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化反应算不算高耗能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
三、环境质量状况 21
四、评价适用标准 25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8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4
七、环境影响分析 35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0
九、结论与建议 41
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土地证、房产证、租赁协议
3、新雅集团工业园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竣工验收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温州康诺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温州康诺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联系人 马德福
通讯地址 苍南县龙港镇世纪大道新雅集团工业园12号
传真 -- 邮政编码 325802
建设地点 苍南县龙港镇世纪大道新雅集团工业园12号
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 建 行业类别 C358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用地面积 9887 建筑面积 19216
环保投资 6
投资比例 1.2%
评价经费 —— 预期投产日期 已投产
温州康诺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选址于苍南县龙港镇世纪大道新雅集团工业园12号,租用温州康诺克包装有限公司的厂房进行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887m2,目前企业形成了年产12000万片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120万只听诊器系列产品、150万只有源产品的生产规模。该项目于2009年建成投产,但企业营运至今尚未进行过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企业补办环保手续。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温州康诺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委托杭州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监测,在建设项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征求苍南县环保局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并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浙江省环保局颁发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2、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通过并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修订,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修订通过,施行;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修订通过,施行;
(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环发【2006】28号,;
(1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
颁布,施行;
(15)《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6号令,颁布,施行;
(16)《浙江省大气污染物防治条例》,第十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
(17)《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施行;
(18)《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十届浙江省人大常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教授(27人)
徐春明,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山东寿光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Energy & Fuels副主编。《SCIENCE CHINA(CHEMISTRY)》《中国科学(化学)》、《化工学报》、燃料化学学报、《Petroleum Science》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重油化学和加工。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0项、中国发明专利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
高金森,男,1963年09月生,汉族,山东省昌邑市人,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1984年07月本科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97年06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有机化工博士学位,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重质油加工及计算化学工程。近年来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973 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石油重点攻关、国际合作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 项、二等奖2 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2 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收录60 余篇、EI 收录80 余篇),出版专著1 本。
鲍晓军,男,1963年生,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油梯级分离与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清洁燃料生产催化剂和工艺研究、多级孔道催化材料的制备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纳微结构调变方法和应用。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委员,《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燃料化学学报》编委。迄今为止,共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以第一获奖人获得2项省部级一等奖。
陈光进,男,1965年生,湖南人,民主党派,博导,教授。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在天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做博士后。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目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油气藏流体相态重点研究室主任、水合物研究室主任。2003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聘为&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总体专家。2000年被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聘为客座编辑;目前是《Current Physical Chemistry》的客座编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和《The Open Thermodynamics Journal》的编委和天然气水合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高压流体相态和气体水合物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4项,&863&计划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有7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出版气体水合物专著1部、教材1部。2004年获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国际大奖ENI Award提名为该奖年度候奖人。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卢春喜,男,1963年生,河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多相流传递与反应工程、催化裂化、流态化。重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油加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83年毕业于河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96年获石油大学(北京)基本有机化工博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从事催化裂化流态化工程研究工作。1996年获首届&侯祥麟基金奖&,200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校化工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化工学报》、《化学工程》编委,《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长期致力于催化裂化流态化工程及装备、连续重整再生工艺及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开发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出口(FSC、CSC、VQS、SVQS)系列快分新技术,已在国内50套工业装置成功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6.5亿元,完全可以和美国UOP公司最先进的VDS和VSS快分相抗衡。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重大基础&973&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关、国际合作及省部级基础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1和第3),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1等奖5项)。先后在AIChE Journal 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95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50余项,已授权31项。
李永峰,1976年1月出生,汉族,吉林德惠人, 博士,教授,200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1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计划&。200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工,其中年任日本东北大学COE研究员,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08年-2011年,任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2011年10月回国工作,受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从事的科研方向包括碳纳米和微米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在J. Am. Chem. Soc.,ACS Nano,Small,Chem. Commun.,Appl. Phys. Lett.,Carbon 等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发表论文被SCI收录40篇,影响因子总和140,SCI他引420余次)。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Nano, Small,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A, Physics Letters A, Chemical Physics, Carbon,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rystal Growth & Design, Nanomedicine, Physica E等15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国际期刊Open Journal of Microphysics的编委。在国际大会各种会议上做学术报告30余次。荣获多项奖励和表彰,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学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日本应用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电子)学科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在国内和日本,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及正在实施多项科研项目。
