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设计最火的文字作图软件件

仁厚教育学院出品,专注于室内设计全套教学(从小白到设计师)。软件安装+资料领取+问题解答可直接联系老师留言,感谢大家关注投稿:119粉丝:1050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嵌入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未经作者授权 禁止转载
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正在加载...miniOFF比较好的家居设计软件有哪些?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759分享邀请回答190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7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强烈推荐设计师们使用的iPad绘图软件和绘图笔 | 设计达人
爱设计,爱分享。
强烈推荐设计师们使用的iPad绘图软件和绘图笔
赞助商链接
目前很多设计师都购买了iPad这个方便的平面电脑,很多设计师购买的一个理由就是用它来代替电脑绘图,当然没有Wacom板子哪么强大啦,但我估计日后的技术可以很快达到。好了,看看下面是设计达人网整理了很多文章后综合推荐给大家的iPad绘图APP软件和绘图笔,希望你喜欢^_^
iPad绘图APP软件推荐
绘画大师(Procreate – Sketch, paint, create)
推荐理由:WWDC 2013 上获得苹果设计大奖的 iPad 绘画软件,凡是体验过的朋友应该都能明白这一荣誉的确实至名归。
适合对象:网页设计师、UI设计师、插画师以及产品经理(原型设计)等&#8230;
软件评测文章请浏览:《》
SketchBook Pro for iPad
推荐理由:Adobe Autodesk出品的,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笔锋很流畅,笔触很灵敏,风格很多。适用油画、速写、设计等等。
Brushes有很多笔刷,适合绘制不同风格的画像。
这里有一位国内插画师的使用心得:《》
iPad上的绘图笔推荐
我们已经有了好的软件,哪么笔是不能专业的绘图笔是不能少的。
Jot Touch 4
Jot Touch出至4代,官方说有2048压感,可惜好贵啊。
未完待续&#8230;(-_-#)
如果你有评测文章或好的绘图APP、绘图笔推荐,请在下方留言处跟设计达人网说下,我们会将你的推荐和评测文章链接推荐网友,本文会持续更新!谢谢阅读。
赞助商链接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QQ群,并关注我们的微博,谢谢支持。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
艺术与审美入门之书
设计师必看
手机APP设计
新手推荐!
Web用户体验入门书籍
web前端&设计群solidworks视频教程:
点击浏览书籍内容:
solidworks教程:建议范例源文件、书籍pdf、配套视频结合学习
3.1 精确绘图辅助工具
在绘图过程中,使用鼠标这样的定点工具对图形文件进行定位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所绘制的图形精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utoCAD 2016提供了捕捉模式、栅格显示、正交模式、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捕捉等一些绘图辅助功能帮助用户精确绘图。
&&&&用户可以通过打开图3-1所示的【草图设置】对话框来设置部分绘图辅助功能。打开该对话框有如下3种方法。
.选择【工具】|【绘图设置】命令,如图3-2所示。
.在命令行中输入DSETTINGS命令并按【Enter】键,如图3-3所示。
.右击状态栏中的【捕捉模式】、【三维对象捕捉】、【栅格显示】、【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6个切换按钮之一,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对象捕捉设置】命令,如图3-4所示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捕捉和栅格】、【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3个选项卡分别用来设置捕捉和栅格、极坐标跟踪功能和对象捕捉功能。
3.1.1使用捕捉和栅格功能
