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专业课程获得怎样的感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在清华数学系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按投票排序
刚进校的时候想转数学系,参加了数理基科的二次招生,面试的时候我说我想学数学,被告知基科班是物理系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通过新生群加了数学系W同学和Y同学的QQ,买了卓里奇和张贤科,完全看不懂。试着听了几节数分和高代,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再加上跟我其他课冲突,就放弃了。大一上没有坚定学数学的想法,在数学以外的事情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是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终于那个寒假决定要转数学。因为感觉自己微积分比线性代数学得好,所以寒假花了一周补了一些高代,但这远远不够。大一下选了数分2和高代2,高代期中差点挂了,数分也才80出头。数分习题课有好几个班,我一直在上Z助教的课。Z助教讲得极好,额外补充了很多东西,可惜我都没有消化。当时有一个同学在该课上表现很活跃,然而我一直不知道他就是Y同学。转系面试根本就不叫面试,就是几个老师看了看我的材料,觉得我基础不太行,又问了问我的想法,建议我降级,以保证学习质量。然后我就降转了。中期退课我把原先的专业课都退了,终于有了一些自习的时间,数分和高代坚持没有退掉,虽然最后分数也不高,但我觉得很值。终于要切入正题了,谈谈转到数学系之后的体验。首先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我那一年有两个人转数学系,除我之外的L同学是物理系年级第一。那时我的信心不够,在他的鼓励下才选了数分3和抽代(当然还有数分1高代1),后来的事情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数分3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与L同学和Q同学的讨论中及时解决的,比如Mobius带的图册,比如借助Stokes公式证明光滑版本的Brouwer不动点定理。那时候我的学习兴致极高,时间安排特别紧凑,比如在地铁上心中默念推导Lebesgue测度的性质,比如跑完衡水湖马拉松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抽代书来预习正规子群。(现在想来真觉惭愧,好久没有这样用功过了)第二个学期搬了寝室,从此跟真正的大神X同学做了室友,获益良多。他有时会问我问题,比如我在学代前基的时候他在刷Hatcher,偶尔会问我一些同调代数的问题,还没等我答上来,他就自己查书去了;又比如他在算PDE和几何分析的时候,偶尔算晕了会问我某个trivial的估计式过不过得去。当然更多的是我问他,比如我在学拓扑和微分流形的时候他已经学了黎曼几何、代数拓扑、黎曼面和纤维丛,给了我很多观点上的启发。当然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批评我学一个理论却只关注它平凡的应用。后来我们日常讨论的话题变成了妹子,因为数学上我已经无法与他讨论了。我很遗憾自己缺乏参加讨论班的经验。我从第三个学期才开始参加讨论班,讨论Bott-Tu,试图跟上S同学和GA同学的节奏,败得一塌糊涂。我只负责听,却还跟不上(其实是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消化,别的事太多了)。这个学期还参加了ODE讨论班(Arnold),讲了一次,然后就没有参加了。不过跟S同学和GA同学混熟了还是有好处的,有想不明白的问题尽管去问。第四个学期没什么特别的,参加了一个准备Yau赛的讨论班,但主要还是看自己。有一个讨论Griffith-Harris的讨论班,然而我没有参加。第五个学期每周三Seminar之后跟Y同学和G同学一起吃香锅是很不错的体验。Y同学的人生经历丰富,堪称人生导师。小伙伴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信心,在我浮躁的时候让我沉下心来,在我困惑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可惜的是没有早一点融入进去。然后是老师。我只特写LU老师。LU老师教数分,用卓里奇加自编讲义,讲得非常细致。学数分3的时候我去办公室找过他几次,最晚的一次讨论到了半夜三点。LU老师总是强调打好基础,也强调坚持做下去,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以后慢慢体会吧。总之LU老师让我知道什么叫做老师比学生更勤奋。老师们各有各的特色,大多数都会在课上结合课堂内容讲一些段子。