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镜图片雾化和卤化有什么区别?

求鉴定更多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延伸阅读: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IT168: []
点击查看泡泡网报价:
一周电商热卖
大家都在看
点击或扫描下载
点击或扫描下载
点击或扫描下载
扫一扫 帮你买好货
害怕价太低 货不真的人慎入
填写心理价格和联系方式,开团前,我们会通知您。
更多优惠随时掌握
购买价格: 元
邮  箱:@QQ.COM
手  机:
* 手机/邮箱必须任填其一| 商品搜索:
| 热门数码配件产品线: |
& 大自然40mm 雾化镜参数
参数显示:显示全部参数隐藏相同参数
产品名称 &&&产品图片
产品价格&&&价格趋势网上购买-&&&主要参数 &&&滤镜类型雾化镜&&&产品口径40mm&&&主要功能此镜是自然风光摄影创作的常用滤镜,也广泛用于广告摄影及人像拍摄方面,它能使作品产生雾天效果,增加大气透视感.&&&其它性能保护镜头&&&其它特点按镜片漫射作用的强弱分不同的型号,作用强的能产生浓雾效果,作用弱的则产生薄雾效果.另外,曝光多少也会对雾的强弱产生影响.&&&产品材料光学玻璃&&&产品尺寸40mm&&&产品重量-&&&其他 &&&特色-&&&主体 &&&品牌-&&&型号-&&&滤镜口径-&&&类型-&&&功能-&&&规格 &&&适用机型-&&&
热门滤镜热门大自然滤镜关注该产品的用户还喜欢801元以上滤镜
高清大图推荐文章论坛热帖????????????????????热门产品推荐产品??????????????????????????????
,,最精彩的内容尽在泡泡网
&&Copyright &
PCPOP, All Rights Reserved 泡泡网 版权所有
求鉴定更多本贴目录: 第一章: 摄影吧吧规--第二章: 相机种类 相机的光学原理镜头种类快门及分档-光圈的作用及其分档 胶卷的种类及感光度 曝光及其控制景深及其制约因素摄影构图及用光 第三章:部分名词解释 焦距 景深-超焦距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 红眼-白平衡 第四章:器材选购建议 相机选购建议 三脚架选购建议第五章:滤镜 滤镜及其种类--第六章:
数码相机应用技巧及其误区 了解新机-技巧-玩转数码相机绝招--初学摄影?#65308;?? 一、 照相机的种类 照相机的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各式各样,这里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介绍部分类型的 相机。 (一)按胶卷型号分类(画幅不同) 1、 110 照相机 体积小巧,每张画幅的大小为 13*17mm。 2、 120 照相机 除可拍摄 60*60mm 的标准画幅外,还有画幅尺寸为 45*60mm、60*70mm、60*90mm 多种规格, 优点是画幅大, 因而影像像素多,适合高度放大,制作高清晰度、颗粒细腻、 高分辨率的大幅照片,但是他体积大,笨重,胶卷成本高。 3、 135 照相机 画幅尺寸为 24*36mm,,胶卷宽度为 35mm. (二)按照照相机的外形和结构分类1 1、平视取景照相机 2、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三)特殊种类的照相机 1、一步成像照相机 2、防水照相机 3、水下照相机 4、广角照相机 5、全景照相机 二、光学原理 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拍照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联 系:投影器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镜头的种类 ⒈镜头的口径(孔径) 镜头口径也叫有效口径,表示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同时还表示该镜头通光能力的大小。用 直径与焦距之比表示, 如镜头通光孔径 25mm, 焦距 50mm, 其比表示, 如镜头通光孔径 25mm, 焦距 50mm,其比为 25:50=1:2 大孔径的镜头透光能力大,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中使用,而 不需要借助人造光(只用现场光) ,这是小孔径镜头无法做到的。但是大孔径镜头的制造工 艺要求高, 大孔径镜头的照相机价格昂贵。 而且当我们在日光下和普通环境的正常光线下使 用大孔径镜头时, 也不会经常把光圈开足到与镜头孔径同大的光圈值上, 通常总得收小一些 光圈。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就显示不出它的优越性。 ⒉镜头的焦距及分类 标准镜头的优点是: ①影纹细腻,层次丰富,适宜人像、风景等摄影。 ②用它拍出来的人像和景物照片,其景物的大小和透视的比例适中,人眼看起来正合适、舒 服。 ③它的镜头口径大?#65310;低房诰对酱螅?得鞲泄饽芰υ 角浚?梢允视?庀呓先醯恼彰魈 跫?焖倨毓狻?br& 广角镜头的特点: ① 视角大,即包括景物的范围大,拍摄的场景大。 ②从拍摄效果看,广角镜头对景物有一定的夸张表现,这种夸张能给人以辽阔的感觉,而且 焦距越短的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越夸张。 ③广角镜头还有一个优点,它的景深较大,即使拍摄对焦略有偏差,也可以拍摄出清晰 的照片。 ④它的缺点是照度不匀,有时一张照片中心部分亮,四周部分暗。至于广角镜头产生透视比 例失真现象,是能采取某些方法予以纠正的。 远摄镜头的特点: ①景深短。也就是在被摄主体前后一个极短的距离内景物清楚,拍出来的照片缺乏立体感, 前后景物大小差不多。 ②远摄镜头最大的特点是拍摄景物变形小, 并能在离目标较远的地点拍摄。 在拍摄人物和动 物时,一致引起他(它)们的惊恐和不自然现象。 变焦镜头 在一定范围内焦距可以连续改变,也就是说视角是连续可调的。 变焦镜头最大的优点是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 因而携带方便, 使用简2 便,既不必在拍摄中不断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前后跑动。 它的主要缺点是口径通常较小,常会给拍摄带来麻烦,如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影响胶片的 感光,如想用高速快门、大光圈时,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变焦镜头后的取景屏也不如定 焦镜头明亮,还常常会使裂像镜聚焦指示失灵。在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 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些。变焦镜头大而笨重,易造成持机不稳。 三、快门及分档 ⒈什么是快门 快门是相机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按下快门按钮,相机快门自动打开,并持续设定时间后关 闭。 ⒉快门分档 通常把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短叫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短,即速度快。快门按曝光时间的 长短也分为若干档,并要求相邻长时间快门是短时间快门持续时间的 2 倍。 分档排列如下:1,1/2, 1/4,1/8,1/15,1/30,1/60,1/125,1/250,1/250,1/500,1/1000, ?单位为秒(s) 由于快门速度盘面积小,故略去分母:1,2,4,8,15,36,60,125,500,1000 等,这 些数字均是表示实际快门速度的倒数秒。 大于 1 秒的快门速度,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以便于区别。2,4,8,15 这是表示实际的快门速 度。 相机快门速度标记盘上还?#65308;?B”“T”俗称慢门(也有人把 1/30 秒的各档,包括 B、 、 T 档均叫慢门) “B”门和“T”门只是操作方式不同:B 门是按下快门钮,快门开启,松开 快门钮,快门就关闭。T 门是按下快门钮,快门开启;关闭快门要重新按一下快门钮。B 门 和 T 门快门速度不由相机自动控制,而是由摄影者人为随意控制,是特意为长时间曝光准 备的。使用 B 门或 T 门时,最好用快门线控制,相机用三脚架固定,可以保证曝光过程中 相机有较大稳定度。 快门速度只能调节在标记上,不能调节在两档之间,否则容易损坏快门的机械装置。标 X 的位置为闪光灯档,使用闪光灯时,快门速度须调到该挡。一般为相机焦距的倒数,能持稳 相机的速度也是焦距的倒数。 ⒊快门的作用 ① 控制曝光量(进光时间) ,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 ② 影响成像效果(成像清晰度) 这是快门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动体摄影时,如拍摄一溅出的水花用高速、拍摄雨滴成一直线 的效果用低速。另外在任何拍摄中都存在持稳相机的问题。 光圈的作用及其分档 光圈――直径可以改变的通光孔。由几块金属薄片组成,处于组成镜头的多片透镜之间。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记为 F。 F=f(镜头焦距)/D(光圈直径) 当镜头焦距一定时, 光圈系数与光圈直径 (有效)成反比。 光圈分为许多档,分档的原则是, 要求大光圈是相邻小光圈通光量的二倍,也即通光面积的二倍。 4,5 .6,8,11,16,?记为 F4,F5.6,F8,F11,F16? F8 的通光量是 F11 的二倍,F5.6 的通光量是 F4 的 1/2。光圈可调定在两档正档上或之间的 任何位置。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进光量,影响景深和像的清晰度。 调节进光量 光圈是通光孔,光圈大进光多,感光片获得的照度就大,因此光圈和快门共同控制曝光量。3 影响景深 景深是指能在感光片上结为基本清晰像的景物纵深范围,这个范围越大,则称景深越大。 景深前界:离相机最近的可以结为基本清晰像的点。 景深后界:离相机最远的可以结为基本清晰像的点。 从景深前界到对焦距离叫前景深, 从对焦距离到景深后界称为后景深。 从景深前界到景深后 界为全景深,简称景深。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光圈大小可以使景深发生变化。 从相机上读景深:先看使用的光圈值,如 F16 刻度在基线两侧所对的距离标尺读数,即为 景深前界和后界。如景深标尺上两个刻度 16 所对的距离标尺读数分别是景深前界 2 米,后 界 10 米?#65310;吧罘段?0-2=8 米(调焦在 3mm 处) 同样调焦在 3m 处,用光圈 F8,景深前界 2.4m,景深后界 4m 景深为 4-2.4=1.6m 景深范围 缩小了。从 F16 到 F8 光圈增大了 2 档,景深缩小 6 .4m。 由此看出,光圈影响景深的基本规律:光圈增大,景深缩小,光圈缩小,景深增大。 影响像的清晰度 影响像的清晰读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镜头本身所产生的球差和慧差 (光学知识欠缺 者可理解为像的变形) ,这种像差大小与光圈大小有关,光圈越小,像差越小;另一个是由 光的波动性所产生的衍射现象,它影响清晰度的规律是光圈越小,危害就越严重。于是相机 就存在一个最佳光圈,使用这个光圈拍照影像质量最好。大于这个光圈像差影响增大,影像 质量下降,小于这个光圈,衍射现象增强,影像质量也下降。每个相机最佳光圈不同,一般 为最大光圈缩三档处,镜头质量高的在缩二档初,质量再差的在缩 4~5 档处。 胶卷 (一)胶卷的种类 1. 按尺寸分类: 有&120&,&135&,等型号。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宽 35 毫米,长 160~170 厘米,片 边两旁具有规则的片孔,一般可拍摄 3.6 厘米×2.4 厘米的底片 36 张,也有可拍摄 20、24、 72 张的&135&胶卷。 