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圣人和仁者黄飞鸿的理解

圣人名言丨“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孔子说:“不行仁的人,不能够长期处在困苦之中,也不能够长期处在安乐之中。仁爱的人自然而然地去行仁,明智的人则是认识到行仁有利才去行仁。”
“仁”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彻悟了仁道,就能自觉把身心安于其中,摆脱外界困扰。因此,我们应该把“仁”作为追求的目标,自觉安于仁道。即便尚未达到自觉状态,就是能够为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益处而行仁,也应该肯定。
【曾子文化】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圣人故事—《孔子故事系列》
我的图书馆
圣人故事—《孔子故事系列》
《孔子故事系列》引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他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是我国两千五百多年来最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自汉武帝以来,历代无不以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儒家学说为经世济民的大道,并尊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与「万世师表」。他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崇敬,而且得到东南亚及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如今,这位至圣先师的思想和学说,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孔子一生历经坎坷。他曾经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实施礼制,不到一年,中都地区秩序井然。后来,孔子升任司空、司寇等职,兼摄相事,参与国政。孔子在鲁国任职四年,鲁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大为改观,以「小康」闻名于各诸侯国。期间,孔子还参与了外交、军事等活动,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干。
其后,由于受到权臣的排挤,政治理想不能在鲁国实现,孔子弃官,率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德治」的主张。自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四九七年)离开鲁国,到鲁哀公十一年返回(公元前四八四年),历经十四年,孔子先后访问了卫、陈、曹、宋、郑、蔡等国,风尘仆仆地拜会了七十二位诸侯和数以百计的朝野知名人士,历尽艰辛,壮志终未得展。在六十九岁的时候,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生活,返回鲁国故土。
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真挚热爱和承前启后的强烈责任感,孔子把晚年的主要精力,致力于古代文献整理和教学育人上。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著春秋,把祖国的文化系统地加以整理、继承,使文教大宣于世,奠定了代代相传的中华道统的基石,教化之功,横贯古今。
孔子在政治上最大的抱负,是推行仁政,但一生最大成就却是教育。在孔子以前,教育属于贵族的特权,他首先提倡「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为后世学术平民化的开端。他弟子三千,深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诚为教育内容根本的指导。他与弟子的深厚关系是道义的结合,华夏道统的承传,就靠师生的传受,维系不坠,绵绵不息。故后世云:「若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如长夜。」
孔子一生为学行教,一切以仁为本,以礼为先。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为中心,具体的实践方法,则为尽己之心,推己及人,亦即「忠」「恕」二字。其后经门人继志述事,光大发扬,世称儒家。
试观古代社会,凡儒教盛行的时代,大都尊卑有序,上下相安,互让互谅,循法守分,呈现一片祥和气象。举目现今社会,人们多汲汲于货利的追求,而违犯礼义的行为所在多有,道德缺失、精神空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致社会秩序紊乱、道德沉沦。所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不仅给东方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西方社会也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近一百年来,因为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传统文化遭受空前的破坏。对于许多现代人而言,儒学的认知不仅模糊,甚至是一无所知。曾经有一位母亲带孩子上街,看到一张孔子的画像,孩子指着画像,好奇地问母亲:「妈妈,又不是圣诞节,为什么挂圣诞老人的像?」
当我们听到这件事,不知是笑还是哭,只能欲哭无泪。这使我们警醒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断了几代人,亟需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否则,将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承传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断送!
今年9月28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8周年纪念日。祭孔,是尊崇与缅怀孔子而在孔庙(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几乎未曾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上一个奇迹。继2004年由民间祭孔转为官方祭孔以来,2005年全球数十家孔庙联合组织了盛大祭孔典礼,2006年海峡两岸首次携手联合祭孔。今年9月28日,国家有关部委将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两岸四地同根一脉」为主题的祭孔活动,全国各地的祭孔等纪念活动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了表示对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无上敬意,谨在此献上《孔子故事系列》,以飨读者。诚愿传统文化的德风,遍拂神州大地,德教之花,遍开寰宇!
《孔子故事系列》之一
磨难见信义&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
纵然不动真刀枪,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计,内心里是波涛翻滚,甚至是烽烟叠起,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能和睦得起来呢?我们内心是善念的时候,我们的面目表情,我们的言语都会有所显现;而当我们内心对立、不平,甚至恶念的时候,当然也会如实地反应在我们的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我们体会到,为人老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施行仁道的重要。
《孔子故事系列》之三
一 玉与君子
自古以来,都有「君子佩玉」的说法。从来不知道玉有这么多美德,最初读《问玉》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深深地为之震撼、感动。「玉」它不会言语,没有炫耀,从不浮夸,只有静静的、安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同伴,面对赞叹、毁谤,以及周围所有善的、恶的人事环境……它不争不怒,不自暴不自弃,安守自己的节操,的确如仁人君子。
其实,从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的名字里都有「玉」,有的是直接用了「玉」,如「黛玉」、「宝玉」等等;有的名字里会有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有「王」字,后来才知道这些字都是各种各样的美玉的代称。
虽然我们不太明白「玉」的来历,也不知道「玉」为何那么名贵,但有一点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就是父母、长辈们起带「玉」字的名字时,一定含有对孩子一生的祝福,把对孩子的祝福寄托到「玉」字上,那么这个「玉」字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里如是解:玉,本义作石之美者,即色光润,声舒扬,质莹洁之美石名之曰玉。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法天地也。珠玉之玉,三画正均,像连贯形,近俗不知中上(三横笔划均衡的为玉,中横靠上的即王)之义,「玉」字加点于旁,以别之。故珠玉之「玉」,本作「王」,俗作「玉」。
看了这段描述,原来古时候的「玉」与「王」有相同意义之处,就明白「王」字做偏旁的那些字,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玉的代称了。
读了这篇《问玉》才知道,玉的可贵,不是因为数量少,而是因为君子之德与美玉之质相应,与君子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德行相应,并与天地之道相应;尤其文中对于玉的精神的见解可谓独到:「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不假借他物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这就让我们想到,一个人的教育,一个家庭的幸福、单位的发展,甚至国家、社会的繁荣安定,也是要由仁德的教育感化才能够达成。
