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苏南京海事学院院怎么样?能升本吗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类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管类省部级重点学科
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船舶与港口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港航运输、物流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外国语言系、人文科学系
&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培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港航管理、经济贸易、物流管理、信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办学层次以高中后三年制专科为主,兼顾成人教育和船员培训等。
& &&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成立于1951年。“海涵地负,德诚志远”是学院五十多年历史与文化积淀而成的校训,昭示着学院师生具有容纳百川的海洋气概,负载万物的大地情怀,恪守诚信,志存高远。学院现有江宁、白下两个校区和板桥实训基地。江宁主校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方山脚下,校园水光潋滟,嘉木成荫,文化氛围浓郁,海洋特色鲜明。占地面积1400亩,建筑规划总面积35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2万人,现有在校生万余名。
& & &学院现设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船舶与港口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港航运输与物流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外国语言系、人文科学系,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21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分布均匀、结构合理、潜力优势明显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70%以上,还特聘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家和学者担任名誉教授,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教科研成绩突出。近三年来,获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10项。自主研发了GMDSS、GPS、雷达等模拟操作等教学与实训装备,与企业联合研制了轮机模拟器、船体分段模型等教学设备。学院具备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仿真模拟操作训练-实船适岗综合训练的“立体化”实训体系,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数字化校园网络开通近万个信息点。校内建有航海仿真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金工技能训练中心、焊接技能训练中心、物流仿真训练中心、船体技能训练中心、电工技能训练中心等校级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11个,校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该基地下设轮机专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轮机仿真训练中心。板桥实训基地濒临长江,水岸线长达420米,现有育睿号万吨级远洋轮是国内唯一处于适航状态的教学实习船,船上装备齐全、设施配套,可供200人驻站学习,充分满足了航海、船舶全真实训教学需求。学院是中国首批履行STCW78/95国际公约并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也是江苏省最早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高等院校之一。
& & &近十年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连续有效运行,赢得专家赞誉,形成学院管理特色。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与57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毕业生一直以“专业技术过硬,基础知识扎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培养的十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运、航运、港口、造船等海内外大中型企业集团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校友中既有许多厅局级以上领导,也有很多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中远、中海、长航三大集团及所属各大公司、长江中下游各大港口局、航道局、长江引航中心、江苏海事局等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中,我院的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校友们的突出业绩为母校赢得了荣誉,成为母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STCW78/95国际公约实施,世界航运业日显繁荣,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加之国际海员劳务输出东移凸显,我国航运业发展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契机,各大航运企业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高专层次的海事职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欢迎。学院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密切保持与业务单位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诚邀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港口、航道、船厂、地方海运等100多家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三年,98%的同学顺利签订正式就业协议书。多数同学在国际航运界就业,待遇丰厚。据国际海运联合会和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调查结果表明,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对高素质航海人才的需求量将长期趋于稳定增长,我院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 & &&江海气度,日月风华。作为培育航运人才的“摇篮”,学院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发挥航海教育的优势,抢抓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致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学院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江苏”做出贡献,为创建国内一流航海院校而奋斗。招生咨询方式:联系电话:025-997664
院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龙眠大道619号 &&
邮政编码:211170
电子邮件:&&&&&&&
网&&& 址:www./zs
此条信息还没有任何评论,现在就编写第一条评论
学校领导的管理与服务意识*
大学专业专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南京海运学校和南京航运学校合并 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主要培养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轮机管理、国际运输管理、港口管理、国际贸易、船舶制造、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商务英语等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学制以高中后三年制专科和高中后四年制双专科为主,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为辅,成人高等教育有学历教育和船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学院已有55年办学历史,培养出十万多名航运人才,为祖国航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航运人才的摇篮。   “海涵地负 德诚志远”,是江苏海院办学55年历史与文化积淀而成的校训,昭示着海院师生具有容纳百川的海洋气概,负载万物的大地情怀,恪守诚信,志存高远。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学院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拥有江宁、白下两个校区和板桥实训基地。江宁主校区在景色秀丽的方山脚下,以蔚蓝色为主色调,远眺春山含翠,近观明湖吐烟。校园水光潋滟,嘉木成荫,风光旖旎,具有独特的海洋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规划总面积35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2万人,现有在校高职生7150人。   学院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千万元新建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开通了近万个信息点,连接教学科研计算机达1000多台。校内建有航海仿真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物流仿真训练中心、船体技能训练中心、语音训练中心等校级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11个,校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个,该基地下设轮机专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轮机仿真及自动控制中心。图书馆有纸质流通图书32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   板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近10亩,水岸线长达420米,先后拥有育海、育人、育才、龙山、育航等六条实习船。现有的万吨级远洋轮育睿号是国内唯一的处于适航状态的教学实习船,船上装备齐全、设施配套,可供200人驻站学习,充分满足了航海、船舶全真实训教学需求。   