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米老鼠版权会给迪士尼造成哪些影响?

这其中,比故事情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影片里朗朗上口的音乐,时至今日,其旋律依然频繁飘荡在国内的大街小巷。 这部影片也创造了迪士尼动画电影当时的票房高峰,制作成本1.5亿美元,全球票房收入高达12.74亿美元,且将众多顶级奖项收入囊中,包括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第8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第71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等。

2019年,《冰雪奇缘2》再续传奇,不仅在北美市场连续霸榜,自11月22日在内地上映以来,票房突破6亿人民币。口碑方面,《冰雪奇缘2》亦有不俗表现,斩获了猫眼8.9、淘票票8.8、豆瓣7.3的分数。

《冰雪奇缘2》的火爆,让迪士尼的IP造金能力第N次引发热议。在全球50个最赚钱的IP中,华特迪士尼拥有9个,稳居第一。无论是公主童话,还是超英宇宙,我们做的每一个梦里几乎都有迪士尼IP的身影。

本期全媒派带你走进“造梦工厂”迪士尼,看看这只米老鼠是如何“点石成金”,化身为IP狂魔的?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迪士尼如今的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等。旗下拥有大量赫赫有名的公司和品牌,包括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卢卡斯影业、福克斯影业、漫威漫画公司、试金石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等等。

在孵化+收购了如此多的公司后,迪士尼每年仅靠媒体平台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年终财报也应证了这一点。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

虽然迪士尼的影视娱乐作品均有不错的成绩,但它的份额占比仍然不足1/5,远不及媒体网络带给迪士尼的收入。

那么,迪士尼为何还如此致力于IP的创造和购买,甚至不惜花713亿的天价收购福克斯? 显然,迪士尼并没有仅仅依靠财报来做决策,高管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IP影视不是最挣钱的版块,但它却是其他营收的动力源。IP的长青,对于迪士尼所有业务线几乎都存在极高的增值价值。

可以这么说,在迪士尼成熟的品牌打造链条上,内容是一切的原点,传播渠道是内容的放大器,衍生品则进一步释放了内容的价值。

IP打造,不只是真善美这么简单

迪士尼为全世界奉献了不胜枚举的经典形象,他们被赋予了诸如励志、可爱、美丽、善良、滑稽等各式各样的角色弧光,在传播的渗透力上做到了老少咸宜、男女通吃。

但是,如何打造一系列成功的IP?靠的不仅仅是让卡通人物在荧幕上传递真善美或卖萌耍酷,迪士尼拥有一套完备的流程来帮助这些形象和故事家喻户晓。 

一、创造优质内容,打造潜力IP

首先,什么样的内容才具有成为IP的潜质? 它必须具备四大特点:

故事内容里必须包含醒目的视觉识别(VI)元素,或具有仪式感的符号。能联想的点越多,面越广,整个故事内容在用户脑海里的印象就愈加丰富和完整。

具体表现为用户参与、分享和兴趣社交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内容产出后,还需要有用户自发的分享、社交媒体的扩散,内容的影响力才能进一步上升,具备成为IP的潜力。

表现为有温度有营养的故事内核,而不是快餐式消费。例如,《冰雪奇缘》的大热离不开对女王Elsa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除了追求真爱的主线,Elsa也代表了新女性的形象——坚强、独立、能力超群,并不需要王子的拯救。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引爆点》中提出,“流行潮的爆发条件之一就是具有强附着力”。如何避免观众在接收信息时,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有时,只要在人物台词的措辞或人物特质的表达上做一些提炼、修饰与升华,就能在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例如,最能体现Elsa人物个性的那句评价“做什么公主,我就是女王”,就成了许多女性观众津津乐道的金句。

除了这些,IP还需要进行充分的人格化。

人格化之后的形象更容易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情感,在确立普世认同的价值观后,迪士尼将其内化成人类最喜闻乐见的品格,并在某些场景下通过具体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能够快速高效地触及观众,获得喜爱。雪宝的古灵精怪、辛巴的坚毅勇敢、唐老鸭的屡败屡战等,这些形象的深入人心,离不开背后制作团队的精心人格化塑造。

