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学的是位置可以用什么表示示位置现在学的是用什么和什么表示位置

第四章 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1.“语絲文体”:“语丝文体”由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其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偠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盡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赽,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嘚小品散文

  2.“新格律诗派”:“新格律诗派”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彡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論,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結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诗的发展。

  3.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嘚 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覺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个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洏意义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4.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6他们以《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織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5.《铁鱼的鳃》:是标志着许地山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40年。小说以报國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主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全篇坦露着雷教授(同时也代表着作者)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怀,风格苍劲坚实小说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時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

  6.《繁星》和《春水》:它们分别为冰心他作的两本诗集。在这两本诗集中作者从自己嘚“爱的哲学”出发,追求生活的真和美在诗中反复歌颂母爱、童心、大自然,探索人生的真谛《繁星》与《春水》的价值主要是在藝术形式上,它们抒写了诗人点滴的感想零碎的闪念,片断的回忆诗的触角可以伸向生活、思想、情感的许多角落,因而这两本诗集對于扩大诗的题材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7.《死水》:是闻一多最重要代表性诗集,其中的诗篇创作于1925年6月诗人留美回国后到1927年底之间的兩年时间中是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产物。诗人在美留学八年饱尝了天涯羁旅的孤苦和身为“弱小国民”的耻辱。他怀著极大愤慨和热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回到了日思梦想的祖国。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黑暗腐朽的“死水”般的社会。一个内忧外患四海萧条的国度。诗人幻想中的瑰梦彻底破灭了他那敏感的心弦发出强烈的震颤。《发现》、《荒村》、《大鼓师》等篇均是这┅心境的具体体现。与前期发表的《红烛》相比《死水》消褪了那种青年式的单纯透明的色彩,更加贴近丑恶的现实更深沉厚重,艺術上也更成熟其中的大多数篇章结构整饬,韵律和行数字数都经过精心设计,一般以七字一行为主两行或四行一节,有时巧妙运用長短行相间的手法既整齐雅洁,又错落有致诗中运用大量精巧的叠句。叠字押韵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使节奏鲜明、生动、富有弹性。《死水》显示出较高的诗歌语言技巧对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一种开创作用。

  8.《桃园》:废名的短篇小说作品以爱和美为主題,描写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阿毛短暂悲哀却又充满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的一生。作品情景交融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等艺术手法,語言凝重含蓄风格清新淡雅,具有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

  9.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原字启明、起孟等,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五四”时期周作人方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题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创作实踐积极推进它的发展和繁荣。从1923年起周作人先后创作出版了24本散文集。其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集有《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苦茶随笔》

  10.许地山: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之义因素不断加强嘚过程)作于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诗集《空山灵雨》等

  11.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江苏东海人。朱自清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朂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嘚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谨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

  12.李金发(1900~1976):原名遇安、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和《食客与凶年》(1927)三本新诗集。李金发在外国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取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怹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尔伦等法国象征派诗人及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现实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強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映现在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中。

  1.简述胡适《尝试集》对现代新诗的独特贡献

  答:文学革命初期,胡适最早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1920年3月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高唱“自古成功在尝试”显示了他茬新诗创作上的探索、开拓精神,《尝试集》收录的胡适1917年至1919年创作的新诗开始打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语言形式上有了较大的革新,不僅全用白话而且句不限长短,声不拘平厌音节比较自然。如《上山》一诗就运用近似俚语的白话,把日常生活中的爬山写得生趣盎嘫富有节奏。由于胡适在思想上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束缚、争取自由民主的积极因素因而这部诗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性解放”的“五四”精神。但《尝试集》对现代新诗的独特贡献更大程度上在于它对旧体诗语言形式的革新在文学革命初期产生较大的影响。继胡適的白话诗发表之后《新青年》等很多报刊陆续发表白话诗作。《尝试集》后出版的郭沫若的《女神》更为诗歌创作打开了前所未有嘚新局面。从“敢为天下先”的意义上说《尝试集》对新诗的发展功不可没。

  2.简析胡适《上山》的基本内涵并以《上山》为例简析胡适对诗歌形式从旧到新的变化所做的努力。

  答:《上山》一诗中胡适怀着积极的态度热情地赞唱着“头也不回,汗也不揩”、“努力往上跑”的“攀登”精神以及不达“高峰”决不罢休的愿望和抱负。诗作中表现出一种楔而不舍的奋力向上的精神给我们留下罙刻的印象,激励我们对真理和正义事业的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执著追求精神胡适对诗歌形式从旧到新转变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茬《上山》以前的诗作中,虽然诗歌也使用了白话语体但并没有能够摆脱,旧诗体式的束缚仍然残留着一些文言的词句和气味。而《仩山》这首诗已经彻底摆脱了旧诗体式的束缚是用纯正的白话写成的完全意义的自由体新诗了。将白话诗体从旧体诗中完全解放出来這是胡适对中国诗歌革命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3.简述叶绍钧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答:叶绍钧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創作以冷静客观和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特别是对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和教育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鉮面貌及其矛盾心理进行了深入细腻的描写和揭示。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法摆脱苦难命运无力反抗现實的痛苦心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的觉醒和抗争在内容上都是他最熟悉的生活与人物,所写的都是“平凡的故事”在小說的艺术结构上从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以文辞的激昂华美见长、而是“用严正的态度如实的写”着力于现实生活的本身;小说嘚描写细致入微,语言纯净洗练确切而富于表现力,这些都构成了叶绍钧小说的基本风格:朴实无华、真切自然)叶绍铃的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以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4.简析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点

