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上物理十一 十二复习提纲及...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滑轮1、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 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W有用=G物h物。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总= F绳S绳。机械效率η=W有/W总=G物h物/F绳S绳。在动滑轮和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 ,h物=10m,t=40s,F绳=2500N。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正确解法:(1)W有=G物h物=×104J;(2)W总=F绳S绳=F×2h物=J=5×104J,P=W/t=5×104J/40s=1.25×103W;(3)η=W有/W总=4×104J/5×104J=80%。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我们的目的恰好也是让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就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有做功可以这样计算:W有用=fL。特别强调此时的有用功不是W有=G物h物。总功就是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乘积。即W总=F绳S绳。所以机械效率η=W有/W总=fL/F绳S绳。此题我们读题不难知道f=9N,h物=0.2m ,F绳=4N。另外从图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n=3;正确解法:(1)S绳=nh物=3×0.2m=0.6m(2)W有=fL=9N×0.2m=1.8J(3)η=W有/W总=fL/F绳S绳=1.8J/(4N×0.6m)=75%二、斜面例3、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难点突破: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斜面也不例外。我们使用斜面推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图中S=10mh=4m。不管我们使用斜面做了多少功,我们的目的只是把物体提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实际上就是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提的力和物体被提高高度的乘积,即W有用=G物h物。因物体和斜面之间有磨擦,我们在推物体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力做100J的功。这个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因此我们叫它额外功。额外功等于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f与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即W额外=fL。推力F和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就是总功了。即W总=F推S斜面长。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即W总=W有用+W额外。一般我们用L表示斜面的长,h表示斜面的高,f表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G表示物重,F表示沿斜面向上推(拉)物体的力。则机械效率η=W有/W总=G物h物/FL= G物h物/( G物h物+FL)。此题中,已知斜面的长L=10m,斜面的高h=4m,物重G=100N,W额外=100J。求W有用、斜面机械效率η、推力F。正确解法:(1)W有用=G物h物=100N×4m=400J ;(2)W总=W有用+W额外=400J+100J=500J, η=W有/W总=400J/500J= 80%;(3)F推=W总L斜面长=500J/10m=50N。三、杠杆例4.用一个杠杆来提升重物。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重600N,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是210N,物体被提升20cm。求:(l)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2)人做了多少总功;(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4)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难点突破:根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可知动力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即S=20cm×3=60cm=0.6m。我们的目的是把重物提升20cm,因此,和使用竖直滑轮、斜面提升重物一样,我们做的有作功应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即W有用=G物h物。人做的总功等于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乘以动力移动的距离,即W总=FS。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W额外=W总W有用),所以要先求有用功。杠杆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即η=W有/W总=G物h物/(F动力S动力移动)。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S动力移动=0.6m,G物=600N,F动力=210N, h物=20cm.我们要求: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S动力移动、人做的总功W总、人做的额外功W额外、杠杆的机械效率η。正确解法:(1)物体上升高度h=20cm=0.2m,动力移动距离:S动力移动=3h=3×0.2m=0.6m;(2)人做的总功:W总=FS=210N×0.6m=126J;(3)W有用=G物h物=600N×0.2m=120J,W额=W总-W额=126J-120J=6J;&(4)η=W有/W总=120J/126J=95.2%。
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样,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a.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做功越快b.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c.如果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就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说明:①式有极大的用处,但由于书本没出现,被绝大多数同学忽视,它的含义是某力F产生的功率P等于力F与F的速度V的乘积。4、单位:瓦特,简称瓦,W 常用单位 kW 1kW=1000W1w=1J/s ,表示1秒钟内所做的功为1J。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杠杆:杠杆知识点:1、能找出支点,会根据力来画力臂,也能根据力臂来画出力。2、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3、会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知识点 |
初中英语: |
中学生必看书目:
您当前所在位置:
苏教版初三上学期物理第十一章知识点精编
初三上学期物理第十一章知识点参考: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苏教版初三上学期物理第十一章知识点精编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上学期物理第十一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微信 公众平台 :二维码扫一扫 热点资讯全知道微信账号:zk51edu
QQ群:关注精品学习网初中生频道新浪微博
@精品中考生频道
频道相关推荐
【中考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初中生学习资料库
物理知识点最新更新
学习在线查询工具苏教版九年级全物理练习题汇总【学年】
所属: | 物理
责编:SarahDeng
更新: 11:30:46
点击:1419次
简介:下面是学年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的同步练习题汇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提高物理成绩!
最新同类汇编资料
推荐汇编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