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气沉丹田运气方法开合功每天早上练一次可以否?

这样练气功:
这样练气功: 1.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湖泊河水边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时,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 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再从右向左转36圈,再吸一口气咽下。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但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这样的平行转圆可以使代脉得到锻炼。 4.揉丹田 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胯(搭鹊桥),呼气舌抵下腭。约36下。 5.击丹田 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胯呼气。计36下。 6.折丹田 轻步站开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护去。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然后两掌交叉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为&以首叩碑&呼气;起时吸气。这样腹部会得到压迫的锻炼,丹田也会充实起来。 7.搓丹田 取一木凳,随意坐下,右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左腿压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如此36下。再换成左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右腿压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左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气,气贯丹田,也36下。 8.喷丹田 两脚立正,并脚而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为&婴儿击食&,推出时喊&喝&,呼气,一共36下。 9.提丹田 立正站立,右子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然后两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这样子起吸气,下坠呼气,计36下。通过强行呼吸,丹田气足,内气鼓荡,能达到内壮的目的,只有内壮才能力源丰富,劲力浑圆,用之不尽。 四、丹田功的效应 练功练到一定的程度,会觉得丹田部位有一股热气感,或者形成一个&气&上感,这就是内气聚集、储蕴的表现。通过进一步的锻炼,这个&丹田&之气就会循经络系统运行全身,你会感到一条热气流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尾阎、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经&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内气沿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路线循环感觉。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功到高级的上乘功夫时,能做到不用眼睛而能视,不用耳朵而能听,那怕是芥未小物能知,微弱之声而能听。这样,你还愁动战不能胜吗? 心意拳内功功法问题 1.问:为什么心意拳内功首重丹田功? 答:丹田功就是培植先天真阳之气的功法。人在母体中时是靠肚脐从母体中吸取营养而维持生命。离开母体以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先天灵性渐渐抿灭,先天的真精元阳之气也会逐渐减少,一直到风烛残年时,人就如耗尽油的灯一样灭(死)了。所以,加强丹田功的锻炼,正是像疏通淤塞的河道一样,疏通经脉,特别是练通周天后前任督气通以后,真阳气通,劲蓄力足,不但百病消除,延缓衰老,还能练成上乘武功。 2。问:为什么叫丹田功? 