2. 按感光速度分类: 按感光速度有 Iso100、Iso200、Iso400 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我们曝光时所需的曝光量也 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 3. 按色彩分: 有黑白片,彩色片,X 射线片等等。 (二)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也是胶片所具有的感光能力和标志。 由于胶卷制造厂使用 的「感光乳剂」不同,对于光线的灵敏度也不一样。低感度的胶卷需要较多量光线照射,才 能使卤化银晶体产生作用; 高感度胶卷只需极微弱的光线照射,就可使卤化银产生作用。所 以感光度高的胶片在光线很弱的情况下就能感光,称为高速感光度(或快速)胶片;相反感 光度低的胶片,则须在光线较强的场合下拍摄。如果在同一光线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度 的胶卷拍摄,其照相机的光圈或快门速度就应该有所变化,也就是说,高感光度的胶卷,光 圈要小些快门速度要快些;低感光度的胶卷则相反,光圈要大些或快门速度要慢些。 曝光极其控制 (一)曝光量 就是参与曝光的光的总能量,用公式表达为:曝光量=光强×曝光时间 摄影中曝光量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像的效果。 最佳曝光量公式:4 最佳曝光量=8~10/胶卷感光度 单位 lx?s(勒克斯?秒) (二)互易律 互易律也叫倒易律。曝光量=光强×曝光时间 照相时光强由两个因素决定:景物亮度和相机 光圈大小。光圈一定时,景物亮度越高,光强越强,而曝光时间即为快门速度,故照相时胶 卷的曝光量公式可改写为: 曝光量=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景物亮度。 从此公式中可以看出, 在景物亮度一定时,光圈大 1 档,快门速度快 1 档,即通光孔(光圈)面积变为原来的 2 倍,快门开启时间(快门速度)缩为原来的 1/2,曝光量不变。 (举例:如水桶接水) 对某一景物拍照使用光圈 F8 和快门 1/125S,现列出如下光圈快门组合值,仍对同一景物做 几次拍照,其曝光量相同。 使用光圈 F2.5 F4 F5.6 F8 F11 F16 F 22 快门速度 1/100 1/500 1/250 1/125 1/60 1/30 1/15 通常把光圈快门对等互补保持曝光量不变的规律叫做互易律。 互易律也有失效的时候, 这就 是光线太暗时和快门速度太高时, 可能按以上规律推算会导致曝光不足, 需要增加曝光量来 弥补。 景深极其制约因素 影响景深的三因素: 第一,光圈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第二,调焦距离,调焦距离越大,景深越大。调焦距离即摄距。例如聚焦于 10 米的景深大 于聚焦于 1 米的景深。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 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 内。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么,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 反了。 第三,镜头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如何取得最小景深:最大光圈+尽可能小摄距+长焦距镜头 10 摄影构图及用光 (一)、构图的概念 1、 什么叫“构图” 含义是:把各部 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辞海》中, 谈到“构 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 人、物的关系和位置, 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 法” 或“布局”。 所谓构图 ,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 式美 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 重 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 结构得 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 2、 构图的目的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 般的、表 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 生活更高、更 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 ,就是把一个人的 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 (二)创作与构图 1、主题的形成 主题是灵魂,是属于思想性的东西。“意在摄先”是说在摄之前必须立意 ,意也就是主题, 主题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主题一是摄影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 孕育而成的,二是从材 料中提炼出来的。5 2、陪体在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陪体深化主体的内涵。 画面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 的性格,说明 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典型性 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 面积多少,色 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 相关,不能游离于 主体之外。 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处理,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的情况,我们说 陪体虽是与主 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 ,而在画面之外。 3、环境对烘托主体的作用 1)、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它们的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 于画在的 四周边缘 A、 利用一些富有季节性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 彩,使画 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 前景用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C、 突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 D、 运用前景与背景景物作内容上的对比, E、 前景给予人们一种主观的地位感 F、 前景的运用可增加画观的装饰美 G、 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 H、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2)、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 之中,背 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 首先要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 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 明显地交代出事件 发生的时间、 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抓取其有时代特征的 景物,使人们了解 时代背景。 B、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 C、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 1、 空白的留取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 画面上的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 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呼应关系的条件 空白的留取与对象的运动有关 画面上的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还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 2、 画面要达到整体的均衡 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稳,甚至有意地采取对称 式的均衡,从 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人物、情节画 面中,要求的 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 均衡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加以运用?#65308;从幸獾匚シ淳?獾姆ㄔ颍?够?嫒瞬?均 衡中造成某种动荡感,象受到外界冲击一样。利用不均衡的变格形式来深刻地表达 主题。 6、介绍各种构图方式: 三分法、九宫格发、对称、框式、圆型、三角形、L 形、曲线、黄金分割等等。 (三)摄影用光6 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 这个概念容易理解。 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 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 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1、 运用顺光拍照 顺光即光源从照相机方向正面照射到被摄体上。其特点是:亮度高,光反差小。光照所形成 的阴影都在被摄体的后面。因被摄体正对镜头,所以被摄体表面受到的照明是一样的,因而 缺少明显的明暗对比和反差,显得平淡,缺乏层次和色彩对比。反映在照片上就是缺乏立体 感和空间感。 用顺光拍摄的彩色照片的优点是:色彩朴实,有较好的饱和度和透明度。尤其拍摄老年人肖 像,顺光可以掩饰面部的皱纹和斑痕。另外,对脸部稍有凸凹不平的缺陷,还能起到一定的 弥补和美化作用。 2 运用侧光拍照 侧光,光源从侧面斜角度照射到被摄体上,另一侧具有明显方向性投影,能很好地表现被摄 体的立体感,表面质感以及景物的纵深感。侧光是拍摄彩色片比较理想的光线条件。利用侧 光照明,有利于浮雕、水纹、田垄等各种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的表现,同时也更有利于主体 物与背景色调的区别,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在人像摄影中,如果测光的角度太大,将会在面部产生强烈地反差。这样明暗对比将超过彩 色片的宽容度范围,所以,在拍摄时,需要在暗的一侧加用辅助光,以减弱反差,才能取得 满意的效果。 3 运用逆光拍照 逆光,光源从被摄体方向射来,正对着照相机镜头。