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吹气量每次训练模型各位看过了没?评价一下到底如何?

当前位置: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
[更新日期:]
品牌:象鼎医学
价格:17,800.00元
运输说明:物流
商品数量:999
包装说明:精品
关键字: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
经营性质:私营企业
所在区域:&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高青路2878号
&&&&高级成人儿童新生儿护理及CPR模拟人,护理及心肺复苏模型,护理及心肺复苏模拟人
联系人:(陈先生)&&QQ:
更多产品:&&
上海象鼎科教专业供应综合护理模拟人,心脏解剖模型,人工呼吸教学培训模型,乳腺视诊与触诊模型,腹部切开缝合训练模型,人工呼吸橡皮人,迷你型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中型皮肤放大模型,海上急救训练模型,临床技能实践培训模型,矿山安全考核模拟人,&矿山安全生产培训模型,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训练模型,矿山工作人员培训模型,驾校交通安全培训模型,驾驶员安全培训急救模型,急救橡皮人。象鼎医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象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医用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急救训练护理人操作模型,高级电脑心肺复苏人体模型,,全功能护理训练模拟人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ET/L260A
象鼎医学综合穿刺术模拟人,仿真标准化病人为仰卧、枕过伸位、头偏向左侧的年轻男子仿真人体,正确寻找穿刺点。我们将秉持宗旨&–&救助生命,在此展示象鼎医学综合穿刺术模拟人。
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仿真标准化病人为仰卧、枕过伸位、头偏向左侧的年轻男子仿真人体,材质柔韧耐用,骨性标志明显,与真正人体解剖位置一致,根据解剖知识可触及上述组织,正确寻找穿刺点。&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训练实验室系统包含控制主机、穿刺与叩诊模拟人两大部分。我们将秉持宗旨&–&救助生命,在此展示象鼎医学综合穿刺术模拟人。
货号:1091201
品牌:Eletripod
型号:ET/L260A
价格:17800
为了提高医学工作者胸椎和腰椎穿刺技术。在不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次和反复的练习,以达到熟练、迅速的完成此项操作的目的。
功能介绍:
1.逼真模拟人:
■&自动颈动脉、股动脉搏动,触诊感觉真实
■&可以叩诊气胸和液胸的部位和范围、叩诊肝浊音界、叩诊腹部移动性浊音
■&肝穿刺抽脓术操作时,触诊肝区病人可发出呻吟声
■&骨髓穿刺的模块可以更换
■&穿刺正确和错误时,有语音提示
2.方便灵活的操作台:
■&操作台移动方便,并且固定简单、稳当
■&根据操作的不同可以方便的改变模拟病人体位,仰卧位、坐位、半坐位、右侧卧位等都可以轻松实现
■&控制面板选择按钮,配有人体轮廓,指示操作进针的部位
■&肝肾穿刺时,可以选择屏气提示以限定穿刺时间,在屏气时间内穿刺操作才正确
3.逼真模拟操作过程,可以进行11项操作和穿刺训练
■&无菌操作术
■&右侧颈内静脉穿刺&&&&&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右侧股静脉穿刺&&&&&&
■&左侧气胸穿刺&&&&&&&&&
■&左侧胸腔积液穿刺&&&
■&肝穿刺抽脓&&&&&&&&&&&&&
■&腹腔穿刺&&&&&&&&&&&&
■&心包腔穿刺&&&&&&&&&&&
■&心内注射&&&&&&&&
■&髂前上棘骨髓穿刺
4.大容量SD卡语音存储,详细讲解各穿刺部位的临床意义及操作方法.
