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师读诵无量寿经:念佛功夫好,又天天读《无量寿经》,为什么

  弟子规居士与出家老尼师问答录:为何净空法师净土知见是正确的,为何往生需伏烦恼?(文章整理好后,联系不到老尼师,故隐去其名讳。)  弟子规居士问:法师很多事情并不认同净空法师观点,但为何法师却认同净空法师的净土知见?  出家老尼师答:就事论事,念佛往生的确需要伏烦恼,念佛成片方有往生把握,总体上来说,净空法师净土知见的确是正确的。  弟子规居士问:但学生我看到一些法师、居士提出五大理由,论证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出家老尼师答:你一个一个列举出他们论证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的依据,我好一个一个回复。  弟子规居士:好的。第一个证明往生不需伏烦恼的依据是“伏烦恼就是伏惑,而伏惑是观行位境界,藕益祖师自称自己是名字位佛,尚未圆伏惑业。所以,念佛往生不需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他们是混淆了暂伏烦恼和圆伏惑业的概念。我给你提供些佛经和祖师开示,你看后自然就知道谁是谁非了。  资料一: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对伏烦恼的定义:“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净空法师对暂伏烦恼的定义: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瞋痴慢可以,长久了不行,烦恼会发作,我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谈“名字位伏烦恼与观行位圆伏惑业”:  蕅益大师的修证,据他自己说是“名字即佛”位。不过,从他的实际实行看,恐怕不止于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人当他彻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后,必定不会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进地加功用行,历事炼心,降伏烦恼,直至于完全到达“圆伏五住惑”的地位——观行即佛位。  《妙宗钞》开示:名字位尚未伏惑,观行位则圆伏惑业。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 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 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 日观氷及观瑠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 盖约钝根於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位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  藕益祖师关于念佛折服现行烦恼的开示:“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净土十疑论(节录) 智者大师关于念佛伏烦恼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1、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  2、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未成事定圆伏惑业,但亦为定摄暂伏烦恼。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印光祖师开示:真信切愿与伏烦惑的关系  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开示:  一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 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往生必须伏烦恼的法师、居士第二个论据是:藕益祖师说“欲决定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真,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出家老尼师答到:真信切愿散心念佛的最后十念、一念不是刹那生灭的散心,而是欲界定或未到定的非生灭散心,自然暂时伏住烦恼了,祖师对未到定有各种定义,这里采纳净空法师的定义,方便说明问题。你仔细看下面这系列佛经和祖师开示,自然就明了了。  资料二:  历代祖师开示:下辈下生或下品下生念佛人临终十念、一念是什么状态?  蕅益大师开示:  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中不及。岂以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邪。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如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閦经喜恋心,本指欲染。(藕益祖师这里说的很清楚:临终十念一念绝非生灭心。龙树菩萨下文说:非生灭心则现行烦恼就被折服。)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开示:非生灭心就伏住了烦恼  “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续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师关于散心、定心的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为散心念佛境界  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成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罗汉释。〕  净空法师:未到定是什么境界?(历代祖师大德对未到定的定义不同,本文章采取净空法师的定义。)  如果在净土法门,说实在的话,连那个初禅的定我们达不到,我们也能往生,这我们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们要什么样的功夫?我们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没得定。没得定是什么?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这种定在佛教里有个名词叫「未到定」,虽然修定没成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还只能在欲界。但是我们念佛这个功夫能够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们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们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带业往生。你说完全没有,没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个二、三十分,这样程度才能往生,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不至於在这一生把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错过。所以一定要修,要认真的修。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念佛往生需伏烦恼的法师居士第三个论据是:《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所以,念佛人只要日常或临终信心强烈、愿心恳切,不必临终十念相续就可靠一念往生意往生,而经文未说这最后的往生意必须清净或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曰:善导大师曾明确说“愿生心必须相续才能往生”,前面资料二中,藕益祖师就强调过“念佛人最后一念往生心绝非刹那生灭心”,非刹那生灭心自然伏住烦恼了。另外,历代祖师和佛经经文都反复强调,下辈下生和下品下生都必须临终十念相续才能往生。印光祖师更是多次强调“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念佛人临终十念相续清净心肯定暂时伏住烦恼了。这些祖师开示都在下面的资料三系列内,你看后自然就明了了。  资料三:  善导大师开示:往生愿心要形成相续才能往生  问曰:愿行之义,有何差别?  答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昙鸾祖师开示: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永明延寿祖师开示:相续心与往生的关系  “如或言行不称,信心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  莲池大师开示:相续心与往生的关系  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夫无杂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而言也。”  “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永明谓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上生。二者专心。如但念名号。得成末品。今谓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道绰祖师《安乐集》开示:念佛人临终十念相续与往生是什么关系?  问曰:《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风刀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何不预克念也?  问曰:若人但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大庄严论》云:“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物,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念乱。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对临终一念的开示: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阿祈达王临终。为赶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印光祖师:下下品往生人的临终念佛状态是什么样的?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观经》下品下生,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乃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莲池大师、藕益祖师、印光祖师:真信切愿与清净心、利他心、十善业的关系!  莲池大师开示:  【疏】又信即心净。如唯识说。【钞】成唯识论云。信者。谓於实德。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  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藕益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开示:为度众生求生净土,非为自身独出生死。有此菩提弘愿,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纵令念佛菩萨,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不能生净土也。  印光祖师开示:  有唯心净土, 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 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 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净心, 感生西方之净土《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印光祖师: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祗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者,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三编·复顾宗况居士书》  印光祖师: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镇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续上: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往生必须伏烦恼的法师居士第四个论据是“念佛人临终往生的最后正念,是日常信愿念佛直接感召阿弥陀佛临终直接赐予的,不需要念佛人临终十念相续暂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曰:佛陀和祖师关于念佛往生过程中,自力负责哪部分,佛力负责哪部分,开示的很清楚。你直接看下面第四套佛经和祖师开示资料,就自然明了了。  资料四:  佛经及省庵祖师、印光祖师开示:念佛往生,自力负责哪部分?佛力负责哪部分?  《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净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师开示:  《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印光祖师: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祗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者,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三编·复顾宗况居士书》  印光大师开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现”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嗔、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月乃世间色法,尚有如此之妙。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者乎?”  ◎ 复黄涵之居士书三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印光祖师开示:与佛相应之人,临终破坏净念决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巨。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于平时令彼等操练熟习,一旦汝欲谢世,彼等以世俗知见,预为瞎张罗哭泣。则汝纵有净功,可以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一经此种动作,破坏净念,决定仍复留住娑婆。则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六道受轮回矣。是以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续编·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幽溪大师:  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未完待续:
  续上:  弟子规居士曰:反对念佛往生必须伏烦恼的法师、居士第五个论据是“往生全由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则在念佛功夫之浅深。”,所以,念佛往生和念佛功夫无关,所以,念佛往生毋需伏烦恼。  出家老尼师答曰:念佛功夫浅深不是念佛功夫有无。他们的观点是否成立,你直接看下面的第五套资料,就自然明了了。  资料五:  祖师开示:念佛人往生信愿力如何才能战胜自身业力而往生?  广钦老和尚开示:‘带业不能往生,经典中之“带业往生”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你有愿心要往生极乐世界,临终时,如业力大于念力那还是不能往生,但会因你的愿力而转为人身,再继续念,如此转了几转,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于业力,就能往生。’  《妙宗钞》开示:上根人造大恶亦易于临终忏悔解脱,下根人造小恶亦难于临终忏悔解脱  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二释有下立义双释二。初悔有轻重。上即利根下即钝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轻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涅槃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阇世王杀父害母。至涅槃会身疮肿热。生重惭愧悔过自责。耆婆劝往佛所。佛为说法得无根信。文载涅槃梵行品。此经明逆罪得生净土者。即同阇王上根利智能重心忏也。彼经不生者。下根愚人至于临终不能重悔也。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诺那活佛开示:念佛人心力或愿力大小与往生的关系  问:修显教净土者,命终时能否往生,以愿去不愿去为断之理,已蒙上师开亦,请问命终时,应如何发愿,方可决定往生?  答:修显教净土者,临命终时,对于一切事务,不管他亦不理他,亦不问自身四大分离痛苦不痛苦(平时念佛精进者命终时不痛苦),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将心团结为一,不使散乱,一心观想弥陀,求佛接引,如平时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头发着火,扑救头燃之心一样;更要有坚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发愿,无论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个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犹豫心、怀疑心,则一念之差,心力散乱,不能往生矣!学佛恰如打仗之理相同,决心不坚确者,往往功败垂成,决心坚确不顾成败者,终获最后胜利。命终之顷,正如打仗者,判分胜负最后五分钟之有决心与无决心耳!  印光祖师开示:真信切愿与净念的关系  (1) 印祖开示什么叫净念?净念是否就是成片?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未完待续:
