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杆影响会带来哪些影响

去杠杆—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去杠杆—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克召财经百家号刚刚在网上看到了去杠杆这个概念,就响起来近年来,中国经济去杠杆的口号被越喊越响,似乎到了再不去杠杆经济就要面临崩溃的局面。那么,对我们来讲,这个去杠杆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又怎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债务负担比即负债率顾名思义,债务负担比就是债务和收入的一个比值。对政府来说,就是政府的累计负债总额/当年GDP。对个人来讲,就是你当前总负债/年收入。就这么简单,负债率越重,说明还款难度越高,信用也就越低,而信用是负债的前提,没有信用,就没有负债。所谓去杠杆,就是要降低负债率。中国经济当前的债务比已经高达300%左右,远超新兴市场经济体160%的平均负债率。完全媲美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率水平,要知道,只有经济越发达,承债能力就越强,我国虽经济体量大,然而人均GDP却很少,如此之高的债务率,显然算是未富已先负的典型。因此也就不奇怪去杠杆的呼声为何越来越强烈,因为负债比率一旦达到某种程度,信用将会暴跌,导致资产崩坏,泡沫破裂。最终形成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动荡。留下的也将是一地鸡毛。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去杠杆化已然迫在眉睫,但问题是这个过程极为的艰难,要降低负债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勒紧裤腰带,减少开支,以增加结余用于还债。想法是美好的,可问题就在你减少了开支,就意味着收入也将减少。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可以预见GDP总量也将随之下降,如此一来,负债率就有不降反升的可能。这样就很危险了,一边收入减少,另一边负债依旧如山。这会导致社会怨声载道,乃至民怨沸腾。所以,如何和谐的去杠杆化就显得极为关键,这点也向来都是考验和检验政府决策能力的最佳时候。现在我们知道,去杠杆就是降低负债比,防止信用体系的崩塌。那么这时或许有人会问,国家去杠杆跟我们老百姓有半毛钱关系? 好吧,先不谈毛之不存,皮将焉附的道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其实是深深的参与进了这个金融架构体系当中的,并且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要知道,国家负债率是包含政府,企业,居民统计在内的一个整体的负债比率,是有你我一份贡献的,大家可以细致看看周边的亲朋好友,有多少是负债度日,买房买车又有多少人没有贷款。所谓房奴,车奴不过都是借债的自我嘲讽。我们表面上是欠银行的贷款,但实际上却是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而未来的自己又有多少钱能借,难道要像网上调侃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来还债?国家要去杠杆,具体到个人也是要去杠杆的。社会总体经济放缓,百姓收入也将变得更为紧迫。 可以说国家去杠杆与我们每个人都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讲到这,大家或许还有一疑。既然去杠杆这么艰难,当初为何还要举那么多的债? 小编还是那句话,支出是经济的总驱动力,GDP要增长,必然就需要更高的支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假如我们不借债,支出应该是等于收入的。这样就在(GDP——时间)表上得出一根几乎类似生产力变化的线性图。显然这种GDP增长是缓慢且没活力的。他不符合我们人性的要求,唯有借债,扩大支出,才能让我们的收入和GDP跃上更高的台阶,市场也将变得更有活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克召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打造个性化的财经咨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周荣华 | 2017年,如果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成为重点将带来哪些影响?
