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球受力为什么能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教案运动老师说是球受到一个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教案

乒乓球运动中的“迎前”是什么?最简单实用的迎前方法又是什么?乒乓球运动中的“迎前”是什么?最简单实用的迎前方法又是什么?运动达人小健将百家号“迎前”这个词,打乒乓球的朋友估计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何谓“迎前”?简单地说,就是不能“等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这么认为:击球不光是“手”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身体重心”的配合。在谈到“迎前”,很多人“望文生义”地有这么一个理解:迎前,就是脚步向前迎球。我个人认为这个理解不完全正确(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么做是对的):如果来球很长很顶,你这个时候还要强行“迎”上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所以,这就涉及到合理的“击球位置”和“击球时间”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东西讲起来太复杂,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共同探讨。比赛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对手是颗粒胶,来球飘忽不定,或者对手利用搓球结合落点来控制你,或者对手击球以借力为主,给人感觉球不太往前走,等等等等这些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你主动进攻失误很多,那么你就要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迎前”是否有问题了。至于那种球拍连球都没碰着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因为那种情况涉及到你的判断、步法和击球位置等问题。我这要讲的就是上面这种最常见的情况:球拍能碰到球,但是失误太多。一、击球失误的本质原因是击球没有“身体重心”的配合这一点前面我在说“迎前”时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你只需知道“迎前不光是手或脚的迎前,更重要的是身体重心的迎前”。二、“向前蹬”,最简单实用的“迎前”方法。上面说到“迎前”需要身体重心的配合,而怎样做到这一点才是我要说的重点:向前蹬。为什么要“蹬腿”?因为“力从脚起”,稍有乒乓球理论知识的朋友对于这一点应该不陌生。但是,蹬腿的方向却大有讲究,你迎前不好、击球失误往往就和这一点有关。蹬腿发力的方向是“从下向上”,挥拍击球的方向是“从后向前”!如果你蹬腿发力的方向是“从下向上”的话,带来的后果是击球时你不但用不上这股力量,甚至会因为这股力量的存在错失最佳击球时机,或说起反作用了,呵呵。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比赛中常见的情况是“球拍能碰到球,但是击球失误”,而这种情况和“高质量击球”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微乎其微,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恰恰就是这两个方向之间是“拧”着来的,换句话说是因为两个方向无法“合拍”导致最合理的击球时机稍纵即逝。这样一来,解决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向前蹬!三、怎样做到“向前蹬”:膝盖稍内扣、脚前掌内侧蹬地,要做到上面所说的“向前蹬”,从动作上是有一定要求的。有时候我看一些球友练球往往会忍俊不禁:严格按照教科书要求,整个右脚掌踩实了练拉球。说他还不服气,搬出各种教学资料指给我看:这些教学资料无一例外都是说拉球要把右脚“踩实”了,呵呵。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开玩笑地让他原地做几个下蹲起立的动作,然后告诉他:这就是标准的脚掌踩实,带来的结果是你的身体是上下起伏。记住:乒乓球的发力是向前为主,又不是让你在原地扛大鼎!从膝盖的生理结构来看,膝盖由弯曲到伸展必然上下运动,这是无法改变的。那么如何才能让膝盖做到“向前蹬”或说呢?解决方法就是:膝盖稍内扣、脚前掌内侧蹬地。好好琢磨这几个字,你会大受启发的。四、“向前蹬”,同时解决了“蹬转”的问题,说到“蹬”,就不能不说到“转”。乒乓球运动中腰部的转动方向大体以水平转动为主,如果你的腿是“上下”运动,而腰是“左右”运动,你不怕把自己的腰给“拧”折了呀?当然,你的腰部运动可以将就着去“迎合”腿部的动作:做“上下”运动。这样一来,整个动作看上去就像是在做广播体操的伸展运动,带来的问题就是“动作幅度大、击球力量不够”(大家想想这是不是业余球友的“通病”?)说白了,合理的“蹬转收”是要让三者的发力形成一股合力,而不是相互“拧”着干:五、注意先后关系:先迎后收,上面说到的“蹬转”,其实就是身体重心迎前的动作。但是,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各位要注意迎前击球的先后关系:先迎后收。业余球友常见的打球毛病是没有身体重心迎前的动作,光靠胳膊在那“划拉”,你还指望自己的击球质量有多高?同时,为了加强击球力量,只有拼命加大挥拍幅度,从动作外观上看就显得整体动作幅度大,但击球质量并不高。另外,即便你知道要“蹬转”,但是挥拍太早、太快,那么前面的“蹬转”不就白做了吗?从动作外观上看就显得出手太快,快得有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住,或说打球的节奏感不好。当然,这个“先后”关系没法用具体的时间来衡量,唯有靠自己在练习中细细体会。好了,关于“迎前”这个话题我不知不觉展开讲了不少,核心就是大家记住三个字:向前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运动达人小健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运动资讯,争做运动达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A对B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什么物体上
A对B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什么物体上应该怎么判断!
A对B的摩擦力,说明A是施力物体,B是受力物体,所以此时作用点在B上(B的表面);B对A的摩擦力,说明B是施力物体,A是受力物体,所以此时作用点在A上(A的表面).总之,判断力的作用点在哪里,只要判断谁是受力物体就行了.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A对B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什么物体上》相关的作业问题
用带铁钩的绳子,挂住前方并向前拉
有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摩擦力因为摩擦力是与接触面相切,而弹力与接触面垂直.所以,摩擦力与弹力,方向垂直.所以正确.
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间在运动或者有运动趋势由于接触面之间有摩擦而相互施加的力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把运动的物体边为静止的,也可以帮我们把静止的物体变为运动的,主要看我们去怎么利用摩擦力了.比如自行车,当我们 蹬车时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轮子给地面的摩擦力向后,地面给轮的摩擦力向前,自行车向前运动.刹车时,摩擦力方向相反.
