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高考分数乐平市乐中29班高考分数

乐平市站列车时刻表_列车时刻表_911查询
乐平市站列车时刻表
出发站到达站输入城市或车站的名称,汉字、拼音均可,例如 乐平市 或 LEPINGSHI
乐平市 乐平市站 乐平市站列车时刻表 乐平市站火车时刻表 乐平市站在哪儿 乐平市站时刻表
乐平市站乐平市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乐平市站始发车次0辆,乐平市站途经车次9辆,乐平市站终到车次0辆。乐平市站 途经车次 (共9车次)车次始发站到达站车型发时到时历时里程票价详情18:02次日 22:3628小时34分1924公里12:16次日 17:0128小时45分1924公里11:10次日 21:5534小时45分2256公里16:10次日 11:0418小时54分1004公里12:28次日 06:0017小时32分997公里07:10当天 12:395小时29分302公里16:34当天 21:525小时18分302公里13:45当天 18:254小时40分302公里07:08当天 12:185小时10分302公里列车时刻表为您提供乐平市,乐平市站,乐平市站列车时刻表,乐平市站火车时刻表,乐平市站在哪儿,乐平市站时刻表
江西省景德镇市车站
江西省景德镇市周边车站
别人正在查
乐平市站 直达车站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19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4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7个)身体健康
&2018  京ICP备号-3 京公网安备 66号 
911查询大全 微信公众号微信扫一扫关注乐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日&&&查看次数:
次&&&作者:乐平市人民政府
乐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乐平市人民政府
二○一六年二月
第一章& 发展基础... 1
第四章& 发展目标&&&&&&&&&&&&&&&&&&&&&&&&&&............8
&&&&&&&&&&&&.&&&&...11
第二章&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加速园区升级改造&&&&&&&&&&&&.....&&12
第一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13
第二节& 推进园区平台建设&&&&&&&&&&&&&&&&&&&&&&&&.13
第三节& 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14
第四节& 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力度&&&&&&&&&&&&&&&&&&&&&&.14
第三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14
第一章& 依托优势产业&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15
第一节& 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15
第二节&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15
第三节& 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16
第四节&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16
第五节&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17
第二章& 实施蔬菜富民战略& 做优做强&江南菜乡&品牌&&&&&&&&&&&.17
第一节& 优化蔬菜产业发展路径&&&&&&&&&&&&&&&&&&&&.&&18
第二节& 完善蔬菜市场流通体系&&&&&&&&&&&&&&&&&&.&&&&18
第三节& 延伸蔬菜产品加工体系&&&&&&&&&&&&&&&&.&&&&&&19
第四节& 发展蔬菜良种繁育体系&&&&&&&&&&&&&&.&&&&&&&&19
第五节& 建设国家蔬菜标准园&&&&&&&&&&&&&.&&&&&&&&&&20
第三章& 按照&四区四型&要求&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20
第一节& 加快乐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
第二节& 大力推进&一乡一园&工程&&&&&&&&&&&&&&&&&&&&.21
第三节& 发挥跨园区引领作用&&&&&&&&&&&&&&&&&&&&&&.&21
第四章&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优化农业组织方式&&&&&&&&&&&&.&&&21
第一节&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1
第二节&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22
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2
第五章&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2
第一节&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2
第二节& 推进养殖企业标准建设&&&&&&&.&&&&&&&&&&&&&&&22
第三节&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22
第四节&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22
第四篇& 创新社会服务理念& 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3
第一章& 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 大力打造物流强市&&&&&&&&&&&&&&.23
第一节&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3
第二节&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23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23
第四节& 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24
第二章&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4
第一节& 不断发展壮大商贸商场&&&&&&&&&&&&&&&&&&&&&&.24
第二节&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24
第三节& 构建现代商业网络体系&&&&&&&&&&&&&&&&&&&&&&.25
第三章& 大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旅游业发展&&&&&&&&&&&&.25
第一节&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25
第二节& 不断丰富乐平旅游资源&&&&&&&&&&&&&&&&&&&&&&.25
第三节& 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6
第四章& 加大金融机构招商力度& 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26
第一节& 大力引进金融机构& 拓宽金融渠道&&&&&&&&&&&&&&&&&.26
第二节&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规范资本市场&&&&&&&&&&&&&&&.27
第三节&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 打造金融示范区&&&&&&&&&&&&&&&&.27
第五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社会发展支撑力&&&&&&&&&&&&&&&&.27
第一章& 推进交通网络建设& 加快构建交通综合枢纽&&&&&&&&&&&&&.28
第一节& 大力推进路网建设&&&&&&&&&&&&&&&&&&&&&&&&.28
第二节& 加快推进铁路网建设&&&&&&&&&&&&&&&&&&&&&&&.28
第三节& 着力推进乐平港区建设&&&&&&&&&&&&&&&&&&&&&&.29
第四节& 加强站场和物流园区建设&&&&&&&&&&&&&&&&&&&&&.29
第二章& 健全防洪抗灾体系& 切实强化水利安全保障&&&&&&&&&&&&&.29
第一节& 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29
第二节& 构建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30
第三节& 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30
第四节& 大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30
第三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30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给排水系统&&&&&&&&&&&&&&&&&&&&&&.30
第二节& 构建稳定的能源供应系统&&&&&&&&&&&&&&&&&&&&&.31
第三节&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31
第六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32
第一章& 完善城镇体系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发展格局&&&&&&&&&&&&&.32
第一节& 推行多规合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33
第二节& 加快产城融合& 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34
第三节& 推进镇村联动建设&&&&&&&&&&&&&&&&&&&&&&&&.34
第二章& 突出城市综合建设& 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34
第一节& 加快市政道路建设&&&&&&&&&&&&&&&&&&&&&&&&.34
第二节& 加强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建设&&&&&&&&&&&&&&&&&&&&.34
第三节& 加强城镇信息互联发展体系&&&&&&&&&&&&&&&&&&&&.35
第四节& 促进房地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35
第三章&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35
第一节&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35
第二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6
第七篇&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6
第一章& 推进资源能源节约& 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37
第一节& 节约集约用地&&&&&&&&&&&&&&&&&&&&&&&&&&.37
第二节& 强化节能降耗&&&&&&&&&&&&&&&&&&&&&&&&&&.37
第三节&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37
第四节& 推进节约用水&&&&&&&&&&&&&&&&&&&&&&&&&&.37
第五节& 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38
第二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38
第一节& 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38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38
第三节&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39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39
第三章&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发展&&&&&&&&&&&&&&&&&&&.40
第一节& 大力开发清洁能源&&&&&&&&&&&&&&&&&&&&&&&&.40
第二节& 加快发循环经济&&&&&&&&&&&&&&&&&&&&&&&&&.41
第三节&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41
第八篇& 振兴科教文化事业& 提升社会文化创新力&&&&&&&&&&&&&&&&.41
第一章& 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助推经济发展&&&&&&&&&&&&&.42
第一节& 搭建创新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2
第二节& 实施科技工程&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42
第三节& 加强园区建设& 抓好科技&五入园&&&&&&&&&&&&&&&&&.42
第四节& 强化人才支撑& 抓好体系建设&&&&&&&&&&&&&&&&&&&.42
第五节& 强力推进大众创业& 激发创业热情&&&&&&&&&&&&&&&&&.43
第二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提升人民文化素质&&&&&&&&&&&&&.43
第一节& 规范发展学前教育&&&&&&&&&&&&&&&&&&&&&&&&.43
第二节&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44
第三节& 普及发展高中教育&&&&&&&&&&&&&&&&&&&&&&&&.44
第四节& 着力发展职业教育&&&&&&&&&&&&&&&&&&&&&&&&.44