股市回顾展望
周一,主要股指先抑后扬,早盘沪深两市大幅低开后一路下行,盘面热点缺失,权重股护盘乏力。午后,一带一路,券商股集体发力,主要股指于收盘前集体翻红。截止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40%报3122.57点;深成指上涨0.33%报10233.42点;创业板上涨0.48%报1974.01点。
板块方面,丝绸之路,铁路基建,PPP,土木工程等概念造好;能源股全体表现低迷。周一下午大盘反弹多半得益于非银金融(券商)、建筑等权重股以及混改概念股的走强,建筑板块里的中字头股票更是大幅上涨,中国交建一度冲击涨停,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化学等涨幅均较大。国企混改是近期可以持续关注的一个主题,今日混改概念依旧强势,中国船舶、中国核建、中国联通等股票在早上大盘大幅下跌时表现的异常抗跌,政策和混改方案的持续推进伴随着新的投资机会的涌现。就周一A股下午的强势反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股权转让股获抄底资金介入,超跌反弹,带动市场人气回暖。众多公司年报预喜,驱动大盘走势。此外,Shibor隔夜利率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趋势,Shibor隔夜利率下跌至2.32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由3.331大幅下滑至3.176%,表明资金价格压力有缓解,流动性边际改善,未来或助推股指反弹修复,但反弹的持续性堪虞,市场调整尚需时日,短期仍处于震荡阶段的休整期,而投资者同时还需警惕的是类似的调整可能再次发生在1月下旬。
国内经济及政策
统计局近日发声,回顾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去产能,其中煤炭钢铁去产能一年目标提前且超额完成,但是去杠杆完成得却并不明显。展望即将到来的2017年,供给侧改革重点就可能在于去杠杆,特别是资金频繁炒作、存在资产泡沫领域的杠杆。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维持金融稳定也成为改革的重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坏账可能通过债转股、投贷联动等措施,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保险、券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资金炒作行为可能将被进一步规范,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会分别进行相应的防范。
工业方面,工信部有关人员近日在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预计2016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约5%;电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3%和5.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5%,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超40%。2017年预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今日将进行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1400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700亿元。有市场观点认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已经生变,外汇占款不再是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央行主动投放货币则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主渠道。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基调提法虽基于稳健,但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将成为政策考量的重要甚至是首要因素,故而明年广义货币M2的目标增速或在12%左右。
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在答复关于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落地政策提案时表示,自2014年以来,抓紧研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就改革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和反复论证。并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建议。实施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构建新的税收征管制度,建立与综合征税相配套的税收征管体制。将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将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进程。
国际经济及政策
近期,美银美林发布2017年投资展望报告,并对明年各个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给出评级。其中,韩国将成为2017年经济增长最稳健的新兴市场国家。今年以来,美股市场上市的MSCI新兴市场股市的指数基金(EEM)累计上涨6.5%,各个新兴市场国家中,MSCI韩国指数基金(EWY)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9%,MSCI巴西指数基金(EWZ)则累计大涨56%,MSCI土耳其指数基金(TUR)累计下跌11%,MSCI南非指数基金(EZA)累计涨幅超过7%。在美银美林研报中列出的十个主要新兴国家市场中,韩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最为乐观主要归功于韩国稳定的贸易经常账户和健康的财政状况,尽管韩国的各部门负债率排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前列。同时,俄罗斯取代中国成为发展前景第二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尽管俄罗斯的经济增速仍然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但是俄罗斯的经常账户、财务状况以及债务杠杆率等指标都优于大部分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信风财经为大家分享纯干货!关注我,关注后续!
信风财经微信号:super51star
大家可以关注新浪微博:星财经
及时分享各位主播达人们的观点及最新动态!
QQ扫一扫,加入信风财经主播粉丝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去杠杆”影响深远