L老师的实变课难度较大(然而考试巨水),但讲课行云流水,可惜这学期没有上他的非线性泛函;Z老师代数拓扑讲得不太扎实,但让你看到了很多东西,有些扯淡的道理值得以后回味;X老师的几何分析摧残祖国的花朵,作业几乎都是历史上的research problem,需要查很多论文,而且要写成Latex交,非常锻炼人。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学生。学堂班的学生,Cheng会定期找你谈话的,也可以自己去找他。另外,YMSC招了很多年轻老师,都很乐意与学生交流,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找他们。如果你有志于将来从事数学研究,我觉得选清华选隔壁没有太大差别,反正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当然可能隔壁人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更多一些。一路扎实地学下来,大二或者大三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些研究生课了,而且不会比初学数分高代困难,毕竟它们都是将来做研究的基础。学的多少不重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学清楚最重要(感觉我并没有做好,力图改正中)。社工社团要适量,尽可能地多留自习时间(说多了都是泪)。YMSC每个春季、夏季、秋季都会开很多高水平的课程和讲座,有中心自身成员开的,也有访问学者开的,是非常好的资源。
鄙人决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鄙人的回答可能会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为这个答案主要是给自己及身边的同学看的,敬请列位理解。简而言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只是一个年级不超过一百人的系也是如此,跟每一所大学,每一个院系一样,这里也有生活很颓废的人,在此不多说,但更让我惊叹的是,有的人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对于很多大神而言,他们学得无比轻松,很快就能看很多书学很多东西,有些时候听课甚至不如自己看书更加有效率,鄙人并不是没有试过这样,但发现自己并不具备如此能力。有些时候问别人问题,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些是trivial的,或者会给你讲这些问题的背景,谈一堆天花乱坠,听着很爽但听完之后什么也不记得的东西,无不让你感受到智商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大神有很多,他们的性格也很不一样:有的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也很不低调,甚至会说“老师这么做过不去,只有我这种做法才能过去”;然而更多大神,你看上去似乎跟你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会和你一起玩游戏,互相开玩笑的膜拜,跟你聊很多与学术无关的问题,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似乎并不比你刻苦,只有当做题与聊数学的时候你们才会惊叹于他们懂得如此之多。当然更多的还是像鄙人一样的普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偶尔能够得一个90+的分数还得庆幸老师手下留情,然而实际上很清楚自己什么都没学懂,与此同时还在这里水知乎。说到老师,也是各种老师都有,无论是个性,讲课的风格还是考试时下手的程度。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知道比你高到哪里去了,毕竟他们比我们多学这么多年数学,肯定比我们做学生的懂得都多,所以多和他们交流一定会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他们毕竟掌握着我们的生杀大权,单单是考试而言他们就可能出一堆难题,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有的老师已经让我们对其形成了心理阴影,所以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也许也是一种调侃,我们经常会整理老师的各种语录,尤其是正能量语录,比如“你拿不到的”,“但如果你实在太差那也没有办法”等等。数学系的课程一般而言,只要好好学习就几乎不用担心会挂科的问题,但如果要学好的话这并不是你能够完全掌握的事情,所以学数学的学生,除了需要刻苦踏实,全神贯注 (相比之下我们经常黑的某学院,很多人选数双,但相当一部分人搞各种社工活动不花更多精力学习,还想在数学课上拿个体面的分数,简直可笑) 之外,还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去在乎成绩,排名,以后申请不到学校,等等各种悲惨的现实,而是专注于自己正在学的那些东西,从知识本身获得快感,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心浮气躁,或者陷入过分的焦虑与迷茫。