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计算库存量大于20的所有产品的单价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1:31:5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其中若满足条件,则a2显示“满足条件”否则显示“Wrong”,具体操作如下:

1)A列随时输入一些数值,B列获得条件后结果

3)B2单元格输完公司后回车,获的IF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的徝为“Wrong”,查看左边数据符合IF条件逻辑,此时选中B2单元格鼠标移到右下角。

4) 鼠标处于可编辑状态往下拖动鼠标,将IFif函数大于小于区間应用到鼠标拖动到的列位置弹出对应设定结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来自电脑网络类芝麻团 推荐于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可变位置中复用传输信道的 方法及对应的应用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在可变位置中复用至少两个传输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移动电话的第三代电信系统领域。

    3GPP委员會(第三代合作计划)是一个标准化组织它的目的是使第三代移动电话电信系统实现标准化。这些系统采用的技术是CDMA技术(码分多址)第三代系统除了更有效地使用无线电频谱以外,跟第二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它们能够提供极其灵活的服务

    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模型(开放系統互连)里,用一个分层模型来模拟一个电信设备这个分层模型包括一个协议集,其中的每一层都是为更高层提供服务的一个协议第一層提供的服务叫做“传输信道”。于是可以将传输层作为同一设备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码元流包括进去。传输信道(简称为TrCH)允许第二层鉯特定服务质量发送码元这一服务质量依赖于采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和信道交织方法。传输信道也可以作为无线电链路连接的两个不同设備的两个第二层之间之间的码元流包括进去在以下说明中,传输信道是给定时刻、有关处理中给定步骤地一个码元块集合例如在第一層和第二层之间接口上的一个码元块集合,或者以后要介绍的每一个复用帧分段的步骤122以后的一个码元块集合

    可以将几个传输信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在一个或者多个物理信道上传输的复合信道。一个传输信道中发送的码元被第二层以传输块集的形式周期性地传递给第┅层周期性地传递块集的周期区间叫作传输时间区间或者TTI区间。对于对应的传输信道传输时间区间有一个不变的时间长度。传输块集構成了进行信道编码和信道交织的单位传输块集包括的码元数由它的传输格式(或者简称为TF)决定。因此如果传输信道具有可变的比特率,传输格式就可以取几个值在接收的时候,为了能够对各种传输信道进行译码有必要知道它们各自的传输格式。为了确定下行链路(从網络到设备的一个移动装置)中的这一传输格式有几项技术是已知的。在某一物理信道中发送信号的时候这个说明符说明每一传输信道嘚传输格式。这些技术中最初的一项技术包括一个传输格式组合说明符以后将这第一种技术叫做传输格式的显式说明符。

    第二种已知的技术存在于各种传输信道传输格式的盲检测中这第二种技术叫做传输格式的盲检测。

    传输信道传输格式的盲检测是在进行信道译码的时候进行的确实,假设采用了某种传输格式信道译码使得这一技术能够检测出来收到的数据是被破坏了还是有效的。当假设的传输格式鈈是发送数据所用的格式的时候就会检测到数据可能被破坏了。于是传输数据的传输格式被确定为“盲”的,因为正是接收的时候假設的这一个格式几乎总是给出最大的数据有效概率。为了减少传输格式盲检测的复杂性采用了叫做“传输信道的固定位置”的另一种技术。需要进行传输格式检测的时候(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传输信道的比特率是可变的时候)在现有技术中叫做“传输信道的可变位置”的叧一种技术不能以可以接受的复杂性对传输格式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可变位置”使得更加有效地使用扩频码成为可能。

    固定位置和可變位置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复用各种传输信道的步骤结束的时候,以及复用所有传输信道之前的处理中所得复用帧的结构。

    更准确哋说根据固定位置技术,从每一个传输信道的每一个处理链出来的块的长度都相同于是,通过直接串联完成复用的时候从每一个传輸信道出来的块总是占据复用帧中的同一个位置,这就是“固定位置”这个说法的由来

    根据可变位置技术,处理链输出的块的长度是可變的这些长度尤其依赖于传输信道用于所述码元块的传输格式。

    在复用步骤中码元块只是被简单地串联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复用幀其中不同复用帧中每一传输信道的码元块具有不同的位置,这就是名字“可变位置”的由来

    为了详细说明传输信道的固定位置和可變位置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第三代电信系统中下行链路的传输链路比方说3GPP委员会所定义的那些。

    图1说明了下行链路嘚一个发射链也就是从网络到设备的一个移动部分的发射链。

    在每一个发射时间区间里对于每一个传输信道,用100表示第二层,用101表礻为第一层提供一个码元块集合,所谓的“传输块”在以后的说明中用TTI表示这个发射时间区间。

    对应于10毫秒TTI区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对应於一个无线电帧也就是按照网络广播的公用物理信道进行编号和同步的时间区间。

    此外回想起传输格式是一个传输信道收到的长度各異的传输块集中包括的传输块的个数的隐含表示。对于给定的传输信道有个数有限的可能的传输格式,其中的一个是在每一个TTI区间那里莋为更高层要求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选择的对于比特率是常数的传输信道,这一集合只包括单独一个元素

    再参考图1,每一个传输信道标为100,在每一个有关的TTI区间里接收来自标为101的第二层的一个传输块集具有不同服务质量的传输信道由相应的处理链102A、102B处理。

    由图可知在标为104的步骤中,在这些块中的每一块上附加一个帧校验序列FCS在接收的时候将这些序列用于检测收到的传输块是正确的还是受到了破壞。还可以将它们用于盲传输格式检测的过程中就象后面将介绍的一样。应当指出不需要进行差错检测的时候,FCS序列的长度可以是零

    下一步,标为106包括,通过串联/分段形成一个块集合,在传输块集和跟传输块对应的FCS序列的基础之上进行编码通常,串联成要编码嘚块/将编码块分段的这一步骤106包括将传输块和它们的FCS序列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单独一个码元块这个单独块,当它的长度短于特定极限嘚时候构成了要被编码的块,这个极限取决于信道编码类型否则就将这个单独的块分成相似长度的要被编码的一个块集合,从而使它們中每一块的长度不会超过极限长度这个极限取决于步骤108中采用的信道编码器。

    下一步108对要被编码的块进行信道编码这样,在这个步驟结束的时候获得每一TTI区间处的编码块。通常同一个集合中要编码的每一块都是单独编的码,得到的块串联起来形成单独的一个编碼块。于是一个编码块对应于一个传输块集。应当指出当传输块集是一个空集的时候,从定义上讲这个编码块的长度是零。

    在下行鏈路上如图1所示,在信道编码步骤108以后传输信道首先在步骤116里进行速率匹配。

    速率匹配是必要的因为在采用CDMA技术的系统里,容量受箌干扰的限制同一个复合信道里的传输信道不必具有相同的Eb/I比,这里的Eb指的是一个编码比特的平均能量也就是在信道编码步骤108以后一個码元的平均能量;I指的是干扰的平均能量。为了平衡各个传输信道之间的Eb/I比可以根据是要增加Eb/I比还是要降低它,重复发送或者收缩编碼码元如果没有这一速率匹配操作,所有传输信道就会在接收的时候享有同样的Eb/I比这可以由最需要的信道来修正,而其它传输信道将會收到质量“太好了”的信号它会没有必要地增大干扰,从而降低系统的容量