  除基本面“内忧”被激发外,来自于政策面的“外患”频频出现,也是刺激债市大幅调整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内忧”的缓慢释放,以“去杠杆”为主要特征的“外患”,其影响时间和幅度或更深远。  重阳投资表示,债市去杠杆是目前市场调整的主要动力。在2014年以来的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周期中,长期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成为市场主流预期,最大限度地加杠杆购买长债成为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过去两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增速大幅超过信贷增速,这表明金融同业杠杆显著上升,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货币基金等非银金融产品快速膨胀,金融同业债务链条拉长。  值得警惕的是,在债市杠杆显著上升时,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令债市此前的收益率无法覆盖融资成本,这反而进一步刺激杠杆倍数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重阳投资告诉记者,此前银行间规模的竞争使得理财产品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资产端3%至4%的静态收益无法覆盖4%至5%的融资成本,只能加杠杆博取资本利得。但高杠杆模式的维系需要两个条件:其一,稳定且低成本的融资成本;其二,资产端债券收益率下行获得资本利得。  “过高的杠杆倍数,使得债市对资金面和利率的微小波动变得敏感。所以,相较于2013年,这次‘钱紧’力度其实并不是很厉害,但债市反应的剧烈程度却远超预期。”张明向记者表示,“其实,自10月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就已逐步趋紧,但债市反应还算正常,不过,最近利率上行速度较快,这导致债券市场被动快速‘去杠杆’。”
责任编辑:zjj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央行去杠杆与银监会去杠杆对市场影响的异同_债券资讯_理财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央行去杠杆与银监会去杠杆对市场影响的异同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投资要点
  央行与银监会推动去杠杆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从而产生了一些相对收益的机会。本轮债市去杠杆,将由由央行的货币政策与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小步伐交替推进的形式协同完成。投资者通过辨别各个时期到底是央行还是银监会在主力推进去杠杆,即可把握这些相对收益。
  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去杠杆,对债市影响的区别体现在三方面,相应有三对不同标的的相对收益机会:
  1)对商业银行负债行为的影响不同,意味着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机会;
  2)对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面的影响不同,意味着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相对收益机会;
  3)对交易盘与配置盘影响不同,意味着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机会。
  债市策略:4月以来银监管政策连发,对债市造成较大压力,但本轮去杠杆将保持“温和”节奏以避免系统性风险。随着5月12日央行MLF与银监会明确不会“一刀切”,市场情绪已有所缓和。国内基本面PPI与工业企业数据转弱,海外美国经济和政治风险有所增加,加息预期下降。综合考虑监管进入稳定期、流动性总量平稳等因素,目前阶段我们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为3.6%的观点。
  本轮债市去杠杆,既要改善市场普遍存在的期限错配、多层嵌套问题,又要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预计整个去杠杆过程将保持“温和”的基调,由央行的货币政策与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小步伐交替推进的形式协同完成。截至目前来看,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主要由央行推进,而2017年4月之后银监会连发监管系列文件,可以认为4月至今的去杠杆主要由银监会推进。
  央行与银监会推动去杠杆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能够较容易的辨别各个时期到底是央行还是银监会在主力推进。其中央行的去杠杆工具,主要是通过提高逆回购与MLF操作利率来控制期限利差,以此来抑制“以短博长”加杠杆的套利交易策略;而银监会的去杠杆更侧重于通过监管文件、监管检查等手段,对银行同业、委外业务进行约束。
  央行主推去杠杆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从而产生了一些相对收益的机会。
  对商业银行负债行为的影响不同——意味着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机会
  央行去杠杆侧重解决期限错配问题,而银监会系列监管文件有促使商业银行“缩表”的压力。央行去杠杆过程中,本身并没有收缩社会融资总量的目的,其主要着力点上解决金融机构期限错配、“以短博长”的交易策略。而银监会系列文件中提出的CD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则使得银行有压缩同业资产、负债的压力。
  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发行CD来替换期限更短的回购融资,降低期限错配水平;银监会去杠杆期间,银行明显降低了CD发行量,以避免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后总规模超标。图1显示了本轮去杠杆以来CD收益率与信用债收益率的走势比较。
  央行主推去杠杆,CD收益率上升势头略强于信用债。2017年3月及之前,是央行主力去杠杆期间。其中除了去年12月份去杠杆初期市场由于信息不充分而恐慌抛售信用债导致的收益率飙升外,可以发现在2017年初至3月期间,CD收益率与信用债收益率是同步上升的。特别是在2-3月份,银行集中发行CD以拉长自身负债久期,使得CD收益率上升势头甚至略强于同期限短融。
  银监会主推去杠杆,CD收益率上升势头明显弱于信用债。而4月之后,银监会密集发文,针对银行理财,同业业务、委外等作更明确规定来去杠杆。银行按照对银监会文件未来执行力度的预期,开始主动压制同业负债扩张,导致CD供应减少,于是CD收益率上行速度开始慢于同期限信用债。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对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面的影响不同——导致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相对收益机会
  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与非银机构的资金面紧张状况保持同步;而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商业银行的资金紧张状况持续时间长于非银机构。图2中的DR007为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的周均值,而R007则是整个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周均值。DR007主要反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而R007能更多的反映非因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
  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在3月及之前,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DR007与R007的周均值总是同时达到顶点,说明银行与非银机构同时达到资金最紧张的时点。
  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在4月之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根据图2可发现,当R007在4月底达到峰值后,在5月第一周已从峰值回落;而DR007仍在上行,可见当时非银机构的资金面已出现缓和时,银行的资金面相对更加紧张。