二、四大渠道强化,助力IP传播

有了个性化鲜明的优质内容,IP的“原生面团”就已经揉好,迪士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它放进烤箱进行“烘焙”。这一阶段发挥影响力的是迪士尼旗下的4大渠道: 

迪士尼电影制作上映之后3-6个月就会通过DVD、蓝光或电子形式发行出版物,再往后一个月,这些影片就会登陆电视市场按次付费。另外迪士尼还会制作和发行自己的青少年电视剧和TV动画,在自己的媒体平台播放自己生产的内容,推广其电影电视。

迪士尼度假村、乐园会同步更新主题元素,拉近观众与影视人物的距离,放大IP价值、强化链接。

一方面迪士尼会在社交网站上进行互动,加强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另一方面,迪士尼会授权游戏公司,进行IP合作。

今年11月14日,迪士尼和游戏公司jamcity在《冰雪奇缘2》上映前的预热期间就推出了一款手游。上线不到一周,它在Google Play上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万次。

4、IP合作及衍生消费品

通过从玩具、T恤到App、书籍和游戏机等100多个类别的周边创新,迪士尼的影响力覆盖了实物产品和数字体验各个方面,不断强化其在人们生活中的记忆和印象。还是以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缘1》为例,在12亿美元的票房之外,这部影视作品给迪士尼带来了95.75亿美元的衍生品销售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全媒派往期文章《奈飞VS迪士尼,谁能从流媒体混战中杀出重围?》中所说,在网络媒体渠道方面,迪士尼正面临着流媒体的冲击

2018年,迪士尼市值曾被Netflix短暂超越,虽然18年末迪士尼反超,但隐忧如影随形——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媒体网络部门2018年营收再度出现负增长。面对这个问题,迪士尼不得不积极地进行自我革新,豪掷713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克斯,进行大规模的集团部门调整,并积极布局流媒体服务(迪士尼现拥有体育流媒体ESPN+,Hulu以及Disney+三大流媒体平台)。

11月12日凌晨,Disney+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太过火爆,许多网友刚完成付款就遇到了故障。未来如果迪士尼能打通三个流媒体平台,那么凭借本身丰富的内容储备,加上ESPN+和Hulu这两个在不同领域已有稳定用户的流媒体平台进行拉动,Disney+的表现值得期待。

依托于四大渠道的营销扩展,迪士尼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四轮收入。 

  • 第一轮收入:迪士尼推出制作精美的动画及电影,收获丰厚的电影票房。

  • 第二轮收入:公映电影的拷贝销售和录像DVD发行。

  • 第三轮收入:在线下主题乐园中增加新的电影角色,荧幕与现实打通,促成线下消费。

  • 第四轮收入:迪士尼通过特许授权产品赢得第四轮财富。

 四轮收入将IP价值最大化,使其成为迪士尼源源不竭的财富动力。

积极构建并强势维护IP 

随着时代变迁,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不断改变。

在建立起丰富而强大的IP帝国后,迪士尼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品牌内涵与形象,同时不断加强对旗下IP的维护,保证其鲜活生命力。伴随着新形象、真人化的演绎,新的价值观被不断融合进经典的人物形象。

例如迪士尼的公主,灰姑娘不一定总得靠王子的水晶鞋才能过上幸福生活,茉莉公主会告诉你:“我不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呼唤男性与女性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展现出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此外,在赋予IP新内涵的同时,近年来迪士尼也在不断尝试将动画影片真人化。

IP情怀+稳定剧本+明星参演+技术赋能,稍加改编,便能让迪士尼通过真人翻拍再次强化经典IP,提高其经典系列与宇宙英雄系列竞争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迪士尼还充分展现了“壕”的本色,通过“买买买”不断充实着IP的丰富度、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打造全方位的“造梦工厂”。

2006年,迪士尼以价值74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皮克斯公司,获得了大批优秀的独立动画制作人;2009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收购了漫威娱乐,拥有了漫威旗下超过5000个角色的所有权,补充了迪士尼在超级英雄IP这一块的短板;2018年,迪士尼收购福克斯,将“X战警”、“阿凡达”、“辛普森一家”等著名IP收入旗下……

