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问和智慧

心理学是什么学问啊
最近喜欢上了心理学,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学问啊,好像很高尚,又很神秘的样子,不知道读哪方面的书比较好,外国个写的,中国人翻译的可信吗?还是读原版的?
09-09-14 &
提起心理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概念,在有些人眼里,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认为学过心理学的人会看出别人正在想什么,会洞悉别人的情感,或者以为心理学家与相面、算命的人差不多,能够凭借简单的几句话知道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应该说,这些都是对心理学的误解。那么,心理学是什么呢?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也就是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都是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活动。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人类顺利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这个问题太含糊了 不过我敢确定你现在认识的心理学肯定是太多关于它的神秘 特别是心理咨询 比如有一下子看穿人的感受 其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你去学 你可能会不喜欢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学问之道_百度百科
《学问之道》,作者季羡林,沈阳出版社出版。本书为作者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
学问之道图书信息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学问之道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我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
一 发轫阶段
二 负笈德意志
1.进入哥廷根大学
2.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
3.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4.吐火罗文的学习
5.其他语言的学习
6.博士论文
7.最早的几篇德文论文
8.十年回顾
三 回到祖国
1.1946年-1949年
2.1950年-1956年
3.1957年-1965年
4.1966年-1977年
5.1978年-1993年
一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站在学术新潮流的前面
2.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
3.中国的考据学
4.德国的考据学
5.中国文化的内涵
6.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
7.文化与气节
8.爱国主义
9.陈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爱国主义
二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三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四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五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1.作为学者的胡适
2.作为思想家的胡适
六 关于考证
1.为考证辩诬
2.清代考证学之兴起与文字狱无关
七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八 才、学、识
九 如何搜集资料
十 如何利用时间
十一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1.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2.汤因比看中国文化
3.歌德看中国文化
十二 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十三 再谈东方文化
1.综合与分析
2.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
1.“天人合一”命题的来源和含义
2.印度的“天人合一”思想
3.“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十五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1.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2.日本和朝鲜的“天人合一”思想
3.“求异存同”
4.科学决非万能
5.“东风压倒西风”
6.正一反一正
7.雪莱预言工业发展的恶果
9.西方向东方学习
10.两种思维方式
十六 漫谈东西文化
1.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
2.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新阐释
十七 国学漫谈
1.顺乎人心,应乎潮流
2.国学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
十八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十九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1.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2.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二十 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二十一 正确评价和深入研究东方文学
1.东方文学的来历和含义
2.关于西方国家对东方文学的评价问题
3.如何正确评价东方文学
4.怎样才能学好东方文学
二十二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二十三 关于中国美学的一点断想——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华诞寿
二十四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
1.从《中外文化与文论》谈起
2.论所谓“失语症”
3.中外(东西)文论的根本差异
4.试论王静安的“境界”说
5.言意之辨
6.中国文论的“话语”
7.怎样在世界文论中发出声音
二十五 漫谈散文
二十六 我怎样写散文(一)
二十七 我怎样写散文(二)
二十八 历史研究断想
二十九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
三十 汉语与外语
1.问题的提出
2.当前的情况
3.我对出国留学的看法
4.语言,特别是外语的功能
5.翻译的危机
6.学习哪一种外语
7.怎样学习外国语
三十一 谈翻译
2.著者和译者
三十二 翻译的危机
一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二 我的研究范围
三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四 我的义理
五 一些具体的想法
1.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
2.中国通史必须重写
3.中国文学史必须重写
4.美学研究的根本转型
5.文艺理论在国际上“失语”问题
六 重视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语研究
八 吐火罗文
九 《糖史》
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十一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十二 我的考证
十三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十四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十五 满招损,谦受益
十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十七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十八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十九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季羡林先生大事年表
学问之道文言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学问之道选自
《孟子·告子上》
学问之道翻译
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寻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鸡狗还知道去寻找;有人丢失了善心却不知道去寻找。求学请教的道理不在于别的,在于找回他丢失了的善心罢了。”
1 舍:放弃
2 放:此指丢失
3 道:道理
文中可悲的事是指:不走仁义的路,不寻找丢失的善良仁义之心
学问之道解析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时髦主题之一。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去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学问之道出处
《学问之道》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企业信用信息什么是学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系统的知识.也泛指知识:学问渊博,很有学问.泛指知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学问是:(1).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2).知识,学识(3).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4).道理;水平。
你不知道的东西都是
扫描下载二维码伦理学是什么样的学问?
