说无,或闭门谢客。
  昔日杭州有一大富翁,出家人向他化缘,他就悭惜,门前写四个字:‘僧道无缘’,人家便不敢向他化缘,后来济公圣僧续下一句曰:‘畜生有份。’他死后果然成为狗,他的儿子知道后,养它一生。
  因、缘、法,和合而成悭业,果报作饿鬼。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悭毁心,四、示悭相,五、前人领解。
  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
  施财施法,外利众生,内舍贪烦恼,无始劫以来的悭贪烦恼令我们作饿鬼,惟有布施,才可灭去悭贪烦恼。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为首,随前来乞者所须,有财施财,有法施法。得忍菩萨有三施:舍王位、舍头目皮骨、舍妻子;出家菩萨有四施:纸、笔、墨、法;在家菩萨有二施:财、法。
  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恶心是不希望别人安乐,嗔心是恐怕别人胜己,布施是慈悲心,以慈灭恶心,以悲灭嗔心,一钱一针一草虽微,惟施心大,福亦大,一句一偈之法虽少,却含法身妙理,一微尘许法之微,却能诠一切法,所谓‘一即一切’。若有来求财者不施与财,有来求法者不为说法,反而骂辱人,非是菩萨,反得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忍辱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则妄想不生,烦恼不起;既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则证无生法忍,在无生忍中,尚不见有我有人,何来有嗔,无嗔则生诸善根,永为佛种,所以如来制此戒。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
  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火炎炎,烧尽菩提种,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所以菩萨要灭自己的嗔心,增长自己的慈悲心,以慈悲心度众生,嗔心不能度众生,嗔心只会结冤;若佛子自己起嗔心,又教人起嗔心,即非佛子。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隔嗔心(不欲和解),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领解。
  嗔因是无明,嗔缘是逆境,嗔法是打人、骂人,与人结冤,嗔业成。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
  善根是成佛之因,我们修行,第一要种善根,无诤就是善根,无诤则无嗔,不嗔善根生起,得无诤三昧,不争名,不争利,与人无诤,先人后己,由无诤三昧而生慈心,与人以乐,生悲心,拔人之苦,又从慈悲心生孝顺心,孝顺一切众生,视一切众生为未来诸佛,又孝顺三宝,秉三宝之遗教,依法修行,自度度他,是为持戒。
  所以菩萨令一切众生学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息灭嗔心,慈悲心向什么地方求?你役有嗔心,慈悲心就来。
  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一切众生,指六道中能以肉眼得见者,即人及畜;非众生,指无情物,如天、地、山河、塑像等无情之物。有人嗔心起,骂天骂地,或指骂佛像、菩萨像等无情之物,对有情众生,恶口骂辱,或以手打,或加刀杖,伤害人畜,而嗔心依然不息,前人来求悔过,又以善言道歉,犹起嗔心不和解,不和解便结冤,结冤则嗔心不息,永隔众生,即非菩萨,得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
  无罪而说他有罪,名之为谤。
  三宝是苦海中的慈航,黑夜中的明灯,众生病苦的良药。若人毁谤三宝,不但自己不能出苦海,更令无量人都不能出苦海,彼此均堕地狱,欲出地狱,还是要依靠三宝之力,所以切莫毁谤三宝。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
  若佛子,是指受了菩萨戒者,自己谤三宝。
  三宝者,第一是佛宝,佛即觉也,觉则万法皆空,觉财,财空,觉色,色空,色空就是智慧,财空就是福德,财色二空,福慧具足,所以佛又名两足尊,福足慧足。
  人人都有觉性,觉性就是佛性,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称为佛。
  法即是正,什么是正法,离欲就是正法,念佛离欲,是正法,布施离欲,是正法,持戒离欲,是正法,持咒离欲,也是正法,所以法就是离欲尊,离了欲,一切法都是正法,未离欲,一切法都是世间法。
  僧即是净,僧人在尘不染尘,在世而出世,在欲而离欲,心清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证初果,断欲界烦恼,证三果,出三界生死,证阿罗汉果,习气清净,证辟支佛果,一切法清净,证菩萨无生法忍果。
  菩萨是僧,罗汉是僧,凡圣也是僧,出家人持戒清净者,个个都称为僧宝。
  三宝无过失,愚痴之人,以正为邪,以是为非,邪正不分,是非颠倒,所以自己毁谤三宝,又教人毁谤三宝。
  谤因、谤缘、谤法、谤业。
