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宇宙的灾难是人为还是像一级天灾的女孩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这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
在宇宙规律的自然法则下,人间的灾难既然是无法逃避的,那么当天灾人祸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来面对?以下几点可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忍耐哀伤与同感他人
看到媒体公布的受灾死亡人数逐渐增加,或看到电视画面里的受灾现场,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次心灵的震动。我们可以感受到无数哀伤的人群,也在电视机前暗暗的哀伤——我们正默默地从这些灾难中学习忍耐哀伤,学习同感他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从灾难中,让我们发挥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爱心与同情,让彼此间更加珍惜和友爱。在我们远远地付出哀伤、甚至是伸出援手以作赈济的时候,也分担了受难者面临的苦难,并且在哀伤中学习安慰和期盼、豁达与智能。
展开剩余73%
2、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目睹灾难中受难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让我们感到一家人能活着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突然的灾难,给我们一个厘清“对自己最重要的事物”的机会。在安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早就忘却了珍惜,忘却了每天一个拥抱,一句关怀的问侯;可是灾难一旦来临,让我们顿时清醒起来了,提示我们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身边人的生命。每当灾难降临,可以发现很多家庭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了,很多朋友的联系也距离拉近了。因为逝去的人而令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人、身边的人,这也许就是“祸兮福所倚”的道理,就像一句谚语所说:“上天取去我们看为宝贵的东西,那是因为他要另外赐给我们更宝贵的。”
3、舍弃渺小的烦恼与困惑
在灾难带来的生死震撼前面,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困扰自己的那些小事情、小困惑突然都变得不值一提了呢?我们还好好的活着,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与那些哀失性命、失去至爱亲人的大悲痛、大不幸相比,那些“考试焦虑”、“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感到孤独”的小伤感、小情绪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可以升华我们的承受能力,教我们学会真正的坚强。所以,我们不妨试着用同感灾难的心情,转移自己情绪的重心,跳出自己长久以来被困的狭小心事,看看它们有多么渺小。所以,灾难教会我们鄙视自己的脆弱,向灾难中的人们学习更多的坚强。
4、从心灵出发有效的援助
任何灾难发生之后,每个人所能贡献的虽然只是小小的力量,但对于灾难来说,都是一种弥补与援助。由于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受过专业救护训练的人员,毕竟无法冲到前线去救人,只能从遥远的地方用真诚的心念提供小小的帮助;但事实上对于灾难来说,心理上的波及面,往往比生理、物理上的还要大,所以我们的贡献,要从心灵出发,只要对于这场灾难的重建是良性的,都无妨去做,例如捐钱、捐物资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直接的帮助;而从心灵出发的助人行为,无论帮助的大小,都是一次有效的支持。灾难有时不仅教会我们团结,还能教会我们将身比己、将心比心,有效地去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正如谚语所谓“施比受更有福”,这确是不移的事实。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愿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至心回向给累世怨亲债主,愿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人造“天灾”:太空垃圾何去何从
■曾华锋 石海明 陈海萍
日14:19&&&来源:
E-mail推荐:
  太空垃圾分布模拟图像  继9月23日美国废弃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在失控状态下轰然撞向地球之后,10月23日德国报废卫星“伦琴天文卫星”(ROSAT)也在世人的注目中,坠落到了东南亚的孟加拉湾。环游在广袤外空的太空垃圾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知不觉已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话题。  由于空间科技探索涉及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权衡,商业利润与社会公益的博弈,以及和平开发与军事利用的冲突,因此,太空垃圾问题虽已困扰世界各国多年,却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人类致力于科学探索,本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栖息之地,然而,国际太空垃圾处理却呈现着一种“悖论”:科学,为了和平还是为了战争?