学院现设有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船舶与港口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港航运输与物流管理系、外国语言系、人文科学系、体育部和负责成人培训的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21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另有航海技术/商贸英语、轮机工程技术/商贸英语、船舶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八个双专科专业。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4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04人,占专任教师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交通部专业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1人。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家和学者担任名誉教授,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院的教科研成绩突出。近三年来,获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8项。自行开发了GMDSS、GPS、雷达等模拟操作等教学与实训实习软件。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对策研究、对触网学生给予及时的德育关怀与正确的引导等科研项目,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立项,被列入教育部“十五”规划子课题。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近30篇,60多篇文章分别获得了不同奖项;出版教材10余部,其中《船舶辅机》被列为省级精品教材重点建设项目,《船机检修技术》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燃机构造与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积累五十五年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管理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学院是中国首批履行STCW78/95国际公约并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也是江苏省最早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高等院校之一。八年多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连续有效运行,赢得专家赞誉,形成学院管理特色。坚持发展实践动手能力,造就“服务服从意识强、船舶实践技艺强、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三强航海人才,成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   江海气度,日月风华。在新的历史阶段,学院将坚持发挥航海教育的优势,抢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实现一流海洋和海事高职院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院系介绍航海技术系  航海技术系是我院重点系部之一,现设航海技术、航海技术/商贸英语双专科等专业,以培养符合《STCW78/95》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优秀航海人才和航运管理人才为目标,具有近60年的专业开办历史和丰厚的专业开办经验,有着广泛的生源市场和广阔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有着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航海技术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70人,其中副教授16人、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19人、中高级职称人员中“双师”型教师28人,占75%。专兼职教师中持有甲类远洋船长证书的9人、甲类大副证书的6人、二/三副证书的28人,共计43人。      航海技术系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完备,拥有雷达ARPA训练室、GMDSS模拟器训练室、操舵训练室、航海仪器实验室、海图室、水手工艺实训室、各类培训陈列室、语音室等诸多专用教室,购进了八千吨实习教学用船,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此外,总投资500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船舶操纵器和投资100万的天象馆现已全面投入使用,由我系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的GPS模拟器、雷达模拟器、证书考试训练系统将相继投入使用,极大的满足了教学和科研需求,促进了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的航海技术系正在以正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依托行业发展背景,会聚各类优势资源,走自主创新的产学研道路,为创建行业品牌专业而不断努力!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系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主干系,50余年来为中国航海事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中外远洋运输、港口、造船等企业及船舶的管理级人才,仅远洋轮机长就达10000余名。轮机工程系设有动力教研一室、动力教研二室、轮机基础教研室、轮机电气及自动化教研室和空调与制冷教研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交通行业80个主干专业之一,是省级特色专业,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轮机长13名、轮机员18名。轮机专业技能实训中心被列为江苏省省级实训基地。   轮机工程系面向国际,主动适应航海人才市场对中、高级轮机管理人才的需求,努力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了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以管、用、养、修为工作能力、以谦逊、勤劳为工作态度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旨在实行以双语教学和半军事化管理为特色、理论实践相结合为手段、学以致用为导向、多种证书作评估的教学模式,培养“工作态度好、专业技能好、英语交流好”的三好轮机工程技术人员。   现代远洋船舶被称为集高技术与高资本于一体的“流动城市”,该“城市”配备了从生活到工作所用的各类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轮机工程系培养的学生就是管理船舶所有机电设备和动力装置的机电全能工程师。 船舶与港口工程系   船舶与港口工程系是我院重点系部之一,经过三十八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船舶工程技术和港口技术两大学科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毕业生以“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和英语应用能力强”受到行业的肯定和欢迎。随着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船舶建造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追求精度的提高。船舶建造行业招聘员工已不再大量招收普通操作工,而是转变为以招聘高素质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我院船舶与港口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又一次迎来了更好的机遇。   目前,船舶与港口工程系有教职工51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9名,青年理论教师全部由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组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与艰苦创业,船舶与港口工程系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思想作风好、学术造诣高、团结和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在校学生一千五百余名,设有船机工程、船体工程、船舶焊接技术、港口机械和机械制造工程等教研室。现开设船机工程、船体工程、船舶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辅助建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七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系部学科配套比较齐全,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实验实训条件过硬,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今天,船舶与港口工程系正紧紧围绕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很抓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机遇,按省级实训基地建设条件,高标准打造船舶与港口立体化专业构架。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坚持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为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和创造发展空间作不懈努力。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在我院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从我院船舶电气化与港口电气化这一传统专业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船舶、港口、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为主体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现有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港口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五个专业方向。其中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我院重点专业。   