  愚痴为因,邪见为缘,因缘和合,以口、书等方法毁谤佛教,令无量人不相信三宝,而成毁谤之业,果堕拔舌地狱,久久不能得出。
  此戒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欲说心,四、正吐说,五、前人领解。
  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外道著见,不喜欢佛教说无我,恶人作恶,不喜欢佛说持戒,因此外道及恶人,常常毁谤三宝。菩萨听闻外道及恶人以一言毁谤三宝之声,其痛苦之情,犹如三百矛刺心,所以者何?以断一切众生佛种故,耳闻如此,何况亲口自出谤言。
  假如菩萨自谤三宝,皆因对三宝失去信心,例如有人修行用功几十年,后来病了,或遇到灾难,不知是过去的业力起现行,不但不反省求忏悔,反更妄说三宝不加庇他,因此对佛教失去信心而生谤毁,助长恶人及邪见人的威势,帮助恶人、邪见人毁谤三宝,而不是帮助诸佛菩萨宣扬三宝。一切众生听到你毁谤三宝之语,欲信而不信,已信而生退心,令无量众生背弃三宝,令无量众生行黑暗道,令无量众生堕苦海中,你看此罪多大,所以说是菩萨波罗夷罪。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
  菩萨戒以十重戒为体,十重清净,戒体则坚固,从戒体起修六度万行,得智慧,度众生,破了戒体,不能称为菩萨。
  学戒不会有过失,止一切恶,修一切善,戒是成佛的根本,能度众生成佛,因此学戒称为善学。仁者是赞叹之词,指一切当时在会的菩萨。
  上来十条戒保你得解脱,应当善学,决不可犯如微尘少许,何况具足犯十戒。
  事必有理,悟理则丝毫无犯,若未悟理,则有退转的过失:
  不杀生——悟理则无生,无生无杀即丝毫不犯。
  不偷盗——死尽偷心,即丝毫不犯。
  不淫——明白淫性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即丝毫无犯。
  不妄语——离妄见真,丝毫无犯。
  不酤酒——明白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即丝毫无犯。
  不自赞毁他——人我两空,即丝毫无犯。
  不贪不嗔不痴,余三戒亦丝毫无犯。
  持戒属事,悟理则戒体清净,乃至不犯戒如微尘少许,何况具足犯十戒。
  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
  若犯了一戒或十戒,要发露,要至诚忏悔,忏至见光、见花,佛来摩顶,罪便得灭。反过来说,犯了一戒或十戒,不发露、不忏悔,罪藏在八识田中,成了自己的障碍,任你如何刻苦,如何努力用功修行,今世不得开悟,亦不得发菩提心,所以者何?菩提心者,即是清净光明金刚宝戒,今既破戒,即失此心。
  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
  以十善法錀教化国民,名叫转轮王,分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及铁轮王。
  世间尊贵如国王、转轮王者,皆因持戒而得王位,犯重戒后福损了,失国王位,亦失转轮王位。
  亦失比丘、比丘尼位。
  出家菩萨,以戒为体,故身披袈裟,犯此十重,即失戒体,无戒即无袈裟,故失比丘、比丘尼位。
  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
  十发趣者,趣于菩提,戒为无上菩提本,若犯重戒,不能趣菩提,故失十发趣心;十长养,乃十种长养菩提的法门,今犯重戒,菩提苗不能萌芽生长;十金刚即十回向,既无菩提功德,即无回向,失十金刚心;十金刚破无明,入十地,今既无十金刚心,不能破无明入十地,是故若犯一重或十重,即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因位功德。
  佛性常住,佛性就是妙果,犯重之人,既失菩萨因位,佛性常住妙果位亦皆失,是谓一切皆失。
  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
  破戒有罪,不能上升,只有下堕三恶道中,经二劫三劫的长远时分受苦。地狱饿鬼是化生,无父母;畜生有父母,长大后不识父母,故云不闻父母名字,更何况闻三宝名宇,苟能闻三宝名,即得离苦。
  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佛戒是菩萨的根本,不应一一犯,戒在菩萨在,所以过去菩萨已学,现在菩萨今学,未来菩萨当学,如是十戒应当学习,敬心奉持。
  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十重戒于八万威仪品中,当有详细解释。
  佛告诸菩萨,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十重戒不破,戒体光洁,但容易染污,犹如衣裳,虽不破裂,但易被尘垢污染,故有四十八轻戒,防止染污戒体。
  第一不敬师友戒
  师有开导之恩,友有砌磋之义,应当敬重,倘存骄慢,今生福慧全消。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
  若佛弟子欲受国王位时,或受转轮王位时,或百官受职时,应先受菩萨戒,戒在,王位坚固,事事如法,一切鬼神拥护王身,免种种难,此戒千佛流通,今能受持,故诸佛欢喜。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骄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既已受戒,从戒起行,生孝顺心,恭敬心,普礼一切,如受戒二十年以上的上座,生我们法身慧命的和尚、阿阇黎(轨范师),还有大德高僧、同学、同见、同行,都要恭敬,应起而奉承迎接,礼拜问讯,要如法供养,若无财物,要自卖身及所有财物而供养之。
