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残疾人专访后的繁体字怎么写写

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
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
学习啦【创业故事】 编辑:弘达
  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看看那些残疾人创业者的故事,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一:
  85后小伙身残志坚开微店创业 做微商自食其力拥抱幸福
  他是一名&85&后大男孩儿,阳光,爱笑,喜欢自拍;他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只能靠板凳和轮椅行走;他还是一名坚强、乐观的父亲,凭借着一双巧手和辛勤的付出,开起了微店,自食其力地养育着3岁的女儿。他叫赵海利,今年26岁。
  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库尔勒市香梨大道华誉怡景苑小区附近的一户出租屋内,见到了赵海利,他正用剪刀细心地剪着一幅&羊&,一旁,3岁的女儿彩依乖巧地依偎在父亲身旁。
  &今年是羊年,这些羊像比较受欢迎,所以就多剪些。&赵海利边说,边用手机浏览微店上的客户订单记录。
  一起来看这位80后小伙身残志坚的励志创业故事
  身残志坚 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赵海利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2010年跟随父母来到新疆库尔勒靠打工为生,一出生他就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停止发育,自此他只能依靠板凳和轮椅行走。虽然没有一对健康、可以正常行走的腿,但他却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十字绣、串珠、剪纸样样拿手。
  &从记事时起,我就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特别是走出家门,许多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我时,我心里特别难受,是制作这些小手工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也慢慢有自信了。&赵海利说,2008年起,他开始接触剪纸,并被剪纸多样的形态所吸引。
  于是,赵海利买来剪刀、刻刀等剪纸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书本上所教的,开始自学起剪纸来。
  &剪纸是一项技术活,剪重了会剪成豁口,整叠纸就会报废。剪纸也是一个细致活,复杂一点的要剪一个晚上。&赵海利说,渐渐地,从最初简单的&囍&、&福&,到现在的雷锋、《红楼梦》中等人物造型,自己的剪纸水平也日趋成熟。
  &你瞧,这个喜羊羊、灰太狼是给我女儿剪的;这些福字、喜字是送给亲朋好友的。&当天,赵海利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剪纸作品,虽然每幅作品造型各异,但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赵海利说,多年来,他的手因为剪纸纸没少受伤,每次受伤出血,他都只是简单挤一挤、擦一擦,然后继续剪。
  除了剪纸,赵海利还喜欢十字绣、串珠等手工制作,白天,他在外打工,晚上,他就在灯下忙碌着制作手工。&是这些手工作品,让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渐渐变得自信起来。&赵海利说。
  开微店自食其力 盼女儿快乐成长
  2009年,赵海利邂逅了美丽的爱情,残疾姑娘张营营被他身上那种乐观、坚强所吸引,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2012年3月,女儿赵彩依的到来更是给这个小家增添了无限欢声笑语。
  日子就这样在静默中流淌,很快,日常的柴米油盐将最初的浪漫和美好打磨殆尽,2014年初,不堪忍受贫困生活的妻子最终还是撇下赵海利走了,抚养女儿的担子全部落在了赵海利一个人身上。
  面对着年迈的父母和可爱的女儿,赵海利将失去爱人的痛苦默默埋在心底,他开始想着如何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何凭自己的能力把女儿抚养长大。
  &去年12月份,一个老师建议我开一家微店,说可以把剪纸、首饰都放在网上卖,非常方便。&赵海利说,经过一阵摸索和学习,日,他在微信上的小店&创意手工坊&终于开张了。
  各种形态的手工剪纸、串珠首饰和十字绣,打开&创意手工坊&的浏览网页,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十分公道。