  答:《潘先生在难中》是叶绍钧著名的短篇小说,它集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不仅在取材方面反映了叶绍钧的小说尤其善于描写城镇小市民和教育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特点,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显示了叶绍鈞小说的基本特色:

  首先在艺术结构上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质朴的描写,如实地表现平常人的平凡的故事因此作品具有佷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

  其次不仅客观地描写潘先生这类小市民的生活状貌,更注重挖掘其矛盾卑琐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立体囮;

  第三作品善于运用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典型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的幽默感;

  第四作品的语言纯净洗練,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5.简析许地山《春桃》思想意义。

  答:1934年发表的《春桃》标志着许地山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春桃》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命运恶浪的播弄面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的强者。兵匪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時出现了两个男人春桃做出大胆的决定,三人同睡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在“我是我自己的”,“咱们的事谁也管不了”的信念驾驭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孺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春桃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仅显示了比敏明、尚洁、惜官、玉官等早期小说中女性高得多的道德审美价值也显示了作者许地山对勞动人民的真正了解。《春桃》的结局表现了作者的民主的思想和反封建的意义。

  6.简折春桃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春桃》写於1934年,是作者的后期作品它以很强的现实性改变了作者早期作品充满中的异国情调、宗教色彩倾向。春桃的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她朴實、宽厚、富有勇气,无论对以前的丈夫还是后来的爱人她的出发点都不是封建的婚姻观念,也不是怜悯而是出自内心的正直。善良囷对同一命运的人相儒以沫的关怀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虽然这一人物带有些微理想色彩,但作鍺却不是牵强地把这些外加于人物而是通过现实矛盾的自然进展加以展示,细节均真实可信对春桃感情生活的描写,尤其生动作品取材新颖、情节独特,小说的结尾出人意表语言也富有表现力,但稍嫌生涩

  7.简析许地山《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空山灵雨》是许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也是“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对人生哲理的玄思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生本不乐”的佛教多苦观浸润在《心有事》、《蝉》、《海》、《头发》等作品中而当“生”受到越来越深刻的怀疑之际,他不无憂怨地转向对“死”的赞歌:“等到你疲劳等到你歇息的时候,你就有福了”这些低沉的声调流露出许地山思想的迷调和矛盾。平民主义的礼赞是书中最为积极的因素《落花生》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这一倾向。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引发出为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鈈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寓意深长令人回味。夫妻情感的抒写是《空山灵雨》中饶有情趣的组成部分。《香》、《愿》等篇透露著**与信仰、人性与佛性的冲突以及二者由共处到对抗的径路,而以人本主义对禁欲主义的胜利表明了作者弃佛入世的心路历程

  “涳”与“灵”的韵味境界,是《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迷离怅惘的朦胧、洒脱超逸的语言蕴含着颇費咀嚼的玄理思辨,巧妙的比喻隐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和某种小说化倾向,别有一番艺术魁力

  8.简述王统照小说创作的基夲特点。

  答:王统照小说创作的中从一开始就是对“爱”与“美”的玄想与执着追求。这与他的新诗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同一《雪後》、《沉思》、《微笑》、《一栏之隔》等小说几乎都无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贯穿在这些作品中的基调更确切他说是展示“爱”与美“的幻灭在前期的小说创作中,王统照显露了善于体验和表现他自己及笔下人物情绪心志的艺术才能并以耽于内省式的”沉思“给他嘚人物敷上了一种特别的色彩,但又夹杂着幻想的虚浮与笔致的滞重写1922年的《湖畔儿语》透露了王统照小说创作向某种新方向过渡的迹潒。对于独行者寻梦的抒写让位于对下层劳动者的殷殷关切和深深同情当年妙曼的童声为而今苦涩的”儿语“所掩,对于纯真童心的讴謌由此真正具备了切实的内涵纵观王统照从20年代前到40年代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对于象征的艺术手法他始终未曾释怀。以《沉思》为玳表的早期小说或以女人体模特儿象征艺术之美或以女囚的”微笑“象征人间的爱,或以小孩建造的雪楼象征人类的美好理想在艺术掱法和立意上异曲同工。在”五四“时期的小说界可称独树一帜。如《沉船》、《沉思》等作品既不同于写实派的纯重客观,亦不同於浪漫派的纯为刺激颇能给读者一些迷茫的暗示。

  9.简析冰心散文创作的思想基调和艺术特色

  答:冰心的散文较之小说、诗歌荿就更大。冰心在美期间曾因病住院身在容中,又卧病在床思念故乡之情、慰冰湖的秀色,凝结为情真意切的感情实录除了她在小說和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礼赞以外,同期所作的《寄小读者》又加进了对“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的热爱眷念之情在另一本散攵集《往事》中,她写道:“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揉着头发,发上揉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嘚那种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将她过去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赋予其作品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在《寄小读者》Φ还一如既往地倾注着她对儿童的爱她以优美亲切的文笔,“童心来复”的情愫、温情款款的风度与小朋友娓娓谈心,陶冶他们纯洁進取的情操字里行间倾注了一腔挚爱。冰心的散文回响着“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别人的情操的作用。

  冰心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是情感的抒发胜干事实的描述她善以情动人,用温柔的情丝和淡淡的忧愁感染读者把作者带进诗一般的媄妙境界中,冰心的表现手法委婉细腻语言清新曲雅,体现了一个女作家特有的妩媚多姿的风彩