  这可能与银监会去杠杆过程中迫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有关。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监管压力下,不断减少CD的发行,叠加一般存款增速的放缓,银行负债端压力有增无减,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对回购资金需求的增加对资金利率起到支撑作用,而非银机构相对受影响更校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由于对银行与非银机构配置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比重不同,导致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出现相对收益机会。利率债主要分为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具有流动性高以及对公募基金免税等优势,非银金融机构更偏好政策性金融债;而银行相对更多配置国债。
  央行主推去杠杆,国开债-国债利差扩大;银监会主推去杠杆,国开债-国债利差缩校通过分析国开债-国债利差走势可以发现,4月以前,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当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国开债-国债利差也在扩大。而在4月之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随着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国开债-国债利差却在逐步缩校
  原因在于,央行去杠杆期间,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同步紧张,但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行弹性更大,导致非银机构相对重仓的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上行弹性更大。
  而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资金面更紧张并相应减少对国债的配置,银行对国债持仓更重,于是导致国债收益率上行势头强过非银机构重仓的国开债,从而出现国开债-国债利差逐步缩小的情况。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对交易盘与配置盘影响不同——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机会&&&&在国债内部的不同期限个券中,通常认为,1、5、10年是更加关键期限,交易更加活跃,因而交易盘占比也相对高;而3年、7年则交易盘偏少、配置盘更多。
  银监会系列政策带来的“缩表”预期,导致银行交易盘增加、配置盘减少。4月以来,银监会密集出台监管政策,使银行预期未来一旦进入政策执行期,将被迫进行“缩表”,因此在投资中也尽量避免持有流动性低的配置型品种,尽量持有高流动性的交易型品种。于是,近期的配置力量萎缩,而交易力量仍在,导致国债收益曲线出现了罕见的M型。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综上所述,虽然央行与银监会的政策目的均为债市去杠杆,但由于两家监管机构工具箱中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会在短期内对债市中不同投资标的产生一些程度有别的影响。未来各阶段,通过观察当时是央行还是银监会正在主推去杠杆,就可以预判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国开债与国债的相对收益、以及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
  债市策略:
  4月以来银监会监管政策连发,对债市造成较大压力,但出于避免系统性风险的考量,本轮去杠杆中监管机构将始终采用较“温和”的节奏推进政策。随着5月12日央行MLF投放与银监会明确政策不会“一刀切”,市场情绪已有所缓和。而基本面方面,国内PPI与工业企业数据近期均出现一定转弱迹象,但由于债市对于监管政策高度关注,因而对来自实体经济方面的利好尚未反映。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政治风险有所增加,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下降,因此对国内利率上行的压力也边际减轻。综合考虑监管进入稳定期、流动性总量平稳等因素,目前阶段我们仍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为3.6%的观点。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投资要点央行与银监会推动去杠杆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从而产生了一些相对收益的机会。本轮债市去杠杆,将由由央行的货币政策与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小步伐交替推进的形式协同完成。投资者通过辨别各个时期到底是央行还是银监会在主力推进去杠杆,即可把握这些相对收益。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去杠杆,对债市影响的区别体现在三方面,相应有三对不同标的的相对收益机会:1)对商业银行负债行为的影响不同,意味着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机会;2)对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面的影响不同,意味着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相对收益机会;3)对交易盘与配置盘影响不同,意味着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机会。债市策略:4月以来银监管政策连发,对债市造成较大压力,但本轮去杠杆将保持“温和”节奏以避免系统性风险。随着5月12日央行MLF与银监会明确不会“一刀切”,市场情绪已有所缓和。国内基本面PPI与工业企业数据转弱,海外美国经济和政治风险有所增加,加息预期下降。综合考虑监管进入稳定期、流动性总量平稳等因素,目前阶段我们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为3.6%的观点。正文本轮债市去杠杆,既要改善市场普遍存在的期限错配、多层嵌套问题,又要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预计整个去杠杆过程将保持“温和”的基调,由央行的货币政策与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小步伐交替推进的形式协同完成。截至目前来看,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主要由央行推进,而2017年4月之后银监会连发监管系列文件,可以认为4月至今的去杠杆主要由银监会推进。央行与银监会推动去杠杆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能够较容易的辨别各个时期到底是央行还是银监会在主力推进。其中央行的去杠杆工具,主要是通过提高逆回购与MLF操作利率来控制期限利差,以此来抑制“以短博长”加杠杆的套利交易策略;而银监会的去杠杆更侧重于通过监管文件、监管检查等手段,对银行同业、委外业务进行约束。央行主推去杠杆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同,从而产生了一些相对收益的机会。对商业银行负债行为的影响不同——意味着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机会&央行去杠杆侧重解决期限错配问题,而银监会系列监管文件有促使商业银行“缩表”的压力。