电气工程系学科配套比较齐全,师资和科研力量较为雄厚,全系在职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34人,其中副高职称11人、讲师12人,19人有硕士学位,双师型教师占87%。近年来,我系大力引进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创业,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思想作风好、学术造诣高、团结和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电气工程系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系还加强了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及学术交流,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和加强,在船舶、港口和智能楼宇行业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电气工程系办学条件优越,实验实训条件过硬,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建立了技术先进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现有电工电子实验和电工技能训练两个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室有:电工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电机电控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门机控制实验室、智能化楼宇实验室、电梯实验室、恒压供水及监控实验室、电气CAD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中心、电工技能鉴定中心、照明工程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工厂供电实训室、轮机电气评估实训中心、锚机控制实训室、船舶电站实训室、船舶电工实训室等24个。   经过多年的探索,电气工程系已经建立了先进、科学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目标明确,行业特色明显,专业适应性强,实用性好,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信息工程系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前身自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类学生以来,已经有近千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艺术设计(苹果动画方向)、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1200名。   信息工程系有教职工50多人,专业教师队伍以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是一支乐于奉献、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产业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信息工程系采用先进的IT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软件技术专业与国内IT职业教育第一品牌北京大学青鸟计算机教育集团合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锐捷网络学院合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引进美国苹果公司技术与设备,开展动漫与游戏人才培养。我系与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江苏软件园多家软件企业联合开展软件项目训练合作,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定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2006年被南京市授予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称号,被授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优秀考试站。   特色项目介绍:   北大青鸟软件特色班:引进北京大学青鸟教育集团(北大青鸟APTECH)全部教学资源与管理模式,双方联合开展软件技术人才培养,填报软件学生可优先转入该班学习,录取到其他专业学生入学后由本人提出,考核合格后可转入该专业学习。学生完成学业并取得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证书及国家劳动部软件工程师证书,由北大青鸟与学院共同向全国2000多家知名软件企业推荐就业,保证就业。   苹果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类):江苏省教科院动漫试点改革专业,由北京依天万合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引进美国苹果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与方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除取得正规毕业证书外,还将获得苹果公司及北京电影学院专项证书,合作方与学院共同推荐工作,保证就业。 港航运输与物流管理   港航运输与物流管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已建成国际贸易实训室、物流实训室、航运管理实训室、报关货运实训室、多式联运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实训室,并与龙潭港股份有限公司、宅急送南京分公司、广州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南京爱莎香精有限公司、南京腾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航母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上海翔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泰格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设立了实训基地。   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将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双证制”。先后与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外经贸企业协会、北京国培认证培训中心、阿里巴巴合作在学院设立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职业经理人、质量管理审核员、电子商务师资格培训考试点;与劳动部门合作在学院设立了助理物流师、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点;积极与海关、商检等部门联系,为学生参加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创造有利条件,并针对学生考证的需求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外国语言系  外国语言系是学院最年轻的系部,现设商务英语(海事方向)、商务英语(经贸方向)和商务英语(船舶方向)专业。现有在校生370余人。   外国语言系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现有教职员工69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2人。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是系师资的主要力量,他们团结协作,思想敏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突显了外语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年轻有为的时代特征。同时,该系还广开师资渠道,构建校外师资资源库,与在宁高校、企业密切合作,外聘了50余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外语教师和一批有着丰富实践阅历的企业骨干,作为师资的重要补充力量。 人文科学系  人文科学系下设社科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人文教研室、专业教研室,负责全院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为顺应经济发展,我系开设涉外旅游专业,培养具有涉外旅游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及文秘基础,能够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海上旅游场所从事管理和服务,及在其它机构从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人文科学系秉承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师资为关键、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零距离”、职业教育与职业标准有机衔接。实施多证制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和专业能力成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素质培养,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文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是我院最优秀的教学团队之一。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讲师10余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我系在办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系部与地方政府、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系部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对触网学生进行德育关怀和正确引导行动研究》,承担《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行动研究》、《高职学生和谐人生环境与德育创新研究》、《职业适应能力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等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人文科学系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旅游管理、文秘教育、航海数学、思想政治等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培养优秀的涉外旅游和涉外事务管理人才及其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院学生会  另外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委员会(简称院学生会)是在院党委领导下的代表全院在籍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本会接受院团委的指导,是联系全院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本会宗旨: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贯彻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为同学服务,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反映广大同学的意见和要求,努力推动良好的院风、学风建设,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航海院校而努力奋斗。