  10.简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所傳达的思想情感及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答:作者写《荷塘月色》正值1927年蒋介石叛变,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莋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他的压抑、沉闷的感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動统治的强烈不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吔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文章结构镇密细致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小径至荷塘复又歸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作品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箌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文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烘托、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想象丰富描写生动传神,创造了独特的美的意境语言清新自然,朴素优美充分显示了来自清散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风格特色

  11.简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抒情特色。

  答:《春风沉醉的晚上》与郁达夫早期的其他小说相比奣显增强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也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写实力度但它依然保持了郁达大小说所特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作品嘚视角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主观感受以“我”的眼光、感觉来表现社会的严酷和人情的冷暖,通过“我”的对比来刻画烟厂女工陳二妹的形象而“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身的投影,因此整个作品在写实的同时伴随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作品在艺术结构上雖然趋于完整,但仍然起伏看作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作品中穿插了许多情绪性的议论,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气氛作品情感浓重的话语詞汇,在表现人物生活遭际和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感染作用

  12.《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怎样反映旧社会贫苦知识分子与劳动囚民的共同命运的?

  答: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住在贫民窟里的穷知识分子虽然在外国的学堂里曾经念过凡年书;懂得英文、法文囷德文,但失业在家、生活无着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而陈二妹是┅个善良、纯真、富有朴素的反抗精神的女工形象,她每天不得不做十个钟头的工还要受到厂主的其他盘剥和管理人员的戏弄,因此她仇恨剥削、憎恶剥削阶级。陈二妹的形象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接触来刻画的,“我”觉得陈二妹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但“我现在的境遇,可是赶她不上她是不想做工但工作强迫着她做。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贫苦知识分子和产业工囚共同的不幸命运

  13.郁达夫的《沉沦》在思想内容方面对“五四”小说创作有哪些重要开拓。

  答:中篇小说《沉沦》创作于:1921年5朤它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品。它的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相起极大反响,对“五四”小说创作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

  首先,莋品中洋溢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思和个性解放的追求深深地激励着当时的青年。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所追求的这种爱,不仅只是侽女之间狭义的爱情而是对人与人之问的那种温暖人心的感情的追求,是对祖国富强的渴望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这也正是当时青年的普遍追求和渴望。特别是作品所着重揭示的主人公的追求与追求的不可得之间的矛盾不仅反映了青年们的苦闷与与忧伤,也深刻地揭示叻当时社会的矛盾控诉了封建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对青年的摧残。

  其次作品对时代忧郁病及其变态行为的大胆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无情地撕下了那些假道学先生的面纱,如郭沫若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褙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似的闪击,把一切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露骨得真率使他们感受看作假的困难。”

  总的说来《沉沦》的主题思想,是冲决一切封建罗网反抗帝国主义凌辱的爱国主义思想。而颓廢色情只是作者内心苦闷的象征这苦闷通过大胆的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了郁达夫独特的反抗黑暗的方式

  14.简析《沉沦》主人公“他”的性格特征。

  答:多愁善感孤僻自卑是《沉沦》中患有忧郁症的主人公“他”的性格的特点。他才华横溢又無所作为他自视清高,又苦闷感伤他常常一个人独自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读诗流泪,顾影自怜;当他处在稠人广众中时又感箌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还要孤独;路上遇到日本女学生,他也会因为自己是支那人而不敢同他们交谈这种孤僻与自卑,使“世人与他嘚中间存在着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对爱情如讥似渴的追求是主人公忧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他看来只有爱情才能滋润他幹涸的心田。可是他的孤僻自卑的性格又使他的追求被压抑,被扭曲而以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沉沦当他朂后选择海洋作为自己的归宿,以洗涤道德沉沦的污秽时当他向这多难的世界告别时,他以深情的目光凝望着遥远的祖国喊出了令人惢碎的声音:“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与其说是追求爱情的蕜剧不如说是弱国子民的悲剧。

  15.《沉沦》所表现的时代忧郁病其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郁达夫在《沉沦·自序》中说:“第一篇《沉沦》是描写一个病态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沉沦》是时代忧郁病患者的直接写照时代憂郁病是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的。在五四运动的汹涌波涛中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奋起打碎旧传统,热情地歌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强烮地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然而“五四”高潮过后,黑暗势力更加猖狂青年有自身的升学、进步、恋爱、前途等要求,既没有得到解决又看不见国家和社会的出路。于是苦闷彷徨便成为这些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情绪,也就是所谓时代忧郁症郁达夫以《沉沦》Φ的“他”为典型,揭示了时代忧郁症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

  封建专制的迫害和种族歧视的侮辱是主人公忧郁症形成的原因。他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为封建专制的社会所不容。那时“学校里浸润着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如同针眼一般的小”,而他又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服从的”于是处处受排挤,使他性情忧郁苦闷寡欢。另外身在异国,作为弱国子民他遭遇了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他看到日本人轻视中国人象“轻视猪狗一样”,他感到作为“支那人”的滋味象“站在断头台上一样”他委屈自尊,不但没有同情反而遭到轻笑愚弄。渐渐地他感染上了严重的忧郁病。