不一定都是画在中心的.{如果物体在力得作用下会发生转动,而且摩擦力产生了力拒,那么摩擦力不能画在中心,而是要画在接触面上.〕如果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就是物体得大小形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能被忽略得话,那么摩擦力可以画在中心.这也只是一种近似得画法,其实作用点还是在边缘得,只是此时物体看作是没有大小得,摩擦力对物体不会造成转
作用面附近或者物体上,这个没有绝对的,有时候画的力较多,画一点上太乱,就画在物体不同的地方,但意思都一样,都作用在该物体上.摩擦力最好画摩擦表面附近 反正关键是表示清晰明了
1:不正确,原来物体静止,没推动,推力一定等于摩擦力,2:第二句正确,1)如果是加速运动的话,测力计的读数会大于摩擦力,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时才等于.2)正确,根据二力平衡的定力这个是正确的3:100N,来个极限的方法,你把另一端拴在地上,难道读数会是地球的重量加上一 个方块,显然不是,而只是其中一个方块的重量4:D ,雨
是不是平衡力要看两个力的方向是不是相反的.如果一个物体放在平面上,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重力是垂直方向的,就不是平衡力.但如果你把一个物体用手压在墙上,不让它掉下来,这时候摩擦力与重力就是平衡力,它们的方向是相反的.
自行车轴承里摩擦力大了容易损坏轴承里的滚珠另外 前轮的摩擦力是阻碍自行车运动的力 所以要尽量消除前轮摩擦
这个问题很好】球为什么会滚动 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 深究其本 就会发现其中的深奥原理首先 球体在有摩擦的平面上运动是 受力并不是平衡的 假设一个球 与接触面接触并有向前运动的趋势 但是这时求并没有滚动 这是 球的接触面会收到一个向后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提供了求的一部分的一个加速度(这是球绝不是质点) 由于求
你的问题不应该是这样问的,摩擦力不能单独存在,要看情况而定人们在利用摩擦力时希望摩擦力大,反之就希望摩擦力小比如开车时,车子前进的动力由地面的摩擦力提供,而车子内部的零件运转时就产生阻碍车子前进的摩擦力,于是人们就希望地面的摩擦力提供的多,内部的零件产生的少.
砖与砖之间的摩擦力f砖相等,木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f板相等.对于中间的3块砖,每块砖受摩擦力 =2f砖,砖静止受力平衡 摩擦力=重力 2f砖=G G是每块砖的重力f砖=G/2 方向与重力相反对于两边的2块砖,受到摩擦力 =f砖+f板确定f板,把5块砖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摩擦力 =2f板,它与5块砖的重力5G平衡2f
人在前进时后脚向后蹬,后脚就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就向后,而地面对脚的摩擦力就向前了!前脚向前伸的时候,相对于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前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就向前,地面对前脚的摩擦力就向后人对地面摩擦力和人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首先你要明白摩擦力的本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三个:一,相互接触;二,相互挤压;三,有相对运动趋势(注意!这里说的是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不是必须要相对运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你推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若你推动了,则箱子和地面有相对运动,显而易见现在箱子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动摩擦力);若你没推动,箱子虽然没有动,但是箱子
摩擦力一定要有垂直于物体的正压力(就是你说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以及不完全光滑(摩擦系数不等于0)的接触面.一块木头从竖直的墙面上滑下,是没有摩擦力的,因为没有垂直于物体的正压力
在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此时弹性势能为EP,达到原长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动能EK,物体与橡皮条分离,以后匀速运动.若不平衡摩擦力,当橡皮条的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还没到原长处.随橡皮筋条数的增加,相同形变位置弹力大于一条时的,平衡位置向后移.所以不可能相应地成倍增加.
(1)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瓶子相对于水平面无运动和运动趋势,所以无摩擦力.(2)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由于瓶子的重力,瓶子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瓶子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3)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下时,由于瓶子受下的重力,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静摩擦力向上.(4)瓶子压着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瓶
我不是专门学物理的,但是对你的问题我提出我的看法,供你参考: 首先你没有搞清楚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关系.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F=uN,它和摩擦系数以及物体的压力有关,与速度无关.如推动箱子.而空气阻力主要是空气阻挡物体的力,除了摩擦以外最主要的是物体移动时推开前方空气所需要的力.它的计算公式是f=rv^2,r是阻力系数,v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不同于___物体运动方向,运动的物体摩擦力与运动方向____相反______.
对AB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处于静止,合力为零,因为F1=F2=1N,则地面与B的摩擦力f地=0N.对A分析,B对A的摩擦力fBA=F1=1N.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HTTP/1.1 服务器太忙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总1==力与运动
719. (2012,浙江义乌)排球是义乌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 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没有对排球做功 C.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答案:D 详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外界作用于物体的,只能说物体具有惯 性,A 项错误;在击打排球时,球在受力运动过程中,没有离开手时,人对排球做功, 而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排球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手对球已经没有力的作用,手 对球做功,B 项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击打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的 大小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C 项错;排球上升是因排球具有惯性,排球上升到最高 点时只受重力作用, 由于排球受力不平衡, 因而会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下落, D 项正确。 71 ( 2012? 滨 州 中 考)【解析】选 B。本题考查力的有关知识。球拍对网球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球拍,A 选项 错;球拍发生形变是由于受到网球对它的作用力,B 选项正确;飞行的网球受到重力的 作用而下落,C 选项错;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选项错。 (2012,山东菏泽)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答案:D 详解: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变化,减速进站的火车和腾 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运动速度在变化,都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A、B、C 项都不正确;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 力的作用,D 项正确。711 20. (2012,浙江义乌)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 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 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 F 为 5N 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 10N 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N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解析】选 D 根据题意可知,木块与光滑地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拉动木板,需要 克服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拉力 F 作用在动滑轮上,省力一半。当 F 为 5N 时,动滑 轮对木板的拉力为 10N,木板匀速运动,说明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10N。影 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物体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 题中木板与木块 之间的这两个因素都没有变化,则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 变,A、B 错误,D 正确;当拉力 F 变为 10N 时,动滑轮对木板的拉力大于木板与木块间 的摩擦力,木板会加速向右运动,C 错误。12. (2012,山东滨州)关于力和运动的关 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使 物体运动,A 选项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选 项错;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 选项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 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 选项正确。 2. (201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的示意图。如果用 F 表示 钢索的拉力,用 G 表示电梯受到的重力,那么,能正确表示电梯受到的力的示意图是 ( )2 【解析】选 C。电梯匀速上升时受到重力和钢索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示可知选项 C 正确。 7. (201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 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71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答案:D 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时, 受重力与阻力速度逐渐变慢, 故所受两力不是平衡力; 从空中下落时, 速度越来越大, 所受的也不是平衡力; 在地上越滚越慢, 也不受平衡力; 静止在地面上的实心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本题应选 D。 (201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 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1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详解: 对果实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它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 由于果实处于静止状态, 这两个力同时满足“同体” 、 “等大” 、 “反向”和“共线”四个条件,所以重力和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A 项是正确的。 ( 2012? 德 州 中 考) (2012,山东德州)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13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是: 具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区别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罐对 手的力与手对罐力,具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及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 摩擦力,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既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 (2012,山东临沂)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解析】选 D。本题考查惯性知识及其应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 A、 B 选项说法均错;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 C 选项说法错误;百米赛跑运动 员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 D 选项说 法正确。7171( 2012? 南 充 中 考)【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是一 对平衡力。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是竖直向下的且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所以选项 A 中两个力不是平衡力。C 中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 力,故不是一对平衡力;D 中两个力方向相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受到的重力和 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选 B.4 71( 2012? 