所以说,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原来是道的显现。孔老夫子引用《诗·秦风·小戎》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句话,佐证上古君子以玉为贵,突出「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五经通义·礼》里说「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看来古人对于君子之德与玉质是早在孔夫子之前就有论述了。
《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说文解字》里的几点论述再次表明,玉之品质就是君子之德。
后来的孟老夫子说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君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再进一步提升道德学问,成为君子。
正如《礼记·学记》里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雕琢不会成为人们有用的或者喜爱的器具,一个人也是只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仁人君子,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二 君子之德
玉的品质即君子之德,也就是人内在本善的外现。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呢?君子的德行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还是来看看古圣先贤给我们的教诲吧。&
《论语·季氏》中提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谓「颜色和润曰温」《诗经·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又有「和气」之义。
「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代表的是两个人,有自己,还有他人,于是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君子所到之处能润泽、教化一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是君子的可贵之处,他不会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他不要求别人,只是严格要求自己。君子可以亲近,可以学习,可以感召有同样德行的同伴,甚至影响、感化德行不好的人,所谓「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君子「和而不流」,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会顾全大局,但并不随波逐流,更不会同流合污,因为君子「穷不改节」,君子会遵循天地赋予他的美德而行事,秉承圣贤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人,一丝不苟。
《论语·卫灵公》中还这样描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也就是说君子虽然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缜密」,是说玉的纹理细致周密,就如同有智慧的君子,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智」的本意当「知」讲,无所不知的意思。达事理曰智,判可否曰智,具识见曰智,君子的智在于他考虑周全,触类旁通。《周易·系辞传》里有「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缜密而不出也」。
夫子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放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够胜任,并不拘泥一个固定的环境模式。例如真正的君子,首先是位孝子,他不但能够体察父母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程度,不同于一般人的,他还知道要孝养父母的「心」、「志」、「智」,帮助父母提升道德学问,提高人生的境界,圆满父母的智慧,从而达到「大孝不匮」,然后达到「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的境地,最后「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忠孝两全。
作为领导,能够照顾到每一位下属,让员工都能够各尽其用,各司其职;做老师的,对学生能够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在一个集体当中,我们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够处处为整个团体着想,为团体中的每一位同仁着想,甚至能够观照到团队的合作伙伴、团队所服务的对象的需要。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这个人很有智慧」,多是因为他能够活学活用。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羊」为善祥之意,也就是说,善良祥瑞为「义」,其本意做「己之威仪」解。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也有讲到,一己所显现之外之气度、容止等,合称为义。另有「天理正路曰义」。《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熹夫子是这样为其做注的,「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德行高洁称之为廉。直,即方正曰廉。廉还指棱,四方木,有一个词语叫「廉隅」本指器物边之直、角之方,后借以喻方直之人品。「刿」利伤也,「廉而不刿」,也就是说坚硬而不伤人。这句描述形象地展示了玉的高洁品性:「挠而不折,锐廉而不忮」,为了坚定的信念,宁可折断也不屈不挠,就连断开的同时,也不忘恪守自己的本性——「外圆内方」,方的有道理,方的有章法,但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则而伤到他人。这是玉的可贵,也是君子美德的昭示,那一瞬间,没有言语,却令人久久铭记在心,无法泯灭。就像夫子的学生子路,他被杀害离开人世的一刻,也要正冠紧衣,永远不忘夫子给予的教诲,始终如一……
礼是人类的行为规范,「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礼不是创造,而是人类与生俱来应当遵循的自然法则。坠,有落下的意思。垂之如坠,非常生动地绘出了「礼」的形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自性的流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阐释「礼」的:礼,履也。就是说礼是用来做的,有躬身践行的意思。古语云:谦恭有礼。正如君子,自卑尊人,卑是谦卑,不是卑贱,是放低自己,尊重别人,又非常自重自爱。夫子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论语·颜渊》篇也记载了孔子向颜渊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如想恢复「道、德」,首先就要依循礼来行事。
《礼记·乐记》中有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音乐可以缓解压力,和谐感情,使人际关系融洽,使人在行为上向善。甚至对于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过音乐得以渲泄,使不良情绪趋于平和,不会使人心惑智乱,做出有违礼义的事来。「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乐者敦和」,这些都是说「乐」的基本特征是「和」。音乐上的「和」逐渐与「礼」相配合,起辅助作用的,用以和谐各种礼义关系。
「叩之其声清越而长」,不禁使人想到《礼记·学记》中「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的「善待问者」,君子不正是这样吗?清越的声音没有杂质,令人赏心,而它的声音又嘎然而止,正如君子的进退有节,张弛有度。乐带给人的是心与心的交流,能够移风易俗,起着教化民心的作用。就像君子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很舒适。
「尽心竭力谓之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为之忠。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不偏不倚。
我们试想,未经雕琢的玉石,还是璞玉的时候,还跟其貌不扬的普通石头混在一起的,但它并不因此而自馁或是瞧不起身旁的石头,因为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君子守之中道而已。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这样解释「信」:从人言,言为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够见得人,故其本义作「诚」解。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之意。」所以「诚」曰「信」,我们现代人,常常把两个字连在一起说「诚信」。
古人赞扬有品德、守信用、言行一致人会用「一诺千金」这个词,这个词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非常讲信用。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留下了「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谈。可见,古人对于诚信的看法,就是说到做到。&
「朋友有信」是五伦之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传统八德。「信」,历来是传统文化的五伦八德之一,因为「信」是古圣先贤,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的一种德行,一种做人之本、为政之则和成业之道。
综上所述,玉所具有的这些品质,都是古代仁人君子之德。
三 君子与小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君子常常与小人相对而言,什么人能称得上君子?