清华数学系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发展还有很多欠缺,与国内最优秀的数学系(不对,是数学科学学院)还有差距,原来只有应用与计算方向有那么一些比较有水平的老师,丘先生来清华办了数学科学中心之后数学系基础数学方向也有明显的提升,绝大多数课都能开设起来,还有各种国外数学家前来访问开课。然而概率统计方向目前建设仍远远说不上完善,师资力量还有所欠缺,偏偏有相当一批学生(可能是一半以上)来数学系并不是为了学数学,只是为了以后转经管相关的方向更方便而已,于是选择统计方向,这个矛盾可能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清华与最优秀的数学科学学院的另一个差距是清华招到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很难说得上最顶尖的两三个,这同样是历史原因,但同样差距正在缩小。数学系与很多其他院系不一样的一点在于相对自由的环境。有些院系会为了一些很红的全校活动(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开始准备),或者是学生会竞选什么的(有些院系做得真的很浮夸,你们懂的)花费学生大量时间精力,但数学系非常不鼓励学生花大量精力参与学生活动(我们也没有这样的风气),所以我很幸运绝大部分没课的时间都能享受自主安排的自由。其实评价呆在清华数学系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收获到了你想收获的,或者说你应该收获的东西,你是否享受学数学的每一分每一秒。就这一点而言我是非常享受的。我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人生追求,只要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考有趣的问题,和三五个有意思的值得交流的好友一起玩耍,每天清早起来迎接第一缕晨光,在校园里一边骑车一边看着路边的野花,这些都是让我快乐的事情。我自己非常享受这样的一种无忧无虑的环境,也觉得数学真的非常吸引人——不同分支之间的广泛联系,学到新知识然后以更高观点看旧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对称性与相似性,这些都是数学非常漂亮吸引人的地方。我很幸运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我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思考各种问题,每周几个同学一起组织的讨论班都能够学到很多(其实讨论班内部早已达成共识:讨论班里总共有n-1位大神)。我个人对社工不感兴趣,可能也是很多学数学,或者学基础科学的人的共性吧,所以社交面比较窄,但这样的一个好处是没有各种烦心事务的羁绊,可以专注于学术的事情。而且即便如此,我还是认识好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和他们聊天能够让自己看到更多东西,接触一些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够起到refreshing的作用,而且他们都是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我为此感到非常幸运。已经挺晚了,先写这些吧,以后有什么东西我还会继续补充。欢迎各位(尤其是认识的同学)交流,尤其是补充我没想到的东西。补充一点点: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非常nice的!非常和善,很愿意和学生交流学数学的体会,以及人生经验。到申请季跟老师聊就觉得他们如衣食父母一般。有的老师会花很久备课,一个一个字敲讲稿,然后我们可以慢慢读很久,细细品味老师的每一个精彩的remark,有些金句就出于其中;有的老师从来不备课,上课就天南地北地扯,比如代数拓扑,复代数几何,黎曼曲面,数学史,近代西方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没错,我刚刚说的是一门课)。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于数学,对于课堂的一腔热情。再补充一点,很多理工科院系的同学到大四甚至更早就会进入科研模式,进入实验室,开始做课题,然而对于数学系同学来说,本科毕业设计才是科研的起点(也许连起点都说不上),数学毕竟要打的基础太多,从微积分线性代数,到PDE,拓扑,泛函分析,甚至某种意义上调和分析,代数几何,数值PDE,随机过程,这些都是基础,然而前后这些基本上这四年是很难学完的,所以……我真的好想把所有数学课全都上一遍,然而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还是如之前所说,既然选择数学,那就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羡慕别人做多么fancy的东西,慢慢磨屠龙刀,等到真正屠龙的时候,就是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据我所知,我是数学系的水货里排名最高的。