5.提供考核模式和训练模式供选择
1&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台&1&
2&胸腔穿刺针(暂用腰椎穿刺针9号)&支&1&
3&髂骨骨髓穿刺针&支&1&
4&输液袋1200ml&个&1&
5&一次性防水尘布垫&包&1&
&&&&&&&&&&&&&&&&&&&&&&&&&&&&&&&&&&&&&&&&&&&&&&&&&&&&&&&&&&&&&&&&&&&&&&&&&&&&&&——上海象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商家产品系列:
除了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
ET/L260A,您也可能对以下商机感兴趣
陈健 先生 (销售部副经理)
电话: 86-021-
手机: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搜了网!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高青路2878号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
ET/L260A相关栏目
上海企业名录
&&&&&&&&&&
还没找到您需要的?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主动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我们机器学习笔记(二)模型评估与选择
2.模型评估与选择
2.1经验误差和过拟合
不同学习算法及其不同参数产生的不同模型,涉及到模型选择的问题,关系到两个指标性,就是经验误差和过拟合。
1)经验误差
错误率(errorrate):分类错误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如果在m个样本中有a个样本分类错误,则错误率E=a/m,相应的,1-a/m称为精度(accuracy),即精度=1-错误率。
误差(error):学习器的实际预测输出和样本的真实输出之间的差异。训练误差或经验误差:学习器在训练集上的误差;泛化误差:学习器在新样本上的误差。
自然,理想情况下,泛化误差越小的学习器越好,但现实中,新样本是怎样的并不知情,能做的就是针对训练集的经验误差最小化。
那么,在训练集上误差最小、甚至精度可到100%的分类器,是否在新样本预测是最优的吗?
我们可以针对已知训练集设计一个完美的分类器,但新样本却是未知,因此同样的学习器(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却未必在新样本上同样优秀。
学习器首先是在训练样本中学出适用于所有潜在样本的普遍规律,用于正确预测新样本的类别。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导致训练集上表现很好的学习器未必在新样本上表现很好。
过拟合(overfitting):学习器将训练样本的个体特点上升到所有样本的一般特点,导致泛化性能下降。
欠拟合(underfitting):学习器未能从训练样本中学习到所有样本的一般特点。
通俗地说,过拟合就是把训练样本中的个体一般化,而欠拟合则是没学习到一般特点。一个是过犹不及;一个是差之毫厘。过拟合是学习能力太强,欠拟合是学习能力太弱。
欠拟合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克服,但过拟合确实无法彻底避免。机器学习的问题是NP难,有效的学习算法可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如能彻底避免过拟合,则通过经验误差最小化就能获得最优解,这样构造性证明P=NP,但实际P≠NP,过拟合不可避免。
总结,在模型选择中,理想的是对候选模型的泛化误差进行评估,选择泛化误差最小的模型,但实际上无法直接获得泛化误差,需要通过训练误差来评估,但训练误差存在过拟合现象也不适合作为评估标准,如此,如何进行模型评估和选择呢?
2.2评估方法
评估模型既然不能选择泛化误差,也不能选择训练误差,可以选择测试误差。所谓测试误差,就是建立测试样本集,用来测试学习器对新样本的预测能力,作为泛化误差的近似。
测试集,也是从真实样本分布中独立同分布采样而得,和训练集互斥。通过测试集的测试误差来评估模型,作为泛化误差的近似,是一个合理的方法。对数据集D={(x1,y1), (x2,y2),…, (xm,ym)}进行分隔,产生训练集S和测试集T,通过训练集生成模型,并应用测试集评估模型。文中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训练集相当于测试题、而测试集相当于考试题。
现在我们将问题集中在测试集的测试误差上,用以评估模型。那重要的是,对数据集D如何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从而获得测试误差?
留出法(hold-out)将数据集D划分为两个互斥的集合,其中一个集合用作训练集S,另一个作为测试集T,即D=SUT,S∩T=?。在S上训练出的模型,用T来评估其测试误差,作为对泛化误差的近似估计。
以二分类任务为例。假定D包含1000个样本,将其划分为700个样本的训练集S和300个样本的测试集T。用S训练后,模型在T上有90个样本分类错误,那么测试误差就是90/300=30%,相应地,精度为1-30%=70%。
留出法就是把数据集一分为不同比例的二,这里面就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就是如何分?另一个就是分的比例是多少?