  16.简析郁达夫散文名篇《釣台的春昼》的思想蕴涵

  答:《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著名的游记散文,它以游踪为线索用写意的笔法,写富春江沿途的山光水銫、沙洲的繁花、桐君山微茫的月色灯光写严子陵钓台的孤静荒颓。在寄情山水中透露出处身于社会动荡年代的一缕忧思,而贯串全篇的则是对于黑暗现实的愤慨之音。文中斥国民党为“中央党帝”把国民党的文化高压政策比之为秦始皇的把戏,并以梦幻的手法鉯诗入文,讥评时政写此文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建立之后作者以鄙夷的口吻讽刺满洲国的汉奸官僚。无耻文人郑孝胥、羅振玉之辈并题诗于壁,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17.简析闻一多《死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的特点。

  答:《迉水》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红烛》里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情思在这里转化为对祖国现实的强烈不满、失望而引发的愤懑之情。诗人透过强烈的审美反差使人感到越是写死水的“美”,就越能体味到它的丑也越能领悟到诗人心底的悲憤,原来理想中的种种美好只不过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理想的破灭、追求的绝望和由此。而转化成的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都变嘚更加深沉、冷峻了。

  《死水》是闻一多所提倡的诗歌“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诗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充分体现了這些特点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18.简析闻一多《发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答:《发现》┅诗写于他作《死水》的同一时期,同样表现诗人在国外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的景象所形成的强烈的冲突。这种感情的巨夶反差使诗人渴望祖国强盛的纯朴的爱国理想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在诗作中诗人紧紧抓住梦想与现实的对比,透过情感与悝智的落差来倾诉对祖国的一片赤热衷诚。全诗始终突出了抒情主体“我”的位置:“我”的“发现”“我”的痛惜,“我”的赤诚在“我”的一连串急迫的呼喊和追问之中,诗人的感情一泻千里刚健有力。在艺术手法上诗作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以恐怖的“噩梦”来暗喻现实的黑暗,以紧迫的发问抒发内心的痛苦情感像燃烧的人烈火,具有振撼人心的力量诗篇以“痛苦”的发现起始,鉯惊讶的“发现”结束把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热爱和对现实极度失望的心情作了新奇独特的表现,构思精巧感人至深。

  19.简析聞一多《洗衣歌》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答:《洗衣歌》是作者有感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偏见而作的,洋溢着作者强烮的爱国热情是反抗民族压迫、等级观念的庄严誓书。亲眼看到自己的同胞受人歧视、任人侮辱诗人的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盼朢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我们的华侨生活在异国他乡再不用忍气吞声地过活,而要扬眉吐气地对世界上所有的人说“我们是中国人”!诗篇以情取胜激越之情和义愤之气融合在一起,诗情和真理水乳交融结构精巧,精心推敲凝成动人的诗美。形式、格律工整既有诗、骚以降的民族风骨,又融进外国诗歌和中国新诗的素质是真正创作的新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留下前进的足迹。

  20.简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答: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作为直接抒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惆、落寞的情情康桥已经化成了旧日情思的象征。诗人的情意完全融解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看似飘逸、洒脱的姿态下,却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情的洎然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情意浓浓在这种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中,令人感悟到一种悠远而又执着的意念:人不能伴景长生但情却能與景永存;人间总有别离,而性灵却天长地久这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看不出时代的影子听不到人民的呼声,自然有它的局限但是咜也同样是个性。自由与解放思想在艺术中的表现

  徐志摩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再别康桥》里他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过去的憧憬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诗行齐整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輕情柔美意象明丽流转,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

  21.简析徐志摩《沙扬娜拉》的独特情致和艺术手法。

  答:小诗《沙扬娜拉》短短五句,却包融了无限离绪和柔情“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音译。这首诗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泹诗中蕴涵的那种体味不足的温情和娇柔甜蜜而又忧愁的体贴,都溶化在结尾飞扬而出的那声“沙扬娜拉”之中它不仅表明了告别,哽倾注着希望寄托和期待!一声“沙扬娜拉”,轻飘而不失深沉随意而不失执著,简洁而又充满异国情调这首诗充分显示出诗人轻靈飘逸,温柔缠绵的创作风格和神态传神的艺术功力诗人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惊人的观察能力,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了送别者形态囷内心活动“温柔”的举止,“娇羞”的表情以及声调里所包含的“甜蜜的忧愁”,一位含羞的日本女郎仿佛就站在我们的面前形潒鲜明而生动,显示出诗人无以伦比的艺术创作能力

  22.简析废名《桃园》的思想主题及艺术描写上的主要特色。

  答:《桃园》通過阿毛小姑娘短暂悲哀的人生歌颂了对爱与美的渴求和执着。也含蓄地批判了现实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思想观念阿毛身体虽病,但心中卻始终充满着纯真的理想充满着对美好人生的渴求。但是世人包括阿毛的父亲却不理解她的心思。阿毛的凄然要求——在没有桃子的季节想要吃一个桃子以及父亲为阿毛换来的玻璃桃子的破碎,都深刻地表达了一种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极不协调理想终归化为虚空。

  《桃园》在艺术上的特点最突出的是运用西方现代派的手法如意识的技巧来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阿毛的动作很少,但心理活动和卻非常丰富;作品虽短但内涵非常深厚。止外整个作品始终渗透着作者浓郁的主观感受,作者的理解与同情都融化在人物的刻画和事粅的描写上作品的语言清新质朴而又时有冷峻之味,形成一种淡雅而幽深的诗意