第五节& 积极发展老年人教育&&&&&&&&&&&&&&&&&&&&&&&.44
第六节&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45
第七节& 建设高效优质教师队伍&&&&&&&&&&&&&&&&&&&&&&.45
第三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45
第一节&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5
第二节&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46
第三节&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46
第九篇& 全面增进人民福祉& 推进幸福新乐平建设&&&&&&&&&&&&&&&&.46
第一章& 积极促进社会就业创业& 增加人民群众收入&&&&&&&&&&&&&.47
第一节& 切实促进社会就业&&&&&&&&&&&&&&&&&&&&&&&&.47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47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47
第二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48
第一节& 健全基本社会养老制度&&&&&&&&&&&&&&&&&&&&&&.48
第二节&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48
第三节&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48
第四节&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48
第三章&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49
第一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49
第二节& 优化体育健身资源配置&&&&&&&&&&&&&&&&&&&&&&.49
第三节& 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49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50
第五节& 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50
第六节&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50
第四章& 切实实施精准扶贫& 大力推进扶贫攻坚&&&&&&&&&&&&&&&.50
第一节&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50
第二节& 健全扶贫脱贫保障机制&&&&&&&&&&&&&&&&&&&&&&.51
第三节& 加快扶贫救助体系建设&&&&&&&&&&&&&&&&&&&&&&.51
第四节& 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51
第五节& 抓好蔬菜扶贫工程建设&&&&&&&&&&&&&&&&&&&&&&.52
第十篇&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促进社会和谐平安&&&&&&&&&&&&&&&&&.52
第一章& 深化平安乐平建设&&&&&&&&&&&&&&&&&&&&&&&&.52
第一节& 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52
第二节& 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2
第三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53
第四节& 扩大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53
第二章& 深化诚信乐平建设&&&&&&&&&&&&&&&&&&&&&&&&.54
第三章& 深化法治乐平建设&&&&&&&&&&&&&&&&&&&&&&&&.54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4
第二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55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55
第十一篇& 持续提升开放水平& 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55
第一章&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面提高引资质量&&&&&&&&&&&&&&&.55
第一节& 抓住战略机遇&&&&&&&&&&&&&&&&&&&&&&&&&&.55
第二节& 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工程&&&&&&&&&&&&&&&&&&&&&&.55
第三节& 科学制定招商目录&&&.&&&&&&&&&&&&&&&&&&&&&56
第四节& 统筹推进&引进业&和&走出去&&&&&&&&&&&&&&&&&&.56
第二章&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56
第一节& 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56
第二节&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57
第三节& 加强出口创新能力建设&&&&&&&&&&&&&&&&&&&&&&.57
第四节& 完善外贸发展综合环境&&&&&&&&&&&&&&&&&&&&&&.57
第十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 建立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57
第一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57
第一节& 坚定不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7
第二节& 加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58
第三节&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58
第二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58
第一节& 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58
第二节&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58
第三节& 建立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59
第四节&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59
第十三篇& 切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59
第一章&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59
第一节&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59
第二节& 试行&多规合一&平台建设&&&&&&&&&&&&&&&&&&&&.60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考核机制&&&&&&&&&&&&&&&&&&&&&&.60
第二章& 强化配套政策保障&&&&&&&&&&&&&&&&&&&&&&&&.60
第一节& 加强政策引导& 推进产业升级发展&&&&&&&&&&&&&&&&&.60
第二节& 增加政府投资&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61
第三章& 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61
第一节&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61
第二节&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62
第三节&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62
&&&&&& 乐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年),根据《中共乐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阐明市委的战略意图,确定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政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紧紧围绕建设&实力雄厚、生态宜居、社会和谐&新乐平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奋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顺利完成。相继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被列为国家级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连续几年获全省固投先进县(市、区)和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市、区),成为全省文明城市、县域经济十大活力县(市)、十佳宜商城市和最具吸引力投资目的地。
一、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实现五年翻两番。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265 亿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9亿元,年均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8亿元,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37亿,年均增长20.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839元和12729元,提前一年完成规划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6:59:25优化到2015年的12.9:56.2:30.9。&十二五&期末,乐平市已成为全省县(市、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完成&七横六纵&城市路网布局,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9.1平方公里。五年新增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二医院等3家医院,建成了洪皓森林公园、天湖公园二期和东湖公园二期等3个大型公园及教育园区、九小等4所学校。新增新区主干道及支路20余条,人均道路面积由11.43平方米提高到13.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2平方米提高到12.28平方米,城市化率提高了4.14个百分点。镇村联动干道改造提升工作荣获全省先进,众埠、涌山、洪岩等重点示范镇建设整体推进;完成74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改水、改厕、改路、绿化、亮化任务。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206国道改造34公里,顺利通过了国检。德三线、汪乌线乐弋段等省道改造约100公里,县乡道路升级210公里,旅游公路建设32公里,城市外环全线贯通,对外交通更加通畅。投入12.1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牌楼圩农田防护、城北新区排水渠和排涝站建设、乐北排涝总站更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和浯口、后港、城市防洪等工程;对镇桥联圩、畲湾联圩、中州圩、勤俭水库和196座(2)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启动了众埠、十里岗防洪工程和山塘整治、水土保持、碧湾拦河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高了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完成了城西110千伏变电站、乐华110千伏变电站、大田变电站扩建等工程,用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缓解了农村电压低状况,农村用电量得到了提升。城区电信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化,为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