济 宁 中 考)【解析】选 D。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人的小车不受 人的推力,A 选项错;小车运动减慢直至静止,说明小车受到了地面的阻力,B 选项错; 小车运来越慢,说明小车受非平衡力的作用,C 选项错;离开手的小车继续运动,由于 惯性小车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 选项正确。 4.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 l10m 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 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 D.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 【解析】选 D。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 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超过其他运动员时,刘翔相对于该运动员距离发生变化,故 相对于该运动员刘翔是运动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 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 选项说法错。 6. (2012,四川眉山)关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受力分析中,下列各对力 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71 6. 【解析】 选 B。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的阻力, 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因为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故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为 平衡力。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为平衡力.B 对.A.C 两项两力都不在一条直线上,不符合 二力平衡的条件.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两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 一对相互作用力. 1. 下列示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71( 2012? 眉 山 中 考)71( 2012? 南 通 中 考)5 D.跳远时快速助跑 【解析】选 C。车速过快时,由于惯性,刹车后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滑行较长的距离, 易造成事故,提前减速可防止事故的发生,C 符合要求;A、B、D 都是利用惯性帮助 我们做事情,不符合要求. (2012,江西)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的有( )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解析:选 AB.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 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AB 都是利用平衡力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替代滑 动摩擦力和重力的大小;选项 C 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杆;选项 D 利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穿钉鞋跑步 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解析】选 A. 跳远时助跑、滑步推铅球、远距离投篮都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穿钉鞋跑 步时,由于钉鞋的鞋底比较粗糙,增大了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打滑,所 以穿钉鞋跑步是利用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2012,湖南株洲)下列关于力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B.如果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选 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所以 D 选项错误; 如果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匀速竖直下落,其机械能不断减小,故选项 A 错误。二力平 衡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所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选项 B 错误。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 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选 项 C 正确。7171( 2012? 株 洲 中 考)71( 2012? 株 洲 中 考)71( 2012? 济 南 中 考)【解析】选 B。本题考查惯性知识的应用。本题图中的驾驶员没有系安全带,所以当他 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后,汽车由于跟地面的摩擦力而尽快减速,驾驶员由于惯性还要 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就会撞向挡风玻璃,因此,本题四句话的合理排列顺序应当是②④ ③①,本题应选 B。 71 ( 2012? 上 海 中 考)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 s-t 图像为图 2 所示 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 5 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2 米, 则( )6 A. 甲的 s-t 图一定为图线 a C. 乙的 s-t 图一定为图线 cB. 甲的 s-t 图可能为图线 b D. 乙的 s-t 图可能为图线 a解析:选 A.由题意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为 ?v ?2m ? 0.4m / s ,由图象可知 a 图 5s4s象表示的速度为 v1= 4 m =1m/s,b 图象表示的速度为 v2= 2 m =0.5m/s,4sc 图象表示的速度为 v3= 1m =0.2m/s, 又因为甲的速度大,假设甲的图象是 b,则 b、c 的速度之差不大于5s0.4m/s,所以甲的图象一定是 a. 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 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71( 2012? 杭 州 中 考)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和对惯性的综合理解。当列车向甲的朝向 相同方向启动时,由于鸡蛋具有惯性,将保持原运动状态。因此乙看到鸡蛋向甲方向运 动。 (2012,浙江杭州)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 时,木箱受到的( )71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解析:选 B.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木箱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水 平方向受力平衡,即人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71 ( 2012? 南 昌 中 考)7 【解析】选 A、B.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应用。利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平衡,可以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 A 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重 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 正确;利用天平可以测量出水的质量,再由 G=mg 计算 出重力的大小,故 C 不符合题意;用量筒可测量出水的体积,根据 m=ρ v,G=mg 计算 出重力,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B. ( 2012? 南 京 中 考)71【解析】选 C.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船浮在液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 重力,所以船在河里和海里受到的浮力相同,故 A 错误;匀速上升的气球受到平衡力的 作用,这两个力是浮力和重力,故 B 错误;用水平力推课桌时,课桌没动,说明课桌在 水平方向上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电灯处在 静止状态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故 D 错误. 28. (2012,江苏泰州)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B.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由于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 D.由于它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所以它能保持静止 【解析】选 A。本题考查二力平衡和惯性知识。水平桌面上的课本是静止的,处于二力 平衡状态,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A 正确;书对桌面的 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书,二者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 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B 错误;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 体。选项 C 错误;书与桌面之间没有摩擦力。选项 D 错误。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 的是( ) .. A.酒后不驾车 B.驾车须系安全带 ( 2012? 无 锡 中 考) C.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D.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解析】选 A.A 项,饮酒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使人的反应能力 下降,酒后驾车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酒后不驾车与惯性无关;B 项,驾车系安全带是 为了防止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或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造成的危害; C 项,汽车在 刹车后由于惯性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为了避免撞击事故,行车应保持一定车距; D 项,汽车刹车后,由于惯性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路面越滑,滑行的距离越远,故雨后 路滑,应减速慢行.故本题选 A.717171(2012? 自 贡中考)【解析】选 D.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 A 错;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这 是完全重合的两个力,平衡力的方向相反,故 B 错;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 个力方向相反, 但大小不一定相同, 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他们不一定是平衡力, 故 C 错;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根据他原来的状态判断,原来是静止的 将保持静止,原来是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8 712012?蚌 埠四校中 考【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对物体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 情况下都有惯性,A、D 错误;刹车时,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停下,人由于具有惯性 的作用,继续向前运动,故 B 错误;汽车启动时,汽车受到牵引力的作用,改变状态, 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倾倒,故 C 正确. 5.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比如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直线运动, 物体斜向上抛出的曲线运动,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可见同样只受重力,但物体的运动轨 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你认为物体只受重力时是否作直线运动取决于 A.物体质量的大小 B.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C.物体初始速度的大小 D.物体初始速度的方向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如果由静止下 落,运动轨迹肯定是直线,与质量、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 A、B 错误;初始速度的大 小影响物体的运动的快慢,但是与运动轨迹(方向)无关,故 C 错误;初速度的方向, 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轨迹,故 D 正确.712012?蚌 埠四校中 考72(201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一人用 F=250N 的竖直向上提起一质量 m=20kg 的水桶, 请你做出向上提起水桶过程中水桶所受合力的示意图。【解析】由 G=mg=20kg×9.8N/kg=196N,水桶受到重力与拉力 F 的作用,二力的合力 为二力大小之差:54N。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向上。 【答案】如图所示9 16. 