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太极的陈氏太极拳视频完整版受欢迎吗?

习传统礼仪 悟太极大道——河南正道携手郑州列子小学游学陈家沟
日,河南正道携手郑州列子小学太极文化游学活动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河南武协陈氏太极拳小架研究会、河南正道太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列子小学共同主办,活动以体验太极、学习国礼、参观游览、求索修远为主题。
郑州列子小学300名学生走进陈家沟,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中华礼仪文明精神,了解太极拳发展历史,体验太极拳基础架构定式,让孩子们在游学的过程中,通过游览的过程中参与、体验、学习、感悟中华传统礼仪、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主持人许涛
河南陈氏太极拳小架研究会、河南正道太极馆负责人李静致欢迎辞。郑州列子学校校长吴建增宣布活动开始。河南武协正道太极表演队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陈氏太极拳套路及器械表演。随后,河南正道太极拳馆总教官柴庆玉老师现场进行太极定式三式教学。
柴庆玉授课
太极拳表演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培训,包括武术见面礼、拱手礼、揖礼、汉服文化讲解等。培训结束后,随之进行的是感恩谢师礼。九名学生领礼,三百子弟齐礼共拜,礼拜尊长。首拜尊长:尊师在上,感恩不忘;再拜尊长:传道授业,毕生弘扬;终拜尊长:伦常教化,恩泽浩荡;感恩师长,永生不忘!
传统礼仪培训
谢师礼圆满礼成后,现场众人齐颂《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颂读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左起:柴庆玉、吴建增、李静
李静表示,本次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感谢郑州列子小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优秀载体太极拳有了全面的认知。通过此次陈家沟游学活动,让学生们对太极拳的起源、传承、发展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于今后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意义深远。李静还向为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付出辛苦努力的全体同仁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会继续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球首家太极拳门户网站,始于1997,专注太极文化传播推广20年!
太极拳传承人官方网站,为太极拳书史,为传承人立传!
今日搜狐热点你的偶像正在直播中,
可用的推荐票
炼神还虚境界的太极拳正道金丹演练
礼物加载异常,请点击重试
礼物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1)
登录后查看你的排名
我未上榜╮(╯▽╰)╭
最佳战绩:
本视频还没有人送礼╮(╯▽╰)╭
有钱任性,赏TA一个礼物呗~
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1)
0人正在看,条弹幕
本作品还没有弹幕╮(╯▽╰)╭
等你来一发!
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1)
投推荐票最多的观众
送礼值最高的观众
加载异常,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5)
同专辑作品
作者更多作品
我来说两句...
现在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加载异常,请刷新重试
王者荣耀星耀榜&&排名&第50名
加载异常,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5)
视频作者排行
新的一周开始啦,速来打榜赢福利!
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1)
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
(错误代码:001)
版权声明:
未经爱拍原创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转载、修改、复制、出版及其他方式使用本站视频。
确定取消关注TA (⊙o⊙)?
我再想想心意已决
下载爱拍APP
粤网文[8号
爱拍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所有 广州爱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爱拍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或微信
搜索 “爱拍原创”
关注爱拍官方微博
微博扫码关注或政府岂能造假&&请走诚信正道
------给河南省温县领导层正面提意见的公开信
尊敬的河南省温县领导同志们:你们好!
祝温县领导层在“十八大”选出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新的胜利,也祝温县在改变旧面貌中取得新的胜利!