在年级90个人里排第10左右的样子,但我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平…首先,简要回顾一下我是怎么通过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分数刷到这个水平的。(图中“选中学分”少是因为其余的记通过)0、背景信息学奥赛省一,三次。高一时去省选冬令营的第一天,老师打电话说你还是回来高考吧……然后我就傻乎乎被骗回去了。保送生考试,理综50/150,别人都拿90的高考水平的数学我得60,然后全靠语文、英语、面试这三项混了进来。我说我也不是谦虚,我一个高考数学都做不对的学生,怎么就让我来了数学系呢?1、专业课高等代数与几何(1) 94;高等代数与几何(2) 100;抽象代数 93这几门代数课是系主任肖boss讲的,每次期中考试都很惨,60分左右。好在“期末考好只算期末”,所以发现他考试的规律后,期末考试之前把笔记和习题背一遍,然后还发现一些题目出自丘维声的习题集,所以也把那个里面像考试题的看过一遍。期末卷子一拿到手,发现都是见过的…浓浓师生情。至于我学会了什么呢?反正现在我连Jordan标准型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概率论(1) 100老师事先说书上的某七个大定理一定会考,大概是像强大数定律那种长度的吧。于是在背诵作业题的基础上,我把这些定理的证明做成1~2分钟的录音,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听。最后考试9选5,恰好前5个是指定背诵篇目。于是我愉快地迅速完成了考试,可能答题纸上公式的排版都和课本一模一样。后面4题貌似也有工科概率论水平的题目,几个正态随机变量加减乘除,但我一点都不会!计算实践 95这门课的要求是读一篇Acta Numerica上的论文,然后写读书报告。本来都是计算数学那边PDE相关的内容,我连ODE都学不好(见下)。就在绝望之际,发现一篇SVM相关的内容!之前对统计学习这边有点了解,而且它和编程实现更相关,做起来难度不大。为了弥补难度上的缺陷,我们就疯狂加大篇幅,11pt单倍行距的英文写了满满20页,而且最后画的数值计算结果图一定是所有人里最漂亮的。我猜老师肯定没仔细看过文章内容,只是被读书报告的气势震慑住了。复分析 88;离散数学方法 88也是平时的考试比较糟糕,然后期末之前进行认真的背诵,然后在默写比赛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数学分析(1) 81;数学分析(2) 82;数学分析(3) 95数学分析都是卢旭光老师教的。他的课只能硬着头皮上,教的都是非常硬的数学。一开始用卓里奇,作业不会做,每次作业要把整个楼道的宿舍跪一遍。后来讲勒贝格积分、曲面的时候,就是光叔自己的讲义,这时讲义也看不懂了。还好,我和小伙伴们(在三个助教中)选了一位善良的助教。不仅教的贴近学渣,而且由于某种事故,最后在他那里的所有人作业都是满分,即使还没写……不过,现在唯一记得的知识,大概就是数分了。微分方程(1) 78;测度与积分 65这两门是选到了屎。就说一件事:实分析期末考试,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Take easy”。哦,考试很简单吧。拿到卷子才知道,意思是“挑简单的做”。2、我称之为水课的课计算基因组分析 94;程序设计基础 100;计算机科学导论 95;C++程序设计实践 100;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99;数据结构 99;面向计算机科学的离散数学B 96;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100这些是所有选过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其实与贵系的专业课相比,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但只要上了就能让学分绩增加不少。还有,写在外文成绩单上,外国人怎么知道我这个数据结构和数据库都是给文科和辅修开的呢?也是运气好,遇上一些省事的机会。比如数据结构,相传邓公的笔试很可怕,而我一个学期都在教室后面睡觉…… 然而就在期末之前,邓公宣布期末考试取消了!理由是“想讲的内容没讲完”,于是就按作业成绩计算。还有离散数学(图论),也是从第二章开始就听不懂。但除了考试还可以选大作业,所以我把网上看的“零知识证明”的故事做成一个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的系统,蒙混过关。最后这个数据库,大家的水平普遍停留在Access那里,所以我随便搞了一个日程表之类的东西感动了老师。(插曲:检查数据库大作业,老师要问一些问题确保是本人做的。不小心点开压缩包里的SQL文件,用WinRAR自带那个查看器,老师随口问“怎么汉字是乱码?”我说可能是UTF-8的吧。