孙长宇,男,1972年生,山东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体水合物、高压流体相态、分离工程、新能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同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发表论文中有90余篇被SCI收录,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8项(含国际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3 项;出版专著1部。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优选资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第二十届优秀青年奖等奖励。取得的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讲的&化工热力学&本科生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胡玉峰,男,1968年生,山西太谷人,九三学社成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199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3.3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做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绿色化学与化工,材料化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和参加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海油化学股份公司合作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前瞻导向项目等。目前已在Chem. Soc. Rev., 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原创性理论(半理想溶液理论)被国内外同行广泛援引、使用和评价。迄今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得了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奖2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人获著名国际会议奖William F.Giauque Memorial Award。
张鑫,男,博士,教授。年,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北京服装学院化工研究所,导师:傅吉全教授,硕士论文题目:MCM-22分子筛的动态合成、表征、改性及烷基化催化应用,获工学硕士学位;年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徐柏庆教授。2006年9月加入西班牙科学院化工技术研究所(Instituto de Tecnolog&a Qu&mica, UPV-CSIC)Avelino Corma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1月以&杰出海外留学人才计划&回国受聘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等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纳米催化、新型催化材料及环境友好催化化学。2004年获国际催化联合理事会(IACS)授予的首届&Young Scientist Prize&奖,以表彰在研究&Au/ZrO2催化CO氧化反应中载体ZrO2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的开创性工作。2009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氧化物及纳米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第三完成人)。目前已在Angew. Chem. Int. Ed.(2篇), J. Catal.(2 篇), Chem. Commun.(2篇), J. Phys. Chem. B, Dalton Trans., Catal. Today等重要化学/化工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收录11篇(第1作者9篇),EI论文收录9篇,其中9篇SCI论文获总引用200余次,他引150余次。已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973计划和一项西班牙政府资助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中国石油大学&杰出海外留学人才计划&启动基金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科研基金一项。
范煜,男,1973年生,黑龙江五常人,民盟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化工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做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973项目子课题2项、多项省部级课题。近年来,主要从事油品清洁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新型催化/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催化剂制备新方法的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能源领域的权威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催化领域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和化学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AIChE Journal;已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4篇,其中SCI影响因子高于9.0的1篇、高于5.0的8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其中已授权11项。主要研究方向:清洁油品生产、重质油加工、新型催化/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催化剂制备新方法、能源转化与优化利用。
姜桂元,男,1977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太阳能光催化及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等。在Advanced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Chem. Comm.、Crystal Growth & Design、Energy & Fuel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现任Scientific Reports 和 Current Catalysis期刊的编委。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孟祥海:男,1977年10月生,山东昌乐人,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化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以及清洁油品生产、能源转化与优化利用、重质油加工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1999年6月于石油大学(华东)获精细化工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1月于石油大学(北京)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并于年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研究,2007年6月晋升为副研究员,2010年4月至今任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蓓,女, 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 2008年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分子模拟、水合物及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在气体存储及分离中的应用。
王刚,男,197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艺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从事化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以及新能源转化与优化利用、清洁油品生产、重质油加工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蓝兴英,女,福建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清洁油品生产、重质油加工、多相反应工程、化工工业数据分析等。2004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培育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973课题2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项目8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已在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化工领域著名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翻译英文专著1部。
周亚松,男,1964年9月出生,1990年3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导。化学工艺系副主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化工学院教学专家组组长,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以及重质油加工与加氢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生《石油物性》等课程,并多次带队指导化工专业的炼厂生产实习。目前负责的在研科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石油重大专项2项、应用基础项目2项等。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侯祥麟石油加工技术奖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了本科教材《石油加工与油料学》,出版了译著《现代石油技术》,参编了专著3部。主持了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各1项,支持了学校重点教改项目3项。获省部级教改项目二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获中国石油大学教学名师称号,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郭绪强,男,1963年生,山东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教授,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化工热力学,流体相平衡,分离工程.