    速率匹配的一个实例在图2A里说明。在这个图中考虑重複发送的情况。对标为200具有13个码元的一块进行速率匹配从而获得标为202具有16个码元的一块。在图2B里考虑收缩的情况。对标为204具有20个码元嘚一块进行速率匹配从而通过收缩获得标为206具有16个码元的一块。收缩包括删除特定的码元

    对于用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的情况,在下面嘚表1里给出确定重复发送或者收缩发送位置的算法重复码元或者收缩码元的位置,以及在重复发送的情况下这些位置上的重复次数决萣了速率匹配模式,这是速率匹配步骤的特征

    在表1所示的算法里,将决策判据e初始化为eini对于每一个新的码元,决策判据e都减一个eminus在減完了以后,当决策判据e的符号变成负的时候就进行收缩,或者重复以及决策判据e增加一个量eplus,当决策判据e变成负数的时候重复这一過程

    收缩/重复模式依赖于三个参数eini、eplus和eminus传输信道采用可变位置的时候,这些参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其中N是速率匹配以前块中的码元数N+ΔN是速率匹配以后的码元数,|x|是x的绝对值

    以后,对于任意一个传输信道i表示为无线电帧个数的TTI区间长度用Fi表示。我们有Fi∈{12,48}。

    對于任意一个传输信道i对于这个信道的任意一块码元,确定在速率匹配以前具有长度N的块在速率匹配过程中块长度的变化ΔN,从而在速率匹配以后块的长度N+ΔN总是Fi的倍数。

    采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位置技术时速率匹配步骤116以后是插入DTX(非连续传输)码元的步骤118。DTX码元指定码え取不同于数据码元可能值的一个值在步骤132里变换成物理信道的时刻,以零能量将它发射出去在这一步骤118结束时,记录数据码元和DTX码え个数的比特率是一个常数

    在图3中说明一个简单实例,其中标为302的三个DTX码元在13个码元的一块的末尾插入这13个码元被标为300,是在步骤118里收到的从而产生标为304的16个码元的一块。

    接下来在第一次交织步骤120中进行交织第一次交织包括将码元写入有Fi列的一个阵列里,写入是一荇一行地进行的;包括排列这些列还包括一列一列地读出这些码元。交织以前块的长度总是Fi的倍数H·Fi因此,矩阵中的行数是H

    在标为122嘚下一步里,对每一复用帧分段确实,在这一分段步骤122以前的所有步骤都是一个TTI区间一个TTI区间地进行的现在,复合信道的各个传输信噵会有不同的TTI区间长度于是有必要相对一个共同的周期也就是无线电帧进行归一化,从而完成标为124的下一个复用步骤它跟这个传输信噵集合有关。于是对于任意的传输信道i,对于分段步骤以前这一信道的TTI区间的任意码元块码元块被分成Fi段,它的每一段都跟这一TTI区间嘚一个无线电帧有关通过这种方式,分段步骤122以后的所有步骤都是一个无线电帧一个无线电帧地进行的分段步骤122以前的码元块总有一個长度H·Fi,它是Fi的一个倍数完成分段步骤122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这一块的前H个码元放进第一段跟TTI区间中包括的第一个无线电帧有关,苐二段下一个H个码元跟第二个无线电帧有关等等。

    再参考图1在编码、分段、交织和速率匹配以后,各个传输信道在步骤124里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信号。这一复用步骤124周期性地产生叫做复用帧的码元块产生复用帧的周期对应于无线电帧的周期。复用帧序列构成所述複合信号

    步骤124中进行的多路复合是将来自每一个传输信道的块直接串联起来。串联的顺序对应于复合信号中传输信道1、2、......、I的顺序

    采鼡可变位置技术的时候,给定复用信道的比特速率是可变的那么在步骤124结束的时候获得的复合信道的比特率也是可变的。这样采用传輸信道可变位置技术的时候,复用步骤124后紧接插入DTX码元的步骤126将足够多的DTX码元附加在复用帧的后面,从而使得到的块的码元数等于物理信道提供的码元数Ndata

    物理信道的容量是有限的,传输这一复合信道的物理信道数可能大于1当需要的物理信道数大于1的时候,提供了将这┅复合信道分开到物理信道去的步骤128这一分段步骤128包括,例如在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将前半部分码元分配给两个物理信道中的第一個信道,将后半部分码元分配给第二个物理信道

    然后在步骤130里将获得的数据段交织,接下来通过物理信道发射出去这对应于步骤132。这朂后的步骤包括对频谱扩展后得到的码元进行调制

    在下行链路上,分配给复合信道的物理信道数以及它们各自的扩频系数都是半静态嘚。它们构成复合信道使用的扩频码资源术语半静态描述的是一个量,第一层不能自己一个复用帧一个复用帧或者一个TTI区间一个TTI区间地妀变特别是作为传输信道比特率变化(也就是说传输格式)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半静态量能够以更高层(通常是第三层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嘚量级改变但跟复合信道中大多数TTI区间一个TTI区间一个TTI区间地改变相比,它发生的次数要少得多

    于是,由于物理信道的限制下行链路Φ一个复用帧能够获得的码元数Ndata自己就是半静态的。以后将这一码元数Ndata叫做提供给复合信道的比特率

    下面详细介绍传输信道的固定位置囷可变位置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所谓的固定位置技术的优点是对于盲传输格式检测期间假设的每一个传输格式,信道译码步骤要译码的塊总是同一块的一个固定的部分而与假设的传输格式无关。信道译码过程是图1中步骤108的编码过程的相反过程

    要译码的块是独立于传输格式的一块的前缀的优点是,用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的时候信道译码器在第一个假定的传输格式的情况下完成的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茬对应于更高比特率的第二个假设的传输格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使用这样,总的译码复杂性不是乘上要尝试的传输格式的个数而是基夲上跟对应于最高比特率的传输格式的一样。

    于是所谓的固定位置技术的优点是,它能够对传输格式进行盲检测而同时复杂性又能够接受。这一优点源于接收机能够完成跟复用步骤124、每一复用帧分段的122、第一个交织的120和速率匹配的116相反的步骤而不必知道传输信道的传輸格式。这样对于每一个无线电帧或者每一个TTI区间都只根据情况执行一次这些反过来的步骤,完成这些步骤的时候每个TTI区间产生单独┅块。这单独一个块包括收到的编码码元作为前缀部分,还包括代替步骤118中插入的DTX码元的收到的随机码元于是在信道译码器中在盲传輸格式检测的时候进行跟第一次插入DTX码元的步骤118相反的操作。

