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 意义 意义的意义 人存在的意义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1984年第10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进化论认为,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经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途径进化来的。但是,为什么恰恰是人类的祖先――猿,而不是其他任何生物最终进化为具有高 中国论文网 /5/view-2082817.htm  度智慧的“万物之灵”呢?在类人猿进化为人之后,自然选择是否还起作用?   一种生物的智力发展程度,可以根据其脑重量平方与体重之比加以估计。按照这个比例来衡量,人脑的发展程度高于任何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其次要算是海豚。有不少动物,如大象和鲸的脑子比人脑大得多,由于它们的体重比人的体重大得多,身体大了,就要有更多的脑容量来接收无数细胞各自发来的信息,并对它们一一发出指令。上述比例就比较低了。   为什么人类的祖先“获得了”这样大的优越性?有一种观点看来是有道理的,它认为,最发达的高级神经系统是一些生活在三维空间物种所特有的,就是说,它们是一些生活在水中,树上或者会飞的物种。这类物种的生活方法要求有比较复杂的运动协调能力,神经系统,特别是条件反射要有高度发展。但是鸟类的神经系统,为了适应飞行的需要,找到了特殊的发展道路――这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海豚在历史上出现很早,有一段时期在神经系统的发展方面要赶上人类的祖先了。人类的祖先凭借手制造了工具、衣服、房屋和器具,除此以外,还造成了某种能引起记忆的痕迹。这样,与工具和劳动成果一起传给后代的,还有一些能使后代易于接受前人成就的基本概念,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完善。可是,海豚没有手,而且即使曾经有过手,在水域的环境里并没有它使用的工具。因此,尽管海豚获得高度发展的脑组织的时间也许比人类祖先还要早,可是它们的大脑并没有被促进得发展到人类祖先的程度。   由于人类有许多优于其他物种的地方,这就使得人类可能散居到广阔的范围,从而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不管怎样,这些基本人种的各个特征都是适应其所在地自然条件的产物。后来,由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衣着、房屋等等,人们可以自由地迁移到各处,而不必依赖于那种“原始的适应资本”,不需要再以人体结构和外表特征的变化来适应新的自然条件了。   这样就开始了人类的全新阶段。自然选择部分地停止了,它对于人的形态已很少发生作用了。但是在种群除去了自然选择的压力的时候,又展现出另外一种遗传过程,即突变偶然积累的过程――在遗传学里称为基因漂变。   古代的家族很少超过一百个人。在这样小的种群里,基因的漂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部族遇到有利条件,居民的数量骤然增多,一个不大的部族就能为很大的游牧民族或者农业民族奠定基础。   在这样大的群体中,其遗传稳定性竟然如此之强,确实是很惊人的。事实上,种群愈大,因为在它分布的范围内基因经常混和的缘故,基因漂变的可能性就愈小,种群就愈加保守。例如,有一次在发掘古埃及文物时,发现一个半裸体的手执拐杖的石像。当地的居民看到石像时惊呼说“啊!这是我们村里的老太婆!”只要想一想,埃及先后被希腊和罗马所征服。但是,结果古埃及居民中的基本遗传特征相当稳定,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人类发展的开始阶段,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是彼此密切相互作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因素,例如部族组织、相互帮助等等,就愈来愈重要了。   既然种族的形成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那么自然选择对不同种族形成后各民族的发展影响如何呢?   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始终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一个个人,首先必须适应他所在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本身又得适应外界的存在条件。因为原始社会的结构非常相似,而且好几千年以来变化极慢,所以,对于社会结构适应的结果,智力的发展无论在北方、西方或东方都非常相似。   文明高度发展之后,各个民族之间出现了差异。但是,社会发展到高水平时期的几千年历史并没有能够使人类的头脑产生任何本质上的变化。并且不可能产生本质上的变化。因此,在人脑方面,在智力、精神、社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方面,是统一的、平均的。   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现代,在人类的发展中,选择还起什么作用吗?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起作用的,而且在某些方面,作用很大。   例如,选择对于抗病能力至今还在起作用。拿血型分布情形来讲,我们知道,人类血液可以分为A、B、O、AB四种基本类型。调查表明,英国人的血型以O型和A型为主,澳大利亚人也是如此,美洲的印第安人差不多全是O型,而亚洲人中,则B型占了较大比例。这是因为亚洲过去是各种瘟疫最为猖獗的地方,具有O型血的人比较容易传染上瘟疫,具有A型血的人对天花的抗御力较差,结果,在亚洲就产生了很缓慢的、然而是肯定的对B型的选择,因为具有这种血型的人比较最不易传染上各种瘟疫。顺便说一个有趣的细节:俄罗斯人的各种种族特征都很接近于英国人,而不象日本人。但是,俄罗斯人中B型的比例却接近于日本人,与英国人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在俄国,鼠疫、霍乱和天花的发病人数比英国人多。然而,当1348年鼠疫传到英国时,却造成了三分之一人口的死亡,因为英国人完全没有抵抗这种疾病的能力。   过去我们总认为人的个性和心理完全取决于文化与教育因素。现在,专家们认为,我们还应该承认人的个性和心理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比起社会因素来说是比较次要的。每个正常的人总有某一点超过另一个正常的人。为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才能力,我们必须进行既包括社会、历史,也包括生理在内的有关人类生活所有各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黎平据〔苏〕《知识就是力量》编译摘自《科普文摘》1984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应该是与大自然的斗争到与大自然的和谐,人类也逐步成长起来.比如;一些文明古国,很多是在治理水患的同时形成了强有力政权,后来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存的首...