  &店开张时间不久,生意并不太好。&赵海利羞涩的说,为了增加点击量,他一有时间就琢磨着如何丰富剪纸种类和首饰的编织花样。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对于赵海利来说更是如此。
  赵海利在网店上承诺,凡是购买商品的顾客均免费送货上门,于是,晚上,他在灯下剪纸、编织首饰,白天,就骑着三轮电动车穿梭在梨城的大街小巷,风雪无阻。
  &有的顾客不知道我是残疾人,见面时才知道,都特别感动。&赵海利说,让他特别欣慰的是,一些顾客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主动帮他宣传网店,并成为了朋友。
  顾客张庆雯说:&海利身上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大家都特别乐意去帮助他。&
  &小赵这孩子是个热心肠,平日里用他的车,让他帮个忙什么的,他都特别积极。&赵海利的邻居祝红英大姐说。
  库尔勒市爱心互助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郑立峰得知赵海利的情况后,一直积极奔走,为他找合适的工作。
  谈及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时,赵海利说,因为剪纸、手工编织等手艺让他收获了自信,今后,他还会继续不断学习,创新花样,将&创意手工坊&努力经营好,通过自己的手艺,让父母和女儿生活得更好,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人。
  &我的父母都快六十了,还在打工,为了我他们付出了太多,我希望通过我的双手让他们过上舒心的生活。&赵海利说。
  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二:
  一个残疾人的伟大创业故事
  看着针管的药剂逐渐注入体内,郑卫宁松开了紧捏的拳头,缓缓地呼了口气:又活过了一天。
  一件灰色的外套,一头花白的短发,一脸矍铄的神色,除了身下的轮椅,这个59岁的湖北老汉并无特别之处。但事实上他每天都在跟死神抢时间。
  郑卫宁天生罹患重度血友病,凝血因子含量过低导致身体随时可能大量出血,59年来他依靠定期输血维持着生命。命运让他无法不淡看死亡,而他倔强活着的理由,是他创立15年的残友集团和旗下3000多个残疾人兄弟。
  新的活法
  &我没那么伟大,只是想给自己换个全新的活法。&郑卫宁向《商界》记者如实地回忆自己创业的初衷。
  1991年,国内大规模爆发血液交叉感染,为了确保血源安全,郑卫宁举家从湖北搬迁到当时唯一实行义务献血的深圳。然而,陌生的环境让他陷入了一种自我嫌弃的抑郁当中:往日熟悉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妻女忙着各自的工作与学习,加上母亲去世,他开始质疑起自己的生存价值来,在最低落时甚至尝试自杀。&自己就是个累赘,活着有什么意义?&
  1998年的一个晚上,郑卫宁将妻子哄睡后,独自来到阳台。掏烟点上狠狠吸了几口后,他扶着栏杆颤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准备翻身跃下,让自己彻底解脱。正当他努力将腿抬上栏杆时,衣角突然被人紧紧拉住,泪流满面的妻子从背后牢牢地抱住了他。
  聪明的妻子早已发现郑卫宁的异常,并一直跟随其后。看着哭得不成人形的妻子,郑卫宁彻底爆发了:&我就是个废人!你让我去死好了!&
  &你死了我和女儿怎么办?要死的话,我们一起跳!&激动的妻子狠狠给了他一耳光。
  是啊,自己死了,妻女怎么办?&我也不想这样赖活着啊!&郑卫宁瘫坐在地上绝望地嘶吼。
  为了防止郑卫宁继续犯傻,妻子第二天买了台电脑供他上网解闷,并和他约定:只要不再轻生,做什么都行。不到生命的绝境,便无法体会那种无助的悲凉感,以及对于希望的极度渴求,哪怕只有一点点。
  妻子买来的电脑,改变了郑卫宁的人生。他通过互联网帮助另一位残疾人找到了急需的资料,当收到对方特意寄来的感谢信后,他的内心第一次有了波动:原来自己还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让郑卫宁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这种对办公地点、身体素质几乎零要求的工作方式,似乎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同时更能让自己摆脱无所事事的颓废,换种新的活法。
  1999年,郑卫宁找到刘勇、麦健强等4名&有电脑技术&的残疾人,成立了残友公司,创立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尽管设计简陋,但这个涵盖残疾人病情交流、生活互动等多个版块的网站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圈内走红,不到一年时间,就创下全球残疾人福利网站点击率最高的纪录。而作为带头人的郑卫宁,也被无数残疾人网友尊称为&大哥&。
  &大哥&是什么概念?