按投票排序
·根据以前录音整理,比较粗略的介绍,其中有些错误,为了保持原貌,不作改动。所谓的伦理学,简单说就是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他人赞扬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这就是伦理学所关心的对象。而伦理学的核心,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道人们行为的基本规则,比如杀人、偷窃是不道德行为,帮助别人、遵守信誉就是道德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道德」这个词语,从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从父母;从同学·····这也是我们获取或延续道德的最主要的途径,道德是从社会文化或习俗中传递出来的,当然这种传递不意味着道德是一尘不变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道德会因为种种原因发生很多的变化。比如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他们可能持有一种性保守的道德观,婚前性行为是被认为可耻的。但是对较为年轻的一代人来说,婚前性行为即便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但也绝不是什么万恶不赦的罪孽。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很明显的就可以察觉到道德的变化其实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候可能就只有几年的时候,人们的道德就会发生一个明显的改变。既然涉及到改变,就必然存在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对于同一问题的道德观。围绕着同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在道德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国,包括当下,认为把父母送到敬老院是不道德的;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以及年轻人压力的过大,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的集体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这样一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很大的争议。那么围绕这些争议展开的赞成或批评,就是伦理学。伦理学涉及道德,但是伦理学不关心精确的道德规则,而关心道德规则的基础,由此来判断一项道德是否符合道德,或者说是否具有有效性。我们刚刚说,道德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告诫我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被禁止的。在这样一个简短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德是对自我的一种规范。如果按照自我的心性去发展的话,只要我愿意,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我,我可以杀人、盗窃、奸淫,这是在没有道德约束下,人类社会会发生的一种状况。那么现在人类产生了道德,并且这样的一个道德是高于我们的自我的,自我只能在道德规范的范围内活动,它就像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要我们越过了道德规定的范围,道德就会给我们惩罚,以示警戒。道德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肯定知道,道德感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一定存在着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就像我们现在在自然界里所看到的一样。围绕道德的产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什么利他主义啊、利己主义啊、自由秩序啊、契约论啊,等等,直到今天,有关这个方面的探讨,依然是一个热点。在政治学,大家讨论的是政治的起源,比如美国学者福山最近就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法学或法哲学,法律产生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在经济学,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就是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机制,其中一个比较重要一点就是研究制度的产生。无论是政治学里研究的国家、政治秩序,法哲学的法律本源以及经济学中的制度的产生。它们都和道德有些很大的关系。因而对于道德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意见非常多也非常的杂,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一个看法。但是不管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我们能够确定一点,就是道德的原型就是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法典,比如像《汉谟拉比法典》。在这些法律文件中,它规定了我们能够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这种规定它首先是高于我们自我的,我们自我要受到这样一些规定的限制,因而在古代,道德被认为是天生的、被神所创造的,它独立于我们人类的意志存在。比如我们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就抱有这样一个看法。这样一种说法在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中体现的是比较具体的,比如占卜这种宗教活动,它就是对人的行为提出了限制,并且把这样一种限制看成是神的意见。