巩雁军,女,1966年生,山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分子筛催化剂设计制备及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应用。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分子筛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相关工艺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交流合作,省部级重点攻关等课题。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部&973&课题及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及企业联合项目等。在J.Mater Chem,Chem.Mater.,Green Chem,Fuel Process Techology等能源与化工领域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
刘百军,男,1965年生,吉林省人,民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催化剂新材料、新型催化剂、能源转化与高效利用。目前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多篇被SCI、EI收录。申请专利17项、获授权12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9项;在研科研项目2项,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项目。
黄星亮,男,1962年5月生,民主同盟盟员。1985年7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负责人,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第三届全国天燃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从事加氢催化剂、轻烃转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核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6月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工(工业催化)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7月参加工作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7月获工学博土学位。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所副所长。主讲本科课程《催化原理》、《化工设计概论》、《化学实验Ⅱ》,研究生《催化化学》、《固体催化剂表征技术》等课程。主持和参加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炼油化工公司科技开发项目15项。获省部级技术创新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EI收录。
陈玉,男,1964年生,辽宁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过渡金属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计算和模拟研究。
刘植昌,男,1970年生,河北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导,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清洁燃料生产和绿色石油化工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起开展离子液体催化碳四烷基化的研究工作,开发成功了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复合离子液体,10年来一直致力于该方向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2项国际合作课题,目前正在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获得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人员奖)和2005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共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3篇,EI收录20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7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法国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
赵锁奇,男,1962年生,陕西人,共产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任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艺系主任,中国化学工程学会超临界流体学组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期刊Petro. Sci.& Tech. 编委。
朱建华,男,1963年生,河南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原油深度预处理脱金属技术、车用废润滑油再生技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
詹亚力,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和无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任教至今。期间,2003年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1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化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担任教务处副处长,2011年6月兼任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院长。曾先后在化工学院承担结构化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三废&治理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已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曾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资金、中石油创新基金和石油石化企业等研究项目。目前在研的主要方向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包括电池性能优化、电池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以及微生物协同作用机制研究等。
阎光绪,1962年出生,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系主任。2000年获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4月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在现工作单位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废&治理与资源化、给排水系统优化、污染生态评价及修复。先后作为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完成了中石油、中石化总公司多项科研项目。特别是针对难降解稠油污水及化工污水,打破传统的氧化高耗能处理理念,从源头出发,采用资源回收的低碳处理及综合利用方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及应用,稠油污水预处理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承担中石油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已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刘艳升,博士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精馏板式塔及炼油分离技术基础、应用和故障诊断研究工作,在炼油工程及学术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省部级发明/进步奖7项、发明专利3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两部专著,培养学术、工程、专业研究生近300多名,通过技术改造,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亿,为国家科协和中石油华东设计院特聘专家。主讲本科生《化工原理》和研究生《高等分离工程》各24年,2014年前一直是本科生《认识实习》课程的实习队长,也曾任《生产实习》多次队长,为中石化干部管理学院《常减压装置》高级研修班特聘教师,参编《石油化学的工程原理》(化工原理)和《石油炼制工程》两部教材,自1998年开始,获得北京市和中石油学科建设、教改成果获奖最少5项,中国石油大学教改成果和学科群建设成果获奖最少4项。
副教授(22人)
袁珮,女,汉族,1983年生,山东青岛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2008年7月-9月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交流访问,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新材料与催化剂工程以及新能源化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北京市科委基金一项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目前在Angew. Chem. Int. Ed.、JACS、Smal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SCI 收录28篇,SCI影响因子&100;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收录10篇,影响因子达60。
王成秀,山东泰安人,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颗粒及流态化技术,共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主要发表在AIChE J.Chem.Eng.Sci.,I&EC Res,Chem. Eng. J.等著名化工刊物上。目前就职于化学工艺系。
樊燕芳,女,1985年生,山西人,博士,副教授,青年拔尖人才引进。
王赫名,女,1983年生,黑龙江人,博士,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为平台技术的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包括新材料开发、能源收集、海水脱盐、采油废水处理等。
马杰,男,博士,副教授、硕导、青年拔尖计划引进。