  军区大院出生的郑卫宁,生性豪爽耿直。母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30万元现金和两套房子。他将房子拿出来当&公司&,客厅办公,卧室供大家住宿,除了工资之外,他还承担了大家的生活开销。一些残疾人慕名投奔而来,他也从不拒绝。
  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用双肘撑着两个小板凳,前来投靠残友,郑卫宁送了他一辆轮椅作为见面礼,并捏着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到:&从现在起,这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大哥,有任何困难尽管找我。&
  这个自小因为残疾被父母遗弃,一直借助小凳子爬行的青年,再也抑制不住激动,扑向郑卫宁怀中大哭起来。
  当狼的资本
  2000年,一家公司希望以1000万元收购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但遭到郑卫宁的反对:&他们想用自己的团队,意味着我们要解散,这肯定不可能。&尽管合作不成功,但郑卫宁从中发现了网站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业务。然而,这条看似一片光明的出路,却泼了郑卫宁一盆冷水。
  创业初期,郑卫宁跟客户洽谈业务时,对方一看到合作对象竟然是一群残疾人,大多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有时甚至是一种明显的鄙薄。
  一次,上海一家原本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公司前来考察残友,发现残友员工全是残疾人后,态度立刻改变,对郑卫宁撂下话:&我们可不是慈善公司!&在随后的谈判中,除了不断质疑残友的开发实力外,对方还把原本已经谈好的30万元价格压到6万元,意在让郑卫宁自行放弃合作。
  谈判桌上,面对对方轻蔑的脸色和侮辱性的价格,郑卫宁一言不发,他压抑住想给对方一拳的冲动,紧捏着拳头转身回到办公室。员工们随即围了过来,气愤难当地说:&大哥,我们不做了!&&大哥,我们不能受这个气!&
  但郑卫宁却冷静下来,在思考良久后,他咬了咬牙:&接!&原因无他,此时的残友没有太多选择,这个行业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放弃,很难再找到下一单。而郑卫宁也想证明残疾人并不比健全人差。
  此后,残友开始以难以置信的低价,如饿狼一般在市场上疯狂抢夺订单,这招来了业界同行的非议乃至仇视。一些同行为了抵制残友夺回订单,甚至在客户面前拿残疾人说事。这让郑卫宁愤慨不已:&我随时都会死,命都不要了,还在意其他人看法?!&
  一次在出差北京洽谈业务时,郑卫宁刚抵达酒店,突然出现了尿血症状,吓得跟他一起出差的员工连忙背着他往医院跑。谁知,他们找了两三家医院,都没有医生敢为他注射自带的救命针剂。
  看着逐渐失去知觉的郑卫宁,几近崩溃的员工在凌晨两点多拨通了深圳义工联的电话,让他们火速联系北京的义工,以便能为郑卫宁用药。当义工护士在一个小时后匆匆赶到酒店时,郑卫宁已经两手冰凉面无血色。所幸的是,一针药剂几乎在最后一刻,把郑卫宁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命气质,后来逐渐成了残友的一种企业文化。比如,2007年残友向CMMI认证发起冲击。
  CMMI类似于传统行业的ISO认证,代表着软件企业的开发品质和成熟程度,通过的等级越高,在行业地位也就越权威。在当时深圳数百家软件开发公司中,只有十几家拥有这一资格。
  而其认证过程也极其困难。一款软件要抽取100个功能点进行考察,每个点由两三个员工共同完成,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就全盘皆输。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考察员工的能力之外,更要考核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考试将全程保密,除了监测官外,没人知道是谁或者哪个环节出错,这给了对公司不满的人故意出错的机会。
  尽管如此,郑卫宁仍然决定背水一战。他拿出当时残友几乎全部的现金流35万美元,报名参加了认证考试。随后在一次午饭时间,他在食堂将参与测试的人员组织起来,挥起拳头大声吼到:&公司是我们的家,有了认证才能过得更好,谁要是出了错,大家都会卷铺盖走人!&
  郑卫宁的话直戳了大家的痛点。在场的员工们先是一怔,缓过神来后开始纷纷表达决心。对于从小受到歧视的残疾人员工来说,最在意的并非经济利益,而是个人存在的价值。健全人失败了换份工作就可重新再来,而他们如果失败了,残友倒下了,就只能回到原先毫无意义的潦倒生活中。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测试,残友最终通过了CMMI五级认证,这使得残友不仅能为华为、中广核等大型集团提供软件外包服务,还获得了来自微软、IBM等全球巨头递来的橄榄枝。
  更大的责任
  获得权威认证的残友,在郑卫宁的低价策略下,很快占据了深圳大半的软件开发市场。而在残疾人群中,残友也成了一棵可以遮风避雨的大树,这一度让郑卫宁非常头痛。
  残友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在前来投奔的残疾人中,很多没有软件技术的残疾人,并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反而会成为负担。但郑卫宁又狠不下心来拒绝:&抛弃他们就意味着推他们去死,你敢做么?&
  怎么办?