&&&&栅格(Grid)是可见的位置参考图标,是由用户控制是否可见但却不呈现在打印中的点所构成的精确定位的网格与坐标值,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定位,如图3-5所示。当栅格和捕捉配合使用时,对于提高绘图精确度有重要作用。
&&&&1.显示栅格
&&&&由于AutoCAD只在绘图界限内显示栅格,所以栅格显示的范围与用户所指定的绘图界限大小有关。使用栅格既可以快捷地对齐对象,又能够直观地显示对象间的间距。用户可以在运行其他命令的过程中打开和关闭栅格。在放大或缩小图形时,需要重新调整栅格的间距,使其适合新的缩放比例。
&&&&用户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打开栅格,也可以在不需要时关闭栅格。
&&&&.单击状态栏上的【显示图形栅格】按钮,如果该按钮被按下,则表示已经打开栅格显示。再次单击可以关闭栅格显示。默认状态是关闭栅格显示,如图3-6所示。
&&&&.按【F7】键,可以在打开和关闭栅格显示之间进行切换。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勾选【启用栅格】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7所示。
&&&&.按【Ctrl+G】组合键。
&&&&.在命令行中输入GRID命令,如图3-8所示。根据提示,输入ON将显示栅格,输入OFF将关闭栅格。
&&&&.在命令行中输入GRIDMODE命令,再在提示下输入变量GRIDMODE的新值,值为1将显示栅格,值为0将不显示栅格,如图3-9所示。
&&&&2.设置栅格间距
&&&&如上所述,栅格是用来精确绘制图形的,用户为了方便绘图,可以随时调整它的间距。比如,当用户所输入的一些点的坐标都为7的倍数时,便可以设置栅格的横、竖间距都为7,进而通过捕捉栅格上的点来输入这些点,而不必通过键盘输入坐标的方法进行输入。当然用户也可以将栅格的横竖间距设置为不同,以适应具体需要。
&&&&设置栅格间距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在命令行中输入GRID命令,然后根据提示来完成设置,如图3-10所示。
&&&&.通过【草图设置】对话框完成间距的设置。
&&&&在图3-7【草图设置】对话框中,将【栅格间距】选项组中的【栅格X轴间距】和【栅格Y轴间距】都设置为10,单位是用户指定的绘图单位。
&&&&用户也可以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设置栅格的密度和开关状态。
&&&&栅格只显示在绘图范围界限之内。栅格只是一种辅助定位图形,也不能被打印输出。
&&&【草图设置】对话框左下角的【捕捉类型】选项组用于设置捕捉类型,该区域内的选项介绍如下。
&&&&.【栅格捕捉】单选按钮:用来控制栅格捕捉类别,它有两个附属单选按钮,即【矩形捕捉】和【等轴测捕捉】。前者是对平面图形而言的栅格捕捉方式,而后者是轴测图栅格捕捉方式。
&&&&.PolarSnap(极轴捕捉)单选按钮:用来设置极坐标捕捉方式。
&&&&在输入【栅格X轴间距】后,要将【栅格Y轴间距】设置为相同的值,直接按【Enter】
键或者空格键即可。
&&&&3.设置(栅格)捕捉
&&&&【栅格显示】只是一种绘制图形时的参考背景,而【捕捉】则能够约束鼠标的移动。捕捉功能用于设置一个鼠标移动的固定步长,如3或5,从而使绘图区的光标在X轴和Y轴方向的移动量总是步长的整数倍,以提高绘图的精度。
&&&&一般情况下,捕捉和栅格可以互相配合使用,以保证鼠标能够捕捉到精确的位置。
&&&&当捕捉模式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移动鼠标时就会发现,鼠标指针会被吸附在栅格点上。用户通过设置X轴和Y轴方向的间距可以便捷地控制捕捉精度。捕捉模式由开关控制,可以在其他命令执行期间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
&&&&可以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进行捕捉设置,在【捕捉和栅格】选项卡的【捕捉间距】选项组中有两个文本框,在【捕捉X轴间距】文本框中设置X轴方向间距;在【捕捉Y轴间距】文本框中设置Y轴方向间距。
&&&&也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中输入SNAP命令来设置栅格捕捉的间距,如图3-11所示。
&&&&当设置完捕捉间距后,用户同样可以在其他命令执行期间打开或关闭捕捉模式。切换捕捉模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击状态栏上的【捕捉模式】按钮。当按钮被按下时,表示已经打开了捕捉模式,再次单击,则恢复为原状态。系统歇认为关闭捕捉模式.