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 AB 斜面上 高位 h 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 BC 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h1,如图 7(a)所示; 逐步减小 BC 斜面的倾角( ?1 ? ? 2 ? ? 3 ) ,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h2、h3,如图 7(b) 、 (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 7(d)所 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72( 2012? 上 海 中 考)① 分析比较图 7(a)和(b)和(c)中小球在 BC 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 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1) 。 ② 分析比较图 7(c)和(d)中小球在 BC 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2) 。 解析:由题意知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达到的高度,由图 (a)(b)(c)看出相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时,BC 斜面倾角越小小球上升的高度越小; 由(C) (D)图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BC 倾角相同时上升高度相同,小 球上升的高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答案:斜面倾角越小小球上升的高度越小 小球上升的高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2012,江苏苏州)如图所示,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 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且在重力的作用 下下落),是因为棋子具有____________。72( 2012? 苏 州 中 考) 【解析】下面的棋子是受到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才飞出去的,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 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留在了原处。 【答案】运动状态 惯性 21.用大小为 10N 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 摩擦力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10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 消失,它将____________。 【解析】推桌子没有推动,桌子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平衡状态,此时推力和摩擦力为 一组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反,若所有外力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仍要保 持原有状态不变,将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答案】等于 做匀速直线运动72( 2012? 苏 州 中 考)10 72( 2012? 南 京 中 考)【解析】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惯性及速度. (1)判定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 关键是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 司机与路边的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是运动的. (2)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汽 车急刹车时,人会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安全带能阻止人向前运 动. (3)车速不超过 40km/h 指的是车的最高速度. (4)校车从小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 为 t=24min=0.4h,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s=vt=30km/h×0.4h=12 km. 答案: (1)运动(2)惯性(3)最大速度(4)12 ( 2012? 烟 台 中 考) 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 。由于 船在行进中, 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 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 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 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72解析: 小明在轮船上随轮船一起运动, 他跳起后由于惯性, 将保持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 故会落在起跳时的位置,不会掉下去。 答案:由于惯性,小明跳起后将随轮船一起运动 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迎面开来一列速度为 54km/h的火车, 汽车上的乘 客看到火车开过历时7s, 由此可知这列 火车长______m.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相关计算.两车相对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行驶的 速度为两车速度之和是 36km/h+54km/h=90m/h=25m/s,则火车的长度是:s=vt=25m/s× 7s=175m 答案:175722012?蚌 埠四校中 考722012?蚌 埠四校中 考【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路程的相关计算.P 点运动的路程长度是圆的周长 L 为 2π R,又 因为 P 点转动时,可以围绕圆圈做圆周运动,则通过 n 圈时,通过的路程为 2π Rn,因 为 P 点每转动一周,通过一次 A 点,所以通过 A 点的时间间隔,恰好是 P 点转动圆一周 所用的时间为: t ?nL 2?Rn ? (n 为 P 点转动的圈数 1、2、3??) v v11 答案: t ?nL 2?Rn ? (n 为 P 点转动的圈数 1、2、3??) v v73( 2012? 聊 城 中 考)解析:文具盒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桌面对 它的支持力作用,两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 上。 答案:如图所示1. (2012,江苏南通)有一物块用绳子吊在天花板上,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重力和拉 力。73( 2012? 南 通 中 考)详解:物块被吊着,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 F 和重力 G 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 等,它们的作用点可都画在物块的重心上。 答案:如图所示( 2012? 铜 仁 中 考)36. (3 分)如图所示是两人乘坐双人动力滑翔伞正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设 O 点 为整个装置(包括人)的重心,图中已画出整个装置所受重力,请在图中用力的示 意图将整个装置所受的力补画完整,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这些力。73【解析】动力滑翔伞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有 牵引力和空气给的阻力,在竖直方向上还受到空气的浮力,共受四个力。 答案:12 如图 l6 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 l 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迅速将扑克牌 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这一现象。74( 2012? 福 州 中 考)【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现象的解释。扑克牌与硬币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力将扑克牌 弹出后,扑克牌由于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 仍停留在原处,但由于失去了扑克牌的支撑故落到杯子里。 【答案】75( 2012? 丽 水 中 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力和运动的实验探究。 (1)在图甲的实验中,要使铅笔在说面上 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以增大纸板的角度,也可以增大铅笔放置的高度或在更光滑的 桌面上进行实验; (2)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等于全部的 路程除以在全部路程上所用的时间,而不是各段的速度的平均值; (3)要改进乙实验, 目的是让物体正接近匀速直线运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改变液体 密度,改变小重物密度等。13 答案: (1)增大纸板的角度(或增大铅笔放置的高度或在更光滑的桌面上进行实验) (2)方法一 (3)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或改变液体密度或改变小重物密度)75【 2012? 嘉 兴 中 考】【解析】 (1)小车从高处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要保证速度相同,则只要小车到 达平面时的动能相同就可以,那么则需要将小车放置在斜面的同一高度,使小车的重力 势能相同,则小车滑下时的动能相同,速度相同.(2)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具有阻碍作 用,滑行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速度改变的越快,滑行的距离越小,因此可以从小 车滑行距离的远近或速度改变的快慢来反应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情况.(3)小车不受力的 作用在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法实现,但是可以从小车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滑 行距离越远这一实验事实,进行推导,得出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将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这一结论. 答案: (1)同一高度(同一位置) (2)速度改变的快慢(3)保持匀速直线运动75【 2012? 嘉 兴 中 考】【解析】 (1)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阻碍了小车向右运动,在小车水平方向受到的 拉力平衡的情况下,要使小车运动,需要施加拉力,克服摩擦力,小车才会运动. 答案:小车与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75 (2012,浙江绍兴)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 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 A、B、C 处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记录在表中, 实验重复三次。14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处滑 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详解: (1)在探究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小车在 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这就要求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应保持同一高度,这样滑到斜 面底部时,小车的初速度是相同的; (2)比较从同一高度下滑的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 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的最慢; (3)由实验 进一步可知,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5( 2012? 梅 州 中 考)【解析】 (1)由于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2)同一物体在水平面运动距离的大小,跟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研究运动距离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速度大小不变,故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静 止滑下。 (3)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的越慢, 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4)由实验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小车之所以最终会 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缘故,故可推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则物体将永远的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 (1)重 支持(2)速度(3)小 慢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15 答案: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惯性、能量转化和对探究实验的分析、评估能力。⑴实验要探究惯性与物体质量的 关系,向小车中添加砝码,目的是改变小车的质量;⑵小车由斜面到达底端平面时的速度与小车所处斜面 的高度有关,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速度相同;⑶小车 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小车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⑷在初 始速度相同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就越多,若在所受摩擦力相同的条件下,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的距离就越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⑸小车在水平 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除与惯性有关外,还与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有关,小春在实验时没有做到控制变量, 因此所做的实验不合理。