逆光光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光线投 射的角度高于被摄体,叫高逆光;另一种是光线投射角度低于被摄体,叫低逆光。 逆光的特点是,能勾画出被摄体的部分或全部轮廓,有助于增强被摄体的立体感;使背景色 调浅淡,被摄体色彩明亮鲜艳,加深景物的空间感;对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能表现出鲜明 的质感;在拍摄人像时,因光线从背后照射,人的眼睛不受光线的刺激,表现自如。 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 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 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 就是变焦镜头。 在摄影领域, 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 对于传统 135 相机而言, 50mm 左右的镜头的视 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 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 40-70mm 的范围, 18-40mm 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 70-135mm 称为中焦镜 头, 135-500mm 称为长焦镜头, 500mm 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 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 并没有严格的定 义。数码相机的 CCD 一般比 135 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 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 0.33\\\\\\\&CCD 的数码相机,使用约 13mm 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 当于 135 相机 50mm 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 CCD 规格型号不同, 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 35mm 相机(即 135 相机)焦距”的说法。 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 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 ”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 近相机) 、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 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 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 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 f16 的光 圈比 f11 的光圈小) ,景深就越 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 f2.8 的光圈大于 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7 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 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 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 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 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 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 所说的, “清晰”不是一 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 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 ,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 的底片 不能放大得太大得原因。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有几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 ,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 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这是最早开 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 容易实现,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这种方式精确度有限,且容易产生 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 机不能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 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一些高智能 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分可分两种: 入射式和反射式。 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 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控制,多用于低档相机 。反射式是测量被摄 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分,可以分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 等,各有优缺点,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 从控制过程上分,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控制、预定模式几种。 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圈,相机根据计算出 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 速度,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合; 速度优先就是先确定 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使用于 拍摄动体;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 足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 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 程序控制是让相机按照预先编定的 控制程序曝光;预定模式,是生 产厂家根据几种?#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 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 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 点的现象。 相机选购意见参考: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 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 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 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 基准,故称白平衡。 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指标:CCD 尺寸和光学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是 CCD,CCD 的面积直接对曝光宽容度、景深、信噪比等产 生影响。 在满足一定分辨率的情况下, CCD 尺寸是决定成像质量的最关键性能指标?#65308;矣眉妒? 胂嗷?C CD 尺寸通常用对角线长度标称,有 2/3、1 /1.8、1/2.5、1/2.7、1/3.2 英寸等几种。8 现阶段 1/1.8、1/2.5 英寸的性能和价格比较平衡,应该可以接受。 光学分辨率也就是像素。一般家用数码相机拍出的图象,大部分主要在电脑上浏览、 收藏, 另有一部分会拿去冲印成 4X6 英寸,也就是常说的 6 寸照片。对于这两种情况,200 万像素 就足以令人满意了,再多的像素对图象清晰度已无帮助。偶尔 有制作 10 寸或 12 寸照片这 样的额外需求,那么相应就需要 600 万、800 万的高像素水平。现在高像素 CCD 的价格下 跌很快,我们并不会为此付出太多的额 外代价,因此也是可以适当追求的。 这两项指标,是购买相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实际上也是决定相机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功能上应该考虑的指标: 光学变焦能力 光学变焦能力越大,拍摄时取景范围就越灵活。选择 3 倍以上 长焦,要考虑清楚用途以及 是否愿意携带三脚架。通常探奇性质的拍摄需要较高的长焦能力。高于 3 倍的长焦,三脚架 是必须的,否则高于 3 倍那部分的能力和投入 都浪费了。少数产品具有长焦防抖功能,可 以减少需要携带三脚架的场合,因此可以考虑。其实无论是否愿意携带三脚架,都应该考虑 配一副,因为在光线不佳和夜 景条件下,三脚架也是必须的。为了省这一点不大不小的钱, 你可能会失去一块不大不小的乐趣。除了长焦外,广角也应考虑,对于普通家用来说,拍风 景、风情、 留念照是最多的,经常希望有更大的视野,这就需要广角能力。考虑经济因素, 28mm 到 105mm 这样同时具有一定广角和长焦能力是比较理想的。 手动调节功能 如果选择傻瓜型的相机,就要选择自动测光能力强、预定义模 式较多的产品,不但使用简 便,而且只需要了解少量的摄影知识,就能在大多数场合下得到满意的效果。要想在更多的 场合下获得令人满意、富有个性的效果,就需 要丰富的手动调节能力了,不过在做出这种 选择之前,真得认真学习摄影,否则拍的照片多数不能让你自己满意,那么多档位、按钮还 会让你望而生畏。 视频短片 视频短片当然是分辨率越高、每秒帧数越多越好。640X480、30 帧这样的产品已经很适合欣 赏了,价格也开始落入可接受的范围。稍低些的,320X240、30 帧,大致相当于 VCD 水平, 也是不错的选择。再低就没有实际意义,只有玩具水平了。 微距能力 有了数码相机,由于其拍摄成本极其低廉,大部分人就会摆弄它。于是人们就不再是仅仅用 它来拍风景、风情、留念照,超近距离细节拍摄的需求会多起来。个人认为,微距能力应该 达到 3cm 以下才比较合适。 其它值得考虑的因素 电池类型 数码相机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锂电,另一种是镍氢电池。锂电 池的电力持久,使用方 便, 单从数码相机的角度考虑是首选。 而选择镍氢电池则主要是考虑与其它电器的通用性及 更低的成本,即使一时来不及为镍氢电池充电,也 可以临时用普通 5 号碱性电池替代。