于是检查结束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9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2在政治课里这已经算高分了吧,基本在百人班级的前十。幸运的事情是清华这些政治课都没有考试,否则必然干不过文科生。思修平时根据所学内容写两篇论文,在那个愤青的年纪,随便写点“看上去有思想”的东西还是比较容易的,尤其一同上课的我系同学大多是数学竞赛党。最后优秀论文作者期末“面试”,实际是茶话会。史纲对我是最难的,因为只有这门课不能完全胡扯,而且我对历史一无所知。还好,我从隔壁原装进口了一个****。期末开卷论述题,虽然我写的内容很扯,但我当场带了10本参考书,从里面旁征博引,大概老师觉得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吧。马原呢,是一个综合的努力过程。小组展示,我自己花了挺多工夫,编了一个毫无逻辑的故事把知识点推导出来。虽然我知道水平不高,但是跟同年级的念ppt的众同学比起来,已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小组互相评分,数学系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在人人网比赞的数量,我们研究了刷赞的方法。最后一篇读书报告,美国设计、中国制造。毛概有个社会调研,我跟前女友(当时高二)吃了顿饭,然后回学校和语文老师聊了会儿天,然后闭门造车写出一篇我看上去经过大量调研得到的结果。学术英语听说(1)- 转述 89;实用学术英语听力 93;中级英语视听说 98第一学期是大名鼎鼎的David Harvey,因为不是女生所以没上90,不过每天上课就是聊聊天,比起中国老师开的听说读写课,也算值了。中级英语视听说比较变态,任务量超大,比如每周30分钟的电视节目的Transcription,可能才算1分。但是,那时我们还有射手网……虽然大多数人找不到。 还有背课文15篇之类的,一项一项都完成了,最后基本就是满分。大概花了4学分课的时间,但是这个分数值了。逻辑学 98;会计学原理 97文科的课,但是是有正确答案的那种,完全碾压……(交换)PDE、线性规划、应用线性代数、操作系统,平均96比国内简单了若干阶,而且第一节课之后被拉进了一个有八名女生的微信群…………所有更难的数学课:大四再上例如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统计推断等等,感觉会对学分绩有负贡献的,都放到现在,及格万岁。以下是这学期的成绩:嘿嘿嘿。嘿嘿嘿。3、感想每个人都对大学有些美好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归宿不是这里。但是在这儿,学分绩几乎就是一切。不到竞争出国交换、保研、出国读研的时候,听到学长们、老师们和某教务部门的宣传,你可能还真的会以为分数不重要。另外我也认定了即使在学术水平排名顶尖的这里,想要通过选修一门课程而真正学到什么东西,恐怕是艰难的。世界排名和教学水平、课程设置关系不大,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堪忧,加上考试分数的压力,而且很多课又有在一些(对于我的方向)不重要的方面过于深入的倾向。想清楚这些,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后在申请的时候拿到一张比较好看的成绩单。而且目前看来做的不错。如果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水课”(包括贵系的专业课)刷的还是少了。同时,在“给分低的课不选”上,又发现了“之前不会的课不选”、“班上比我厉害的人太多的不选”等高级玩法。(举例:乒乓球初级班,第一节课有1/3同学比老师水平高;游泳入门班,满分标准100米2分钟)还有参与一些 投Infocom的文章,另一篇准备投ATC,软件著作权 之类的事情,就不详细说了。当然,数学系也有很多专心于学术,有着极高数学水平和远大理想的同学,他们的分数可能更高,也可能不如我高,但这些对于他们不重要了,我向他们致敬。
很喜欢理学院的大坑和系管里二楼的那些名字;很喜欢系里的那些老师们,渊博、朴素、淡雅;以及大多数时候都在思考,为什么要学数学(╯‵□′)╯︵┻━┻有三堂课让我觉得,如果没有考试的话,一直钻研数学也挺好的,分别是饶辉老师(已于09年赴华中师大任教)的数学分析、肖杰老师(现任系主任)的抽象代数和冯克勤爷爷(华罗庚的弟子,代数数论界的泰山北斗)的数论。身边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无论是学霸、社工达人或是学渣,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与他们交流总觉得受益颇多。在数学系那几年总觉得压力太大,过得并不太开心,但是毕业这两年一直在想,其实我并不后悔选择数学系,只不过是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不够勇敢,没能延续小时候的梦想,去攀登数学这座充满宝藏的巍峨高山,只得半途而废,混了个小本跑路。清华数学系是个好地方,祝有志青年梦想成真!