答:心意拳内功不光叫丹田功,也可叫周天功,或者叫得真法。有的又把此功叫十六把气功、坐功、卧功、站功、内功四经、贯根八法等。但我们这一派则专练此丹田功,以培植先天元气,扶持真阳;当炼到气满全身,全身鼓荡,上下丹田气充时,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时,即可达心意拳的上乘境界。拳谱上说:&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成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说明丹田功在心意拳的重要。因丹田是人的元气之所在,所以叫丹田功。 3.问;炼丹田功先从哪里入手? 答:首先认清三大奇经。按中华医学学说人身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什么要认识三大经,哪三大经呢 (1)督脉。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尾闻骨端,长强穴后的会图部,上循脊柱至脑后凹陷中的风府穴,进入脑内,再上巅顶,沿额下行至鼻拄。在人身的背后。督含有总督的意思,&督乃阳脉之海&。&督脉督一身之阳&。一身之阳脉皆会于督脉。 (2)任脉。任脉也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中校之下的会阴部,上出毛际的深部,沿腹内上过关元穴到咽喉;再上至颏下,走面部深入眼内。在人的前面。任有担任的意思,&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任一身之阴&。全身阴经皆会于任脉。此两脉在人的一前一后,一阴一阳。此两脉通则形 成一周天通。 (3)带脉。带脉也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胁下,环绕身躯腰腹部一周。像人的束带一样把人束住。认识这三大脉以后,能打通任督脉,即小周天通。我们练心意拳丹田功即先从我介绍的功法(参看(武魂)199;年第一期)从一往后逐一演练。因为虽然此功不出偏,但为能适应东西南北中的五种人的环境、气候、人体等不同,所以还是按我介绍的步骤练。 4.问:每次练习一式还是九式一次练完 答:按我多年锻炼的经验,每次首先练抱丹田,其次再练晃丹田,时间,次数不限。练多练少均可,但每次不能少于36下,否则不出功。有的时间宽余也可一次九式全部做完,有的时间少,可只做其中一二式。这要视自己时间自己掌握。 5.问:抱丹田每次站多久?怎样收式? 答:抱丹田一法主要是人与天(大自然)进行有益的交流活动。人每天迫于生计匆匆忙忙,思想紧张,肢体疲乏,这就是平常所说会产生一种乏力、僵力。而人要活命又不能不做,所以,在紧张之余去到河边、湖沿,或山林树丛中去放松一下思想,舒展一下肢体筋骨,吸进&些新鲜空气,做&吐故纳新&,这就是抱丹田功。每次抱丹田的时间是以思想达到放松,似想非想,一切皆空,也就是心情舒畅,不再紧张,不再焦虑即好。此动作不要收式。经过思想净化,肢体放松,此动作就是一无复始的开始,再练其它几式,即可练功出效。 6.问:转丹田要求自左向右,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答:男女有别。男性是以丹田为中心,自左向下,然后再向上,再往左转,是顺时针方向转。转36下。女性相反(因为心意弟子女性很少),应自左向右往下再往左上,是逆时针方向,但只转32下。 7.问:晃丹田怎样转法 答:其实只要掌握了男左女右的原则,我想练心意拳的朋友都可想通。功法中已介绍&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以腰部带动自左向前再向右晃动。这种晃动应是以意领气,以气引导带动身体晃,腰部带有螺旋力的意境。这种晃动主要是锻炼入的带脉。 8。问:操舟田怎么揉?轻重怎样掌握? 答:两手虎口张开形成一个自然圆,两掌对称地放&在丹田两旁,此时丹田穴正好在两虎口的圆中;两掌要贴身,但不能按死,而是轻轻地贴身。做圆形转动时动作也要轻柔,自左向右,路线也是自左向下再向右,是顺时针方向,但两掌虎口圆不能转到丹田穴的外面去。 9.问:击丹田的轻重怎样掌握? 答:心意拳内功功法从第五式开始一般是内功有了一定的功力后才练的。两臂往后如鸟展翅,要尽力后展,两手心往上,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尽量往后翻。两掌回落时要攥拳击丹田时一船是功力小时用力轻一些,功深时可用力大一些。这要视每人的体质和内功功力而掌握。 10.问:折丹田应多少次,是否也要36次 答:此式在心意拳中既是内功也是技击动作之一。所以,折丹田时应多练。多练多出功,不能只局限36下。此式如用在技击上,前扑时两掌心均向前,每掌五指乍开向前,左掌从右掌上穿前,右掌经右肘下持回,左手掌一直扑到左膝前处。