使 用镍氢电池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镍氢电池不耐放,充满电的电池只消闲置一天,电 量便大打折扣。 外型 对款式、颜色、手感、重量的选择,各人有不同的偏好,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拿出实际产品 来看看。实际产品跟图片介绍的差别是很大的,一般远没有图片介绍的那么美好。 品牌、镜头 选择主流品牌的成熟机型都可以, 各大厂家都有比较经得起考验的技术和质量, 考虑了那么 多因素,能尽可能多地满足就行了,品牌其实不重要?#65310;低芬彩钦庋??矣眉兜牟?罚9 ?训阑挂?乇鸬匮≡窬低仿穑颗某隼吹恼掌?雌鹄辞逦?蘩鼍秃苈?饬耍?懿荒苡米ㄒ档 奶籼薜难酃馍笫影伞?br&其实有一点应该认清,在更多情况下,决定照片质量的因素是个人 摄影水平。这并不是说要如何精通摄影,但是掌握一些摄影的知识、技巧是大有裨益的,也 才能对得起一番苦心的挑选。 滤镜: 三脚架选购建议; (1) 我们的设备有多重? 从精确摄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一附三脚架是必需的辅助拍摄器材。 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给某 种焦距的镜头规定一个手持拍摄安全速度,但那是不精确的规范。试想, 如果一个运动的 曝光会造成一定长度的摸糊,那么,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也仅仅能够缩小这种摸糊的长度, 而根本不能彻底消除摸糊。因此说假如你手持拍摄,无论 用多快的速度也还是一样会造成 摸糊,更快的速度仅仅使摸糊减小,变得看不太出来就是了。但是假如你要大幅度地放大照 片,那么这个摸糊还会显现。 使用三脚架的话,基本可以消除因为手抖造成的摸糊,说基本是考虑了风的影响,地面振动 的影响等等其他因素,绝对的事情是没有的,但我们已经可以认为抖动已 经被消除了。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 不仅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绝对需要三脚架的支撑, 就是短焦镜头其实也一样 需要,假如你要得到最好的锐利清晰的程度的话,或者说 假如你要搞作品的话。 选择一款三脚架首先就应该考虑你的拍照设备有多重, 量体裁衣, 才可以制定出实用的方案。 虽然从理论上说三脚架的结构越大,刚性越好,拍照的稳定性也越好, 但是,这样的理论 是绝对不实际的。适当的方案可以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和方便的工作条件,这非常重要。一般 地说,三脚架的标称负重应该等于你的最重的拍摄器材 乘以 1.5,留出一定的余量。如果把 条件定得保守一点儿,乘以 2 的系数还是适当的。例如,你打算将来可能上的相机是 DSLR (约 860g) ,可能买的最大 镜头是 300/2.8(约 2300g),那么你的三脚架负重就应该在(860+ +100)*1.5=5670g(其中还记入了云台与快装 板的重量),或者是(860+2300+ 520+100)*2=7560g 。如果你选负重 8kg 的三脚架那绝对是没问题的,选 6kg 的可以缩小 三脚架的尺寸, 负重也是可以的, 价格也会低一些。 这个原则主要适合旅行摄影, 并非适合 其 他情况?#65308;偃缒阍谟笆夷谑褂萌?偶埽?峭耆?梢匝〈笠缓诺模?郧蟾?玫奈榷ㄐ 浴? (2) 什么尺寸才可以便携? 对很多人来说, 他们在选购三脚架之前对其便携性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本来他们买架 就是要带在旅途中,用于外拍的,但制定方案时,对于怎么携带三脚架?买多大多重的都没 有详细考虑过。当然了,如果你不准备把三脚架带出室外的话那完全可以掠过此节。 其实对外出摄影者来说,最难处理的就是三脚架!这个配件实在是太大太重了!你怎么带也 不方便,这是所有人遇到的情况,也是为什么要按照上面的公式来制定其 负重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从使用操作的角度来考虑,把三脚架展开,架上相机镜头,取景拍照,这首先需要 一个合适的取景高度,如果你的三脚架只有 100cm 高,加上云台相机取景窗也仅仅能够达 到 116cm 的话,那么每次你都得弯腰取景,时间长了很是疲劳。另外如果你要拍人像,集 体照,一个很低的三脚架也不合 适,拍摄角度太低,会丑化人物的脸型,同样,拍摄别的 被摄体也一样,角度太低会受到很多限制。按照理想的情况,三脚架的高度应该能够达到你 的身高减去 28cm。例如,你的身高是 178cm,那你买不伸中轴,展开长度可以达到 150cm 的三脚架,这样加上云台,快装板,和相机的高度,取景器可以刚好到达 你的眼平线,你 可以不用弯腰正常取景。如果没有特殊的用途,更高的三脚架也就没有必要了。可能有人会 以为伸开中轴的脚架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尺寸也就足够了, 其实不对,在实际拍摄时最好不 要拉伸中轴,以免稳定性下降。10 按照常规, 伸展长度越大的三脚架, 收缩长度也越大; 节数越少的三脚架收缩长度也会越大。 例如一个 3 节的合乎上述展开长度的三脚架其收缩长度可能也会达到了 72cm!这样长的东 西你该怎么携带呢?一般的单肩摄影包是不用想了, 即便是大号的双肩摄影包, 也一样装不 下,只能把它挂在包外,或者侧面,或者正面,此 外的唯一办法得用专门的角架包来携带, 背起来又惹眼又不方便 假如你不是一名职业摄影师, 那么对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每次出门都带一个大架子相 当不实际,为此,你可以牺牲一些负重指标或展开长度,以求得比较理想的携 带性。例如, 选一个 4 节的甚至 5 节的,负重比较小的架子,使其收缩长度减小到 50cm 左右,重量减轻 到 1.8kg 以下,这时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塞到背包 里了,外人根本看不见,带起来也不碍 事。关于展开长度和负重的妥协那就要看你自己的要求了,我觉得长度在 130cm 左右,负 重接近 1.2 系数的还是可以推 荐,因为这样才比较实际,否则,不降低要求的话你可能根本 选不出来符合条件的产品了!关于三脚架的节数,并非越多越好。3 节的架子最稳定,价格 最低,但收 缩长度太大,不实用;6 节以上的架子价格会很昂贵,稳定性会下降不少,而且 对收缩长度的减小已经影响不多了,因此我也不推荐,折衷来看,我推荐 4-5 节的 三脚架, 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大家应该特别注意那些特殊结构的三脚架。例如捷信的,它的每根支脚可以转折 180 度,倒 转过来以后能把云台包入其中,从而大大缩短收缩长度,这个结构太适合旅行使用了,只可 惜,该产品的价格昂贵,非普通人可以承受。 (3) 是否值得选大品牌? 对品牌的崇拜并非总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盲目, 在各种高精尖器材的选购方面, 品牌本身就是 一个质量的保证。自然,大品牌的价格不菲,但却物有所值。很多小品牌 其实都是在模仿, 自己并没有开发设计能力,更谈不上质量的趋近。可以说模仿的产品其实仅仅有一个外表, 其内在的质量差异甚大,用料,加工,装配等等一系列 技术都根本不同,所有的也仅仅是 一个大致相同的外表。 为了省钱而买这种产品我从来都不赞同, 当你实际使用它们时就会明 白我的思想道理所在。还是那句话,宁 缺勿滥,买不起名牌可以多积累资金,等待机会, 但不该对付一个低档货。在三脚架的品牌当中,最有名的属捷信 Gitzo, 其品质优异,技术先 进,唯独在设计方面缺少一些小型化的产品,收缩长度都不小,不适合旅行使用,而且价格 奇高,一个中型架往往卖到 3500¥以上,但捷信 的质量是极其出色的,支撑稳定度极好, 锁紧机构可靠耐用,真正具备专业素质。日本的金钟 Velbern 在小型化设计和工艺质量上也 是不错的,加工比较精 美,也容易找得到一些适合旅行使用的规格,不过其稳定程度显然 是不能与捷信比拟的,还有曼富图和百诺等也是不错的,常常可以找得到小巧的设计,而且 价格很 合理,属于比较实用化的东西。 一、 UV(紫外)镜:该镜能基本消除紫外线及杂光对胶片感光的影响,同时对镜 头起保护作用。在高原地区摄影更是必需。? 二、天光镜:吸收紫外线,全天候适用。室外摄影时可减少日光下由散射光引起的阴影 部分偏蓝现象,保持自然色彩。同时作为保护镜头之用。? 三、红镜(R):吸收蓝光,可产生浪漫的天空效果或白天拍摄类似月夜的效果,并有吸收 紫外线的功能。 拍摄时一般需增加曝光三级, 具体需根据拍摄要求及滤镜深浅程度灵活 掌握。此镜一般用于黑白照片,也可用于彩色摄影。? 四、橙镜:吸收蓝、绿光,通过黄、橙、红,即波长大约在 560-700nm 区间可以通过。 可加深蓝色影调,增强景物反差效果。? 五、黄镜(Y):用于所有黑白片。能准确地校正全色片在室外摄影中的影调,使蓝天或树 木与白云间产生更大的反差。在彩色摄影中可作为特殊效果滤光镜。? 六、绿镜(G):通过黄、绿光,吸收红光及蓝、紫光,波长约在 500-600nm 区间可以通过。11 常用于压暗天空及表现肌肤影调等。需增加曝光 3 级左右。一般只用于全色片。? 七、蓝镜(B):用于黑、白摄影。该镜通过青、蓝、紫光,吸收红、橙、黄等色。波长约 在 400-500nm 区间通过,需增加曝光 2 级左右(根据色镜深浅程度灵活掌握)。? 八、灰镜(ND):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致的吸收特性。起阻光作用,没有任何色彩改变。 是一种常用的调节光亮的滤光镜。? 九、雷登 80:该镜系色温转换滤光镜,分 A、B、C,雷登 80A 可将色温由 3200K 升至 5500K,使用该镜可将日光型胶片适用于人工光源。 十、雷登 81:雷登 81 系暖调光平衡滤光镜,分 A、B、C,其颜色为浅淡的琥珀色,可 以轻微调正所摄画面中的偏蓝倾向,以求真实的色彩还原。在实际使用中,以雷登 81C 为多。 十一、雷登 82:该镜系色彩平衡滤光镜。淡蓝色,分 A、B、C,这类滤镜特点是对色温 改变幅度较小,多用于光源色温与胶片平衡色温大体一致的前提下的细微调整。? 十二、雷登 85:85 系列分 A、B、C,属色温转换类滤镜。85B 可将色温由 5500K 降至 3200K。该镜为琥珀色,适合在日光下使用灯光型胶片。? 十三、萤光镜:萤光镜为特殊彩色补偿滤镜。使用日光型彩色胶片在萤光灯照明下拍摄 时,所摄画面会产生偏蓝、绿色调,若加用萤光镜拍摄,则可校正上述偏色现象,从而 使画面色彩还原真实。? 十四、减光夜景镜:系灰镜类。由较强的阻光作用。在曝光量选择适当的前提下,在日 光下可拍摄到极佳的夜景效果。? 十五、红色增强镜:该镜为一种高档滤镜,由溶入昂贵的稀土元素制成的进口光学材料 制造。它能使光谱中 570-600nm 之间浑浊的黄光和橙色光 完全吸收,同时使红光顺利 通过。 因此它可以显著提高景物中红色、 浅红、 棕红物体的色彩饱和度, 使之更加鲜明、 艳丽、浓烈。例如使秋天的枫叶更红,草莓和西 红柿更加诱人垂诞;日落的气氛更为浓 郁;婚礼或圣诞更添喜庆??。该镜与偏振镜合用时可使蓝天色彩更浓、更美丽。使用 该镜需增大 1/2-1 级曝光量。? 十六、渐变镜: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 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 “软”即过渡范围较大,反之,即 过渡范围较小,均需依据创作特点选用。 十七、 偏光(振)镜:起削弱物体表面反射光的作用。 外景摄影时可使蓝天更蓝, 对比鲜明, 色彩饱和。黑白,彩色摄影均可使用。拍摄时需增加曝光 2 级,是摄影者必备的滤镜。 十八、柔焦镜:又称柔光镜,分 1#、2#、3#,使用此镜可以制造出一种既柔又清的效果。 拍摄人像可柔化人体肌肤的皱纹、斑点、毛孔等,制造细腻丰润,年轻迷人的效果。此 镜在各种摄影及后期制作方面广泛应用。? 十九、雾化镜:此镜是自然风光摄影创作的常用滤镜,也广泛用于广告摄影及人像拍摄 方面,它能使作品产生雾天效果,增加大气透视感。按镜片漫射作用的强弱分不同的型 号,作用强的能产生浓雾效果,作用弱的则产生薄雾效果。另外,曝光多少也会对雾的 强弱产生影响。?二十、月牙柔朦镜:此镜属朦胧镜一类,为专业影楼婚纱摄影创作特殊 效果而设。