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怎样去听

热门推荐:
  英语听力是所有英语考试中必须的题目,而英语听力考察的就是听懂他说的句子的意思,大家如果想要提高英语听力可以去下载一些四级六级的听力材料和电影材料,对于提高英语听力的好处不言而喻,他们坚持的就是让听力和口语飞起来。
  在英语听力考试时,很多人没有办法听懂或听到所谓的关键词,或者无法把听到的内容连接成句子,怎么办?实际上,关键点在于,太过于关注“听”而忽略了听力考试的思维和传播本质。其实真正在做听力题的时候,需要的英语知识只是一层外衣,有时内在逻辑能力更加重要。这一点和国外考试中的SAT和GRE中的句子填空题有点像,不同是,SAT和GRE的单词,不会就是不会,了解了逻辑单词全不会也没用。然而,四、六级听力中的单词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真正的难词比例非常小,故而,其实逻辑和思维能力更加重要。所以相对的,在考试中要消除紧张,克服心理障碍。当遇到生词或一时想不起的词时,不要把精力集中到这个词上,继续往下听其余的材料。-
  在英语听力考试中,我们遇到最多的就是对话模式的,通常是一男一女的对话,在高级的考试中的对话速度都是非常的快的,那么怎样在对话模式中抓住重点呢?
  每一段对话或是文章都会有一到两个是主题句,这个中心点无论是在英语考试中还是在英语听力考试中都是不变的。所以主题句的所在可以说是制胜的关键,你可以不理解那段话,只要你理解主题句,就是对话的重点。
  主题句常常在对话的开头,对整篇对话的大意起到概括和提示的作用,实际上是说话人所谈论的中心话题;长对话的第一题很可能针对对话的开头提问。结尾处往往涉及到建议、决定或某种行为等,它对整个对话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长对话的最后一题经常是针对对话的结尾设题,故留意结尾回合中的关键动词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1、利用对话正式开始之前的阅读题型介绍及例题时间快速浏览选项,做到心中有数。
  2、掌握特定句型:英美人在向他人提出建议或请求时,往往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好在这类题目英语中有较为固定的句法结构。
  否定题型:在这类题型中,最重要的线索是抓住否定性的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一般都不是以明显的否定方式出现的,所以需考生多加注意。
  身份及人物关系题型:在Section A中身份及人物关系的题型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考生可以通过抓关键的特征词来判断。四级听力中常见的人物关系有teacher and student, librarian and student,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doctor and patient, waiter (waitress) and customer。地点及场所题型:这类题在听力对话题中也较简单,考生只需掌握表示地点及方位的介词短语,抓住其中的关键场景特点,就能辨认对话发生的场所。如一听到boarding一词,就想到是机场。
  数字和时间题型:这是Section A中最简单的一类,考生只要事先浏览了选项,留意对话中的数字或时间稍经计算和分析,就能答对。所以,考生一定要把握好这类拿分题。
  而在英语听力的第二部分中,英语听力短文考试算是学生们的攻坚至今部分啦!
  短文理解题应试技巧:这部分是听力题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信息量大,题材多样化,考生往往难以把握。在听的过程中考生不仅要听懂,抓住其中心大意,并且还要记住某些重要的事实和数据。听力短文的提问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中心思想归纳题:它要求考生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掌握文章大意并不难。
  重要的事实和细节题:这类题一般为wh-question的形式,主要就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或关键性信息进行发问,做好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细节信息,要注意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听完就忘。另外,事先浏览各选项,进行预测。
  正误判断题:当看到这类题时,考生一方面应对全文的信息有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要注意听清提问,对于有没有not一词要搞清楚。一般情况下,not一词会重读。
  词语释义题:这类题要求考生对文章中的某个重点词进行解释或猜测生词。对于这类词,一般会在材料中的有关位置给出解释,有时该词的后面用一同义词解释,有时借助于逗号、破折号来对前面的词进行解释。考生还可借助词的前缀、后缀来判断一个词的意思。
  其实这些题目看起来都不难,只要大家平时多加练习,以后的听力肯定会有所提高的。
文章来源:能飞英语网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能飞英语(),教育培训软件公...
从事志愿填报指导14年
紫光教育集团副总裁
就职于和创留学,专注北美高端留学申请
14年托福雅思教学经验。美国托莱多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
2007年开始专注文科各个领域的申请和研究.....如何提高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分析学习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分析学习啊
英​语​学​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要想让少儿学好英语,必须从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并注重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要从多处着手,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怎样快速提高英语听力?首先,我们要学会听准关键词。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些抓住关键词的技巧。...
众所周知,在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听力,占整个英语高考卷的1/5分值;由于听力长期以来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分值比例高,而且与语法、阅读等书面考试题型相比,听力考试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听力过程不具备复制性,考生必须学会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分钟。...
想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可以进入我们的注册页面免费预约一节体验课,到时会有我们的外教老师为您提供一节一对一的为您量身定制的课程,51talk英语角为51talk无忧英语旗下一个免费英语学习的专业网站,为大家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学习知识。
英语听力是英语考试中最让人头疼的一项了,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听不懂,而是听错了,这就让人很捉急了,那英语听力中有哪些最容易让人听混淆的单词发音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快速提高英语听力?首先,我们要学会听准关键词。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些抓住关键词的技巧。...
很多的人在学习英语时都有这样的疑问:单词我都认识,文章我都能看懂,为什么就是听不懂呢?如果你也存在这个问题,那就问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一个英语学习的误区,将听力和发音分开了。...
你知道吗,提高英语听力需要通过6个不同的阶段来提高。...
你觉得听力难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惨痛”的经历,当参加英语听力考试时,使劲听,却听不出个所以然?今天,小编要与你分享是如何突破听力的方法。...
我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与各种数字打交道。从人口数量、价格、速度、高度、产量、时刻、年代、日期到比例、温度、银行账号、电话号码,生活中充满了数字,正因为如此,数字与计算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高考英语中的重要题型。自从我省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以来,高考考生有两次英语听力考试机会,考生可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并选择其中一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听写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方法,通过听写我们可以把词汇从阅读词汇变成听力词汇。下面跟大家分享进行听写训练的具体实践步骤。...
许多同学都抱怨说,英语的这种声音好像就是跟咱中国人这长得好端端的耳朵过不去,总是让咱听不清、听不懂。本文将为卡关在英语听力上的广大初中生拨开听力的层层迷雾。以下就是2015中考英语考试知识点分析的相关内容:...
现在很多学校也开放了听力训练时间,其实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放放听力的录音。虽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都感觉无所谓,但是却证明了学校对英语听力问题的重视。...
正是由于修辞的出现,无形间加大了我们对考研听力语言理解的难度,有时甚至“不知所云”,即使看到了听力文字部分,也是“一头雾水”,但如果我们真正领悟了修辞中字里行间的奥秘,不仅会帮助我们迅速解题,更会被考研听力中的经典修辞艺术所折服。...