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个无论到哪儿都不会变化的物理量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经过某段路面时,车旁地面上的落叶将会从路旁吸向汽车 D.汽车能够向前运动,是因为牵引力大于阻力 【解析】选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及纬度有关,相同物体在不同位置的重 力是变化的,故 A 错误;重力是作用在汽车上,压力对汽车对地面的作用力,它们是作 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B 错误; 由于流体压强随与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当汽车经过时,它周围的空气流速比路旁的空气流速大,故地面上的落叶从路旁吸向汽 车,C 正确;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71(2012? 呼和 浩特中考)16 71(2012? 齐齐 哈尔中考)【解析】ABC.由于在不同表面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可推理得出:物体不 受力它会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 A 正确;乙实验中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在 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越大,B 正确;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速度 相同,C 正确;物体运动时,由于受阻力,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机械能减小,D 错误。 5.如图 4 所示,小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他在玩滑板的过程中,对几个力学问题的 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1(2012? 威海 中考解析:选 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滑动时,人和滑板的惯 性大小不变,A 错误,底部安装轮子,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B 说法正确;滑板 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之间存在摩擦,此摩擦力使人和滑板保持相对静止;人对滑板的 压力,受力物是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是人,压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选 B。 9. (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才落回地面,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且受到重力 作用 【解析】选 AB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用惯性力来描述物体的惯性,故 A 错误;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位置、运动状态无关,跳远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 惯性,故 B 错误;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球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错误; 抛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 是由于球有惯性,7117 落回地面是由于球受重力作用,D 正确,故选 ABC。 71 20. (2012,河北)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 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解析:选 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因为惯性给人体带来伤害 ,惯性的 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的因素无关,司机系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是为了防止惯 性带来的危害 (2012 ?连云 港中考) 6.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 气阻力) 【解析】选 D.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 上的两个力,人推墙受力物体是墙,墙对人的力受力物体是人,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应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故 A 错;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如果有要 运动的趋势,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如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故 B 错;给正在运动 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与运动方向相同,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应该变大,如果与这 个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将变小,故 C 错;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所以 将落回原处,故 D 正确. (2012,广东茂名)如图所示,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后 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关于这实验,下面叙述中错 误的是 ( ) A.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车是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惯性相同 B.小车的轮子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C.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车滑下斜面后,由于惯性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一段距离7171(2012? 茂名 中考)解析:选 A.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让小车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保证 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相同的速度,故A选项错误;小车的轮子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减小了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将重力势 能转化为动能;小车滑下斜面后由于小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还 能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 答案:A18 71(2012? 绥化 中考)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 动能和功率.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相同,故 A 错误,C 正确;观察图像可知,第一次拉动时的速度要小 于第二次拉动时的速度,所以第二次拉动时的动能大,功率也大,故 B、D 错误.71(2012? 绥化 中考)【解析】选 A.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龙舟从起点到终点,船及人的重力都没有改变,故 A 正确;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和运动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龙舟是静止的,故 B 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 同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 这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故 C 错误;停止划桨后,由于惯性,龙舟仍然向前 运动,故 D 错误.71(2012? 绥化 中考)【解析】选 AC.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灯, 受力物体是电线,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受力物体是电灯,所以它们是 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A 正确;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 用于同一条直线上,才是一对平衡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的受力物 体不是同一个,故 B 错误;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与重力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 C 正确,D 错 误.71(2012? 泸州 中考)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根据两个小球的状态可知它们之间是 相互排斥的,所以带的是同种电荷,故 A 错误;乙球静止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 斥力,它们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直线上,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 B 正确;乙球静止,受到的合力为零,故 C 错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与乙 的斥力大小时相等的,故 D 错误。 071 9.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 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19 (2012? 盐城 中考)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选 D.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探究,物体受二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条件有:同一物 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小卡片受到的两个 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观察小卡片此时能否保持平衡,可以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 所受的两个力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本题选 D. 5. (2012,江苏淮安)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解析】选 B.当运动员腾空而起后,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系安全带、转弯减速慢行都 是防止惯性的危害,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这是惯性的产生的效果,是危害,不是利用。7171(2012? 武汉 中考)14. (2012,湖北武汉)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倒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表明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解析: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 高度实现的,A 说法对;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 动,B 说法对;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受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 距离越短,C 说法对;D、该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D 说法错. 71 (2012? 襄阳 中考)【解析】选 A.刘翔蹬地向前奔跑时,他的脚与地面相互作用,A 正确,刘翔始终受到重 力的作用,B 错误,刘翔在冲刺时速度明显加快,说明他的速度逐渐增大,显然他的运动 状态在发生变化,C 错误,刘翔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刘翔,领奖台受到 的压力,受力物体是领奖台,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D 错误.故选 A.1. (2012,江苏扬州)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71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了惯性的应用。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禁止汽车超载行驶、公交车启动时,20 提醒乘客抓好扶手、都是为了克服惯性;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是 为了利用惯性。故选 D。 2. 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B.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71 (2012? 扬州 中考) D.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到了茶 杯和桌面上,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到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 A 不符合题意;茶杯对桌 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到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属于相互作用 的力,不属于平衡力,故 C 不符合题意;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分别 作用到了两个物体上,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属于平衡力,故 D 不符合要求。故选 B. )71(2012? 常州 中考)7111 .