其背后的安全困境,颇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  人造“天灾”:太空垃圾何去何从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人们使用的手机报废被丢弃后,就成了生活垃圾。卫星亦是如此,当其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后,就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当然,除了报废的卫星之外,太空垃圾还包括发射时火箭脱落的碎片、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外出作业时丢弃的工具、以及卫星肢解或相撞产生的太空碎片等。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数量的递增性及危害的跨域性,太空垃圾俨然已演变成为一个全球话题。  截至2011年7月,在美国空间监测网(SSN)公布的太空碎片编目中,比拳头还大的太空垃圾就有16094个。其中,俄罗斯和美国以太空垃圾制造大国位居榜首,分别拥有块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上述太空垃圾多集中在轨道高度小于2000千米的低轨上,形成了一定的垃圾带。如何消除这一太空垃圾公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颇感棘手的挑战。  聚焦太空垃圾潜在危害――  卫星撞地球,并非只是传说  由于太空垃圾所处的独特位置,其相应的处理自然需要国际跨域协调机制。为此,早在1993年,全球就成立了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作为唯一的专门从事太空碎片处理的国际组织,目前共有11个成员国或区域组织参加。2005年,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科技小组又以IADC技术文件为基础,起草了《空间碎片减缓指南》,并于2007年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  虽然存有上述组织及文件,但太空垃圾的应对问题依然是个国际难题。而所有那些高速运行的太空垃圾,对正常工作的航天器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碎片撞击损坏航天器及坠落地面伤人两种情况。  就第一种情况而言,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太空物体,如同行驶在不同高速路上的汽车一样,如果轨道相交,自然会产生剧烈碰撞,并引发灾难性后果。如在日,美国的“铱星-33”在轨通信卫星和俄罗斯“宇宙-2251”废弃军用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公里高度处相撞,瞬间即产生了2100多块碎片。这些太空碎片在不同的轨道上,以每秒钟6至7千米左右的速度高速运行。如果撞上正常工作的航天器,轻则留下深深的伤痕,重则彻底破坏卫星的结构并最终导致其报废失效。如此说,绝非杞人忧天。就在2010年12月,美国“X-37B”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完成为期7个月的任务返回后,人们即发现其身上留有7处与太空碎片相碰撞的痕迹,幸而没有造成致命伤害。  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太空碎片进入大气层后,就像流星一样,大部分会被直接烧毁。但是,如果太空垃圾的体积较大,或由于材料特殊,这些残留物就会坠落到地面,以非常直接的形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安全。今年9、10月间相继发生的美、德废弃卫星撞地球事件,正是这种情况的现实版本。  开发太空垃圾监控技术――  一面是“技术警察”,一面是“技术帮凶”  太空垃圾对正常工作的航天器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上述安全威胁,日益引起了宇航科学家的关注,各国在航天器防护技术与空间监测技术方面都十分重视。  在航天器防护技术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于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防护太空垃圾危害的客观需要,各航天大国开始全面发展和建设地面超高速碰撞(HVI)模拟实验设施。旨在通过地面高速/超高速碰撞模拟实验,研究不同航天材料及防护构型,在不同速度、尺寸、形状和材质太空垃圾碰撞下的成坑、穿孔、弹道极限和二次碎片云等特性及效应,为高性能先进防护材料研制及防护构型设计提供支撑数据。为此,经过40多年的持续研究与开发,目前,个别航天大国已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地面超高声速碰撞模拟实验发射技术,包括轻气炮发射技术、电磁炮发射技术及电热炮发射技术等。  在空间监测技术方面,目前世界航天大国的监测方式主要为地基监测和天基监测两种,除利用传统的天体观测望远镜设备外,主要借助于现代相控阵雷达组成的监测网。  显然,就上述各国开发的航天器防护技术与空间监测技术,我们即可发现,它们皆具有军民两用属性,既可以充当缉捕太空垃圾公害的“技术警察”,也可以扮演诱发太空军备竞赛的“技术帮凶”。有时,这两者本身就是合而为一的。如美国的空间碎片监测网本身就是由海军和空军的监测系统全面负责,其中空军的AN/FPS85相控阵探测雷达,早年建成时的用途是探测海上发射的弹道导弹,而今已成为空间监测的专用设备,每天可以探测10000个物体,可以同时跟踪200个近地目标。  清除太空垃圾任重道远――  既要清除“太空公害”,更要搭建“信任之舟”  当然,除了必要的航天器防护及空间监测之外,为彻底解决太空垃圾问题,各国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开发各种太空垃圾清除技术。如现在执行正常任务的卫星,都设计了任务结束后的离轨程序――预留燃料将卫星机动至更高的无用轨道上,或者降低轨道使其进入大气层到指定区域销毁。  日,美国联合光子公司工程师克劳德?菲利普就撰文称,可以利用地基高功率激光束将低轨道的太空垃圾表面汽化,从而形成一定的推力,迫使其降低轨道进入大气层销毁。其实,这并非科学家首次提出利用激光来解决太空垃圾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此前就曾提出,可以利用装在太空望远镜上的一个中等功率激光器,来照射可能发生碰撞的碎片。