&&&&.按【F9】键,可以在打开和关闭捕捉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勾选【启用捕捉】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启动捕捉功能。
修改捕捉角度将同时改变栅格角度。
&&&&捕捉间距不必与栅格间距相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绘图需要调整栅格间距与捕捉间距。例如,用户可以设置较宽的栅格间距用作参考,同时使用较小的捕捉间距以保证定位点时的精确性,当然栅格间距也可以小于捕捉间距。
&&&&.在命令行中输入SNAP命令,再在提示下输入ON命令,将打开捕捉模式,输入OFF命令,则关闭捕捉模式。该命令也可透明使用。
&&&&.在命令行中输入SNAPMODE命令,可更改系统变量SNAPMODE的值,1表示打开捕捉模式,0表示关闭捕捉模式。
&&&&如图3-11所示,当用户在命令行中输入SNAP命令后,除了【打开】、【关闭】选项之外,还可以看到有【纵横向间距】、【传统】、【样式】和【类型】4个选项。
&&&&.【纵横向间距】选项要求用户指定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
&&&&.【样式】选项用于设置栅格捕捉样式,用户可以在标准的矩形(平面)栅格捕捉方式和轴测图栅格捕捉方式之间进行选择。
&&&&.【类型】选项用于选择捕捉类型,用户可以按绘图需要来决定是按极轴追踪捕捉,还是按栅格捕捉。
&&通常情况下,栅格和捕捉是配合使用的,即捕捉和栅格X、Y轴间隔分别对应,这样更能保证鼠标可以便捷地拾取到精确的位置。
3.1.2 对象捕捉
&&&&相对于手工绘图来说,使用AutoCAD可以绘制出非常精确的工程图,因此高精确度是
AutoCAD绘图的优点之一,而【对象捕捉】又是AutoCAD绘图中用来控制精确性,使误差降到最低的有效工具之一。
&&&&在使用AutoCAD绘制图形时,常会用到一些图形中的特殊点,比如端点、中点、圆心、交点和切点等,用户可以通过对象捕捉这一功能快速地捕捉到对象上的这些关键几何点。因此,对象捕捉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将十字鼠标指针强制性地、准确地定位在实体上的某些特定点或特定位置上。
&&&&例如,用户要以屏幕上两条直线的一个交点为起点再绘制直线,就要求能准确地把鼠标指针定位在这个交点上,这仅靠视觉很难做到。而若使用交点捕捉功能,只需把交点置于选择框内,甚至置于选择框的附近,便可准确地定位在交点上,从而保证了绘图的精确度。
&&&&1.设置对象捕捉
&&&&设置对象捕捉有以下两种方式。
&&&&(1)设置临时对象捕捉方式
&&&&设置这种方式主要有下述几种操作方法:
&&&&.单击【状态栏】中的【将光标捕捉到二维参照点(开)]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如图3-12所示。
&&&&.在输入点的提示下,在命令行中输入TT命令,然后指定一个临时追踪点。该点上将出现一个小的加号(+)。移动鼠标指针时,将相对于这个临时点显示自动追踪对齐路径。要将这一点删除,需要将鼠标指针移回到加号(+)上面。
&&&&(2)设置自动对象捕捉方式
&&&&当设置为自动对象捕捉功能后,用户在绘图过程中将一直保持着对象捕捉状态,直到用户将其关闭为止。自动捕捉功能需要通过【草图设置】对话框来设置。在命令行中DSETTINGS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并同时打开【对象捕捉】选项卡,从中完成设置,如图3-13所示,单击左下角的【选项】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对绘图进行设置,如图3-14所示。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OSNAP命令,也能够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并自动切换到【对象捕捉】选项卡。
用户可以使用下列几种方法打开或关闭自动捕捉模式。
.单击状态栏上的【对象捕捉】按钮,按钮被按下表示打开自动对象捕捉模式,再次单击该按钮,将关闭自动对象捕捉模式,而系统本身的默认状态是关闭自动对象捕捉模式。
.按【F3】键,可以在打开和关闭自动对象捕捉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对象捕捉】选项卡中,勾选【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启用自动对象捕捉功能。
对象捕捉功能与栅格捕捉不同。前者捕捉特定的目标,而后者则捕捉栅格的点阵。
&&&&2.对象捕捉方式