  续上:  续上:  弟子规居士曰:很多法师、居士都反映“伏烦恼”、“念佛成片”等概念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以致产生印光祖师多次喝止的往生之疑。如何才能帮助到这些法师、居士呢?  出家老尼师答曰:我们仔细读净空法师、诺那仁波切关于往生之疑或往生疑障的开示,就能明白印光祖师为何要多次喝止往生之疑了。很多人都没明白印光祖师关于往生疑障的开示,步入印光祖师痛斥的“理本无碍,汝以无理为理”的懈怠状态。我们明了祖师本意后,就需要去对治。夏莲居居士的一段开示,非常巧妙的平衡了“往生自信心”和“督促精进”。可以成功避免“往生疑障”和“无理为理”的懈怠。这些祖师开示就在资料六里。但资料六的祖师开示,不是一看就能懂的,要随着修行反复看反复体会。尤其是夏莲居居士的那段开示,真正理解了,才能解决“往生疑障”和“无理为理懈怠懒散”两种不当状态。  资料六:  净空法师答疑:  问题六:有些念佛人感觉到自己的行持发心并不如陈居士,她都不能往生,我们不是更没希望了吗?   净空法师答:这么想错了。你如果这样想,我告诉你,你肯定不能往生,往生在信心。而且人到运衰的时候,过去世的冤亲债主都来找你,这一关你能不能通过,你要不能通过,那是严重的障碍。  诺那活佛开示:  问:修显教净土者,命终时能否往生,以愿去不愿去为断之理,已蒙上师开亦,请问命终时,应如何发愿,方可决定往生?  答:修显教净土者,临命终时,对于一切事务,不管他亦不理他,亦不问自身四大分离痛苦不痛苦(平时念佛精进者命终时不痛苦),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将心团结为一,不使散乱,一心观想弥陀,求佛接引,如平时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头发着火,扑救头燃之心一样;更要有坚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发愿,无论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个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犹豫心、怀疑心,则一念之差,心力散乱,不能往生矣!学佛恰如打仗之理相同,决心不坚确者,往往功败垂成,决心坚确不顾成败者,终获最后胜利。命终之顷,正如打仗者,判分胜负最后五分钟之有决心与无决心耳!  印祖对不能往生之疑的开示: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复何希净居士书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复倪慧表居士书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  印光大师:既然往生不必一心不乱,那可以一任随便吗?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  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决不至泛泛然随便,而均不得往生也。理本无障,因汝以无理为理,而自生障碍,又复尤谁。 (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印光祖师: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印光祖师自我警诫:况光已衰老不能勤学,若色力强壮,彼既来华,光当学彼所得。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复恒惭法师书一》  印光大师自励偈:  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  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开示:念佛人当求法乎上  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 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得一心...犹尚未跨入此门,终非 稳妥。净业行人,可不勉力乎哉。  藕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人当求法乎上  散心称名能除罪否?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復叁军能制耳。然称名便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  夏莲居居士:老实念  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只贵愿力强,那怕妄念多。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  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未完待续:
  续上:  续上:  弟子规居士曰:法师提供的资料真是好,我看了后,就再无疑惑了。但我曾多次遇到一些佛教徒,给他们再多的佛经和祖师开示原文,都不能改变他们似乎偏差的净土知见。  出家老尼师答曰:很多人都是依识不依智,感情用事的厉害,但一个人的净土知见是否正确,祖师给过一个鉴定标准。如果讲法的人讲的很高兴,听法的人听的也很高兴,最后双方都顺利生起戒定,那就是正知正见。但如果最终双方都无法生起戒定,那他们所信奉的净土理念就是契机不契理的狂慧了。祖师开示具体见资料七。  资料七:  《净土圣贤录》对佛弟子的善意提醒:体悟教理而不能生起戒定,此是狂慧也.  在《净土圣贤录》上记载了袁宏道往生后以方便神力,将其弟袁中道摄到极乐世界对他进行开示如下:  袁宏道又说:“我没有想到极乐世界快乐到这种程度,假使我前生时能够严持戒律,我的境界尚不止是如此而已。大体上来说在教理和戒律都精进严谨的人,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严谨的人,往生最稳当。如果是只有教理而无持戒的人,大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了,这种状况我所亲见到的有很多。弟弟你的般若气分颇深,但是戒力定力甚少。如果只是体悟教理而不能生起戒定,此是狂慧也。你回五浊恶世后,趁着色身仍然强健,要实修实悟,兼持往生净土的誓愿,勤行种种方便善巧、怜悯一切众生,不久之后当再相见。如果一不小心一入他途,则可怖可畏。如果不能持戒,有龙树菩萨的六斋法现在仍然存在,应当遵而行之。而杀戒尤其重要,希望你寄语其他一同学法的学人,没有说每天动刀杀生,口中贪食众生血肉滋味的人,而能够往生此极乐国土的。纵使说法如云如雨,又何益于事呢?  后记说明:文章是弟子规居士历经三年,多次网络上请教老尼师而得。绝大多数祖师开示均由老尼师提供,少部分是弟子规居士自己搜集。
  印光祖师开示:真信切愿与念佛成片的关系  (1) 印祖开示什么叫净念?净念是否就是成片?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印光祖师:未达一心不乱的临终念佛状态是什么样的:“《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观经》下品下生,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乃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印光祖师:有唯心净土, 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 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 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净心, 感生西方之净土。  印光祖师《临终三大要》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  《印祖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 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印光祖师:《观无量寿佛经》示三种净业正因,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十一事,或有一二,加以信愿念佛,悉得往生,况崔母之将及全备者乎。又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令念佛,或至十声,或止数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往生下下品中。况崔母五六年来,日夕系念。