每天持续使用激光器照射太空垃圾一到两小时,从而使太空垃圾出现位移,进而避免即将发生的太空碰撞。  如果说,前述各国开发的航天器防护技术与空间监测技术,还只是遮遮掩掩兼具军民两用属性的话,这里运用高功率激光束的太空垃圾消除技术,则已是赤裸裸地展示出其军事技术的攻击性,如美俄两国就先后推出过不同的反卫星技术,进行过大量的应用实验,其中主要的反卫星技术按其毁伤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核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反卫星武器、破片毁伤反卫星武器及定向能反卫星武器。  其中,定向能反卫星武器则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激光反卫星武器通过高热、电离、冲击和辐射等综合效应,以定向光束的形式杀伤卫星,破坏其传感器、光电仪器等。由于激光武器具有能量大、速度快、精度高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是目前反卫星武器中较成熟的军事技术。  这就是技术发展的逻辑,同时也是技术发展的悖论,它一方面让人们对科技创新充满了期待,但另一方面,又让人们对世界安宁多了份担忧。或许,从人类发明工具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将永远走不出自设的技术樊笼。面对太空垃圾这一航天时代新的公害,人类倘若要走出安全困境,只能寄托于“信任之舟”永不沉没――全球携手,共同应对。因为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来自宇宙的灾难--《生命与灾祸》1998年04期
来自宇宙的灾难
【摘要】:正 在林林总总的天灾中,小行星和陨石对地球的袭击,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据本世纪以来的普查结果获悉,科学家已经在地球表面找到150余处陨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物证——环形山。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各大洲:在北美洲,科学家找到52座环形山;在南美洲,找到8座;非洲16座,澳大利亚18座,欧洲36座,亚洲20座。
【分类号】:P18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良;;[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王玉奎;;[J];世界遗产;2011年01期
王杰;曾佐勋;岳宗玉;胡烨;;[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天狼星;;[J];中华少年(DK少年百科);2011年07期
陈海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明;;[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关凤晨;关春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勤文;徐道一;杨正宗;孙亦因;柴之芳;;[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9)[C];1984年
黄金水;;[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褚桂柏;张敬铭;刘毅;;[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邹惠成;郭祺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张仲谋;陈济;陈培仁;;[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欧阳自远;;[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法文哲;金亚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韩婷婷;毛晓飞;张素君;平劲松;洪振杰;;[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董映璧;[N];科技日报;2004年
王俊鸣;[N];科技日报;2005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张忠霞;[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邓旭敏?涂雅婷;[N];科技日报;2008年
记者 周芙蓉;[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N];新华日报;2005年
记者  王俊鸣;[N];科技日报;2006年
聿有;[N];大众科技报;2005年
实习生 陈特增;[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法文哲;[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群;[D];复旦大学;2010年
裴晓芳;[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十五个毁灭人类的天灾:太阳耀斑可摧毁电子产品(3)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_新浪网
十五个毁灭人类的天灾:太阳耀斑可摧毁电子产品(3)
  11.宇宙尘埃云
宇宙尘埃云
  太空里充满了数量惊人的细小尘埃云团,这些直径仅为0.1微米的粒子在空中四处游荡。它们虽然不会把我们撕成碎片,但是如果我们的太阳系(要记住它在银河系里运行的方式更像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里的运行方式)与这些尘埃云发生互动,或许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就会发生。有理论认为,如果这种情况果真出现了,气候将会发生巨变。这会导致地球迅速结冰,迎来另一个冰河时代,或者是地球的臭氧层被剥掉,大量宇宙射线抵达地球,杀死人类。