&&&&AutoCAD所提供的对象捕捉功能均是针对捕捉绘图中的控制点而言的。AutoCAD 2016共有14种对象捕捉方式(见图3-13),其中常用的有8种。它们分别是:交点X、端点口、中点△、垂足、象限点◇、圆心○、切点和节点。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14种捕捉方式。
&&&&(1)端点捕捉方式(endpoint)
&&&&端点捕捉方式是用来捕捉实体的端点,该实体既可以是一段直线或一段圆弧,也可以是捕捉三维实体中体和面域的边的端点。例如,当用户要捕捉立方体的端点(顶点)时,只需将拾取框移至所需端点所在的一侧单击即可。而拾取框总是捕捉它所靠近的那个端点。
&&&&用户可以在执行绘图命令时,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端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过程中根据系统所提示的【指定&&点】的命令下输入END命令,系统将提示用户选择对象,然后自动捕捉到对象的端点。用户也可以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对象捕捉】选项卡中勾选【端点】复选框(见图3-13)。其他的对象捕捉方式与其操作基本相同。
&&&&(2)中点捕捉方式(midpoint)
&&&&中点捕捉方式是用来捕捉一条直线或一段圆弧的中点。捕捉时只需将拾取框放在直线上即可,并不是必须将其放在中部。当选择样条曲线或椭圆弧时,中点捕捉方式将捕捉到对象起点和端点之间的中点。如果给定了直线或圆弧的厚度,便可捕捉对象的边的中点。同时,它还可以用来捕捉三维实体中体和面域的边的中点。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中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
点】提示下输入MID命令来启动中点捕捉方式。
&&&&(3)交点捕捉方式(intersection)
&&&&使用交点捕捉方式,可捕捉对象的真实交点,这些对象包括圆弧、圆、椭圆、椭圆弧、直线、多段线、射线、样条曲线或构造线等。虽然交点捕捉方式可以捕捉面域或曲线的边,但是却不能捕捉三维实体的边或角点。此外,还可以使用交点捕捉方式捕捉以下的点。
&&&&.具有厚度的对象的角点。如果两个具有厚度的对象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并有相交点,则可以捕捉到其边的交点。如果对象的厚度不同,较薄的对象则决定了交点的捕捉点。
&&&&.块中直线的交点。如果块以一致的比例进行缩放,可以捕捉块中圆弧或圆的交点。
&&&&.两个对象延伸得到的交点。应该注意的是只有将交点捕捉方式设置为单点(替代)对象捕捉,这个交点才会显示出来。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交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
点】提示下输入INT命令来启动交点捕捉方式。图3-15所示为使用交点捕捉方式的示例。
(4)圆心捕捉方式(center)
&&圆心捕捉方式可以捕捉圆弧、圆或椭圆的圆心。圆心捕捉方式也可以捕捉三维实体中体或面域的圆的圆心。要捕捉圆心,只需在圆、圆弧或椭圆上移动鼠标指针(这时会有系统提示出现),然后单击,此时将显示【圆心】捕捉。图3-16所示为使用圆心捕捉方式的捕捉提示。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圆心】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CEN命令来打开圆心捕捉方式。
&&&&与前面所述一样,用户在捕捉圆心时,不一定非要用拾取框直接选择圆心部位,只要将拾取框移动到圆或弧上,鼠标指针就会自动在圆心上闪烁。
&&&&(5)象限点捕捉方式(quadrant)
&&&&使用象限点捕捉方式,可以捕捉圆弧、圆或椭圆的最近的象限点(0&、90&、180&和270&点)。圆和圆弧象限点的捕捉位置关键在于当前用户坐标系(UCS )的方向。要显示象限点捕捉,圆或圆弧的法线方向必须与当前用户坐标系的Z轴方向一致。如果圆弧、圆或椭圆是旋转块的一部分,那么象限点也会随着块进行旋转。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象限点】按钮,也可以在系统提示下输入QUA命令启动象限点捕捉方式。
&&&&(6)垂足捕捉方式(perpendicular)
&&&&使用垂足捕捉方式,可以捕捉与圆弧、圆、构造线、椭圆、椭圆弧、直线、多段线、射线、实体或样条曲线等正交的点,也可以捕捉对象的外观延伸垂足。如果垂足捕捉方式需要多个点来共同建立垂直关系,则AutoCAD将显示一个延伸的垂足自动捕捉标记和工具栏提示,并提示输入第2点。
延伸垂足对象捕捉不能处理椭圆或样条曲线。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垂足】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