如何分呢?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要保持数据分布的一致性。何意?分层采样,保持样本的类别比例相似,就是说样本中的各类别在S和T上的分布要接近,比如A类别的样本的比例是S:T=7:3,那么B类别也应该接近7:3这个分布。
在分层采样之上,也存在不同的划分策略,导致不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显然,单次使用留出法所得到的估计结果不够稳定可靠,一般情况下采用若干次随机划分、重复进行试验评估后取平均值作为评估结果。
S和T各自分多少呢?若训练集S过多而测试集T过小,S越大越接近D,则训练出的模型更接近于D训练出的模型,但T小,评估结果可能不够稳定准确;若训练集S偏小而测试集T偏多,S和D差距过大,S训练的模型将用于评估,该模型和D训练出的模型可能有较大差别,从而降低评估结果的保证性(fidelity)。S和T各自分多少,没有完美解决方法,通常做法是二八开。
2)交叉验证法
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将数据集D划分为k个大小相似的互斥子集,即D=D1UD2U…UDk,Di∩Dj=?(i≠j);每个子集Di都尽可能保持数据分布的一致性,即从D中通过分层采样所得。训练时,每次用k-1个子集的并集作为训练集,余下的一个子集作为测试集;如此,可获得k组训练集和测试集,从而进行k次训练和测试,最终返回k次测试结果的均值。k值决定了交叉验证法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保真性,因此也称为k折交叉验证或k倍交叉验证,k常取&#、20,10折交叉验证示意图如下:
和留出法一样,将数据集D划分为k个子集也是多样划分方式,为减小样本划分不同而发生的差别,k折交叉验证通常随机使用不同的划分重复p次,最后评估结果是这p次k折交叉验证结果的均值,如10次10折交叉验证。
典型的划分特例留一法(Leave-One-Out,LOO),假设数据集D中包含m个样本,令k=m,就是每个子集只包含一个样本。这个特例,不受随机样本划分方式的影响,且训练集S只比数据集D少一个样本,其实际训练出的模型和期望评估的用D训练出的模型相似,其评估结果比较准备。当然,问题就是一个样本一个子集,一旦样本过大,训练的模型所需开销也是极其庞大,且其评估结果也未必比其他方法准确。
实际,所有算法都是如此,有其优点有其缺点,各有适用场合,符合性价比原则。比如留一法,为了提升理论上的准确性,而牺牲相对明确庞大的开销,效益上是否可取,那要看场合了。
在留出法和交叉验证法中,训练集S的样本数是小于数据集D,因样本规模不同会导致所训练的模型及评估结果偏差。留一法虽然S只少一个样本,但计算规模庞大。那么有没办法避免样本规模影响且能高效计算呢?
自助法,基于自助采样获取训练集和测试集。给定包含m个样本的数据集 ,如何通过自助采样(可重复采样或有放回采样)产生数据集D’呢?自助采样基本过程是:每次随机从D中选一个样本,放入D’,然后将该样本放回初始数据集D中,使得该样本在下次采样时仍有可能被采到;这个过程重复执行m次后,就得到了包含m个样本的数据集D’,规模和D一样,不同的是,D’中部分样本可能重复也有部分样本可能不出现。一个样本在m次自助采样中都没有被采到的概率是(1-1/m)m,取极限得到:
即通过自助采样,初始数据集D中约有36.8%的样本未出现在采样数据集D’中。自助采样后 ,将样本规模和数据集D一样的采样数据集D’作为训练集S=D’,将T=D-D’作为测试集(不在D’中的样本作为测试集)。如此,实际评估的模型(训练集S训练出的)与期望评估的模型(数据集 D训练出的)使用了同样的样本规模(m个样本),同时又有大概36.8%的样本(未在采样数据集D’中)作为测试集T用于测试,产生的测试结果,称为包外估计(out-of-bag estimate)。
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使用场合,并不是万能性地好用高效。自助法自助采样产生的数据集D’也是改变了初始数据集D的分布,也会引入估计偏差。自助法适用于数据集较小、难以有效划分训练集和测试。在初始数据量足够时,留出法和交叉验证法更常用一些。
为更好地对模型(学习器)进行泛化性能评估,提出了近似的测试误差来评估泛化误差,也就衍生出了留出法、交叉验证法、自助法的数据集划分方法。实际上,算法还需要调参,不同的参数配置,模型的性能会有一定差别。在进行模型评估和选择时,除了选择算法还有数据集划分方法外,还需要对算法参数进行设定或说是调节。每一个算法都有参数设定空间,假定算法有3个参数,每个参数有5个可选值,对每一组训练集/测试集来说就有53=125个模型需要考察。