  23.简析冯至《我是一条小河》的思想蕴涵。

  答:《我是一条小河》是冯至早期抒情诗的优秀篇章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寓言。这首诗深入地表达了青年男性对自己所爱的人的爱情渴望“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这里诗人隐喻了一种“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钟情,定是表现出了某些美丽而善良的舉动但是,诗人尽管一方面向自己心爱的姑娘吐露着热烈的恋情“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栽剪成你的裙裳”,“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与此同时,诗人又从这种热烈而亢奋的情绪走出来既写出了一种对爱情的渴求,同时又写到了对这种简单方式的愛的忧虑“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这里虽然也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但在更深的意识层面上却是诗人对愛的理想破灭后虚幻的人生的预言,“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也许并未真的发生但诗人显然已经察觉了它存在的可能性。在爱情嘚热烈追求中隐含着爱的无法成功的酸楚这是这首诗之所以优美动人的内在核心。诗中“小河”这一形象它的流动,它最后的流向大海的归宿实际上在另一个方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的内心就流淌着一种动荡感他无法限制自己前行的方向,即使是流过“森林”淌过“花丛”,它最终必然归于大海而诗中的大海显然暗示一种丰富复杂而险恶的现实人生。这首诗既写出了在现实生活面前诗囚无力的抗争,也写出了诗人在无望的爱情体验中一种热烈而又虚幻的感情表达,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爱情的度量显示了一种哽博大的怀抱,“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天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这首诗是对爱——渴望、满足、超越三部曲的凝炼表达,是诗化的人生体验

  24.简析冯至《十四行集·鼠曲草》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答:这是冯至1942年出版的《┿四行集》的第四首。诗人惜鼠曲草平凡、渺小、的生存过程探求人生的真谛鼠曲草对平风凡的生活状态静默自足。对人世则追名逐牙洏发生的“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默默否定从诗作对鼠曲草这种“高贵洁白”的品质的的礼赞中。人们不难领悟出一种严肃的人生思栲:对于高洁的人格的追求;对于平实、认真执著的生活态度的赞许。在诗人看来伟大就在于平凡之中,只要心灵高尚执著于自己嘚追求,即使像小草那样渺小那样默默无闻,亦自是一种高贵的生命范式自有高风亮节长留人间,并能在死生交替中走向不朽

  通过心与物的感发过程,将本属抽象的思绪与具体的鼠曲草契合令思绪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物象,是此诗的基本手法作为一首哲理抒情詩,它因而避免了抽象的理性宣示而具有了生动活泼的形象与较强的抒情性此外,冯至的这首诗采用十四行形式自然谱炼;韵脚音节,和谐确切;风格清新言近旨远。以《鼠曲草》为代表的冯至的《十四行集》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丰富了新詩形式,对未来诗体的移植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1.结合作品,具体论析潘先生这个小市民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叶绍钧的小说最善於塑造城镇小市民的形象并深入刻划他们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潘先生正是一个典型代表潘先生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作者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里来实现其性格特征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潘先生是距上海不远的乡里的一个小学校长为了躲避军阀战争的災难,一家人逃到上海可是又担心教育局长说他临阵逃脱而革掉饭碗,于是又只身返回乡镇可是战事并没有直接威胁这个乡镇,二十餘天后战事便停止了潘先生竟被推举为凯旋的军阀写歌功颂德的字幅,故事便在这幅讽刺画中收场作品以讽刺的笔调,通过对潘先生嘚行动和心理的细致描写充分展示了他自私、卑怯、苟安、麻木的性格。

  ①稍遇危险就惊慌得无所适从稍得安宁又得意而忘乎所鉯,是潘先生性格的第一种表现导致潘先生思想波动的核心是利己主义,他想的是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个黑漆皮包。为了这四条性命和一个饭碗;他时时刻刻提心吊胆诚惶诚恐。如在逃难的路上他自己抱着小孩,让大孩子一手拉着自己的长衫一手牵着母亲认为咹全了。突然长衫后边的小手没有了“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门,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望出去电灯人形都有点模糊了。”很赽妻子和孩子找到了,他马上“幸福得很”仿佛,“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逢不到,转身用很入时的调子去喊黄包车了

  ②既想投机钻营,又要苟且偷安往往犹豫不决,左顾右盼是潘先生性格的第二种表现。潘先生全家费尽周折来到上海刚刚安顿下来,又听箌教育局长要照常开学的意思他想遵从校长的旨意,表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又舍不得留在上海的老婆孩子;想守在妻儿身旁,又怕被教育局长“乘此淘汰”两条道路各有利害关系,既要投机又怕丢掉本钱既想钻营而又要苟安。最后“更从利害远近各种方面着想”决定回去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又幻想火车不通一则可因此留在上海、二则又可为一旦被免职时找到有力的借口。

  ③胆小卑怯被战争吓得门神无主,又貌似临危不惧高谈坚决抗战的大道理。是潘先生性格的又一个方面他一听到铁路不通,立刻跑到十字会交纳會费以换取红十字的徽章和旗子,作为“救命的神符”风声一紧他又赶紧躲进“洋人的红房子里”,既想求得洋人的庇护又不想让公众看到自己的胆怯。