临终不起爱恋,密默念佛,竖手示敬,端坐而逝,即此数端,便是往生之相,况没后全身已冷,顶门犹热,及至入殓,面貌如生,征于经论,谓顶圣眼天生之说,其往生又何疑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346页 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2)【印祖开示】与佛相应之人,临终破坏净念决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巨。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于平时令彼等操练熟习,一旦汝欲谢世,彼等以世俗知见,预为瞎张罗哭泣。则汝纵有净功,可以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一经此种动作,破坏净念,决定仍复留住娑婆。则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六道受轮回矣。是以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续编·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藕益祖师开示:真信切愿散心念佛的是欲最后十念一念是欲界定散心或未到定散心境界,非刹那生灭散心。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为散心念佛境界  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成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  蕅益大师关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往生的开示: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中不及。岂以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邪。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如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閦经喜恋心,本指欲染。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开示:非生灭心就伏住了烦恼  “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藕益祖师《阿弥陀佛要解》开示: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续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师关于散心、定心的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藕益祖师对《妙宗钞》的评价见下: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净空法师:未到定或欲界定是念佛往生所需之最低功夫  如果在净土法门,说实在的话,连那个初禅的定我们达不到,我们也能往生,这我们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们要什么样的功夫?我们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没得定。没得定是什么?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这种定在佛教里有个名词叫「未到定」,虽然修定没成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还只能在欲界。但是我们念佛这个功夫能够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们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们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带业往生。你说完全没有,没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个二、三十分,这样程度才能往生,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不至於在这一生把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错过。所以一定要修,要认真的修。
  大德南怀瑾居士开示:「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有病的菩萨,当你在生病的时候,「应复作是念」,重点在这个「念」,不是嘴里念佛的念,那只是念的一种表象。当你生病时,比如头痛,你想要它不痛,要它舒服,做不到。那个感受你并没有去想它,可是怎么也摆脱不掉,那就是念。你感冒了,你思想还照样在想,那个感觉身上难过的,并不是思想的,那就是念。一定要清楚认识什么是念,如果把念当作是心理的普通状态,是错误的。心理的普通状态是不会停留的,比如我在讲,大家在听,这个在佛学名称叫妄念。妄念等于是漂在水面上的一层油似的,不会停留。水会流动是表面一层,深水层是不动的。我们的思想也一样,在表面漂动的是妄念。「妄」,因为它虚妄,不实在。所以你用不着除妄念,你不用对它客气的,它根本就不停留的。比如你现在一边听我讲话,你思想不能集中,一边还有很多事情在想,这个是妄念,它不会停留的,不停留所以是「妄」。  那个真正的「念」是你去不掉的。比如刚才讲的,你生病的不舒服感觉,那个念头去不掉。其实那个还是妄念,不过比较妄念起来,那个是念的根。所以这个念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念,是第六意识接近到第七意识,意识的根。念是很麻烦的事。学佛的人口口声声说要念佛,为什么大家念佛不得力?都是妄念的念,没有真正的念。真念佛的正念起来的念,那连阿弥陀佛四个字的佛号都没有了。心心念念挂到了,那叫作念。比方我们欠了某人的债,或者吃素的人想吃荤又不好意思,叫你心里不要想吧,唉,这念头实在又挂到心上,这就是念。又如许多学佛的人说,自己不要名不要利,依我看来很多都还在求名求利,他自己都不明白,那个东西叫作念。《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南怀瑾老师教的往生方法:  这里传大家一个观想修法,在生病的时候,应该起一个念。这个念不是思想,但是离不开思想,所以叫思念,有那么一个作用,它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你们有发高烧的经验吧,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想了,但是你晓得现在自己病了,那个就叫作念。我们现在坐在这儿想来想去的,都是妄想,不是念。到临死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或者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都没有了,但是这个念头要挂着。  念又可以说就是相思病,这是广义的相思病,不只是男女之间的想念。你那炒股票想发财的心理也是念,时时关心股票的价格。你有没有去想呢?没有,但是心里又随时放不下来,这就是相思病,就是念。你把这种恋爱、炒股票的念转为念佛,也就可以成就了。这个念成就了,等到身体四大分离的时候,你把身体放开,让它痛苦,但要把握到这个念,一刹那之间,擦!一下,就像乌龟脱壳了,就飞上天了。这一念坚定了,没有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般人念了一辈子佛,到了临死却不知道这一念,因为身子的痛苦或者脑细胞烧坏了,没有办法把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符串起来,但是那个能念佛号的,一念到这个就是了,不须要把每个字符串起来。你见过阿弥陀佛的像,到那个关头,一念之间就是这个像,能做到这样,即使不往生,再投胎来的时候,一定相貌好又聪明,决不会堕落。这个时候的念不是无知,不是妄想。  维摩居士要你起这个念,观「众法合成此身」,到这个时候要晓得,这个身体是靠不住的,「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念念在佛法中,不管一切生灭。今天生病,明天好一点,这都是生灭法,就是虚妄、空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印光祖师开示:真信切愿与念佛成片的关系  (1) 印祖开示什么叫净念?净念是否就是成片?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印光祖师:未达一心不乱的临终念佛状态是什么样的:“《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印光祖师开示:《观经》下品下生,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乃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印光祖师:有唯心净土, 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 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 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净心, 感生西方之净土。  