点】提示下输入PER命令来启动垂足捕捉方式。
&&&&(7)节点捕捉方式(node)
&&&&节点捕捉方式可以用来捕捉用POINT命令绘制的点,或DIVIDE和MEASURE命令放置的点。对于块中包含的点也可以用作快速捕捉点。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节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NOD命令来启动节点捕捉方式,然后将拾取框放在节点上。
&&&&(8)切点捕捉方式(tangent)
&&&&切点捕捉方式可以在圆或圆弧上捕捉与上一点相连的点,而这两点所形成的直线与该对象相切。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切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TAN命令来启动切点捕捉方式。
&&&&(9)最近点捕捉方式(nearest)
&&&&最近点捕捉方式可以捕捉对象上离拾取框中心最近的点,这些对象包括圆弧、圆、椭圆、椭圆弧、直线、点、多段线、样条曲线或参照线等.当用户只需要某一个对象上的点而不要求有确定位置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捕捉方式。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最近点】按钮,也可以在绘图命令中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NEA命令来启动最近点捕捉方式。
&&&&(10)插入点捕捉方式(insertion)
&&&&插入点捕捉方式用来捕捉一个文本或图块的插入点。对于文本来说,就是捕捉其定位点。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插入】按钮,也可以在系统给出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INS命令来启动插入点捕捉方式。
&&&&(11)外观交点捕捉方式(apparentlntersection )
&&&&外观交点捕捉方式用来捕捉两个实体的延伸交点。该交点在图上并不存在,仅是在同一方向上延伸后才会得到的交点。
&&&&用户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上的【外观交点】按钮,也可以在系统给出的【指定&&点】提示下输入APPINT命令来启动外观交点捕捉方式。
&&&&(12)几何中心捕捉方式(geometric center)
&&&&几何中心的作用是捕捉多段线、二维多段线和二维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只有规则的图形才有几何中心,像正方形、正三角形。而每个几何图形都有几何中心(比如三角形就是三条中线的交点),当为均匀介质的规则几何图形时,几何重心就在几何中心。
&&&&(13)平行线捕捉方式(parallel)
&&&&平行线捕捉方式用来捕捉一点,使已知点与该点的连线与一条已知的直线平行。与在其他对象捕捉模式中不同,用户可以将光标悬停移至其他线性对象上,直到获得角度,然后,将光标移回正在创建的对象上。如果对象的路径与上一个线性对象平行,则会显示对齐路径,用户可将其用于创建平行对象。
(14)延长线(extension cord)
光标从一个对象的端点移出时,系统将显示并捕捉沿对象轨迹延伸出来的虚拟点。
3.1.3对象捕捉追踪
&&&&对象捕捉追踪和极轴追踪是AutoCAD 2016提供的两个可以进行自动追踪(tracking)的辅助绘图工具选项。所谓自动追踪功能,就是AutoCAD可以自动追踪记忆同一命令操作中鼠标指针所经过的捕捉点,从而以其中某一捕捉点的X或Y坐标控制用户所需要选择的定位点。自动追踪可以用指定的角度绘制对象,或者绘制与其他对象有特定关系的对象。当自动追踪开启时,临时对齐路径将有助于以精确的位置和角度创建对象。
&&&&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可以沿着对齐路径进行追踪。对齐路径是基于对象捕捉点的。例如,可以基于对象端点、中点或者对象的交点,沿着某个路径选择一点。
&&&&1.启动对象捕捉追踪
&&&&用户可以按照下面的任意方法来打开对象捕捉追踪。
&&&&.按[F11]键。
&&&&.单击状态栏上的【对象追踪】按钮。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对象捕捉】选项卡中进行设置。在该选项卡中勾选【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即可执行自动追踪功能,如图3-17所示。.