注册即送一节
1对1外教课
已经有帐号,点击这里
欢迎教育培训类站点来合作 QQ:|如何提高英语听力----张晓楠
听力材料:
1:走遍美国&
2:疯狂英语(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李阳的疯狂英语,而是国内首创的英语学习有声读物。)
3:记录片(比如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练习。)
4:美国的朗读版的书(如克林顿自己朗读的《我的一生》
5:CNN的英语新闻
6:国外教授讲课的实录材料
7:step by step(适合做精听材料)
8:电视剧电影对白(如:老友记)
第一部分:
(Views: 18693)
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做托福老师,到2005年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包括之前在别的机构讲托福,我教过无数的学生,也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过,从来没有把我教学的精华和学习方法形成文字。现在不讲课了,我觉得有必要把我多年总结的一些对大家可能有帮助的内容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如果你看了我写的,觉得有用,就请你告诉更多需要的人,让我的文字可以帮到更多在出国道路上拼搏奋斗的人。我始终觉得:分享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快乐。也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听力水平要在国内提高
对于一个有出国梦想的人来说,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当然都重要。但如果我们一个月之后就要出国了,按照80/20效率理论,我们做事情要Set
Priorities。就是得排出优先顺序。那很显然,听力水平的提高就成了重中之重。原因很简单,你一出国,马上就要听课,听别人讲话获取信息。可能开学一个多月就要期中考试。而国外学校的考试,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于老师课上讲过的知识。因此,如果你口语不好,你可以暂时不开口;阅读速度慢,但字总是在书上,你有很多机会可以看;写作能力不好,可以通过多搜集素材多准备来弥补;只有听力,老师在课上讲过一遍就消失了,没有了。所以说如果听不懂老师上课就会很麻烦。我先说说我出国时经历的和见到的情况。可能因为我大学时是学英语的,又教了很多年听力,所以我出国后英语方面没有障碍。能够轻松自如的交流,也能够听懂老师讲课。但我周围的很多中国同学,到了国外听力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一个月到半年不等。我绝不比这些同学优秀。我只是比他们幸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只是恰巧多接触了英语而已。我在哥大的很多中国同学上课都是带着录音笔去的。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录下来,回去再听一遍。有的在国内觉得自己考试听力水平还可以,出去也会遇到障碍。因为在中国学校里或考试时听的英语资料发音都很标准。到了国外,教授讲课和实际生活中,大家的口音五花八门,印度音,澳大利亚音,加拿大音,非洲音,日本音,墨西哥音等等。而且老师上课还经常讲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于是乎,很多同学都必须录下老师的讲课内容回去重听。想一下,出了国需要适应国外的生活文化,还要花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听老师的录音,再加上想家,岂不是很辛苦,也比较浪费时间。所以提高听力水平这项工作,应该在国内完成。
听力水平提高的规律
在具体讲如何提高之前,希望大家先区分应试能力和真正的听力实力。应试能力提高了,这只是实力的一部分。而考试之外,切实把自己的听力水平提高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也是出国前所必须的。听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了技能。什么是技能呢?技能就是一经掌握,不会忘记的东西。比如游泳,骑自行车,这些都是技能。你现在会了游泳,就算三年不游,三年之后把你扔水里,你还是会游。今天会骑自行车,五年后也不会忘记的。很多人之所以听力提高不了,就是因为没有咬紧牙关把听力水平提高到技能之上。总是听一听,放一放。等下次再拿起来听力材料练习时,发现水平又退回去了。于是,莘莘学子们就不断鼓勇气,不断订计划,不断重新开始,又不断放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听力方面能坚持做到的人不多。其实只要保证长期的每天的一个练习量,你就会发现,一旦听力水平到达了技能之上,想再下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很久不听,你再听时也一定是听得懂的。每天听两个小时,比三四天不听,第五天连续听十几个小时进步得快得多。所以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对的方法。口语就不是这样。口语只有经常训练,才会说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好。但无论再流利,如果一段时间不说,水平还是会下降,就连母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状况。举例说明,你看破红尘,遁入空门20年,等你重新回到社会上,你一定还是很轻松就能听懂周围人说话。但由于多年没有和人打交道,不怎么用语言交流了,你可能发现自己说都不会说了,反应也慢了。
另外,听力水平的提高曲线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也都很不一样。我把听力的提高成为平台阶梯式。也就是你在提高听力的过程中,会一直在一个平台上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自己提高的很慢或者完全没有提高,甚至还会出现觉得越听越退步的情况。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你前行的阻碍。只要你坚持,就会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跃,跨到下一级台阶上。然后继续在新的平台上前进前进前进进,不断积累,直到跃到下一级更高的台阶。而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等的提高属于爬坡式的,虽然坡度有急有缓,但整体趋势是一直向上的。换句话说,学几个句型,几个词,几个句型结构,阅读写作口语肯定会有所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人会觉得背单词比较有成就感,而练听力似乎进步不明显。我想,如果大家明白了我总结的平台阶梯式和爬坡式进步曲线,也就能更好的明白为什么听力一定要每天坚持听的道理了。
上篇文章里讲了两点,一是听力水平应该在国内提高;二是听力水平提高的规律。今天主要谈谈大家在练习时,具体怎么听,听什么等问题。听力提高的方法分为精听和泛听。所有方法内容都是多年来我自己学习以及教书的实践总结,均为原创。
另外,我写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错字等问题,尽管自己也努力检查,但难免还会有纰漏。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呵呵。所以烦请大家如果发现文中任何错误,请给我留言。谢谢。
精听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是听写(Dictation)。我还记得,当年我考英语专业八级时,是要考听写的。那时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读四遍。第一遍总听,大概把握文章主题和大意。听第二遍时开始写,但肯定会漏掉很多词没写下来。第三遍开始补空。最后一遍总体检查。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听力也用这样的方法的话,你会发现既浪费时间,提高的也很缓慢。虽然我英语八级证书是优秀,但说心里话,我觉得当时的老师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完全靠拼命反复做题。由我的经历可以得出:你要是特别能吃苦,可以天天学英语十几个小时,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的英语同样能够学好。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总结出很多学习方法和规律。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错误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事情上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推荐大家看《80/20效率法则》,很多外企面试员工,都会考察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带来效益的事情上去。现在大家有福了!我会尽力帮大家总结提炼些能帮助你们高效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
听写材料的选择
建议大家不要用电影对白或者托福听力的对话部分练听写。换句话说,对话类型的材料(conversations)是不适合拿来练听写的。原因很简单,对话的难点不在于某一个词,或一个复杂的句型,或比较晦涩的内容,或巨大的信息量。难点往往来自于一些音变现象,比如连读失去爆破;来自于一些俚语习惯表达;来自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换句话说,很多对话材料,就算原文里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不一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费了半天劲听写下来的对话内容,要么看不懂不理解;要么就是这次看懂了,下次还是听不出。所以,对话材料应该采用的练习方法其实是跟读模仿。后面会讲到。
用来练听写的材料应该是一个人的陈述、讲座之类的(Lecture)。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材料,是和练听写的目地分不开的。练听写的核心本质其实是为了提高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有的同学误以为听写就是要把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写下来。那是一些考试的要求,不是我们平时提高听力的方法。如果那样练习,你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时候就算写下来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二是,觉得刚才听懂了,但要下笔写的时候觉得又忘了听到什么了。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没理解听到的内容。听写真正应该做的是记忆和总结的工作,而不是听和写的工作。什么叫做记忆和总结,就是我们不需要完全按顺序重复这一个人的每一个字,但我们要做到能理解它的内容,并在总结后复述出来。这才是我们练听写真正的目地。如果我们总是反复听原文,一个字一个字写,可能半个小时才写了一个五分钟的文章,而这半小时的投入可能就没有达到什么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
听写材料的长度应该是一分钟左右的。千万不能用太长的。曾经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张老师我在练听写。我今天听写的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这得写多久啊!