提问者 的感言:顶~~
其他回答 (2)
现在学校就这样,反正你想上这学校还不错!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江苏领域专家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_百度知道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偶是河北省的诸位大大,分数400,不知道怎么样,我是2011届考生,不知道能进不,想报考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轮机系,希望各位大大们给点意见
提问者采纳
你们河北人在学校混的还是不错的,航海和轮机就是这个学校的特色专业,刚毕业一年,就业很好的,分数方面你参考下前两年的就可以了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我本人就是轮机专业的,工作还行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这个专业算是还不错的,就是辛苦了点。
我都毕业了。现在都工作了,船上生活的确有点憋屈啊,女人哇,呵呵,有什么想了解的问我 ,QQ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发规办?高职研究所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欢迎您!
>> 发规办 >> 建言献策&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
浏览次数:694 发布时间:
&&&& 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的“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应加快拓展高职教育层次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需求。
&&& 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层次提升&&&
&&& 1.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体分为理论学术型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事技术转化)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在表面上是现代科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实质上则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及与其对应的教育的竞争。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由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承担,其中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功能发挥上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的高职本科。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行业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地区和行业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高水平、高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随着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社会对相应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整体需求更加紧迫,这种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许多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必将加快发展,广大中小企业必将走出产业链的低端,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比例必将大幅度超过普通劳动者总量增长。&&&
&&& 2.产业升级迫切要求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
&&&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也将逐步提高并形成多层次的培养格局。德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设置兼具普通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以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将许多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后来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从而形成从中专、大专、本科至研究生层次的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日本、英国、法国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而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整体需求规模与结构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需要,并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变化而动态调整。目前,我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结构和规格要求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近年来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强化“高技能”特色,但毕业生在知识更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上仍然较弱,难以真正适应技术升级与个体职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以学科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专业口径较宽,其培养规格目标存在实用性、实践性不足等问题,与产业企业需求的深层次对接上也有很大拓展空间。毋庸讳言,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完成,当前这种过于注重操作技能(由高职专科培养)和偏离企业需要(由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很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甚至招生危机。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第一、二、三产业中都存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等结构性短缺较为突出,同时培养层次亟需提高。&&&
&&& 3.产业转型升级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
&&&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社会职业分布做}H相应调整,并促使社会职业技术岗位发生变化,由此带来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上移的发展趋势。根据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办得过早市场需求不旺或毕业生用不上,办得过晚市场需求过旺或毕业生供不上。我国1999年便开始尝试举办高职本科,尽管探索从没间断,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以及社会认识偏差上的多重限制,使得国家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专升本)的政策几度徘徊。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高层次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人才,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时机已成熟。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并超越“终结教育”的局限,我国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延伸是必然趋势,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已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社会职业发展和终身教育角度分析,产业升级使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越来越快,更多的劳动者必须更换职业岗位甚至改变技能领域,这必然要有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作支撑。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强调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开发,功能使命强调适应社会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成长通道上具备适应终身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样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应用性人才提升职业能力的理性诉求。但遗憾的是,我国还未能从法律、政策上形成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融合的体系,高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还存在政策性障碍,还没能完全实现升学制度的沟通与衔接。因此,只有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尽快完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才能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以及劳动者终身教育的需要。