( 2012 , 江 苏 常 州 ) 运 动 场 上 下 列 现 象 中 , 没 有 利 用 惯 性 的 是 (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解析:选 B.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掷出去的铁饼、射出去的箭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都是 利用了惯性,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在空中不动,是运动员的支持力与杠铃的重力平衡的 原因。 17. (2012,哈尔滨)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解析】选 C.如图运动员百米赛跑,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 A 错;运动员的鞋底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 B 错;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 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故 C 正确;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故 D 错. 71 1. (2012,湖北咸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四种 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答案:D 详解: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四个选项所示物体中, 动车的质量最大,因而动车的惯性最大。本题应选 D。 712113. (2012,湖南娄底)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进行分 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答案:A 详解: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文具盒对桌面压力的大小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而重力和支持力又是一对平衡力,故重力等于支持 力,故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A 项正确;B 项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 力两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故是一对相互 作用力; C 项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大小仅与其质量有关, 与运动状态无关;D 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 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7. (2012,辽宁大连)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平衡力是(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B.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的重力 C.书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解析:选 C.A 选项中的两个力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并且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 选 项中的两个力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但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也不相同,D 选项中 的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均不是平衡 力.故本题选 C. (2012? 怀化 中考)07171【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定.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主 要的判断依据是看这两个力是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的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支持力也是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压力是作用 在桌面上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物体对桌 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 错误;物体受得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物体,桌面受到 的重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71(2012? 绥化 中考)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 动能和功率.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相同,故 A 错误,C 正确;观察图像可知,第一次拉动时的速度要小 于第二次拉动时的速度,所以第二次拉动时的动能大,功率也大,故 B、D 错误.22 71(2012? 绥化 中考)【解析】选 A.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龙舟从起点到终点,船及人的重力都没有改变,故 A 正确;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和运动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龙舟是静止的,故 B 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 同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 这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故 C 错误;停止划桨后,由于惯性,龙舟仍然向前 运动,故 D 错误.71(2012? 绥化 中考)【解析】选 AC.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灯, 受力物体是电线,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受力物体是电灯,所以它们是 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A 正确;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 用于同一条直线上,才是一对平衡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的受力物 体不是同一个,故 B 错误;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与重力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 C 正确,D 错 误.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 D.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解析】选 D.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知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可以静止也 可以匀速运动,A 错;根据平衡力知识可知,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变速运动的物 体受力不平衡, B 错; 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与速度大小无关, 同一物体惯性相同, C 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 作用.答案选 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较大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静止于地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铁路大提速”后,站台的安全线与车的距离由 1 米变为 2 米,主要是为了减 弱噪声对乘客的影响 D. 开启摇动后的啤酒瓶,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 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了惯性、平衡力、流体压强、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物体的惯性和物体 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故 A 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 下,对地面的压力也是竖直向下,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 B 错误;站台 上的安全线是为了防止因为火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靠近火车一侧压强小,外 侧压强大,而被吸引,产生事故,故 C 错误;开启瓶盖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 低,故 D 正确,故选 D. 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71(2012? 淄博 中考)71(2012? 包头 中考)7123(2012? 达州 中考) B.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合力与重力平衡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1N的力可能比 8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 【解析】选 D.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可能不受力(水平面光滑,物体由于惯性运动) , 可能受到向左的力(物体向右减速运动) ,故 A 错误;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处于平衡 状态,其合力为 0,重力与升力是一对平衡力,B 错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 可改变物体的形状,C 错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 成反比,若 1N 压力的作用面积比 800N 的小 1000 倍,产生的压强就比 800N 的大一些, 故 D 正确。 (2012?兰州 中考)71 【解析】选 A。A 中两个力同时满足等值、反向、共线、同体四个条件,故是平衡力。B 中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C 中两个力不等值,故不是平衡力;D 中既 不反向,也不同体,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8. (2012,甘肃兰州)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71D【解析】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其合力为零,故 A 是错误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 B 是错误的;两个力方向 相同时,合力等于二力之和,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故 C 是错误的;方向相 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 D 是正确的。 71 (2012? 龙东 中考) 12. “海上联合DD2012”中俄海上联合演习,4 月 22 日在青岛举行。水陆两栖登陆舰 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舰艇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B.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舰艇是运动的 C.舰艇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海岸是静止的 12.【解析】选 C.水陆两栖登陆舰在海面上匀速直线 航行过程中,舰艇的运动状态是不 改变的,故 A 错,C 正确;坐在舰艇中的战士相对于舰艇是静止的,故 B 错;坐在舰艇中 的战士相对于海岸是运动的,故 D 错。 16. (2012,福建三明)踢毽子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毽子踢出后竖直上升又竖直下落 的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 F1、 F2,则 F1、F2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F1 & F2 B.F1 & F2 ) C.F1 = F2 D.无法确定71(2012? 三明 中考)16.【解析】选 A。毽子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重力方向经终竖 直向下,上升过程中两力方向相同,下落时方向相反,所以上升时的合力大于下落时的 合力,故 A 正确。24 71(2012?自贡 中考)【解析】选 D.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 A 错;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这 是完全重合的两个力,平衡力的方向相反,故 B 错;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 个力方向相反,但大小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他们不一定是平衡力, 故 C 错;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根据他原来的状态判断,原来是静止的 将保持静止,原来是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 71 (2012?连云 港中考) 6.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 气阻力) 【解析】选 D.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 上的两个力,人推墙受力物体是墙,墙对人的力受力物体是人,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应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故 A 错;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如果有要 运动的趋势,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如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故 B 错;给正在运动 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与运动方向相同,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应该变大,如果与这 个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将变小,故 C 错;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所以 将落回原处,故 D 正确. 8.