适合用来练习精听的材料包括:老托福听力材料中,Part
C的lectures。新托福IBT的lectures很长,大家可以分成几次来练听写。同时,新概念英语二册三册的lectures也可以用来练习。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你就剩一两个月就要去参加考试,一定记住所有的练习内容都应该是和你要参加考试直接相关的材料。而且由于时间比较紧,就不建议天天练听写。一周练个两三次足矣。所以说很多时候,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只有在特定时期如何练习的区别。
听写的步骤
第一步总听全文。既然叫总听,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内容的细节。总听只做两件事,一是明确主题,大概知道这个段落讲了什么事。二是寻找逻辑。英文文章的逻辑包括什么呢?只要能简单判断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还是空间顺序;是现象解释还是两种观点的比较等。所以在总听第一遍的时候,关注那些起承转合的词,可以帮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比如你听一篇段落,听到in
the past,那你的预期就该是,后面可能会提到now,也许还有in the
future。听到“一些人认为”,那你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会谈“另一些人或者我认为的”。以前大家对于这样的能够提示你文章逻辑关系或顺序的词是不敏感的。总是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就陷入细节。&
第二步细听每句。在细听每句时,我见过有同学用复读机听。一句话说完,他就按个复读,让机子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他不紧不慢地逐字听写下来。这种听写就属于低效甚至无效听写。换句话说,你付出了80%的努力,却可能只带来20%的效果。还有些同学是这样练习的:就听一句话时,刚听到两个词,就马上按暂停,写下这两个词,然后再听三个词按暂停,写下这三个词。一句话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听得支离破碎。我这里讲的细听每句,主要强调句子的概念,是sentence
by sentence的听写,不是word by
word的听写。不过,这里的sentence也不是说非得到一个句号才算是一个sentence,这里指的是一个语意的停顿,包括像逗号,分号,冒号等,都叫语意的停顿,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按暂停。具体操作建议:一句话先听一遍,到了一个语意停顿的地方按暂停,通过你的回忆把这句话写下来。有同学可能说,老师,一句话说了十几个词,我才能写出三五个单词,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在这里练的不是把听到的内容完全写下来的能力,而是锻炼记忆和总结能力。这里记住:每句话只听一遍,尽力写出或复述出你听到的内容。能写多少算多少。开始能写三五个词,坚持练习,就能写出更多的。
第三步反复琢磨。这一步是核心关键。“反复”在这里不是一个副词来修饰琢磨的,反复和琢磨都是动词,指既要反复,又要琢磨。反复多少次合适呢?我见过特用功的同学,一句话听不懂,他就发誓说不把你听出来我就不吃饭!于是反复了三五十遍,听得眼睛都绿了,还是没听明白。这不又是80%的努力用在了没有效率的20%的事情上了。反复三五遍是最合适的。如果一句话反复三五遍还没有听出来的话,再听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不过反复一两遍又太少。不要急着知道说得是什么,要通过反复三五遍,建立对整个句子的感觉。
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意写下来就行了。
B.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这些个别词可能对我们来说是生词,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我们没听出来。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记录声音符号。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标,汉字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总有同学说: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我就会问:那你听到声音了吗?他说:听到了。我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说:啊,忘了。我们练习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懂了。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了。就像我听广东歌,我先看一下歌词,再去听,我会觉得我广东话的听力水平还不错嘛,都能听懂。但如果不让我看歌词,直接去听,我肯定听得稀里糊涂。这些年来,很多同学也就是活在这种幻觉中。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所以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下一种语气语调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在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就是那一点点。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单词这个短语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人耳朵里,声音符号是不同的。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时,你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一定会加快。为什么大家听到Good
morning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就得懂,而且会立刻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而很多其它的单词或短语,我们认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在我们脑海中有什么似曾相识的声音符号了。我们也从来没有试图去体会过,这些词和短语在我们自己的耳中,听到的感觉是什么。
C.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了。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时做A.B里面提到的工作。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来对待。
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琢磨什么呢?刚才这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还是因为我对这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反应的慢。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听力不可能有问题。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说的在第三步反复琢磨要做的两个工作。
第四步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总结的时候做两个工作。一是对照着自己写的声音材料再去听一遍原文。再看着听力原文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同时回想刚才在这里为什么没听出来。发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是单词不认识,我就多记两遍。如果是因为发音问题,我就多跟读两遍。如果是因为句型句式不熟悉,我就把这个句子单独提出来分析一下,然后用这个句型再造两个句子。其实一篇一分钟左右的文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这四大步骤练一遍的话,一个月下来,听力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在继续讲如何提高听力水平以前,先回答一下猪猪公主提得比较典型的听力中的问题;
问题:晓楠姐,真是听托福听到绝望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的问题,您在下一篇文章看看能不能谈一谈:1段子长,容易走神,咋整啊?&&2&听了挺多,可是还是有很多词不懂,虽然有些名词不会影响做题,但是影响听力过程啊。。3&听得过程有时候听得都是零散的单词,不知道整个句子啥意思。。4基于1-3,于是我崩溃了。。。。
我分别来说一下吧。
4基于1-3,于是我崩溃了。。。。:如果看完我的回答,你还是崩溃。那我就崩溃了!
1段子长,容易走神,咋整啊?&&:走神问题,是我以前在课上经常会提起的。我们经常讲:态度决定一切。大家对待走神,也得首先端正态度,明白听力走神是正常的,不走神才是不正常的。1分钟走一次神是正常的,1秒钟走一次神就不正常了。我们练听力一个重要的目标,不是练到听听力时不走神,而是练到同等时间里,走神的频率和长度越来越少;更要练习就算走神了,也能马上收回注意力。而不是边走神,边提醒自己不能走神;边提醒自己不能走神边走神。进入这个恶性循环。新托福IBT听力的段子确实比较BT,每篇都很长。但是,咱中国不是有句话叫:言多必失嘛。句子说得越多,重复的机会反而越大,一句没听到,后面经常还会有其它信息提示你刚才错过了的内容。所以,大家不要畏惧段落变长了,而应该庆幸我们获取信息点的地方多了。之所以你会觉得痛苦,是因为每次你走神时,你都觉得自己很罪恶。而且坚信你走神的地方,是出题的地方。这其实是个心理因素。走神除了由心理因素影响外,还有就是你听不懂时就容易走神。那改变它的办法就是提高整体听力水平。水平不切实提高,听力走神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比如,听听力决不能是一个词一个词的理解意思,这样万一碰到一个词不认识或者反应慢了,就会不自觉地停在那里想,导致走神。听力最重要的是把握节奏PACE。你千万不能停下来想,一定要接着往前听。Don’t
stop! Follow up。至于如何提高把握理解句子的能力,请参照我相关的提高听力水平的博文。呵呵。
2&听了挺多,可是还是有很多词不懂,虽然有些名词不会影响做题,但是影响听力过程啊。。从猪猪公主问得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我可以看出,你在听力中欠缺的就是我上面回答的听力的节奏PACE。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也同样适用于这个问题。你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另外,关于把握听力的节奏这点,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遇到没听懂的,会不自然地放慢速度,停下来想。解决的一个办法是:多熟悉句型结构,这样就能更好地判断出听到的内容,尤其是不会的单词是否影响句意的理解。一旦判断出这个词听不听得懂根本不重要时,自然就会很坦然的接着听的。可如果你对句型把握的不好,就会觉得每个词似乎都很重要。解决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大量泛听。我下一篇文章会讲如何泛听。
3&听得过程有时候听得都是零散的单词,不知道整个句子啥意思。。:你这个问题,我在如何练习听写里讲了。请参照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二)练习。
好,我接下来继续讲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上一篇讲了精听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听写。精听包括听写,但不局限于听写。精听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地来定。如果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一定要具体到考哪个考试,就精听这个考试的真题。比如学校的英语考试,精听的材料就应该是平时上课时指定的英语教材,考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英语专八等,那就是应该精听历年的真题。用这些材料练习精听的目地,一是为了考试时做对题目;二是为了充分熟悉了解特定考试考察的内容范围;三是为了熟悉出题人的思路。同学们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老师,真题太珍贵太有限了。我觉得我提前把它们都做了的话,就给浪费了。我是不是应该先从模拟题或者其它的材料入手呢?等水平差不多了再来做真题?
