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人生抉择择,金融?数学?我该往哪个方向?

高考专业选择与考生的未来就业发展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高考专业选择于的问题。我们说现在尽管高中生上大学的门槛在降低,上大学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但高考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件不轻松的事。高考生几乎是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松懈,甚至会放弃一些休闲、娱乐等,总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考取大学。可见学子们上大学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究竟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着他们?某调查结果显示,有48.7%的人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有23.4%的人是为了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有16.9%人是为了获得文凭,有5.5%是人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还有5.5%人有其它方面的考虑。可以看说,有近五成的人考大学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上大学的人已不到二成,仅为了知识而学习的人占到二成多点。这和前些年的文凭热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也和我们以前倡导的为社会而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由此可见,当代高考生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当代高考生上大学的目的已变得越来越现实,很多人已不在追求那种外在的东西,比如文凭、为父母而学习等,也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获得知识而学习,而更多的是考虑将来怎样立足社会,将来怎样使自己更好的发展。这是一种自我责任感成熟的体现,也是一种价值观更现实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个立足社会的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社会上谋求发展。而市场经济鼓励人们把自己的目标与现实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当一个人立足了社会,他才能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他才有能力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人们也不再是单纯地为学习而上大学,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现实紧密结合时,才能体会到知识的有用性。  正确选择高考志愿就是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现实紧密结合,为日后立足社会,顺利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考志愿是指高考考生在选择自己愿意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规定向招生部门和高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通过填报高考志愿,一方面,考生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包括希望就读于哪种学校、哪所大学,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又以学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双向选择”,正如人们求职、找工作实行的“双向选择”一样。因此,高考志愿不仅极大地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相应理想的院校、专业,关系到高校能否挑选到合格的学生,更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考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非常重视填报志愿这一环节。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记得20年前我看过话剧《培尔金特》,其中一句台词让我终身受益“人生会遇到无数个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都是一次选择,你有三个选择,左、右、中,只要有一次选错了,你就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一生来讲失败的人和成功的人努力差不多,我甚至发现很多在职业发展上并不顺利的人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顺风顺水,仿佛很轻易的就得到了别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几年就很轻松了,而失败的人也很努力,因为一旦他不努力就没有饭吃。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很重要要的原因就是选择的错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选择对三件事,一是要找好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找对上司;第三件事就是找对妻子或丈夫。职业是我们一辈子的饭碗。上司是当太阳升起时与我们共事的人,妻子或丈夫是当日落西下时我们共同生活的人。这三者如果选择错了一项错误,都是痛苦的,尤其是把职业选择错了,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那将是一辈子的痛苦。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关键时刻所作的选择。虽然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选择,但关键时刻只有几步,高考填报志愿就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一个人的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考名校  考不了名校,考综合大学  考不了综合大学,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  
就算你的专业不如意,你利用学校图书馆或者大城市里的地方图书馆开阔视野,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或者转系,甚至到其他专业旁听也是可以的    