四、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实施了乐安河沿岸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二期试点工作全部完成。加强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园区动力管网建设工程,引进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与北京雪迪龙等知名公司和环保专业机构合作制定企业废气污染因子监测监控方案,着力解决工业园区&三废&治理问题;加强园区生态防护林建设,亮化道路3条,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治了小(2)型以上水库肥水养鱼,严厉打击了农村小冶炼等非法排污行为。完成人工造林10.47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向省政府申报共库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向景德镇市政府申报农村供水水源地14处,落实了&一大四中&水库水源地保护经费,全市人民喝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五、和谐基础更加稳固。建立部门、乡镇、园区、企业联动的就业长效机制,新增城镇就业4041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8901人;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和高中教学质量,2015年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及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100%、93.7%、81.43%,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五年一次的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中获得全省前三名,乐平作为省样板县接受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4亿元。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医疗救助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农合参合率、直报率、报销比率、封顶额连续居全省前列。新建保障性住房24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48万元,实现了城区人均住房10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获得全省先进。南窑唐代遗址考古发掘入选201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古戏台建造技艺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镇桥浒崦古戏台成功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并稳定在全省第一方阵,公检法司成绩突出,2014年被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打击小煤窑非法开采连续实现&双零&目标,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
六、政治生态更加清明。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反腐倡廉成效显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政风行风全面好转,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全面展开。
乐平市&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 实& 际
十二五目标
2015年 实& 际
1、地区生产总值(GDP)
2、农业增加值
3、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服务业业增加值
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财政总收入
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 总人口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市既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从发展的机遇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总体趋于稳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面深化改革将集中释放改革红利,国家聚焦聚力于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江西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利于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后发优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经济人均总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攻坚任务重;社会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法治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全市上下务必适应和把握新常态,敢于面对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压力,勇于担当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紧盯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双重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机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率先翻番、同步小康&为目标,建设工贸强市、打造江南菜乡、保护生态家园,奋力开创&实力雄厚生态宜居社会和谐全面小康&新乐平的新境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以发展理念的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培植发展优势。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共享发展。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努力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发展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对外合作共赢,推进开放发展。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对接、合作共赢,努力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全面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总量结构升级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坚持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崛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相互协调的新路子。
&&坚持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乐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乐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完善乐平法治体系建设,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定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乐平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
第四章 发展目标
按照&率先翻番、同步小康&的总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环境和条件,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8.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10.5%。
&&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占GDP的比重达到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单位GDP能耗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有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0%,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4岁;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社会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简政放权全面落实,政府职能明显优化,市场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乐平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累计或年均增长(%)
经 济 发 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转 型 升 级
三产比例(%)
12.9:56.2:30.9
互联网普及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民 生 福 祉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人均预期寿命(岁)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生 态 文 明
新增用地规模(万亩)
省下达的目标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省下达的目标
单位GDP能耗降低(%)
省下达的目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省下达的目标
森林发展:
森林覆盖率(%)
森林储蓄量(万立方米)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重(%)
空气质量:
县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省下达的目标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省下达的目标
& 注:1、人均地区生产值换算为美元,仍然以规划出台时汇率6.8:1匡算;
&&&&& 2、[ ]为五年累计值
第二篇& &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深入推进工贸强市战略,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高效集约、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体系。
第一章&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按照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起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5+2&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发展
下大力气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资源、技术和区位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向工业园区集聚,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矿产建材、绿色食品五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发展格局。重点推进金龙化工扩产及热电联产、恒盛化工扩产续建、吉翔医药化工扩产、江维厂技术改造、乐浩煤矸石发电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大力支持天新药业维生素H、维生素D3和叶酸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投产,全力支持为民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新型焊接机投产和飞机配件制造,着力实施乐平市酿酒厂、乐平市绿乐食品有限公司、乐平食品厂现有生产线升级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节& 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光伏能源、电子信息两大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通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培育骨干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光电、节能环保、陶瓷电器、煤电一体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倍增。主动承接景德镇市陶瓷、汽车、航空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景德镇市优势产业的链条发展,重点实施陶瓷新材料、北汽昌河汽车和直升机装备制造产业补链,承接产业延伸。
第三节 加快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高起点、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用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将技改投资向高效、低碳的项目和国家鼓励的项目倾斜,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中医药产业,着力实施景德中药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重点推进乐平工业园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化工和医药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不断加大对环境破坏大、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快企业的循环化改造,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改、环保项目资金支持,特别是要淘汰落后化工、医药产能,促进化工和医药企业向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加速园区升级改造