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上篇文章提到过的80/20效率法则。请大家做事抓核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考试分数提高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对你的帮助可以大过历年来的真题。不要总带着猜题压宝的心理,觉得我多做一套模拟题,没准儿考场上就能多碰上一道。其实,与其做50套不同的模拟题,不如把10套真题每套做5遍。花的时间是同样的,但效果差异会相当大。记住,人这一辈子犯新的错误的机会不多的。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己犯的居然是同一类错误。学英语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善于总结自己常犯的错误。我记得曾经一个高考状元谈为什么自己得了状元时说:当很多同学高三时忙着做很多新的模拟题时,我在忙着总结从高一到高三现在所有做过题目中的错题。我把这些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结果发现自己进步的飞快。我平时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后期复习阶段,我觉得自己采取了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用王菲笑忘书里的歌词“不再犯同一个错误”。从现在开始,精听做题时,不能再只求量,不管质。质和量都需要保证。这里面的核心工作就是,每次做一套题,都必须记录自己做题的过程。这和听写不一样,不是让你写下来听到的字词,而是记录自己选答案的过程。比如这道题如果是用排除法做出的,你用一种符号标注;是连蒙带猜选的答案,更得标注出来;是不太肯定的状态下选的一个答案,也得标识。总之,除了自己坚定选的答案以外,别的选项都必须用你自己习惯的不同的符号标注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在精听完题目之后,有针对性的提高。否则如果你是蒙对了的,你不做记号,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谁能保证下次还这么幸运蒙对呢。如果是不肯定的状态下选对的,说明这个知识点还很薄弱,不及时记录,怎么知道在这儿存在问题呢。俗话说:以史为镜嘛。切记,自己做的题目答案不要写在书上,也不能随便拿张纸选答案,对完答案就扔掉。而是应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这样当你再重新做这套题时,可以把两次做的答案错的题目进行比较,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问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的坏处,一是下次再做这套题时会受这次选的答案的影响。二是如果擦去已选的答案,就无法把两次做的情况进行比较。不要每次做题都在同一个层次上挣扎,要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下一个层面上去奋斗!
前几篇文章详细讲了精听的练习方法,今天讲一下泛听。
关于泛听,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到底要泛到什么程度。是泛泛的听吗?听什么?听多久?有同学问过我说,每天刷牙洗脸的时候开着录音机听,每天骑自行车的时候戴着耳机听,甚至是晚上失眠时,一听英语就睡着了。在这些情况下,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听什么,这样泛听到底对提高听力水平有没有帮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其实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每天只要有空,就戴着耳机听英语。之所以一些同学没有提高,或提高缓慢,是因为没有做到“每天”和“只要有空”。&&&
我用我自己的经历和另一位新东方托福名师的例子,来跟大家讲讲这样的练习方式。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听力基本都是第一,而且我当时也没觉得听力对我来说特别难。我们宿舍有九个女生,有一次在宿舍聊天,有人就说,“张晓楠,为什么你的听力这么好”。说实在的,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学习方法,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好。但一个室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她说:“我知道。因为张晓楠每天总是戴着耳机在听。”可是很遗憾,我当时每天听的全是港台流行歌曲,根本没听英文啊。她说:“听什么无所谓,总之你老是戴着耳机听,就把耳脉打通了。”当时大家笑作一团,我也瞬间觉得自己似乎在练什么武侠神功,还耳脉!不过笑过之后,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马上觉得我的室友说得很有道理。我从高中的时候就自觉自发自愿自主的产生了对英语的兴趣,那个年代,都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大学以前从来没上过什么听力口语课。学得是经典的哑巴英语。所以那时也没人告诉过我什么精听泛听的概念。初中学英语,觉得是为老师而学。高中才觉得真正喜欢上英语。于是出于兴趣,每天没事儿就拿着磁带挂着耳机听。听了以后也没什么直接的感觉,没觉得听力水平提高。但后来意识到,泛听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汇句型,有了基本的感观认识,在参加考试过程中心理上就不会有障碍,不会紧张。那时可选择的材料非常少,我听的是《走遍美国》,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直观地接触到美国人真实的生活、文化、社会。让我更喜欢听了。那时住宿,宿舍熄灯早,我于是就黑着听,直到听睡着为止。我就这么泛听了两三年,不知不觉中,英语听力水平已经大幅提高。后来总结时感觉,如果当时懂得的话,加上精听,两者相辅相成,一定提高的更快。
我喜欢一句话,能充分利用零散时间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整块儿的时间谁都能看到能把握,而人和人的区别,更多时候是来自于细微处对自己的把控力。我虽然不算成功,但是我总是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吾日三省吾身,争取做得更好。我当时作为新东方学生的一段利用零散时间的经历,也为我听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好的效果。那时我骑自行车去北京新东方学习。我上的是暑假班,一共四十天的课。单程路上要骑两个多小时,意味着每天来回有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早上八点半上课,十一点下课。太阳没出来就要出门,中午阳光正灿烂哪,又得往回骑。第一天骑完,我就问自己,每天这五个多小时的宝贵生命,难道就这样被我浪费了吗?我想我骑着自行车还能干嘛?我总不能看书吧。我想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戴着耳机听英语。那时不像现在有MP3,Ipod,我那时拿的是个录音机,用个绳子拴在自行车后座上。戴的耳机是那种罩在耳朵上比较大的,小的容易伤耳朵。从那天开始,我就跟个飞行员似的,在炎炎烈日中,戴着那副大耳机,我骑了四十天自行车,每天戴五个多小时的耳机听英语。其实,我并没有多少注意力是在耳朵里的英文上的。我我骑车子还得看路看车看红绿灯吧。我还是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一路上跟自己比赛。比如,今天我用八分钟骑到了这棵树,明天我就想试试能不能用七分钟骑到。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四十天之后,我惊讶的发现,之前觉得听起来可能还有点小问题的材料,居然已经没有障碍了。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新东方一个托福阅读名师的例子。他阅读写作水平都很高,听力比起那两项来,稍逊风骚。他就问我,到底这个听力该怎么提高。我对他说:你工作这么忙,估计也没时间坐下来练什么听力的精听,你就只要用空就挂着耳机听英语吧。他是个态度特别端正,做事特别认真的人。从那之后,无论在哪儿见到他,甚至大家一起聚会吃饭,他都戴着耳机在听英语。半年之后,他跟我讲:这样果真有效啊!