信访人简介:李师融 男
现年83岁,退休高级工程师。杨式太极拳的源流研究者,《太极》杂志特约编委、中国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特聘研究员、海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科研工委顾问。
退休后,于1992年始,投身于太极拳源流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出版过三部源流著作:2000年出版《北派太极拳源流揭谜》(武当杂志社出版)全国发行。2007年6月出版《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在台湾逸文武学书馆出版。除全国发行外,也呈报国家体育总局及温家宝总理审定。2012年3月&&仍然在台湾出版,是《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一书。该书是代表传统太极拳多数组织的共同源流观,即“明代起源说”,尊武当山为太极拳发源地。尊张三丰、王宗岳、蒋发为“太极拳三代祖师”。不同意“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研究的目的是为国为民,保护我国太极拳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张三丰拳诀、王宗岳拳论、蒋发拳解,是众望所归的太极拳三代优秀经典。详细内容在该书有论述。(随函附上《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二册,《太极拳圣王宗岳考》一册,供参考)。此书已于2012年4月上报国家体育总局,请总局审定,并申请学术鉴定。也呈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备案。是见得国家、见得社会的光明磊落之作。
一、本函的目的和希望
2012年,全国各级政府都在换届改组,深信温县也不例外。现在应该是新的领导班子执政,新班子是党和国家严格审查而任命的优秀领导干部。必能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方针路线,取得新的政绩。过去的温县,不可否认也有成绩。但是,在全国太极拳人的印象中,是政风浮夸,突出表现在争夺“太极拳发源地”方面弄虚作假,2007年8月21日,由于体育总局下属的武术界管理机构背离“双百方针”,纯以权势干预,命名陈家沟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引起传统太极拳界公愤,反映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请求公正处理,同年11月,陈家沟门前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牌匾已被奉命摘下。但是,体育总局并没有将总理批示向太极拳界传达,中国武术协会将陈家沟被摘下的牌匾,转挂在温县县政府大门,令秘书长康戈武著文《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发表于《中华武术》2007年12期。这是在体育总局的保护下,公开与国务院批示唱对台戏的逆流号角,致使温县官方在2008~2012年,仍然自封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形成一股历时五年的逆流。陈家沟没有“太极拳发源地”的历史证据,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国务院按照国家既定的“双百方针”撤销其“发源地”称号,完全正确。“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确定的国家制度。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教导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武术界官方支持虚假的陈家沟为“发源地”,撤销“源流课题”和压制传统太极拳各派的争论,必然受到国务院撤销称号。温县政府应该有自知之明。仍然自封“太极拳发源地”。这就不是“学术争鸣”的问题,而是与国务院唱对台戏的逆流问题,国家若要问责追究,体育总局也不能保护。应该引起温县新领导班子的警惕,温县政府的以往错误,与新班子无关。但是,摆在新班子的面前,有两条道路的选择,或是要维持温县的“发源地”虚荣,或是维护国务院撤销陈家沟“发源地”的决定,希望走诚信的正道,及时改正前届领导的错误。愿新班子穿新鞋,不走老路。忠言逆耳利于行,请三思。
二、温县的“太极拳发源地”梦想,永远不会实现
(1)、太极拳发源于明初的武当山,历史证据确凿,经过传统太极拳源流研究者二十余年的考证,已经著书立论在全国发行(详见《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及《太极拳圣王宗岳考》二书)。尤其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山西省新绛县(古绛州)的太极拳圣王宗岳。已经考证清楚。唐豪的伪证,把清乾隆年代的《阴符枪谱》作者王学定冒充山右王宗岳,已被彻底推翻。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于1927年著《太极拳浅说》有中肯的评价:“张三丰之后,得其真传者,始以山右王宗岳见称,王氏述三丰遗论,著《太极拳论》、《行功心解》等多篇。说理精妙,言简而赅,今所流传者,实宗其说”。新绛县的刘晔挺先生就是亲自考证者,证据可靠,请认真阅读《太极拳圣王宗岳》。知道了“明代的王宗岳存在,清代的陈家沟就不可能成为太极拳发源地”。趁早丢掉“发源地”的梦想,少犯错误也有好处。