  12.地磁极逆转
地磁极逆转
  地磁极会自动发生逆转,南、北极突然调换位置,这种情况在人类史前史上定期发生。我们不清楚这是如何发生的,甚至连发生这种转变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它会对我们产生可怕的影响。它令我们的指南针指错方向并不会引发世界末日,然而问题是地球磁场发生的巨大转变会令我们更易受到宇宙放射物和太阳耀斑的影响。这些可能性还不足以杀死我们,但是由于我们的电脑网络会被彻底摧毁,也许这足以毁掉整个人类。
  13.真空亚稳态灾难
真空亚稳态灾难
  几乎我们了解的所有科学知识都离不开物理常数,物理常数会以特定方式产生作用,例如引力的存在、基本力、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方向会被引力偏转和电子流动。如果这一切都突然发生了改变,结果将会怎样?要是我们居住的空间本来就不稳定,它在特定时期突然分崩离析,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它们的答案就是真空亚稳态灾难理论:我们的半稳定空间突然发生爆炸,迅速冲向宇宙的其他空间,由于它改写了基本物理学法则,这种情况会以光速迅速摧毁地球和人类。
  14.流氓黑洞
  据2008年的研究显示,银河系可能有数百个流氓黑洞,它们四处游荡,吞掉沿途遇到的一切。要是某个这种黑洞恰巧正向地球方向移动,那么谁也无法阻止它。你无法偏转它的运行方向、炸掉它或改变它的路线,因为它拥有恒星一样的引力。它会一路横冲直撞,改变地球的轨道,使地球更靠近太阳,或者远离太阳,人类要么被活活热死,要么被活活冻死。
  15.粮食危机
  食品供应系统是现有的各种系统中最复杂的,在适应变化方面,它似乎具备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不起眼的小事件也有可能引发大动荡。粮食短缺严重,会夺去大部分人的性命,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这种情况确实很有可能发生。过去也曾发生过由粮食引起的骚乱,为了本国民众不被活活饿死,贫困国家之间相互争抢最基本的供应品。另外,如果气候发生变化,哪怕是很小的变化,尽管不足以夺去人的性命,但可导致水稻变得更难生长,地球上的大部分人会因粮食匮乏而陷入饥荒。(孝文)
& 相关报道:
电话:010-热点:&&&&
15个可能毁灭人类的天灾 从超级火山到太阳耀斑
来源:中国广播网
  人类正在不遗余力地蹂躏地球,长此以往,我们会生活在这里会感觉越来越不舒服,除非我们能让事情迅速往好的方向转化。从理论上说,人类应该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在地球上长久地生活下去。然而不幸的是,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应付的,比如,一些天灾,我们人类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也就无法提前准备,这些天灾极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  1.超级火山
  你知道超级火山爆发的情况有多么严重吗?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几乎用了一整章介绍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只要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爆发,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会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到20米的火山灰覆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部分人都会因此而丧命。随后会出现漫漫长冬、泛布玄武岩和其他许多可怕后果。我们无法预测地球的第六座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引爆,但是黄石巨火山口显然即将爆发。它随时都有可能发作,毁灭地球上的人类。  3.甲烷水合物枪假说
  甲烷水合物枪假说以非常有趣的方式阐述了海平面下降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当海平面下降时,深埋海底和永久冻结带里的甲烷气水包合物会把大量甲烷释放到大气里。甲烷可能是一种超级温室气体,一旦它被释放出来,海洋会缩小更快,导致更多冰雪融化,从而使更多甲烷释放出来,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全球变暖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严重,引起致命的多米诺效应。  4.海平面下降
  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一系列地球大消亡事件,它们分别是:奥陶纪末灭绝事件、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三叠纪末生物大消亡和白垩纪末大消亡事件。你知道这些事件都出现了什么情况吗?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海平面显著下降,海洋面积缩小对生命来说,就如同一记丧钟。海平面大幅下降导致大量海洋生物灭绝,这对食物链产生严重影响。这种情况还会导致气候和天气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海平面上升是灾难,海平面下降同样是灾难。  5.小行星
  正是小行星导致恐龙走向灭亡,也许我们也会被它消灭掉。尽管《绝世天劫(Armageddon)》可能让我们相信,把核武器放在它里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块粘土,你把爆竹放进粘土块里,后面留个开口。当你引爆它时,产生的大部分力会通过洞口冲出去,而不是留在粘土或者小行星里面。即使小行星被炸碎了,现在会有数百个大陨石撞上地球,而不是一颗小行星。不管哪种情况,都会对广大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大消亡发生。即便一个足够大的小行星并未撞上地球,只是从我们附近越过,它也将会改变地球的轨道,使人类遭殃。  6.超新星
