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直射北回归线,这个问题错了,...

当前位置:
>>>每年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
每年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故B符合题意.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每年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主要考查你对&&地球仪和经纬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经纬网: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经纬网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加密测图控制点,应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用于施工放样。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技术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等。GPS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发现相似题
与“每年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06501372772735115142227339127414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B、北半球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D、南半球昼长夜短-地理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B..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5:30:00
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D、南半球昼长夜短
&&试题来源:同步题
&&试题题型:双选题
&&试题难度:偏易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地球的公转运动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B..”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地球的公转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地球的公转运动”。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地理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地理季节问题试题例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理季节问题试题例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节气是(  )A. 春分日B. 冬至日C. 夏至日D. 秋分日
A、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不符合题意;B、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不符合题意;C、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正确;D、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考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
考点点评:
主要考查了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牢记相关知识.
扫描下载二维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辽宁省锦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东八区)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开始。图
为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阅兵式正式开始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图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阅兵式正式开始时,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是
.阅兵式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来源:Z*]
.阅兵当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状态是
.全球昼夜平分
.南回归线上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北回归线上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锦州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这一天中,关于锦州(,)物体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地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
.北京时间
时,影长为零
.北京时间
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
.正午时刻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这一天,赤道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大于,小于.大于,小于
.大于,小于.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阅兵式正式开始时,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由向西至经线.由
向西至.由
向东至经线
.关于这一天后地球的公转速度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公转速度渐快.公转速度达到最快.公转速度渐慢.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试题分析:
1.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0
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开始。春分日3月21日,.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从日期来看接近.秋分日,选择C。
2.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
时开始,时区相差13,东加西减,计算可知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区时是21时,选择D。
3.阅兵式当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选择C。正午不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
4.阅兵式当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向南移动,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A错误;此时南回归线上各地昼渐长,夜渐短,B正确;北回归线上各地昼渐短,夜渐长,C错误;锦州的昼长既不是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D错误。
5.这一天中,关于物体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地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在正南方,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A正确。只有在直射点附近才有影长为零,此时锦州(41°N,121°E)不是直射点,B错误;北京时间10
时,锦州(41°N,121°E)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C错误。12月22日前后正午时刻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错误。
6.这一天,赤道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大于66°34&,小于90°,C正确。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90°是在春秋分日,最小值夏至日或冬至日为900-23026/.[来源:学科网]
时阅兵式正式开始时,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800与0时经线之间,0时经线为300W,东西半球划分是20°W
向西至160°E,所以此时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由由20°W
向东至160°E
8.1月初到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到慢,7月初到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到快,9月3日后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公转速度渐快,A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局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甲处的风向为
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
.此时,乙处的天气为
阴雨晴朗炎热暴雪
试题分析:
9.通过作图可以知道甲处风向,过甲点作一个从高压到低压的箭头,然后在北半球向右偏,就要可知甲处风向为西北风。D正确。
10.通过等压线可以判断乙处为高压,气流上升运动,降水少,为晴朗天气,B正确。
考点:等压线的判读,天气系统。学科网