(2)、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由于某些权威(唐豪、顾留馨)的误导,否定武当山的发源地资格,错误地树立清代传入太极拳的河南省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是在清乾隆年间,由赵堡太极拳掌门陈敬柏私授太极拳而传入,(这是我在2001年6月,专程到温县赵堡实地考察,并撰文《赵堡掌门陈敬柏传拳陈沟考》,发表于《武当》2006年第一期。经历六年,陈家沟的传承人没有发表反对意见)。可见陈家沟并没有“太极拳发源地”的历史证据。此外,学拳于陈家沟的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遗言,也是承认陈家沟的太极拳是由“温州蒋派”之传(古之温州蒋派即现代的赵堡太极拳),所以,陈家沟不但成不了“中国的太极拳发源地”,在温县也不是老大哥。杨禄禅的遗言发表在《武当》杂志&1994年第5期23页,引自李派创始人李瑞东于光绪年间写的《李瑞东序》,其中有王兰亭代师传艺,授谱给李瑞东的传述:“余(王兰亭)当年从杨禄禅先师学艺,得诀之时,于授受之际,杨老师黯然泪下云:我学艺于河南温州(温县)陈长兴先生门下,苦练三十余年,屡试无二,方肯传授余之真诀。余得艺实非易事。余半生精力尽在于斯矣。倘一失传,深为可惜。温州蒋派真传,既蒙陈恩师尽传于我矣。倘若从我而失传,则余之罪过大矣。”此语表明,杨禄禅宗师已经证实。陈家沟的太极拳是赵堡传授,不是自创太极拳的发源地。所以,杨式太极拳遵照陈长兴的遗训,与赵堡太极拳一样,尊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杨氏传下的吴式太极拳、李(瑞东)式太极拳,都牢记陈长兴、杨禄禅的遗训,不管体育总局怎样吹捧陈王廷,总是不买账。
(3)陈家沟的名人陈鑫于民国17年农历九月初二撰文《辨拳论》说:“陈氏之太极拳不知仿自何人?后攻此艺者,代不乏人,如明之陈奏庭(王廷别名)”(引自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第271页)。这是陈家沟人自己承认的历史证据,是任何高官任何权威都抹杀不了的。因此,一直受到全国太极拳界的反对。
(4)、经不起“双百方针”的检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温县官方为了取得“太极拳发源地”的虚荣,闻名于世界。以不正当手段利诱拉拢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结成互利共同体,以权造假欺骗国人。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了《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课题(简称源流课题),头两年,任命河南师范大学的张志勇为课题主持人,由于领导干预,背离了以历史证据为依据的原则,作出虚假的结论,为陈家沟服务。上报到总局科技司,没有证据就不验收。2005年以来,由于体育总局科技司领导的源流课题坚持“以历史证据为依据”的原则,改组了课题组,陈家沟没有“发源地”的证据,就不让其通过,如果课题遵照“双百方针”的规定,通过学术鉴定,必然淘汰陈家沟的“发源地”称号。2007年,还是体育总局领导对陈家沟特别“关心”,撤销了不识抬举的《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课题。撤销了源流课题,就可以任由领导一手包办,不受“双百方针”的约束,领导说了就算数。但是,违反“双百方针”的错误,必然受国家的否定。
2007年3月,文化部派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验收组到陈家沟,验收“民间文化之乡”。温县领导曾经向该验收组申请,请求验收陈家沟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据康戈武的《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所述)。该验收组没有验收“太极拳发源地”的法定资格,只在陈家沟考察两天,居然可以验收“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政府为什么不对专业的《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课题组申请验收,却找外行的“民间文化之乡”验收组来验收。这个“太极拳发源地”是真的还是假的?温县领导应有“自知之明”。“验收”以后,武术界官方才能于2007年8月21日,强行命名陈家沟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授予牌匾,武术界官方的何青龙(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正式宣布;‘“经众多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认为陈家沟是中国的太极拳发源地,并经武术界认可”。这句话已表明,“陈家沟的发源地”的依据是某些外行专家(某验收组)的“认为”,不要证据也可以成为“发源地”。这样虚假的命名居然敢向国内外公布。这一行为严重违背我国的“双百方针”,损害明代建立的太极拳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张三丰拳诀、王宗岳拳论、蒋发拳解,是传统太极拳人尊为“三代经典”),激起传统太极拳人的强烈反对。源流研究者成都戚建海,海南李师融,以其出版的源流著作《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等,上书温家宝总理。反映官民矛盾,并请批转有关专家鉴定源流是非。约在2007年11月,陈家沟门前的“太极拳发源地”牌匾,被奉命摘下。这就说明陈家沟不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早已被国家淘汰。对于违反“双百方针”的错误,国务院撤销“发源地”称号完全正确。温县政府应该服从国务院的决定,改正错误。但仍然我行我素。