&&&&2.使用对象捕捉追踪
&&&&在启用对象捕捉追踪后,用户可以执行一个绘图命令,同时也可以将对象捕捉追踪与编辑命令(如复制或偏移等)一同使用。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一个对象捕捉点处作为临时获取点。不要单击它,只是暂时停顿即可获取。已获取的点会显示一个小加号(+),可以获取多个点。获取点之后,当在绘图路径上移动鼠标指针时,相对点的水平、垂直或极轴对齐路径将显示出来。图3-18所示为打开了端点对象捕捉,移动三角形的位置至捕捉到的端点处。
&&&&3.获取点与清除已获取点
&&&&可以使用端点、中点、圆心、节点、象限点、交点、插入点、平行、范围、垂足和切点对象捕捉追踪。例如,如果使用了垂足或切点,AutoCAD就追踪到与选定的对象垂直或相切的方向对齐路径。
&&&&当用命令提示指定一个点时,将鼠标指针移到对象点上,然后暂停(不要单击)。
&&&&AutoCAD获取点之后将显示一个小加号(+),当将鼠标指针移开已获取的点时,将出现临时对齐路径。
&&&&将鼠标指针移回到点的获取标记上。AutoCAD会自动清除该点的获取标记。另外,在状态栏上单击【对象追踪】按钮也可清除已获取的点。
&&&&4.对象捕捉追踪使用技巧
&&&&使用自动追踪时有一些技巧可以使特定的设计任务变得更加容易。用户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技巧。
&&&&.与对象捕捉追踪一起使用垂足、端点和中点对象捕捉,将以对象端点或中点为垂足进行绘制。
&&&&.与对象捕捉追踪一起使用切点和端点对象捕捉,将以对象端点为切点进行绘制。
&&&&.与临时追踪点一起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在指定点的提示下输入TT命令,然后指定一个临时追踪点,该点上将出现一个小加号(+)。移动鼠标指针,将相对于这个临时点显示自动追踪对齐路径。要将该点删除,将鼠标指针移回加号(+)上面即可。
&&&&.获得对象捕捉点之后,使用直接距离输入指定一点,使该点与获得的对象捕捉点之间沿对齐路径有一个精确距离。要在提示下指定点,请选择对象捕捉,移动鼠标指针显示对齐路径,然后在命令提示下输入距离。
&&&&.选择【工具】|【选项】命令,弹出【选项】对话框。在【绘图】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对齐点获取的方式&【自动】和【按Shift键获取】,如图3-19所示。对齐点的获取方式默认设置为【自动】。如果选中【按Shift键获取】单选按钮,则按【Shift]键可以实现进行对象捕捉追踪与不进行对象捕捉追踪之间的切换。
3.1.4极轴追踪
&&&&使用极轴追踪(polar)工具进行追踪时,对齐路径是由相对于命令起点和端点的极轴角定义的。极轴追踪的极轴角增量可以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极轴追踪】选项卡中进行设置,如图3-20所示。在【极轴角设置】选项组的【增量角】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90&、45&、 30&、 22.5&、18&、 15&、 10&和5&的极轴角增量进行极轴追踪。
&&&&例如,先绘制一条水平直线,然后再绘制一条倾斜的直线,与第1条直线成45&角。如果将【增量角】设置为45&,当使用鼠标绘制45&时,AutoCAD将显示对齐路径和工具栏提示,如图3-21所示。当鼠标指针从该角度移开时,对齐路径和工具栏提示将消失。
&&& 也可以在【极轴角设置】选项组中勾选【附加角】复选框,然后单击【新建】按钮,指定任意其他角度。图3-22所示为当极轴附加角设置为30&时显示的对齐路径。
&&&&1.打开极轴追踪
启动极轴追踪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击状态栏右侧的【极轴】按钮,当单击该按钮时,即启动了极轴追踪,再次单击该按钮将关闭极轴追踪。系统的默认模式是关闭极轴追踪。
.按【F10】键,可在关闭和启动极轴追踪之间进行切换。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极轴追踪】选项卡中进行设置。在该选项卡中勾选【启用极轴追踪】复选框,即可执行极轴追踪功能,如图3-23所示。
&&&&.更改系统变量POLARMODE的值。该变量的初始值为1,它包含以下4个方式的可选值:在极轴角的测量方式下,0表示基于当前用户坐标系测量极轴角(绝对角度),1表示从选定对象开始测量极轴角(相对角度);在对象捕捉追踪方式下,0表示仅按正交方式追踪,2表示在对象捕捉追踪中使用极轴追踪设置;在使用其他极轴追踪角度方式下,0表示不使用,4表示使用;在获取对象捕捉追踪点的方式下,0表示自动获取,8表示按【Shift】键获取。
&&&&2.使用极轴追踪绘制对象
&&&&首先打开极轴追踪并启动一个绘图命令,如绘制圆弧(arc)、绘制圆((circle)或绘制直线((line)命令。也可以将极轴追踪与编辑命令结合使用,如复制对象(copy)、移动对象(move)命令等。系统将提示用户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端点。
&&&&如果鼠标指针移动时接近极轴角,将显示对齐路径和工具栏提示。默认角度值为90&。可以使用对齐路径和工具栏提示绘制对象。与交点或外观交点一起使用极轴追踪,可以找出极轴对齐路径与其他对象的交点。