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盛行下沉气流.~
盛行东南风
盛行西北风.~
盛行西南风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南非开普敦所处季节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月份、炎热干燥.乙表示
月份、高温多雨
月份、温和多雨.乙表示
月份、炎热干燥
试题分析:
11.: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根据图甲的气压带的位置判断副热带高压带南移,也就是全球风带和气压带都向北移。0°~10°S为东南信风带控制,盛行东南风,
A错误。10°S~20°S,为东南信风带控制,盛行东南风,
B正确。20°S~30°S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错误。30°S~40°S为西风带,&盛行西风,D错误;&
12.甲表示7月份,乙表示1月份;南非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1月份炎热干燥,7
月份温和多雨。所以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南非开普敦所处季节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乙表示1
月份、炎热干燥,D正确。
考点: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示意“某年
月份的某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图”,据图完成
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来源:Z&xx&]
.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下列能正确表示图
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的是
考点:锋面气旋
四点所在位置,表
示意四点的气压值,四点之间存在热力环流,据此回答
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中四点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气压低于
处气压高于
处的原因是气流运动的结果
处为高压,
处为低压,所以有可能
处为晴朗天气,
处为阴雨天气
处为高压,
处为低压,所以有可能
处为晴朗天气,
处为阴雨天气
试题分析:
15.考查热力环流,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b→a
,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上升,d→b,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下沉,,a→c,所以B是正确的。
16.对流层越向上气温越低,a
处低,A错误;大气层越向下气压越大,不是气流运动的结果,B错误;判断高低气压天气是指近地面的,不是垂直高度上的差别,C错误;由于c
处为高压,气流下沉,d
处为低压,气流上升,所以有可能c
处为晴朗天气,d
处为阴雨天气,D正确。
考点:热力环流
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表
是该岛屿甲、乙两地
水量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印度洋北部.地中海
.大西洋赤道附近.西北大西洋
.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
.②③&.③④&.②④&.①④
试题分析:
17.读题可知甲地7月降水多于乙地,由此可推断此时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1月降水多于甲地,由此可推断此时乙地位于迎风坡;故该岛7月受偏西风影响,1月受偏东风影响,符合印度洋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特征,推断可知该岛屿位于印度洋北部,故B正确。&
18.甲乙两地降水差异与大气环流(季风)和地形(地表状况)有关。在山地迎风坡,气流受地形的抬升,气温降低,容易形成降水。
考点:区域地理。
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的是
.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川盆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云贵高原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同,据图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高低
.天气状况
.地形地势
.空气稀薄程度
试题分析:
19.从图中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线可以判断四川盆地是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的。四川盆地海拔低、地形为盆地,水汽不容易扩散,阴雨天多
,工业城市多,污染较严重,空气中杂质多所以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
20.海拔越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程越短,那么穿越途中受到散射、反射、折射等削弱的机会就越少;海拔越高,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越少(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空气透明度高,那么他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另外水汽和杂质也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含量少了,那么天空中云量少,且晴天多,太阳辐射就强且时间长(如阴云密布和晴天相比可明显感觉到太阳辐射受天气和云层反射的影响)
考点:太阳辐射分布学科网
示意“世界某区域略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主要地势特点是
.南北高,中间低
.北高南低
.西高东低
.南高北低
.关于甲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全年高温多雨
.以山地地形为主
.以水田为主[来源:学.科.网Z.X.X.K]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船只从甲地出发,海上航线中航距最短的国家是
.美国.印度
.法国.新加坡
试题分析:
21.判断区域主要地势特点,我们一般依据河流的走向,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的流向就是地势由高到低的变化方向。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B正确。
22.甲地处于湄公河三角洲,属于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A错误;以平原地形为主,B错误;地势低平,雨水多,以水田为主C正确;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D错误。
23.甲地处于中南半岛南端,新加坡处于马六甲海峡东端,船只从甲地出发,海上航线中航距最短的国家是新加坡,D正确。美国、印度、法国距离中南半岛都远。
考点:世界地理
届夏季在英国伦敦举行。图
示意英国地形
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伦敦比北京
.气温高,日较差大
.风小雾大,降水多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日出晚,昼短夜长
.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西部海岸线平直,珊瑚礁发育好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试题分析:
24.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7、8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昼长较北京长。
25.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地平;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热带海域。
考点:世界地理
示意我国沿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
.生物能、核能.天然气、石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夏季、、
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
试题分析:
26.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势分布判断,A表示青藏高原,丰富的新能源是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B正确。
27.C表示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A表示青藏高原,B错误;B表示四川盆地,属于外流区,C错误;夏季A、B、C
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
地,D正确。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
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游牧活动
.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维多利亚湖形成的原因是
.由于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构造湖
.断裂陷落形成的断层湖
.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形成的冰川湖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湖
考点:非洲地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两地均处在,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 分)
(2)此时地球上除了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外(&&&&&