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出国时,听力技能是英语听说读写中必须最先解决的。你总得先听懂对方,才有可能把你更深邃的思想表达给他听吧。我就经常听到中国人跟外国人交流时,外国人问一个选择句,比如说: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桔子。这个中国人斩钉截铁的回答:Yes。外国人懵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回答yes,但咱们自己人应该明白吧。因为他只听到了前半部分,没听清是个选择句,他以为人家问他你是不是喜欢苹果。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材料。我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原则:教材其实好坏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任何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的正规英语教材,你把它认真研究通研究透,你的水平早就提高了。就是因为我们盲目在这些客观学习材料上挑来挑去,而没有从自身主观学习态度上找原因或作改变,才导致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在这里推荐的材料,会对大家有帮助。但绝对不是说只有这些材料才能让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程度和喜好去选择。
走遍美国。
疯狂英语。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李阳的疯狂英语,而是国内首创的英语学习有声读物。
记录片。比如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练习。
美国的朗读版的书(当然如果是考雅思或者其它听力,就根据考试中朗读者的口音选取相应的材料)。之所以有很多这样的材料,最早是因为希望盲人也可以享受到好书籍中的智慧。后来知道很多人工作繁忙,坐下来看书的时间有限。于是可以通过CD在车里听这些书的朗读版。比如克林顿的《我的一生》,大家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下载听听。克林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演讲天赋的总统,演讲时基本不需要稿子。他的声音非常优美。那本书就是他自己朗读的。既练了听力,又听了一本好书。何乐而不为。
CNN的英语新闻也是可以拿来泛听的。但我建议大家在听CNN时,不要去听他们比较偏时政的新闻材料,因为你很有可能是不了解背景信息,所以导致听得稀里糊涂。可以选些专题性比较强的报导去听。
国外教授讲课的实录材料。国外学校和其它网站上有很多教授或学者就某一学科或某一话题的讲解、演讲、讨论。大家下载下来泛听一下,能对国外学校校园和学术生活有个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帮助大家提高听力水平。
STEP。这是我当年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用的听力必备教材。这套教材一共四册,虽然老,但是编排的还是很系统的。如果大家是没有考试压力,就为了提高听力水平,可以用它来做精听练习。但如果时间紧,任务重,泛听就可以了。
电视剧电影对白。比如流行多年的《老友记》。记住,这个材料不用拿来练,更适合用来练泛听。如果你是看着电视练听力的,记住一定不要打开对白,中英文字幕都不要看。最好是录在mp3里,用零散时间戴着耳机泛听,效果更好。之所以不建议大家看电视画面,就是很多听不懂的情况下,看着画面里人物的表情和场景,也能猜出个大概。这种情况下,你在锻炼的就不是你耳朵的功夫了。为什么盲人听力比较好。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也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如果要提高听力水平,就不要看字幕和画面。现在流行的电视剧很多。大家根据喜好去选择就可以。当然电影材料也是类似的操作方法。
我说一下选电视剧和电影材料的原则。一、材料的语速最好比你习惯或考试的速度快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如果你平时都泛听语速快的材料,这样考试时在你心情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你也不会觉得考试的材料语速很快。就如同举重运动员平时训练时,基本都会举起比真正比赛时更重的重量。二、材料的难度最好比你的水平高一些,比考试材料也难一些。比如,平时泛听的材料里有更多你听不出不认识的生词,有更多你不熟悉的话题场景,有更多复杂的句型结构。这样做的目的和第一点类似,就是平时对自己要求高一些,考场上就会轻松许多。那电影电视方面,什么样题材符合这点呢?比如法律、政治题材,都有这个特点。政客律师说话,逻辑性强,用词复杂,比较难懂,语速还快。象当年的《费城故事》,《白宫奇缘》都是挺经典的电影。三、发音应该是和你要参加的考试相同或相似的。比如如果参加托福,你就要充分熟悉美式英语的发音。比如很多动画片的配音,和托福考试里的相去甚远,你说你看动画片提高托福听力水平,效果就不会太明显。四、一定要选对白多的电影电视剧。叙事类的,爱情电影,对白就会比较丰富。如果是战争题材,满耳朵估计听得都是轰炸声,听力没练好,耳朵因被过分刺激而暂时失聪就不好了。
可别小看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在听力水平不好时,总觉得是录音材料效果不好,声音听不清,所以习惯性的把声音调的很大。这是大家一定要避免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耳朵会疲劳的非常快,而且会觉得听得脑袋疼,还真的可能会导致听觉能力下降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人总用Ipod听摇滚,他开着音乐,旁边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结果他失聪了。于是他状告Ipod索赔!所以,大家不可小视。平时练的时候,一定要把音量调到比自己听着舒服的声音还小一点的声音来练英语听力。这样的话,你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的去听,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记住,你觉得听力声音效果不好时,可能是因为你的水平暂时还没有到达材料的要求,而并非真的不清楚。
推荐了这么多,还是记住我那句话,千万不要贪多嚼不烂。人一辈子不需要做很多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你就成功了。
第二部分:
(Views: 3679)
《新东方英语》之前跟我约的一篇稿子。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我为什么要出国读书
在新东方当托福老师的时候,我经常问学生,有没有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出国;当我从哥大毕业后,别人总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出国读书。对我来说,出国是为了经历一些文化差异让我们更了解世界;为了体味一些背井离乡的苦楚让我们更快地成长;为了遭遇一些误解歧视让我们更爱国更奋进;为了看到一些比我们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更明白自省;为了发现一些灰暗的不如我们的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为了选择一些不确定性让我们更知道尝试与创新;为了获取一些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更有机会回馈社会;总而言之,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有能力承载与成就自己的梦想。
不去经历,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会得到或失去些什么。两年的哥大学习生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常春藤盟校的魅力,那是一段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消失的青春记忆。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来电
Jeremy是我所学的领导力这门课的同学,他是一个性格外向、能言善辩的人。我和他是一个学习小组的。领导力这门课的教授问我们,如果做一个领导,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Jeremy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喜欢发表观点,很多时候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他认为这样很不好,说一定要努力改掉它。我欣赏他的直率,我喜欢简单直接的人,因为我相信simple
but effective (简单却有效) 这句话。
领导力这门课要求每个人用一学期的时间发起一个项目,并在学期结束前夕阐述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Jeremy是奥巴马的粉丝,那时的奥巴马还是总统候选人。Jeremy成立了个小的基金,为奥巴马的竞选筹款。一个学期下来,他组织成立的这个基金筹到了近1万美金。
一个特别的周日,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会让我记一辈子的事情。那天是美国的超级星期日,就是Super
Bowl比赛的日子。Super&
Bowl翻译过来是超级碗,是美国国家橄榄球大联盟冠军总决赛的代名词,这是美国每年年度最大的体育盛事,周日举行,这一天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美国一点都不过分,美国很多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
我们一堆好朋友聚在Jeremy家一起看比赛。大家正吃着比萨,喝着可乐,尖叫着看比赛呢,Jeremy的电话响了,还是个未知号码。朋友都骂他的电话扫兴,让他别接,说影响人看比赛。Jeremy开玩笑说,他当时就想知道是谁居然能抵挡Super
Bowl的诱惑,而给他打电话,于是就接了起来。
“你好,是Jeremy吧?”
“是,请问你是?”