右式也同前,唯动作相反。 11.问:搓丹田要注意哪些? 答:搓丹田不管凳坐式还是盘坐式,均两手相合,但凳坐式两手向前搓时像搓绳一样,但此势是手胫相摩也,其功仍在丹田部。盘坐式也同; 12。问:喷丹田应怎样做 答:喷丹田也是技击动作之一。两手在胸前交叉时吸气,一齐向前猛然推出时呼气。向前推击时两掌分开均五指乍开,掌心向前,两大拇指相距约半尺到八寸。此式因为也是击人动作,所以,两掌出掌要看对方的身型而定。 13.问:提舟田左右手高举,两足尖掂起怎样呼吸? 答:此势不管左右手哪手举起,足尖掂起,都要有恨天无柄,恨地无环之劲意。即手往上高举时,就像地上有个环被我握住,能把地拎起来一样;手往下就像天有个柄被我抓住打坠劲能把天拽下来一样。手高举时吸气,打坠落时呼气。&这个动作,一般练心意拳的人要多练,多练多出功。就像李元霸以锤击天,练的是抖绝力,锤从天上掉下来,又要接住,就要有顺势坠落劲。 14.九式做完是否要收式?怎样收式? 答:关于内功功法的几个动作,如果光做前四个动作,则不要收式,做完以后即可结束而从事其它工作。唯从第五式击丹田开始,练完后要:&决断&或者&虎扑&并发一声噫这就是雷声。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每天锻炼,运气就是要把身体修炼好,不然一旦元气耗尽,就像一台坏了的机器一样无用了。所以,锻炼身体就是一种无形的储蓄,是储蓄人的机能、生命;保持人的体能,处长人的寿命,以达到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样一个目的。 浑圆功源于意拳气功,意拳气功源于意拳。 意拳宗师王乡斋先生,少年时从师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得其真传。后以形意拳为基础,博采众长,创立意拳。 王安平先生一九五八年拜王老的入室高足王斌魁先生门下习意拳。通过潜心修炼,深得意拳之精髓,并在技击和养生治病方面有独到之处。王安平先生对拳学悉心钻研,参悟,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能使人集气功,武功,特异功能于一身。所以王安平先生从一九七二年起都发意拳气功命名在全国传功授徒。 浑圆桩是意拳气功的根基,是修大道的根本,大道包罗万象,与自然,社会,人生等万物圆通。王安平先生由一九九六年用&浑圆&二字将意拳气功改名为浑圆功。 中华浑圆功的特点:简单易行;不出偏差;上功特快;自然呼吸;锻炼整体;多种功能;治病范围广范,医疗效果显著。 浑圆功修习者是多炼多受益,少炼少受益。其修习效果就与习练者的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不象其它骗人功法说的,你没有效果是因为你心不诚或悟性不够。 回答者: -
7-25 22:29 -
7-25 23:12 -
7-26 02:17
8-6 23:40 -
7-26 19:52 -
7-26 15:15
气功 海洋论坛 .树仙斋. 象山县少林内劲一指禅气功协会. 中国气功网 . 中国气功科学. 气功人 .世界气功 .气功养生 . 世界气功. 中华气功总会. 郭林气功 .大雁气功 . 气功养生. 中国气功在线 .智能论坛 . 有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找1
得 & 丹 & 体 验 贺 维 民 道家丹功历来多是师徒密传的,经性命双修,将精、气、神凝炼为一,结就玄珠,名曰内丹,颇具神秘色彩;经过修炼,我亦得丹。笔者体验到的内丹是一颗饱含能量而密度较大的特殊气珠,大小近似小孩玩的玻璃弹子,其形状、大小、颜色在形成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气通大、小周天和中脉贯顶后,真气像一股热流流注经络之中,经过&四交&(即三阴三阳交、任督交、心肾交;乾坤交)达到经脉之气归于中脉时,才凝聚成有形有象的特殊球状气团。从日气通大、小周天起,至日结成玄珠,历时半年之久。 真气凝聚成珠状内丹的情景:进入定境;自发深呼吸3次;每呼吸一次腹部膨胀一次。当膨胀消失后,呼吸顿停,静极之中腹内现一圆洞,这就是丹家所说的丹田。内视还可见到百会穴至会阴穴之间连接着一条白色的管道,此即中脉,又叫中黄正脉,管道等。白色的真气从头顶百会管口进入管内,聚于腹中之&洞&,真气不断旋转、发热、发光,渐渐凝聚成一颗白色的特殊气珠内丹。 内丹形成之后反应如下:静中忽而生动,腹中微微一震,丹田内吸,牵动五脏六腑,一颗弹子大小的气珠发于下丹田,过会阴穴,沿督脉滚动向上。这时,脊骨摇动,身体随之左摇右摆。气珠到达两眉之间印堂穴,停留片刻,落入性宫,刹时间全身发热,剧烈扭摆,金光炫目,头颅深处&嗒嗒&发响,前额发胀。气珠自上胯降人口中,&嘶嘶&作响,带来满口津液,其味如冰片,甘中带凉。