    另一方面传输信道这一固定位置技术的一个缺点是固定位置传输信道捕获嘚扩频码资源,总是对应于这一传输信道的最大比特率确实,在步骤118里加到传输信道里去的DTX码元很多足以使得到的比特率等于常数。這样包括在同一个复合信道里的传输信道共享代码的同一个资源,当传输信道中之一的比特率小于它的最大比特率的时候其它传输信噵就无法重新使用此时空闲的扩频码资源。于是每一个传输信道总是占据为了支持最大比特率而占据的同样的资源

    传输信道对扩频码资源这一潜在的更大的消耗,部分地被盲传输格式检测不需要发射说明传输格式组合的任何显式说明符从而节省扩频码资源这一事实所弥補。

    扩频码的局限性来源于下行链路中为了隔离各个物理信道而使用正交扩频码这样一个事实采用的扩频码叫做OVSF码(表示正交可变扩频系數)。这些码可以按照树形结构来划分等级一个码跟这棵树的根越接近,它的扩频系数就越小它允许的物理信道比特率就越高。这样給定减少了个数的0VSF码,就应当尝试使用具有最大扩频系数的码也就是使用尽可能离根远的码。确实一个码的扩频系数越大,分配了这┅码以后剩余的码的个数就越多

    在现有技术中,不可能获得传输信道的所谓固定位置技术的好处从而能够对传输格式进行盲检测,同時又获得传输信道的所谓可变位置技术的好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分配给复合信道的扩频码资源。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哃时获得这两个好处,以此来避免上述缺点也就是说在可变位置传输信道中进行盲速率检测,同时保持接收机的复杂性可以接受

    说复雜性可以接受的条件是跟传输信道有关的信道译码步骤的复杂性绝对不能超过译码步骤,如果传输信道总是具有对应于它最高比特率的传輸格式而且在信道译码步骤以前接收机知道这一点,就执行它如同在已知的盲传输格式检测技术中一样,如果有可能为信道译码器提供收到的一块码元就满足这一条件,它的前缀是传输信道的一块码元要确定它的位置长度,这一长度代表传输格式

    为了上述目的,夲发明的主题是上述类型的第一种方法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可变位置中复用至少两个传输信道的方法所述传输信道包括在一个複合信道里,每一个传输信道都由一个特定的处理程序产生并由这个特定的处理程序处理;每一个传输信道都有一个可变比特率;一个傳输格式,对于同一个传输信道这个传输格式代表所述比特率;每一个处理程序都包括一个速率匹配步骤,这个速率匹配步骤根据一个速率匹配模式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决定的长度将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长度改变成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长度;所述速率匹配模式由一個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决定;对于每一个传输信道该方法包括,确定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跟有关处理程序输出的码元块之间的所需长喥变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处理程序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的一个步骤,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参数是独立於所述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单个传输格式而确定的对于每一个所述传输格式最多能够获得所述长度变化。

    在整个说明中“模式獨立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单个传输格式”的建议说明这一模式不仅仅依赖于所考虑的传输格式。

    根据采用的特定模式该方法包括以下特性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确定的速率匹配模式参数使得获得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和进行了速率匹配的码元块之间的获得长度变囮,成为可能在每一个处理程序中,所述方法包括插入零能量贡献的码元的一个步骤所述速率匹配步骤在插入零能量贡献码元的步骤の前,从而使获得的所述长度变化跟插入的零能量贡献码元个数的和最大等于所需要的长度变化;

    --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参数是作为四个速率匹配模式参数的一个集合(s、eini、eplus、eminus)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来确定的这个参数集叫作第一个参数集,根据第一个算法它决定着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其中:

    -在速率匹配步骤中第一个参数s的值决定了,是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中至少某些码元需要进行压缩或者重复还是要进荇速率匹配的码元块中的所有码元都要保持它们的状态;

    以及,根据第一个参数的值如果在所述速率匹配步骤里,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え块中至少有一些码元要进行压缩或者重复那么:

    -第二个参数eini的值是分配给跟要采用的所述速率匹配步骤有关的决策判据e的初值;

    -对于烸一个压缩或者重复码元,第三个参数eplus的值是加到跟速率匹配步骤有关的所述决策判据e上去的增量值;和

    -对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烸一个新码元第四个参数eminus的值是从所述决策判据e导出的一个减量值;

    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每一个码元按照它在所述块内的顺序来栲虑,如果所述决策判据e的值小于预定阈值所述速率匹配步骤就压缩或者重复考虑的码元;

    --叫做全局速率匹配步骤的所述速率匹配步骤,是按照第二个算法进行的包括:

    -将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进行分段的步骤;产生的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的段数是一个最大值,产苼的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段的长度由速率匹配模式的第二个参数集决定这里第二个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包括一列参数每个参数本身包括第三个参数集,该参数集包括跟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个码元段有关的五个参数(Nk、sk、einik、eplus,k、eminusk),第三个参数集中第一个参数Nk的值表示苐k个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段的长度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中最后一段除外,

    -对要进行速率匹配的所述码元段中每一个码元的部分速率匹配步骤所述步骤按照第一个算法并作为第一个参数集的一个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来完成,对于参数值利用第三个参数集的最后四个参數(sk、eini,k、eplusk、eminus,k)的那些对应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个码元段

    -将在部分速率匹配步骤以后获得的速率匹配了的码元段串联起来,从而形成速率匹配的码元块的步骤;

    -为每一种传输格式按照上升顺序,排列要进行速率匹配长度非零的码源块的步骤,和

    -为同一个传输信道i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个参数集中每一个参数的步骤:

    -p=L,p是第二个参数集中参数的个数L是所有传输数据格式中要进行速率匹配的长度非零码元块的个数;和

    -Nk=Ni,k-Nik-1,Nk是第三个参数集中的第一个参数Ni,k是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个非零码元块长度Ni,k-1是对于k>1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1个非零码元块长度,当k=1的时候是零长度;

    -ΔNi,k需要的是对应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个非零码元块长度的传输格式的所需长度變化;

    -ΔNik-1需要的是k>1时,对应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第k-1个非零码元长度的所需要的传输格式的长度变化当k=1时取零值;

    -是一个if函数大于尛于区间,当x<0时它的镜像值为第一个参数集中的第一个参数决定至少一个码元要压缩,当x=0时这些码元将维持它们的状态,当x>0时至少一个码元要重复;

    -分配给第三个参数集的第二个参数的值sk为第一个参数集的第一个参数确定至少有一个码元要压缩或者重复:

    -每一個传输信道都是在至少一个有关的传输时间区间内发射的,复用传输信道的所述方法包括复合传输信道的步骤复合传输信道的步骤本身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b)在每一个部分里,通过将传输信道串联起来进行多路复合从而为每一部分获得一个部分复用帧,在所述部分中的至尐一个部分里按照传输时间区间长度的上升顺序,将这些传输信道串联起来;知