从以上材料看,陈家沟既没有自己的“发源地”证据,其太极拳历史比山西省新绛县王宗岳短,又没有全国太极拳界的社会认可,在总局的源流课题检验下,已经过不了“双百方针”的检验关。“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主席于1956年确定的国家制度。当然,过不了国务院的审查关。所以,不管是谁当国务院总理,都以“双百方针”来检验,就是国家体育总局的首长支持,靠权势来命名,虚假的“发源地”总是不可能通过。如果温县再继续自封“发源地”,只能是再失败的下场,奉劝清醒头脑。
三、掀起一股对抗国务院批示的逆流
由于体育总局并没有将国务院撤销陈家沟“发源地”的批示(简称“批示”)向全国太极拳界传达,致使虚假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两周年“吉日”之际,大办庆祝,并在网络向全国宣传。温县博物馆的等级是县级,却越级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展出的内容,完全砍掉明代的太极拳历史和文化遗产;树立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其意义很明显,就是陈家沟的“发源地”桂冠摘下,两年以后又升起了,这是用“中国”名义,否定中国的太极拳精华,可以肯定,不会是国家授权给温县否定国家的太极拳历史和文化遗产,这不会是国家机关有正式文件,授权给温县,为陈家沟的“太极拳发源地”翻案。是谁给予温县越级代表“中国”的资格。是谁给予温县大砍我国明代太极拳历史的权利?中国太极拳的明代太极拳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各派的太极拳史料中早有记载,它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之瑰宝,应该保护。国家结论还没有形成,任何高官任何组织都无权否定国家的历史文化财富。不但温县政府无权否定,就是国家体育总局也无权否定。
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能让某些领导个人任意损害,尤其是在国务院撤销了温县陈家沟的“发源地”称号之后,继续以“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名义,树立陈家沟为“发源地”,更显出一股逆流的气氛。这股逆流之所以在2008~2012年继续存在,与国家体育总局的保护伞有关。体育总局的领导与温县的关系非同一般,形同手足。一个国家级的直属权力机关忠于温县的造假,胜过忠于国家的“双百方针”,胜过忠于国务院的有关“批示”。这个现象是什么动力驱使呢?众所周知,为真理、为正义事业奋斗,为党国的利益奋斗,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但是,为别人谋取非法利益而造假,绝非正义之举。可以断定,就是利诱的驱动。据《人民网》2010年1月16日公布:“河南省温县前任县委书记董安民受贿200万元,已受审”。这样的贪官执政,与体育总局有关领导的勾结,有无贿赂行为值得注意。人民对此自有看法,纪检监察机关会有正确判断。
四、逆流前后的弄虚作假及非法活动
限于篇幅,本函仅举两件典型事例,余不赘述:
(1)、对明代建立的赵堡太极拳派,利诱与威胁并举,要其篡改拳史及师承,并利诱其下属组织(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卖祖求荣。招降纳叛而损害太极拳历史和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001年6月,我到温县赵堡镇进行拳史考察。耳闻目睹一怪事。约在年初,温县某官员奉体育总局太极拳管理层(康戈武)的指示,向“赵堡太极拳总会”(简称“总会”)摊牌,要总会自动否认其源出于明代的拳史,和否认其历代祖师,并要承认,是“陈家沟陈王廷的传承”。同意这些条件,就可以由体育总局太极拳管理层承认和公布为“全国的太极拳六大派之一”,并帮助发展组织,否则“顺我者昌,逆我者废”。这就是用行政权力强迫太极拳组织篡改历史。“总会”不能否定我国明代的太极拳历史,不能卖祖求荣,不能承认虚假的“陈王廷为中国太极拳创始人”,宁愿受压也不接受条件。该官员又与“总会”下属的“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的代表和有禄洽谈,结果双方同意,协议成交。和有禄默认“陈王廷是和式太极拳的祖师爷”,否认赵堡的明代太极拳历史。
和式太极拳的代表人和有禄于1998年发表在台湾《太极拳》杂志第116期的《赵堡和式太极拳源流特点及其传人》。其开头的内容主要是:“河南省温县赵堡镇是近代太极拳发祥地之一。太极拳传入赵堡近四百年,代代承传。由武当山张三丰辗转传至山西王宗岳。文武兼备、学识渊博的王宗岳,继承了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典,创作了著名的《太极拳经》。到明朝万历中叶,王宗岳将太极拳传给温县小留村蒋发。再由蒋发传给赵堡镇的邢喜怀、张楚臣、陈敬柏、张宗禹、张彦、陈清平”。陈清平传的弟子较多,其中有大弟子和兆元(是和有禄的祖先)。
这篇文也发表在《太极》杂志1997年第三期,这就是赵堡太极拳以及和式太极拳的真实历史。由此可见,经过武术界官方和温县官方用权力和利诱改造过的“温县的太极拳源流”,就是典型的政府造假。
和有禄卖祖求荣以后,小小的和式太极拳居然被体育总局太极拳管理层封为“全国太极拳六大派之一”,和有禄也被授予“名家”称号。作为“样板”,在中国武术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大会,必安排和有禄在主席台的贵宾席,示范全国。而社会早已公认赵堡太极拳为“全国太极拳六大派之一”,由于不承认“陈王廷的太极拳创始人”,却被撤销了“全国六大派”的资格,在温县,则按照“非法组织”的待遇处理,在县内不得发展组织。这是什么“王法”。国家并没有规定“创建于明朝的太极拳组织就是非法组织”。可见温县这些官方控制,不代表共产党的领导,实际上是宗派统治。