),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同,这条经线是(&&&&&
)。(2 分)
(3)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 )(2 分)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2 分)
(5)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时(&&&&&
);北极圈日落时间是时(&&&&&
)。(2 分)
【答案】(1)(0°,30°W)(2分) &&&&
(2)150°E(2分)
(3)A(2分) &&
(4)160°E~180°~120°W(或160°E向东至120°W)(2分)
(5)6 18 (2分)
试题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图中的晨线120°W向东推90个经度,可找到正午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即30°W。
(2)与30°W相对的150°E经线是夜半球的中心经线,即0时经线。0时经线是另一条日界线,
(3)从上题可知1800向西到1500E之间是一个日期,1500E向西到1800中另一个日期,可进一步推出与北京同一日的范围是1500E向西到1800。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多一半。
(4)赤道上黑夜范围是60°E~180°~120°W,可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160°E~180°~120°W(或160°E向东至120°W)。
(5)此图全球昼夜平分,任何地点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读“澳大利亚区域分布图(图13)”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4)”,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答案】森林草地、绿色屋顶滞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地表径流;渗透路面、以及渗水性停车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城市居民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地下水下渗;地下储水池可以储蓄地下水,缓解地下水水荒。(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10分)
试题分析:
主要从水循环方面进行分析回答。森林草地、绿色屋顶滞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地表径流;渗透路面、以及渗水性停车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城市居民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地下水下渗;地下储水池可以储蓄地下水,缓解地下水水荒。
考点:城市规划与自然灾害防治
34.(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16 年1 月23 日,“霸王级”寒潮如期而至,“速冻”全国,据
统计本次寒潮南方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北方,尤其是农业。
(1)简析本次寒潮对我国南方农业造成危害较大的原因。(4 分)
(2)列举应对寒潮,减少农业危害的措施。(6 分)
【答案】(1)降温幅度大,速度快;正值农产品上市季节,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运输,经济损失较大。(4分,每点2分,论述合理即可得分)
(2)加强对冻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培育和推广耐寒防冻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在果园地面铺设稻草等覆盖物;给果树树干包裹稻草等。(6分,论述合理即可得分)(6分)
试题分析:
(1)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主要危害是降温,大风和雪灾,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时危害更大。本题主要回答降温幅度大,速度快;正值农产品上市季节,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运输,经济损失较大。
(2)本题为开放题,回答时多从提前防范上去思考。比如加强对冻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培育和推广耐寒防冻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在果园地面铺设稻草等覆盖物;给果树树干包裹稻草等。
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辽宁省锦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解析】
1.日上午10时阅兵式正式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接近赤道,所以最接近秋分日(9月23日),故选C。
2.北京时间(东八区)日上午10时阅兵式正式开始,此时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为:10-(5+8)=-3,结果为负值,日期向前推一天,时间要加上24,所以华盛顿时间是9月2日21时,故选D。
3.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阅兵仪式当天,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选C。
4.阅兵当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故选B。
5.锦州位于41°N,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D错误;锦州纬度较高,不能得到太阳直射,北京时间12点时,当地时间是12:04,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是90°,所以影长不可能是0,B错误;北京时间10点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日影朝向西北,C错误;当地时间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日影朝向正北,A正确。
6.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阅兵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所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6°34&,小于90°,故选C。
7.阅兵仪式开始时,北京时间(120°E)是10点,此时0点所在经线是30°W,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是新的一天;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所以该日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由20°W
向东至160°E,故选B。
8.1月初,太阳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故选A。
9.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甲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D。
10.此时,乙处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处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受其控制气候严寒,故选B。
11.甲图中气压带向北移动,0°~10°S 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10°S~20°S
受东南信风控制,盛行东南风;20°S~30°S受副热带高圧帯控制; 30°S~40°S受盛行西风(西北风)控制,故选B。
12.甲图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表示7月,乙图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表示1月。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1月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7月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故选D。
13.由题意可知:图示天气系统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甲地受冷锋控制,盛行西北风,形成降温、大风、阴雨、沙尘等天气;乙地受暖锋控制,盛行东南风,阴雨连绵,故选A。
14.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A、B错误;读图可知,甲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乙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C错误,D正确。
1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c、d位于近地面,且c地气压高于d地,则c地气流下沉,d地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从c到d,高空气流从b到a,故选B。
16.c位于近地面,a位于高空,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且对流层大气中,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c地气压高于a,气温高于a,A错误;c地海拔低于a,大气密度大于a,所以气压高于a,B错误;高、低压中心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大小的比较,b、d由于海拔差异造成气压差异,天气系统对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指近地面,b地位于高空,d地位于近地面,且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阴雨天气,C错误;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有可能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D正确。