月牙镜上清下朦,月牙形朦胧能给人飘逸梦境之感,富有浪漫色彩,是极受 婚纱摄影界欢迎的镜种之一。? 二十一、超速镜:这是一枚一半透空,另一半为柱面透镜的特殊效果镜。把超速镜安装 在镜头前端,可使主体的影像前端清晰,后面大部分影像拖出虚影,从而使物体呈现出 快速运动的效果,就像运动物体飞速而至,嘎然而止,画面动感强烈,富有情趣。? 二十二、 倒影镜:该镜为一枚正反射(镜面真空镀银)的矩形反光镜, 两端有一对同轴旋纽 (调?#65310;灯?嵌扔?。拍摄时最好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并用短 焦距和小光圈拍摄。使12 用该镜可将周围并无水面的陆地景色、建筑、人物等拍摄成犹如在湖畔、河边所摄的画 面,景物倒影清晰显现,使整幅画面情趣无限。提示: 须注意镜面反射膜的保护。 二十三、星光镜:星光镜以发光点为中心,分 2 线、4 线、6 线、8 线、16 线等,这是在 无色光学玻璃表面有规则地蚀刻一系列平行线条, 产生光的衍射作用后而形成光芒四射 的效果,这是一种拍摄舞台或夜景时必用的效果镜,能为画面起到不凡的作用。? 二十四、魔幻镜:又称旋风镜,是以中央集焦,四周呈螺旋形散射状,效果犹如进入神 奇的魔幻世界。使用时可采用广角镜头或小光圈。? 二十五、爆炸镜:又称散射镜,是以中央集焦,向四周产生强烈的辐射(爆炸状)这特点, 动感非常明显,背景复杂效果更好。是渲染主体动感效果的滤镜之一。使用时宜用小光 圈拍摄。? 二十六、中空镜:中空滤镜即中央部分保留玻璃的原有状态,周围用特种工艺加工成各 种效果,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及柔光、星光、朦胧、近摄、雾化等等。该 镜主要特点是突出主题,创造以周围烘托中央的氛围,是摄影师常用的效果镜之一。? 二十七、梦幻镜:特点是中央集焦,周围景物朦化微带光晕,使人产生如入梦境的感觉。 常用于拍摄婚纱、明星照,也用于其它艺术摄影创作。此镜在暗背景下,以及使用长焦 距镜头时效果更明显。? 二十八、近摄镜:使用此镜可使镜头在比通常近得多的物体上聚焦,产生特写影像,如 拍摄花卉、昆虫等或翻拍文字资料。此镜可分为+1、+2、+3、+4 四级,拍摄时尽量使 用小光圈。照相及电视摄像均宜。?? 二十九、多棱镜:多棱镜分 2 影、3 影、4 影、5 影、7 影等,系采用光学玻璃冷加工工 艺制成。拍摄时光圈小,各影像间重叠干扰少;光圈大,重叠干 扰多。拍摄距离近,影 像间重叠多, 距离远则影像重叠少。 另外, 景物背景不宜复杂零乱, 否则影响视觉效果。 该镜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效果更佳。? 三十、多排镜:属棱镜类,用法与多棱镜同,只是在排列上是顺同一方向展开。此镜可 形成特殊的趣味,也经常应用于广告摄影方面。? 三十一、雨后彩虹镜:雨后彩虹可以在任何季节条件下,人工模拟出彩虹效果,从而为 画面增添迷人而新奇的感觉。为使模拟彩虹效果更为理想,拍摄时应选择逆光,注意焦 距及光圈的变化对彩虹清晰度的影响?#65308;偃缗纳阏哂?5mm 焦距,一般用 F11 的光 圈比较适宜。 一、 了解新机,让你拍出好的照片 1.新机重新设定 他提醒刚购买数码相机的用户, 别让数码相机保持出厂时所调校的自动设定。 这些 自动设定包括:白色平衡、ISO 感光速度和对比度。把这些设定调整至初始化设定,有 助于提高照片的可观性。 ⒉善用白色平衡 他也建议摄影用户多尝试使用不同的白色平衡模式进行拍摄。 尤其是拍摄一些有人 在内的画面,可朔造出不同的感觉。例如,采用日光或烛光模式,把画面中的人物透过 照片带出生活的气息,让照片看起来有一种活生生的感觉。 ⒊了解相机色域 数码相机是透过数码晶片处理照片,并分析照片中的颜色。掌控这些颜色分配的 重要部分―――色域,让数码相机能够识别各种不同颜色。他也指出,在色域中, 分 别有红色、蓝色和两种青色,而不是传统的红、蓝、青个别一种颜色。 一般数码相机 都采用 sRGB 色域,趋向与真实世界接近的自然色域。如今,也出现了另一种色域更广 的 Adobe RGB 色域,能让照片看起来更鲜艳。用户必须了解这一点,免得拍摄出来的13 照片与冲洗出来的效果有任何的差异。 4.充份保养相机 使用电池驱动的相机,在长时间没启动的情况下,最好把电池拿出来,免得相机 机身受到影响。此外,每次把记忆卡中的照片下载至电脑内储存或进行修改后,把 照 片储存或刻录光碟内,切勿使用记忆卡进行长期储存,免得遗失。同时,每次下载照片 后,使用相机进行记忆卡格式化,才能确保善用每一个记忆卡内的空间。不 用时寄放 在干净与干燥的地方,才能延长电子仪器的使用寿命。 一、 技巧 数码摄影技巧小杂烩 1.夜景曝光技巧 夜景照片是广大摄影爱好者都比较喜欢的拍摄主题, 但我们却发现按照测光表的读 数拍摄常常会建筑曝光过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该死的测光表又\&涮\&了我们一把! 当我们把测光表对准夜空中的城市时,它想干什么?一定又是想把漆黑天空和街 上的霓虹灯光搞平均主义。我可不想要 18%灰度的照片。取平均时,测光表过度 补尝 了夜幕, 得到照片里的建筑物当然会曝光过度。 我们希望灯光就是灯光, 夜色就是夜色。 所以我们需要避免天空干扰测光。 2.室内摄影的曝光 在室内拍摄的一个缺点就是光线不够理想,在大部分情况下室内光线都会太暗。这时, 闪光灯显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造光源, 功能强大而且使用多样化, 但你也可以在拍摄 时使用已有的现场有效光。 内置闪光灯的光往往太弱、太冷,拍摄的影像会破坏整个环境的氛围。在 3 米以 外拍摄时,你就必须使用曝光指数至少为 36~40 的外接闪光灯DD你可以向了 解闪光 灯的朋友或摄影器材经销商咨询配合你的相机使用的闪光灯装置以及它们的性能。 需要 柔和的照明时,你也可以将闪光灯放在相机的机顶或旁侧,同时使用反 光板和散射器 以获得柔各照明,这是因为这样可增强有效的照明区域,用侧光来照亮三维的物体。 在拍摄大房间时, 你可以使用多个闪光灯或者打大光圈, 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释放快 门DD这种方法会非常困难,尤其是你没有摄影助手时。 你也可以用持续的人造光来代替闪光灯,卤光和钨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相机 的自动白平衡设置不能使你得到满意的结果,你不妨尝试使用几种不同的白平衡设 置, 如果没法使用额外人造光源,那么你只能使用所谓的\&有效自然光\&了,它们有可能是 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也可能是不会影响正常摄影的人造光。使 用有效自然光的 优点是房间照明很自然。 除非你买的相机非常便宜, 否则你最好选择曝光时间 (由快门速度决定) 1/500~1 在 或 2 秒之间的相机, 同时还能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光圈值, 这些相机本身具备的条件是 使你在昏暗的室内进行拍摄成为可能,而且能拍摄出效果非常好的照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室内拍摄时,最好是关闭闪光灯,同时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 否则照片会变模糊。实在没有三脚架,你也应尽可能找到稳定的支撑点,这些方 法虽 然没有三脚架的效果好,但也能适当减弱因相机晃动造成的照片模糊。在释放快门时, 将相机靠在硬物体上DD凳子,柱子或墙壁,只有是稳固的东西就行,然 后非常轻地 揿下快门,释放按钮。有可能的话,还可用自拍器来释放快门。 在光线不足或不稳定的环境下拍摄时(如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场所) ,唯 一的选择就 是增加感光度,高档相机都有\&强制增感\&功能,你可以从一系列的 ISO 值中进行选择 双倍或四倍感光度。不过这种方法会大大影响到图片质量。 当然哪,这是避免因晃动 导致的影像模糊的唯一方法, 特别是在随意拍摄照片或拍摄活动的被摄主体时, 尤为有14 用。 3.家庭肖像摄影小技巧 在家庭摄影中,绝大多数都是属于“纪念照”一类,而“纪念照”的主体绝大多 数又是人,因此,肖像摄影往往占据着家庭相册的主要篇幅。但很遗憾的是,其中 的 大部分照片象是警察局里的档案一般,每个人都靠着墙,构图死板,表情生硬。如果你 能适当地学习一些肖像摄影的话,相信一定能使你的家庭相册“艺术”起 来。下面是 几个基本的操作技巧。 保持眼睛水平线的拍摄位置改善肖像摄影的最简易方法是从被摄者的眼睛水平线 开始。比如,给小孩子拍照时, 你就要弯下膝盖甚至腹部,使相机与小孩的眼睛大体 上处于同一水平上。 无论朝上还是朝下拍摄都会使被摄者失真变形, 而且相机靠得越近, 失真就越厉害。以眼睛 水平线拍摄被摄者时,拍摄的照片会显得更加“亲切” ,这是因 为观众会感觉到他们观察的被摄者的“眼睛” ,而眼睛往往是一个人最生动的地方。 先背景,后人物 如果不当心的话,背景可以影响整张照片的效果。明亮的色彩、闪亮的物体或被摄 者身后的一大群人都会影响整张照片的视觉感受。因此,在拍照前,你应该先将注意力 集中在背景的处理上,先选择背景,再考虑人的神态和位置。选择背景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 靠近被摄者:靠近被摄者,并让被摄者而非其它东西占满整个取景器。当使用能进 行变焦或可使用可互换镜头的相机时, 你可以使用切换到长焦端, 以放大取景器中被摄 者的大小。 改变角度:向左、右、上、下变换拍摄角度都可产生不同的背景,因而在通过取景 器进行取景时,应尽量多变换角度,以选择最好的拍摄位置。 大光圈: 一些专业摄影师都愿意投资大量资金, 购买可调节光圈的单反相机, 这样, 就可以选择大光圈使背景位于焦点之外,以使模糊、显得缓和而不会太引人注目,从而 强调被摄者。 注意防止“红眼” 使用带内置闪光灯的相机尤其是傻瓜相机时,往往会产生红眼这一令人不悦的现 象。它是在被摄者的瞳孔放大、而内置闪光灯照亮眼睛的血管时产生的。解决这一 问 题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室内照明情况, 以缩小瞳孔或使用相机的红眼减轻闪光模式DD在 这种模式下,相机在正式曝光前会预闪一次,从而使瞳孔缩小,减轻红眼程 度。 用强制闪光完善光影平衡一些具有内置闪光灯的相机和单反相机的闪光配件都具 有“强制闪光”模式, “强制闪光”是指即使在光线充足的情 况下,相机也能进行闪光。 强制闪光用于照亮阴影,并将光滑表面反射的光线“添加”到被摄者的眼睛上(这能使 被摄者的眼神更加吸引人) ,它对于去除在正午高 照的太阳在眼睛或鼻子下留下的阴影 非常有用。 自拍也是很有用的 现在的大部分相机都有内置自拍器,该功能可让快门释放延迟 10 秒,这段时间可 让摄影师离开相机进行其它活动, 一般来说, 你要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以获得最佳效果。 没有三脚架的话,你可以将相机放在稳固的物体上。自拍还可减少相机的轻微振动,从 而提高成像的精细度。 好构图带来好效果 好的构图是影响肖像摄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的身体是垂直的, 因为当你 想拍摄被摄者的全身时,最佳构图应该是竖构图。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规则是“三15 三构图法” 。 人像摄影并不仅仅是拍摄人像 既然家庭相册是纪念照片集,那么你的家庭人像拍摄也不应只局限于外出时拍摄, 你可以在生活中随时拍摄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日常生活照, 这些除了摄影的内涵外, 更 重要的是照片背后的有趣故事, 比如你的爷爷在厨房中头发被灼了一块时, 你可以拍下 一家人的态度。 要使你的家庭相册成为含金量很高的珍藏品,那么拿起你的相机,随时准备拍摄! 25 楼: 玩转数码相机的绝招 随着数码产品的日渐普及,数码相机已经步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档次相同的数码相机,由于 操作方式不同, 往往拍摄出的效果也会相距甚远。 那么如何能够迅速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 技巧,简单、轻松的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呢?