央行去杠杆过程中,本身并没有收缩社会融资总量的目的,其主要着力点上解决金融机构期限错配、“以短博长”的交易策略。而银监会系列文件中提出的CD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则使得银行有压缩同业资产、负债的压力。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发行CD来替换期限更短的回购融资,降低期限错配水平;银监会去杠杆期间,银行明显降低了CD发行量,以避免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后总规模超标。图1显示了本轮去杠杆以来CD收益率与信用债收益率的走势比较。央行主推去杠杆,CD收益率上升势头略强于信用债。2017年3月及之前,是央行主力去杠杆期间。其中除了去年12月份去杠杆初期市场由于信息不充分而恐慌抛售信用债导致的收益率飙升外,可以发现在2017年初至3月期间,CD收益率与信用债收益率是同步上升的。特别是在2-3月份,银行集中发行CD以拉长自身负债久期,使得CD收益率上升势头甚至略强于同期限短融。银监会主推去杠杆,CD收益率上升势头明显弱于信用债。而4月之后,银监会密集发文,针对银行理财,同业业务、委外等作更明确规定来去杠杆。银行按照对银监会文件未来执行力度的预期,开始主动压制同业负债扩张,导致CD供应减少,于是CD收益率上行速度开始慢于同期限信用债。对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面的影响不同——导致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相对收益机会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与非银机构的资金面紧张状况保持同步;而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商业银行的资金紧张状况持续时间长于非银机构。图2中的DR007为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的周均值,而R007则是整个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周均值。DR007主要反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而R007能更多的反映非因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在3月及之前,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DR007与R007的周均值总是同时达到顶点,说明银行与非银机构同时达到资金最紧张的时点。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在4月之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根据图2可发现,当R007在4月底达到峰值后,在5月第一周已从峰值回落;而DR007仍在上行,可见当时非银机构的资金面已出现缓和时,银行的资金面相对更加紧张。这可能与银监会去杠杆过程中迫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有关。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监管压力下,不断减少CD的发行,叠加一般存款增速的放缓,银行负债端压力有增无减,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对回购资金需求的增加对资金利率起到支撑作用,而非银机构相对受影响更小。由于对银行与非银机构配置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比重不同,导致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出现相对收益机会。利率债主要分为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具有流动性高以及对公募基金免税等优势,非银金融机构更偏好政策性金融债;而银行相对更多配置国债。央行主推去杠杆,国开债-国债利差扩大;银监会主推去杠杆,国开债-国债利差缩小。通过分析国开债-国债利差走势可以发现,4月以前,央行主推去杠杆期间,当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国开债-国债利差也在扩大。而在4月之后,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随着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国开债-国债利差却在逐步缩小。原因在于,央行去杠杆期间,银行与非银机构资金同步紧张,但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行弹性更大,导致非银机构相对重仓的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上行弹性更大。而银监会主推去杠杆期间,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资金面更紧张并相应减少对国债的配置,银行对国债持仓更重,于是导致国债收益率上行势头强过非银机构重仓的国开债,从而出现国开债-国债利差逐步缩小的情况。对交易盘与配置盘影响不同——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机会在国债内部的不同期限个券中,通常认为,1、5、10年是更加关键期限,交易更加活跃,因而交易盘占比也相对高;而3年、7年则交易盘偏少、配置盘更多。银监会系列政策带来的“缩表”预期,导致银行交易盘增加、配置盘减少。4月以来,银监会密集出台监管政策,使银行预期未来一旦进入政策执行期,将被迫进行“缩表”,因此在投资中也尽量避免持有流动性低的配置型品种,尽量持有高流动性的交易型品种。于是,近期的配置力量萎缩,而交易力量仍在,导致国债收益曲线出现了罕见的M型。综上所述,虽然央行与银监会的政策目的均为债市去杠杆,但由于两家监管机构工具箱中的具体工具不同,因此会在短期内对债市中不同投资标的产生一些程度有别的影响。未来各阶段,通过观察当时是央行还是银监会正在主推去杠杆,就可以预判CD与信用债的相对收益、国开债与国债的相对收益、以及关键期限与非关键期限国债的相对收益。债市策略:4月以来银监会监管政策连发,对债市造成较大压力,但出于避免系统性风险的考量,本轮去杠杆中监管机构将始终采用较“温和”的节奏推进政策。随着5月12日央行MLF投放与银监会明确政策不会“一刀切”,市场情绪已有所缓和。而基本面方面,国内PPI与工业企业数据近期均出现一定转弱迹象,但由于债市对于监管政策高度关注,因而对来自实体经济方面的利好尚未反映。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政治风险有所增加,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下降,因此对国内利率上行的压力也边际减轻。综合考虑监管进入稳定期、流动性总量平稳等因素,目前阶段我们仍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为3.6%的观点。&具体分析详见日发布的《利率债专题—央行去杠杆与银监会去杠杆对市场影响的异同》报告&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见闻专栏正在寻找有热情、有才华、有经验的财经主编,有意者请将求职信和简历发送至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3.01
文/ 李少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29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3
文/ 邓海清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2.12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去杠杆对银行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