  谈到超新星,如果有一颗距离我们特别近,它甚至不用借助伽玛射线爆就能彻底消灭人类。有另一种放射线,它跟伽玛射线爆一样,也会毁灭所有生命,事实上,4.5亿年前发生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可能就是由附近的一颗超新星引发的。距离地球大约8000光年的一颗恒星显然是即将发生爆炸、杀死我们人类的候选对象。更糟糕的是极超新星,它的体积更大,破坏性也更强。不过幸运的是,这些现象都非常罕见。  7.伽玛射线爆
  爆有些科幻漫画可能曾告诉过我们,伽玛射线不会赋予我们超能力。但你也不要对它掉以轻心。事实上如果伽玛射线爆袭击地球,它将会在瞬间毁灭所有生命。伽玛射线爆虽然仅持续数秒时间,但是它是如此强大,如果银河里碰巧出现一次这种现象,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一堆白骨。要是在距离地球6000光年内发生伽玛射线爆,它将会剥掉地球的臭氧层,导致大量宇宙射线抵达地球,摧残人类。伽玛射线爆是一种特定超新星的副产品,这种现象非常致命,而且特别常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其他世界并未发现智能生命,也许它们都被伽玛射线爆统统消灭掉了。  8.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冰期或最大冰川作用,一般每隔数千年地球上就会发生一次,这段时间地球会被冰雪覆盖,天气异常寒冷,海洋面积缩小,生命更难生存。虽然人类在以前出现的冰河时代幸存了下来,但只是采猎者这一小部分。等到温度降低到大部分作物都无法生长的程度,你还有办法养活60亿人口吗?所有人都迁徙到赤道,避免被活活冻死吗?目前已知最糟糕的可能性是“雪地球”,这段时期地球表面从两极到赤道全部结成冰,只有海底残留了少量液态水。  9.泛布玄武岩
  泛布玄武岩是对“火山喷发导致整个大陆被熔融岩石覆盖”的一种委婉说法。它们的规模非常庞大,整个国家都将被玄武岩覆盖。跟这个名单上的其他名目不同,以前这种情况发生过,而且它是会反复出现的自然灾害。至少有14个已知地质特征证明以前曾发生过泛布玄武岩的事例,地球上的5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与此有关。当然,专家认为,我们最终或许能够避免被泛布玄武岩毁灭,但是世事难料,谁又知道结果会怎样呢。  10.极超级飓风
  设想一下,如果一场大规模飓风覆盖了整个北美洲,当然也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风速超过每小时500英里(804.67公里),结果会发生什么情况?它的强度足以摧毁人能想到的一切东西。如果我们非常幸运,发生的不是极超级飓风,而是破坏性更小的超级飓风,我们或许还能幸免一死。当海洋升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不过全球变暖、彗星撞地球或者地球的旋转轴发生改变,也会引发类似灾难。  11.宇宙尘埃云
  太空里充满了数量惊人的细小尘埃云团,这些直径仅为0.1微米的粒子在空中四处游荡。它们虽然不会把我们撕成碎片,但是如果我们的太阳系(要记住它在银河系里运行的方式更像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里的运行方式)与这些尘埃云发生互动,或许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就会发生。有理论认为,如果这种情况果真出现了,气候将会发生巨变。这会导致地球迅速结冰,迎来另一个冰河时代,或者是地球的臭氧层被剥掉,大量宇宙射线抵达地球,杀死人类。  12.地磁极逆转
  地磁极会自动发生逆转,南、北极突然调换位置,这种情况在人类史前史上定期发生。我们不清楚这是如何发生的,甚至连发生这种转变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它会对我们产生可怕的影响。它令我们的指南针指错方向并不会引发世界末日,然而问题是地球磁场发生的巨大转变会令我们更易受到宇宙放射物和太阳耀斑的影响。这些可能性还不足以杀死我们,但是由于我们的电脑网络会被彻底摧毁,也许这足以毁掉整个人类。  13.真空亚稳态灾难
  几乎我们了解的所有科学知识都离不开物理常数,物理常数会以特定方式产生作用,例如引力的存在、基本力、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方向会被引力偏转和电子流动。如果这一切都突然发生了改变,结果将会怎样?要是我们居住的空间本来就不稳定,它在特定时期突然分崩离析,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它们的答案就是真空亚稳态灾难理论:我们的半稳定空间突然发生爆炸,迅速冲向宇宙的其他空间,由于它改写了基本物理学法则,这种情况会以光速迅速摧毁地球和人类。  14.流氓黑洞
  据2008年的研究显示,银河系可能有数百个流氓黑洞,它们四处游荡,吞掉沿途遇到的一切。要是某个这种黑洞恰巧正向地球方向移动,那么谁也无法阻止它。你无法偏转它的运行方向、炸掉它或改变它的路线,因为它拥有恒星一样的引力。它会一路横冲直撞,改变地球的轨道,使地球更靠近太阳,或者远离太阳,人类要么被活活热死,要么被活活冻死。  15.粮食危机
  食品供应系统是现有的各种系统中最复杂的,在适应变化方面,它似乎具备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不起眼的小事件也有可能引发大动荡。粮食短缺严重,会夺去大部分人的性命,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这种情况确实很有可能发生。过去也曾发生过由粮食引起的骚乱,为了本国民众不被活活饿死,贫困国家之间相互争抢最基本的供应品。另外,如果气候发生变化,哪怕是很小的变化,尽管不足以夺去人的性命,但可导致水稻变得更难生长,地球上的大部分人会因粮食匮乏而陷入饥荒。 (来源:新民网)
(责任编辑:UN913)
11-10-22·
11-10-09·
11-09-07·
11-09-05·
11-08-22·
11-08-05·
11-07-19·
11-01-27·
11-01-06·
10-08-24·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四大天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