党中央教导我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温县官方是怎样贯彻的呢?对待两派大不一样。维护明代太极拳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赵堡太极拳派,一贯奉公守法,尊师重道,敢顶逆流,社会威信很高,是诚实守信的好组织,应该扶持,温县却打成“非法组织”。
相反,和式太极拳组织是见利忘义,卖祖求荣的典型,温县的官方却视同宝贝,加以“重用”,与党中央的教导背道而驰。
这些行为是温县官方和体育总局太极拳管理层共同炮制的与中央指示相对立的逆流表现。
(2)、温县政府支持其“宠儿”----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冒名为国家级组织“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于2011年1~4月在温县“太极网”面向全国公开出卖“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证书”(每份收费人民币300元),出卖假的“中华太极拳优秀传承人”和“中华太极拳杰出传承人”荣誉证(每份荣誉证收费人民币2000元)。光是假荣誉证,敛财人民币29万元。是冒名招摇撞骗和诈骗钱财的犯罪行为。2011年8月18日公开宣称,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召开授奖大会。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出席讲话表示祝贺,说明温县政府支持下级太极拳组织招摇撞骗,评优敛财。
以上资料引自温县的《太极网》等网络公开发布的信息,及受骗者提供的证据,真实可靠。诈骗行为一般是隐蔽的,但此次评优敛财却是公开的。说明这次评优是经过温县县政府许可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也是明知的。所以,才能够吸引受骗者投资2000元来买国家级的“荣誉证”。因为“中华太极拳”是代表全国太极拳组织的总称,“中华太极拳优秀传承人”就是“全国的优秀传承人”,必盖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的公章。但是,8月18日颁发的荣誉证,却是这样的印章(见下面印章的复印图)
授奖机关是“中华太极拳杰出传承人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根本不是一个国家机关,这个荣誉证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一钱不值。显然,就是诈骗钱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下略)”。
至于冒名国家级的“中华太极拳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本来是一个县级以下的民办组织,突然变成国家级的行政机关。如果没有国家机关的正式文件批准。那就是冒名,招摇撞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温县的民办组织,利用“中华太极拳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的名义,出卖“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证书”,是盖有该委员会的公章和钢印的。所以,能够迷惑一些人上当受骗。可以肯定,这个“委员会”评优收费,就不是国家机关,它没有国家下达的行政经费,也没有经过国家民政部的备案,温县民政局无权办理国家级机关的注册备案。他的公章、钢印不是国家机关颁发的合法印章,而是在温县刻制的印章。刻制国家级的印章,温县是无权批准刻印的。越权刻制国家级的印章,造成招摇撞骗事件,温县领导机关也有违法责任。
根据以上法律,可以认为,温县政府所支持的“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触犯了《刑法》,评优敛财就是犯法行为。冒名招摇撞骗的“中华太极拳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是非法组织,应该取缔。
五、要改正前任的错误必须见阳光,必须依靠上下监督
“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的谣言,就是前任温县政府和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共同炮制的弄虚作假行为,与温县的现任领导无关。我相信现任温县领导是中央和河南省党政精选的优秀领导干部,是温县破旧立新改变面貌的新生力量,寄托以希望才写这封信。但是,要破掉三十年的“发源地”旧势力,阻力必然很大,单单靠温县领导班子自身力量,不容易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上下监督,必须把过去的错误敢于在阳光下曝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全会”的报告有明确指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希望温县政府能够遵循这些教导,敢于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的监督。
下面提出几点改正意见。请考虑。