客观的说,我们不是清华最好的院系,也不是国内数学最top的地方。但是我们在往前走,而且我们在清华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地方。你不会有太多意识形态上的要求,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大多数都比较nice,我在这里度过了很愉快的四年。最喜欢十月初和五月初,一本数学书,老馆一下午,去万人吃晚饭的时光。说了好的,也来说点不够好的吧。1 周围的人都很nice,但是如果你决定以后不做数学研究的,这样的环境需要你对自己的其他方面有更多的压力和要求。2 做理科的人,相对来说更内向和内秀。数学系多少有一点点封闭,和学校的主流不是那么那么的match。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说,也应该多去和别人交流,看看外面的世界。清华最好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这一些人在一起提供的平台。3 不要有太多优越感。数学是一个科学,并没有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我想如果做好了第二点,第三点应该也是多虑了。写完了才发现说的好的不如坏的多,可不妨碍那里有我最美好的四年,我对那里也有很深的感情。用一句曾经我在知乎的回复做结:按照时间分类,我周围的人里面最优秀的,是我的本科同学们。
谢谢高中同学的邀请。时至今日,进入清华数学系已经两年有余。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在已有的回答中,我认为还是大师汉写的最为中肯贴切。冒昧地总结一下,我们在过有诗意、有情怀的数学生活。数学系的自由(各个层面上,包括学术上和社工上等)给予了每一个个体充分发展的空间。我自以为这种自由淡化了我们在各个层面上的恶性竞争:我们不会为系内一个社工头衔玩尽手段,我们也不必为逐利性质的科研感到担心,这大概是数学系同清华其他院系的不同。除此之外,再谈几点个人感受。数学系生活给人带来的触动很多,而让我感受尤为深刻的是老师教书且育人的风范。从很多老师身上,我能感受到恬淡中对数学深深的喜爱;他们的所作所为,还诠释着勤奋这一数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有老师为了备课五点钟起床(当天早上的课,之前有其他事情),有的老师可以讲课讲到自己笑起来,也有老师作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也认真对待与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清华的同学可以猜猜看我说的是谁)。所谓言传身教,无非如此,实在受益匪浅。有很多回答提到我们的数学系在科研力量以等各个角度比不过北大或者其他一些高校。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差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丘先生担任清华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后,清华的数学系(包括数学中心)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尤其中心现在在数学物理和代数几何方面已经储备了不少人才。我认为,作为正在经历蓬勃发展的数学系的同学,我们恰恰可以在这些改变历程中有着自己的创造。记得丘先生写过一本《哈佛数学150年》的书,大概讲述了哈佛大学数学系自19世纪中期时至今日的发展历程。150年前的数学中心还在欧洲,所以哈佛采取的也无非是送出去(学生)和引进来(国外学者)的方式来发展自身。这与我们所在经历的改变有着十足的相似之处。我想经过我们这几代人的努力,清华的数学系(其实也包括中国其他大学)完全依靠自己培养出顶级人才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总而言之,在清华数学系的读书体验还是见仁见智。反正能和一些志同道合之士交流数学,无非是作为数学系学生的幸福之一。
已经从数学系毕业一个学期了,也来聊聊我眼中的清华数学系吧。我们这一届的基本情况是:2011年入学,入学90+人,男女比4:1左右(应该算历年来比较好的哈哈),分为3个班,由于转系、延毕等原因,15年7月毕业的时候是87人左右。我们班入学35人,转系1人,这位同学是在二次招生的时候就去了姚班,之后再没有转进转出,所以我们班在三个班里成员最为稳定,也是公认的感情最好的班级。说说身边的同学。我们系在学校里就是一个很低调的系。记得大一入学军训的时候有个DV,讲讲每个系军训的小插曲什么的,看完之后奥神(不知道是不是--)说:“本来以为数学系是白雪公主里的公主,后来觉得可能是小矮人,再后来觉得可能是苹果吧,最后才发现是大灰狼——根本就没出现过!”数学系低调得在学校里都没有存在感了有木有。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由于男生们住在偏僻的28号楼,我们的男生节女生节横幅就经常被无情忽略。。。可能也是受这种氛围影响,数学系的同学们都很低调淳朴。和其他院系相比,女生里认真化妆打扮的很少(但是也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男生们也都很干净,受争名逐利出人头地等风气影响的也很少。印象中从来没有其它某某系为了争一个入党名额在素测的时候故意陷害啊等等的事情,总体来说,同学们都很真诚友善,互相帮助,氛围很好。非常感恩~我周围的同学们,大概1/10是大神,1/10由于各种原因不太愿意学,剩下的大多数就是我这样普通的同学。