  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为未来的职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这几乎是每一个高中同学,及其家长共同的想法。但是,如何提高自己未来职业成功的概率?这可能是一些家长没有想清楚的。一般来说,大家脑子里反应的往往是这样一句话:读大学是为什么?为了找个好工作呗。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什么样的工作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工作?我的看法很简单。社会愿意为该职业的任职者提供的综合回报决定这该职业的共性价值。其回报包括: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的稳定性,职业的风险等一系列指标。当今社会共性价值比较高的职业可能包括:政府官员、医生、大学教授、企业中高级管理者等。这也是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社会统计局公布的市民综合评价较高的职业。而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理论上讲是应该最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在美国,一位医生的工资应该是工程师的三倍甚至更高。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医生是拿到本科学历之后才能去读医学,读五到六年获得博士学位,还不能行医,必须在在职医生的指导下工作两年左右,然后去考国家的医师资格认证,考过之后,才能正式挂牌,开始独立行医,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算算,大概要7、8年左右。但是要成为一名工程师,通过大学四年,甚至只有两年的大学生活也是可以的,所以,在美国如果工程师和医生的收入,社会地位一样的话,还有人去学医吗?很简单的道理。其实,大部分的职业都是这样的。单纯从时间成本来看,可以说,社会为了培养一个从业者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她所给予这个从业者的职业回报也越多。  但是理论与现实有时也会存在差异,就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一样。社会对职业的回报也会出现波动。例如三十年以前,当一些人被问及,你的孩子长大了希望让他干什么?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调查的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做出租车司机。原因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还很不成熟,掌握驾驶技术的人才很有限,就导致了司机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其实际的价值。但是今天,随着掌握驾驶技术的人才的增加,驾驶员作为一个职业已经不那么吃香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社会发展趋势和对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是影响职业价值的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说社会为了培养一个从业者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她所给予这个从业者的职业回报也越多。换句话说,从业者所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他可能获得的职业回报就越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博士比硕士工资高,硕士比本科生工资高。这也是大家为什么这样热心培养孩子上大学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职业决定你未来的生活,说通俗点职业的含金量决定你的生活含金量。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你日后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生活的好坏包括娶妻生子都与选择专业有极大的关系,可见选择专业是多么重要。  正确的选择是如此重要,然而我会发现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竟然会非常草率。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衣服上的心思要少的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的未来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选择。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惑。  所以,我们要认真选择,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那片土地适合你生长,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你发展,这和企业发展是一个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没有选择对明确地方向以前,单纯的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没有明确选择的行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瞎折腾,瞎折腾的结果就是无序导致无效。  
  我们常说时代不同,情况就不同,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高考选择专业从来就没有象今天这样艰难。比如说古代是没有报专业这个说法的,或者说古代默认都是政治专业。古代的状元一旦发榜,可以立刻披红挂绿,骑马夸官,在琼林宴上率领所有的进士接受皇帝的祝贺……最重要的是,这一切程序作完之后,立刻授官爵,可以走马上任,正式的开始官场生活了。而现在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专业林立,在考一个好分数之后,学生们还要选择一个好专业,这样做才能为考生立足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时代!过去的计划经济,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组织安排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结果是许多人一生无所作为。然而,今天时代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化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日趋合理。新一代的每个劳动者都具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对于从事什么工作,以什么方式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权,这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难怪,现代的父母感叹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了幸运的时代。然而,说是幸运,却也存在着另一种不幸,因为新时代的第二个特征——多元化,造成许多考生选择上的困惑。当今世界上有确切名称的职业就多达2万多种,而且随着新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职业种类仍在不断繁衍。学什么好?干什么更有前途?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时代变换太快,许多人疲于奔命,频频出错,总踏不上节拍。   现在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高中学生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即使是高考状元们也在选专业、选学校上犹豫不决。要在几天之类时间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可以为高考准备12年,却没有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做一点点的准备。有些过来人,也许还是“事业有成”的人会说:“其实读什么专业并不重要,你看我以前学的是什么什么专业,我现在从事的是什么什么工作,跟我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千万不要上当!这样的人从事的工作跟自己学的专业没有关系并不说明专业对自己的发展不重要,只能说明他们当初选择专业时选择错误!他们也许会有一些成就,但这得益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锻炼起来的一些综合能力,并不能因此就说专业不重要。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你去学数学试试,我相信如果你本身的写作能力、洞察能力足够好,你肯定也能当一名记者,但如果你学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或者政治经济类社会学科,绝对要比学单纯的数学要有帮助!