邓春,男,汉族,1984年生,湖北钟祥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研究方向为能源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优化,石化企业水系统和氢气系统集成与优化,非常规油气开发水供应链管理与系统集成。在AIChE J,Int J Hydrogen Energ,Ind Eng Chem Res,Chem Eng Res Des,Appl Therm Eng,化工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14篇,ISTP收录会议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
陈春茂,男,1978年生,辽宁葫芦岛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院教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炼化废水催化臭氧氧化、炼化废水高效厌氧处理以及石油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
韩晔华,女,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针对石油组学及新能源开发的复杂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以质谱技术为依托的石油工程工艺转化过程的化学机理研究;新型质谱离子源的构建及其原理研究;手性分离及痕量分析。
王彧斐,男,陕西省西安市人,1986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化工原理》、《加热炉》。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能量系统集成与优化,工业园区布局设计优化,炼化企业循环水系统集成与优化。在ApplEnerg,Energy,IndEngChem Res,ApplThermEng,化工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中石化等项目10余项。
钟瑞琴,1981年生,副教授。2008年获日本神户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底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并入选当年度学校重点学科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孔材料及其水合物复合材料在储能与环保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利用中子衍射技术进行材料的结构解析和构效关系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J.Am. Chem.Soc.,Chem.Commun.,Inorg.Chem.等国际期刊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总共被引用600余次。
宁国庆,男,1979年生,山东人,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吴志杰,男,汉族,1982年生,福建人,博士,讲师。2004.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博士学位;1.7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目前科研工作的方向是基于能源催化反应的催化新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催化反应历程和机理的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22篇,会议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17篇,包括J. Am. Chem. Soc., J. Catal., J. Mater. Chem., Green Chem.等国际杂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目前负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
杨帆,男,汉族,1983年生,吉林省舒兰人,博士,讲师。2005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专业;2012年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目前科研工作的方向是碳材料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已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0余篇,包括J. Mater. Chem.,Chem. Commun.,Org. Lett.,Tetrahedron, Tetrahedron Lett.等国际期刊。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王庆宏,1984年生,黑龙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含油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质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
马庆兰,女,1965年生,河南人,九三学社成员,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流体高压相态及物性,水合物与水合物法分离技术
徐建,男,1970年生,山东省曹县人,民盟成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清洁油品生产、天然气转化、能源转化与优化利用。
代小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C1化学与表面催化、电化学催化、纳米材料。200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化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09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4月-2012年3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洲生物工程及纳米科技研究所(AIBN)访问学者。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赵亮,女,1979年生,陕西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分子模拟、催化材料、重质油加工
许志明,男,1969年生,山东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重质油化学、重质油加工、超临界流体技术
曹睿,女,1973年生,满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精馏工艺、设备开发及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讲北京市级精品课《化工原理(I)》、《化工原理(II)》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认识实习》等。
曾获2008年度中国石油化工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0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明三等奖,200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一等奖,200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二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教委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9项。授权专利22项(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际重要化工期刊CES、IECR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SCI、EI收录8篇,参与出版国家级&十一五&教材1部。
刘梦溪,男,副研究员/博导;2005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 年在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流态化、多相流反应器的流动、传递与工程放大 & & & &
刘昌见,男,1969年生,湖南祁东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油品与铬化合物清洁生产、催化氧化、萃取分离。
高级工程师(2人)
张海兵,男,1978年7月出生,硕士,高级工程师。2004年石油大学(北京)石油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到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项目、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课题。参与了风城超稠油掺稀管输项目的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授权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
许孝玲,女,山东省东营市人,1984年生,汉族,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讲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任职于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的技术研发。共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SCI收录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及《Energy &Fuels》等著名能源化工刊物上。目前就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
教授(5人)
陈建义,男,1965年生,浙江义乌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相流分离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重点围绕炼油、石化以及能源转化中最常见的多相流流动与分离问题,以多相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多相流测试技术为手段,从复杂的三维旋流场与多相分离机理入手,综合研究该类设备的强化技术和先进设计理论,同时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不断开发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充分发挥了应用性工程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共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第一负责人3项;同时参与承担校教改项目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张永民,男,1978年生,河南人,群众,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多相流反应强化与分离