第一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依托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化工和医药产业集群,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重点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和企业循环式生产,着力培育循环型企业,以世龙实业、天新药业和吉翔医药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为核心,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下游企业,不断完善和延伸氯碱基础化工、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力争&十三五&期间,建立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5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150家,培植10个省级以上的精品名牌工业产品、5个绿色标志认证产品和4家上市公司。
第二节& 推进园区平台建设
坚持&抓园区、抓项目、抓产业&,大力推进206国道工业走廊、塔前工业区建设,积极承接景德镇市陶瓷、汽车、航空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塔山工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加快金山工业区建设步伐,努力打造产城结合典范;不断优化和完善乐北能源建材基地的产业功能布局;加快众埠返乡创业园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全市轻纺、食品、鞋服类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区;推进童家山工业区&退城进园,腾笼换鸟&工作;逐步形成以乐平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精细化工基地、以机械制造、陶瓷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光伏、建筑建材、轻纺工业为主的金山工业基地和塔前工业基地、以乐北建材能源基地为主的建材能源开发区,实现乐平工业产业大发展。
第三节 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用工程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推进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水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推进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设立园区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渣,严控废气排放。重点推进乐平工业园生态化升级改造,加大园区水、气、固废生态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园区对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能力。
第四节& 强化园区招商引资力度
不断强化乐平市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型企业,大力引进化工、医药等乐平市优势产业的下游补链企业,着力引进劳动密集型无污染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依托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不断承接景德镇市陶瓷、汽车、航空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景德镇市优势产业的链条发展,重点实施陶瓷新材料、北汽昌河汽车和直升机装备制造产业补链,着力打造陶瓷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汽车零配件集散地和直升机配套设备生产中心,努力将乐平市工业园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与景德镇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工业体系。
第三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四化同步&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立体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格局,重点打造三大区域,即&核心区&、&示范区&及&辐射区&,形成现代示范农业引领,精品休闲农业带动,有机生态农业互助的发展格局。
第一章 依托优势产业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特色化、绿色化、生态化和现代化发展。
第一节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粮食稳定增产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发展油料生产,多油并举稳定食用植物油商品率。大力推进&兴菜富民&战略,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壮大产业&的思路,推进蔬菜产业的&大生产、大流通、大加工、大发展&。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生产,加快发展肉禽和牛、羊等食用动物养殖,提升水产品品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水果、茶叶、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加快形成鸬鹚、高家、礼林、乐港、十里岗等&光农互补&产业新格局。
第二节 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加快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重点,推行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集中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场)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业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市场监督等管理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健全检验检测体系。
第三节 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强优质超级稻、双低油菜、杂交棉花等新品种推广,大力推广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机械化深松整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快速诊断检测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
第四节&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鼓励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料,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第五节&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和民俗农庄、民俗观光村、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户&,形成近郊农家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怡情观光游、山区森林生态游等现代休闲农业格局。
专栏1: &十三五&期间乐平农业重点发展区域
&十三五&期间乐平市农业重点发展的区域分布为三大区域,即&核心区&、&示范区&及&辐射区&。
核心区:位于乐平市中东部,&十三五&期间,该区域的发展定位是:建成&乐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的整体规划为&一心两翼五区&,即:以乐平中节能光伏农业基地为中心,以众埠、鸬鹚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及众埠、高家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为两翼,以现代农业生产展示区、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区、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及农产品现代物流区为五区。
示范区:该区域分布在乐平市平原地区。&十三五&期间,该区域的发展定位是:在稳定粮食生产大前提下,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加快发展以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提高信息化、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辐射区:该区域主要分布在乐平市的山区、丘陵地区。&十三五&期间,该区域的发展定位是:牢固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生产布局,加强农牧互补、农旅结合等生态发展模式,加快该区域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态平衡,循环发展。
第二章& 实施蔬菜富民战略 做优做强&江南菜乡&品牌
坚持把蔬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率先小康的重要抓手,用工业理念谋划蔬菜发展,依托&江南菜乡&品牌,突出抓好市场、加工、基地等关键环节,着力把乐平建成江南最大的现代化蔬菜生产加工及供应基地
第一节 优化蔬菜产业发展路径
着力打造以塔山为代表的精细叶菜基地,以镇桥镇、乐港镇、接渡镇为代表的莴笋、毛豆、地瓜、大白菜、马铃薯等特色菜基地及以众埠镇、鸬鹚乡、浯口镇、高家镇为代表的订单菜基地,积极融入全省优质蔬菜产业建设体系,唱响江南菜乡品牌;依托&江南菜乡&品牌,突出抓好市场、加工、基地等关键环节,着力把乐平建成江南最大的现代化蔬菜生产加工及供应基地。
专栏2:&十三五&期间乐平市蔬菜产业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蔬菜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到2020年,乐平市蔬菜新增基地种植2万亩,播种面积达40万亩,蔬菜产品实现绿色保健化,培育商品菜&品牌&5-10个;乐平市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达180万吨,交易额突破30亿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增加到20万吨,培育1-2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蔬菜新型经营主体100个,打造加工产值超亿企业1-2家,创建省级龙头企业10家,新增&三品一标&10个,带动农户增加到10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增加到4000元;建立健全蔬菜产业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保障、工作指导和协调体系,提升蔬菜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使乐平市跻身全国的蔬菜大县(市)和江南地区的蔬菜强县(市)之列。
第二节& 完善蔬菜市场流通体系
繁荣乐平市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加工设施、扩建冷库、新建质量检测中心、增加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化交易系统,建成跨地区辐射全国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加大新型流通方式创新力度,建设蔬菜冷链系统,构建城市蔬菜配送中心,加快发展电商营销;实施&品牌&战略,定期举办江南&乐平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招商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扩大&品牌&在江南乃至全国市场认知度;培育壮大蔬菜产业新型营销主体,建立健全乐平市蔬菜行业协会。
第三节 延伸蔬菜产品加工体系
以绿乐公司为核心,规划组建大型蔬菜精深加工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脱水蔬菜、净菜配送,力争形成全省第一、全国知名的蔬菜加工企业;开发特色休闲蔬菜产品,拓宽蔬菜加工领域,形成结构众多、品种齐全、体系完备的保健、休闲系列蔬菜食品;规划建设腌渍蔬菜加工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蔬菜精深加工,扩建万吨级蔬菜加工厂;建设森林菜加工区,以洪岩镇为核心,建立山野菜生产基地;组建省级蔬菜加工企业集团。抓好以中节能和中电投农光互补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发展集新型能源、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蔬菜立体产业,努力打造全国新能源光伏农林示范基地。
第四节& 发展蔬菜良种繁育体系
着力实施以乐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为中心的优良地方品种提纯繁育基地建设,合作共建外向良种繁育基地,为特色蔬菜品牌提供良种保障。
第五节 建设国家蔬菜标准园
按照巩固老菜区、提升新菜区的思路,着力抓好蔬菜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实施乐平市蔬菜标准园建设,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专栏3: &十三五&期间乐平蔬菜产业六大基地建设
1.反季节商品菜基地:以乐港镇、镇桥镇、塔山街办等镇(乡、街办)为中心兴建反