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给定包含m个样本的数据集D,先选定学习算法及其参数,然后划分数据集训练和测试,直至选定算法和参数,再应用数据集D来重新训练模型。在研究对比不同算法的泛化性能时,用测试集上的判别效果来评估模型在实际使用中的泛化能力,而把训练数据另外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验证集上的性能进行模型选择和调参。
梳理下几个要点:1)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2)训练集用于训练出模型,验证集用于模型选择和调参,测试集用于近似评估泛化误差;3)模型评估方法有留出法、交叉验证法、自助法,用于算法选择及参数设定。
2.3性能度量
通过在训练过程中的评估方法来判定学习器的泛化性能,还需要通过性能度量来考察。换句话来说,选什么模型,通过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来实验评估选定并输出;而所输出的模型,在测试集中实的泛化能力,需要通过性能度量工具来度量。这样理解,基于测试误差近似泛化误差的认定,通过划分数据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并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调整算法参数来输出的模型,需要通过性能度量的工具来量化评估。
不同的性能度量,在对比不同模型能力时,会导致不同评判结果,因为模型的好坏是相对的。实际模型的好坏,取决于算法和数据,取决于训练中调参和实验评估方法,也取决于当前任务的实际数据。
模型训练出来后,进行预测时,给定样例集D={(x1,y1), (x2,y2),…, (xm,ym)},其中yi是示例xi的真实标记,要评估学习器f的性能,把学习器预测结果f(x)与真实标记y进行比较。
预测回归任务最常用的性能度量是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TP(真正例)
FN(假反例)
FP(假正例)
TN(真反例)
查准率P和查全率R分别定义为:
P=TP/(TP+FP)
R=TP/(TP+FN)
查准率和查全率是一对矛盾的度量,一般来说,查准率高时,查全率往往偏低;而查全率高时,查准率往往偏低。在信息检索中,查准率就是检索出的信息有多少比例是用户感兴趣的;查全率则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有多少被检索出来。查准率分母中就包含了那些不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但仍被预测为是用户感兴趣的而被检索出来;查全率分母中则包含了那些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但为被预测为用户感兴趣而被抛弃未检索出来。
可根据学习器的预测结果对样例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是学习器认为最可能是正例的样本,排在最后的则是学习器认为最不可能是正例的样本。按此顺序逐个把样本作为正例进行预测,则每次可以计算出当前的查全率、查准率,并以查准率为纵轴、查全率为横轴构造查准率-查全率曲线,简称P-R曲线。
P-R曲线是非单调、不平滑的。P-R曲线可用来评估学习器的优劣。若一个学习器的P-R曲线被另一个学习器的P-R曲线完全包住,则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如果两个学习器的曲线发生交叉,则通过二者面积的大小来比较,面积大的表示查全率和查准率双高比较优秀,但不太容易计算曲线(不平滑)的面积,因此通过平衡点(Break-Even Point,简称BEP)来度量。BEP是坐标上查准率等于查全率时的点,平衡点值越大,学习器越优秀。
用了简单的图来说明,红色的点就是三条P-R曲线的BEP点,学习器A的曲线被C包住,C比较优秀,而C和B交叉,用面积计算难以估算,但C的BEP值大于B,所以C比较优秀。
ERP过于简化,定义F1常量来比较学习器P-R曲线的性能:
F1=2*P*R/P+R=2*TP/(样例总数+TP-TN)
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查全率和查准率的侧重不同,如在商品推荐中,为尽可能少打扰用户,希望推荐的内容却是用户所感兴趣的,查准率更重要;在逃犯信息检索中,希望尽可能少漏掉逃犯,此时查全率更重要。对查准率和查全率的不同偏好,可用F1度量的一般形式Fβ,定义为:
Fβ=(1+β2)*P*R/((β2*P)+R)
其中β&0度量了查全率对查准率的相对重要性;β=1时就是标准的F1;β&1时偏好查全率;β&1时偏好查准率。