看看下面的九个绝招,或许对你有帮助。 1.玩转快门 很多人认为: 使用数码相机, 特别是使用傻瓜式的数码相机与使用光学相机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这种看法存在一个误区。由于数码相机采用的是电子感光器件 CCD 或者 COMS 感光成 像的原理,因此,当快门按下后,存在一个比较短的快门延迟时间。在这段约半秒钟的时间 里,如果你的手稍微有抖动,便会使图像变虚,从而影响拍摄质量。这种情况在近距拍着或 者是畏惧拍摄时更为明显。因此当按下快门时,需要用手将相机机身握稳,并保持几秒钟的 静止,如果拍摄距离或者微距的作品时,最好使用三角胶拍摄。 2.玩变焦 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多带有 2~5 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同时,这些相机的镜头也多带有 2~10 倍的数码变焦功能。因此,正确使用变焦镜头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当使用光学进 行拍摄时,特别注意边缘的失真程度。同是数码相机,但因镜头的品质不同,在拍摄画面的 边缘和边角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筒形或者枕行失真,因此当镜头拉近或者过远时,一定要 尽可能把拍摄主题往画面中心移动,以避免其变形。当然,此时也可以利用变形来营造出特 别的效果。 3.玩数码变焦 虽然使用数码变焦会降低图像的质量,但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当被摄物体距离你很近时, 你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的储存模式, 配合数码变焦来拍摄。 此时虽然拍摄的画面看着不很清晰, 但拍摄后,将图片用 Photoshop 等软件调整一下画面的大小格式,将画面缩小后,便会得 到性对满意的画面。 4.玩光学取景器 在拍摄逆光作品的时候,最容易将物体拍黑,此时一定要选择逆光补偿模式,同时要利用 少量自然反光灯方式为物体正面补一点光。某些中高档的数码相机,应该家装遮光罩。如果 数码相机带有光学取景器, 建议关掉液晶的取景器而使用光学取景器。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 CCD 或者 COMS 以及液晶屏等数码电子器件。 5.玩预置模式 与光学相机不同,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很丰富的预置模式。这些模式其实是一些根据数码相 机自身特点儿编写的图像补偿算法。 当拍摄时如果使用这些模式, 就可以拍出比采用普通模 式更为严厉的画面。因此,建议你依照拍摄环境拍调节这些预置模式。 初学摄影中?#65308;?氖??br& 曝光过度 凡是曝光过度的相片,其影像表现苍白而缺乏反差。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其 中包括测光表不准,光圈收缩失灵,快门失灵都可以出现这样的问题。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16 时,要首先检查相机上感光度的设定值,检查测光系统、光圈和快门是否存在故障。 镜头眩光 在作逆光摄影时,影像出现了苍白的雾化效果。严重影响到影像层次的表现?#65310; 低费9獾脑?蛟谟谑橇又示低坊蚵松?祷蚓低肺醇幽ぃ?构庀咴谇熬灯?砻嫘纬缮? 射,镜头眩光需要与相机漏光的现象相区别,相机漏光出现的散射光,使胶片出现灰雾,但 不影响胶片结影,而镜头眩光类似于雾化镜的夸张效果。 如果相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需 要在这样的镜头前面加用遮光罩,或取掉现有的滤光镜,以减轻它的影响。有这样问题的相 片可以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提高其反差,以 减轻它的影响。 在飞机上隔窗使用偏光镜 在飞机上隔窗使用偏光镜拍照, 会在影像上出现彩虹样的色彩变化。 如需要在飞机上拍 照,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取下偏光镜,在小型的飞机上还可以打开窗户拍照。 水雾弦光 影像中出现杂色的雾状斑块,它的形状或不易识别的或大约为圆形。特别是在逆光摄 影的时候最容易出现。这样的眩光是由水滴或其它的液体溅在镜头上所引起。 最容易出现 水雾眩光的环境是在下雨天摄影或在海边摄影, 并伴随有大风的时候, 问题更为严重。 所以, 当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摄影的时侯,要随时检查前镜片,避 免溅水,并保持它的清洁。 已 经溅水的镜头需要将它擦干净。 对影像的影响要根据溅水的程度不同, 或者严重, 或者较轻。 影响较轻者,可以在照片上适当修整。 浅色主体曝光不足 相机的内测光表是按 18%灰板的平均值校准的。如果主体过于明亮 (比如白雪、沙滩), 它就会对自然光的亮度作出补偿,其结果就会使这类主体影像变为灰色。 对于这样问题的 处理方法是,凡是明亮的主体,都需要显示出比平均亮度主体更高的亮度,所以,在拍摄这 样的主体时,需要按直接测光的数据,再增加 l-2 挡的曝光量,或者用一支手持的测光表, 测取人射光的读数,或者从附近的平均亮度主体测取读数,或者使用一块 18%灰板或其代 用品测光。 遮光罩使用失误 拍摄的影像表现为四角发黑,边缘柔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在用较短焦距的镜头 拍照时,使用了长焦距镜头的遮光罩,也可能是在使用多片滤色镜时,滤色片 的厚度影晌 了镜头的视场。处理的方法是取下遮光罩和滤色镜。对于已经拍出的胶片,可以在放大或复 制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剪裁。 渐变滤色片位置错误 这是摄影者在使用渐变滤色片暗化天空之后,在拍摄另一照片的时候,忘记旋转渐变 滤色片或将其取下,使其后拍摄的胶片影像一边亮、一边暗,使获得的色彩严 重失调。这 是渐变滤色片的阻光效果。因此,我们在每次拍照之后需要对滤色片进行检查,及时改正。 对于已经拍出的底片,可以在放大或复制的时候,反向使用同 一渐变滤色片,进行遮挡, 往往可以将其纠正。 主体移动 表现为画面中静态 物体影像清晰,仅主体部分出现动态模糊。这是由于胶片在曝光期 间被摄主体移动所造成的。 最容易发生在相机用低速快门拍摄快速动体的时候。 为了避免被 摄体的 移动,可以等候其放慢速度的时候按下快门。或者就是提高快门的速度。 此外,也 有人成功地故意使用低速快门, 在取景框中追随快速移动物体的摄影, 使主体清晰昔景模糊, 从而获得动态的摄影效果。但这样做需要更高的摄影技巧。 相机振动17 表现为影像全部模 糊,放大后可以明显地看到,其线条出现轻度双影或多影错位。原 因在于曝光期间,相机受到振动所致。这一现象最容易发生在使用低速快门,并将相机安装 在轻型 三脚架上拍照的时候。在影像边缘的双影错位这一特征上,我们可以明显地分清与 其它焦点问题的区别。 在手持相机拍照的时候,为了避免曝光时相机晃动的最根本办法是 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一般认为, 能够在手持相机摄影时避免晃动的最低快门速度是镜头焦 距的倒 数。 这就是说, 使用 50mm 标准镜头的时候, 应当将快门设置于 l/60 秒, 使用 100mm 中焦镜头的时候,快门应在 l/125 秒,依次类推。 在必须使用低快门速度的场合,需要将 相机安装在稳定的三脚架上,用快门线或自拍功能释放快门,并将反光镜锁住,以减少振动 的可能性。在刮风的环境中还需要 有档风设施。 闪光快门不同步 已拍摄的画面表现为,一边有影像,另一边 为没有影像的黑片。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是:在用单镜头反光相机作闪光摄影的时候,快门的速度定的太高了。出现这样的问题,要 检查相机上的闪光同步快门速 度,并将其修正。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单反相机常?#65310; 哂胁煌?淖罡呱凉馔?娇烀潘俣龋?<?挠l/60 秒、 1/90 秒、和 l/125 秒.在高级的 单反相机上还可以看到最高的闪光同步速度为 l/250 秒,闪光摄影只能使用这一快门速度 或比它更慢的快门速度,而不能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否则就会出现上述问题。只有在镜间 快门的相机上,才能实现 所有的快门速度完全同步。 旅游与摄影现时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旅游中如何拍出好照片呢? 首先是摄影器材的选择。如果是跟旅游团出行,摄影器材简单点为好,傻瓜机是首选, 它易于操作,老少咸宜。如果是带有点创作性质的,一个机身,一支由广角到中焦的变焦镜 头足以应付一般的旅游摄影或简单的创作了。如果是三五知己组团,而且是自驾车,器材尽 可能都带上。三脚架很多时候是摄影成功的保证,夜间摄影更是必不可少。脚架的选择应以 中型为宜,若太重行动不便,也易消耗体力。脚架太小,刚性不强,风吹也会产生抖动,不 带也罢。其它附件如闪光灯,滤色镜等,能带则带。胶卷的选择,作为旅游摄影,一般使用 100 的彩色负片就可以了,它适合各种条件下的拍摄要求和后期加工,冲洗后照片也易于欣 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旅游或一般摄影多采用反转片拍摄,它的拍摄效果和欣赏性、 保存等要比负片强得多。 每次拍摄前,只要时间允许,应前后左右多方位进行选择比较。俯拍能使画面具有宽阔 和纵深的感觉, 适合大场面或风光摄影。 仰拍使景物显得伟岸高大, 适合建筑物之类的拍摄。 拍摄各类以人为主的风情照或纪念照时,可以从背、侧面进行,只要拍出特点就行,而且会 显得你拍出来的照片与别人有所不同,更具欣赏性或艺术性了。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题材, 发现身边的美。 眼光独到的摄影家往往能从人们不屑一顾的事物中猎取镜头, 一是说明他很 善于观察,二是他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三是他能移情入景。 光是摄影的重要手段和特征,所以要学会用光来表达自己的主题。顺光画面平淡;侧光 立体感强;逆光层次丰富。另外,要善于运用色彩来突出你的摄影主题。在旅游中我们经常 置身于大自然中, “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用色的一个原则,使主体更易于突出。懂得并巧 妙地使用滤色镜或效果镜, 能够使画面的色彩还原正确和达到自己的预定要求, 如使用偏振 镜,在风光摄影中能压暗天空,使蓝天的色彩更为饱和,白云更白。使用橙色渐变镜能更加 渲染日出或日落时的气氛和色彩 摄影者如何用光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 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 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18 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 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光线从照射方向来分类可以分为主要三种,即顺光、侧光和逆光。顺光是 从照相机背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 由于光线是从正面方向均匀地照射在被摄体上, 被摄体 受光面积大,阴影也比较少,拍摄时测光和曝光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即使是使用相机的自动 曝光系统,一般也不会出现曝光上的失误。