丹家称此津液为&甘露&。经过口腔的是一颗珠状的硬物。我多次试将气珠含于口中,没有成功。气珠下重楼,如物入喉,有轻微的摩擦感,伴随咽液的&汩汩&声,快如闪电,直泻腹中管庭穴,引起更大的震动、发热。呼吸停顿,身体若失,妙不可言,正是&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若气珠运行腹腔内,常上浮下沉于中、下丹田之间。上冲,则沿中脉旋转直达头顶百会,头骨作响,眼现金光,身体会发出类似琵琶的弹拔声)著气珠流转到手部劳宫穴,从十指相对的手印通过,会化成气流,经五指流向另一只手的劳官穴还原成珠,并且强大的气常常把双手弹开。此阶段,我可有点怕气珠的运行了。结丹前内气运行给人舒适的感觉,而现在气珠对穴位、经络、肌肉、内脏等的刺激,由初期像针轻扎到蜂刺一样痛,或触电那样强烈,.甚至产生爆炸感,身体从微动到剧烈扭摆。 内丹周流中内景丰富,在性宫内视反照,历历在目。丹光五彩缤纷,变化多端,常见银白、淡黄、金黄;偶见紫、赤、蓝、青、黑等,光强耀眼,光象之丰富,笔墨难书。偶然闻到的丹香是一股浓浓的檀香味,沁人心肺。 我练功除保持松静状态外,从没有用意念去指挥内丹的行动,一切顺其自然。初期,气珠连续运转几天(练功才运转,不练不动),静养几天,又运转几天,每次自转少则一、二小时,多则通宵达旦。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转天数越来越少,静养时间越来越长。功夫至此,印堂自有月光常明,光的的,圆陀陀。 近几年对于内丹争论颇多,我认为不足为奇,因为各人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以致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练功方法都存在一些差异。即使同一个人,每次练功的内景也难以雷同:我的体验与古藉所载的也大不相同,实在难以执一而论。但是,内丹在体内的存在却是无可置疑的。至于小还丹与大还丹的异同,由于我是同时贯通中脉和大、小周天的,没有亲身感觉,也就没有发言权了。 参考资料:健身网
7-25 22:33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学练混元太极功的体会——辽宁丹东&陈晓光
自有幸拜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老师门下,习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将近五年,其间多次得到老师耳提面命,悉心教正,老师把数十年修炼总结所得的练拳经验、窍要法门,无私传授给后学之人,令人钦佩敬仰。
从师后,我自感练拳有所长进,悟道渐深,获益非浅,特别是几年来练习混元功的收效,使我对混元功的感悟也逐步加深。现不揣浅陋,把练功所得撰成拙文,将老师口传心授的一些练功之法、练功之理,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教于喜爱并有志于太极拳的同道,尽管是班门弄斧,但想做抛砖引玉,如一得之见能对广大喜爱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和其它太极拳者有所启发,能增强拳友练习太极拳的信心和兴趣,并能促进对太极拳的研究探讨,则深感幸甚。
一、“练拳须由无极始”,“宁可先练功,不可先练拳”这是至真至简的太极修炼理论和修炼方法
太极拳是内家拳,它的主旨是循自然之理,行自然之势,以意养气,以意行气,归根到底是一种意气运动。这种意气运动使练习者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充盈,从而达到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目的,这也是太极拳内家拳的根本所在。
练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循自然之理,行自然之势,以意养气,以意行气,进而达到太极境界,自然得道呢?几年来,我在练拳中反复领会老师的一些教诲,我体会到:要入太极门就一定要静心安神,由筑基开始,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练好太极内功,使万丈高楼有深藏之根基。舍此别无它途,舍此也无捷径可寻。
老师告戒说:“练拳须由无极始,无极之中求太极”,老师还说:“守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力无穷”,“宁可先练功,不可先练拳”。“练功不可一日稍懈,练功应寒暑不辍”,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反复强调练功呢?
