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0和从0到1 速度变化各不相同同吗?

运动一:运动员百米起跑加速,速度从0到10m/s用时1s运动二:摩托车启动,速度从0到20m/s用时4s运动三:汽车刹车,速度从30m/s减到15m/s用时3s请问:(1)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比较三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小(2)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比较三个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3)做个统一规定,物体运动的初始速度用v0表示,末速度用vt表示,时间用t表示,写出你在上两问中判断时所用的表达式.
(1) △v=vt-v010-0=10m/s20-0=20m/s15-30=-15m/s(2)△v/△t10/1=10m/s^210/4=2.5m/s^2-15/3=-5m/s^2(3))△v/△t=(vt-v0)/t
第二小问的第二小题是不是错了,应该是20/4=5m/s^2
对不起,我眼看错了,你的对
恭喜你,完全掌握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运动一快了10m/s运动二快了20m/s运动三慢了15m/s所以运动二变化最大(2)见(3)(3)比较速度变化快慢是要看加速度的,加速度=(vt-v0)/t,得出来的数值大,速度变化就快(这里注意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计算的话你应该能自己解决吧,);至于(1)是用vt-v0判断的。加速度如果是负数,就算数值再大变化也...
我已经看过有人和你一起回答了,我就不参与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解:(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a===7.2×1011 m/s2由图象可以知,物体在末开始做减速运动,至时速度减至0,故物体第一次速度最大时发生在末,即:当物体通过距离S=at2=×7.2×1011×()2m=0.04m时,物体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vmax=at=7.2×1011×()m/s=2.4×105m/s(2)F-t图象可知,物体在末速度为0,在接着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反方向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1.2×105m/s所以在一个周期内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
(3)物体在t=0至t=2T/3期间运动的正方向位移为S1=×2.4×105×=0.08 m物体在t=2T/3至t=T期间运动的负方向位移大小为S2=×1.2×105×=0.02 m物体在t=0至t=T期间运动的位移S3=S1-S2=0.06 m根据物体运动的周期性(见图)物体在t=0至t=2T期间运动的位移S4=2S3=0.12m物体还有0.03m的距离,根据S=at2≈0.29×10-6s所以物体运动位移15厘米的时间为t总=2T+△t=2.29×10-6s(4)物体运动15厘米位移大小时的速度v=a△t==根据动能定理,力F在15厘米位移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J=0.216J答:(1)通过0.04m时速度达到最大2.4×105m/s(2)v-t图象如图所示(3)物体运动位移15厘米所需时间为2.29×10-6s(4)物体运动位移15厘米力F做功为0.216J.分析:解:(1)物体有前内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接着内做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为0,在接着内做反方向的相同加速度大小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后一个又做相同加速度大小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为0;由此分析一个周期内速度最大时刻为,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便可;(2)由(1)求出的正向最大速度,同理可以计算负方向的最大速度,根据加速度一定绘出图象即可;(3)根据物体运动的周期性求解,求出每个周期物体运动的位移,再根据周期性求解即可;(4)求出物体在运动至15厘米处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以求动能的变化而求力F做的功.点评:本题物体受到周期性变化的力作用,运动过程比较复杂,如画v-t图象分析,形象直观,简单明了.这也物理常用的方法.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一个质量m=1.0×10-3kg,边长L=0.1m的正方形线圈,电阻R=1Ω,从h1=5cm的高处静止下落,然后进入一个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当线圈刚进入磁场时,正好做匀速运动.如果线圈的下边通过磁场所经历的时间△t=0.2s,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T;磁场区域的高度h2=0.25m&(g取10m/s2)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坐标系xOy,在y轴及左侧均无电场,右侧有斜向上与竖直方向成角的匀强电场,在坐标原点O处,系一长度L=O.3m的绝缘细线,细线的另一端拴一个质量m=1.0×10-3kg、电荷量q=×10-8C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当小球静止时,小球与悬点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g=10m/s2,则:(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是多大?(2)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能沿逆时针方向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那么,小球的初速度至少要多大?(3)如果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N,那么,小球沿逆时针方向能够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的圈数最多是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长L=1m的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间距d=0.08m,一个质量m=1.0×10-6kg、电荷量为q=-1.0×10-8C的带电小油滴,从两板左侧正央位置,以水平速度v0=10m/s射入,重力加速度g=m/s2.问:(1)小油滴能否从两金属板间射出?(2)若能,请计算射出时的偏转距离、速度偏向角;若不能,则在A、B两极板上加电压UAB满足什么条件,小油滴才能从两平行金属板间射出?
科目:高中物理
一个质量m=1.0×10-11千克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F0=7.2牛,T=1×10-6秒.则:(1)该物体在t=0至t=T期间,通过多少距离时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少?(2)请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绘出该物体在t=0至t=4T/3期间的v-t图象.(3)该物体运动位移大小等于15厘米,需要的时间为多少?(4)该物体在运动位移大小等于15厘米过程中,水平力F对物体做功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17分)一个质量m=1.0×10-11千克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F0=7.2牛,T=1×10-6秒。则:(1)该物体在t=0至t= T期间,通过多少距离时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少?(2)请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绘出该物体在t=0至t= 4T/3期间的v―t图象。(3)该物体运动位移大小等于15厘米,需要的时间为多少?(4)该物体在运动位移大小等于15厘米过程中,水平力F对物体做功多少?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 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表示反应速率? &&&&&&& (填能或不能).若能,其反应速率为 &&& _____&&&&& ;若不能,则其原因为 && _________&&&&&&&&&&&&&&& ;(3)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此时v 正 (B)与v 逆 (C)的等量关系是 &&&&&&&&&& 。
2C;不能;无体积,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 2v 正 (B)=v 逆 (C)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 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小车消耗的机械能 相等(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吗?为什么?
(1)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很多,本实验中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来说明当物体所受阻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发生变化;但当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也不会变化;
(3)因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时力突然消失,小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如果下滑的高度相同,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等,小车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其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平衡力时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该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是不正确的;比如: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速度不变,受到了阻力作用,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3)根据机械能转化的情况知:当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时,其重力势能不同,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不同,速度就不同,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会做匀速度直线运动,最终的速度不同.
故答案为:
(1)速度;相等;
(2)不正确;举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速度不变,受到了阻力作用,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不同;小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会以原来的速度恒定不变地运动下去,开始的速度不同,最终的速度也会不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不相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