  在2010年的达沃斯论坛上,郑卫宁在会场看到了中国电商教父马云。这种机会岂能错过?他主动上前和马云打招呼,并刻意聊起残疾人就业难,希望得到平台改变命运。然而,面对郑卫宁突如其来的&搭讪&,马云并没有接招。
  郑卫宁急了:&我们不像那些残疾人组织那么官僚!我们不要钱!阿里云服务里面有近3万个职位,给我们60个总可以吧?我来安排人,干得好你就用,干不好你就把他们咔嚓了!&他的一席话让马云笑了起来,觉得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有点意思,随即派人跟残友进行业务对接。
  后来,双方在残友珠海分公司开了培训班,由马云派人前来指导和考核,并约定如果60人全部过关就给名额。为了能拿下这个机会,郑卫宁特地组织了一批重残患者,再逐一亲自挑选,并租下一间教室日夜兼程地给他们灌输电子商务以及客服培训,直到正式通过阿里巴巴的考核,获得了来之不易的60个名额。
  初次合作成功后,残友和阿里巴巴很快开启&百城万人就业&计划,由淘宝提供200个端口给残疾人做电商客服,而残友除了安置合适人选为淘宝服务外,还由各地分公司提供当地的特产,诸如新疆分公司的葡萄干、海南分公司的椰子糖等产品,自己在淘宝开设官方网店,让残疾人担当客服,以此改变他们的生活。
  电子商务为郑卫宁打开了一道门。在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基础上,他组织残友进一步和多家公司开展电商合作,以对方出资,自己出人的方式创建公司,再按比例进行利润分成。
  2011年,残友集团解决了300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旗下全资子公司以及合资公司的总体营收达到1.2亿元。
  去郑卫宁化
  在残友集团3000多员工眼里,&郑大哥&就是公司的宗教领袖。
  当年坚持做软件、制定公司制度、做电商都是由郑卫宁一句话说了算。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残友发展成了拥有32家社会企业和11家社会组织的大集团。
  如果说郑卫宁还有一丝顾虑的话,那就是如果自己突然去世,残友怎么办?
  2009年,郑卫宁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并将自己所持有的32家企业全部股权捐给基金会,使基金会成为残友集团的最大股东。基金会由公司11位高层把控,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必须投票表决。
  在这一架构下,社会企业获得完整独立的公司身份和竞争力,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照顾残疾员工的日常生活,这让社会企业无需负担残疾员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参与行业竞争,而其创造的利润上缴给基金会,再由基金会反哺社会组织。
  这一架构的成立,意味着以后所有决策都将由基金会拍板,残友将逐渐淡化&郑卫宁&痕迹。为了表明自己退出的决心,郑卫宁还从残友总部的办公室搬离出来,甚至连自己的出差费用都必须由基金会签字才能报账。
  这一年,在基金会秘书长刘海军的陪同下,郑卫宁找到律师做遗嘱见证:&以后我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残疾人事业,不是由家人来继承。&
  郑卫宁疯了吧!很多朋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找到他,希望他能收回意见,将财产交给女儿管理,&至少留一部分当作嫁妆&。但郑卫宁偏不。&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她可以不靠我的钱来生活,这些财产可以使很多残疾人活得快乐而有尊严。&
  创建残友集团至今,郑卫宁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作当中,而忽略了那个曾经哀求他要活下去,创业时为他和团队做夜宵,在他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 2013年,郑卫宁的妻子因为抑郁症发作跳楼自杀。这一打击让他久久无法恢复过来:&当初自己只想到工作,而忽略了她的感受,是我对不起她。&
  妻子去世后,害怕触景生情的郑卫宁从家里搬到公司,三个多月后才鼓起勇气回家收拾遗物。整理财产时,郑卫宁发现自己一共有22万元存款,再加上一套200多平米的住宅。这就是&大哥&如今的全部身家。
本文已影响 人
[残疾人创业者事迹采访]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621029人看了觉得好
862人看了觉得好
787人看了觉得好
【创业故事】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中国残疾人》――人道中国?理事长访谈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郭玉强:制度为基&多方借力
顶&&&&&&&&★★★★★
《中国残疾人》――人道中国?理事长访谈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18:33
&&& 没有提纲,没有材料,郭玉强理事长就这样坐在我们面前接受访谈。说实话,刚开始我们还担心他会有点准备不足,但一聊起来才发现,残联的事全都装在他的心里。来到残联26年,担任理事长13年,郭理说,自己这大半辈子都放在了残联,是残联给了他一片可供施展的空间,也是残联成就了他的今天。也许有人会觉得,在一个岗位待这么久挺吃亏,但用郭理的话讲,人生就这么几十年,只要做了该做的事,自己能被残疾人认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充实?