(1) 只有坚持练功,才能尽快进入太极状态。
太极拳各式各派繁花似锦,各派套路、练法又各有千秋,但万法归根,都是以练气、养气为根本以动静相兼、刚柔相济、阴阳协调为佳境,而欲达此佳境,首先就要练气沉丹田,使得丹田之气充盈鼓荡,然后逐渐才能体会到松腰落胯、沉肩坠肘、挡口开圆、脊柱竖直、顶劲虚领等要领。对这些要领的体会,不是说一说就能知道和体会到的,有些感觉和体会言辞难以尽述,甚至可以说练功不到火候有些感觉就永远体会不到,只有练到才能知道。例如:打太极拳要圆档、开胯,对这一点许多练拳的人都知道,但是体没体会到就两说。我自己体会到圆档、开胯的感觉是在练了一段混元功(还要站混元桩)之后。有一天站桩时,确确实实觉得两胯根一下松开了,似乎好象坐在一个拱形坐垫上,两胯骨有外撑的感觉,站桩也特别舒服。这是我才猛醒老师说过的话:“档开了,两腿微开档也开,档未开,两腿大开档也未开。”可以说练功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这些要领、窍要的最好方法。有几个拳友练拳有年,刻苦精神也很是值得称道,但却一直找不到感觉,练了混元太极功后,短短几个月,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他们自己说:练了那么长时间的太极拳,真正知道应该怎样练太极拳,是在练了混元功之后。
(2)只有坚持练功,才能真正达到练气、养气、培补先天元气的目的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不是肢体劳动,特别是在今天,绝大多数练太极拳者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因此,练气、养气、培补先天元气就更应该提到重要的位置。冯老师集太极、心意、道、医于一体总结提炼创编的混元太极功法就是练气,练丹田之气的功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易学、好练。但切莫小视简单,须知大道至简,大道理、好方法就蕴藏在简单之中。练者方知,练后方知,练好方知。
练气、养气、培补先天元气重在意守丹田,上丹田为天门,练之凝神;下丹田为地户,练之藏精;中丹田为气海,练之蕴气。但这只有通过练功并且练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并且悟到意守的真谛,达到养气的效果。混元功有十几个操练功法,其基本操练的目的都是以意导引采气、培气,即采大自然之气,培补自身的先天元气。练气、养气就仿佛是向一个硕大的水库蓄水,蓄的过程就是练的过程,也就是养的过程,这是行拳走架不能替代的。当然,混元之气充盈之后再打拳,神韵自然与人不同,练气、养气到一定程度,不但会感到妙不可言,而且还可以练成丹田呼吸,使自身五脏六腑通泰舒畅,这时才是真正的入了太极之门,就自然体会到拳谚所说“不静不见动之奇”的意境,还能体会到静中有动,静中之动的玄妙,再练功、练拳就一发不可收,渐入佳境了。
(3)只有坚持练功,才能做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武术界人所能详的名言。太极拳是内家拳,是武术,当然也要讲武技,讲技击格斗,因此,如果练拳不练功,到头来不是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就是练成太极舞,看似很美,用时白费。大家都知道冯老师是名扬海内外的太极技击名家,老师凭的是无敌的技击格斗功夫,使海内外拳家钦服。这种过硬的太极功夫无疑是源于深厚的功底。我个人理解,从层次上说,应该是功为根,拳为干,只有通过练功使混元气聚于丹田,在体内形成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然后才能谈得上以气行气,以意运气去打拳。例如,陈式太极拳讲逆式呼吸,须知逆式呼吸的本质就是“内练一口气”,就是练丹田气,丹田呼吸,逆式呼吸故意做是做不出来的,只有通过练混元功,以虚心实腹,胸部安舒,腹部充实,来逐步达到气沉丹田,意念一起,丹田自发呼吸,内气自然鼓荡,行拳走架则混元气达四梢,贯通经络,如此方能蓄发自如,刚柔相济。因此,练气、养气、培补先天混元气是练拳的基本功,是练拳的筑基功。练功之后再打拳,肩、腰、胯、膝、肘丝毫无僵直别扭之处,开合顺逆都是随着气机而动,混元气随意而行,出自丹田,复归丹田,在开合缠绕、折叠运化之中,丹田中混元气越蓄越足,就如水库中蓄满了水一样,此时意念一动,犹如堤坝开闸,巨大的能量骤然而出,拳力必然是崩弹暴烈、势不可挡。我自己在练混元功以后,就确确实实感到内气在逐渐充盈,练拳时,有些动作不由自主地就想放劲,不放就有些意犹未尽,尽管我功力刚刚入门,但我坚信,功助拳威,拳借功力,肯定是打好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二、“静心安神,不急不躁,养心怡性,无意成功”,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方法
既然练好混元功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呢?冯老师告诫说:练拳、练功绝不可有急功近利之心,要“有心练功,无心成功,”要做到“有意无意是真意”。结合我自己练功的体会,我认为老师的话有着极深刻的意义,他讲明了练好混元功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1) 细心品味,悟其内涵
太极拳集中国传统医学及易、道等古代哲学的精华于一体,融国粹于武技,其内涵极为深刻。作为武术的一种,它的内涵又是通过武技表现出来的,例如它的外柔内刚、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等,都充满了哲学的辨证思想,而要通过一种武术去领会深刻的哲学思想,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为的,只能是淡淡的,慢慢的,日积月累去体悟。为什么同样是打拳,冯老师打出来的神韵常人所不能及呢?细细去想,我们练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太极拳,冯老师却是练了六十年拳,六十年的积累,厚积之后始有薄发,这就是根本不同所在。老师七十高龄时说:对太极拳而言,我还是小学生。这句话除谦虚之外,其深意难道不值得我们后学之人去体味么!