“我是奥巴马。”
“什么?!”,Jeremy大声尖叫了一声,所有人都被他吓得安静了下来。
“等一下等一下,你是那个奥巴马吗?”
“恩,是的,我是那个奥巴马,我知道你在为我做着什么。我打电话是想说声谢谢你。”
Jeremy,一个很少停下来、总是滔滔不绝的话唠,在那一刻失语了。
停了片刻,电话那边的奥巴马打破了沉默,“谢谢你为我做的。希望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你都能为你想做的事情而认真地坚持。。。。。。”
在美国,在哥大,在Jeremy家,我深刻地理解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这句话的含义了。只要你相信,奇迹就有可能出现。美国似乎是一个更容易让人感到奇迹存在的地方,敢想敢做,也许就会有惊喜。
哥大的教授有点酷
哥大的学术氛围特别好,绝大多数教授都很敬业,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热爱在讲台上与学生互动分享,热爱课下与学生交流。在这里,你不会感觉到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教授,就算是诺贝尔奖得主,也很谦和,没有架子。你时不时就可
能听到教授间的各执己见、学生对老师观点的挑战质疑等等,而这一切,都是善意的,积极的,是促使大家在哥大看到更大更广的世界。
教我国际资本市场的教授Robb是一个戴着眼镜,瘦瘦的,看上去很文弱的人,直到有一天,收到他群发的一封信,我才意识到他捍卫所坚持的学术立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那是个周二,他的课是晚上六点十分。大概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所有选他的课的同学都收到了他发出的一封长信,大致内容是说,一直以来,他不会因为学生懒不去听他讲课而生气,不会因为学生认为他讲得不好不去听课而生气,不会因为学生有工作或生活安排不去听课而生气,但是,如果当天晚上学生要旷他的课而选择去听另一位教授讲座的话,他会比较难过,因为他认为那个人的理论是错误的,那位教授刚出的书会误导很多人。这封信从头到尾并没有对那位教授的人身攻击,但是Robb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了明晰详尽的论据,来证明他自己的论点。
Robb还是我见过的对学生很好最负责任的老师之一。他的课在我们系是最受欢迎的,尽管每学期都开,但是每回都是一开始选课就很快报满了。如果有学生求助于他本人,他会主动和选课注册处的老师联系,尽量让学生能选上他的课。
他每周二来给我们上课时,都拉着一个拉杆儿箱,里面装满了打印的课堂讲义。其实按哥大的惯例,我们是应该在上每节课前,从网上的课程系统里把老师的讲义打印下来带着的,而Robb担心我们忘了打,于是他每次都打好带去发给我们。
Robb还会主动帮我们介绍工作。由于他在华尔街和投资业界都很有名,他经常可以知道一些职位信息,他就会主动告诉我们,并催促我们把简历发给他,帮我们推荐。
哥大之所以对得起常春藤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有很多象Robb这样的好教授。他们用他们的学术底蕴和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这些学生,传承着哥大二百多年来的文化精髓。(未完待续)
大学自习室的群魔乱舞
别以为世界顶尖名校的学生个个都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好学生,其实都是人,骨子里很多共性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哥大哈佛等常春藤盟校的学生也同样是考前抱佛脚熬夜学习的。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哈佛大学有个传统,就是期末考试前,一些同学为了缓解学习的紧张压力,会半夜在哈佛广场裸奔。哥大虽没有这样的传统,可也有自己缓解压力的独特方式。
我记得有个期末,我在学校的主图书馆复习考试。到了夜里12点,图书馆里还都坐得满满当当的,我在的那一层,坐着几百个人一同上自习,一眼望过去很壮观。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同学站到桌子上大喊:学得太累了,让我们共同来放松一下,唱个歌跳个舞再继续学吧。当时大家的响应程度挺让我感到意外的,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把书本扔到一边,站到了凳子上或者桌子上,唱啊跳啊,各种声音各种舞姿。身为其中的一员,我的那种兴奋和放松很难形容,很尽兴,不必担心有人进来组织,不用害怕没有共鸣。大概十分钟后,大家又瞬间恢复到平静又紧张的复习状态中,就如同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在美国学习的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学生会学更会玩儿。大家的习惯是,每周四晚上一起到酒吧里谈天说地,周末一起出游,周日晚上回到学校赶周一要交的作业。他们很喜欢户外活动,喜欢晒太阳。哥大的图书馆门前被称为陆地海滩,刚有点儿太阳,就已经有很多人在图书馆前的空地台阶上晒太阳了。如果你看到穿着三点式在图书馆前晒太阳的人,千万别感到惊讶,因为你还会看到有人还在微弱的阳光,在图书馆前只有几平米大的草地上,不辞辛劳地搭上帐篷,摆上餐具,铺上毯子,开始野炊。
能够平衡生活很重要,学得时候想着玩儿,玩儿的时候想着学,是很痛苦的两件事情。很多美国人在这两方面做得挺好,他们既知道努力工作,又懂得好好享受生活。
我在美国竞选学生会
刚到哥大不久,就看到哥大的中国学生会和我们系的学生会都在换届招人。很多中国同学都报名参加了中国学生会的竞选。当时我的脑子里闪现出了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总觉得大家都想要的,我就别争了,于是决定不参加中国学生会的竞选。
在这方面我是属于性格比较被动的类型,有时候也觉得,可能不完全适合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不喜欢与别人争,不属于我的我不争,该属于我的我也不争。更不喜欢和别人比,只会自己和自己比。我觉得,既然飞跃重洋,大老远地跑到美国来学习,应该让自己更多地去接触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经历不同的生活,这样才算没有白来一趟。我是个喜欢挑战,热爱体验,关注过程的人,于是我报名竞选我们系的学生会。
这个学生会的成员基本都是美国人。我们先要提交一份竞选宣言,同时附上自己的简历。过了一周,我被通知说可以参加现场竞选了。在我们系的大礼堂里,14个最终确认的候选人依次上台发表竞选演讲,然后由我们项目的全体同学投票选举。竞选当天,学生会主席告诉我说,我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递交了竞选宣言的中国人,听了我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的。
在竞选时我说:我们的学生会里大多数都是美国同学,国际学生的意见建议没有充分被听取。如果我当选了,我想努力多为国际学生做些事情,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多地听到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声音。出了国会更爱国,这句话一点不假。
我还说了很多如果当选后想具体做的事情。例如,美国学校在开学前几个月,都会有一个open
house活动,就是邀请已经拿到录取的人来学校和系里了解情况。因为有的被录取者可能拿到了不止一所学校的录取,这样的open
house的活动,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坚定来这所学校读书的信心。而国际学生不太可能专程跑到美国去参加open
house,所以我在竞选时谈了如何为国际学生创造更多远程了解院系信息的途径。
另外,国际学生背井离乡,很多人初到美国会不适应,语言不通,文化习惯不同,想家,我还谈了如何帮助国际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哥大的生活。
最后我说,如果当选,我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学生会和大家共同的努力,让同学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引用了西雅图不眠夜里的一句话来描述我渴望的、大家毕业后对哥大的感受:It
was like coming home, only to no home I’d ever
known,一段独特的、家一般的感觉。
我的演讲结束时,台下掌声雷动,很多同学都站起来为我鼓掌,还伴随着尖叫欢呼声。那一刻,我挺骄傲的,因为他们的掌声和欢呼是给一个中国来的学生。投票结果出来后,我以最高票数入选学生会。
你的梦想你做主
美国是一个值得去看看的地方,只是要想清楚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想起了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开头的那两句话: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
哥大,纽约,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对每个人来说,答案结局都是不一样,甚至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好与坏、天堂与地狱的矛盾并存,也许才是人生的本质吧。别人的经历只是我们的参考,人生的道路是一定自己走出来的。
我的美国求学经历让我懂得,去美国,决不是去享受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去感受精神上的挑战!