印光祖师《临终三大要》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  《印祖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 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印光祖师:《观无量寿佛经》示三种净业正因,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十一事,或有一二,加以信愿念佛,悉得往生,况崔母之将及全备者乎。又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令念佛,或至十声,或止数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往生下下品中。况崔母五六年来,日夕系念。临终不起爱恋,密默念佛,竖手示敬,端坐而逝,即此数端,便是往生之相,况没后全身已冷,顶门犹热,及至入殓,面貌如生,征于经论,谓顶圣眼天生之说,其往生又何疑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346页 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2)【印祖开示】与佛相应之人,临终破坏净念决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巨。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于平时令彼等操练熟习,一旦汝欲谢世,彼等以世俗知见,预为瞎张罗哭泣。则汝纵有净功,可以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一经此种动作,破坏净念,决定仍复留住娑婆。则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六道受轮回矣。是以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续编·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藕益祖师开示:真信切愿散心念佛的是欲最后十念一念是欲界定散心或未到定散心境界,非刹那生灭散心。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为散心念佛境界  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成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  蕅益大师关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往生的开示: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中不及。岂以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邪。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如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閦经喜恋心,本指欲染。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开示:非生灭心就伏住了烦恼  “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藕益祖师《阿弥陀佛要解》开示: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续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师关于散心、定心的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藕益祖师对《妙宗钞》的评价见下: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净空法师:未到定或欲界定是念佛往生所需之最低功夫  如果在净土法门,说实在的话,连那个初禅的定我们达不到,我们也能往生,这我们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们要什么样的功夫?我们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没得定。没得定是什么?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这种定在佛教里有个名词叫「未到定」,虽然修定没成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还只能在欲界。但是我们念佛这个功夫能够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们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们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带业往生。你说完全没有,没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个二、三十分,这样程度才能往生,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不至於在这一生把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错过。所以一定要修,要认真的修。
  悟道法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摘录  蕅益祖师对至心也有注解,我们也大概讲一下:“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未离散动,未伏障种,乃名字初心,故未能获清净轮相”。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求愿就是说有这个愿望,开始在学习这个至心,但是我们这个心还没有离开散乱妄动,这个妄念还伏不住,控制不住,好像我们念佛妄念还止不住。乃名字初心,这个名字就是天台宗把佛分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名字位初心,初心就是刚开始,我们现在刚开始在学习,在念这个佛号,你还没有伏烦恼,就是我们老和尚常讲,你烦恼还伏不住。烦恼伏不住,我们往生没把握,要看临命终运气好不好,临命终运气好,遇到善知识大家助念,有可能会往生;如果临命终业障现前,往生还是有障碍。所以这个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这个不能得善相。这就说这个至心还不及格,讲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还不及格。  “第二种,中下至心者,即是摄意专精,能得欲界细住,或是初随喜品,或是名字后心,故亦可得清净轮相,多是冥益”。第二种至心有下中上三种,下至心就是最低的,最低的至心就是一心系想不乱,心住了了。每一种它的功夫层次也是有等差的,这是讲个大类。摄意专精,意就是意根,你的意根收摄了,你很专精的定在这句佛号上,这句佛号一提起来,所有妄念就伏住了。能得欲界细住,欲界就是我们在欲界天,三界里面欲界天第三层天以上的,欲界未到定,有相似禅定的功夫,但是还没有达到色界禅定的标准,这个欲界。或是初随喜品,这是天台的随喜品,天台宗《教观纲宗》里面讲的,功夫的一个层次。或是名字后心,名字即佛,刚才讲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他是名字初心,初就是刚开始,后心就是他后面功夫深入了,我们一般讲达到功夫成片,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所以他也可以得到清净轮相。但是多是冥益,冥就是感应还不是很明显,暗中感应。……  我们修净土法门,有前面那两种我们就可以把握往生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了,我们只要能够做到前面讲的一心系想不乱,我们带业往生就没问题了,这是最起码的。……唯有净土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往生也要达到至心,起码要达到下至心、中至心,能够达到下至心就有把握往生,我们先达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我们一般人都可以达到。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摘录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岂不信哉。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附:《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摘录  明蕅益大师要解  清圆瑛法师讲义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讲)此疑散心称名。能否除罪。答。佛之名号。具足万德。不可思议。岂有不除罪之理。但不一定往生净土。下二句明不往生之故。以悠悠散善。散心称名为悠悠散善。力不充分。所以难敌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众罪也。