&&& 对残疾人的感情是一种内动力
&&&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作为残联的理事长,同时也是残疾人家属,这样的身份对您有怎样的影响,对您从事残疾人工作又有哪些影响?
&&& 郭玉强:我是农村孩子,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兄弟姐妹有5个人,其中我的二哥三哥都是残疾人。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落后的山区,家里有两个残疾人那种苦和痛是可想而知的,看着家里的困境,我自己也很不是滋味。我是学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家乡的初中当了5年中学老师,后来又在团市委工作过一段时间。1990年市残联成立,我被选调到残联。说实话,那个时候残联不行,残联没有地位,残疾人更没有地位,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残联不是个很好的单位。但是我想到家中的这种情况,还是决定来残联了。因为我觉得到残联以后,我就能多了解点政策,这样对我的家人可能会帮上忙。现在看,身为残疾人的家属在残联工作这种感情确实是不一样,这是一种内动力。我来残联后,是先从最基层的科员干起,2002年的时候我来到了理事长的岗位上。我对残疾人有感情,我又有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加上中间我又在中国残联借调过一段时间,在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上都得到了提高,这就让我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踏踏实实地把残疾人工作做好,毕竟,我把残疾人工作做好了,我的家人也会受益。
&&& 制度保障让残疾人有尊严
&&& 记者:算下来,您担任理事长已经有13年了,你是否还记得刚刚上任时市残联的情况如何?您又是怎样把工作开展起来的?
&&& 郭玉强:我刚到残联时,残联的情况并不好。因为我们商洛市本身就在陕西全省10个市里比较落后,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就更大了。那个时候的残联工作也是星星点点的,不成体系,很多同志的信心不足,工作起来也没有动力。看见这么一种情况,我就想要把残联工作做起来,第一件事就要打基础。而打基础最首要的是残联要有一个自己的“窝”。那个时候中国残联有一个项目是为国定贫困县提供资金,再由省市配套建立县级综合服务中心。我当时就想既然工作基础在县一级,要先把他们武装起来,这样残联干部才有力量去工作。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遇,先在商洛7个县里把综合服务中心建立起来。这房子一建起来,其他部门看你的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残联也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窝”。接下来,我就开始解决队伍问题,我当时想,在残联工作,这里必须要找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人。县级残联换届时,我就一个县、一个县做工作,去找县委书记、组织部长,请他们把人配到位,并且从各方面想办法,争取给每个县残联配备一辆车。有人、有车、有房,这样硬件一到位,残联在县级机关的地位马上就提升起来。
&&& 基础打牢了,就要开展工作。当时我最先着手的是一些像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训之类的康复项目,但这些项目都比较小,做一年受益的残疾人就是一两千人,而我们商洛的残疾人有16.7万,像这么一年到头忙个不停,最后服务的残疾人很有限。在平时下乡慰问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商洛还有很多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并且没有劳动能力,他们这个群体最困难也最需要保障。看到这些情况,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通过某项制度或者政策来覆盖更多的残疾人?当时正赶上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上级要求各县市也要出台相关意见。我们就借着这个机遇,在我们的商南县首先试点了残疾人生活补贴这个政策,给一级残疾每人每月补贴50元,二级残疾每人每月补贴30元,这样一来就使重度残疾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在商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后,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这项政策推向全市,在全市建立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
&&& 说实话,当时能把这项政策建立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商洛太穷,财政没有钱,这个制度一建立就要财政拿出几百万,压力很大。所以要把这项政策推广开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是我们的常务副市长分管残联工作,市政府先是在商南县开现场会,请财政、民政等多个部门现场参观。然后在我们的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上也对这项政策进行了讨论,市人大在视察中也对这项制度进行了关注,这方方面的组合拳一打,这项制度就逐渐在全市推广开了。这项生活补贴看起来不多,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但在我们农村却能把残疾人油盐酱醋的问题给解决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让残疾人有了尊严,可以说这个制度确实惠及了不少残疾人,同时也提升了市县两级残联在社会上的影响。
&&& 社会化运作把服务做到家
&&&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商洛在制度保障层面所做的探索,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商洛市又进行了哪些创新?
