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物质量浓度为2mol l硫酸/l的硫酸250...

答案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根据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1)250mL=250cm3.则250毫升20%稀硫酸的质量为:250cm3×20%×1.14g/cm3=57g.答:250毫升20%稀硫酸的质量为57g.(2)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则x?1.84g∕cm3×98%=57g&& x≈31.6cm3=31.6mL答:需要31.6mL浓硫酸.
点评: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要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
科目:初中化学
一定条件下,糖类(按C6H12O6计: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发酵生成乙醇(C2H5OH),也可发酵生成乙酸(CH3COOH).(1)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某调味剂厂采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原醋”中,乙酸的质量分数为10.5%,将100kg上述“原醋”稀释成分质量分数为3.5% 的食醋,需水的质量为.(3)糖类发酵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反应条件省略,下同)①求2.7kg上述糖理论上制乙醇的质量.(请将计算过程写出)②糖类和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6H12O6+6O2═6CO+6H2OC2H5OH+3O2═2CO2+2H2O已知完全燃烧2.7kg上述糖生成1.62kg的水,若将①中制得的乙醇完全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科目:初中化学
2008年石家庄市政府调查组初步认定,三鹿集团所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在所购原奶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低毒性的三聚氰胺(C3H6N6)所致.(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列出计算式)(2)三聚氰胺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三聚氰胺中含氮的质量分数是(列出计算式并精确到0.1%)(4)25.2g三聚氰胺含多少g氮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3.3g&CO2气体.问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科目:初中化学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会分解产生氧气,但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探究实验操作为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还应证明.具体操作为.
科目:初中化学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肥料.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解时缓慢释放出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妒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试回答:(1)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80克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与克尿素含氮量相当.
科目:初中化学
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的体积为150mL,实验完成后,测得量筒内的水由80mL降至49.7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结果偏.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答一点).
科目:初中化学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等;有些是由构成的,如.物质的量浓度问题某同学用 10 mol/L 的浓硫酸配制 250 mL 1mol/L 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 100 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_百度作业帮
物质的量浓度问题某同学用 10 mol/L 的浓硫酸配制 250 mL 1mol/L 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 100 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
物质的量浓度问题某同学用 10 mol/L 的浓硫酸配制 250 mL 1mol/L 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 100 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896 L ,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2.6_g,设反映后溶液的体积仍为 10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稀盐酸 100 mL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0.1*1=0.1 摩尔设生成0.896升H2需要X摩尔的盐酸Zn+2HCl=ZnCl2+H2---------2---------22.4---------X---------0.896X=0.08mol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0.1-0.08=0.02mol则反应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0.1=0.2mol/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2mol/L
扫描下载二维码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_百度作业帮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等于7
B.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D.生成的H 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妖妖萌妹gk亜
本题考查Mg和Al的性质及有关计算。根据图象可知,n(Al(OH) 3 )= n(Al)=0.25mol-0.15mol=0.1mol,根据Al(OH) 3 +NaOH=NaAlO 2 +2H 2 O,则c(NaOH)= 0.1mol/(0.24-0.2)L=2.5mol/L,C正确;n(Mg(OH) 2 )=n(Mg)=0.15mol,n(H 2 )=0.1mol×1.5+0.15mol=0.3mol,V(H 2 )=6.72L,D不正确。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恰好将多余的硫酸中和,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铝,故B不正确,又因为硫酸铝水解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A不正确。
扫描下载二维码解:(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250mL×0.46mol/L,解得:x≈6.3,故答案为:6.3mL;(2)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6.3mL,故选择10mL量筒,配制稀硫酸溶液体积为250mL,故选择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①、⑤;(3)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故还需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4)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容量,故答案为:刻度线、温度、容量;(5)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移入容量瓶内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B.未洗涤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烧杯壁沾有少量硫酸,移入容量瓶内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液面在刻度线以下,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符合;D.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D不符合;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至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判断,故E不符合;故选C.分析:(1)根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2)根据浓硫酸的体积选择量筒的规格,一定容量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根据溶液的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3)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确定所用仪器;(4)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温度、容量;(5)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影响.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中等,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原理与误差分析,注意浓硫酸的稀释.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在实验室里可用图一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一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l2+Cl2↑+2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A、C(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A.NaBiO3&&&&&B.FeCl3&&&&&C.PbO2(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①制取温度不同;&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二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M(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过滤(填写实验操作名称).(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否.为什么?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6)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的混合物用100mL&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所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0.250mol.
科目:高中化学
实验室用密度为1.2g/cm3,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500mL&&0.200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500mL&&0.200mol/L的盐酸溶液,应用量筒量取盐酸体积8.3mL.(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A.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约100mL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没有进行A操作偏小;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再将多出的溶液用胶头滴管吸走偏小;定容时俯视读数偏大;容量瓶中原留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用9 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0.9 mol/L的稀硫酸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取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3)如果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 g·cm-3)配制3.6 mol·L-1的稀硫酸250 mL.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在实验时应用________量取浓硫酸.
(4)由于错误操作, 使得到的浓度数据比正确的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洗净而末干的试剂瓶中备用
科目:高中化学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酸性不同的两种二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Ⅰ.①配制浓度均为0.5mol/L 的H2SO4和H2C2O4溶液。②用  &&&&&  量取10.00mL 0.5 mol/L H2SO4和H2C2O4溶液分别于两个锥形瓶中.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并系于铜丝末端。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广口瓶中装满水,按图连接好装置。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后,记录    。⑥反应结束后,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y mL。Ⅱ.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密度为1.84 g/cm3 98%的浓H2SO4,配制浓度为250 mL 0.5 mol/L的H2SO4溶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2)以下是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使乙、丙中液面相平;②将装置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3)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使乙、丙中液面相平的操作是 &&&&&&&&&&&&&&&&&&&&&&&&&&&&&&&&&&&&&&&&&&&&&&&&&&&&&&&&&&&&&&&&&&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       &&&&&&&&&&&&&&&&&&&&&&&&&&&&&&&&&&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实验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酸性不同的两种二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Ⅰ.①配制浓度均为0.5
mol/L 的H2SO4和H2C2O4溶液。
②用  &&&&&
  量取10.00
mL 0.5 mol/L H2SO4和H2C2O4溶液分别于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并系于铜丝末端。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广口瓶中装满水,按图连接好装置。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后,记录    。
⑥反应结束后,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y mL。
Ⅱ.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密度为1.84 g/cm3 98%的浓H2SO4,配制浓度为250 mL 0.5 mol/L的H2SO4溶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
(2)以下是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使乙、丙中液面相平;②将装置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
(3)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使乙、丙中液面相平的操作是 &&&&&&&&&&&&&&&&&&&&&&&&&&&&&&&&&&&&&&&&&&&&&&&&&&&&&&&&&&&&&&&&&&
 。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
  ,
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mol l硫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