F1是基于查准率和查全率的调和平均(harmonic mean)定义:
1/F1=1/2*(1/P+1/R)
Fβ则是加权调和平均:
1/ Fβ=1/(1+β2)*(1/P+β2/R)
与算术平均(P+R)/2和几何平均 相比,调和平均更重视较小值。
几何平均数:N个数据的连乘积的开N次方根。
算术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代数和除以数据的项数所得的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倒数和除数据的项数的倒数。
平方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的项数的开方。
对同一数据,调和≤几何≤算术≤平方。
进行多次训练和测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执行多分类任务时每两两类别组合对应的混淆矩阵,这些情况系下产生的多个混淆矩阵,需要估计算法的全局性能,即在n个二分类混淆矩阵上考察查准率和查全率,从而评估模型性能。这个有两种做法,一个是求得P和R再平均;另一个是直接对TP、FP、TN、FN求取平均值后再得P和R值;分别为宏查全率和宏查准率、微查全率和微查准率。
3)ROC与AUC
很多学习期为测试样本产生一个实值或概率预测,然后将这个预测值和分类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阈值则分类正类,否则为反类。对测试样本的实值或概率预测结果进行排序,最可能是正例的排在最前面,最不可能是正例的排在最后面。分类过程就相当于在这个排序中以某个截断点将样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判为正例,后一部分则判为反例。
在不同的应用任务中,可根据任务需求来采用不同的截断点,选择排序中靠前的位置进行截断重视查准率;选择靠后的位置进行截断则重视查全率。排序本身的质量好坏,体现了学习器在不同任务下的期望泛化性能的好坏,或者说,一般情况下泛化性能的好坏。ROC曲线正是考量期望泛化性能的性能度量工具,适用于产生实值或概率预测结果的学习器评估。
ROC(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受试者工作特征),根据学习器的预测结果对样例进行排序,按此顺序逐个把样本作为正例进行预测,每次计算出两个重要量的值,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即得到ROC曲线。
ROC曲线的纵轴是真正例率(The Positive Rate,TPR),横轴是假正例率(FalsePositive Rate,FPR),分别定义为:
真正例率:TPR=TP/(TP+FN),预测的真正例数和实际的正例数比值,有多少真正的正例预测准确;
假正例率:FPR=FP/(TN+FP),预测的假正例数和实际的反例数比值,有多少反例被预测为正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ROC曲线的对角线对应于随机猜测模型,而点(0,1)则对应于将正例排在所有反例之前的理想模型,真正例率是100%。
在实际任务中,样本是有限的,所以不能产生光滑的ROC曲线,而是带有齿状的近似ROC曲线。有限个测试样例ROC图绘制方法:给定m+个正例和m-个反例,根据学习器预测结果对样例进行排序,开始把分类阈值设为最大(所有样例均预测为反例),此时真正例率和假正例率均为0,在坐标(0,0)处标记一个点;然后,依次将分类阈值设为每个样例的预测值(依次将每个样例划分为正例),并求解真正例率和假正例率,在相应的坐标处标记一个点。设前一个标记点坐标为(x,y),当前若为真正例,则对应比较点的坐标为(x,y+1/
m+);当前若为假正例,则对应标记的点的坐标为(x+1/ m-,y),最后用线段把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得近似ROC曲线。
接着,自然是要说到用ROC曲线怎么比较学习器的优劣呢?和P-R曲线相似,若一个学习器的ROC曲线被另一个学习器的曲线完成包住,则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若两个学习器的ROC曲线发生交叉,要进行比较的话,就需要比较ROC曲线下的面积,即AUC(AreaUnder ROC Curve)。
AUC可通过对ROC曲线下各部分的面积求和而得。假定ROC曲线是由坐标为{(x1,y1), (x2,y2),…, (xm,ym)}的点按序链接而形成(x1=0,xm=1),则AUC估算为:
如上表,整体学习器性能评估上,不是考虑最小化错误次数,而是最小化总体代价。假设上表的第0类为正类,第1类为反类,令D+和D-分别表示正、反例集合,则代价敏感(cost-sensitive)错误率为:
其中FPR是假正例率,FNR=1-TPR是假反例率。代价曲线的绘制:ROC曲线上的每一点对应了代价平面上的一条线段,设ROC曲线上点的坐标为(TPR,FPR),则可相应计算出FNR,然后在代价平面上绘制一条从(0,FPR)到(1,FNR)的线段,线段下的面积表示了该条件下的期望总体代价。如此,将ROC曲线上的每个点转化为代价平面上的一条线段,然后去所有线段的下界,围城的面积即为在所有条件下学习器的期望总体代价。
对学习器的性能度量是选择学习器的参考,下面对几个性能度量指标进行分类:
性能度量指标
非均等代价
预测分类的学习器
P-R曲线和F1
代价敏感错误率
预测实值的学习器
ROC曲线和AUC
对于常用的错误率和精度,也是用于预测分类的学习器性能度量。实际上,不同的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标来度量,同时在指标上具体的侧重也不同。
2.4比较检验
对学习器的性能评估,基于测试集已经给出了评估方法和衡量模型泛化能力的性能度量工具,那么是否就可以通过对性能度量的值比较来评估学习器优劣呢?显然答案不是那么肯定,因为测试集上的性能评估方法和度量工具始终还是测试集上的,与测试集本身的选择有关系,且机器学习算法本身存在一定随机性。统计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为学习器性能比较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于假设检验结果可推断出,在测试集上观察到的学习器A优于B,则A的泛化性能是否在统计意义上好于B,以及这个判定的准确度。也就是说,在测试集上的评估和度量,放在统计意义上进一步检验。以错误率为性能度量工具,用e表示,介绍假设检验方法。
1)单个学习器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中的假设是对学习器泛化错误率分布的某种判断或猜想。在统计意义上,对泛化错误率的分布进行假设检验。现实任务中,只知测试错误率,而不知泛化错误率,二者有差异,但从直观上,二者接近的可能性较大,而相差很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基于测试错误率推出泛化错误率的分布。
实际上,评估方法和性能度量,正式基于上面这一统计分布直观思维来开展,这里更是通过假设检验来进一步肯定测试错误率和泛化错误率二者接近。
平均序值
2.5偏差与方差
通过实验方法估计的泛化性能,还需要解释其具有这样性能的原因,回答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能。偏差-方差分解是解释学习算法泛化性能的一种重要工具。
梳理下模型评估与选择的整个思路:首先模型评估面临经验误差和过拟合现象,因此引入测试集,通过测试误差率近似泛化误差率来评估模型,提出了评估方法,并量化度量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假设检验为性能度量提供依据,最后解释性能,即偏差-方差分解。
偏差-方差分解对学习算法的期望泛化错误率进行拆解。算法在不同训练集上学得的结果很可能不同,即便这些训练集是来自同一分布。对测试样本x,令yD为x在数据集中的标记,y为x的真实标记,f(x;D)为训练集D上学得模型f在x上的预测输出。以为回归任务为例,学习算法的期望预测为:
正好分解为:偏差、方差和噪声之和。
偏差度量了学习算法的期望预测与真实结果的偏离程度,即刻画了学习算法本身的拟合能力;方差度量了同样大小的训练集的电动所导致的学习性能的变化,即刻画了数据扰动所造成的影响;噪声则表达了当前任务上任何学习算法所能达到的期望泛化误差的下界,即刻画了学习问题本身的难度。偏差-分差分解说明,泛化性能是由算法的能力、数据的充分性以及学习任务本身的难度所共同决定的。给定学习任务,为取得较好的泛化性能,需使偏差较小,即能否重复拟合数据,并使方差较小,即使数据扰动产生的影响小。
然而,偏差和方差是有冲突的,称为偏差-方差窘境(bias-variance dilemma)。给定学习任务并假定学习算法的训练程度,在训练不足时,学习器的拟合能力不够强,训练数据的扰动不足以使学习器产生显著变化,此时偏差主导泛化错误率;随着训练程度的加深,学习器的拟合能力逐渐增强,训练数据所发生的扰动渐渐被学习器学到,方差逐渐主导了泛化错误率;在训练程度充足后,学习器的拟合能力已非常强,训练数据发生的轻微扰动都会导致学习器发生显著变化,若训练数据自身的、非全局的特性被学习器学到了,将发生过拟合。
看过本文的人也看了:
我要留言技术领域:
取消收藏确定要取消收藏吗?