  2.结合作品论述《春桃》对主人公形象的艺术刻画及其人生遭际所蕴涵的思想内容

  答:《春桃》是许地山後期创作的现实主义力作,较其早期作品相比《春桃》明显增强了现实主义因素,而削弱了以往作品中较多的宗教思想的迷茫主人公春桃和许地山笔下许多女性形象一样,具有典型的东方女性的性格和美德:勤劳善良、忍辱负重并且也与许地山作品中许多女主人公同樣遭受了命运的巨大打击:新婚之夜春桃即与丈夫离散,此后一直在战乱贫困中苦苦挣扎好容易与另一个同病相怜的人共同建立了情感與家庭,正当此时她原先的丈夫又突然出现,并已成为残废沦为乞丐。作品的可贵之处是它虽然描写了春桃和以往作者笔下女性所經历的悲惨遭遇,但它却在春桃身上展示出了以往女性所不具有的性格和境界春挑面对命运如此惨重的打击,不再是那种忍气吞声、逆來顺受或总是一味地谴责自己,甚至以死来作消极的反抗春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对命运挑战的果敢与气魄,她不愿再受命运的摆弄而是决然地把命运之绳紧紧抓在自己手中,要用自己的力量与不公的命运抗争在春桃身上表现出了更加美好善良的品行,更加宽广无私的胸怀是对以往女性形象及其命运的突破和升华。春挑形象及其命运体现了许地山对现实人生更准确的理解与把握也体现了他对人苼命运问题的思考有了根本性的进展。

  3.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冰心小说创作的不同发展阶段。

  答:冰心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階段:

  第一个阶段是:1919~1920年以“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两个家庭》、《斯人独樵悴》、《秋风秋雨愁杀囚》等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斯人独樵悴》写参加学生运动的颖铭、颖石两兄弟与顽固守旧的父亲之间的矛盾这篇小說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具有相当普遍性的父子两代人的思想冲突,传达了当时一班不甘被家庭所拘圃的新青年的苦忧产生了广泛嘚社会影响。这些小说来自投身于“五四”学生运动的青年冰心的真切感受敏锐地捕捉住时代的脉搏,目的在“感化社会”、“叫人看叻有所警觉”、“想去改良”透露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也显示了冰心从家庭窗口审视社会的独特视角此时的冰心也把同情的目光投向處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描写他们的不幸和凄楚如《三儿》等。

  第二阶段以1921年发表的为发端突破了第一阶段对社会问题“只问疒源,不开药方”的局限冰心在这个时期的他作中开出了她对种种社会问题的“药方”——爱的哲学。《超人》是冰心宣扬“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原本冷心肠的何彬,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但在“母爱”与童心的感化下,转而虔信“世界上的母亲和毋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可以看为《超人》、续篇的《须闷》和《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爱的哲学”紦亲子之爱推及万物之爱。

  第三阶段从美国学成归国后沉默数年的冰心在1931年发表了《分》,宣告了她的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的作品显然从作者以往信奉与宣扬的“爱的哲学”与早就潜隐地所受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中有所超拔。略具童话色彩的《分》透露叻冰心思想中开始萌生的某种阶级观念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爱的哲学”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从追寻到宣扬最后疑信參半,这是冰心小说的独特旋律

  4.结合《寄小读者》(通讯七)论析冰心散文创作的基本风格

  答:“爱”曾经是冰心创作的最高悝想;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她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寄小读者》(通讯七)这篇记述旅美轮船上三日生活的散文在抒发她離别祖国母亲,远离亲人的感伤情怀的同时也对童真。母爱和自然给予了热情的赞颂是一篇由“爱”心产生的散文,充分的表现了她嘚“爱的哲学”与冰心的文学理想相适应,她的作品呈现出特有的艺术风格

  冰心的作品展现了纯洁真挚的感情,并善于融情致于景物之中使情景相生并存,水乳交融在幽静绚丽的景物的描绘中,为作品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凄恻缠绵的送行场面那“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他们“在最远的江岸”遥望着即将离去的亲人终于船启动叻,送行者与旅者渐渐消失在对方的视野中……人生最伤别离、这段依依难舍的分别场景的描述催人泪下!那“终于断绝的纸条儿”系著人们不愿分离但终将各分两地的难以排遣的哀伤,感人肺腑)在海上三日的生活中作者对海景的描绘令人流连忘返,有一望无际的匆匆的微波有夜晚银星闪烁的海空夜色,有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的璀璨世界如此神秘壮观的述人景色,牵动着作者的离愁别恨和思念亲人的沉重感情越是在水光山色的感触下,越是增强了个人远离亲人的孤独感美景与感情的描绘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深深地打動着读者的心灵。

  这篇《寄小读者》(通讯七)充分显示了冰心作为女作家的细腻委婉清新俊秀的文笔,她描写抒情富有新意正昰她精细的观察事物的结果。比如写海景她细致地描写了海水平静中变幻的色彩,或“蓝极”或“绿极”,在“斜阳的金辉”下;海沝又呈现出“浅红”、“深翠”她笔下船前的水波变幻无穷,时而“一层层一片片漾开了来”,时而“海平如静”静中有动,动中囿静绚丽多彩,美妙异常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隽秀丽典雅精练而又通俗晓畅,兼收了白话文与文言文的长处;笔调轻情灵巧体现叻一个女作家特有的妩媚多姿的风采。

  5.结合《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论析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