大家还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火的使用B.直立行走C.出现..
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火的使用B.直立行走C.出现氏族D.学会使用工具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火的使用B.直立行走C.出现..”主要考查你对&&人类的社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类的社会
早期猿人:早期猿人是最早完全形成的人,是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生存难带为380万年前至180万年前。现在所知道的的最早的猿人化石是在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发现物主要是上下颌骨和牙齿,经测定,其年代在377万年前至359万年前。1972年,在东非肯发现的KNMER-1470号人是目前公认的最早人类的典型代表。学术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的人成为最早的人属。最早的人属是“能人”。化石最早于1960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的。“能人”生存年代大约距今180万年前。晚期猿人: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为猿人,生存年代180万年前至30(或20)万年前,其化石在欧、亚、非三洲均有发现。其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到1200毫升,平均身高为160厘米;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大腿骨接近现代人,其直立人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但仍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1350毫升。其化石目前在亚、非、欧三洲有多处发现。晚期智人: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称为新人,生活距今四五万年前至1 万年前。其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大致相同,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额明显,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以上。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发现。晚期臹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人类的出现:KNM-ER1470号人类头骨:KNM-ER1470号是1972年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彼弗拉发现的。发现事情这个头骨已经分裂为150多块碎片,经复原后按登记号码为KNM-ER1470号头骨。该头骨定年为290万年前,脑容量约为775毫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1470号人是最早的人属代表之一,但头骨无突出而相连的眉脊,因而在进化系统中处于何种位置仍有争议。
发现相似题
与“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火的使用B.直立行走C.出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5134429657289557513149253149680人类走向合作,原来是生物学意义上进化的结果
已有 5397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进化 自我驯化 人类
露西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脑容量只有400毫升,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 当时庆祝找到这具化石所播放歌曲为《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遂将她命名为Lucy。现在我们理解了这部片子的片名,但我还是很奇怪,老外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些背景吗?难道他们的科普水平比我们高这么多?&&(humans are concerned more with having than being)。”。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个学术讨论会上,科学家认为人类减少颌骨,脸变平,男性的侵略性降低,这些就像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动物一样得到了驯化。与狗、牛、马类似,我们出现了许多与动物驯化一样的物理性状变化。尤其是男性,伴随着行为的改变,可能有助于人类进化出更复杂的语言,共同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起工作共同创造精致的文化。”。达尔文还首次发现,在不同的动物中驯化选育产生了类似的副作用,例如产生更小的大脑。自达尔文的时代开始,人们开始论证和扩展他的观察,识别“驯化综合特征”(domestication syndrome)的元素。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一个著名研究中,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圈养的银狐饲养驯化也表现出一套其他性状,如皮毛的白斑出现在头上,卷曲的尾巴,“雌性化”的脸上有更短的鼻子,耳朵松软而下垂,雄性的头骨并不比雌性大。。其他物种,如海豹和远古的猫,也可能自我驯化得能与人类能生活在一起了。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人类祖先上,开始近距离接触并生活在一起,更多地彼此依靠,在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中生存。得由于更多的宽容和更少的敌意,自然选择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外表。对狗的DNA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调节侵略基因会影响脸部形状的发育。例如,幼小的家养孟加拉雀具有更长的时间窗口来学习唱歌,因此比它们的野生祖先可学会更复杂的歌曲。但降低发育速度也意味着会产生更少的神经嵴细胞,这影响了从肾上腺到脸或尾巴的毛色,拉长了鼻子,产生驯化综合特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驯养动物表现出“性早熟”:它们在成年时还保留幼态特征。成熟的狗像小狼崽,人类看起来更像黑猩猩的婴儿[1]。),我们又等待了四十万年(),第一个神经细胞才出现,这也就是我们所知晓的生命开始。大脑及其构成最初只有几毫克,这根本不可能有形成智慧的迹象,更多的只是一种反射。有一个神经元,你被赋予了生命;有两个神经元,你就能动起来了。而伴随着运动,有趣的事就开始了。动物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可追随到数百万年前(),可大多数物种只使用了它们脑容量的3-5%,直到人类作为动物链()顶端的生物出现,我们才终于有了一个能够使用更多脑容量的物种,但只是用了其10%()。&【注】本文部分内容被整理后发表在《北京科技报》日科技生活专栏。
相关专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斌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7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进化 意义 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