进新东方非常偶然,当年我都不知道新东方是干什么的,主要是西北当时消息还很闭塞。我的一个同学说让我假期和她一起去新东方学习,于是就让我在北京的大姨去考察了一下。大姨回来说:“新东方是一个很大的英语机构,来吧!”于是我就到北京新东方学GRE。
  我进新东方当老师算是偶然中的必然
  我性格算是开朗,虽然有时也会伤春悲秋,但在和别人相处时,我总是喜欢给别人带去快乐。在新东方读书时,我和3个女生合住一个宿舍。他们都叫我开心果,我们相处很融洽。有一天,我们又在一起卧谈,一个室友忽然说:晓楠,我觉得你应该去新东方当老师,你比我们老师能讲。当时的我虽然已经在西安两所高校办的英语培训机构当托福老师,但从没想过来北京教书。
  那时的我,做事情不算是会一下子想得很远很多的,说实在的,在消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在相对落后的西部,也根本不知道有些啥是可以憧憬或想象的,那个时期的我眼中的世界还是小小的,就是知道要傻乎乎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眼前的事情。不过被室友这么一提,我就想,为什么不试试呢。正好看到教室门上贴着新东方招聘听力口语部的老师,我就投了份简历。不过没有回音。
  插一句,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不会再投第二份到这个单位了。虽然现在找工作,一些公司的网申系统说,你投完简历的半年或者一年之内不允许再申请该公司了,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种规定,一次没成功,不妨过段时间再试试,没准儿就有新的工作岗位和机会了呢。
  所以,当看见新东方招聘托福老师时,我又投了份简历,这次有反应了。后来加入了新东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了为什么第一封简历没收到回音。当时听力口语部的负责人,也是那时新东方的副校长告诉我说:晓楠,我记得你的简历,觉得你的其他方面都挺好,只是一看到你的一寸照片我就决定不让你来面试了,因为那张照片上的你看起来太小了,怕你镇不住新东方几百人的大课堂。
  还好,第二次我投简历的时候没贴照片,而且我也改变了写简历的模式,没有按原有的常规框架写,而是以描述的形式介绍自己,将自己的经历,优势,劣势都列出来,于是收到了新东方的面试通知。我的经验是,投简历网上申请等过程中,有很多是规定动作,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办,但是在把规定动作完成好之后,还有不少工作是可以做的。
  如果对自己的简历不是特别有自信,不妨花心思想想,在不违反申请规定的情况下,能不能让自己的简历更有新意,能够打动你自己的一份简历,才有可能打动面试官。同时多管齐下,多方努力,争取拿到面试机会,比如,努力去认识公司里面的人,让他们帮你递份简历;在宣讲会上多和公司负责招聘的人交流,让他们对你产生好印象,愿意给你个面试的机会等。
  当年和我一起面试的其他人都是北京的,而且几乎都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的。只有我一个是来自外地,还是很一般的院校的在校生。我清楚地记得当有个一块儿面试的人听说我是从外地来的,感到很惊讶,立刻问我:你有什么背景吗?认识什么人吗?怎么拿到面试机会的?
  我谁都不认识,我也没有任何背景,我就是用心写了一封描述式的简历。后来才知道,就是因为我那份与众多表格式的简历不同的、充满真情实感的描述式简历,让我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
  最后一轮面试,主面试官就是新东方创始人,当时北京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老师。通过了他这最后一关,就要安排试讲了。可接下来两天的试讲都已经排满了,我需要再等一个星期。但俞老师主动问我:你是不是还急着回学校上课?我说:嗯,这边试讲一结束就马上赶回去。于是俞老师说:“考虑到你是外地的,不想让你耽误课,我就破例把你排在明天试讲吧”。
  当时我很感动,一校之长居然能主动为我着想。第二天,本来我需要讲一套完整的题目,50个题,大概需要讲一个多小时。结果我刚讲到第七题,俞老师就打断了我,告诉我说我通过了。我永远记得他那句非常鼓励我心的话,他说:小姑娘,太厉害了!讲得非常好!
试讲结束以后,俞老师主动提出给我报销来北京面试的火车票钱,说因为我从外地来,和其他人情况不太一样,花费较高。我把来北京时的硬座票给了俞老师。他再一次感动了我,我更坚定了毕业后加入新东方的想法。后来看赵本山的小品,听到赵本山最后那句“来前儿火车票谁给报了”时,总会想起当年我来新东方面试的情景。
第三部分:
和大家分享最新一期《新东方英语》跟我约的一篇稿子,我给它起名《我和美国有个约会》。祝大家周末愉快。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写下这篇文章。那年夏天,我收拾好行囊,三个大箱子,准备飞去向往多年的美国,如同要去赴一场约会,憧憬与忐忑并存。
订好机票的当天,妈妈在家用小黑板做了一个倒计时牌,上面写着:距楠楠赴美还有101天,还在旁边画上了卡通的爸爸,妈妈,我,还有我的狗狗张小虎,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景象。看到那个牌子,我笑中带泪。也许我准备好了远行,可爸妈也似乎并没准备好送行。他们对大洋彼岸未知的担忧,还有与我遥远分别后的牵挂,让实现了阶段性梦想的我,多了分小小少年将远行的忧愁。我只能安慰自己和他们,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但这慰藉只是临别时的期许,绝不是出国后的必然。
在机场,我们一家人撕心裂肺地哭嚎与拥抱,我一步三回头甩着热泪过了海关。谁都不知道要过多久才可以小团圆(这两天在看张爱玲)。后来爸妈签证办得很顺利,两个月后,他们就到了美国。我们仨见面时,我有一瞬间的尴尬。我说:没想到咱们一家人这么快又在一起了,那当时我在首都机场哭得是不是夸张了点?爸妈莞尔一笑。后来我看了当时好朋友帮忙拍的录像才发现,那场告别,我哭得非常隆重,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和远眺。
忆当时,初相见
曾有人问我,经过很多努力,实现了去美国名校读书的梦想。你落地在美国土地上的那一刹那,心里想的是什么?当时我想的是:纽约机场的小推车居然要收费,3美元一个!这是实话,真实的东西有时就是不那么高屋建瓴不怎么浪漫。紧接着是想赶紧跟爸妈报个平安。然后,才是问这个问题的人心中可能预设的类似的答案,我想起当年《北京人在纽约》里姜文刚到美国,看着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时呐喊的那句:美国!纽约!我王启明来啦!这句话很经典,它准确表达了我初到美国的感受,复杂又简单的情绪。
是,我张晓楠也来啦!我要从这里带走什么?又将留给这里什么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上花的时间要比第二个多。但我以为,我们绝对需要第二个问题来敦促自己不断进步。
经过13个小时吃了睡睡了吃的长途飞行,终于到了纽约。哥大学生会安排志愿者来接我,是对台湾夫妇。妻子一路上跟我讲她刚到美国的一些感受,别的我都忘了,只记得她说,她初到纽约觉得这里真好,小小的一个曼哈顿岛,居然到处都有Park(公园)。后来她才知道,那些牌子上的Park,是停车场的意思。我们都笑了。我知道,我也将在这里经历一段以前用尽想象也无法描绘的生命旅程。
美国,你安全吗?