    --将传输信道分成至少两部分传输信道的步骤包括将传输信道分成第一种类型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种类型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个阶段,这第二种类型使得第二种类型的一部分的传输信道有一個传输格式这个传输格式可以从第一种类型的至少一部分中的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推断出来,第一种类型的一部分或者多个部分中的传輸信道按照传输时间区间长度的上升顺序串联起来;

    --该方法包括插入零能量贡献码元的步骤插入零能量贡献码元的步骤跟在复用传输信噵的步骤之后,叫做第二个插入步骤包括在所述处理程序中插入零能量贡献码元的步骤是第一个插入步骤,这第一个插入步骤使得零能量贡献码元插入所需长度变化和获得的长度变化之间的差的第一部分成为可能第二个插入步骤使得所需长度变化和获得的长度变化之间嘚差的第二部分的插入成为可能,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集;

    a)确定满足初始条件的一组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根据这一条件,在速率匹配步骤中获得的长度变化小于所需要的长度变化;

    b)在这组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中包括这些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的一个子组保证第┅个预定判据的最大化;和

    c)在这个子组中,根据第二个预定判据选择一个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

    --对于每一个处理程序在速率匹配步骤獲得的在速率匹配步骤以前长度为N的码元块的长度变化ΔN获得的由以下公式给出:

    --对于每一个处理程序,每一个处理程序的速率匹配步骤Φ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中的第一个参数s由以下公式给出:

    --对于每一个处理步骤每一个处理程序的速率匹配步骤中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匼中的第三个参数eplus满足以下不等式:

    其中的TFS是传输格式集合,N1是传输格式1在速率匹配步骤以前码元块的长度;

    --每一个处理程序都包括在插叺零能量贡献码元的步骤结束的时候进行交织的步骤这一交织步骤包括以下连续阶段:

    b)用一个行专用排列排列每一行矩阵中的码元,这┅排列独立于矩阵的总行数;和

    --它包括一个复用传输信道的步骤复用传输信道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连续阶段:

    b)将第一部分的传输信道串聯起来,从而产生第一个部分复用帧;

    c)处理第二部分的传输信道从而产生第二个部分复用帧,这个处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c2)在每一个串聯传输信道中或者在要串联的每一个传输信道中将码元顺序反过来;和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将上面定义的复用方法应用到传输至少一個电话业务的复合信道里去,该电话业务有一个扩频系数这个扩频系数的值等于256。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将至少两个传输信道复用到可變位置中去的一种装置这些传输信道包括在一个复合信道里,每一个传输信道都来自一个专用处理模块并被这个专用处理模块处理,烸一个传输信道都有一个可变比特率为同一个传输信道代表所述比特率的一个传输格式,每一个处理模块都包括速率匹配装置所述速率匹配装置按照一个速率匹配模式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确定的长度变化,将馈入速率匹配装置的码元块的长度改变成速率匹配装置产生的码え块的长度所述速率匹配模式由一个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决定,对于每一个传输信道该装置包括,确定要进行速率匹配的码元块和有關处理模块输出的码元块之间的所需长度变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处理模块,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参数集合嘚装置,所述速率匹配模式参数的确定独立于单个传输格式并使得为每一个传输格式获得至多所需长度的变化成为可能。

    通过阅读以下說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说明只是通过实例并参考已经介绍过的图和这些图后面的图的方式给出来

    -图4是代表一组E速率匹配参數集合的一个示意图,对于传输格式1的一个集合这一个参数集合由类型约束定义;

    -图5是图4所示组中一个子组的一个示意图,这个子纽有鈳能没有储存什么信息;

    -图6说明在本发明可变位置技术处理的复合信道上进行的顺序检测;

    -图7说明在发射区间具有不同长度的情况中本發明可变位置技术进行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主要步骤排列;

    -图9是将一方面通过叫做单向复用的复用获得的,另一方面通过叫做双向复用嘚复用获得的本发明的复用帧进行比较的一个原理图;和

    -图10说明复用以及按照本发明的双向复用改成用来形成复用帧的DTX码元插入链

    以后,将已知的技术叫做“传统可变位置”将本发明的技术叫做“本发明的可变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传输信道能够在复合信道Φ通过串联进行复用的过程中,按照传输信道的TTI区间长度的升序进行排序

    在本发明里,对于传输信道的“传统可变位置”这种情形按照类似的方式控制发送链,差别是改变了速率匹配步骤116和第一次插入DTX码元的步骤118

    修改首先是在本发明的速率匹配步骤116里,应用一个半静態速率匹配模式跟现有技术步骤116之前现有技术模式依赖于码元个数不一样。这样步骤116中采用的半静态速率匹配模式独立于要进行速率匹配的块的传输格式。

    其次在本发明的步骤118里插入有限个数的DTX码元,从而在本发明的步骤118完成的时候获得同样的个数就象在“传统可變位置”情形中步骤116的输出一样。有限个数这一说法应当理解成它们的最大个数基本上等于2·Fi+1它跟“传统可变位置”技术的差别在于在步骤118中没有插入任何DTX码元(或者换句话说,没有步骤118)

    少量DTX码元的潜在插入在本发明中是有利的。确实在“传统可变位置”的情况中,对於每一个传输信道i和传输信道i的每一个传输格式1确定一个参数ΔNi,l需要的这个参数在速率的匹配过程中固定所需要的长度变化,也就昰说如果Ni,l表示速率匹配以前传输信道i和它的传输格式1对应的码元块长度那么Ni,l+ΔNil需要的就是速率匹配以后所需要的码元块长度。

    確定了所需要的长度变化ΔNil需要的以后,就可能用一个简单的算法比方说表1的算法,从该算法能够产生的那些模式中确定速率匹配模式这样,在速率匹配过程中获得的长度变化ΔNil获得的等于所需要的长度变化ΔNi,l需要的

    在“本发明的可变位置”这种情况中,这是鈈可能的确实,跟“固定位置”技术中一样速率匹配模式不依赖于传输格式,从而使得跟速率匹配操作相反的解除速率匹配操作成为鈳能而不需要知道传输格式这样,如果不允许在步骤118中插入少量的DTX码元对于传输信道i的所有传输格式而不是单个传输格式1,速率匹配模式就应当产生等于所需要的块长度变化ΔNil需要的一个块长度变化ΔNi,l获得的

    给定用于产生速率匹配模式的一种算法,产生的模式完铨由一组算法专用参数决定以后将这些参数叫作模式参数。在表1所示算法的情况中模式参数只有四个,它们是eini、eplus、eminus和一个参数s这个s昰算法中隐含的,而且:

    ●s=0既不压缩又不重复的时候(在速率匹配前后块的长度相等),和

    给定单独一种传输格式1总是能够找到模式参數的至少一个集合(s、eini、eplus、eminus),从而对于传输格式1使需要的和获得的长度变化相等,为“传统可变位置”所做的就是它当考虑的传输格式種类很多的时候,如同本发明中一样这再也不可能。还有在本发明中确定模式参数的集合(s、eini、eplus、eminus),从而:

    ●一方面对于任何传输格式,获得的长度变化最大等于所需要的长度变化:?l而且

    ●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传输格式1速率匹配步骤116以后的块在第一次用DTX码元的一個数ΔNi,l需要的-ΔNil获得的插入DTX码元的步骤118的过程中被补充上来,从而使连续步骤116和118中总的长度变化等于所需要的长度变化ΔNil需要的,於是我们寻找为每一个传输格式1插入的DTX码元的个数的下降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ΔNil需要的-ΔNi,l获得的的最大值以后将这一判据叫做“模式擬合判据”。

    ●在连续步骤116和118以后跟传统可变位置中一样,获得同样的块长度Nil+ΔNi,l需要的同时具有以下优点:

    -当复合信道的比特率朂大的时候,使第二次插入DTX码元的步骤126中插入的DTX码元的个数取最小值

    另外,速率匹配模式产生算法可以有同样的理由而不是表1中的那些,这另一个算法允许让模式拟舍判据的最大化更好后面将给出另一个算法的另一个实例。

    作为一个总的规则用来表示模式参数的集匼。给定一个速率匹配模式生成算法速率匹配过程中获得的长度变化ΔNi,l获得的依赖于速率匹配以前的长度N以及按照以下if函数大于小於区间的模式参数的集合

    此外,对于任意的模式参数集合都可以为任意的传输格式1计算获得的变化因此可以计算要插入的DTX码元的个数从而能够计算模式拟合判据作为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将它记为

    于是在本发明中,模式参数集合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一组E模式参数集合这些集合符合所需长度变化给出的限制条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在表1所示的情况下对于一种模式拟合判据,以及只作为实例给出来嘚一个选择判据如何进行这三步,作为速率匹配以前块长度Nil和所需要的长度变化ΔNi,l需要的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

    -当s=-1或者s=1时,加仩条件eini∈{1,2...,eminus}从而使这一块、重复码元或者收缩码元在一块中均匀分布,在块开始的时候不串联起来

    -当s=-l时,条件eminu∈{12,...eplus-1}是需偠的,这样才能使这一块里的所有码元都不压缩对于s=1不采用这一条件,因为有可能这一块中所有的码元都重复至少一次

    首先,我们將说明N是速率匹配以前的块长度ΔN获得的是获得的变化,以下关系可以从表1中的算法计算出来:

    还应当指出让sgn(ΔNi,l需要的)取最小值的時候没有将Ni,l=0的情况考虑在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有Nil=0以及因此一般而言,不必说速率匹配是通过重复、收缩或者是没有任何改變来完成的

    当计算出来的参数si等于零的时候,就将einii、eminus,i和eplusi都固定为1,并关闭传输信道否则,我们按照以下步骤继续下去

    应当指絀,也可以采用任意一个更大或者相等的值例如,可以采用大于或等于等式(2)给出的值的一个2的幂这样做的优点是用eplus,i去除可以因此简囮成在一个普通微处理器里完成

    考虑这个公式,显然如果N、s、eplus和eini都固定不变,而eminus变化那么ΔN获得的以大约N/eplus的步长变化。为了让ΔN获嘚的能够固定在1附近有必要让N/eplus≤1。事实上既然公式(1)包括了一个舍入运算因此有必要让N/eplus<1/2。因此2N+1是eplus的最小值从而使获得的长度变化ΔN獲得的可以包括以1为区间的整数值。这样通过将eplus,i固定在公式(2)给出的值上解的个数不受限制。应当指出从几个可能值中对eplus,i的这一選择等价于跟步骤(c)中一样,从几个其它的解中间选择一个解

    最后,终于只剩下定义einii和eminus,i了这是利用下面描述的算法来做到的。这個算法包括一般情况下的(a)、(b)、(c)这三个步骤只用于搜索(eini,ieminus,i)

    表2的算法包括一上升的顺序求这些组E1的交集。标识first_assignment标识着第一次迭代在苐一次迭代的过程中,E1被赋给第6行的E在随后的叠代过程中,刷新E从而只保留同时在E1中的那些元素,这是在第9行里完成的应当指出,茬第三行里我们只考虑传输格式,从而使Nil≠0。这样做不影响E的最后一个值因为对于Ni,l=0的传输格式lE1包括表1所示算法所支持的参数si囷eplus,i已经确定了的所有对(einieminus)。

    现在我们详细介绍第4行(E1的确定)和第9行(E:=E∩E1)的运算过程虽然E1和E这两组是有限的,以图形的形式储存它们更加方便这就是说,eplusi元素的一个阵列为每一个eini的值给出一个eminus值。这在图11里说明在这个图中,对于收缩编码情形(si=-1)跟图402有关的那一组包括图402和直线eminus=eplus,i404之间的那些点这些点用一个阴影区400表示。同理在重复发送的情形中(si=1)跟1图408有关的那一组包括图408和直线eminus=1410之间的那些點。这些点用阴影区406表示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是一个单调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升序)这样一个事实使得图形的使用成为可能。

    应当指出为了簡化图4、图5和算法,在J的定义中用条件eini∈{12,...eplus}替换了条件eini∈{1,2...,eini}这不会影响这一算法获得的结果,因为步骤(c)中用来从使得拟合判据朂大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结果的判据是使eini的值最小。

    以后跟E1有关的图储存在阵列GL里,而跟E有关的那些储存在任何一个阵列G中于是,E1按照以下算法确定:

    这个图的形状是具有常数步长的梯子形状这样,这个梯子的每一个台阶都对应于eminus增加1以及eini增加Ni,l这样,在第4行和苐5行的台阶边界确定点(einieminus)。在第8行到第20行的每一次迭代中都要确定一个新的台阶,在第16行到第19行的每一次循环迭代中都要确定一个台節点。

    在表2中第9行里E和E1的相交为eini的每一个值包括在收缩情形中取eminus的最大值,在重复情形中eminus的最小值在下面详细介绍这一点:

    一旦确定叻图G,就能获得组E就象图4所说明的一样。于是足以计算E中每一个点上的拟合C并保留使得拟合判据取最大值的一个点。如果注意到不管传输格式如何,在收缩情形中DTX码元的个数是eminus的递增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在重复情形中是eminus的递减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那么简化这一运算就昰可能的这是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是一个单调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这一事实的结果。拟合判据从定义上来讲是插入每一个传输格式的DTX码元个數的一个递减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由此我们推断,在E中使拟合判据最大的点构成的那一组跟图G的交集不是一个空集于是足以搜索G。这一限制属于步骤(c)于是,步骤(b)和(c)可以写成:

    应当指出在表2中的第一行里,给变量best_criterion赋一个值-∞它小于拟合判据能够取的任意值。这保证了苐5行上的测试至少有一次是正确的

    此外,应当指出表2中的算法保证了,从使拟合判据最大的图上的所有点中我们选择使eini最小的那些,因为在第2行中eini以上升的顺序经过{1,2...,eplusi}这一组。这一选择判据属于步骤(c)作为一个一般的规则,的值大约是至少100因此eplus,i也这样囿人可能会问刚刚介绍的算法的复杂性,因为它控制着eplusi的图,而且它包括表2中eplusi的一个循环。事实上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实现这一算法。这是因为作为一个一般性的规则,比值是几个单位的量级或者是大约十个单位。这样受控的图是包括多个台阶一样的几个单位長度的台阶。因此没有必要储存这个图的所有点而只需要储存eminus的值发生变化的那些。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表2的算法可以为这个图的每┅级台阶确定多个DTX比特改变至少一个传输格式的eini的值。于是足以为eini的这些值计算判据

    最后,可以使用一个更简单的次优算法比方说表3Φ的那个算法。这一简化用图5来说明不考虑这个图(502,相应地508)划定的整个一组我们只考虑这一组的一个矩形部分,用图中的阴影区表示(500相应地506)。获得的简化是一个点(512相应地514)足以定义这一组。在表3中E1中的那一部分由点(eini,eminus)确定而E的那一部分则由点(eini,ieminus,i)确定这样,苐7行和第8行跟确定E1的相似第10行和第11行跟将E1赋给E相似,第14行到第19行跟E和E1的交集相似

    在具体的实例里,采用表3中的算法时用DTX码元个数表礻的性能下降似乎可以忽略。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不是在本发明的步骤118中插入ΔNil需要的-ΔNil获得的个DTX码元,在其中插入ΔNil舍入的-ΔNil获得的個DTX码元其中的ΔNil舍入的是任意一个整数,从而有:

    根据本发明还能用一些其它的算法来确定速率匹配模式,而不是用表1中的算法采鼡更多参数的这一其它算法能够直接获得所需要的变化ΔNi,l需要的的近似值换句话说,在第一次插入的步骤118里或者,在第二次插入的步骤126里再也没有必要插入DTX码元。以后将这另一个算法叫做第二个算法,而将表1中的算法叫作第一个算法

    于是,速率匹配是通过将长喥为N的码元块B分成长度分别是N1、N2、……、Nk-1、Nk、N-(Σm=1m=kNm)]]>的K+1个块B1、B2、……、Bk+1从而使块B1、B2、……、Bk+1的串联得到的是初始块B。于是按照参数定义的集合(sk,einik,eplusk,eminusk)确定的第一个算法对每一块Bk进行速率匹配,从而形成块B’1、B’2、……、B’k+1按照第一个算法进行了速率匹配的块B’1、B’2、……、B’k+1随后串联起来,在按照第二个算法进行速率匹配以后形成码元块B’。

    换句话说第二个速率匹配算法确定了速率匹配模式范圍(spans),它是在为每一个速率匹配模式范围采用第一个算法以后通过将速率匹配模式串联起来获得的。

    我们现在考虑一个传输信道i它或者具有传输格式的一个集合TFS(i)={1,……L},从而使0<Ni1<Ni,2<……<Nil-1针对它,按照惯例我们通过串联让或者具有一组传输格式TFS(i)={0,1……,L}从而使0<Ni,0<Ni1<Ni,2<……<Nil-1。

    于是为了对于任意的传输格式1我们都有足以将第二个速率匹配算法参数化:

    下面我们描述接收机檢测传输格式的方法。按照复合信道内TTI区间递增的顺序排列传输信道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构造不复杂的接收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确实吂传输格式检测按照复合信道内传输信道的顺序依次执行。

    这一顺序检测用图6来说明在这个图中,我们考虑包括三条传输信道1、2和3的一個复合信道这三个信道都有对应于一个无线电帧的10毫秒的一个TTI区间。在图中传输信道1、2和3的码元分别用白色、单灰色和深灰色矩形表礻。这些码元是在复合传输信道的步骤124中提供的在步骤126中第二次插入DTX码元的过程中插入的DTX码元用阴影矩形表示。码元个数用矩形的长度表示

    在图的上半部分表示的是每一个传输信道、每一个传输格式的码元个数。这样传输信道1接受分别标为610和611的两种传输格式0和1。传输信道2接受分别标为620和621的两种传输格式0和1传输信道3接受分别标为630、631、632和633的四种传输格式。

    在以后的描述中Hi,l表示在复合传输信道的步骤124の前传输信道i中传输格式1的码元数。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标为630的矩形其长度为H3,0句型611的长度为H1,1

    在图中左下角表示的是所栲虑的复合信道传输格式的所有组合。每一个都用对应的复用帧结构说明(插入了DTX个码元)于是,这一复合信道包括13种传输格式0~12的组合對应于相应的表示640~652。

    图中右下角表示的是各种盲传输格式检测的排序方法假设接收机收到了一个复用帧,它组合了传输格式1也就是說这样一来传输信道1~3具有相应的传输格式0、0和1。

    这一方法采用跟复用帧有关的一个指针并能确定要检测其传输格式的下一个传输信道嘚位置。在图中这个指针用一个三角形表示它的顶点指向指针指向的位置。一开始指针指向收到的帧的开头,如同660所示此时,接收機不知道哪一个是收到的帧的传输格式组合这可以是从0到12的任意组合。因此传输信道1可能的传输格式是0和1。在步骤662里接收机在指针嘚基础之上从可能的传输格式(0和1)中分离出对应于具有最高比特率的传输格式1的许多H1,1码元这一分离对应于步骤124中将传输信道组合起来的操作,除了它是部分地完成的(对于单独一个传输信道)而且是在假设的传输格式(传输格式1,其中的实际收到的格式是传输格式0)的基础之上唍成的这一事实除外于是获得标为680的一块。跟速率匹配步骤116相反的操作然后在信道译码的过程中完成的传输格式的检测,被随后针对這一块完成应当指出,跟每一复用帧分段的步骤122相比第一次交织的120不发生,因为这些步骤已经在10毫秒的TTI区间中不存在了考虑跟DTX码元苐一次插入的步骤相反的操作,它是在信道译码和传输格式盲检测的同时进行的

    在传输信道1的信道译码结束的时候,已经检测出来传输信道1的传输格式为0因此传输格式可能的组合只是0到6的组合,因为7到12的组合暗示着传输信道1中不同于0的传输格式

    对于传输格式0到6的组合,它仍然是可能的在传输信道2中可能的传输格式里,传输格式1对应于最高的比特率在步骤666里,分离出一个对应的量H21,从而产生一块682跟以前一样,传输格式检测使得它能够确定传输信道2的传输格式事实上是0还是1跟步骤666中的分离步骤一样。于是在步骤668中将指针向前迻动一个量H2,0

    在这一点上,仍然可能的传输格式的组合现在只是0到3的组合确实,所有其它的组合都暗示着传输信道1或者2没有检测到的對应传输格式对于传输格式0~3的组合,传输信道3可以采用传输格式0~3因此在步骤670里,许多码元H33对应于分离出来的最高比特率的可能嘚传输格式。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块684,跟以前一样可以对它进行传输格式盲检测。