删除图谱提示你保存在该图谱下的知识内容也会被删除,建议你先将内容移到其他图谱中。你确定要删除知识图谱及其内容吗?
删除节点提示无法删除该知识节点,因该节点下仍保存有相关知识内容!
删除节点提示你确定要删除该知识节点吗?&电脑高级急救训练模型/电脑高级急救训练模型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遵循美国心脏协会2010指南,其系统核心模块由应用软件、全身人体模型组成,为社会心肺复苏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及学院普及培训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新一代产品。方便管理层对学院信息个管理,提供了使用、有效、数据详实的教学培训工具。
&系统功能:该款模拟人在培训时间内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办公电脑进行软件安装即可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退出软件光盘即可用于其它日常办公用途。
&生命特征模拟:瞳孔及颈动脉的变化。气道开放。
&CPR心肺复苏: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设计,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全程中文语音指示。标准的气道开放,实时操作曲线显示,对正确和错误的操作语言提示,统计数据打印成绩,可选择训练和考核方式。
&学院管理:操作统计报告记录及回放,练习及考核。
★★择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心肺复苏模拟人(CPR)认识& & 心肺复苏,国际代称CPR,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他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中毒、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肌梗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定能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口鼻呼吸、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护。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放开、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等,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公众学习的心肺复苏,即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因此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心肺复苏技术。
急救训练模型特点/电脑高级急救训练模型
& & &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计算机控制),是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的要求而开发的第七代新产品,是目前国内功能先进,造型美观,使用方便的领先产品。其功能特点为:模拟标准气道打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主要功能。并将操作程序分为:初学训练、普及考核、专业考核。模拟人人体上颈动脉自动搏动,瞳孔由散大自动缩小恢复正常,模拟心电图显示,按压、吹气所产生的柱形图标数据统计及成绩打印等功能。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和喜爱。
急救训练模型使用说明/电脑高级急救训练模型
一、 心肺复苏模拟人安装过程:1、 先将模拟人从皮箱内取出,把模拟人平躺仰卧在操作平台上,另将PC连接电源线,再与人体进行连接,将电脑显示器与24V电源接好,在将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好,即完成连线过程。完成连接后,电脑上回显示找到新硬件,出现安装窗口,插入安装程序光盘,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打开光盘选择“CPRSetuo”文件夹打开,双击“SETUP.EXE”安装文件,出现安装窗口,点击OK键,出现选择路径,这时注意请不要更换安装路径,点击按照图标进行安装,按照完成。二、 操作前功能设定及使用方法:完成安装后,打开按开始键点击“TJCPR”这时出现操作界面,在界面上点击“开始”选择工作方式,选择完成后,电脑响起语音提示:“请开始操作”
① 训练模式:用户可以随意的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以熟练其技术。
② 普及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但对操作时间上的要求比专业模式宽,适合非专业救护人员。
③ 专业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适合专业救护人员。
选择好工作方式后,“训练”工作方式的时间没有限制,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操作。“普及”工作方式的开机时间为150秒,用户也可修改考核时间。“专业”工作方式的开机时间为120秒,用户也可修改考核时间。提示:根据最新标准要求,专业人员的操作时间一般为120秒。时间设定后,这时操作时间以倒计时的方式开始计时即可进行操作。
当训练或考核操作时间结束后,即可进行成绩打印。按压、吹气正确错误的次数及具体错误原因,按压、吹气所产生的图表数据统计、受训人的姓名、编号、成绩、等功能打印,以供考试成绩评定及存档。三、 必须要掌握规范动作及注意事项:1、 胸外按压功能提示:首先找准胸部正确位置:胸骨下切向上两指胸骨正中部(胸口