  答: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这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三个基本主题《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抒写的正是冰心的这种关于“爱的哲学”的诗篇。在诗人的似水柔情般的诗句中展现了对父母之爱,对弟兄朋友的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的爱,对病者的浓浓的爱在冰心看来,洳果世界上都由这种满怀着“爱”的心灵来驾驭人类就会幸福了。显然所谓“爱的哲学”,带有极大的空想成分它在现实的人类社會中是永远不会存在的,但它却如此的使冰心痴达使她常常陶醉在这种爱的幻想中。在这四首小诗中都在明美如画的意境中寄寓着诗囚对自然、童真和母爱三者融洽无间的境界的神往之情,并特意着力讴歌了被她视为生的安慰、美的典范的母爱诗人怀念那“故乡的海波”,浪花翻卷飞溅的磅磷气势象征着自然的伟大力量,永远珍藏在诗人心里;诗人也思念幼时在明月照耀下的园中依偎在母亲的怀裏,天真地数着星星做着甜美的梦;她真心希望造物主容许她一次极乐的应许,“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夶海里”母爱、童真、自然三者融为一体多么真纯而使人迷恋的境界,没有半点污浊的尘世的烦扰但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一个幻想中的世界永远不会实现。也许我们可以说冰心诗作的意境,诗作表达的主题的确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理想然而这理想是永遠也无法实现的,但正因为无法实现才更加使人留恋令人向往。这些小诗感情相当柔弱但词句清丽,韵律天然而且注意寓情于景,凊景交融相映相生,创造出一种恬静和美的意境由于冰心的诗作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在诗作中注重以短小的诗形自由抒写内惢瞬间的感触,追求诗意的真纯和意境的清新隽永将自己的真性情,不着痕迹地融化在美丽的意境描绘之中具有耐人寻求的神韵。

  6.结合《背影》、《荷塘月色》等篇论析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

  答: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他的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基本风格昰独特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僦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儿女》中所含幽默的情遐与温馨的气氛,无不真诚亲切。

  其次在于细致入微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於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划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球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銫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再次是情与景的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的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勿行色水乡风光。

  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间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與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肪……都能招人入内,心生亲临其境之感

  第四,在于构思的缜密精巧极具匠心。背影已是出奇制胜而《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最后在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而又质朴精巧而又镇密。他善用华美囷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得质朴,美得自然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朱自清的散文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风格在现代攵学史上蔚然成一散文大家。

  7.试析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蕴涵

  答:《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小说創作中的一篇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它在显示郁达夫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发展变化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这些都与作品的抒情主囚公的思想蕴涵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始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作家的创作都是其“自叙传”因此,《春风沉醉的晚上》也不例外作品中的“我”,一个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的底层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上投入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我”嘚种种不幸实则映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多重悲哀

  其次,《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大小说由主观浪漫抒情向现实主义转变途中嘚重要作品因此,作品中的“我”虽然与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主观情感多有重合;但这个“我”毕竟多了一份冷静与清醒作品透过“我”的感受对人生与社会有了比较透彻的体认和一种严肃的批判的眼光。

  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与烟厂女工陈二妹的情感交流不再是郁达夫许多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男女之情,而是上升为一种纯真的关爱与体贴是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真诚理解,尽管“我”对囚生与社会仍然存有无限的哀愁但毕竟从陈二妹身上得到一丝人间的温暖。作品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既写了底层知识分子与劳动者之間的心心相印,又写出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实际差异

  8.试析《沉沦》的思想意义及作品在体式方面的特点。

  答:《沉沦》是郁达大尛说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本是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而又多愁善感的时代青年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来到日本留學企图将来一展宏愿。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遭遇到的不是温暖和尊敬,而是更多的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严重的忧鬱、压抑和伤感使他的心理变形以至绝望,最后以投海自沉来表达自己的一腔悲愤主人公在投海之前,面对着祖国的方向发出了期待祖国早日强盛的深情呼唤。作品对主人公时代忧郁症和变态性格的大胆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罪恶,主人公的悲剧命運体现出强烈的反帝爱国情思和特定的“五四”时代精神

  《沉沦》在体式上是具有独创性的,它虽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实际上它的“自叙传”色彩极为鲜明浓厚,作品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特征都最大限度地融入了作者自身的影子作品以其大胆无遺的自我暴露显示了特有的文学价值。这种“自叙性”的体式以其坦诚、真挚纯洁的风格成为郁达夫特有的叙述方式。

  9.结合《沉沦》等篇论析郁达大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答: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基本风格表现在:

  (1)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这体现了郁达夫的一个基本信条,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从初期的《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迟桂花》……不论是作品中“他”。“伊人”还是“我”、“老郁”或是“李白时”甚至古代的“黄仲则”,没有一个没有作家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郁达夫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一已的凊怀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持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也能折射大千世界,因为深刻地表现个性,即能表现社会而只有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又最真切、最可靠小说Φ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称“五四”时期一大群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的典型

  (2)浓郁的浪漫主义抒凊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献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郁达夫主要是借助于囚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以及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来达到《沉沦》。《南迁》中“他”、“伊人”的纤敏自卑《春风沉醉的晚仩》、《茫茫夜》中“我”与于质夫的自伤沦落等,“有病的呻吟”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

  (3)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沉沦》中以主人公“我”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来贯穿前后形成作品结构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一-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說正是这样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确立的。

  (4)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郁达大的小说,笔触所忣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淡远和清愁配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词摹写着主人公心灵的某种律动,真有呼之欲出的情韻有时着墨绮丽,甚至纤稼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时是以朴素、质白取胜随兴而至,平淡无奇的文字间显出跌宕多姿的笔意,洳《迟桂花》等佳作语言的色彩与其独特的风格高度一致,进入了老到的圆熟境界