(2) 有意无意,以意练气
混元功的精髓是练气,通过练、养,达到补先天之元气,养浩然正气的目的。混元功的练气是通过练意来实现的,练意即是练气。练的过程就是意守的过程,不论是站桩功还是采气行气功,都有个意守的要领。混元功是老师六十年心血的结晶,老师深懂其窍,深领其味,因此老师叮咛我们:“拿住丹田练内功”,“有意无意是真意”。我在练的过程中体会到,混元功由不同的十几个动作组成,既要由意领起去做,又不能用意太重,过犹不及,不能不十分注意。以丹田开合功为例,初练时,用意念想着两手劳宫穴之间,似有弹簧在其中,有意无意中轻轻牵动弹簧开合,练一定时间后,可以用意念轻轻想着丹田,用意念带着,丹田开,则两手随之开,气贯两手劳宫和指梢,丹田合,则两手合,气复归丹田。在练功时,身体要放松,四肢放松,腰、肩、胯、膝、肘、脊柱都要放松,身体放松了,精神也就放松了,一点点就能做到锁住心猿意马,心不旁骛。在做动作时,能慢就尽量慢,能慢到什么程度,就慢到什么程度,在慢中体会浑身所以的关节伸展拉开,抻筋拔骨的感觉。但是慢也要有讲究,不能心不在焉,要用意念轻轻地领着动作,意念要和肢体动作配合好,意念到哪,肢体动作就到哪,意念既要领动作,又要和动作无前无后。在练站桩时,轻轻地想着丹田,想着丹田抱住一团混元气,似守非守,似有意似无意,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做动功,还是站桩,都不要刻意去追求气感,练到一定程度,气机自然萌动,再这样坚持练下去,慢慢的就会体会到练意就是练气的意境和效果,再照着老师指导的其他要领练,一点点还会捕捉到内气鼓荡和丹田呼吸的窍要。
(3) 功以时日,贵在有恒
练太极拳也好,练混元功也好,都不是一日、一月、一年可成之事。虽然是要常年,但更要日日坚持,不能练三个月,停两个月。而是要日日练而不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练功是个渐进的过程,拳谚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讲的就是要天天练,才能日有长进,否则,一日暴,十日寒,决不会有长进,这也象逆水行舟一样,舟不动逆水而上,则水必逼舟后退,没有第二个可能。日日坚持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不能急噪,每天慢慢练就是养心怡性,每天练30分钟也可,60分钟也可,时间长一些更好,最好保证每天练45分钟以上,早晨练也行,晚上练也可,早晚都练更好。总之是把练功当作一种修养心性的过程,心中追求的不是功利目的,而是心情愉悦。能如此,久而久之则练功如悟道参禅,练功时,一念无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心境平和,心胸开阔。心静则神凝,神凝则气固,元气固则邪气不入,邪气不入则病不附身,又何虑不延年益寿。这里也要说明一点的是,天天练也要有讲究,象风雨交加、大雾弥漫、飞砂走石这样的天气下,就不要练。另外,在身体特别不适的情况下,也不要硬练。总之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大道之法贵在自然,一切顺乎自然。
以上侧重谈了我练混元功的一些体会,其实到一定程度后,练功即是练拳,练拳即是练功,功融于拳中,拳中自然有功,周身上下混元一体,冲之不散,撞之不开,拳力也就自然刚柔相济,威猛无比。
我自己练功、练拳时间尚短,加之资质愚钝,所感、所悟恐有谬误不当之处,还请太极同道不吝赐教,以期共同参酌体味,为弘扬太极而不断努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氏心意拳丹田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