&&& 二、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
&&& 1.发展高职本科三种基本路径:新办、升格与转型&&&
我国尝试举办本科高职教育也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主要围绕“专科与本科学历学制衔接”而陆续探索了以下几种模式:高职延伸模式(高职院校内部专升本)、分段培养模式(跨校专升本,含全日制和成教本科)以及高职自考一体化本科模式。由于受各种原因和条件制约,其探索徘徊于满足高职专科生升本学习需求的“局部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层次的整体拓展还远远跟不上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从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整体发展考虑,当前大力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无外乎“新办”、“升格”和“转型”三种基本路径:“新办”即新办高职本科院校培养高职本科人才;“升格”即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高职本科院校;“转型”就是将与高职本科教育类型相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为高职本科教育。很显然,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都必须综合考虑“目标”、“成本”、“效益”等多重因素,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就是说,既要实现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又不能规避教育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等问题;既要大力发展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现实,还要兼顾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条件和现实基础,到底哪条发展路径既快捷有效又能节约教育成本?是新起炉灶新办高职本科,还是就地升格,或者变革转型?&&&
&&& 2.新办与升格:弊大于利&&&
&&& 毋庸置疑,如果重头开始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和新建高职本科院校,则办学周期较长、教育成本较高,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这无论从时效上还是从教育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上讲都不是最优的方案。&&&
如果能利用现有的教育条件和办学基础发展高职本科,则最有可能在最短的时期内为经济社会培养高职本科层次人才――包括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两条路径。但从我国高职专科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正处于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高职专科院校即使是示范性院校整体升格本科的条件也尚未成熟。近年来,随着国家制度政策层面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促进形成了一批优秀高职院校群体,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劳动力支持。但由于传统的“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和人才选拔标准与机制的不科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致使其难以真正在类型和质量上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客观来讲,我国高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强调实用性、技术性和职业定向性,尤其在实现类型发展和功能拓展的进程中,以强化高技能、就业导向等优势,弥补并促进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但根据高职教育发展历史和目前总体水平,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综合条件,如学科、专业、师资等硬实力和学术文化等软实力都不成熟,至少再需要十年的内涵提升。若在短期内将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发展,则意味着在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的层次分布中进一步增加本科份额、减少专科份额。在现有高校招生制度和教育资源配置框架中,这样做带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进一步破坏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1)专本规模倒挂加剧,高等教育内部层次间难以形成稳定的“营养级”;(2)本科层次生源大战更加激烈,新升格的高职本科院校发展更难,一些院校可能出现招生危机;(3)可能出现高职专科院校升本“迎风而上”和高职教育质量整体滑坡;(4)可能带来新一轮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
&&& 3.理想选择: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
&&& 应用型本科教育即指承担本科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上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型教育类型。承担此类型教育的院校即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全国约有300所,绝大多数是1998以来由原来专科院校合并、重组、升格而来。地方应用型本科直接面向区域经济和企业技术生产一线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性、技术性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专业紧密结合地方或行业特色。在培养规格目标上,着重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地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规格及类型目标与高职本科教育最为接近、层次相当,而且办学基础好、教学条件充分,若将其转型为高职本科发展,基本没有转型后的质量滑坡之担忧,而且可以大大节约高职办学成本,又能尽快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事实上,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破解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过程中,借鉴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与办学成果,比如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强调应用性、行业性、区域性,培养过程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职业与就业导向。其办学行为已体现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特征属性,只是在办学思想或办学性质的表述上未明确这一点(这是传统教育观念上的桎梏)。既然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育类型上具有职业教育特征,那么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无疑是最为合理、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而且转型后的高职本科与现有高职专科形成类型内的层次差异,既能消除“高职即专科、专科即高职”的谬论,使高职教育走出“国家重视、社会歧视”的怪圈,又有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悖论”。&
&&&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的积极影响&
&&& 1.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生物学研究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直接表现为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内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的教育看成不同物种,不同教育层次的级别看成不同的营养级,相互之间的流动通道看成营养传递路径,那么高等教育系统同样也不能违背生态平衡规律。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要达到内部生态平衡,必须形成稳定的生物链及营养级。具体而言,一是在高等教育类型上要实现多样化,理论学术型与技术应用型教育同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并且都能发挥不同的功能;二是不同类型教育内部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同时在整体层次上要保持合理的数量分布、形成营养级,即专科规模&本科规模&研究生规模;三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之间可以内部流动,即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形成网络。&&&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培养规格上主要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两大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有普通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说明这两大系列高等教育在学校数量上大概各占半壁江山。但在校生规模呢?普通本科院校约1456万余人(在校生平均规模13100人),而高职专科院校仅735万余人(在校生平均规模5904人),可见本科层次在校生整体规模远远大于专科层次。再从层次结构分析,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该有健全的学历层次与学制学位,应有完整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借鉴生物学观点,这三个层次应是从多到少呈金字塔形的规模结构,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营养级。然而在内部层次上普通高等教育专、本、研健全,高职教育却主要限于专科层次,层次严重缺失。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生物链存在严重缺陷:(1)类型划分偏颇;(2)专本规模倒挂;(3)高职层次缺位。可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未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高等教育整体层次及规模分布并不符合生物链分布规律,未达到生态平衡状态。而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本科转型,既能在短期内成功培养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大批高职本科人才,又能最大程度地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生态平衡。&&&
