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习题 物体的初二物理物态变化题,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库及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题库,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八年级物态变化测试题,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八年级物态变化,八年级上物态变化试卷,八年级物态变化综合题,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库及答案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初三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编辑点评:
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的状态称为物态。本文为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节的练习题,供同学们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
4.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至 ,最小分度值是 。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8.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6.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8.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9.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10.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三、实验题(共10分)
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温度(℃)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冰水混合物,沸水,-3℃
2.升华,凝华;
3.汽化,蒸发,沸腾
4.气态,温度,压缩体积
5.升华,凝华,熔化
6.35℃~42℃,0.1℃;
7.升华,凝华
8.液态,固态;
9.冰,熔化,吸热;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1.(1)内部、表面、汽化、吸热、温度不变;
(2)第7分钟;
(3)5分钟、99℃;
(4)图(b)是水沸腾前,图(a)是水沸腾时。
&&点击查看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进入高中以后,经常可以听到同学这样说:“物理是‘学着容易,做着难’”,不少同学对物理科的反应是:上课听得懂,看书没问题,书上作业易解决,但就做不起其他资料上的习题,考试成绩更理想。
最新2016初三物理试题信息由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练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教案及练习题
你还未登陆或不是会员,请
后 免费下载!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解读:关于“区别三种物态”,要和求能列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属于“理解”层次;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层次。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解读: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这是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关于“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该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意识,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该标准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解读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工作原理不作考试要求。关于“会测量温度”,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解读关于“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标准》强调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还要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首先学生应该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并能尝试用其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能力。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解读:.关于“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如:解释自然界的云、雨、雪、水、气的循环过程,或探究冰、霜、露的成因等。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概述本章引导学生认识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常见热现象,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测量、物质三态的相互转化以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温度和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关知识可以解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现象,也是理解地理课中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而“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教材是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来编排的。建立“温度”概念是认识热现象的基础.第一节从全球变暖谈起,以学生们熟悉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引入温度,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温度的测量。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接下来的几节介绍6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更为常见,教材先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蒸发,再通过探究认识沸腾,通过观察活动学习液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关于升华和凝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注意到,教材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认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水循环和水资源”是本章知识的综合,从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物态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并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问题提出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使本章教学内容得以融合与升华。本章教学重点:“温度”是贯穿全章的物理量,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仪器,在以后的热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在生活中使用则更为普遍;汽化、液化、熔化等是常见的物态变化,是解释大量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基础;本章设置了探究沸腾、熔化等几个科学探究实验,展现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温度概念的建立、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本章教学的难点:在探究沸腾、熔化的实验中,要求学生作出“温度―时间”图像,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数学知识,对图像尚不熟悉,所以是本章教学的难点。编写特点(1)教材的立足点不局限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是着眼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介绍温度对环境的影响,介绍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技术上的应用,介绍物态变化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以致用、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例如,“4.1从全球变暖谈起”从影响全人类生存的温室效应展开,“4.4升华和凝华”介绍了解决干旱问题的人工降雨,“4.5水循环和水资源”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发展。(2)教材的编排顺序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
Copyright 2010- Inc.All Rights初二物理试题 |
初二物理试题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试题检测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外语类专业志愿填报技巧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网!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2.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
  A.冬天雾淞的形成B.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
  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
  7.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9.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右图中甲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图乙寒暑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12.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5℃,0℃,
  -12℃,-50℃,请你为下列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温度。
  (1)铁的熔点为________________;
  (2)成人的体温为________________;
  (3)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
  13.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_______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时,
  会__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蓓蓓同学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规律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甲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BC过程中要不断。
  15.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_____;
  (2)冬天O℃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______;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吃雪糕解热:______________;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_______________;
  (7)雾的形成:_____;
  (8)雾凇的形成:______________。
  16.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资源又是非常宝贵的。请你说出珍惜水资源的一条措施:;右图为新疆&火洲里的坎儿井&,它可以减少输送过程中水分的和,充分展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7.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这&白气&实际是,而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这一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选填&高于&或&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样,来自壶内的水蒸气遇冷就(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
  18.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三、实验探究题(第19小题18分,第20小题12分,共30分)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沸腾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水蒸气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____________分钟。
  四、综合题(第21小题9分,第22小题5分,共14分)
  21.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更多与文本相关内容,请查看 【
】 栏目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