这里附上几则有关君子与小人的文字。
《论语·里仁》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道德学问的提升,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个人空间。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很可能最后也达不到愿望,他还会对你求全责备。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有关君子与小人的言语还有很多,这里只摘录《论语》中的几句,并做了一些粗浅的解释。
从《问玉》以及本文查阅的资料,我们想到:有了美玉的品质,有了君子之德,何愁家业不兴、事业不旺?国家又如何会不繁荣、社会又如何会不安定?
《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
因为家庭、单位、国家、社会都是由单个的社会人构成的,君子之德是修正个人品格的标准,如果人人达标,必是家和人乐,各得其所。
《孔子故事系列》之四
《孔子故事系列》之五
《孔子故事系列》之六
《孔子故事系列》之七
《孔子故事系列》之八
颜回观东野毕驾马,却以舜王政事断定有佚马之后果,看似二者之间并无关联,然而道理却相同,那就是:过犹不及,物极则反。
舜王为圣王,不穷其民力,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没有佚民。东野毕虽然很有一套御马的技术,但对马却无体谅之心,一味穷马力而奔波,马自然不堪忍受而奔逃,这就如后来的秦王朝繁政扰民、刑法严酷,弄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必然也就会遭致覆亡了。
过犹不及。生活中的我们也不难看到类似于「东野毕」的人,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因求子女成龙成凤心切,孩子做完作业后,练完钢琴又学画,无视孩童的天真无邪,最后使孩子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反而惧怕学习;在工厂企业的生产运营中,也有领导上司追求效率,工人下属加班加点,日夜操劳,不知体恤,最后也导致人才流失。《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古圣先贤的教诲,当为我们待人、处事、接物的明鉴。
凡事如果以私心,做过了,必然会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结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处。若善于将此信念时时运用到生活中,便无往而不利,我们的人生必然也会幸福圆满,这也就是圣贤人的智慧。
《孔子故事系列》之九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一
【原文】: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而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
【白话易解】:
春秋时期,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作风不正派,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鱼是卫国一位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很是忧虑,但屡次进谏,卫灵公始终不采纳。
后来,史鱼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了过来,嘱咐他说:「我在卫朝做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生前无法正君,那么死了也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
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
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因而责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于是将史鱼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让史鱼的儿子,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着又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
当孔夫子听到此事后,赞叹地说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结束了,未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
《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劝谏君王,是为臣的本分。
史鱼生前,念念想着国家人民,希望卫灵公能亲贤臣,远小人,于是屡次进谏,但卫灵公始终不肯接纳。一般而言,对于君王尽忠,到死了便也结束了,可史鱼在去世后,却仍用自己的尸体,对卫灵公进行尸谏,这份对君王,对国家的赤诚、忠心,怎不叫人感动呢?
最后,卫灵公也因此心生惭愧,马上改过,从而维护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对于史鱼正直的德行,孔夫子曾一再赞叹:「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孔子赞美为人正直的史鱼,不论国君有道无道,他都是直言直行,像矢一样的直。矢就是箭。《韩诗外传》《新序》皆载其事,说他「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史鱼的事迹流传千古,成为正直忠诚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什么他会让人如此钦敬呢?最主要的是他的忠诚来自于为国家社稷着想,故无私无畏,无欲则刚。而由他尸谏感化卫灵公的行为我们可知,一个人留给他人和世间的,是德行。无数古圣先贤正是以其至德之行永垂不朽,激励后世子孙起而效法,代代承传。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二
【原文】: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孔夫子有一次对弟子们教导说道:
「好药尝起来虽然苦,它却有利于治病;诚恳的规劝,听起来虽然不悦耳,却能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商汤、周武王因为有忠诚又敢于劝谏的臣子,使得国家更加昌盛;夏桀、商纣不能听受善言,又有盲目恭顺的臣下,便加速了它的灭亡。
如果说,君主没有正直善谏的忠臣,父亲没有至诚规劝的儿子,哥哥没有劝谏的弟弟,个人没有敢于规过的朋友,而能够一生不犯错误,是从来没有的。
所以说:君主有过失时,臣下能够补救;父亲有过失时,儿子能够补救;哥哥有了过失,弟弟可以补救;而自己有了错误,朋友便能帮助我们及时纠正。
这样,国家便不会有危亡的迹象,家庭也不会有悖乱的丑闻,父子兄弟间不会失去礼节,能够保持着伦常的大道,而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得以永恒地保持了。」
人一生中,谁能不犯错?有些错,我们能发现,并加以改正;但有些错,我们却难以发觉。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曾子日日三省其身,谨言慎行,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倘若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似他们谨慎,此时,身边有一位以诚相待,肯直言相劝的朋友,确是我们莫大的福气。古有云:「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当亲人、朋友,或是领导、下属,愿意给我们真诚的规劝时,我们能否接受并改正?倘若不能受谏,还心怀疑恨,那纵有这样的谏友,也会舍我们而去。这正如《弟子规》上所言的:「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再者,对于劝谏者本身,如何使被劝谏者能欢喜接受善意的劝谏,以避免他犯下过错,这也需要智慧。
《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是劝谏的善良存心与善巧方便。
古又有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劝谏之时,也须注意场合,应在私下劝谏,以免受谏者觉得颜面有失;在言词,也应至诚恳切,不可犀利,也不要不留余地。
这样,当受谏者感受到劝谏者对自己的真诚时,能够更好地帮助他接受劝谏,加以改正,免致他做出无法弥补的错事而有所遗憾。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三
【原文】:
&哀公问之于孔子曰:「寡人闻东益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东益不与焉。夫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释贤而任不肖,国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不祥有五,东益不与焉。」