季节商品蔬菜基地8万亩。
2.地方名优特菜基地:开发地方名优产品,如乐平莴笋、乐平苦瓜、乐平灯笼椒、乐平地瓜、乐平水芹、乐平萝卜,到2020年全市新增地方名优蔬菜种植基地8万亩。
3.水生菜基地:在后港镇、塔前镇、农科园等镇(乡、街办)兴建水生菜基地2万亩,
发展水芹、田藕、茭白生产。
4.加工菜基地:以临港镇、众埠镇、礼林镇、高家镇为中心兴建腌渍加工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以众埠镇、鸬鹚乡、十里岗镇为中心兴建出口速冻菜和保鲜菜基地5万亩。
5.食用菌基地:以中节能成套食用菌产业体系为支撑,重点打造接渡金针菇、后港袖珍菇、乐港平菇、高家木耳、鸬鹚及涌山塔前等地香菇产业基地,实现2000万袋规模。
6.生态观光基地:以江西乾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5000亩生态观光园为引领,逐步形成众埠黄铁炉高科技展示观光、中电投农(林)光互补项目观光区等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基地。
第三章& 按照&四区四型&要求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一节 加快乐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运营的原则,以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四型&农业为目标,加快乐平中节能光伏农业基地和众埠、鸬鹚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及众埠、高家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乐平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将乐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农业种养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商贸物流区和综合服务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农业产业聚群,引领带动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格局,在全市形成蔬菜、茶果、中药材、畜禽、水产、光农互补等10个左右有一定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
第二节 大力推进&一乡一园&工程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强化物质装备,培养新型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第三节 发挥跨园区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通过产业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推动创建一批不同层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形成各级各类示范园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四章&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优化农业组织方式
第一节&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示范合作社示范农场建设行动,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发展电子商务和&农超对接&,强化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带动能力。&
& 第二节&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依托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各类农业园区,选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
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努力减轻人畜共患病危害。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一节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第二节& 推进养殖企业标准建设
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乐平花猪国家级原种场,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第三节&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加强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水稻栽插机械化,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积极推进养殖业、园艺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农用航空。
第四节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推动&123+N&的智慧农业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在农业设施中的集成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直销、农超(社)对接、展示展销等现代营销。
第四篇& 创新社会服务理念 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的总体思路,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和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打造覆盖赣东北等周边地区的服务业高地。
第一章 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 大力打造物流强市
第一节&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布局,加大交通基础建设,使交通更便捷,网络更完善;大力推进航运、陆运和铁运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航路、铁路、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大力发展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形成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推进网络化和系统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和功能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第二节&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实施&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推进乐平市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鼓励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吸引国内著名物流企业落户乐平;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兼并、联合,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本土物流企业。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大力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向农村发展,加快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连锁店建设;加快农超对接步伐,搭建农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建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物流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和集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鲜活农产品冷链体系。
第四节& 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
重点推进乐平市赣东北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形成覆盖整个赣东北的货物综合集散、仓储中心;支持乐平市赣东北现代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建设,建设成新型一站式服务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商业及生活配套的综合体,打造涵盖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仓储物流、产品加工配送等多层次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服务赣东北的现代农副产品交易平台。
第二章&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不断发展壮大商贸市场
依托新建的翥山天城、新时代广场、万尚广场和光和广场等新型商贸设施集聚区,建设大型专业卖场,加快建设城区核心商圈;大力培育和建设赣东北商贸城、中远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市场、城东商业中心、红星美凯龙和汽车交易市场,打造大型商贸市场集群,培育一批成熟专业商贸市场、大型商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新增一批大型休闲购物超市。
第二节&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推进乐平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本土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打造赣东北地区最大的实体和电子商务中心,培育若干家注册用户超过1万户的本土第三方平台,切实提高全市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抓好电商人才的培训及普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第三节& 构建现代商业网络体系
加快发展和建成商品贸易中心、消费购物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商务信息中心,着力构建城乡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加强培育新型商贸综合体成为流通龙头企业,规划并建设好新城区农贸市场,壮大现有小商品和蔬菜批发市场;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建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等各类网点,形成门类齐全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建成一批标准化商业社区。
第三章& 大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旅游业发展
第一节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着力做优&六区&,促进旅游业大发展。以洪岩仙境为核心,做优以历居山、翠平湖为主要资源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以砚山景区、涌山历史名村为主要资源的文化体验旅游区;以镇桥江南蔬菜基地、众埠返乡创业园、中节能农光互补项目区、中电投农(林)光互补项目区、鸬鹚乡倪坞村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为主要资源的乡村休闲旅游区;以古戏台博览园、南窑为主要资源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文山怪石林景区和红十军建军旧址为主要资源的红色革命旅游区;以名口亿年硅化木遗址和军山摩崖石刻为主要资源的访古科考旅游区。
第二节 不断丰富乐平旅游资源
大力依托乐平市&红色、绿色、古色&三大特色旅游资源,着力建设东部、南部和西部旅游带,加快构建&多彩乐平&;重点开发以赣东北特委旧址、红十军建军旧址和方志敏旧居为主的红色旅游,加快打造以乐平古戏台、涌山历史文化名村、砚山古民居等为主的古色旅游;积极融入昌九景&金三角&、景上鹰&银三角&以及&六山、三湖、四名城&的区域旅游格局,利用南昌、景德镇、婺源等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优势,带动全市旅游大发展;重点打造文山怪石林&&红十军旧址&&众埠蔬菜基地&&接渡南窑等精品旅游线路。
第三节& 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着力实施赣东北精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重点推进洪岩至婺源、景德镇至涌山至洪岩的旅游公路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建设水平,做大做强洪岩仙境和怪石林景区,恢复国家4A级景区应有面貌;加快乐平城市旅游服务站、乐平市洪岩镇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和乐平市众埠镇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依托乐平东方国际酒店,打造一批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的星级饭店。
专栏4: &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的旅游产业格局
&一核&:即以乐平中心城区为核心,成为未来乐平市市域旅游集散与休闲购物中心。
&两极&。即洪岩仙境旅游区与文山怪石林旅游区,作为未来乐平市旅游发展的两大增长极。