但因为在顺光的条件下,被摄体表面不管凹凸不 平,因受光情形完全相同的原因,阴影不易显现,因而会造成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贫乏,对 主体的描写也趋于平淡; 侧光是指从被摄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 它能使被摄体表面的凹凸 呈现出明确的阴影,对于表面被摄体的纹理,质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光线。侧光既能勾勒出 被摄体 的轮廓线,又能体现立体感,是摄影用光时较为常用的光线。逆光是指太阳光从被 摄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可以想象,在逆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往往会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 光的把握相对比较困难一些。逆光能给被摄体轮廓镶上一条夺目动人的金边,处理适当,能 创作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拍出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光影感觉。在拍摄逆光照片时,如果按背景 测光或者是按自动程式曝光时,往往会曝光不足,一定要注意曝光补偿或是补光,补光可以 用反光板或是闪光灯日间同步均可。 我们知道,太阳从日出到日落,一分一秒都在改变位置,因此,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 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推移而不断改变角度。随着角度的改变,被摄体表面的质感描写,阴影 的均衡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表现效果。一般来说被摄体的侧面上方 45 度前后的光线认为是 最佳的采光角度,大约相当于上午十点和下午二点左右的时间段。因为同样是侧光,高角度 时主体的阴影较短,低角度时主体的阴影较长。同样状况的光线一天只有一次,对光的角度 的选择不能掉以轻心,这需要摄影师必须仔细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天候、不同时间、不同方 向和角度的光线的微妙变化, 以及能在画面中出现的情绪效果, 以便更好地根据表现主题和 构思来灵活运用光线。 另外,光线如果从光质上来区分,还有软硬之分。直射光通常称为“硬光” ,一般是指 没有云彩或其它物体遮挡的太阳光,或是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的人造光,如照明灯、闪光灯 等。直射光照明下的被摄体,受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光比较大,亮部清晰,阴影浓重,画面 反差强烈,立体感强。但是对于有些被摄体,如花瓣和人的肌肤等,当明暗反差过大时,反 而会给人以粗糙的感觉。 而直接照射的闪光灯往往会在被摄体背后留下一个夸张的黑影, 使 画面显得过于生硬,缺乏美感,值得注意。散射光是一种不会产生明显投影的柔和的光线, 也称“软光” ,如阴天或被云彩遮挡太阳时的光线便属于散射光线。使用人造光时通过柔光 纸透射或是反光板来反射的光线也属于散射光线。 因为光线不是直射而是从不同方向反射到 被摄体的原因,所以阴影很淡,反差较小,影调相对比较柔和。在云彩过厚的阴天,因为光 线过渡扩散的缘故,色调和阴影都将显得没有变化,画面效果将显得平淡。象有淡淡的云彩 遮挡太阳,直射光和散射光混合的明亮的阴天,一般被公认是最佳的“拍照天” 。 说到摄影用光,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光和色温的关系。在彩色摄影中,光 源色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被摄体色彩的真实还原。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 是光源颜色 的一种度量,用约对温标K(开尔文)来表示,通俗来说,在色温高的光源中,所含的蓝色 光成分多于红色光,在色温低的光源中,所含的红色光成分多于蓝色光。不同光源的色温值 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白天,不同时间段太阳光的色温也有变化,如日出或日落的太阳光色温 较低,在 K 左右,早晨或下午的阳光在 K 左右,接近中午前后的阳光 在 5500K 左右。电子闪光灯的色温为 5500K,碘钨灯,摄影钨丝灯一般在 3200K 左右。在 彩色摄影中, 彩色胶片有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 日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 5500K, 灯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 3200K。也就是说,日光型彩色胶片必须在色温 5500K 的光源下使用,才能得到标准的色彩还原,而灯光型彩色胶片则适合于 3200K 色温的光源19 下使用。如果用日光型的胶片在色温 3200K 左右的光源下拍摄,照片就会偏橙红色,如早 晚太阳光色温低, 用日光型胶片拍摄日出日落时照片往往会偏橙红色的暖色调, 其道理也在 于此。有一种方法就是,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 3200K 的光源下拍摄时,也可以在镜头 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光镜来升高色温,以求得色彩的正常还原。同样,灯光型彩色胶片也可 以通过用琥珀色色温转换滤光镜来降低色温后,便能在 5500K 的光源下使用。对于一个有 经验的摄影者来说, 必须熟练掌握不同光源的色温变化, 以便更好地把握照片的色彩和色调, 更充分地体现创作的主题和画面的气氛。 摄影鉴赏浅析[图] 学摄影的人常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拍了一大堆照片,但是无法分辨它们的好坏。有时 候面对仅仅因为角度或光线不同拍出的几张照片, 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差异和奥妙, 那么鉴赏 照片拍摄的优劣关键在哪里呢? 首先,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如果一张照片,影调处理得当、反差恰当(通俗点就 是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并且层次丰富,过渡自然,这就是一张不错的照片了。 一般来说,一张表现人物性格的照片最常用的是侧光,侧逆光或逆光,因为这样能使拍出来 的照片具有立体感,使二维空间有三维空间的感觉。当然,一般的纪念照还是用顺光居多, 以便能够清楚的交代人物背景,使纪念照变更有纪念意义。比如这幅作品,有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作者把画面中的焦点――荷花放 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使得主体更加醒目,而花上的水珠更加衬托了荷花的美丽。荷花 前面的绿叶用逆光勾画出来并把它虚化使得它既没有喧宾夺主,又使整个画面具有立体感, 背景的压暗也使荷花更突出,使观赏者有种愉悦的感觉。20 而这幅照片则很平凡,观众看了是不会有多少印象的,为什么呢?因 为整个画面的重点无非是那几朵花,但无论怎么看那几朵花都差不多,颜 色, 大小, 形状等等, 不知看哪朵才好也就是说没有视觉焦点, 整个画面色彩处理也很平淡, 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仅仅构图较为工整,所以说这是一张翻拍式的照片,而不能成为一张 作品。另外,摄影构图非常关键,在一张照片中,该裁剪出去的部份应该坚决不拍进去,也就 是说,除了你想要表现出来、想要传递给观赏者的那部分,其他的部分都应该裁剪。因为那 些你不想表现的部分会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使你的照片的“魅力”大大降低。(这点说 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你除了要有“毅力”和“创造力”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 素质)比如在人物照中,你最要表现的部分通常应放在“ 黄金分割点”部分,因为这是画 面中最容易吸引人们目光的地方。另外在拍普通人物照中因该注意周围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你要时时想到:摄影是二维空间而不是三维的。比如:在外面拍照时,如果你的头后面有一 根树枝,洗出相片后很可能变为“头上长角” 的怪物。说到构图,它是和美术有紧密的联 系,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多学学美术方面的知识,这能够使你的构图水平迅速提高。 我们来看这幅人像作品,首先从构图来说,采用了 S 型构图,这种构 图最能体现女性的优美曲线。而且采用对角构图,使画面显得很活,把人 物的头部裁剪了一部分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脸庞上。 光线也用得不 错, (稍微带点侧光) 平光 勾画了人物娇美的脸庞, 并且打出了眼神光 (这 点很重要),而仰望的角度和大胆运用蓝色影调使被摄者具有高贵和冷艳 的气质。这是一张不错的人像作品。 在人物照中,表情是灵魂,无论一张什么照片,如果人物表情,造型 不好,我们都可以认为它是失败的。表情就是指人物的喜怒哀乐,例如儿 童,他有高兴的时候,也有生气的时候,在高潮拍下时是很有魅力的一张 照片, 相反我们在儿童大笑时如果正巧拍下他眨眼的一瞬间, 这就不用我说了――一张失败 的照片!造型就是指肢体语言,要求自然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变化。有一个 故事值得我们借鉴: 古代有个国王, 他左眼是瞎的, 右腿是瘸的, 他请了三位画师给他画像, 第一位照本宣科的给他画了,国王大怒,杀了这位画师。第二位把国王画得眼不瞎,腿也不 瘸,国王马上也杀了这位画师。第三位画师画的国王右腿踏在石头上眯着左眼弯弓射箭,国 王大喜,重赏了这位画师。所以在拍照时积极表现美好的一面,想办法剔除和弱化缺陷是很 重要的(纪实新闻照片除外),现在艺术照很受欢迎,道理就在这里。 这幅则完全是一张失败的照片。 作者本意在表现 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生活,但很遗憾,后面的那个女子眨了 眼,而这恰恰是摄像中最为忌讳的,还不止这点,画面中 也没有视觉中心,两人的神态动作都差不多,既便后面的 人没眨眼,观众也不知该看谁。这样的照片是失败的。 摄影刚发明时是以黑白照存在的, 而现在则以彩色居 多, 这也要求我们要掌握一定的色彩知识。 一张好的照片, 它的色彩一定带有作者的情感趋向。白居易有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的名句, 这也是白居易这位大诗人用色彩传递了他向往和怀念美丽的江南的心情。21 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我们看到红、橙、黄等颜色,很自然地和太阳,火光联系起来,产生温暖热烈的感觉; 而看到青、蓝等颜色,往往和天空,泉水联系起来 ,又会产生清凉恬静的感觉,这就是“色 彩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但由各个人的社会地位、年 龄、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于色彩的感受与喜爱也各不相同。总体要求就是和谐不刺眼 。 最后一点,个人创意是很重要的,现代的社会是一个提倡个性的社会,一张照片如果能 富有新意,一定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他能使人们进入一个视觉新天地,当然,这样的照片也 应该是符合人们的一般审的美情趣,而不是那种光怪离奇的东西 照片的好坏 照片的好坏有准吗?回答是肯定的。无需严格客观的测量,抓住密度、色彩和反差等几 项关键属性,主观地比较和评判就可以得出公正的结论。 