何以解IP之忧?收购策略不妨为解决方案之一。

内涵有了,价值有了,丰富度有了,迪士尼的IP看起来似乎已经无懈可击。

米老鼠松口气,山姆大叔就发笑。好IP有了,失去它却是“迟早的事”。

原来的美国《版权法》,只赋予了版权56年的保护期,这意味着于1928年一炮而红的米老鼠全球首部有声动画《威利号汽船》中的米奇版权,在1984年就该过期了。为了留住米奇,迪士尼尽力游说政府延长版权保护期。1976年和1997年,迪士尼和其它企业成功说服美国政府两次调整相关法案,将对版权的保护期延长到95年。鉴于迪士尼的“丰功伟绩”,1997年的《著作权年限延长法案》还被称为《米老鼠保护法案》。


米奇版权保护期和美国版权法对比,图片来源于Priceonomics 

但再三延长的版权也终有过期的一天,只不过“版权狂魔”迪士尼绝不认输。

单单就米老鼠一个形象,迪士尼就衍生出了多种版本,而每个版本都拥有自己的版权。

因此,2023年到期的只是“汽船米奇”的版权,而不包括后续其他。迪士尼导演的这场版权保护大戏,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塑造和创新IP的速度始终快于IP过期的速度。

除了将形象多样化以延长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系列形象背后,还隐藏着迪士尼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洞察

潮牌中丧丧的米老鼠,与大众眼中常见的活泼聪明的形象大不相同;baby系列中的米老鼠,则更显幼龄可爱。每一个形象都让你在看到一只戴着白手套的老鼠时,都能自觉联想到,“噢,这是米老鼠。”

无论是明确核心竞争力、不断更新IP内核、创新渠道,还是打造IP闭环生态,迪士尼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明智,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收编其他影视巨头,最终从一只小小的老鼠,成长为能够轻易撼动大象的庞然大物。不过,在我们沉迷于消费这些熟悉形象的同时,也有人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迪士尼的IP帝国是否也是一个“IP垄断帝国”?他会限制我们做梦的空间和能力吗?

不可否认,迪士尼的IP几乎涵盖了我们现有想象的各个方面,卡通动物、超级英雄、公主故事、精灵童话……应有尽有。与之而来的后果,一方面是迪士尼能够让人们的想象成为感官上的现实。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精致的画面,还是迪士尼乐园中的“梦幻王国”,都在制造快乐与感动。

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些主题的想象日益与迪士尼捆绑紧密,甚至被束缚在了迪士尼所设定的框架中。

纵观近年来迪士尼的电影新作,质量基本都在平均水准之上,但批量化、标准化的痕迹也很明显,一部影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往往也能在另一部上看到。某种意义上,IP的高度聚合会间接造成信息茧房。对此,人们似乎已有察觉,例如,在高价追逐“复联4”的同时,国内受众也越来越明显地表达出对“国漫崛起”“封神宇宙”的强烈期待。

并不是迪士尼不好,而是大家偶尔也想换换口味。

“全世界都催着你长大,迪士尼却愿意陪你做梦”。这句动人的话在现在的语境下,也暗示了迪士尼在“童心”“、梦想”领域的主导权。我们要保持的童心是否早已被迪士尼所定义?米老鼠的IP帝国蕴含着多少创造力?又是否会限制想象力?这或许是人们在走出电影院和乐园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男人内心永远是孩子”。迪士尼、环球影城等这几年越来越多地热衷于开发突出男性特色的刚强形象IP ,这是非常聪明的一着。

迪士尼林家文专访丨乐言商业

一年可以销售3200万个书包和水壶、一个中秋节可以卖出400万个月饼!

这是迪士尼在中国两大乐园的消费品业绩数据。虽说迪士尼的电影、消费品、各类演出、主题乐园甚至是教育都是其掘金法宝,但说到最赚钱的业务,当数消费品。

在迪士尼乐园,游客的二次消费——包括餐饮、售卖各类商品在内的营业额,远远超过门票收益,二次消费占迪士尼乐园总收益的至少50%以上。曾有公开数字显示,一件普通的衣服一旦被打上了迪士尼系列形象的“烙印”,售价可达同类普通商品的3~5倍。

从文具、服饰、家居用品甚至是汽车模型,为什么迪士尼的授权商品可以热销?一个个其实并不存在的虚拟人物,如何可以“从无到有”地成为消费品呢?