——《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
【白话易解】:
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寡人听说,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是不吉祥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孔子回答道:「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是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却不在其中。损人以利己,是自身的不祥;遗弃老人而只顾孩子,是家庭的不祥;舍弃贤明之人却任用不肖之徒,是一国的不祥;年老智慧者不愿意教导,而年轻的人又不肯好学,是风俗的不祥;有才德之人隐退起来,没有智慧与德能的愚昧之人却来掌握大权,这是天下的不祥。不祥之事,有此五种,但在东面增加房子,却不在其中。」
哀公问孔子在房子的东面再增加房子,是否不吉祥,孔子便借此引出了「五不祥」。细看这「五不祥」,从自身到家庭,再延伸到国家、风俗,最后到天下,从小至大,涵盖深广。
如文中所言,损人以自益,是自身的不祥。为人若是自私,便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之事,在遇到事情时,常以保护自己的私利出发,忘失公道,这是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损折处,故林则徐《十无益》有言:「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一个人心术不正,行止不端,就算学识再高,也只是增其恶而已。
孝养父母,尊敬长辈,则是为人子女、晚辈的本分,当尽心竭力。一个人在孝养父母之时,自己的儿女也看在眼里,故父母能以身作则孝敬尊长,则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榜样。
自古以来,能选用贤明之士来辅佐国家的时期,常常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故古人云:「圣人悲时悯俗」,能选贤举能,是一国的吉祥。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知,欲化民成俗,其必由教学始。年轻人,是祖国的栋梁,若不知好学,悠悠度日,如何能承担起国家繁荣昌盛的重担?而年老的长辈们,经历了人生的的磨炼,如能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教给晚辈,那么代代的教导、承传,则可使风俗淳厚,人民安居乐业。
平天下,即是使天下太平、安乐,能平天下之人,必然是有德之人,倘若有德之士隐匿,却由无德之人来掌握大权,那么,这就是天下的不祥了。
夫子娓娓道来的「五不祥」,让我们看到祥与不祥,并非在外去追求一些事相,而是真正从源头上入手,去培植吉祥的因,从而避免不祥的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才能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得到真正的吉祥。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四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孔子说:「我死以后,子夏的学问会越来越好,子贡的学问却会退步。」曾子心中疑惑,问:「为什么呢?」
孔子道:「子夏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却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可看他所任用的人;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土质如何,看那儿长出的草木状况便可知道。所以说,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也不觉得香了,因为已经与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一起,就如同走入出售鲍鱼的店里,时间久了,也不觉得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朱砂放的地方,往往会变成红色;而贮藏漆的地方,就变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常常会影响到自己。也有说: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因此,善于学习之人,会很谨慎地选择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弟子规》也有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同样也是告诉我们,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学问。而与不善之人相处,便会受到影响,损伤道德。
因此,选择朋友,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而如何选择好的朋友,《论语》也告诉了我们,「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的朋友,宽厚仁恕的朋友,博学广识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但是,如果交上不良之友,便会有「无限害」,从而导致「百事坏」。特别是孩子,在还没有分辨是非善恶能力的时候,交上不好的朋友,染上不好的习气,对他成长就会有负面影响。倘若被带着出入声色场所,或被引去尝试吸食毒品,那他堕落的速度就更加快了,届时,悔之晚矣!
所以作为父母,应注意孩子所交往的朋友,是不是好的朋友,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善于择友,更要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不要有不良的爱好、习惯,因此却成为他人的损友。
于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怎么能不谨慎地选择朋友,谨慎地自守呢?&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五
【原文】: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渔者曰:「天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门人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诸:惜其腐,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白话易解】:
在鲁国,有一位非常节俭的人,做饭用的是瓦做的炊具。有一天,他做了一些食物,自己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很美,便装到了一个盛羹的瓦器里,特意献给孔夫子尝尝。夫子接受以后,显得很高兴,就像接受了三牲的馈赠一样。
子路问道:「阔口的瓦盆,是一种简陋的器皿,煮的食物也不过是很普通的东西,夫子您为什么会高兴得这样啊?」
孔子说:「善于进谏的人,他心中常会想到君王;吃到美味的人,心中会想起父母。我并不是因为所馈赠的食物丰厚,是因为他吃到好东西就想到我啊!」
一次,孔子到了楚国,有一位捕鱼的人,送来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
捕鱼的人说:「天这么热,市集又很远,没有地方去卖啊,想到如果把它丢在荒秽的地方,还不如送给君子食用,因此我才敢冒昧地拿来送给您啊。」
孔子听后,很恭敬地拜了两拜,接受了这条鱼,并让弟子们把室内打扫干净,准备把它作为祭品供献给祖宗神灵。
孔子的弟子很奇怪,问夫子:「那捕鱼的人,是打算把它丢弃的,夫子您却用它来做祭品,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我听说,爱惜食物,不愿它腐坏,将食物施与别人,这与心存仁爱的人是同一类的。如此,哪有受到仁爱之人的馈赠,却不拿去祭祀祖宗神灵呢?」
一般看来,贵重的物品或是优厚的饮食,才让人感到珍贵。却不知,当一吃到好吃的食物,便会想到别人,这颗关爱之心,要比送与厚礼更让人感动。
此中,夫子看到的是送食人的心境,而非馈赠食物的厚薄,可见夫子的一颗仁者存心。
渔者将欲弃之鱼,拿来献给夫子,夫子却用来祭祀,令人不解。而且,夫子还以很恭敬的心,来接受这条鱼。致使学生产生疑惑,向夫子请问。夫子这才向学生解释道,一个珍爱食物,不愿随意浪费之人,与仁人君子是同一类的啊,他们所献来的食物,焉能不用来祭祀呢?
是啊,天地化育万物,何其不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是多少人的血汗,若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食物就更显得珍贵。一个懂得爱惜粮食物品之人,知道体恤他人的付出,也有一颗知恩感恩之心,不忍随意践踏、浪费。这样的人,心存仁爱,是与仁人君子同样的啊!