密度――明暗是景物最显著的属性之一。景物的明暗应最终还原为照片相应水平的密 度,这在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都―样。说得专业一点,就是需要影调正确还原。密度受显影 条件和相机、扩印机曝光的影响。 色彩――五彩缤纷的景物造就了多彩的自然界,在人的视觉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好 照片需要恰当地再现景物的色彩。在丰富的色彩中,一些景物的色彩,例如蓝天,绿树,人 的肤色,记忆最深,很小的偏差都能识别出来,感觉不自然。有人称这几种色为记忆色,照 片色彩的好坏首先就看记忆色。 一幅画面还要讲究色彩的平衡, 高光亮处和中小密度的中性 灰处是色彩平衡与否最敏感的地方, 这些部位呈中性灰色, 不偏色, 说明照片的色彩平衡好。 照片色彩还原的好坏受照相光源、扩印机的平衡调整和显影加工的影响很大。 反差――各影像层的反差都应匹配,并且在任何密度水平上都应平衡,否则,在整个 曝光范围内不可能获得好的色彩平衡。 例如负片, 如果感绿层的反差低于感红层和感蓝层的 反差,则照片大密度处,如头发和阴影,将偏绿色,尽管中等密度的肤色可能会平衡很好。 胶卷保存不好、加工液污染或配液混合不正确、显影过度或不足、漂白或定影不合适都可能 引起反差的不平衡。反差的高低也要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张照片反差偏低将感觉 “发闷”或者“调子平” ,因为高光和阴影处的密度范围太低。照片如果反差偏高,因为高 光处和阴影密度范围太大,影调将显得太硬。高光处缺乏细部,将“一白如洗” ,阴影处缺 乏细部,表现为“堆积” “团块” 。高反差多数是因为曝光不足和显影过度造成的,而低反差 则常常是曝光过度和显影不足的结果。 高光处――景物白色处和高光处,在照片上应表现为中性的最小密度点。景物在这些 部位的原有细部也应在照片上得到相应的还原和表现, 应有最低可辨别细节。 一方面受色彩 和反差平衡以及密度大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相纸和胶片灰雾水平、药液污染状况、加工 前后材料和照相产品的保存状况、定影和稳定等加工状况的影响。 阴影区――暗区或大密度区域应呈中性不偏色,比最大密度稍低的密度处应有原景物 相应的层次细部。除受曝光的影响外,还受照片总体密度、色彩和反差调控的影响,此外, 加工前后材料和照片的保存状况、 药液污染、 不适当的漂白和定影都对阴影区的表现有影响。22 色彩饱和度――色彩浓度足,感觉清新、通透、不混浊、不憋闷,就是饱和。按理, 如果原景物的色彩得到了准确的还原, 照片就不会发闷。 色彩饱和与否受胶片曝光的影响最 大,不正确的显影、漂白和定影,药液的污染,都降低照片的色彩饱和度。 简而言之,好照片应有下列品质: 1 画面总密度适中;2 画面有中性灰色影调,蓝天、绿草和肤色真实自然;3 高中低不 同密度处的三层反差都匹配;4 有大密度,也有密度稍低表现细部的阴影部;5 有高光亮部, 并且呈中性灰而不偏其它色彩。 (柯凡) 有三个时间是拍摄花朵的理想时间: 有云的阴天 云把太阳遮住后,阴影比较柔和,花朵鲜明的颜色不会被刺眼的直射阳光给冲淡。所以, 阴天时花卉摄影师最喜欢拍摄的天气。事实上,可能只有另外一个时间比阴天更适合拍摄, 是什么呢??雨后不久这是花卉摄影非常魔幻的时刻。此时拍摄,天空仍有云朵,花朵上仍带着雨珠(当然,为了 保护相机和自己,别再下雨的时候拍摄)。如果你有微距镜头,这个时候用它拍摄,会有令 人惊艳的效果。当你用微距镜头拍摄时,别忘记把叶子和茎上的雨珠也拍下来,它可以衬托 出花的颜色和娇嫩。当然,如果用微距镜头别忘记在三脚架上拍。?早晨和黄昏如果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尽量选择早晨和黄昏。为了尽量利用这个时候的光线,用长的 变焦镜头拍摄,而且你要站在花朵背光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利用非常壮丽的(当然也是 有限的)背景进行拍摄了。 专业风光摄影是专业摄影师们必备的技能,也是容易得到大众肯定的一类摄影。有人说,如 果是一名专业的风光摄影师, 那么他一天只会掏出两次相机, 一次是在黎明, 一次是在黄昏。 我不知道这说得对不对, 但是这两个时光确实是一天中不可错过的拍摄时间。 因为一天中只 有这两个时间有柔和、温暖的光线,保证风光摄影专业品质所需的光影层次。?黎明。在日出之前的 15-30 分钟,日出后的 30 分钟到一小时(这取决于光线强度的 变化)。黄昏。在日落之前的 15-30 分钟,日落后的 30 分钟以内。? ?拍摄光的轨迹 装备23 拍摄光的轨迹所使用的相机和相关设备的类型不一定唯一, 但重要的是, 相机本身要能允许 你进行一些手动曝光设置,尤其是能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也就是说,你需要一台能完全使 用手动功能或具有快门优先模式的相机 (这些功能, 几乎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和许多傻瓜数 码相机都有)。 由于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手持相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还需要一台三脚架(或者使用 其他方法使你的相机能保持纹丝不动)。 有用但不是必需的东西还包括遮光罩(它能帮你遮挡周围光线产生的镜头光晕)、遥控快门 释放线或无线遥控器,以及一些耐心。当然,在寒冷的晚上保暖的衣服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拍摄光的轨迹要求你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汽车行驶留下的 车灯轨迹,同时固定好你的数码相机,把它设置成长时间曝光,从而可以在汽车经过的时刻 按下快门。当然,实际要比这更复杂一些,但是一切背后最基本的因素就是,使用长时间曝 光,以使行驶的汽车在你的照片上留下光的轨迹。?试验关于拍摄光的轨迹, 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注意事项, 但在我刚开始尝试拍摄这种照片的日子里, 我所收获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 不拘一格的大量试验。 数码相机摄影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不 花费成本的反复试验,而且还可以即时的得到反馈(不像我当初用胶片相机拍照那样,要在 胶卷和冲印上花费很多,而且还得等待数天,才能看到拍摄的结果)。24 ?拍照的相关设置拍摄光的轨迹并不难――实际上, 它简单到不过就是找一条太阳落山以后仍然有车辆行驶的 公路。然而,若想拍出真正吸引人的照片,就得在拍摄地点、时间安排和构图上多花些心思 了。下面是一些关于拍照设置的注意事项: 安排时间/光――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午夜时分是拍摄光轨迹最好的时间(这的确有可能) ――其实,在太阳正要落山(在这前后)的时刻拍摄,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这个时 间拍摄,你不仅能拍到车留下的光,还能把天空中周围的光线也收入到你的照片中,从而为 之增添特别的氛围。你也会发现,在傍晚时分拍摄的话,由于路上有更多的车,甚至还有路 人,会为照片增添一些动感。 创造性的视角――在我拍过或看到过的以光的轨迹为主题的照片中, 最好的那些都不是从普 通人站立的视角拍摄的。低下来,或者找个地方俯拍,会带来不同寻常的角度。 选定位置――关于选定位置,最明显的原则就是要在一条路的附近。但是,实际中要考虑比 这更多的因素。 尽量选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拍出的照片更有趣味的地点。 也许是个路旁 有明亮建筑物的地方、几条路的交汇处(这样的地点可以拍到不同方向的光的轨迹)、路的 转弯处(可以拍出光的轨迹扫过画面的效果)、转盘附近(可以拍到圆形的光轨迹)或者在 双车道的中间(站在安全岛里面,能够拍到两个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等等。 构图――最常规的构图原则也适用于这类摄影。 照片需要有一个或几个所谓的兴趣点, 三分 法则也是能起到很好效果的构图原则。 使用画面中的线条巧妙的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 中精彩的部分。前景和背景应该起到增添照片效果的作用,而不是分散注意力。?设置25 光圈和快门速度――我很希望为你提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普遍适用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的参数,然而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周围的光线情况和车辆的行驶速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实 际上没有这样的一个普遍适用的曝光参数组合。 尽管这样说, 但我发现我通常使用的快门速度在 10 到 20 秒之间 (这个时长通常足够一辆车 从取景框中通过),光圈一般设置在中间范围(从 f/8 左右开始)。 从上面提到的参数范围开始,先尝试着拍下一些照片,以检测曝光的情况。这是拍出好照片 的关键。你会很快发现,照片是曝光不足,还是过度曝光了,曝光时间的长度是否足够让汽 车如你希望的那样,从取景器中穿过。 如果你拍的照片曝光过度,就把光圈调小(提高 f/后面那个数的值)。或者如果曝光不足, 则调大光圈(减小 f/后面那个数的值)。如果你希望车灯在照片构图中留下的轨迹长一些, 那么就放慢快门速度,如想短一些,则提高快门速度。 要记住,改变光圈会影响景深。如果你要用大光圈,那么就会缩小景深,使得你要拍的一些 事物落在画面之外。 直方图――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图像中的光(无论是车灯、街灯还是别的)破坏了照 片。太过明亮的光会干扰观者的注意力,使他们目光无法集中在主体上,从而会破坏你的作 品。 想要快速查看你拍下的照片中是否有曝光过度的区域, 一种很好的的方法是查看照片的 直方图。如果有过亮的区域,你会看到直方图右端很高。 设置较低的 ISO 值――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照片中的噪点。 如果可能,保存为 RAW 格式。这样你可以在得到照片之后,有更大自由度修改你的照片,尤 其是调整白平衡 (由于你在一个人工光源较多的环境里拍摄, 会有各种颜色的光被收入到照 片中,因此这一步骤可能很重要)。 手动聚焦――在暗光条件下,相机准确对焦会比较困难。正当你要释放快门的时刻,相机失 去了焦点,这显然是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应该调为手动聚焦,并且保证你的照片 焦点落在图像中就视觉角度而言,比较突出的部分。26 ?为拍摄安排好时间就安排时间来说, 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的方法。 通常可以在汽车进入取景器的前一瞬间按 下快门, 并在它离开取景器之后的瞬间释放快门――但有时候, 用较短的曝光时间也可以得 到很好的效果。再次重申,可以通过反复试验不同的时间安排来验证不同的效果。?使用 Bulb 模式许多数码相机有一种叫做“bulb”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使摄影师获得任意时长的的快门速 度。在这种类型的摄影中,这一功能非常实用,因为它能够为你的拍摄记录下准确的时间长 度。使用这一模式,你需要用遥控快门释放器,以保证在快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里,相机 不会有任何晃动。27
摄影―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灰镜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