1、请温县政府停止自封“太极拳发源地”的宣传,发源地应由国家命名。自封不能增加荣誉,反而使人民有“以权造假”印象,也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根据“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的上述指示,温县的法定权限就是只能行使县级的权力,不能行使国家级的权力。把温县的太极拳博物馆命名“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把“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命名为“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并批准刻制国家级印章,并支持其向全国评选国家级“优秀传承人”,都是越权行为。应注意改正。
3、温县是太极拳传入较早的县,赵堡太极拳创建于明代万历31年,是全国第一个太极拳门派,全国各大派中‘陈、杨、吴、李四派,是赵堡第四代掌门陈敬柏传出;武、郝、孙式太极拳是赵堡第七代掌门陈清平传出。可以说,赵堡太极拳派是全国各大派的母派。其创始人蒋发在理论上著有拳解37篇(后人命名为《太极法说》,是贡献卓著的太极拳第三代祖师。温县政府应该珍惜这些历史功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太极拳第二个发祥地”。(第一个发祥地是山西省新绛县,是太极拳传入俗家从无到有,王宗岳创编太极拳经典理论的发祥地;第二个发祥地河南省温县,蒋发把太极拳从理论转化为有生命力的太极拳事业,创建了第一个拥有乡镇基地的专业门派,即“温州蒋派”,是繁殖北派太极拳各大派的母派;第三个发祥地是河北省永年县。是杨禄禅祖孙四代从乡镇基地向全国发展,走向世界的发祥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祥地,就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的敬爱。可是温县政府颠倒了是非,把虚假发源地的桂冠给予后进的陈家沟,助长其弄虚作假,侵占赵堡前七代掌门的历史功绩。把明代建立的赵堡太极拳打成“非法组织”,引起民愤,希望自觉改正。共产党是有错必纠,有自我批评的美德。希望温县政府及时为赵堡太极拳昭雪,作出书面文件恢复其名誉。
4、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冒充“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编纂委员会”。面向全国评优敛财,出卖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证书。是触犯《刑法》的招摇撞骗行为。但其敛财数字不很大,而且是初犯,又是受坏人指使,情有可原,应给予悔过机会,希望温县政府责成其给受骗者如数赔偿金额。
以上意见,不单对温县领导正面提出,也把此公开信在武当网(www.wudang.biz)、中国赵堡太极拳联盟网(www.td9422com)及新浪网李师融博客上发表,让人民监督和国家监督。如果认为以上意见符合党国政策,利于改正错误,请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第33条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理;情况复杂的,经本行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给予回信。由李师融收信,然后在以上网站向广大网友公布。因为此事是群众的公事,李师融是代表集体意志的办事人员。逾期如不回信作不接受意见看待,也在网上如实反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四句名言:“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些都是党中央教导下的通俗口号。人与人的关系很和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四句话对于党中央现在提出“学雷锋”仍然适用。尤其是“见荣誉就让”。对温县改进政风是很好的金石良言。也就是“把争夺太极拳发源地的荣誉”,改变为“礼让太极拳发源地的荣誉”。能做得到这点就是听党的话,温县就会“旧貌换新颜”,为社会所尊重。河北省永年县的太极拳发展很快,国内外的威信很高,他们并没有借助“发源地”的虚荣,也没有得到体育总局的特殊照顾,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创造奇迹,值得参考。
政府如可造假,上行必然下效。陈家沟的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都以造假为荣,而得宠于温县领导。培养这样的传承人,利欲熏心。结果招摇撞骗,向全国评优敛财,玷污了“中华太极拳”的名誉。玷污了“太极拳发祥地”的名誉,弄巧反拙。希望吸取教训,改进政风。
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因为我是代表传统太极拳多数组织和传承人的意志,为国家的太极拳正本清源而研究,历时21年,对古今太极拳的有关证据是知情人,知情人要对国家和传统太极拳组织负责。自己眼看国家的太极拳历史和文化遗产受到损失,如果置身事外,就失去一个研究者应有的爱国之心,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必须尽责执行。第一步就是要对温县领导提出意见和善意的希望,使逆流事件悬崖勒马自我化解,大事化小,走“软着陆”之路。但是,事物的发展不一定如愿进行,也可能向“硬着陆”的方向发展。那只能等待国家处理,特此劝告。
此致�
&&&&&&&&&&&&&&&&&&&&&敬礼
太极愚公李师融上
&&&&&&&&&&&&&&&&&&&&&&&&&&&&&&&&&&&&&&&2012年11月20日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太极拳视频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