夫子将这鱼用来祭祀,也是对仁爱之人的尊重。
于此,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虽然家人出远门,带回来的只是小小的一件礼品,却包含着对我们的关怀之情。礼轻情义重,情义爱意的深厚,并非用物品的贵重就能表达,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而每日所用,是多少人的辛勤劳动,更应该爱惜,这同样也是在长养我们的一颗仁爱之心。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六
【原文】: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踰。」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刖者曰:「断足,因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白话易解】: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时期,担任卫国的刑官,为官清廉,执法公平。
有一次,有一个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脚。
不久,卫国里发生了卫灵公之子蒯聩称兵作乱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来。当季羔逃到了城门口时,竟发现守城门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脚的人。
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没有借机抓他,反告诉季羔说:「那边有一个缺口,可以跳出城去。」
季羔答道:「君子是不会去踰越围墙的。」
守城人停了一下,想了想,又告诉季羔说:「在那边有一个小洞,也可以爬出城外。」
季羔又答道:「君子是不会从洞里钻着出去的。」
搜捕的人眼看着就要到了,危急之下,守城的人左右看看,马上告诉季羔说:「这有一间房子,先生您或许可以先藏一下。」
于是季羔就躲进了房子里。
过了不久,追捕的人停止了搜索,季羔也得以安全了。当季羔正准备从那里离开时,心中感谢守城的人,对他说道:「我不能违背法令,亲自下令砍了你的脚,如今我在危难之中,这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你反而三次让我找机会逃走,这是为什么呢?」
守城人说:「砍了我的脚,是因为我犯了罪,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可那时,您按法令来治我的罪,叫行刑的人先砍别人的,再砍我的,是希望我能得到机会侥幸赦免啊!我知道案情已经查明,罪行也已判定了,可等到要宣判定刑的时候,您那忧愁的样子,都显现在了脸上,我是看在眼里的,难道您对我有什么偏爱吗?上天诞生了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啊,这便是我敬重您的原因。」
孔子听说了此事,不免赞叹道:「季羔真是善于为吏啊,同样是执行法令,思想着仁爱宽恕就可以树立恩德,若加以严酷暴虐就要结成仇怨。秉公办事,仁爱存心,这是子羔的做法啊!」
宋朝欧阳修曾在《泷冈阡表》中记载道:欧阳修之父在为官吏时,常常到了深夜还秉烛处理官事。一晚,屡次停下来叹息。欧阳修的母亲见到很奇怪,便问何缘由。父亲叹口气说道:「这是死罪的案子,我想替他找一条生路却找不到啊!」母亲问:「生路是可以找的吗?」父亲说:「替他找生路而找不到,那么死囚与我都没有遗憾了,何况有时是能找到的呢。正因为有时可以找到,就可以知道,不替他找便判他死刑,一定会有遗恨。」
犯罪判刑,理应依法办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自然不可循私悖理。故被砍去脚的守城人在受到刑罚之后,自知是自己违背法令所受的惩罚,心中没有可怨,季羔也是秉公处理,并无私心私怨。
然而,季羔虽判人刑罚,却也不失他的仁爱存心,于心不忍,在最后时刻,仍尽己所能,希望能帮助犯者有所减轻。在将要宣判时,心中忧愁自然形之于色,受刑者见之,也能感受到季羔的不忍。虽执法以公,但居心以仁,由此也让受刑者敬重。
进言之,被砍去脚的守城人,也是一明理之人,虽被处以刑罚,但自知是自己过错,没有半点埋怨之意。在季羔受难之时,本可以借此报怨,却仍帮助季羔躲过劫难,也确是识情达理。也正因为他深知季羔的仁德,敬重季羔的为人,故三次相助,让季羔得以脱难,此举同样为人敬佩。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七
【原文】:
&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叔孙武叔见未仕于颜回,回曰:「宾之。」武叔多称人之过,而己评论之,颜回曰:「固子之来辱也,宜有得于回焉。吾闻知诸孔子曰:『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恶。」
颜回谓子贡曰:「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
——《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
【白话易解】:
颜回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夫子回答他说:「君子对于朋友,即使认为对方有所不当,也仍只说自己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念念不忘的是朋友过去对自己的恩德,不记过去的仇怨,这是仁德之人的存心啊!」
叔孙武叔在去谒见没做官的颜回时,颜回说:「待之以宾客之礼。」
武叔在与颜回交谈中,过多地去指责他人的错误,并加以评论。颜回见了说道:「本来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在此有得一点利益。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非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颜回对子贡说道:「我从夫子那里听说:『自己不讲礼仪,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自身不讲道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道德,这是不合条理的。』夫子的这句话,不能不深思啊!」
叔孙武叔去拜访颜回,却在颜回面前数说他人不是,颜回并未与之谈论,反是婉转地提醒叔孙武叔「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谈论别人的不对,并不能因此而显示出自己的美好正直,君子遇到事情,只是就事论事,不议人是非长短,也只反省自己的过错,不会去批评指责他人,这也是君子的仁爱之风。
《弟子规》有云:「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是教导我们,当看到他人有不是之处时,并不是贬低、指责或宣扬,而是借此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况有时,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倘若无端地加以批判、宣扬,便卷入了是非谣言的传播之中了。如此,言语怎能不谨慎呢?