&三带&:即东部旅游带:中心城区&洪岩&&历居山;中部旅游带:涌山&塔前&中心城区&&镇桥镇;南部旅游带:中心城区&&接渡南窑&众埠蔬菜基地&&红十军旧址&文山怪石林&十里岗&军峰湖。
&四区&:一是东北部洪岩仙境旅游区,二是北部砚山特色文化观光与温泉度假旅游区,三是西南中心城区休闲与城郊专题观光旅游区,四是南部文山石林&红十军建军旧址&&众埠蔬菜基地为怪石林综合旅游区。
第四章& 加大金融机构招商力度 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
第一节 大力引进金融机构 拓宽金融渠道
加快推进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进驻乐平设立支行,努力建成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构成的较为完善的银行业机构体系;引入若干家股份制银行或外资银行在乐平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保险公司设立独立法人机构,推动各类专业性保险公司设立。
第二节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规范资本市场
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鼓励企业到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和场外市场挂牌融资,重点扶持景德镇宏柏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积极引导康安实业、彩云食品、绿乐蔬菜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及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等筹集资金;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强化对民间借贷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创新财政性担保、商业化担保和自助性担保等运作模式,拓宽保险服务领域,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 打造金融示范区
动员社会力量营造诚实守信氛围,开展信用乡(镇)村建设,积极做好全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把乐平市打造为全市普惠金融示范区。
第五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社会发展支撑力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战略,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扩大规模、补足短板、提高标准、完善网络,加快建设综合立体、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章 推进交通网络建设 加快构建交通综合枢纽
第一节& 大力推进路网建设
加快路网建设,构筑南通北达、承西启东的公路交通网络系统;维持现有的北接景德镇市、九江市,南连鹰潭市、南昌市的纵向大交通格局,加强东西向主要交通通行能力;按照&三纵三横一环&的路网整体布局,加快市内路网建设,实现市内交通高效通畅;重点建设德昌高速乐平工业园(礼林)出入口、湾头出入口、乐平(众埠)服务区项目,加快推进206国道乐平至景德镇段拓宽改造、乐平城市外环道路、S306省道、S205省道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乐江线乐平段道路,重点突破接渡公路&瓶颈&;逐步改造和提升城镇道路等级,建立完善的市至镇(乡)、镇(乡)至镇(乡)和镇(乡)至村、村至村的农村公路网络。
专栏5: &三纵三横一环&公路网布局
&三纵&:一是济广高速景鹰段,继续发挥高速公路对乐平的经济拉动作用;二是G206,按一级公路标准修建,强化目前已经形成的纵向交通走廊和产业带;三是S205,提升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作为连接德昌高速公路与乐平市中心城区最为便捷的通道,同时是沟通乐平与景德镇、上饶市的主要通道。
&三横&:一是德昌高速公路,从市域南侧穿越境内,途径礼林镇、鸬鹚乡、名口镇等乡镇,是乐平市对接长三角的便捷通道;二是改建S306德三公路,提高省道道路等级至一级公路;三是改造S205,按照一级公路标准修建。
&一环&:乐平市域公路环线,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规划经过临港镇&&高家镇&&众埠镇&&礼林镇&&镇桥镇&&塔前镇&&双田镇等乡镇,该条线路建设,使得乐平交通便捷进入高速运输大通道。
第二节& 加快推进铁路网建设
完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超前规划,适时建设昌景黄高铁乐平站项目,形成乐平境内纵贯南北的经济动脉线,力争实现高铁线路建设的零突破;推进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规划搬迁乐平货运站,完善铁路与公路运输的衔接,发展形成大型的区域性客货转运中心与物流基地;推进高标准通站道路建设,形成铁路和公路联运系统。
第三节 着力推进乐平港区建设
大力提升乐安河原有航道,着力实施乐安河治理和乐安河36公里航道疏竣整治工程,不断提升航道技术等级,确保整体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全面建成鸣山、塔山、山下三个年吞吐量50万吨级以上港口,大幅降低乐平工业园、金山工业区、塔前工业区三大工业园区企业原料、产品的运输费用;加快实施港口疏港通道建设和完善其它航运配套设施,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
第四节 加强站场和物流园区建设
市区规划建设3个二级客运站和1个货运站,每个乡镇建成1-2个客运站,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实现&村村通&班车;规划建设4个通用集散型物流园区,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对外公路通道,实现货物在枢纽节点的快速集散、干线批量运输、中转分拨和高效配送,实现网络化、规模化运输,为区域性货物提供快速集散服务。
第二章& 健全防洪抗灾体系 切实强化水利安全保障
围绕防灾减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第一节& 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继续实施乐安河疏浚工程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完成大中型水闸建设,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重点推进市区防洪排涝系统和乐平市防洪减灾项目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第二节& 构建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抗旱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努力改善城镇发展、工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供水保障,全面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供水网络,强化管理监督。
第三节& 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
按照水功能区划要求,实施水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农村水利项目建设。
第四节& 大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成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要骨干水利工程的水文信息采集系统、水利自动化调度系统和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水利信息共享,水利信息化水平与全省信息化水平相适应。
第三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给排水系统
加快完善供水系统。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现有水厂及城区老管网技术改造工程,特别是老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建设和改造污水管网;加速推进磻溪水厂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加快完善排水系统,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加强城市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置率,提升园区污水监管能力,实行污水管网明渠明管;对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实行明沟化;合理统筹安排和推动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区的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全国示范百强县建设。
第二节& 构建稳定的能源供应系统
大力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完成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建立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加快何家至谭埠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线路和乐平龙口光伏110千伏接网工程建设,着力实施何家22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和中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全力支持乐平高家110千伏输变电、后港220千伏输变电和后港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线路建设,形成较为稳定的供电系统,全面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建立稳定的燃气供应系统,推进城区天然气项目建设步伐,完成景鹰挂线处天然气门站建设,承接上游管道天然气起源,建设天然气储配站,切实提高城市中心城区居民气化率水平,实现向金山、塔山两个工业园区供气;推进城区南入城口天然气门站建设,实现双向供气;推行分布式能源供应方式,不断提升天然气利用水平。
第三节&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力
全力抓好金融通讯中心、城北四星级酒店、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红星美凯龙、汽车城等建设工程,增强城市的承载功能;加大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加快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第六篇 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和市民化,稳步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力争到&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以城镇(集)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推动中心城区和乡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以产城融合为内生力,促进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提高城镇人口吸纳能力;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乐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章& 完善城镇体系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发展格局
第一节& 推行多规合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树立全域规划理念,积极探索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主、三副、三片、四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突出城区中心地位,重点打造城北核心城区,辐射全市发展。遵循&限定外延、发掘同涵&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促进中心城区和城镇协调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市域发展中心和发展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即通过区域中心及发展轴线强化整个区域的实力,形成核心带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专栏6:&& &一主、三副、三片、四轴&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市政府所在地,即乐平中心城区,&十三五&期间应优先予以发展,增强其作为市域中心的辐射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副&:主要包括众埠镇、涌山镇和洪岩镇三个乡镇。涌山镇为市域北部副中心,是乐平市东北部以发展建材工业、煤炭为主的工矿型边贸经济重镇;众埠镇是以商贸为主,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乐平市南部边贸城镇;洪岩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为乐平市域旅游重镇。