这种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非常的流行,但是它无助于现代人去理解道德。并且从现实层面上来说,这种神律规定的东西引发的矛盾和灾难是很惊人的。假以上帝的名义去做非道德的事情,在人类史中非常常见,也异常残酷,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宣传他是依照上帝的指示去行事,你无法反驳一个人究竟是不是获得了神启,这是极度个人化的体验,外人无法验证。比如太平天国运动中,杨秀清装了两个月的哑巴,突然开头说他是上帝派来的,连洪秀全都无法否认。所以将道德归于上帝,从宗教的角度来说有其合理性。但是从哲学上来说,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思考它产生的那个基础。为什么杨秀清宣称他是上帝的代表我们就应该听他?我们是否要遵循这样一种无法验证的启示?即便是符合我的良心的行为,它也是也符合别人的良心吗?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哲学家们持续的对道德问题提出深入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是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第一人,他的老师柏拉图虽然也阐述过这个话题,但是相对来说,亚里士多德可能更具有条理性,他写的《伦理学》一书,一直被认为是古希腊伦理学的典范。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德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德性是理性活动的产物,由此完成了对德性的辩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是经由实践获得的,因而他倡导教育的作用。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之后,这种道德观受到了挑战,后来的哲学家虽然也强调社会对个人道德的影响,但是他们通常认为道德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比道德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要紧密的多。比如休谟,他就认为道德和个人的情感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他认为道德是由情感决定的。在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后,休谟得出了一个结论,理性不是人类行为的动机,而趣味(情感)则是欲望和意愿的源泉或动力。但是休谟的看法并没有解决我们刚刚所说的那个疑问,如果道德是基于个人情感?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判断哪个道德情感是道德的?哪个道德情感是非道德的?首先对此提出疑问的就是康德,康德为了反驳道德和情感的关系,提出了道德只能基于理性,并且道德只有通过理性观察才能够获得,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反驳。在康德那里,道德就有绝对价值的地位,它是一种义务,而不是目的。义务不受目的的约束。一个商店的老板,为了生意而讲诚信,在康德看来就不是道德行为,因为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假如这个老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人们之间不该相互欺骗,于是他不欺骗顾客,那么在康德看来,这才是道德。两件事情虽然从结果上看是一样的,都没有欺骗顾客,但是只有出于义务而非爱好(爱好是利益、欲望、情感等因素的集合)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换一句话说,在康德看来,我们做有道德的事情,不是为了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是我们有义务这么做。这就涉及到了康德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终极的善就是出于义务而行为的善,即实践理性的善。由此他得出了两个命题:一个人采取的义务的行为,它的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或者最终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行为发生时所遵循的原则。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看结果看过程。一个人行为的结果是好的,不代表他是有道德的;相反,只要他的行为是符合理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它是道德的行为。接着,康德又推出了一个命题,作为对之前两个命题的总结:所谓义务,就是尊重法则所产生的必要性,这就话比较绕,解释一下就是说:义务就是对法则的纯粹的、绝对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因为你害怕法则会惩罚你,不是你喜欢某部法律所以才尊重它,而是没有任何个人原因的,纯粹因为它们是理性的、排除了爱好之外的产物,所以我们尊重它。那么这样的一种排除了爱好的道德之举,只能存在于理性本身。那么这样一种道德观,我们刚刚说,它不考虑行为的结果。只要符合义务的行为,不必关心它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说,它有可能是可以伤害别人利益的。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究竟是不是道德的?康德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他说,很简单,我们想一想,所有人多这样做,世界会什么样子?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普遍法则,除非你也愿意这样一个法则成为一个大家普遍可以实行的法则,否则我们就不应该实施它。你喜欢奸淫?