  黄念祖居士:念佛不忘就是功夫、就是证,往生就有把握了。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得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阿弥陀佛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佛号即是密咒。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抢救”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念佛成片就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师的话,“第一步证,就是要从这里证起。不一心不乱,也能往生。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修持还是要专一点,不要这个也舍不得,那个也舍不得,不管什么还都有一点,其实一法就是万法。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个字,生处熟,熟处生。贪嗔痴咱们太熟了,我们修持让它生一点。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太生了,就是让它变熟一点。就是念佛往生这件事,咱们老想不起来。要熟处变生,生处变熟。要想生处变熟,你就是老提这一件事很容易变熟。一会这儿,一会那儿,那就不大容易熟了。所以不一向专念,不能往生。应当要老念,苦也念,乐也念。
  广钦老和尚、黄念祖大德、莲池大师、藕益祖师分别谈:恶人念佛往生的困难点在哪里?  广钦老和尚开示:‘带业不能往生,经典中之“带业往生”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你有愿心要往生极乐世界,临终时,如业力大于念力那还是不能往生,但会因你的愿力而转为人身,再继续念,如此转了几转,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于业力,就能往生。’  黄念祖大德开示:(选自黄念祖居士文集)所以莲池大师说:《观经》说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亿劫是多么长的时间,生死重罪是什么样的罪?八十亿劫这么长时间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灭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弥陀化身,指明个中原因,《观经》中所说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无明,见法身,功德不可思议。   莲池大师开示:〔疏〕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由正指理一心故。如法华三昧中说。  〔钞〕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渐积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 固所不信。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属理一。一心既朗。积妄顿空。喻如千年暗室。岂以一灯。暗不速灭。故一称南我佛。皆己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有之。法华三昧观经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惟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习如是观。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即得禅定。释曰。一称成佛者。归命一心。无不成佛。以离自心一相一门外。更无有法可作归依。毕竟空寂。如是观者。五欲自断。乃至六度万行。悉皆成就。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经云。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一闻则不待称念。无量则不止八十亿劫。因弥约因而果弥广。非理一心。安得致此。但患主之不一。何虑罪之不灭。《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藕益祖师开示:卓左车问:疏指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属理一心。又释佛名经。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云一闻。不待忆念。无量。不但八十亿劫。则何独理一心也。又此经闻经闻名。皆得不退。事邪理邪。  蕅益大师答:观经十念除罪往生。由怖苦心切。善友缘强。一念猛利。过百年悠悠。非必有究理之行。然胜于寻常事持。疏主或借显事功极者。卽不违理乎。若佛名经所言。以彼佛具无量威德愿力。故闻者获如是益。闻不信。亦获无量罪。要非少善根福德众生。所能得闻也。不退亦不一等。随闻证者。有位行念三不退。仅歴耳根者。如食少金刚。究竟不消。为远因终不退也。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开示:为何极少数恶人能临终十念往生,大多数恶人不能临终十念往生?  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二释有下立义双释二。初悔有轻重。上即利根下即钝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轻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涅盘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阇世王杀父害母。至涅盘会身疮肿热。生重惭愧悔过自责。耆婆劝往佛所。佛为说法得无根信。文载涅盘梵行品。此经明逆罪得生净土者。即同阇王上根利智能重心忏也。彼经不生者。下根愚人至于临终不能重悔也。  问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此与大本散心十念理应无别。答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则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修观故乘急。造恶故戒缓。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得往生。  蕅益大师说的,「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藕益祖师《弥陀要解》关于恶人“闻”佛名和“一心不乱”关系的开示: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答:此义有局有通。《占察善恶业报经》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可不信乎!初劝信流通竟。
  李炳南居士: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三年矣,莲友逝者计有一千六百多位,其中有往生、有不往生者,往生者占少数,且多属于前十年,后十年则甚荒唐,退堕如此,可不寒心!  台中二十五年中,同修已死二千余人,而往生有相当证验者,不过十人,何等可怜?  李炳南老居士《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  印光祖师:  今之修净业者,多皆不知宗旨,但依事相。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净土中人,实百有九十九皆属无禅无净土。   【蕅益大师开示】  生西方,以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此三直至成佛。  流俗人亦三种心:轻心,忽心,将就心。此三常游五趣。  呜呼!  前三【心】,百千中或一有;  后三【心】,百千中或一无;  奚怪口言求生者多,真实往生者少也!   黄念祖大德开示:至于近世念佛者多,而往生者罕睹。
