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研究生补助助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旭
姓名:赵旭          性别:男职称:副研究员       学历:研究生电话:(010)   传真:(010)Email:zhaoxu@ 邮编:100085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研究方向:电技术原理与应用水处理物化组合技术及过程机制简历:199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与生命学院,获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电极研发、电微界面过程及电在水处理中应用取得重要成果。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子课题、及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大项目、和水专项课题等项目。代表论著:1.XuZhao,JiuhuiQu,HuijuanLiu,etal.Photoelectrochemicaltreatmentoflandfillleachateinacontinuousflowreactor.BioresourceTechnology.-869.2.XuZhao,JiuhuiQu,HuijuanLiu,ZhiminQiang,RuipingLiu,ChengzhiHu.PhotoelectrochemicalDegradationofAnti-inflammatoryPharmaceuticalsatBi2MoO6-BoronDopedDiamondHybridElectrodeunderVisibleLightIrradiation.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545.3.XuZhao,YiningHou,HuijuanLiu,ZhimingQiang,JiuhuiQu.Electro-oxidationofdiclofenacatborondopeddiamond:Kineticsandmechanism.ElectrochimicaActa.2-4179.4.JiuhuiQu,XuZhao.DesignofBDD-TiO2hybridelectrodewithP-Nfunctionforphotoelectrocatalyticdegradationoforganiccontaminants.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4-4939.5.XuZhao,JiuhuiQu,HuijuanLiu,ChunHu.Photoelectrocatalyticdegradationoftriazine-containingazodyesatγ-Bi2MoO6filmelectrodeundervisiblelightirradiatio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6807.6.XuZhao,TongguangXu,YongfaZhu.Photoelectrocatalyticdegradationof4-chlorophenolatBi2WO6nanoflakefilmelectrodeundervisiblelightirradiation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97.7.XuZhao,YongfaZhu.SynergeticdegradationofRhodamineBatporousZnWO4filmelectrodebycombinedelectro-oxidationandphotocatalysis.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7-3372.招生专业:工程。专家类别:副高级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标签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文章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最新文章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推荐文章||||||||||||
1月11日,水土保持研究所召开了2015年度部门工作总结考核会。
研究所图库
密&&&&码:
---友情链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西安分院---
---教育部---
---科技部---
---水利部---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杨凌示范区公众信息网---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便民服务---
---万年历---
---全国列车时刻查询---
---航班查询---
---全国天气查询---
---全国邮编区号查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1996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
说明:该数据为教育部公布的具体招生计划
学费及奖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研究生院网址:
联系电话:010-
邮箱:fengjuan@,student@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双清路18号研招办北京2871信箱
同地区院校人气排行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生态学研讨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生态学研讨会
10月29日,在我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生态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进一步推动科教结合、所系结合,整合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生态学方面的优势资源,促进我校生态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会议分开幕式和专题学术报告两个阶段。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张淑林副校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教授、中科院资环局生态环境处段晓男副处长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生命学院副院长周从照教授主持。
张淑林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生态与环境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对该学科近年来在科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科交流、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希望生态与环境学科充分发挥其协同创新、科教结合的交叉学科平台作用,围绕院科教结合新思路,不断丰富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合作内容,在优势互补,互动创新中实现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的快速发展。她表示,学校将在生态与环境学科的后续建设中继续给予相关支持,鼓励并促进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的联合共建,同时生态与环境学科要通过不断汇聚交叉学科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国内一流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的创建目标,为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副主任在致辞中围绕科研队伍、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培养等内容介绍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相关发展情况,表达了与科大加强深层次合作的愿望,希望以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建设为平台,在科教结合中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要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共享科教资源,共同培养研究生,在协同创新中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树立院科教结合工作的新典型。
中科院资环局生态环境处段晓男副处长介绍了院生态环境处的基本情况,以及院关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相关政策及研究动态,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田志刚院长、周江宁副院长就我校生态学学科建设情况、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建设进展情况作了通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构想。&
在专题学术报告阶段,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及我校相关学院的专家、教授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陈利顶研究员作了题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贺纪正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报告;周丛照教授作了《蓝细菌异型胞分化调控的机理》的报告;曹垒教授作了题为《水鸟和湿地生态研究组介绍》的报告;刘桂建教授作了《微量元素的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报告;陈保冬教授作了题为《逆境与共生-菌根共生及其生态应用》的报告;潘纲教授作了题为《水生态修复与富营养化治理:原位转移转化营养盐的改性土壤技术原理》的报告;曾建雄教授作了题为《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过程的菌群关系 》的报告;陈求稳教授作了题为《河流生态流量与水库生态友好调度 》的报告;赵洪涛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市城乡环境梯度下街尘及其降雨冲刷的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报告。
通过学术报告,与会学者交流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洞悉了我国生态学发展的前沿趋势。学术报告后,与会专家围绕生态学的学科力量整合、学科方向凝练、学科资源争取等学科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就生态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态势及其高水平人才培养等达成共识。
近年来,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发展迅速,于2011年成功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在升金湖、武昌湖陆续建立了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分子生态、水体修复生态、极地生态、水鸟和湿地生态、生态工程等若干具有显著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并于2012年首次进入该学科领域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同时为推动校所科教结合,促进我校生态与环境学科创新人才培养,2012年7月,在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下,我校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大新闻网
中国科大官方微博
中国科大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07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Email: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承办: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邮编:2300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研究生补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