进言之,「善于论人者,察己必常疏」,常去看他人的缺点,就难以觉察到自己的不是,德行也无法得到提升。有言:「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若欢喜听到自己的过失,因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以改过迁善,「德日进,过日少」。过多去评论他人,道人非,扬人恶,不但德行日损,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故《弟子规》又言:「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能怀着一颗包容宽恕的心去体谅他人,进而给予关怀、帮助、提醒,相信会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也能让人如沐春风,从而心生惭愧,改往修来。故君子常以自我的修身来给世人做榜样,足让我们学习、效法。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八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对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公曰:「可得而闻乎?」孔子曰:「昔者,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圣祖之道,坏其典法,废其世祀,荒于淫乐,耽湎于酒,佞臣谄谀,窥导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天下诛桀而有其国,此谓忘其身之甚矣。」
——《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
【白话易解】:
哀公有一回问孔子说:「寡人听闻,有很健忘的人,在搬迁的时候,竟连自己的妻子也忘了,真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道:「这还不算是很健忘的,还有更健忘的人,连他自身也忘了。」哀公听了很奇怪,会健忘到忘了自身?于是好奇地向夫子请问:「先生您能说给寡人听听么?」
孔子于是答道:「从前,夏朝的桀王,他享有天子的尊贵,拥有四海的财富,却丢弃了他的圣祖夏禹的道德,破坏了禹的典章制度,废弃其世代的祭祀,过度地荒淫享乐,沉迷于酒色之中。阿谀的奸臣,便暗中窥察他心中的欲望,逢迎他的嗜好,使他更为堕落。忠直的臣子,为逃避无端的刑戮迫害,却封住了自己的口不敢劝谏,民不聊生,于是天下的人起而杀了他,夏朝也因此灭亡,这不是连他本身都忘失了吗?」
我们常说的健忘,是指记性差,总是丢三落四,转头即忘。故哀公听说健忘的人,会在搬家的时候连妻子都忘记,这样的健忘似乎过了头,心中疑惑,便将此事告诉了孔夫子。
夫子听后,并未就此而论,反是告诉哀公,还有比这更健忘的,连自己都会忘记。
这不免让哀公更为惊奇,竟然连自己都可以忘记吗?于是请夫子说说此事。
哀公因好奇,自然会专心聆听,夫子借哀公的发问,便引出了夏桀因无视祖先道德制度,耽染于淫欲,败国丧身之事,借此来告诉哀公的治国之道,修身之道,可谓智慧善巧啊!
《礼记》有云「欲不可纵」,欲望像深渊一样,无法填满。当一个人过于沉迷私欲享乐,眼里便只看到这些欲望,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便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不顾一切,采用种种手段,甚至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推自己到绝路,这难道不是连自己都忘记了吗?在欲望面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做了欲望的奴隶,也会让自己坠入欲望的深渊,从而毁灭自己,真可谓忘之甚矣。
《易经》有云:「君子以惩忿窒欲。」夫子也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当我们能够克制折服自己的欲望,遵守仁义道德,不仅不再被欲望所牵,内心也将更加清澈豁达,仁爱一切。
《孔子故事系列》之十九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白话易解】:
一回,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他道:「你有什么爱好呢?」
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笑着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是说以你本身的才能,再加以努力学习,还有什么达不成的吗?」
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孔子说:「为人君者如果没有忠直劝谏的大臣,则会偏失正道;士君子如果没有善于开导劝谏的朋友,容易偏听偏信。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复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虚心接受教导,有疑就请教询问,怎会不贯通事理呢?毁谤仁德,憎恶官长,必然近于刑罚之路,君子不可以不学习啊!」
子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
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
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南山有竹,不柔自直」,这是一个人天生的赋予,于是子路认为,天生就有才华,何必还要继续学习呢?
孔子告诉子路:「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
子路豁然开朗,原来,凭一己的能力与智慧,的确是不足,倘若能立足于本身所具有的才能,又加以好学,则会不断提升,会有更好的发挥,如南山之竹一样,可以射得更深。
《三字经》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孔老夫子一生活到老,学到老,曾告诫弟子们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以夫子的智慧德行,都还在不断地学习,我们又怎能画地自限,满足于当下而止步不前呢?
《论语》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生最永恒的喜乐莫过学习、力行圣贤教诲,能在生活中不断改过自新,好学上进,精益求精,便可以体会到学习与成长的喜悦。
欲入君子圣贤之域,又怎么可以不好学呢?&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
【原文】: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往过孔蔑而问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学焉得习,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缺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孔子不悦。往过子贱,问如孔蔑,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白话易解】:
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叫孔蔑,与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当时同在做官。
孔子有一次,前去看望孔蔑,向他问道:「自从你做官以来,有什么收获,什么损失吗?」
孔蔑向夫子答道:「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个损失:做官以后,公事纷至沓来,所学的没有时间去温习它,学问更加荒芜了;俸禄微少,亲戚们得不到一碗稀饭的帮助,与我越加疏远了;公事往往很急迫,就连吊唁死者、慰问病者的时间都没有,因此朋友之间交情也淡漠了。这就是我做官以来的三个损失。」孔子听后不高兴。
后来,孔子去探望弟子宓子贱时,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宓子贱答道;「自从弟子来这里做了官,并没有什么损失,却得到了三个益处:其一,过去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如今能够在施政中得到运用,因而对所学的更加明了;其二,有俸禄可以帮助亲戚们,故亲人与我更加亲密了;其三,虽然公事繁忙紧迫,但仍兼顾对死者的吊唁与生者的慰问,因而朋友之间的友谊反越加深厚了。」
孔子听了深有感慨地对宓子贱说:「真是君子啊!鲁国要是没有君子的话,子贱你又怎么学到的呢?」
学以致用,学习,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方便生活,提升生活,这样学起来才有意义,也能在实践中,对所学更有体会。
文中的孔蔑,虽然有学,却不能学以致用,将学习与生活分开,反让自己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倍感压力与无奈。因公事繁忙,没时间温习所学,未能将俸禄与亲族共享,也没时间慰问朋友,因此,「所亡者三」。
而子贱则不然,将以往在夫子处所学的学问,用在了生活与工作中,于是对所学的更有体会;收入虽然微薄,却还能救济亲族,与亲人分享,使得亲人对他更加感念;公务繁忙急迫,还会记得慰问朋友,吊死问丧,更增添了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同样的处境,却有不同的结果,对孔蔑而言是损失的,到了子贱那儿却成了收获。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并非环境限制了我们的学习与提升,善学的人,在任何的环境下都能有所收益。
古有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说的也是学到了理论,到现实中却不能派上用场的例子。虽然学到了原理原则,然在处事时,事务却是变化多样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需要智慧与善巧,不能生搬硬套。