&三片&:中心片区是以乐平市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塔前、双田、浯口、礼林、镇桥,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北片区是以涌山镇、洪岩镇为核心包括临港、高家,是乐平市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地区,着重发展生态旅游和商贸业;东南片区是以众埠镇为核心,包括鸬鹚、名口、十里岗,该区域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均十分丰富,以商贸、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四轴&:&两主轴&:依托206国道改线形成的市域南北向发展主轴线和依托田乐、乐上公路形成的市域东西向发展主轴线;&两次轴&:依托田弋公路形成的中心城区连接中心镇众埠的发展轴线和依托乐涌公路形成的中心城区连接中心镇涌山镇的发展轴线。
第二节& 加强产城融合 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形成城乡协调、各具特色、紧凑有序的网络化城市体系。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强化中心城区建设;主要依托新206国道改线、大连路、迎宾路、东风路二期、洪岩路二期等主道路建设拓展,增强轴线发展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带动作用。借助行政中心,建设好城北新区服务设施,将城北新区建成城市的主中心;完善城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富有乐平地方特色的生态宜居社区和辐射本市及周边县市的商贸物流中心;开展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完成洎阳路、安平路等老城区主干道道路建设改造。加强金山组团的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展新德昌高速挂线的建设工作,启动城东南工业组团(塔山工业组团拓展)建设工程。至2020年,中心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容纳30万人口。
第三节& 推进镇村联动建设
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努力完善城乡公路、电力、信息通信和电子政务相沟通的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小城镇群,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抓好涌山、洪岩、众埠三个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加快旅游重镇洪岩镇建设,打造乐平旅游第一品牌;着力建设工业重镇涌山;加快返乡创业园建设,着力将边贸大镇众埠镇建设成为乐平市镇村联动工作的示范点;顺势推进镇桥、临港、塔前、礼林、双田等集镇建设。
第二章& 突出城市综合建设 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节& 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建设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一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市民出行方便、提升城区品位的道路,全面形成通畅的城市内环通道,加快推进城市外环道路建设;抓好中心城区和老城区停车场建设,重点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通道,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的亮点。
第二节& 加强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
以积极策应景德镇市&五城同创&为抓手,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达到新水平、跃升新高度。营造整洁的城市环境。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和城镇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加大城区绿化规模,提高城区绿化品质,全面提高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设好马端临文化生态公园工程,建设一条城市绿色生态走廊;进一步做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加快洪岩路二期、东风路二期、规划四路二期及城乡结合部等道路亮化工程建设
第三节& 加强城镇信息互联体系发展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乐平市互联网络平台,促进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云、基础地理信息图、公众参与网、基础和共享数据库、政务微信群和市民卡便民服务平台等&六个一&工程建设。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推进宽带信息网&最后一公里&和宽带互联网建设;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加强移动互联网无线接入建设,提高WIFI覆盖率;建设好符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平台,推动智能水利、智能交通、绿色农业、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智慧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实施互联网。
第四节& 促进房地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乐平市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乐平市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乐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第三章&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采取集镇联中心村、中心村带自然村的&镇村联动&模式,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市政、卫生、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流转给企业和种养大户;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面禁止小(二)型以上水库肥水养鱼;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文化类型,逐步改造旧村落、缩减自然村,保护古村落,建设特色村和生态村。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完成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启动建设垃圾发电项目,实现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
第二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一体化城乡交通路网、水务、电力、垃圾收运、社会治安等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民到中心镇或中心城区就业落户;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从农村迁出20万人,10万人进市城区,10万人进乡镇,城乡一体化互动性加强。
第七篇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乐平。
第一章 推进资源能源节约 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第一节& 节约集约用地
坚持以&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为基本原则,引导企业进区入园发展,实现土地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积极采取&腾笼换鸟&、鼓励流转、等价置换、合作经营、协商收回等方式,建立用地退出&通道&;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启动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统一规划、集中新建、成本预算、腾旧换新&模式,全面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有效改造&空心村&、&城中村&,推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或小城镇集中。
第二节& 强化节能降耗
强化企业节能监管,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工程;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和节能材料;加快推进绿色市政建设,推广清洁和低能耗车辆,创造低碳出行条件。
第三节&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促进矿产资源产业升级发展,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保护稀缺矿产资源,优化矿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动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创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矿业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节& 推进节约用水
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设施建设;严格实施项目建设&节水三同时&制度,加快化工等高水耗企业的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第五节& 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在特定区域积极开展轮作及休耕制度试点工作,缓解耕地、水源严重透支的局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
第一节& 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
继续实施造林、森林抚育及封山育林工程;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洪皓省级森林公园、东湖省级湿地公园、省级保障性苗圃;新建马端临生态公园。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大林下经济和高产油茶开发力度;着力发展仿古木雕产业,培育和扶持现有的木雕企业,打造一批仿古木雕产业的领军企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推进商品林林地流转为主线,积极稳妥放活经营权;创新林地流转形式,健康有序推进林地流转。推进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全力推进乐平市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帮助农民致富。力争到&十三五&末乐平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5%以上,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1.2%。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启动乐安河流域水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坚决关停并转废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严格项目审批程序,确保乐安河流域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共库水源地保护,修编乐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争取共库水源地列入江西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共产主义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申报工作;继续加大中心城区和城镇园林绿化力度,积极开展工业园区的生态林防护工作,完善&两带四区&绿色生态安全体系;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重点工程,试点开展矿山土地整理开发治理造地示范工程,探索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力争成为农村污水处理全国示范县。
专栏7: &两带四区&生态安全体系
&两带&:依托乐安河及大支流形成两条生态景观带,构成市域主要的生态绿廊。
&四区&:综合中心区、洪岩风景区、砚山风景区、城南风景区。其中综合中心区以乐安河、古戏台等生态敏感区为保护核心;洪岩风景区包括洪岩仙境、历居山景区等;砚山风景区位于城北,主要包括月湖温泉以及山下史前洞穴遗址、砚山古村落等;城南风景区包括泪滩双月、康山积翠、从玉画图、红十军建军遗址、赣东北特委旧址等自然、人文生态环境。
第三节&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