片段一:中国留学生中央公园被抓
还没开始正式上课,我就听说有个中国新生被警察送回学校来了,原因是他在半夜12点的时候居然到中央公园里跑步。我或许能理解他。初到美国,初到常春藤哥大,觉得一切都是崭新的,人生似乎掀开了新篇章。可能那晚,他在跑向中央公园之前前夕,还在宿舍写下了什么宏伟志向,实施计划吧。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应该是其中的一项,所以他才会在半夜热血沸腾神地冲到中央公园,去体会那众人皆睡他独跑的感觉。
我虽然理解,但警察显然不。纽约的警察叔叔无情地打乱了他的人生计划。警察在半夜三更的中央公园叫住他之前,估计是觉得他行踪可疑,担心他会危及别人的安全。了解了情况之后,应该是开始担心他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赶紧把他送回学校。
片段二:我在美国上的第一堂课
我在哥大上的第一堂公共课也是安全教育课。哥伦比亚大学所在的位置,北东南三面全是黑人区,又是在纽约,所以这里被认为治安很不好。老师说,坐地铁的时候一定要把背包背在前面,像抱小孩儿一样;走路、排队的时候都不能离人太近,走路要保持至少一臂以上的距离,排队至少要半臂以上;不能在走路时突然从人身后猛跑过去;不能随便走进别人家的领地,因为美国的法律是允许住户在觉得人身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开枪自卫的。
老师还详细告诉我们,哪条街哪片区域哪个公共场所比较容易出危险,建议大家几点之后尽量回避等等。不过我在哥大读书的过程中,倒是没有不安全的感觉。在校内校外随时都可以看到警察巡逻,只要一有事情发生,我们就会收到提醒或公告邮件,邮件中会详细描述嫌疑犯的特征,事情发生的经过,提醒我们注意等,也会在公寓楼里看到类似的提醒。第一次收到这样邮件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恐怖,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的情景似乎就近在身边。但后来慢慢发现,在安全问题上,多些信息,多点警觉是好的。
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的枪杀事件,让整个美国陷入了悲愤的情绪中。每天打开电视,报纸,都是关于这次枪杀的报道或讨论。人们的悲痛不只是来自于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瞬间被残害了。更多的愤慨来自于,为什么歹徒在杀了一个人之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向所有可能被威胁到的人员发出及时的警告。
片段三:美国大学里的护花使者
美国学校里有著名的蓝灯系统(Blue Light
System)来保障学生的安全。之所以叫蓝灯系统,是因为美国的警灯是蓝色的。在校园很多地方都安装有连接到校保卫处或警局的电话。这些电话很容易辨认,通常是一个比较大的长方形的铁盒子里嵌着电话或按键,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EMERGENCY(紧急),一般安装在停车场,住所,或路边等。这种电话的特点是,只要拿起来,或者按一个钮,或者拨打911,就可以直接和校保卫处或警局通话。比较完备的系统,对方可以直接看出拨打电话的人所处的位置,有的还可以看到图像。
在许多美国大学里,还有校园巡逻(Campus
Patrol)。他们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免费服务,就是护送学生(Student Escort
Service),可以接送学生去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超市或停车场等。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没有用过哥大的护送服务。我的好朋友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她说有一次她要去超市,学校居然派了一辆大轿子车送她,整个车上就她和司机,司机还在超市门口等她买完了东西,又把她送回学校,她说她特愧疚。能让一个女生在购物时产生愧疚感,还真不容易。
在美国,你得学会去酒吧
刚才说的护送服务,也不是去哪儿都接送的,有一定的距离范围,还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有的学校特别声明,不提供酒吧接送服务。是啊,如果提供这项服务,估计派一个车队也接送不过来了,因为在美国,大家非常喜欢去酒吧。
你会常听到Social(社交)这个词,最常见的Social就是去酒吧。不止是同学,记得我们宏观经济学结课时,教授也是邀请我们去酒吧联欢。宏观刚聚完,微观的教授紧接着也邀请了。如同咱们在中国毕业,流行吃散伙饭一样,一顿一顿的,在美国大家喜欢去酒吧,一杯一杯的。最喜欢泡酒吧的是欧洲同学。我的一个法国同学基本是场场不落,还都是早去晚走。
如果要去美国,最好知道如何在酒吧与人交流,因为很多公司面试前,都会邀请申请者去酒吧和该公司的人交流,每人身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交谈中,给对方留下印象,或者更近一步留下好印象,对接下来的面试很有帮助。
我的一个美国同学曾经来过中国。他说刚来北京的时候,不喜欢这里的酒吧,因为总有人组织大家一起活动。他说他只是想放松一下,和朋友喝喝酒聊聊天,不想被人安排。后来待久了,他开始喜欢这里的酒吧。回到美国后反而不适应了。他到酒吧,觉得很无聊,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了,心里纳闷儿,怎么没有人组织大家一起活动呢。
在美国,出门到哪儿一定都要带上ID(身份证明/证件,比如驾照、护照),经常会要查看,去酒吧更是要看你是否到了可以买酒的年龄,每个州对年龄的要求不完全相同。我发现美国人在判断中国人的年龄上,经常会失误。我哥大的一个中国同学,男生,二十多岁,那天去酒吧,出来接了个电话,再回去时发现证件忘在酒吧里了。他本想详细跟门卫描述自己刚才匆匆跑出来接电话忘了带证件的情况,谁知人家门卫根本不听他说,特不耐烦地说:“别解释了,你不需要证件,进去吧,你看上去四十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只要见到这个同学,都觉得他特不容易,就会想起那句:
You look forty!(看上去像四十岁)。
你是否也有个美国梦
我对哥大很有感情,这里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一个校友说,哥大250周年校庆的时候,学校纪念品店里卖很多款不同的Columbia
250。想象一下,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哥大250”的人,很壮观吧。这种美丽的文化激荡,也是我在美国读书时最大的收获。
写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张学友唱的《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人是不是倾向于相信,那些不拥有的才是最好的。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也正做着一个绚丽多彩的美国梦。对年轻躁动着的心,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对仅13个小时飞机旅程外的世界抱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每个决定和选择都是有得有失的。不过,得到往往也是因为有失去做衬托,才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要有梦想,更要敢于行动,这样才会在成长中不断获得令我们骄傲的美好。
张晓楠自我介绍:
我叫张晓楠,现在是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主持人。原新浪网财经频道的主持人兼记者。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曾在纽约摩根大通银行、瑞士信贷投资银行香港部、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出国前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俞敏洪总裁助理、集团培训师、北京新东方学校少儿部主管、北京新东方托福主讲老师;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和英语专业。
可能是由于中国有户口制度吧,所以人们见面总喜欢问,你哪儿人。我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我很喜欢那里,最喜欢吃的是擀面皮儿。只是遗憾的是,我不怎么会说陕西话,老爸是东北人,妈妈是北京人,所以在家的时候,为公平起见,我们仨就说普通话。
过去不代表未来,好的坏的都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而已。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一个让我不断学习和接受挑战的岗位。希望在博客和节目里和大家多交流。
我爱我是我---真实的、每天努力进步一点点的张晓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