  净空法师、索达吉堪布:哪些人有资格修密宗。观点一致了  净空法师:所以在佛法里一个禅、一个密,密比禅还要好一点,确确实实禅宗不是上上根人不得利益。密也是这样的,但是密还有次第,先学显教,显教有一定的程度,显教就是教下,有一定的程度,他要参加考试。也就是显教里头,没有到大彻大悟,大彻大悟见性了,比大彻大悟低一阶,应该就是大悟,有小悟、有大悟;换句话说,清净心得到了。大彻大悟,用我们这个经题上标准,「清净平等觉」,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禅宗的条件,宗门的条件。在教下里面,你得清净心,给诸位说,得清净心就是见思烦恼放下了,执著没有了,当然智慧开了,清净心生智慧,这叫开悟。这还不是大悟,但是如果真的得清净心,见思烦恼断了,可不可以学密?可以,但是还不是密宗正式的学生。密宗正式的学生,还要向上提一层,大悟,不是彻悟,大悟。大悟是什麼?还要把尘沙烦恼放下,就是你能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这是密宗正科生了,你才有资格学习,不那麼容易。他大悟了,他还没有彻悟,为什麼?他还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没破。  索达吉堪布 学密者的资格   有法师根据《大宝积经》中佛言菩萨摄取生死“非诸声闻缘觉境界”,而推导出“八地不动地菩萨以下尚无资格修学密法”的结论。     这一结论将许多众生唬在了密宗门外,其实因为小乘是断生死后取涅盘,大乘密咒见乃直观生死轮回本性,证悟其本性,了知一切轮涅所摄的诸法,皆无取舍、无贤劣,因此此见已远远超越了声闻境界。以前也虽有到八地后方可学密的说法,但这八地并非指真正超凡入圣的不动地,而是根据印度圣天论师的《明灯论》,在加行道的暖位、忍位、顶位,世第一法位中各安立上中下三地,八地即是指中忍位,意即到此时便可相应行使密宗的甚深行为,此说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早已进行了解释。况且修学密法的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无取无舍,直接摄取生死,而是相续中已产生智慧后,以智慧的深浅相应地摄取生死,未有智慧摄持时,一切身口语仍在无欺的因果范畴之中,因此学密乘的人对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同样特别防护。藏地自从有佛法起,便有静命菩萨等祖师们在弘扬密宗的同时弘扬显宗的经律论三藏,直到现在,藏地通达显宗三藏的大德仍到处可见,他们对显宗的精通熟稔程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以怯弱的心远离密宗。  初步证悟大圆满也是加行道的第一个层次(暖法),也有人证悟大圆满就成佛,这个很少;也有证悟大圆满就登一地,这也很少。禅宗的明心见性,普通的境界也是加行道,并不是成佛,也不是一地。但是也可能直接证悟一地菩萨的境界,这个也不能排除。大手印等其他证悟也都是一样。我们不能以为证悟了以后就是成佛了,就不需要修行了,这是不对的。证悟了连一地菩萨都不是。凡夫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证悟了以后是睁开眼睛,已经看到要走的路,但是路只走了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凡夫只是别人跟他讲要走怎么样的路,他自己并不知道。普通的凡夫和资粮道的凡夫是不一样的。证悟大圆满的人不一定修四禅八定,但是已经证悟了。虽然是初步的证悟,但是以后的进步比显宗真正达到加行道的人要快。  大德慈诚罗珠堪布对“暖、顶、忍、世第一法”的注解:  加行道的本体还不是智慧,还是意识,是第六意识在证悟空性,所以要被智慧推翻的。它是有漏的无常的,有知觉的,但是证悟后执着要少一些。我们的意识没有办法直接证悟空性,但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我们的意识变成了类似于空性的念头。证悟就是六祖慧能大师讲的偈子,最重要的第一、三句:菩提本无树,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不是过去是存在的,通过修行,智慧把它消灭了,不是。本身就是不存在,叫做证悟。大圆满境界的基础就是这个。这个时候必须要有这种感受,很强烈的感受,叫做证悟,睁开眼睛看眼前的路,知道我将来要修什么了。在此之前,我们从来不知道,只是佛经上讲而已,就像一个盲人只是听别人告诉他而已,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证悟以前所有的听经闻法只是盲人听别人讲,佛经讲得再好,自己没有什么体会。但是,到了加行道的时候,有体会了,不是听佛讲,不是听上师讲,是我自己的感受,自己已经有了见解体会,就是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路。  什么时候达到这样子的证悟呢?前提必须加行修好,出离心、菩提心、忏悔罪过、积累资粮。阿底峡尊者也说过,一天有一百个念头的话,寻找一百个念头,每一次都是不可得,每一个不可得都是法界。阿底峡尊者讲就是七支供。五加行是一直要修的,传说华智仁波切修了25次。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但是一定要修一遍非常完整的、标准的加行。否则这一生证悟是没有机会的。自己可以直接体会到偈子的意思可以叫做开悟,证悟,不是大圆满证悟的全部内容,是最基础的。   第二,顶,虽然还没有修完,从此以后,不信因果不信轮回等等的邪见永远不会出现,邪见永远不会断除这个人的善根。  忍位,这个时候空性,远离一切执着的空性,怎么跟他讲,他都能够理解,就是空性。入行论说,能够承受空性就是忍。一切佛的坛城一切法都能够接受,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因为他已经自己亲身体会到了。从此以后,这个人永远都不会堕恶趣,地狱畜生恶鬼都不会堕了。忍法的后期,这个人永远不会退到小乘佛教,他一定会走上大乘佛教的解脱道,一定会成佛的。在这之前,凡夫虽然是在学大乘,也可能退转。证悟的时候,内在外在所有的空性都证悟了,但还是要修。在忍法的时候,内在证悟已到达中间的层次,外在的证悟已经是非常清醒了,一直都在进步。  世第一法,就是所有的世间法中是最殊胜的。这个时候的世间法是证悟了以后的境界叫做出世间,一地以下叫做世间法。这个人在这之前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无漏的智慧,心里没有无漏智慧的种子,仅仅依靠有漏的修行产生了无漏的智慧,一个强有力的善根才能让他产生这个智慧。所以是世间第一,这时候已经是凡夫的最顶层,再过去就是菩萨,证悟菩萨的一地,就是见道。从此就不叫凡夫。  见道的时候就是真实证悟了,本质上已经发生变化了,一、变成无漏,二、转化为智慧。见道的时候,所有的遍计烦恼都已经断除了。菩萨已经很明显地看见了法界的本性,从此不会有任何的邪见,但还是有俱生的烦恼,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断除起来没这么容易。从一地到十地慢慢断除,他内心得到非常大的自由自在,所以他可以一瞬间幻化成一百个身体,每一个身体都可以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见道之后,显宗和密宗是一样的。就没有显密之分。  达真堪布:真正能修密法的人是已经开悟的人。  修密法的人容易堕落地狱吗  作者:达真堪布   答:无论修什么法门,修不好都会堕落地狱。什么叫修不好?若是你半途而废,违背戒律,舍弃誓言,修哪个法门都一样,都会下地狱。若不是这样的话就不会的。其实真正能够修密法的人是很少的,按标准来衡量,要求相当高。真正能够修持密法的人非常安全,基本上是不可能下地狱的。因为真正能修密法的人是已经开悟的人,基本上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所以是不会堕落的。
  黄念祖居士等:如何处理“依法不依人”与“视师如佛”?  黄念祖老居士 《谷响集》关于“依法不依人”的一段精彩开示:  (一)来信谓‘依法不依人’,‘依法也依人’?  第一句乃古人四依之一,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四依实为万古颠扑不破之至言也。  所谓‘依法不依人’之实旨,正如《菩萨戒》云:‘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而实有德,是故不得观法师种姓。’意云,当观法师之见正与不正,莫观其种族之贵与贱。  此即‘依法不依人’之正义,亦即求善知识之正眼。  当重正知正见之实德,而不看其人之名望与地位也。近世依人之病更深,只慕名头与牌号,唯重表面,故学法者如牛毛,而得道者如麟角也。《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经意甚明。世间能遇之善知识当然是人,但应是什么样的人?经云‘正知见人’。‘正知见’即是法也。故云‘依法不依人’。应因法而依,不是因人而依。此段经文极重要,盼终身信受奉行。此经名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经题直截名为了义经,可见此实为了义中之了义也。此经亦正四依中所指应依之了义教也。经意甚深,切盼深入参究。  从以上所引经戒,估计君之意见可以消除。只要正确理解‘依法不依人’之话,便可免君所谓之流弊。殊不必另提‘依法也依人’,另提一句,反易混淆。   黄念祖大德开示:弟子选了邪师,同入地狱。  《楞严》也是这么说,你若是跟着邪师,师父着了魔,师与弟子俱陷王难,死后堕无间地狱。投了这样的师父,就跟着师父一起吃官司。这还是小事,更严重是死后跟着师父入地狱,这就非常险了。一个初修的人怎么能够分辨这个是真上师,那个是假上师。如果有这样水平,这个人也是了不起啦!所以目前很难,非常之险。在西藏是按规矩来的,按规矩来的这问题就小一点。先要十二年脱产专学显教经论,全部时间学十二年。对于佛说的道理有基本的了解,知道许多佛说的话,人们称为圣言量。依据圣言量,才能衡量鉴别其他人的言论行动是否如法,才能分别一个人是邪是正。在西藏,师徒之间要互相看三年。师父要观察弟子三年,才能决定可以不可以传。徒弟看师父同样也是这样,能不能够皈依呀?这是指依止的师父。你普通结个缘,磕个头,那就是结缘,不在此列。  “依法不依人”与“依人不依法”--------普巴扎西仁波切新浪博客  依止上师前,应先深入细致地观察抉择。一旦依止真正的具德上师之后,则不能再观察上师(尤其是三恩上师)过失,而应当将一切皆净观为上师之功德。即使上师在街上杀牛、杀羊,弟子也应以清净之心观待:此乃上师以特殊之不共密行度化众生。若觉得上师的行为有过失,则应自相呵责:上师之行为具有密意,此乃自己之心识、眼识不清净所致。假如上师表面上似乎对自己特别厌恶或者显忿怒相,弟子亦不应舍弃上师,甚至生起嗔恨心,而应反省忏悔:上师观察到应该以如是方式调伏我的分别念,考验我的信心。过后待上师心情平静时,弟子再到上师面前忏悔。即使弟子亲眼见到上师已堕入地狱受痛苦,亦应将上师观作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并生清净信念:上师大悲承担众生业障,到地狱去度化有情。