而今,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得到落实与拓展?这同样需要我们善学,将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并真正领纳于心,孔蔑与宓子贱的学习态度,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一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白话易解】: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要心存宽厚: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有部属却随意地使唤,这不是宽厚之人;对父母不能力尽孝道,有孩子却要求他回报恩德,这也不宽厚;有兄长不能够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自己,同样不宽厚。一个人能明白忠于君、孝于亲、悌于兄,是宽厚的根本,则可以端正自己了。」
孔子又说道:「君子有三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可不仔细省察。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纪大的时候便没有能力;年老时不愿推广教化,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怀念;富贵时不肯施舍,穷困了便没有人来帮助。所以君子在年轻时,考虑到将来年长,力求能够多学一点;年老时,考虑到将不久于世,便力求能多教授一些;富有时,考虑到贫困的艰难,故力求能多施舍一些。」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忠诚,儿孙对自己孝顺,兄弟姐妹关怀爱护自己。但现实生活中,却会有人常常抱怨子孙不孝,朋友无信,领导不仁,下属不忠。可有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自己也未必能做好。
当连自己都不能尽到本分,却要求他人尽职尽分时,已失去一颗宽厚的仁心了,故修学最重要的便是端正自己。
《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能身体力行先做到时,反在无形中感化了他人,如春风化雨,自然润泽。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可作为我们日常端身的标准了。
而人若能时时居安思危,年轻时就想到年老,年老能想到后世,富有想到贫苦,那么,年少便会力求多学,年老便会力求多教,富有便会乐于施人。这样,便不会让人生有所遗憾与懊悔。
《朱子治家格言》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中庸》亦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能够想到长远,便会更加珍惜、把握现前。
三恕三思,诚值我们深入学习与反思。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二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
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孔子家语•好生第十》
【白话易解】:
鲁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以前,舜王是戴什么样的帽子呢?」
孔子没有马上回答,哀公便问道:「寡人向您请教,为何您不说话呢?」
孔子作礼答道:「因为君上提的问题,并不是将大的方面放前面,所以臣正考虑如何回答。」
哀公听了奇怪,问道:「那大的方面是什么呢?」
孔子说:「舜帝在做君王的时候,其政爱惜生民,不忍刑戮杀害。在任命官吏上,选举贤能。他的德行犹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宁静谦虚;教化如四时,使万物生长。所以四海接受舜帝的教化,即使传至边远的少数民族也畅行无阻。于是,凤凰和麒麟此类瑞兽出现在境内,连鸟兽也驯服于他的威德。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他好生啊!君上舍掉这些大的方面,却只问舜王戴什么帽子,臣因此才没能及时回答。」
舜,千百年来得以流芳后世,为何?
就德行来说,他是一位至孝之人,二十四孝中名列首位,诗赞曰:「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就事功来说,他贵为天子,德行感召天地,仁政泽被四方,使百姓安居乐业,连昆虫鸟兽也受其「好生」之惠。人与万物和谐相处,一片祥和。
历代诸侯君王,莫不仰慕舜王之德,能善治天下。
鲁哀公身为一国之君,向孔子求教,然开口却只问舜王冠帽穿戴,未想到国计民生、舜之仁心德风,可谓舍本逐末,弃大就小了。
孔子缓对,并非不答,只是希望能帮助哀公安邦定国,将大的方面放于心上。当哀公因此而疑惑问孔子时,孔子引出了舜王之仁爱好生、德化天下的事迹,我们听了也是收益匪浅。
故知,学习重实质而非形式,表面上的效法,不如从内在深入去学。若能深入精髓,不仅于自身大有裨益,也将利益苍生百姓,学个皮毛,又或偏离求学轨道,只怕空耗许多光阴却收获甚微,这不得不使我们警醒。
何为大,何为小?何为根,何为叶?看清大小、主次、轻重,不仅能事半功倍,也有助于学有所成,成就人生。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三
【原文】: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
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进而问曰:「子,何人也?」
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白话易解】: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走半路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道:「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从这以后,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达到了十三个之多。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因为求学离家在外,之后又因为工作,又或因为成家、养育子女种种原因,无法抽空回乡看望父母时,却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
似乎,人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在一推再推之后,能奉养父母的时间,也随之流逝。丘吾子的悲伤,谁能真正体会到呢?少年离家,可至年老回来时,一踏进家门,却再也见不到父母了!错过了奉养父母的机会,是人生多大的遗憾,逝去后,怎么能追得回来呢?
《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当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不便,此时,正是需要我们在身边照顾的时候。记得有一位女士,因远嫁外地很少回家,有一次她回家时,却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一看才知道,原来,母亲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弯下腰来剪自己的脚指甲,使得指甲长得太长而嵌入肉里,造成流血、流脓。当女儿看到母亲这双受伤的脚时,不禁难过得哭了,母亲多么需要她的照顾啊!于是从此,她每周都会回来看望母亲一次,为母亲泡脚、剪脚指甲。
在我们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才能长大;可当父母年老需要我们照顾时,我们能否也陪在他们身边,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帮他们穿衣,给他们盖被子,为他们剪指甲,挽着他们一起散步……
时光易逝,在我们还有机会尽孝时,莫要再等待,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四
【原文】:
孔蔑问行己之道,子曰:「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乐之方至,乐而勿骄;患之将至,思而勿忧。」
孔蔑曰:「行己乎?」子曰:「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骄人,终日言,无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患,唯智者有之。」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白话易解】:
孔子的侄儿孔蔑,有一次向孔子请教自我修养的方法,孔子说:「知道了却不肯去做,不如不知道;亲近人而不信任他,不如不亲近。欢乐的时候,不要欢乐得过分;忧患的事将要发生时,要考虑清楚而不要忧伤。」
孔蔑问:「修身的方法就是这样吗?」
孔子说:「要学习自己所不能的,要补充自己不足的,不要因为自己不能,就怀疑别人;也不要拿自己能的,在别人面前显耀。说了一整天,不要给自己留下忧患;做了一整天,不要给自己留下祸难。唯有智慧之人,才能这样。」
人生在世,无论贵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庶民百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修身养性,然后将所学落实在待人、处事、接物之中。
当孔老夫子教导侄子孔蔑修身之道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那就是,明白了道理就应当好好做到,否则很可能成为记问之学,反易增长傲慢;而假如亲近一个人,又不信任他,怀疑猜忌,还不如不亲近。乐不节制,遇到忧愁又被困扰,均是大众易犯的毛病,长期如此,心中经常冰火两重天,自处不暇,又怎能笃定坦然面对生活呢?因此乐不可极,乐极生悲,遭逢忧患应当冷静下来,以理智的思考来从容处理。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还有更进一步的,就是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眼界开阔,认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所不能的,对他人而言却可能是特长,因此要虚心向人学习。而自己略有小长,应当韬光养晦,潜藏以待利国利民,并不是拿来炫耀,又或用来压制别人,那就失去了所学的价值了。君子言为世则,行为世范,《孝经》云:「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稍一不谨,就可能招致怨尤祸患,因此,平时怎能不谨言慎行呢?