&&&&3.在命令行中输入极轴追踪角
&&&&可以为点在命令行中指定输入极轴追踪角。要输入一个极轴追踪角度,可以在命令提示指定点时输入角度值,并在角度前添加一个左尖括号(&)。图3-24所示的【命令】窗口的命令序列显示了在绘制直线((line)命令中输入45&追踪角度的操作。
3.1.5正交模式
&&&&用户在使用鼠标绘制直线线条或辅助线时,有时觉得非常困难,不能绘制垂直和水平的线条。仅靠手工操作,绘制出来的水平线不水平,垂直线不垂直。有时虽然可以绘制出来,但需要用户操作十分细致,也很浪费时间。AutoCAD提供了正交模式,在正交模式下,绘制的直线不是水平的就是垂直的,绘制起来十分简单。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键盘输入直线端点坐标的方法来绘制水平线或垂直线。
&&&&用户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启动正交模式。如果需要在非正交模式下绘图,可以将正交模式关闭。
&&&&.单击状态栏右侧的【正交模式】按钮。如果单击该按钮,则表示正交模式被打开。再次单击该按钮,则关闭正交模式,此时按钮恢复原状。AutoCAD的默认状态是关闭正交模式。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ORTHO命令并按【Enter】键,然后输入ON命令,将打开正交模式,输入OFF命令将关闭正交模式,该命令也可透明使用。
&&&&.按【F8】键,将改变正交模式的状态。再按一次,恢复为原来状态。用户可以查看命令行的显示来了解正交模式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修改系统变量ORTHOMODE的值,0表示关闭正交模式,1表示打开正交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正交模式约束鼠标指针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移动(相对于UCS ),并且受当前栅
格的旋转角影响。如果当前栅格的旋转角不是0,那么用户在正交模式下绘制出来的直线便不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正交(ORTHO )、栅格(GRID)和捕捉((SNAP)命令都是透明命令,即可以在执行其他
命令的过程中直接使用。另外,正交模式将鼠标指针限制在水平或垂直(正交)轴上。因为不
能同时打开正交模式和极轴追踪,因此在打开正交模式时AutoCAD会自动关闭极轴追踪。如果打开了极轴追踪,AutoCAD将自动关闭正交模式。 &&&&&&&&
3.1.6实例&绘制换气扇
&&&&下面以绘制换气扇为例,来练习本节所讲的知识。
Step 01 启动AutoCAD 2016,在状态栏中的【捕捉模式】按钮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对象捕捉设置】命令,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切换至【对象捕捉】选项卡,匀选复选框,开启对象捕捉模式。
Step 02 在【对象捕捉】选项组中匀选【国心】、【端点】、【中点】、【交点】、【垂足】、【最近点】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25所示.
Step 03 在命令行中执行REC命令,绘制一个矩形,在绘图区中选择矩形的起始点,在命令行中输入D,将矩形的长度和宽度都设置为300,按【Enter】键,绘制完成的效果如图3-26所示。
Step 04 在命令行中执行XLINE命令,绘制两条相交的构造线作为辅助线,捕捉绘制的矩形中心处单击指定一点,如图3-27所示.在水平方向上捕捉矩形的中心单击指定通过点,如图3-28所示.在垂直方向上捕捉矩形的中心单击指定通过点,如图3-29所示.按空格健,结束绘制。绘制完成的效果如图3-30所示.
Step 05 再次在命令行中执行LINE命令,捕捉矩形的对角线,在矩形的左上角指定第一点,如图3-31所示,在矩形的右下角指定下一点(终点),如图3-32所示,按空格健结束.使用同样方法绘制另一条对角线,绘制完成的效果如图3-33所示.
Step 06 在命令行中输入OFFSET命令偏移矩形,输入偏移距离为20,选择矩形为偏移对象,向矩形内部偏移,按空格健,绘制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4所示.
Step 07 再次在命令行中输入OFFSET命令偏移矩形,输入偏移距离为20,选择通过偏移得到的矩形为偏移对象,向矩形内部偏移,按空格健,绘制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5所示.
Step 08 按照相同的方法向矩形内再偏移出5个矩形,绘制完成后的效果如图3-36所示.
文章分享:
solidworks书籍浏览
(点击图片浏览)
本站提供在线观看,
及软件配套的
推荐内容:
ICP备案号:浙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图软件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