弟子常犯的过失是:该观察时不加抉择,轻易依止;不宜观察时,却拿着放大镜检点上师的行为,真是颠倒可悲!  1.初学者应“依法不依人(未具正法者)”。  由于初学者尚未精通法义,对他人言说行为亦不具判断能力,故当“依法”进行抉择,不能率意轻信他人(未具正法者),以免误入歧途。  此中误区是:应以“依法不依人”之原则细致观察抉择导师时,却未作观察;待依止上师后,方开始观察上师,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逐渐发现自己好像上当受骗了,于是毫无顾忌地大肆诽谤,轻易违犯密宗根本誓言而堕金刚地狱。  2.一旦依止真正的具德上师,则应“依人不依法”。  具德上师之身、口、意三门为三金刚,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故法与上师无别,依止上师即为依止法。尚需了知,释迦牟尼佛传讲八万四千法均为应机而说,初行者若仅依文字诠释,极易理解偏颇。而上师则能以遍知智慧观机授教,使法与根机相应,令行者迅速趋入解脱。故一旦依止具德上师后,即应“依人不依法”,甚至在上师示现一些貌似不如法之显现时,更应以清净心观待,万勿依自心于“法”之分别衡量评判,甚至舍弃、诽谤上师。  此中误区为:已经依止具德上师,仍按照“依法不依人”的教条观察上师,不该观察时却拿着放大镜衡量上师,且内心无智又不识上师之密意,最终得不到上师丝毫加持,遑论解脱!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   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净空法师:念一句阿弥陀佛忏除掉的业障,超过念一万部地藏经忏除的业障。  我们修净土的人,还有的人业障深重,要念《地藏经》去消业障,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他为什么?他没有信心,他对净土没有信心,他就需要,对净土没有信心,这句佛号不灵。  如果他真有信心的话,不必,一句阿弥陀佛不得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抵一万部《地藏经》,只有超过,没有不及,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难信不是对普通人说的,对菩萨说的。菩萨那么多,无量无边,毕竟相信这个法门的菩萨人数并不多,一百个菩萨里头有一个相信的,不到;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相信的,不相信的多。  为什么不相信?理上讲不通,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他们修行证果要无量劫,受多少辛苦,你怎么一下就成功了,哪有这个道理?所以他不相信。连佛讲给他听他也不相信,他还要坚持走他那个辛苦的道路,他相信这个。所以这叫难信之法。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阿弥陀佛。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  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经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莲池大师:念佛不专一  【原文】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主为官司所勾摄。堂中第一座集众救护。众以为持诵也。亦高声念佛而已。此二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师法。彼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于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愆则梁皇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于事者。不思彼佛寿命无量。况百年寿命乎。不思念彼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目前罪垢厄难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况时人所称智慧乎。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圣工巧。独且奈之何哉。【译文】我过去在寺院中,当时方丈对众人说:“七月十五中元节要作盂兰盆会。”我以为要设斋供食呢,结果没有设,只是念佛三天而已。又听说以前有寺院住持被官司拘传,堂中首座弟子召集众人救护,众人以为持诵经咒呢,结果也是高声念佛而已。这两件事,完全不同于常情,有大家风范,真可以效法。而今念佛的人,名为专修,实际上祷告寿命就念《药师经》;化解罪过就拜《梁皇宝忏》;消除灾难就念《消灾咒》;求智慧就念《观音文》;平常的念佛,却放在一边了,好像念佛没什么大用处,却不想想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何况百年的寿命呢?不想想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目前的罪过灾难呢?不想想阿弥陀佛说的:“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何况现在的人那点所谓的智慧呢?一句佛号,如同“万应灵药”,可对治各种病症,但人们三心二意,不肯相信服用,纵然神圣工巧,又有什么办法呢?  印光祖师: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
  历代祖师大多数开示都强调“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但少数开示说“不发菩提心亦能往生”。那么,哪种特殊情况下“不发菩提心亦能往生”。  索达吉堪布:现在有些人说:只要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他任何条件都不需要,就足以往生极乐世界。对利根者来说(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利根者?最起码过去世有菩提心的种子,而且修行的功夫到了相当的境界),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况,但一般来讲,按照佛经的教言,欲往生净土者必须发菩提心。  藕益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中说:为度众生求生净土,非为自身独出生死。有此菩提弘愿,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纵令念佛菩萨,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不能生净土也。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开示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请注意,藕益祖师这里提到的菩提愿就是《大乘起信论裂网疏》的相关开示)  藕益祖师:或谓:十恶五逆,临终十念尚得往生,何必平日矻矻称名。  此大不然!经云十恶五逆得往生者,必过去曾种菩提种子。若无菩提种子,何能遇善友?纵遇善友劝发,亦何能顿生信愿、称念洪名耶?故凡修心净业之士,急须荐取妙心,发菩提愿,称念阿弥陀佛,虽不断惑,亦能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乃不可思议法门;十方诸佛;以无量舌,无量音,叹此法门,犹莫能尽。应当谛信而力行之。   索达吉堪布:现在有些人说:只要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他任何条件都不需要,就足以往生极乐世界。对利根者来说(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利根者?最起码过去世有菩提心的种子,而且修行的功夫到了相当的境界),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况,但一般来讲,按照佛经的教言,欲往生净土者必须发菩提心。  现在有些人认为:往生极乐世界不需要发菩提心。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无量寿经》中讲得很清楚,不管上、中、下辈往生者,发菩提心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原来我在讲《藏传净土法》时,也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汉传佛教认为,不发菩提心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比如某人没有发过菩提心,但他已经往生了。”我当时说:“你怎么知道他不具足菩提心?也许他口中没有说要度化无量的众生,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具足了菩提心。”因此,以后在弘扬净土法门时,希望大家要强调菩提心。  净土法门毕竟是大乘佛法,既然是大乘佛法,就一定要具足菩提心。  净空法师:阿公阿婆的菩提心  如果说只求自度,没有度众生的念头,这个人去不了的。「若只求自度,不愿度他,则是未发菩提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悟道法师三时系念教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