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71(2012?连云 港中考)图(甲)图(乙)图(丙)图(丁)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图(丙)中在力 F 拉动木板 B 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 逐渐变大 D.图(丁)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有图可知该 同学运动越来越快 【解析】选 A. 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受到的是重力和摩擦力这一对平衡力,重力 方向向下,所以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 A 正确;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 子受到米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下的,故 B 错;图(丙)中在力 F 拉动木板 B 使其速度逐 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与 AB 之间的摩擦力相等,压力不变,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 C 错;图(丁)为每隔相25 等的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有图可知该同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越来越小,运动越来越慢,故 D 错. 71 (2012?连云 港中考) 10.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 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如图所示) ,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 别为 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粗糙斜面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解析】选 C.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 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该力 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 W1、W2、W3,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 W=Fs;即 W1=W2=W3; ABD 错误;故 C 正确. 71 (2012?哈尔 滨中考) 17.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解析】选 C.如图运动员百米赛跑,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 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 A 错;运动员的鞋底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 B 错;运动员冲 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故 C 正确;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 用时间越短,故 D 错. 1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 A.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解析:选D。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受到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的两个力。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力产生的,A 项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 的吸引力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力,不是平衡力;B 项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 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C 项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 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并且方向相同,所以也不是平衡力;D 项中的两个力满足平衡 力的条件,故选 D。71(2012? 泉州 中考)71(2012? 天津 中考)【解析】选 C.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A、B 选项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26 线上,它们不能平衡,D 选项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也不能平衡,C 选项这两个力四个条件 都符合,是一对平衡力,故选 C. 71 (2012? 遵义 中考) 21.2012 年 5 月 19 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 110m 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 12 秒 97 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力的有关知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 器也给刘翔一个反作用力;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属性,只与物体本身质量有关,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是种性质它不是一种力,故 BC 是错误的;平衡力满足等大、反 向、同线、同体四个条件,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 物体,它是一对平衡力。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 【解析】选 D.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不接触的磁铁吸引铁钉,故 B 错误;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 错误;物体不受力的 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 15. 一个物体 A 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撤去 F 后, 物体 A 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 ▲ ,物体运动变慢直至停止,是因为 ▲ 。在此过 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 ▲ 能。 【解析】撤去推力,物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由于撤去了推力,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最终停 下来;克服摩擦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惯性 物体受摩擦力 内(2012? 随州 中考)7172(2012 ?连云 港中考)72(2012? 河南 中考)【解析】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小亮用力向后蹬地,给地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地也会给小亮一个向前的力,所以小亮能向前运动。小亮受到力的作用,由静 止到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外,力还可以改变物 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 答案:相互的 运动状态72(2012? 宿迁 中考)21. 2011 年 11 月 3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中成功对接. (Ⅰ)已知目标飞行器在对接前的平均速度约 28000km/h,经 30min 它运行了 ▲ km. 它们成功对接后,若以 ▲ 为参照物,目标飞行器是静止的;(Ⅱ) 对接完成后,关闭 动力,飞行器和飞船仍能继续运行,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 【解析】s=vt=28000km/h×0.5h=14000km,飞行器对接后,飞行器相对于飞船的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故以飞船为参照物,飞行器是静止的.关闭动力前,飞行器在飞行,关闭动 力,由于飞行器具有惯性,故它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行. 答案: (1)14000 飞船 (2)惯性 (2012,湖北黄冈) “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7227(2012? 黄冈 中考)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________ (填“是” 或“不是” ) 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________。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该过程 中车胎温度升高,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车胎的内能。 答案:不是;惯性;运动状态(填: “速度” 、 “速度方向” 、 “方向”速度大小和方向”均 可);做功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与平衡、惯性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等知识。车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属于一对平衡力;由于惯 性,刹车后的汽车仍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汽车急转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是摩擦 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做功和热传递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刹车过程中车胎温度 升高,主要是因为克服摩擦做功必变了车胎的内能。 【解析】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 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刹车后,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转动方向盘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在该过程中摩擦力对汽车轮胎 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72( 2012 , 黑 龙 江 鸡 西 ) 静 止 在 桌 面 上 的 物 理 书 受 到 的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静止在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重 支持 18. (2012,湖南娄底)2011 年 7 月,D3115 次动车与 D301 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脱轨坠 落事故。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 继续向前滑动, 追尾事件瞬间发生。 解析:在动车紧急刹车时,由于列车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滑 动。 答案:惯性 25。 (2012,湖北黄冈) “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 下: 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 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___ (填 “是” 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________。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该过程 中车胎温度升高,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车胎的内能。 解析: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受物体是车,由二力平衡的 条件可知,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突然刹车,由于汽车 具有惯性,汽车会仍要向前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转动方向盘汽车急 转弯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内能有 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所以车胎温 度升高内能变大,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车胎内能的. 答案:不是 惯性 运动状态(填: “速度” 、 “速度方向” 、 “方向”速度大小和方向” 亦可) 做功72(2012? 娄底 中考)72(2012? 黄冈 中考)72(2012? 怀化 中考) 【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起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条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28 的性质,这一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答案: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72 (2012? 龙东 中考) 25. 根据我国新的《刑法》规定,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醉酒驾车将严惩。司机饮酒后 反应较慢,往往来不及刹车。若不饮酒时反应时间为 0.5 秒,醉酒后反应时间为 1.0 秒, 当时车行驶速度为 72km/h。那么醉酒后与不饮酒相比较,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多行驶_ ____m 的距离。刹车过程中,汽车的_____转化为内能。 25.【解析】若不饮酒时反应时间为 0.5 秒,车行驶速度为 72km/h,醉酒后反应时间为 1.0 秒,醉酒后与不饮酒相比较,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多行驶?S ? vt 不醉 ? vt 醉 ?