&&& 郭玉强:残联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为残疾人做好服务,所以在给残疾人提供政策保障之外,我们残联在服务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做服务首先要有机构,我们这里的服务机构主要依托的是市残联的综合服务中心。为了建这所服务中心,我们也费了不少的气力,从2005年起,我们是多方“化缘”,筹备了3年多时间才把这栋大楼建起来。楼盖起来了,就该考虑服务了,但做服务,到底要咋服务?残联就这么十来个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于是,我就想到能不能尝试通过社会组织民营机构,来办这个残疾人服务设施?通过调研,我们最终决定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将民营服务机构引入到我们的综合服务中心。那个时候,我先是到西安去考察了“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考察之后,把它从西安引进,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他们使用,这完全属于公益性质。其次,我们将一所就业培训机构引入到服务中心,对他们采取市场化管理,收取相应的租金,以此来维持大楼的运行费用;而像一些假肢适配、听力检测机构,我们则采取租金减半的方式提供一定的优惠,使他们有条件继续做好做强。
&&& 说起来,当时决定将社会组织引入到残疾人服务设施时,我们残联内部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很多同志认为像辅具适配、托养康复之类的事情,就应该是残联自己的事情,让残联自己来做。但是之前的一些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靠我们自己大包大揽,最后的效果并不一定好。比方说,我们残联之前曾经办过一所盲人按摩中心,人力、物力都投入了不少,但最后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甚至不如一些盲人自己办的按摩机构。正是这样的教训让我开始思考到底啥是“市场经济”,啥是“社会化运作”?其实说到底,我们只是将综合服务中心做成了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台,让入住的民间机构完全按照自己的管理规范去运行,我们残联只需按照相关政策对这些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把残疾人服务好了,我们自己也省了心,民营机构社会组织也得到了发展,可以说是实现了多方共赢。
&&& 记者:您认为今后的残联工作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 郭玉强:我想第一个还是要加强制度保障方面的建设,现在我们正在推进康复项目报销的实现,将假肢装配,辅助器具适配,脑瘫康复,聋儿语训等康复项目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来报销。就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特殊人群的康复报销问题在全国做得比较少,虽然上级已经有了相关政策,但执行起来很难,特别是新农合这一块卡得很严很死。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上面的政策吃透,把各县的情况掌握清楚,然后再和卫生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先将残疾儿童康复报销这一块拿下来。
&&& 其次,我们想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开拓一些新的制度,我们正在考虑对卧床不起的重度残疾人需要的辅助器具,包括活动床、轮椅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器具进行补贴,每人大约补贴3000元,这样就能使他们本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 另外,我们还会在残疾人创业这一块多投入一点,我们正在考虑通过推广电商培训,帮助残疾人在家就业。商洛这个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残疾人主要集中在农村,如果能与电商结合,对他们就业创业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当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还会到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地方去考察,再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 记者:您在残联这么多年,如果让您对自己做一个评价,您会怎么说?
&&& 郭玉强:在残联这么多年,酸甜苦辣都有。我觉得只要是认准的事,执着地干,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行了。没有一种执着,没有一种担当,肯定干不出一番事来。我觉得自己平时挺“拧”的,平时工作免不了会得罪人,但还是那句话,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我是农村人,我能做到现在这个岗位上,我知足了。我在残联做了一些事情,我对得起我的那些残疾人朋友,我也对得起我的两个哥。
&&& 我觉得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拧”,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残联是弱势部门,但是残联干部必须做强势人,残联干部走出去就要是个汉子,必须有一种劲头,拿你的工作,拿你的本事,拿你的成绩赢得政府对你的重视,赢得社会对你的认可,赢得残疾人对你的信赖,这一点必须做到。
文章录入:xuanwen&&&&责任编辑:xuanwe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字体: 】【】【】【】【】【】
最 新 图 文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建设维护:商洛市残联信息中心&&&E-mail:&&
&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