孙国刚,男, 1961年11月生,汉族,安徽天长市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化工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理事,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肥均相分离专业组成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化工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粉体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编委。曾被聘为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兼职教授 ( Adjunct Professor)()。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颗粒-流体多相流动与分离及传递过程的研究开发和过程设备教学,在旋风分离器、流态化工程、石油催化裂化工艺装备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究,近年还开展了烟气除尘与脱硫脱硝,煤、油页岩、生物质的热解及气化方面的研究。研究工作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2次、省部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5次;2004年个人获得中国颗粒学第三届&中国青年颗粒学奖&;2005年入选美国Marquis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重大基础&973&课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攻关课题20余项及若干企业委托项目。先后在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Powder Technology、科学通报、化工学报、石油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及EI收录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31个,已获授权18个。
吴小林,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相流分离技术与装备,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石油化工领域的多相流分离技术,主要研究聚丙烯装置中聚丙烯与氮气的分离;(2)天然气输气管道分离技术,研究天然气输气管线上气固、气液分离技术研究;(3)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年,在国外刊物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两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魏耀东,男,教授,从事装备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学方面主要讲授课程有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过程设备设计,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科研领域为过程设备优化,气固非均相分离,流化床反应器等。近五年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副教授( 5人)
宋健斐,女,汉族,博士,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在加拿大UBC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讲本科生课程《过程设备设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研究生课程《气固分离理论及技术》。曾获2013年度青年教学骨干教师,2011年度&泓达杯&暨第九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二等奖和最佳演示奖,2010年度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度中国石油协会&优秀论文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子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7篇。
王娟,女,1977年生,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工装备内多相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范怡平,男,1972年生,台湾台中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过程装备、气固两相流。
严超宇,男,1977年生,贵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递与分离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授(19人)
张来斌,男,博士,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方向为: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目前主要研究:磨损机理、机械故障诊断与预报、油气管道线泄漏检测技术。
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方向为:1、机械设计方法与理论。2、机电一体化技术(含: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方向为:1、安全检测与监测:工程装备与设施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危险介质检测技术、油气生产系统安全监控及预警技术。2、石油石化安全技术:石油石化生产事故机理与仿真分析技术、石油石化生产安全防护理论与工程技术、HSE管理体系、安全设计理论与方法等。
大型往复设备诊断系统研究,2005年获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石油钻井套管磨损试验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6。
姬忠礼,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流体工程与设备,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高温气固分离技术与设备-洁净煤燃烧、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用高温旋风分离器和高温陶瓷过滤器等设备的分离机理和优化设计。 2、天然气集输装备-天然气净化用过滤分离设备的性能分析、检测和优化设计等。 3、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油田回注水和外排污水的处理工艺与设备。年,在国外刊物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两项以及中海油科研合作项目一项。获批准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胡瑾秋,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1、油气生产系统安全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针对油气生产复杂系统工况耦变、故障耦合等特点,研究多源信息监测、复合故障的诊断和预测方法及技术,保障系统安全平稳运行。2、油气生产系统动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理论与技术:研究定量HAZOP、FMEA分析方法、LOPA分析方法、燃烧与爆炸理论、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过程在线故障诊断及预警系统等,力争及时抑制故障苗头,控制故障发展,避免故障产生条件,减轻故障产生后果。主要科研成果:,复杂系统多故障的关联机理及其诊断预警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重油轻质化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关联预警方法研究,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炼化装置智能多级关联MFM-HAZOP预警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炼化生产系统的故障溯源与跟踪预测方法研究,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项基金;2010,天然气站场关键设备检测技术与安全评价信息系统V2.0,计算机软件著作();2012,油气生产设备关键旋转部件诊断预警专家系统 V2.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1,博士论文《复杂系统耦合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研究》,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
赵洪滨,男,山东寿光人,1964年11月出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8.7清华大学热力涡轮机专业,学士;1.3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3.6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9.8,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2003.12&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5.7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赵洪滨教授长期致力于热能动力系统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原理、燃烧学、流体机械、新能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现主要从事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湿空气透平(HAT)动力循环、太阳能与低温热高效利用以及直接空冷燃煤电厂性能优化与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分析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的SOFC/CCHP系统性能基础研究&以及&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用能分析与评价研究&、&660MW空冷机组冷端优化节能工程&等科技项目的研究;先后主持及参加完成科技项目10余项、编著出版《热力涡轮机械装置》一部、专利6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