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园区内企业排污监管,园区内所有涉气涉水企业实行在线监测,杜绝企业偷排现象的发生,推进烟气脱硫和除尘设施改造;加强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要求,把尾气污染降到最低。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工业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加快建设生活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理等环卫基础设施,并与城镇建设发展相匹配;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跟踪监控,完善企业排污申报制度;进一步加强&三同时&验收工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乐平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使乐平市成为江西省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等先行示范区。着力完善科学化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建立上下游共同参与的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建立政府一把手负责的&河长制&,对河湖生命健康负总责。加紧推进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研究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探索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办法。积极推行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抓紧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排污权交易市场等,重点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建立乐平市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发展
第一节& 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大中型沼气池工程,积极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新建一批户用沼气池;推进光伏能源利用聚集区建设,适时引进风力发电项目,打造国家光伏农林示范基地。
第二节&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把绿色发展作为加快崛起的基本路径,实施工业清洁生产促进工程,重点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一批清洁生产项目,推进循环企业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循环化改造、农村清洁能源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鼓励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生产体系。
第三节&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加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普及教育,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加快树立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营造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完善公交体系,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加大加气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推进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分类投放意识与行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八篇 &振兴科教文化事业 提升社会文化创新力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努力建成颇具乐平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第一章 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助推经济发展
第一节& 搭建创新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国家级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乐平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创新示范基地。加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建成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节& 实施科技工程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力争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大突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程,新增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金山工业园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第三节& 加强园区建设 抓好科技&五入园&
落实科技机构入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政策入园,提高各项政策覆盖率;组织科技项目入园,力争70%以上的科技计划项目落户到园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入园,实行全方位服务;吸引科技人才入园,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四节& 强化人才支撑 抓好体系建设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在全社会营造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氛围。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引育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加强人才教育阵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对接,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人才。
第五节 强力推进大众创业 激发创业热情
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促进创新创业向不同所有制领域延伸、向各个产业领域拓展。降低准入门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改革。坚持政策引导,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落实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打造创业平台,培育众创空间,推进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支持城乡居民创新致富方式,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努力培育和壮大创业主体;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继续加大信贷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充分发挥乐平江南菜乡品牌优势,利用乐平市工业基础,激发大家创业热情:积极打造全省一流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街,推进大众创业。
第二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提升人民文化素质
第一节& 规范发展学前教育
力争每个乡镇建有一所中心示范幼儿园,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有证达标幼儿园,城区每个新建小区建有一所达标幼儿园;使乐平市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9%,学前二年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2%,三年平均入园率达96%。
第二节&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编制好城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和规划,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办学;积极办好特殊教育,满足特殊儿童受教育需求;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做到中、小学设施建设与城市学校统一标准,到2020年力争所有学校教学用房、教学装备标准化。新建市第十一小学,在城东规划建设第十二小学,以后港镇顾家小学为基点建设第十三小学;改建市三小、七小和八小;搬迁建设高家中学和新港中小学,在市中心城区再规划建设两所中学;努力实现六年级回归小学办学。使乐平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普及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8%以上。
第三节& 普及发展高中教育
全面落实高中教育普及工作,完善乐中分校后续建设,推进乐中分校独立办学,加强高中学校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办学;提升办学水平,二本以上上线率比&十二五&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景市领先,全省有名的办学目标。
第四节& 着力发展职业教育
做大做强职业中专,紧紧围绕乐平市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成一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实施好&蓝领工程&,力争年职业技术培训达10000人次,在校学生达3000人的规模。
第五节& 积极发展老年人教育
要以&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依托市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等群众文化设施,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积极兴办老年大学,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六节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特殊教育扶持政策,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大宣传和引导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氛围。
第七节& 建设高效优质教师队伍
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按照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及时补充各级各类教师;建立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强化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名校长、名教师&评选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第三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市、镇(乡、街办)、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古戏台文化博览园区,推进老北街历史民俗文化一条街建设;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中心等馆所的场馆硬件建设;大力推动镇(乡、街办)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建设。全面推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乡镇文化站等全部免费开放,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二节&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加强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推动提升乐平&洪马文化&、&赣剧之乡&和&中华古戏台博物馆&的知名度;做好南窑遗址、浒崦戏台、中国传统古村落以及赣东北特委旧址(荷园)、方志敏篁坞旧居、红十军建军旧址等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南窑遗址申报国宝工作并纳入景市古窑大遗址保护规划、赣剧乐平高腔的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和何家台历史文化街区申报保护工作。争取一批非遗项目入选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申报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重点打造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弘扬和传承人;
&& 第三节&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以&古色、绿色、红色&为主要内容,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古街、古戏台、江南菜乡&品牌,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基地,即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古戏台产业基地和农业旅游体验产业基地,形成文化产业集群。
第九篇 &全面增进人民福祉 推进幸福新乐平建设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章&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增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乐平市房价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