17.读题可知,甲地7月降水多于乙地,此时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1月降水多于甲地,此时乙地位于迎风坡,所以该地7月受偏西风影响,1月受偏东风影响,符合印度洋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特征,所以该岛屿位于印度洋北部,故选A。
1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两地降水差异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②④正确,故选C。
19.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故选B。
20.我国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低,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故选C。
21.图示区域是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故选B。
22.图中甲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故选C。
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向南不远处就是马六甲海峡,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出口处,故选D。
24.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特征较显著。7、8月,伦敦比北京气温低,日较差小,A错误;伦敦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浪较大,B错误;伦敦纬度高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京,夏季昼长大于北京,C正确,D错误。
25.英国是群岛国家,受陆地面积和地形限制,河流短小;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故选A。
26.根据经纬网可知,A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故选B。
27.A位于青藏高原,B位于四川盆地,C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位于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A地海拔高,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升温快,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所以昼夜温差大,B、C两地位于盆地或平原地区,昼夜温差比A地小,故D正确。
28.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由于南北半球雨季分别在1月和7月,所以游牧活动随着雨季南北移动,故选B。
29.基塔莱位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4—8月是雨季,雨季结束后向南移动到多多马,而多多马的雨季是1月以后,所以到甲地时时间最可能是10月,故选D。
30.维多利亚湖是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构造湖,故选A。
【答案】(1)(0°,30°W)
(4)160°E~180°~120°W(或160°E向东至120°W)
【解析】(1)读图可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说明太阳直射赤道。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根据图中经度可知,晨线为120°W,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是6点,因为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等,所以120°W
地方时是6点;经计算可知,12点经线是30°W,即太阳直射点位于30°W,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是(0°,30°W)。
(2)日期分界线有两条,180°经线是人为日界线,0点经线是自然日界线。题中所说的经线就是0点经线。根据上题分析可知,30°W地方时是12点,所以150°E的地方时是0点,所以除180°经线外,150°E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也不相同。
(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150°E向东到180°,北京(116°E)位于旧一天范围内,该区域占全球的一半多,故选A。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20°W地方时是6点,则60°E地方时是18点,从60°E向东到120°W为黑夜;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向东到20°W,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160°E~180°~120°W(或160°E向东至120°W)。
(5)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
【答案】(1)地势东西高,中部较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盆地或平原,东部是山脉(山地)。
(2)由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3)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受到东南信风影响,甲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乙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两地沿岸的洋流性质条件不同,乙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使降水减少;甲地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地形条件不同:甲处西侧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解析】(1)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应从降水分布、递变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表述如下:由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3)甲位于南回归线大陆东岸地区,乙位于南回归线大陆西岸地区,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可以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受到东南信风影响,甲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乙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两地沿岸的洋流性质条件不同,乙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使降水减少;甲地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地形条件不同:甲处西侧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33.【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森林草地、绿色屋顶滞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地表径流;渗透路面、以及渗水性停车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城市居民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地下水下渗;地下储水池可以储蓄地下水,缓解地下水水荒。
【解析】分析材料和图文,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包括森林草地绿化面积、河流湖泊、拦水坝、渗透路面、渗水性停车场、地下蓄水池。这些地理事物对水循环的环节的影响,森林草地、绿色屋顶滞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增加地下水补给;河流湖泊可以调蓄表径流,减少洪涝和内涝;渗透路面、以及渗水性停车场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城市居民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地下水下渗,增加地下水补给;地下储水池可以储蓄地下水,缓解地下水水荒,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和地下水荒。
34.【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1)降温幅度大,速度快;正值农产品上市季节,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运输,经济损失较大。
(2)加强对冻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培育和推广耐寒防冻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在果园地面铺设稻草等覆盖物;给果树树干包裹稻草等。
【解析】(1)本次寒潮对我国南方农业造成危害较大的原因从灾害强度、受灾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2)应对寒潮、减少农业危害的措施可从监测预报、改良品种、工程措施等方面列举,如:加强对冻害的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培育和推广耐寒防冻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在果园地面铺设稻草等覆盖物;给果树树干包裹稻草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