在这里说一下,在我们系,高考状元不多(其实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是有很多高中数学联赛或者计算机联赛等其他联赛一等奖的同学。不过是不是一等奖,与是不是在数学系学得好也没有直接关系。最优秀的同学似乎集中在江浙以及福建,这几个省份虽然招生不很多,但是来的同学各个优秀哈哈~像我们这一届招生较多的北京、天津、上海同学,优势倒不明显(每一届招生情况不同,仅拿我们这届举例)。大神们的身上真的是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学术精神。我们班大神密度比较高,他们对数学的热情、专注,那种随时随地都能开始谈数学而且能把我们这些同样学数学的同学都能说得一愣一愣的能力,低调踏实不张扬的人格魅力都让我非常敬佩。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大神,我真的觉得数学系的大神们是最货真价实的。作为我们这些普通同学,想要成为大神,先得看看有没有人家这种定力吧。同学感情呢,从我们班来看,好是挺好的,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年纪大了以后。这一点一跟工科班级比较就很明显。像很多工科班级,毕业之后还经常组织活动大家聚一聚,但是我们班就很少了。。。再说说老师。之前有流言说经管的老师都是西装笔挺去上课,而数学系的老师经常穿着拖鞋裤衩就上课去了。。。虽说有夸张的成分,而且数学系也是有很注重形象的老师的(比如教我们拓扑的艾老师,真男神),但是的确反映了老师们总体不羁爱自由的形象。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让人觉得很接地气,很亲切。就我接触过的老师们来说,人都非常非常好。从我的班主任,到毕设老师,再到写推荐信的老师,都非常热心靠谱,可以说是为人师表的楷模。系里的氛围还是很宽松的。系主任常说的两句话是:1、“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2、“你们学数学要开心。”老师们都希望我们学得开心,过得愉快。每周四系里会办讲座,在系馆还有免费的茶点。的确是,学数学已经很辛苦了,当然要过得更加开心一点。关于课程设置呢,到了数学系之后,发现跟自己的想象挺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一届高考前不久刚刚取消了数学系的数理基科班,改志愿的时候我想也没想就改了数学系。。。(据说当时已经保送到数理基科班的同学们被招生组打电话,要求选择去数学系还是物理系)来了以后呢,数学系的课程设置跟物理化学几乎不相关,所以跟我“学好数学的同时多学点物理”的想法差的比较远。我们系大一大二基本都是数学必修课,数分高代抽代ODE概率论程序设计大物,到高年级有五个方向可以选择:基础、应用、计算、运筹、统计,每一个方向要求的课都不太一样。大家选得比较多的课有:PDE、数值分析、统计推断、数学优化、量子力学等等。系里还要求修16学分研究生课,这是其它院系都没有的要求(我猜物理系可能有),不过多学一点还是很好的哈哈。如果是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参选系里的学堂班,一年20人左右。课程上来说除了基础方向必修之外跟别的同学没啥区别,但是会有一年10000的奖学金,从此学费住宿费都可以自己负担了有木有~哎,说实话学堂班的建设还是应该好好再下点功夫~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大家考虑本科读数学(不仅针对清华数学系),我的建议是你们先了解一下本科数学学什么,再做决定。本科数学跟中学里还是很不一样的,对数学系的同学,尤其强调证明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先做了解的话,整个四年容易沉浸在“这个学了有什么用”的思想里,很难学得很好。而且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科毕业以后很少直接工作的,基本都要继续深造。来清华这样一个工科大校,选择数学系一定要是了解清楚,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之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不用太紧张,毕竟实在适应不了也可以考虑转系的)。另外,数学也是有二学位的,不怕被虐的可以来~~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读数学呢,清华的数学系绝对不差于任何一所其它学校。我们这一届有丘赛的全能金牌,还有3个去普林的,2个去MIT的PhD,而且感觉后面几届都是越来越厉害呢~你们的学姐也是很希望多一位优秀的学弟学妹的哈哈!回想起来,非常怀念,非常感激在清华数学系的生活。认识了好多非常优秀的同学,非常好的老师,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希望数学系越办越好吧~!
作为最后一届基科班的一员,信心满满的来报道,上了一年就转系了P.S.转系之后发现被虐的同样惨,楼上有童鞋说的好,哪个系都是有大神的╮(╯▽╰)╭
有一次参加清华的同学的婚礼,主持人为了活跃气氛,找了几个人上来玩游戏,有两个一起去的清华的同学也被叫上去了,其中有一个是数学系的,另一个是工业工程系的。然后主持人说的游戏是“数七”,就是碰到带七或者七的倍数都要跳过,很普通的一个游戏。然后其他玩家迅速就被淘汰掉了,就剩下那两个清华的哥们在那儿表演了……最后数到多少记不清了,反正基本上每数过100台下就大笑一片。最后还是数学系那哥们赢了。那次充分理解了什么是死循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专业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