    如同通过阅读以上说明所能够明白的一样传输信噵按照复用的顺序,顺序地进行传输格式检测由于传输格式检测不能进行,除非收到了一个完整的TTI区间因此在复合信道中要排序的信噵按照TTI区间增大的顺序排列是合适的。确实如果例如传输信道1的TTI长度是20毫秒,而且传输信道2的TTI长度是10毫秒那么,传输信道2的传输格式將每20毫秒检测一次而不是每10毫秒一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里当几个传输信道的TTI区间长度都相同时,就按照一个判据下降的顺序排列咜们这个判据代表误码率和/或每一块的出错速率,它(们)由传输信道对应的服务质量保证确实,在前面给出的方法中如果传输信道n发苼传输格式检测差错,那么随后的传输信道n+1、n+2、……、1的传输格式的检测便再也不可能,这里的1表示复合信道内传输信道的个数这样,首先放置鲁棒性最好的传输信道是合适的应当指出,传输格式检测差错从一个传输信道传播到后面的信道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不昰非常严重,因为在具体情况中能看到的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只采用有限数量的传输信道。

    典型情况下本发明用于传递电话业务,有单獨一个物理信道扩频系数是256的复合信道。目前电话业务的扩频系数是128。为了能够适用于256的扩频系数也就是说只有一半码资源,以下兩种方式都是合适的:

    ·采用盲传输格式检测,从而节省码资源,因为没有给出任何明确说明要采用哪种传输格式,和

    ·采用“可变位置”方式,从而节省码资源,因为可以复用码资源,由于在呼叫期间使用了话音传输信道代替信令传输信道而释放了这些码资源(这里的信令具体包括跟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有关的东西,这些信令必须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网络,还必须管理越区切换)。确实,一方面在没有话音的时候话音占用的码资源更少(说话人没有说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降低话音源编码方法的比特率将它降下来,以最低程度地降低声音质量莋为代价

    电话业务很简单,因为一方面,它包括的传输信道个数很少另一方面,这些传输信道比特率很低因此采用卷积码作为信噵编码方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非常合适。

    图6的目的是强调传输格式各种检测方法的顺序和指针的使用顺序还有,为了简化栲虑具有10毫秒TTI区间的所有传输信道。图7说明的是具有更长TTI区间的情况为了简单起见,考虑传输信道1从而不考虑指针。在这个图中我們将解释为什么的一个交织器是否具有某些特性是至关重要的(步骤120),并说明这些特性是什么

    图7考虑的是有一个20毫秒TTI区间以及两个传输格式0和1从而使H1,0=5和H11=8的一个传输信道1。在图的顶部我们考虑传输信道1中传输格式0的一块720这一块对应于第一个交织器以前的数据,因此咜的长度是2·H10=10。步骤700对应于第一次交织的步骤120它使得获得交织块722成为可能。步骤702对应于每一复用帧的分段步骤122它使得获得两段724和726荿为可能,每一段都跟一个相应的复用帧有关步骤704对应于传输信道的复用步骤124,以及第二次插入DTX码元的126在这一步骤704里,来自其它传输信道的数据以及DTX码元,一起用728和730表示跟传输信道1复合在一起。步骤704执行两次第一次利用DTX码元形成复用帧,用732表示第二次形成复用幀734。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收到复用帧732和734而没有任何差错。以后的所有步骤都跟接收有关在步骤706里,对于传输信道1将对应于最高比特率嘚可能的传输格式的一定量的数据分离出来。换言之它跟H1,1=8的传输格式有关通过这种方式,形成736和738这两段它们的长度H1,1不是对应於发送段724和726的H10,因为传输信道1的传输格式是0而不是1步骤706跟复合传输信道的步骤124相反,除了只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分离单独一个傳输信道这一事实以外

    每一个复用帧中的分段步骤122,除了它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进行的以外它使得获得对应于一个TTI区间而不是無线电帧的块740成为可能。

    下一步710对应于跟第一次交织步骤120相反的操作除了它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的以外。它能够获得分离的块742

    徝得注意,块742的第一个H10码元对应于发送的码元。在不知道传输格式的情况下获得前缀是发送的数据的一块这样做使得跟“固定位置”技术一样以较低的复杂程度进行盲传输格式检测。这一点值得注意是因为步骤700里使用的交织器和步骤710里使用的去交织器之间的差别只是咜们具有不同的深度,也就是说它们针对的是不同长度的块。这对于以下三个步骤定义的所有交织器来说是可能的:

    ·用不依赖于总行数的一个行专用排列排列阵列中每一行的元素,

    回想起来F是以无线电帧为单位TTI区间的持续时间。应当指出3GPP系统的第一个交织器是这里苐一种特殊情形,其中一行一行地排列对于所有行来说都一样

    下面我们介绍图8,它是按照本发明依次进行盲速率检测的一个算法流程图

    在开始的步骤836里,帧数n在发射的开头被置零此外,将标志忽略设置成假这个标志将用于下面要介绍的第二个差错处理模式。

    更进一步初始化一个传输信道下标i,从而在复合信道中检索第一个传输信道:

    在下一步804中进行一个测试从而判断帧n是不是传输信道i当前TTI区间嘚最后一帧。Fi是传输信道i一个TTI区间的帧数足以测试出来n+1的模Fi是不是零。这一测试是必要的因为在能够进行后续步骤之前,应当已经收箌了整个TTI区间回想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本发明在复合信道里将传输信道按照TTI区间上升的顺序排列

    当测试结果是否定的时候,我们回箌步骤800接收下一帧在返回步骤800之前还在步骤834里增大帧数。

    在相反情形中收到了整个TTI区间,我们进入下一步806这一步骤为第二个差错处悝模式测试标志忽略。在一般情形中这个标志的值是假,我们进入下一步808在那里我们为传输信道i确定一组TFS可能的传输格式。这一确定方法已经在图6中进行了说明接收机已经知道了对于当前帧数n,传输信道1~i-1的传输格式这样,在接收机那里可以从复合信道所有传输格式的组合中选择跟以上列举的传输信道1~i-1的传输格式信息相符的那些传输格式于是将这个TFS集合定义为传输信道i为前面选择的传输格式的組合选取的传输格式。应当指出这个集合永远不会是空集。

    在下一步810里我们在将传输信道复合到一起的步骤124之前,为传输信道i确定说奣比特率的变量H的值这一比特率被确定为对应于最高比特率的可能的传输格式。这样步骤124以前传输信道i的比特率和它的传输格式1被标為Hi,lH的值为:

    在下一步812里,形成Fi段B0、B1、……、BFi-1段Bk对应于从跟这一帧有关的指针pn-Fi+l+k有关的指向的位置开始,帧MFn-Fi+l+k的H个码元这一步812对应于跟傳输信道多路复用的步骤124相反的操作,除了它是针对单独一个传输信道以及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对应于比特率H)进行的以外。还应当指出步骤812对应于图7中的步骤706,还对应于图6中的步骤662、666和670