除非你愿意你的母亲、妻子、女儿也可以被奸淫,否则你就不应去做奸淫的行为,当然,在普遍法则中,康德依然强调,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不奸淫本身是对我或我的家人有利的,而是因为奸淫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康德把这样确立的规则称为绝对命令,它区别于假言命令,如果一个人,你必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做这件事情能够获得XXXX好处,那么这种命令就是假言。绝对命令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做它只是因为符合理性,而非为了得到什么。那么康德的这一推论,提到了道德两个与之前哲学家们不同的观点:一、道德是个人自律的产物,而得社会的影响,二、道德是普遍性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是受社会影响的产物是截然不同的,也不同于休谟的所谓的道德是由个人情感所决定的,甚至在康德学说中,道德和幸福也没有关系,我们做道德的事情,只是因为他道德,而不是其他。康德的这一要求肯定太苛刻的,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康德的道德观就是论心不论迹,你心有「罪恶」,行为再利他,给他人带来再多的利益,你也不是一个道德的人。人生那么短,而康德式的人又太累,我们终究是享乐的动物。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哲学派别,他们试图将享乐啊、利益啊、爱好啊,重新带到我们的道德观中,这个哲学派别就是功利主义,以边沁、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的最大不同就是功利主义重新考虑行为的结果,如果一个行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幸福的,那么在功利主义者看来,就是符合道德的,乃至这种道德可以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这就是功利主义原则,依据这样一个看法,道德就是增加人类幸福的行为。当然这些主要是边沁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为了增加社会的整体幸福,我们可以压迫一小部分人吗?比如古罗马的斗兽场,人们从奴隶和猛兽的厮杀中获得了巨大的快感,乃至这个快感超过了奴隶自身的痛苦?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道德的了吗?这是功利主义所面临的困境。穆勒对这样一个学说提出了新的定义,他写有一本书,叫《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这一学派的名字就源自这本书,在这本书里,穆勒提出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之间的区别,并认为高级快乐是可以培养的,高贵之人的行动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自己的幸福,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让每个人都感觉到幸福。那同样,除了功利主义,还有其他哲学家对康德的理论提出了批评,最具有典型性的一个人物就是尼采,当然尼采也批评功利主义。尼采喜欢古典主义,也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古典主义。在尼采看来,康德的所谓义务是奴仆们应该遵守的,而主人应该追求个人的超凡成就,这样一种超凡成就的追求,是有利于社会或人类总体发展的。因而他把康德的道德观称作奴隶道德。当然,我们知道,尼采是以破坏者的角色出现在我们的哲学史上的,因而我们很难从尼采的文章中总结出究竟什么是他所认为的合理道德观,除了那条「去寻求自己的价值」之外,我们很难再做出其他的总结。那尼采的这样一种批评者的姿态,它破坏了康德所建立的那个普遍的道德原则。「寻求自己的价值」如果可以看成是道德的话,那么那个统一的绝对道德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道德观,并不像康德所宣称的那样具有一个单一的道德法则。这就是所谓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可以区别为文化相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所谓的文化相对主义就是认为的确存在不同的(文化)道德观,而伦理相对主义则认为,存在的不同道德观都是正确的。萨特继承了尼采的这样的观点,在萨特看来,没有什么统一的道德原则存在,有的只是个人的选择,不过与尼采不同之处在于,萨特认为我们的选择,不要只出于个人的目的,而应该为了社会的总体利益进行选择。「人除了自己所创造的那样,什么也不是」,这句话几乎是尼采观点的翻版,但是接下来萨特说:「当我们说对自己负责时,不是说对自己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人类负责」,我的行动反应我的道德,而不是我的道德规定我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存在主义,自己为自己选择,自己为自己造就。·
伦理学是哲学这个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道德哲学。主要是关注道德,善恶,德性,公正,正义,权利,平等等等方面。如今很多电视或者节目都冠上了伦理二字,其实这只是很浅显的理解,也只是伦理二字的某一个方面而已。伦理学还是以哲学思想和思维为基础的。作为学科来说,有属于自己关注的问题和研究体系,基本上还是用哲学语言在解释问题。
探索人类快乐的本质,分析在何种状态下,人类会获得或失去快乐,并说明在行为与思想上该如何去做,才能变得快乐或者避免不幸。虽然其他美好的事物也被认可为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像是财富、健康、友谊与生活在公正的社会中,但原则上还是强调以培养道德与心智上的善行为主。
身边有研究伦理学的,个人了解不深,但初步感觉是伦理学的基点是建立在人是生来高尚的,至少比其他物种在本质上是不同并且高尚的,然后再去讨论高尚的人类应有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且爱钻研细节和悖论。
伦理学是一种具有很大的效用和令人愉快的科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处留心皆学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