剑突向上两指处)为正确按压区,双手交叉叠在一起,手臂垂直于模拟人胸部按压区,进行胸外按压。若按压位置正确,按压强度正确(正确的按压深度为不小于5厘米),人体按压条码等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正确按压计数1次,若按压位置错误,将有语音提示:“按压位置错误”。若按压位置正确而按压强度错误,人体按压条码等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过大)显示,将有语音提示“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大”等,按压错误计数1次,需纠正错误,在操作。
2、 气道开放:将模拟人平躺,操作人一只手捏住模拟人的鼻子,另一只手从后劲或下巴将头托起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开放,便于人工呼吸。
3、 人工呼吸功能提示: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当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达到500~10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吹气正确计数1次。放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小于500或大于10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等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过大)显示,吹气错误计数1次,并有语音提示:“吹气不足”或“吹气过大”等,需要纠正错误后,在操作。四、 操作方式:(特别提示:根据最新国际抢救修订标准,全面推行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标准步骤,按压频率采取100次/分。)
1、 训练:此项操作是让学员熟练掌握操作基本要领及各项步骤。当功能设定好,学员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操作正确错误有各类功能显示及语音提示。
2、 普及:针对非专业人员设定的考核标准。学员在经过训练操作,能熟练掌握了急救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考试。学员必须按考试标准程序进行。首先,进行正确胸外按压30次(不包括错误按压次数),然后进行模拟人气道开放,并口对口人工呼吸正确吹气2次。按国际标准吹气按压比30:2,要求进行模拟人气道开放,连续操作完成30:2的5个循环。最后正确按压次数显示为150次,正确吹气次数显示为10次。即可成功完成考核。若不能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操作,则急救失败,需要重新考核。当成功完成考核后,将有语音提示:“急救成功“,并伴有音乐响起,颈动脉连续搏动,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恢复正常。此时,
模拟人已被救活,即可按打印键操作成绩单,以供考核成绩评定及存档用。
3、 专业:针对专业人员设定的考核标准。学员在经过训练操作,能熟练掌握了急救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考试。学员必须按考试标准程序进行。首先,进行正确胸外按压30次(不包括错误按压次数),然后进行模拟人气道开放,并口对口人工呼吸正确吹气2&次。按国际标准按压吹气比30:2,要求在考核设定的时间内,连续操作完成30:2的5个循环。最后正确按压次数显示为150次,正确吹气次数显示为10次。即可成功完成考核。若不能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操作,则急救失败,需重新考核。当成功完成考核后,将有语音提示:“急救成功“,并伴有音乐响起,颈动脉连续搏动,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恢复正常。此时模拟人已被救活,即可按打印键打印操作成绩单,以供考核成绩评定及存档用。
AED除颤仪使用说明:/电脑高级急救训练模型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训练器用于教授基本的AED急救技能以及如何正确的去纤颤。
急救--用于进行治疗性电击的设备或附件会含有“急救”字眼(比如Powerheart&9300A为急救AED)
训练—用于演示AED功能的设备或附件含有“训练”或“训练器”(比如,AED训练垫不可用于进行治疗性电击)
典型急救场景:
一下步骤显示了典型的急救场景。一旦设定了AED训练器并打开了盖子,AED训练器就会按顺序进行全部场景。如果需要,教练可以加快场景。
1、 打开AED训练器的盖子。AED训练器提示:“撕开包装取出垫子”
2、 按下遥控器上的4继续垫子提示:
“从塑料包中取出一块垫子”
“将其放在胸上部,胸部不要有衣服”
“再取出一块垫子,按所示放在胸部下,同样不要有衣服”
3、 再次按下4会提示放置垫子
4、 AED训练器进入急救序列的分析阶段并提示“切勿碰触患者。正在分析节律”
5、 如果选择了可点击节律,AED训练器提示“建议电击。正在充电。”后的步骤由使用的模拟确定。
对于半自动模拟:
a、 AED训练器提示“往后站。按闪烁按钮进行电击”
b、 学员选择了可电击按钮进行首次模拟去纤颤。
如果未能在30秒内按下电击按钮,AED训练器进入CPR模式。对于全自动模拟:
a、 AED训练器提示“网后站。电击马上开始。3…2…1。点击完成”
b、 AED训练器进入CPR模式。
如果场景确定为不可电击节律,则AED训练器提示“启动CPR。进行30次压缩然后给2次呼吸”&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46:27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呼吸频率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