&&& 2.完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体系&&&
&&& 高等教育类型的分化并追求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合理化,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高等教育分5A(学术型、理论型)和5B(实用性、技术型)两个系列,其中5A在我国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含应用型本科教育),SB相当于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等类型上的差异,而不应该是超越类型的层次差异,不能以层次代替类型。换言之,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同样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样应有健全的学历层次与学制学位。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5A和5B系列之间应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并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整体优化的开放体系,以适应人的终身教育需要。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5A(普通高等教育)和5B(高职教育)两条腿是“瘸跛腿”,5A这条腿长而粗甚至臃肿、5B这条腿短而细甚至残缺――普通高等教育不论是理论学术型还是技术应用型都囊括其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完整,而高职教育仅有专科层次。如果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不能融合贯通或没有立交桥,那么“瘸跛腿”走起路来一定不平衡、不协调。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要科学发展,当前首先要解决结构体系的科学划分问题,包括5A、5B类型结构调整和5B层次拓展问题,因为只有5A、5B两条腿“健康”、“健全”了才有可能“发达”,走起路来才能平衡、协调。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列入高职教育(5B)范围,并且直通研究生教育。鉴于此,地方应用型本科向高职本科转型,既能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又能推进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合理化。&&&
&&& 3.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综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等发达地区,其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作支撑,而且工业化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发强烈。我国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转型期,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便是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对应区域社会职业带分布及移动变化,培养高层次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突出表现为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和质量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包括中高职体系衔接与协调发展,高职教育内部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结构完善,以及毕业生规格对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岗位的契合度等还存在诸多问题。当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协调,但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技术岗位的变化,还是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层次的发展、国民教育层次需要的提升,目前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有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作基础和支撑,都需要职业教育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所以未来一段时期(2020年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重点,主要在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终身教育需要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中职、高职的整体协调发展。与之相应,地方应用型本科向高职本科转型,可以有力地推进职教体系的构建,可以在教育制度上为高技能人才打开升学通道,还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就业结构矛盾。当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职转型过程中,要与高职专科院校一起,协同推进培养规格目标的层次承接,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体现专科与本科的连贯性,培养模式与过程体现专科与本科的职业同向性,专业人才输出上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动态变化需要。&&&
&&& 4.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发展困境&&&
&&& 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势必带动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相当一部分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无疑把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推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关口,要求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区域和行业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国际分类标准则应归在5B系列,但目前却归在5A系列管理,与学术理论型高等教育一起统称为“普通高等教育”。与之相应,地方应用本科教育的实际培养规格介于普通高等教育(5A)与高职教育(5B)两类型之间,一直在“学术型”和“应用型”这两个类型中左右徘徊,培养目标也缺乏多样化,由此带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发展定位日益模糊、培养目标日渐趋同。毋庸讳言,地方应用型本科在发展定位上模糊、摇晃,从根本上致使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的适应度较弱,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也不强。相比之下,毕业生在知识应用和技术转化上不如“985”、“211”高校,在技能操作上不如高职专科院校,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和就业难,以及社会上技术应用性人才整体供应“过剩”和整体需求“紧缺”的尴尬困境。定位的迷惘和发展的困境无疑提醒我们,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重新审视和确定办学定位、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重新调整专业布局与课程内容体系,加快变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而逐渐向高职本科教育转型,无疑是其尽快走出发展困境、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高职教育为之提供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持,同时需要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作支撑和保障。正是出于对职业教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关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重点正在以规模发展为重转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从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生物链存在的缺陷,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和功能发挥,使得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拓展高职教育层次体系迫在眉睫,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势在必行。根据高等教育现实基础和综合条件,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为高职本科是目前最为直接、最为合理的选择。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积极促进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合理衔接,引导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在区域教育系统中形成各自的生态位。&&&
&&&&&&&&&&&&&&&&&&&&&&&&&&&&&&&&&&&&&&&&&&&&&&&&&&&&&&&&&&&&&&&&&&&& 本文摘自中国高职高专网
| 网站地图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Email:web@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格致路309号 邮编:2111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南京海事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