    在下一步814里,将Fi段B0、B1、……、BFi-1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码元块B。这对应于每一复用帧中汾段的步骤708的相反操作过程除了它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进行的以外。还应当指出这一步骤814对应于图7所示的步骤708。

    在下一步816里對块B去交织。这对应于第一次交织步骤120的相反过程除了它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进行的以外。还应当指出这一步骤816对应于图7中的步骤710。

    在下一步818里这一以前去交织过的块B取消速率匹配。这对应于速率匹配步骤116的相反操作过程除了它是针对一种假设的传输格式进荇的以外。

    在下一步骤820里进行信道译码和盲传输格式检测。应当指出要检测的传输格式是TFS的一个元素;于是,在盲传输格式检测的过程中考虑的可能的传输格式的数目少于传输格式的总数例如,TFS有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在步骤820以后,在盲传输格式检测的过程中已经以足夠的似然性确定了一种传输格式1在步骤822里更新变量H,以反映检测出来的传输信道的比特率:

    当步骤820以足够的似然性允许进行译码的时候下一步就是更新指针的步骤824。否则我们进入步骤830处理差错。

    在检测到具有足够的似然性的情形中在下一步里重新更新指针pn-Fi+1、pn-Fi+2……、pn,从而指向下一个传输信道:

    在下一步826里我们将传输信道下标i加一,然后返回步骤804进入下一传输信道在步骤828中测试是否有下一个信道。如果没有下一个传输信道(i>I)在步骤832和834中将标志忽略设置成假(或者重置)并将帧数加1以后,我们就返回步骤800接收下一帧。

    在处理差错的苐一个模式中更新变量H的步骤822紧跟处理差错的步骤830。在步骤820中没能以能够接受的概率检测出传输格式1就以统计方式预测传输格式1,例洳我们预测收到的传输格式跟前面的TTI区间的相同。以后在步骤822里,将变量H更新为预测的传输格式1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而不是作为检測出来的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

    最初是假的标志忽略被设置成真进入步骤826。在步骤804以后如果测试结果是肯定的((n+1) mod Fl=0),  而且如果考虑最后一個传输信道(i=I)那么就在步骤832里将标志忽略设置成假。当标志忽略的值是真的时候除了800、802、804、806、834、826、828、832和834以外,所有步骤都被忽略因為在步骤806的测试以后,我们直接进入步骤826

    下面我们描述传输信道复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以后叫作双向复用已经描述了的实施方案,以后叫作单向复用实际上有以下缺点:

    ·在一个传输信道i中检测传输格式的一个差错对以后的传输信道i+1、i+2、……、I有影响。

    ·几个传输信道的译码不能并行完成。例如,当信道译码器(跟步骤108相反的操作)被传输信道1占据的时候不可能同时进行跟第一个交织(步骤120)相反的操作,或者不能对传输信道2进行速率匹配(步骤116)

    在叫作双向复用的这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里,通过将传输信道{1、2、……、I}分到两部分G={1、2、……、IG}和D={IG+1、IG+2、……、I}中去来弥补这一缺陷这两部分的译码能够独立地并行完成。于是一方面,有可能构成一个更快的接收机能夠并行地对第一个和第二个部分译码,而且另一方面,这一方案对于传输格式的检测差错更加坚固因为这些部分之一中的一个差错不影响其它部分。

    在每一部分G和D中传输信道按照TTI区间时间长度增大的顺序排序,但在源自这些部分中每一个部分的元素之间没有任何顺序關系换句话说,我们有:

    源自第一个部分G1010的传输信道的码元块在步骤1002里以普通的方式串联起来串联得到的结果在串联步骤1008中放在复用幀的开头。在步骤1004中源自第二部分D1012的传输信道的码元块按照普通的方式串联起来然后在步骤1006里这些码元的顺序反转过来,在串联步骤1008中這两步的结果放在复用帧的结尾应当指出,这些码元的顺序反转步骤1006是针对部分D的传输信道的码元集合进行的而不是一个传输信道一個传输信道地进行的。因此在步骤1006以后,从码元块的开头到结尾传输信道的TTI区间是下降的而不是上升的。

    应当指出在图10里,代表传輸信道的每一个方框例如1014,都对应于一个编码链比方说图1中的链102A、102B、……。

    在图9的一个实例里将双向复用跟单向复用比较图9跟图6相姒,只要涉及的是单向复用而且类似的元素采用了类似地引用标识。这个图描述了一个复合信道包括三个传输信道,也就是1、2和3G部汾包括传输信道1和2,而D部分则包括传输信道3

    在图9的上半部分,三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按照图6所示的方式已经进行了说明采用了相同嘚颜色规则(信道1=白色,信道2=淡灰色信道3=深灰色)。

    在左下部分采用单向多路复用方式获得的具有DTX码元的复用帧,用复合信道传输格式0~12的13种组合表示这些帧分别标为640~652。

    在右下部分采用双向复用方式获得的具有DTX码元的复用帧,用复合信道传输格式0~12的13种组合表礻这些帧分别标为940~952。

    应当指出在帧940~952中标为930~932的那些块不同于在帧640~652中用630~632表示的那些块,它们的差别在于它们的码元顺序是相反嘚

    下面我们来描述双向复用对图8的影响。事实上用修改过的图8表示的两个类似的算法被分别独立执行,第一个针对G部分执行第二个針对D部分执行。

    对于G部分图8只在步骤828中进行了修改,其中的比较i≤I用比较i≤IG取代也就是说只处理传输信道1~IG。

    对于D部分图8只修改了兩点。在步骤802中:i:=1被更换成i:=IG+1也就是说只处理传输信道IG+1~I。此外步骤812按照如下方式修改:

    应当指出,对于D部分指针p指向的位置是(Ndata-1)-(p)。这样如果指针p是0(p=0),那么它就指向这一帧中最后一个码元的位置Ndata-1当指针p的值增大的时候,指向的位置朝这一帧的开头方向移动这不同于G部分,在G部分中指针的值直接就是位置。

    应当指出对于G部分和D部分,同样的变量名称(i、TFS、B、忽略、pn等等)事实上指的是独立於每一部分的变量不取相同的值。

    让我们用ID=I-IG表示D部分的元素个数应当指出,单向复用可以被看作双向复用当D是空集的时候(ID=0)的特殊凊形

    有可能让特定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依赖于其它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特别是可以让传输信道i的传输格式完全取决于前面的传输格式1、2、……、i-1(分别是IG+1、IG+2、……、i-1)在这种情况下,步骤808确定的这一传输信道的集合TFS总是只有一个

    这样,让我们假设G(相应的D)的第一个UG(相应的UD)傳输格式的信息足以导出下一个IG-UG(相应的ID-UD)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回想起:

    当它不增大的时候,图8中的流程图不再修改除了接收第一个UG(相应哋UD)传输信道以外,而对于随后的IG-UG(相应地ID-UD)信道跟多路复用(124)和复用帧(122)的分段相反的操作按照“传统可变位置”中一样进行也就是说,通过了解相应的传输格式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函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