梁伟,男,汉族,1978 年 6 月生,陕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全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智能维护中心(IMS)访问学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基础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新星,《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师&,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长期从事油气管道安全监测、场站设备诊断与可靠性评估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石油石化企业多项科研课题。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4项、国家软件著作权7项,形成3项油田技术规范。在Safety Sci.,Mech. Syst. Signal Pr.,Expert Syst. Appl.,Eng. Appl. Artif. Intel.,J. Loss Prevent. Proc.,Process Saf. Environ.,Eng. Fail. Anal.,J. Nat. Gas Sci. Eng.等国际期刊发表SCI 论文17篇;已在石油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仪器仪表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振动测试与诊断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EI论文55篇,论文他引 200余次。
毛东风,女,1962年9月出生。硕士,教授。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新产品金龙奖,2015年埃尼奖(全球石油行业非政府最高奖)提名,学校优秀教师。为首批品牌课教师。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教学专家组成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中国力学会会员、中国力学会北京分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先后参加与主持国家重大专项&深水水下应急维修方法研究与半物理仿真系统研制&、&水下生产设施三维仿真技术研究&、&荔湾3-1气田工程设计、建造、安装技术&、&西非深水海上典型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深水海底管道和立管监测技术研究&;国家863&深水立管安装技术研究&;&深水海底管道J型铺设关键技术研究&;&深水水下生产设施施工设备及安装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安监总局&自升式平台插拔桩作业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四年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张仕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机械学科负责人、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新能源学会高级会员、SPE会员。张仕民教授于198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1995年7月获得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12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管道维抢修技术装备、连续油管技术及配套工具、管道机器人技术、海洋石油装备、微型内燃发电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重大专项&高凝油长输管道安全、高效运行研究和示范&、&高含硫气藏采气管柱优化与配套研究&;国家863&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子课题7:深水海底管道铺设张紧器等设备集成及国产化技术研究&;中石油创新基金&管内高压智能封堵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共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共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管内智能封堵器(ZL.1)获得国家&2010年度百件优秀中国专利&称号。
赵弘,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液压气动设计与控制。独立主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数字化游车定位控制系统》等横向课题。
朱宏武,男,博士,教授。专业名称:机械工程。研究方向: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与理论;油气地面工程装备及理论;油田特种作业车载装备;海洋石油设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名称:热能工程。研究方向:多相流动与传热;流体与动力机械工作理论;热力过程优化与系统节能。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油田高效注水泵输油泵过流部件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大研究项目; 叶片式混输泵湍流模型及叶型控制研究,中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海上油田含油废水高效分离器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博士点研究项目; 海洋油气混输多相泵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研究项目。 发明专利:油气水多相流体缓冲器;ZL 发明专利:叶片式油气多相增压泵;ZL。
丁庆新,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介绍:1、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构动力分析与综合;机械寿命估计。2、机械制造及故障诊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研究;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3、石油机械研究:井下作业工具及其泵、管道维抢修装备的研究。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1、863项目2级子课题: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深水海管铺设张紧器等设备集成及国产化技术研究;2、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地面瓦斯抽采的欠平衡车载钻机;3、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高含硫永久封隔器的研制;4、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高速精密数控磨床研制;5、横向课题:电脑优化锯切机开发;6、横向课题:挖掘机动臂寿命计算及结构优化。
李云鹏,男,教授。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在复杂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及安全稳定分析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4篇;研究课题(包括参加)40余项;其中&岩石力学与矿山工程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获能源部1991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地下工程位移反分析法及程序&,98年12月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97年12月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煤矿放顶煤回采巷道快硬水泥木锚杆支护研究&,获93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3年甘肃省煤炭厅科技进步一等奖;&非力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研究&,陕西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4;岩土工程反分析原理及应用,2006.9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
帅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氢脆与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分别于1982年、1987年和2000年获武汉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机械专业硕士学位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法国Ecole Centrale Paris 访问学者。2007年美国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油气储运和工程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开设了《管道与储罐强度设计》、《管道完整性管理》、《非线性力学》等8门本科、博硕士研究生课程。&交变动载荷作用对在役输油管道的影响研究&等5项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编教材《管道与储罐强度设计》,出版专著《国内外压力管道完整性检测评价标准法规比较研究手册》,在《石油学报》等学术刊物和国际管道会议(international pipeline conference)等国内外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20余篇。近年来,在油气储运安全工程与技术方面,主持承担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科技开发等10多个高层次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油气管道和储罐的安全评价、失效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受质检总局和韩国燃气安全合作社等国内外机构邀请多次做过&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专题讲座。