  而菩萨反生骄心、慢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所谓轻垢者,比前十重仅减一等,非轻细之谓也。
  第二饮酒戒
  饮酒有别于酗酒,卖酒贻害甚广,自饮及劝告人饮,遗害较小,故属轻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
  故饮酒者,知是酒,故意饮,犯戒。
  饮酒使人性狂心乱、神昏智暗、打人骂人、无惭无愧、无尊无卑,酗酒出事,所生过失无量。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
  饮酒的过失,非凡夫肉眼所能见,惟佛眼可见到。若以手拿酒器劝人饮酒者,受五百世无手的果报,堕落鳗鳝蚯蚓等类,因小果大,惟佛乃知。
  何况自饮。
  菩萨尚不拿酒器劝人饮,何况自饮。
  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
  自己不饮,亦不可教人饮,广而推之,亦不得教鬼神,畜牲饮酒,菩萨尚不教他,何况自饮。
  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有酒香、酒色、酒味、酒精,但能醉人,一切皆不得饮,惟治病的药酒除外,但要白众。
  为救人而饮酒者,不犯,如茉莉夫人事。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
  既是佛子应该随佛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怀、无我为宗,是故要学佛之慈悲、无我、方便,既学佛慈悲,就不得故意食肉,故意者:知道是肉,为我而杀,见其死、闻其声、而忍心食其肉者,无慈悲心,名为故意食肉。
  有生命者名为众生,无生命无知觉,不名众生。植物有生气,无知觉,人的头发有生气,亦无知觉、剪掉时不会疼痛,但众生肉受宰割时会痛苦,所以肉有生命,因此食肉是杀生。古人云:‘一日食斋,天下杀生无我分,一日食肉,天下杀生汝有分’。虽然食肉而不杀生,但市场上,所有屠宰,都是为食肉的人而杀的。
  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
  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杀生食肉,令众生痛苦,慈悲心何在?
  菩萨发菩提心,愿令众生离苦得乐,是为成佛第一因行,令无慈心食众生肉,是断成佛因,故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
  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食肉之人,身有肉食气味,如食牛肉,身有臊味,食羊肉,身有膻味,食鱼肉,身有腥味,一切众生嗅到此肉食气味,便舍离而去。
  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菩萨要世世度众生,若食彼众生肉,世世结怨,失彼受化因缘。
  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楞伽经云:‘有无量因缘故,不应食肉——众生从本以来,常为六亲;亦为不净气分所生长,臭秽不净;令修行者失慈悲心;无善名称;令诸咒术不成就;诸天所弃;令口气臭;夜发恶梦;乃至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楞严经云:‘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互相食啖不已。’是故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五辛者:大蒜、茖葱(韭菜)、慈葱(葱)、兰葱(小蒜)、兴渠(产于印度)。此五物皆有辛荤之气,生食增恚,熟食发淫,楞严经云:‘食五辛者,口生臭味,诸天远离,魔鬼舐其唇吻,吸其臭味,福德日消,罪恶日增。’有如是过失,是故佛制弟子不得食五辛。
  一切食中,亦不能以五辛作配料用,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
  众生有过,可以改,犯戒可以忏悔,忏悔则罪灭,改过之后,戒体还得清净,普贤菩萨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罪无自性,从缘而生,从心而起,是故要将心忏,心空,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为真忏悔,所以众生犯戒都可忏悔。
  八戒者,八关斋戒;五戒,即清信仕女所受之五戒;十戒,指沙弥十戒,及此经中十重。
  毁禁者,‘禁’指出家具足戒,是佛为出家二众而制,不可毁,故名为‘禁’。
  七逆: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弑圣人、破羯磨转法錀僧、出佛身血,都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网经菩萨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