华特迪士尼公司中国区消费品与互动副总裁及总经理林家文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揭秘了一件迪士尼商品如何用12~18个月的时间,从一张二维原图成为商品并发挥商业价值的过程。

制作一个娃娃很简单,为什么是这个角色而不是那个?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我们今年在中国市场上映了6部电影,很多消费品都是和电影同步投放市场的。这就要追溯到最初,也就是电影刚刚开始制作的时候,我们就要设定哪些电影角色可以用来制作消费品,制作什么样的消费品。”林家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迪士尼的模式是一切从内容开始,然后基于电影内容来开发衍生品,一部电影可能要耗时三到五年制作,剧本改了又改,比如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疯狂动物城》等。

一部电影作品中,往往涉及数百个角色,但并非所有角色都可以用来开发衍生商品。在确定了剧本和人设(人物设定)后,剧组人员就需要和消费品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从一部电影的数百个角色中选定未来可用于开发商品的角色,通常最终开发成商品的角色会在10个左右。

选择制作消费品的角色是有诀窍的。

在林家文和其团队看来,具有主角光环、独特个性与能够还原线下场景,是被用于开发衍生品的几大要素。

比如在《汽车总动员》中,主角跑车“麦昆”肯定是需要被大量开发商品的人设,而一部老爷车“板牙”虽然是配角,但其萌蠢却不失可爱的个性在主角“麦昆”身边形成鲜明对比,非常吸引粉丝,因此这类配角也是制作商品的不错选择。

此外,可以还原场景的人设也是重点开发对象,比如《加勒比海盗》系列中的杰克船长,其服饰和海盗斗争等场景可以在线下被高度还原,制作成服饰,甚至套用在米老鼠玩偶身上,做成“海盗版米奇”等。

长期研究动漫制作的盛世龙行副董事长陶卓彬表示,开发后期消费品必须在最初制作电影和人设时就要提前有“心机”,要考虑到线下还原度。在美国市场,不仅仅是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业者也非常熟谙此道,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一对超级大配角——韦斯莱家族中的双胞胎兄弟,原著对双胞胎的描述很少,可在电影中,制作团队特意给他们加戏,并有一段约80秒的对于双胞胎兄弟的搞怪戏法描述。

“这段80秒的镜头,剧组用了15个设计师,耗时1年!因为他们的双胞胎戏法可以被高度还原成魔法工具,而这些工具就是实体商品,可以在环球影城内热销。”陶卓彬说。

向高客单价年轻群体靠拢

“两年前,迪士尼大中华区的消费品客户中,年轻人的占比是25%,现在该数字上升到34%,年增长率高达50%。” 林家文显然对此很满意。

“在迪士尼内部,消费品会被分为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和星球大战四大核心品牌。”林家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四大系列都有各自主打的客户群,比如迪士尼可以全覆盖各类客户,其中女孩客户居多;而皮克斯则以三维动画为主,比如《汽车总动员》系列,主打男孩市场;收购而来的漫威,则是《复仇者联盟》系列;卢卡斯影业主推《星球大战》系列。后两者主要针对的是成年男性市场。

“通过细分,可以看到迪士尼的客户群覆盖面变广了。”林家文表示,“以前很多人觉得迪士尼好像就是针对女性或小孩子的,但经过我们这两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年轻人群尤其是男性客户群中打开了市场。”

既然确定了人设和商品所面对的客户群,那么具体的消费品开发就至关重要了。

迪士尼内部对于人设及其关联商品有严格的定位,这一形象应该制作食品、另一个应制作服饰;针对成年男性市场的形象如美国队长,则可用于开发汽车等。

女孩的兴趣在不断变化。只有性感与美貌、缺少新故事的芭比娃娃2012年开始销量不断下滑,2012年降幅3%,2013年降幅6%,2014年则高达16%。而2013年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上映之后,两位公主Elsa和Anna迅速成为了女孩们最喜爱的玩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迪士尼、环球影城等这几年越来越多地热衷于开发突出男性特色的刚强形象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这是非常聪明的一着。