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其实智慧就在学习与力行圣贤教诲中开启,当认真、踏实和努力地遵从古圣先贤和明师的教导,好好运用时,智慧也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五
【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子曰:「吾不知也。」
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亦徒有所不知也。」子贡曰:「子所问何哉?」子路曰。
「止,吾将为子问之。」遂趋而进曰:「练而杖,礼与?」孔子曰:「非礼也。」
子贡出,谓子路曰:「子谓夫子而弗知之乎?夫子徒无所不知也。子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白话易解】:
有一次,子路向孔夫子请教说:「鲁国的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这样做合于礼吗?」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啊。」
子路听后,不以为然,对子贡说:「我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原来夫子也有不懂得的道理啊。」子贡听后,问:「您请问夫子的是什么问题呢?」
子路于是将与夫子的对答告诉了子贡,子贡听了,说:「好,您在这稍等,待我替您去问一下吧。」
于是,子贡快步到孔子面前,向孔子请问道:「如果在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这样做合于礼吗?」孔子回答:「不合于礼。」
子贡告退后,告诉子路,并对子路说:「您说夫子不知道么?其实夫子真是无所不知啊,只是您问得不合礼罢了。依礼的规定:住在这个国家,便不可非议这个国家的大夫。」
《孝经》云:「礼者,敬而已矣。」子路贸然问于孔子,鲁国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时候,还拿着哭丧棒,是否合于礼?这一问,本身就不合于礼,故夫子答「吾不知也」。因为在其国,不非议其国大夫,便是守礼。
子路不知原由,还以为夫子真不知道,对夫子产生疑惑。幸得子贡得知后,能依礼发问,借此解开了子路的疑问。
由此可见,夫子的严于律己,谨守礼仪,时时处处都是先要求自己做到,以圣贤之教来反观内省,而非要求、评论他人。
我们在学习圣贤教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见到一些人不合礼、不守礼时,内心会有不平,可能是轻视,也可能是排挤,又或是要求别人要如何如何,无形中,便产生了一种高己卑人心,一种控制心,却忘了反观自己,自己的心念与言行是否合礼,是否守礼。因此,学了很多外在的礼仪形式,却忽略了礼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敬」字!
夫子的这则故事,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借助礼仪的外在表现,启发内心的真诚恭敬,也由内心的恭敬,自自然然对他人表现一种礼敬的态度。如此,人与人之间自然会更加和睦融洽。
《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六
【原文】: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
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乎?」
——《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
【白话易解】:
子路治理蒲邑三年后,有一回,孔子路过,走到其境内时,孔子便称赞说:「子路做得真不错,做到了恭谨敬慎而又有信用了。」走到城中时,孔子又称赞说:「子路做得真好,做到了忠信而宽厚了。」到了子路办公衙府内,孔子不由得又称赞说:「子路做得真好啊,做到了明察而又有决断了。」
子贡听了很奇怪,手握着缰绳问夫子:「先生您还没有看到子路的政策与成效,然而却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他做得好的地方,弟子能得以听闻吗?」
夫子说:「我已看到了。走到他的境内,耕地都整理好了,杂草都铲除了,田间的水道也加深了,这是因为他恭谨敬慎又有信用,所以百姓才会尽力去做啊。走到城里时,看到垣墙和屋宇都完好牢固,树木长得很茂盛,这是因为他的政令忠信而宽厚,所以百姓才不苟且马虎啊。走进他的衙门,那里清静闲暇,下面办事的人都很效力、服从命令,这是因为他明察一切,而又非常果断,所以他的政令没有扰民啊。从这些方面来看,即使我连续三次称赞他做得好,又怎能将他的好说尽呢?」
孔子未见子路,未听子路言政,便三赞子路,这不免让子贡感到奇怪,我们在此看到,子贡对老师很恭敬,也很好学,当听到老师称赞子路善为政,心中不明白,便会向老师请教,以此引出夫子的讲解,使他解开了疑惑,也从中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见,无论是「求学」还是「求道」,恭敬心与善学都很重要。有些朋友在求学的过程中比较盲从,对于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并不能善加思考,也不能好好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只是凭着自己的臆测盲目去做,如此一来,不但对所听闻的道理不能融会贯通,运用于生活,可能还与生活格格不入,有谓是「盲修瞎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却不是按圣贤的真实教导去做,如此便容易走错路,越学越迷惑,越学越偏失正道。
另一方面,子贡对于夫子的恭敬,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虽然对夫子所言有疑惑,但不会妄自猜测,不会认为夫子这样说是无中生有,怎么还没见到子路就说子路做得好呢?反而是觉得自己不足,不能够了知夫子的智慧,于是能很虚心地向夫子求教:「其善可得闻乎?」借此,夫子便解开了子贡心中的疑惑,使他明白为何会三称其善,也使子贡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启发。
子贡身为七十二贤之一,足见他的智慧与德行超越一般,然而这智慧的开启与品德的提升,也源于他一颗对夫子的恭敬之心与那认真踏实的求学态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仁者爱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