段梦兰,男,湖南新化人,1966年2月生,1987年7月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钻井工程专业,1990年3月和1993年7月在石油大学研究生院获石油矿场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和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8月进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固体力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9月-2006年6月在中国船级社工作达11年之久,其中1997年3月-1998年4月应邀在美国University of Rochester进行高级访问研究,年担任中国船级社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委员。2006年6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海洋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段梦兰博士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聘任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2002年被大连理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大学教授,2005年被国际著名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聘为客座教授(Guest Professor),被复旦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中国农业大学等多个学校的兼职教授。段梦兰教授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石油工程领域的博士,承担完成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90多个研究项目,有4个项目获得省部级2等奖,在国内外发表了90多篇重要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自1995年以来曾多次应邀出国讲学(1999年加拿大、2001年巴西、2005年巴西)、主持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专业会议(日本东京MARIENV&95,美国西雅图ISOPE&2000,日本长崎ISSC&2000,美国圣地亚哥ISSC&2003,中国大连PACOMS&2006,葡萄牙里斯本ISOPE&2007,中国南京APAC&2007,加拿大温哥华ISOPE&2008;日本大阪ISOPE&2009,中国北京IDOT&2009)。曾获&全国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杰出)青年&、 &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荣誉称号。
李振林,男,1967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流体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计量技术、多相流及油田地面装备、流动计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作为骨干参与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各1项,承担石油石化企业等多项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王德国,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方法与理论,机电一体化技术,摩擦学及表面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工程与仿真。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1、石油中创基金:纳米粒子添加剂用于改善牙轮钻头轴承摩擦学特性的选择性实验研究;2、石油中创基金:磁流变体钻机辅助刹车研究;3、国家自然基金:分子沉积膜的摩擦学应用的基础研究;4、国家自然基金: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纳米摩擦学特性的研究;5、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橡胶磨损机理的研究;6、国家发明专利:聚合物复合石墨氧化物超薄膜的制备方法。
喻开安,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石油钻采机械的设计及理论/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钻井工具及井下工具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石油钻采机械、海洋石油装备、钻井工具及井下工具等方向的研究。在石油钻采机械方面,主要从事振动筛、离心机等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研究,新型抽油机设计及优化研究,自动化钻井装备研究;在海洋石油装备方面,主要从事海底管道维修设备研究,深水海底管道铺设设备研究,深水安装机具研究;在钻井工具及井下工具方面,主要从事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的工作理轮及设计方法研究,钻头新技术研究,井下安全阀和井下封隔器研究。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水下密封与封堵&,国家&863&项目&深水海管铺设张紧器等设备集成及国产化技术研究&,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深水安装技术及安装机具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创新基金项目&具有偏移距的球形单牙轮钻头工作机理及钻井特性研究&,还承担多项抽油机节能及优化设计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
赵宏林,男,江苏泰兴人,1962年3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机床研究所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10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1988年7月-2002年2月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其中1992年-1994年任北京机床研究所基础部第八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1996年任北京机床研究所柔性制造工程中心副主任、兼CAD/CAM及仿真研究室主任;1996年-1999年兼任国家863/CIMS柔性制造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机械工业部柔性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年担任《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主编。2002年2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赵宏林博士被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1999.5起)、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兼职教授(2000.1起);北京第二机床厂技术中心顾问(2008.5起)。赵宏林教授主要从事机床基础理论、先进制造技术、石油装备、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1994年12月聘为高级工程师;1999年6月聘为教授级高工,200年聘为教授。先后负责或参加了二十余项国家攻关、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工业发展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共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1996年、2002年)三次、三等奖(1999年、2001年)二次。1992年4月被授予&机电部青年业务能手称号&。
张永学,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水力叶轮机械、热流系统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流体力学》、《流体机械》、《高等流体力学》、《高等传热学》等9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已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叶片泵流动理论》1部,注册软件著作权1项,翻译工具书《燃气轮机工程手册(第三版)》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
张宏,男,1963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1982年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石油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97.5美国Rock Mechanics Institute,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访问学者。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校本科教学专家组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储运专业委员会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部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装备工作部副主任。2014年6月起负责筹建克拉玛依理工学院。2010年担任&第三届世界油气工业安全大会&秘书长,获优秀贡献奖。长期从事工程力学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石油装备及油气储运系统的结构分析、安全设计与评估方面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国家发明1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100多万元。
副教授(12人)
王金江,男,1981.12月生,汉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生导师。2005年6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07年12月获得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1月到2014年5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学习,并获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14年9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面包括设备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安全预测理论、信号处理等。目前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已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张金亚,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1、流体机械过流部件水力设计及优化:基于先进的水力设计方法与现代优化方法,开展油气混输泵、输油泵、LNG泵、液力透平等油气生产过程流体机械过流部件的水力设计及优化,提高设备效率及其运行稳定性。2、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计算:包括流体机械内部流场数值模拟、水下结构物共轭传热计算、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多相流数值模拟等。3、流体机械水力性能及内流场可视化实验:在校内实验台开展油气混输泵、离心泵等流体机械的水力性能试验及内流场可视化实验,验证水力设计和优化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并为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撑。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8项。