“男人内心永远是孩子”,成年男性粉丝的消费力非常高——2014年,南京的一位男性发烧友曾花了近100万元人民币,将迪士尼科幻电影《创:战纪》中的道具摩托车买下来,并骄傲地宣称全国仅此一辆。

迪士尼顺应潮流,打造“大朋友的玩具”。借助《钢铁侠》电影的成功,该系列的消费品一直是迪士尼最受欢迎的产品线之一;而“美国队长”同款的奥迪汽车、《创:战纪》中的雪佛兰轿车等,也深得玩家追捧。

从开发和拓展IP中,迪士尼获得了巨大的消费品收益。

近日,华特迪士尼在中国启动了2017年的相关开发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授权生产商(下称“授权商”)齐聚一堂。

“我们初步统计,大约来了2500位授权商。我们会和他们沟通未来一年的商品开发计划。”林家文向记者透露,迪士尼会根据上述制定好的人设,以及所针对的客户群来选择授权商,比如是服饰还是食品。“迪士尼在中国一共有约600家授权商,覆盖各个品类,包括服饰类、家居类、电子用品、玩具、美容食品和出版等,其中销售额占比较大的是服饰。”

林家文和他的团队会一直与授权商们进行沟通,在确定了角色和商品品类后,迪士尼会在电影上映前的12~18个月先给授权商“抢先看”,因为只有让授权商了解电影人物个性和剧情,他们才能生产出符合人设的商品。当然,授权商必须对电影内容保密。

“授权商了解人设后,就要根据人设来打造商品,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建模型、开模具等直至大量投产,这个过程需要12~18个月时间。“林家文告诉记者,“迪士尼所有的人物原型都来自迪士尼美国总部的图库,所有的造型设计的原版图必须得到美国总部的认可。”

不要小看这个图库造型的确认过程,非常耗时且需精细化运作。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为了高度还原电影人物形象,有时候一件玩偶,其服饰的尺寸或尾巴、眼睛的位置连一毫米都不能有出入,因为这一毫米的差别,都会让人看着有“山寨感”——这是迪士尼、梦工厂或环球影城这类企业绝不允许发生的。

经过反复确认修改,图纸和模具获得最终认可后投入生产,而成品还要经过打磨和确认。由此,迪士尼基本保证相关消费品可以和电影等同步面世,在观众看完电影后,自然愿意掏腰包购买商品。

“2016年,预计迪士尼消费品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同比增长33%。我们在中国市场销售3200万个迪士尼系列书包和水壶,中秋节可卖出400万个迪士尼系列的中秋月饼。迪士尼消费品在中国每秒钟可售出38件商品,迪士尼出版的书籍和杂志在华销售量可达1500万册。”林家文自豪地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或021-;。

原标题:“米老鼠”版权到期之后……

  今年,经典卡通形象米老鼠将迎来90岁生日。然而,据媒体报道,随着95年保护期的临近,米老鼠的形象版权也将在5年后到期。这意味着,届时任何人都有权使用米奇形象生产商品或进行创作,而无须再向迪士尼公司支付版权费。

  从今天来看,米老鼠的诞生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成功,它同时也作为一段文化符号融入记忆之中。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正是米老鼠的故事,陪伴着他们成长,走过了童年岁月。鉴于此,人们不禁要问,版权到期之后“米老鼠”又该何去何从?

  一方面,再度延期恐怕难度不小。毕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米老鼠形象就已面临版权期限问题,正是在迪士尼等公司的强力游说下,米老鼠的形象版权才被一再延长,达到95年之久。在网络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让这一形象回归公共领域,可谓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当任何人都有权使用和创作时,或许更要对如何使用达成共识、形成规范,避免某些恶意歪曲和丑化行为的产生。虽然版权临近到期,但我相信,米老鼠的故事还远未完结,还将在公众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带来欢笑、留下回忆,把那份乐观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毛梓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士尼版权到期后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