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化学提纲?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热门栏目推荐:
&& 资料列表
化学&C&资料筛选
来源学校:
共约:84700条
[ID:5487659]
教材:>>>>
(<font id="f)
[ID:5487642]
教材:>>>>
(<font id="f)
[ID:5486672]
教材:>>>>>>
(<font id="f)
[ID:5486968]
教材:>>>>>>
(<font id="f)
[ID:5486974]
教材:>>>>>>
(<font id="f)
[ID:5486976]
教材:>>>>>>
(<font id="f)
[ID:5487598]
教材:>>>>>>
(<font id="f)
[ID:5487593]
教材:>>>>>>
(<font id="f)
[ID:5487573]
教材:>>>>>>
(<font id="f)
[ID:5487566]
教材:>>>>>>
(<font id="f)
[ID:5487579]
教材:>>>>>>
(<font id="f)
[ID:5487570]
教材:>>>>>>
(<font id="f)
[ID:5487419]
教材:>>>>
(<font id="f)
[ID:5487093]
教材:>>>>
(<font id="f)
[ID:5487079]
教材:>>>>
(<font id="f)
[ID:5486966]
教材:>>>>>>
(<font id="f)
[ID:5486962]
教材:>>>>
(<font id="f)
[ID:5486823]
教材:>>>>
(<font id="f)
[ID:5486824]
教材:>>>>
(<font id="f)
[ID:5486825]
教材:>>>>
(<font id="f)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初中化学知识点_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_cff999财富坊 - cff999财富坊
【亚洲唯一官方网址】:
全国各地cff999财富坊官方:
全国各地杯赛:
原子的构成
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校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碳酸
化学复习基本结束阶段,考生可将以前考试中的错题整理出来,分析典型错题,避免中考时再错。初中化学是为高中阶段打基础,考查重点在掌握基础知识,这
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
一、观察法一些物质在颜色、气味等存在不同之处,可用观察的方法鉴别它们。例如,铜和和铝的颜色不同,通过观察,红色的是铜,银白色的是铝;酒精和水
硬水: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形成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硬水分暂时硬水和永久硬
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 三废 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防治办法:①加强对水质
水的净化过程:通常水的净化过程有如下几个步骤: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氢气、空气、氧气
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
1。实验原理 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
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
1、浓盐酸 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 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 无挥发
1、指示剂 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
化学式与化合价
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书写方法:①单质的化学式:a.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及部分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等)是由单原子构
化学式的计算: ①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和。 ②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物质中各
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溶液、溶解度提高题目1、某温度下,将A物质的水溶液分成等量的两份。向一份中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溶液是混合物,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应求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或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硫酸钠溶的解度温度/℃溶解度(克/100mL水)04....
氯化铵在水中溶解度列表:0℃:29.4g10℃:33.3g20℃:37.2g30℃:41.4g40℃:45.8g50℃:50.4g60℃:55.2g70℃:60.2g80℃:65.6g90℃:71.3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溶解
知识归纳 1.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被人们称为 工业的粮食 ,
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化石燃料在地球
知识归纳 1.无数实验证明,
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
知识归纳 1.燃烧是一种
剧烈的化学反应。 2.一般情况下,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
,叫着火点。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⑴
化学方程式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一、金属材料1、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
请下载附件:
《初中化学金属课后检测题》
(本地下载在线阅读)
合金类型主要是: (1)共熔混合物,如焊锡、铋镉合金等; (2)固熔体,如金银合金等; (3)金属互化物,如铜锌组成的黄铜等。合金的许多性能优于纯金属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的几种单质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质碳化学性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
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性质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这些原子团或被拆分或被增长,从而生成新是物质,这就
请下载附件:
《初三化学:2010分子和原子中考真题集锦》
(本地下载在线阅读)
请下载附件:
《初三化学:2010分子和原子中考真题汇编》
(本地下载在线阅读)
cff999财富坊版权所有Copyright&#169; .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当前位置:>>> 201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学习总结
  化学被喻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有很多知识点要背诵和熟记。特别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属性。这是历年中考化学常考的内容。下面频道小编为大家提供2014年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同学们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K+、Na+、NO3+、NH4+的物质都溶于水 ; 氯化合物中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下页更精彩:1
2014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huaxue「保持初心」
其实要想学好化学主要是大家平时对零碎的知识点多总结、多记忆就行。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①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②磁铁矿(Fe3O4)。③菱铁矿(FeCO3)。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①升温。②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①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③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①液态氧气是淡蓝色。②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③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①硫酸铜晶体。②氢氧化铜沉淀。③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②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③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1、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①不用手接触药品。②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③不尝药品的味道。
34、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5、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5、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注初中化学公众号请扫描此二维码
?老师的微信号:ziluolanzz
?初中化学QQ:
?初中化学微信:chuzhonghuaxue100
暑假玩太嗨,开学准考呆!
免费来上公开课,40位顶尖名师带你早超车!
100个小时超强指导
方法+技巧+预习+练习+复习+应考
6大干货,一个都不能少!
点击“阅读原文”抢课报名,你的暑期辅导,我们包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