赵天奉,男,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1、海底管道设计校核与失效分析。2、海洋结构物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3、海洋钻井平台作业应用技术。发表学术论文14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著作1部,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4项。
段庆全,男,1974年6月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质量可靠性专业委员会会员。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2002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油气管道强度与安全分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7年获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认证,2010年被聘为副教授。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作访问学者。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1篇。
贾晓丽,女,1980.10生,汉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燕山大学;2007年6月获得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于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并获得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2012年6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页岩气开发摩擦数值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及基于MEMS的石油勘探、机械设计及理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 EI收录论文14篇。
王文明,男,1981.10生,汉族,硕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师,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2005年7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3月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11年6月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同年获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11年9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水下仿生与作业技术,包括水下仿生机器人,海洋管道智能装备技术,深海连续管管柱力学,深水回接与测量等技术。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等三项省部级纵向基金,至今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国家&863&、国防型号项目、地方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 EI收录论文9篇,ISTP收录论文4篇。申请专利2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马庆春,女,1972年12月生,现任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副教授,硕士导师。1994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获得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3月~2005年9月,赴澳大利亚Kertin Technology University 访问学者,从事石油化工安全检测与事故模拟技术研究。一直从事炼厂工艺安全检测与控制、高含硫气井、储罐等的安全评估与事故模拟等研究,主持中国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中国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基金;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石油石化企业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申请授权软件著作登记1项。
罗晓兰,女,广东揭阳人,1964年8月,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系。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1991年获石油大学(北京)化工机械专业硕士学位。 1986年至1988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化工设计院工作;1991年起在中国石油大学工作。从事压力容器、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多相流分离技术及设备、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结构物及安装设备的设计制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技术及设备。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中国石油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九三&学社优秀社员及中国石油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段礼祥,男,(1969-),四川泸州人。1994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机械系机械设计及制造(原矿场机械)专业,2001年、2005年分别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1994年7月-2002年8月,在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特车大队、机动科、油田工艺所,从事油田设备管理、油田工艺研究等工作;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油气生产安全技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10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2011年8月-2012年2月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做访问学者。从2000年起从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了20余项科研项目,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1篇。申请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相关的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登记3项。
吴世德,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传感与测量技术;自动化装置与智能控制系统,内容包括位置跟踪及运动控制、工业监控及数据采集(SCADA)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焊接工艺设备自动化等。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燃气锅炉群组的节能及优化控制、数字精密焊接控制系统、激光电弧复合焊的数控系统。
刘忠,男,1968年12月生,汉族,副教授,博士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年,主要讲授的课程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石油钻采设备与工艺概论,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参与负责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油田横向项目多项,结合科研工作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赵宁,女,副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小井眼水平井储层适应性与动力钻具选用&等十余篇论文,并承担了多个油田的科研项目,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99滚动项目和863项目的子项目。讲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油气井设备与工具》等课程,并担当《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校级教学培育团队的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教改项目的支持。
讲师(2人)
宋强,男,博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荣获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校青年教学骨干教师、校首批院级&品牌课程&,主持教育部教改项目2项、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教改论文2篇。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1项、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篇(SCI收录1篇、EI收录12篇),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审稿专家。
于化龙,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后就读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机械工程系,并于201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14年回国先后在克拉玛依理工学院筹建办公室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现承担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工程材料表面的接触和摩擦学研究,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质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先后在国外重点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2015年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烷基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