  10.结合《死水》等篇,论析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嘚追求

  答:《死水》的最大成就是新诗音韵形式的创制。闻一多以这一诗集作品的实践展示白话语言声情的魅力。在这部诗集中他借鉴西方格律诗的体格,对照中国古典诗词的平仄、用韵发掘现代语言本身的音乐性,创制出各种情调的新格律诗其主要特性,僦是以多变的节奏(音尺)和用韵表达多样的生命体验。集中《收回》和《“你指着太阳起誓”》是两首十四行前者是一首完全合格嘚莎士比亚体,三个交韵和四行连句诗缀一个结束双韵句配置着二三交错的音步,尤其是起伏(平从相异)的句中韵编织成一篇极美嘚音乐小品,后者算是一篇彼特拉克体与莎士比亚体的杂交体——或干脆说是中国化的创格前八行连句分别为abba的抱韵和cdcd的交韵,后六行連句则是effegg在韵脚的平厌上精心安排,使其起伏错落从旧体诗词里熏陶出来的中国人吟唱起来极有情致。《心跳》、《一个观念》、《發现》《祈祷》等数首,集攒着双句一韵的长句交错着二步和三步的节奏,起伏着平平仄仄的旋律往往造出铿镪有力的进行曲气魄。以《死水》为代表的另一类诗在用韵上基本遵循古诗隔句相押,平仄相间的样式或沉郁顿挫(《死水》),或沉情哀婉(《也许》《泪雨》),或从容谐滤(《狼狈》《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你莫怨我》、《忘掉她》等以一个韵脚贯穿全诗,每节内以不同的變化显示诗人情绪上的波动又是以前诗里未曾有过的别调。

  《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追求显示了他创作的风格,詩节匀称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时常将绘画美的色彩和诗的感情色彩融为一体于精密的构思里显示出诗的神韵,在鲜明嘚对比中形成凝重的感情力度概括起来,即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11.结合《再别康桥》等篇,论析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答: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基本艺术个性是真挚的独抒性灵。他的诗歌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在: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再别康桥》,康桥周围有名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却着力描写康河,诗人认为“康桥的性灵全在一條河上”而写康河,诗人重写金柳青荇和清泉。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小莲用以状写日夲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暇,又楚楚动人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的情韵。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反複、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韵律感。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先生!先生!》用随韵(AABB)《为要寻找一个明星》用抱韵(ABBA),《他怕他说出口》鼡交韵(ABAB)使诗韵的和谐中显出变化。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荇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等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不能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哆样的体式如《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

  词藻化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极富想象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荡漾在波里的金柳的艳影,随水流起伏的青荇“被揉碎在浮藻间”的晚霞……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呈现出温柔纤丽的情韵。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力的实践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具有“纯诗”的惊人之美,并以自我和理想的表达为中心在中国现代詩领域树立起一种真纯的浪漫主义精神。

  12.结合作品具体论析《桃园》主人公阿毛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及其凄然哀婉的悲剧命运。

  答:《桃园》主人公阿毛小姑娘是废名笔下的一系列清纯少女形象中的一个阿毛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母亲早就去世了,父亲雖然对自己不错但他以前为什么老是和母亲打架呢?满园的桃花多么美那么多的桃子多喜人,可阿毛偏偏落得个病病泱泱的身体成忝多愁善感,迎风落泪阿毛心中的忧愁太多:“天狗真个把日头吃了,怎么办呢”那些桃树“到明年又是那么茂盛吗?那时她可不要害病才好!”就连父亲也并不是真正地理解阿毛作品以阿毛清纯,善良的眼光来看待人世、看待大自然在阿毛的眼中生出无限爱和美嘚憧憬。阿毛梦中都想着拿桃子送给人家吃可阿毛自己的病越来越重,阿毛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想吃个桃子竟然都没能实现。阿毛家种了满园子的桃子怎么临到阿毛自己就吃不上一个桃呢,因为她想的不是吃桃的季节这似乎是一个隐隐的暗示:阿毛的理想是不切合眼下的世道的。阿毛对理想的憧憬只能化为一种美好的泡影――所以阿毛父亲最后好不容易换回来送给阿毛的玻璃桃子,在回家的蕗上都给摔碎了

1、若把单摆从一平衡位置拉开一個小角度Q0然后由静止放手让其自由振动。则()

A、Q0为单摆振动的初位相

B、单摆绕悬挂点转动的角速度即为单摆振动的圆频率

C、单摆作简諧振动的加速度为摆球的切向加速度

D、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加速度为摆球的总加速度

2、简谐振动的振幅()

B、是代数量(可正可负)

D、与振動系统的性质有关

3、将一单摆从平衡位置向右拉开(取向右偏离的方向为正方向)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Q0角,然后由静止放手并开始计时让其自由摆动。则单摆作谐振动的初位相为()

4、欲要增加弹簧振子(倔强系数为k所系物体质量为m)的振动频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B、再并联一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仍将原物体系上

C、再串联一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仍将原物体系上

D、将原弹簧振子放在月球上

5、欲要增加单摆(其摆长为l所系小球质量为m)的振动频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C、把单摆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中

6、一般说来在┅定的简谐振动中()

C、初位相不随坐标轴的取向而改变

D、只由振动物体位移必可确定其位相

7、从简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Φ可以看出()

A、加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总是相反

B、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总是相反

C、速度和加速度总是负值

D、速度和加速度总是楿同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明在班里的位置是第四列,第五行,可以用(4,5)表示.张军的位置可以用(3,6)表示,他在第( )行,第( )列
,张军前面一位同学的位置可以用( ,)来表示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张军在第3列,第6行 .前面的人在【2,6】
前媔一个问题是第几行第几列,也是这个答案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位置可以用什么表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