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10;动能 72 (2012? 三明 中考)72 ? 1000 m (1.0s ? 0.5s ) ? 20 m / s ? 0.5s ? 10 m 3600 s ;车过程中,汽车20. 【解析】 “天空一号”在发动机推力作用下完成变轨,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 以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动机关闭,发动机不再作用于它,仍能飞行,这 是由于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 (2012? 吉林 中考) 22、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 发生了改变,但夹 子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 或生产中的应用 。72【解析】用手指快速的弹小卡片,卡片受力运动被弹出,由于夹子具有惯性,还要保持 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夹子不会随之运动,落入杯中。 答案: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泼水(扔东西;合理也给分) 72 (2012?连云 港中考) 15.一个物体 A 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 F 后, 物体 A 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 ▲ ,物体运动变慢直至停止,是因为 ▲ 。在此过 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 ▲ 能。 【解析】撤去推力,物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由于撤去了推力,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最终停 下来;克服摩擦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惯性 物体受摩擦力 内 足球运动员在大力射门时,会感觉到脚有点疼,这是因为 足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 。72(2012? 东营 中考)29 【解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足球运动员在大力射门时,脚也受到了足球 的力的作用,所以会感觉到脚有点疼;足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 足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脚受到了足球的力的作用 惯性 72 (2012? 青岛 中考) (1)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的知识。当人从车上跳下时,脚着地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脚由运动变为静止,此时身体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容易摔倒。 答案:摩擦力(阻力) 惯性 72 (2012?自贡 中考)【解析】本题是一个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答.如:自行车轮 胎上为什么刻有花纹?答:增大摩擦.为什么车把上有花纹?增大摩擦.自行车的刹车 把手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省力杠杆.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是铃铛在振动发声.尾 灯的结构是怎样的?是利用什么知识工作的?尾灯是相互垂直的反射面,利用光的反射 来工作的.为什么车座制成马鞍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人座上比较舒服. 答案: 问题 1:轮胎上为什么刻有花纹? 回答 1:可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问题 2:自行车的刹车把手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回答 2:刹车把手是省力杠杆. 72 (2012? 湘潭 中考)【解析】本题考查质量的属性、重力、压强、摩擦力等知识。月球车在地球和月球上质 量保持不变,重力减小了;月球车采用较宽的车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 压强,其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答案:相同 不同 减小 增大 73 (2012? 襄阳 中考)30 【解析】工件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 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工件还受水平向 右的摩擦力. 答案:27.(2012,湖北黄冈)向日葵因生长在茎顶端的花盘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如图是处于 静止状态的向日葵,请在图中作出花盘的受力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 73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力与平衡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处于静止状态的向日葵,在竖直方 向上受力平衡,所受重力与支持力具有“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的特点,即花盘受 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4 (2012? 河北 中考) 23.图 8 是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时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31 (1)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未打开前向下做加速运动。 原因是 。 (2)降落伞打开后,最终匀速降落。运动员在匀速降落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 答: 。 (3)针对运动员匀速降落过程,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解析: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和能量的转化知识。 (1)从飞机上跳下的运动员,在 未打开降落伞前, 由于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大于向上的阻力, 从而向下做加速运动; (2) 当运动员匀速降落时,运动员的速度不变,运动员的动能保持不变,运动员的高度不断 降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 3)物体运动和 静止具有相对性,所以在询问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般要指明参照物,如:问题 1:以降落 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于相对于降落伞,运动员的相对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 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 问题 2: 以地面为参照物, 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由于相对于地面,运动员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 答案: (1)重力大于阻力 (2)变小 (3)问题: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 的还是静止的?回答:静止。 (2012? 吉林 中考) 20、如图 9 所示,小强和小丽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地方向 用力拉动绳子。请你写出在此情境中涉及的两个物理知识。74 【解析】小强与小丽在滑板车上向相反方向拉绳子,出现的现象是他们互相给对方一个 力,且都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前进,他们相互靠近,故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5 ) (2012,陕西)如图所示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 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 绝对光滑时,小车将做 。答案: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下滑,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水平面 上所受摩擦阻力越小,则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通过的距离越长,据此可进一步推理得出:32 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沿直线一直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学推理得出的。通过对理想状态的想象与推理, 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种方法叫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 【解析】小车应从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使其到达斜面的初始速度相等,比较在 不同的斜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或路程)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 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 阻力为 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75 (2012? 襄阳 中考) (2012,湖北襄阳)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 是: 。 ⑵实验中保持 F1 与 F2 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 衡 。实验 中设计 这一步骤 的目的 是为了 探究二力 平衡时 ,两个 力必须满 足的条 件 是: 。答案:⑴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或减小摩擦力或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 作用) ;⑵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⑴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 F1、F2 的情况,所以应减小摩擦 力对实验的影响, 使桌面越光滑越好; ⑵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时, 力 F1、 F2 虽然大小相等, 但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松手后小车无法平衡,表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 75 (2012? 襄阳 中考)【解析】⑴根据控制变量法,要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要选取质量不同、速度相同的物 体,所以应选择甲和丙两个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比较;⑵要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要选取33 质量相同、速度不同的物体,所以应选择甲和乙两个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比较. 答案: 75 24. (2012,广西玉林)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 、或“近” )这说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答案: (l)同一高度 (2)远 慢 (3)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详解: (l) 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应该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表面 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 得越慢; (3)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 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012?兰州 中考)75【解析】 (1)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小车的起始速度和小车所受的阻力有关,为 了比较阻力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的起始速度相等,即使同一辆小车从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 (2)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所 以可以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可以推理得出的物 理规律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答案】34 (1)速度(2)小 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75 (2012? 青岛 中考)(1)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从同一高度释放小车后,小车在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是不同的,在木板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小,速度减小 的最慢;通过科学推理法(逐渐逼近法)可以知道:若小车不受任何力时小车将做匀速 直线运动。 答案:木板 力 逐渐逼近 13. (2012,湖北宜昌)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惯性的有关知识。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 情况下都有惯性,故 B 和 D 都是错误的;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 等因素无关,所以 C 错误;拍打衣服时,衣服立即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 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脱落,故选 A。 14. (2012,湖北宜昌)关于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手向前掷实心球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