有一个对大学生的调查,75%的学生认为目前这个专业不是他所喜欢的,85%的学生认为,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不会选择现在这个专业。其实每年,我都会接待许多大学生或已就业的成人,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和后悔,他们对自己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所留下的遗憾至今难以忘怀。为什么很多同学在走了好一段弯路后,才感到自己当初填报志愿时选错了专业呢?答案就是他们在毕业时没有作出正确选择,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近年来就业市场存在的一个较为矛盾的现象,这就是:一方面,上百万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却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一方面,MBA、工商管理类、金融类、计算机类等不少专业的毕业生感叹社会不需要他们,另一方面,微软从12万多份简历中却选不出需要的百人,深圳16万年薪却聘不到合适的钳工……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除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原因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仍然要归于很多学生在他们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没有选择好合适自己的专业造成的。不少人拥挤在考研、考证、出国的狭窄路上。结果是什么学历都有了,就是没有工作,也没有饭吃。很多学生这个时候才再来重新考虑:我的升学选择是不是错了。  
  如果哪天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再适合自己、没有价值时,就可能做新的选择。这时,我们会发现前期的巨大投入可能会因为重新选择而变得不值一文。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比如选择了某项职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慢慢积累起这项职业的专业技能,并且因为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所具备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化,但若半路转行,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转变的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所以,我们说考大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报名、考试问题,而是关系到考生今后和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大事情,具体到高考志愿怎样填报,也不是考北大还是考清华之间的选择,问题严重时可以关系到考生将来的路该怎么走。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毕业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改行的人比比皆是。还有一些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的确与大学所学的专业有关,但干得一直不开心,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自己在高考前稀里糊涂地报了某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我说如果一名学生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对自己造成三大不部良的影响:  
  001学习动力不足  002生活情绪低落  003影响发展前途  传统观念认为,以全优成绩考入名牌大学,或是生于富豪名门的孩子,才有望成为百万富翁。但是,美国学者斯坦利的研究却发现,美国的百万富翁大多不符合上述条件。斯坦利详细查阅了1300位成功人士的家庭和个人背景,结果发现他们在中小学的平均成绩一般,不足以入读一流大学,而在大学的表现亦平平无奇,多数更被视为天赋不足,难以成功。那么,百万富翁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斯坦利说,他们依赖的不是天赋,而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他们不一定特别聪明,但胜在务实和创新,认准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尽一己之力但绝不冒无谓之险。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往往不是旁人所及。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话题,更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既然“隔行如隔山”,转到新的行业很难适应,为何不在上大学的时候就选好专业,而非要等到毕业时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呢?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都是由于自己选错了专业造成的,选专业,跟选丈夫选老婆的重要性差不多,这起码是你一个阶段内对一辈子的美好幻想。有人说,选不对人还可以离啊?可是,能一下子选准为啥要费二茬事?你那三四年的寒窗苦读,就跟那三四年的花前月下一样珍贵;再说了,“中途重组”的滋味不好受,不论是对一个家庭还是一份工作而言,再度磨合是个费心力的活儿。所以,对于高考生而言,你们得用相亲的态度去对待高考志愿,什么事情能在第一环节捋顺了,就千万别指望下一步。过来人都有感触:如果学了热门专业,没出校门就好像有八抬大轿在等着,每家的轿夫都在扯着脖子喊着新娘上轿;可万一学了冷门专业,跑出校门好几里地,也没瞅见半拉轿子,只有扒别人轿帘儿的份儿……临了,送走了别人的花轿,自己又回府上以读研的名义等下一拨轿子,转眼,已过了好几个秋。记住了,孩子们,尽量报个自己喜欢社会也喜欢的专业,就像姑娘嫁了好人家。  中学生人生规划一共有3次。第一次是初中毕业后面临选择读普通高中还是读中专或职业高中;第二次是文理分科,是选择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是选择理工类;第三次就是高考填报志愿,把握专业就是把握职业,把握职业就是把握人生,孩子们一定要切记。  一般来讲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商量,考生的家长已经成为考生高考专业选择的最主要的决策人。由于考生的家长的职业不同,经历不同,观点的不同,所做的选择就不同,结果就不同。家长们在选择的时候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归纳起来为“四个”不了解:不了解专业,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学校、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001不了解专业  大学的专业是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每个人要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通过高考,才会获得上大学的资格。在大学期间,很多同学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根本原因是在选择专业时,同学们对专业不了解。对于中学生朋友来说,拿到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时,映入眼帘的可能是密密麻麻的专业名称。它们中可能既有像数理化生政治历史等熟悉面孔,而更多地是未曾谋面的学科。  小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学生。当年在填报高考(论坛)志愿的时候,他的理想是做园林设计工作。翻开厚厚的填报志愿名册,一看到“园艺专业”4个字,小孙高兴得不行了。在他看来,“园艺”应该是园林艺术的合意,就毫不犹豫地选报了园艺专业。入学后,小孙才发现:园林专业与园艺专业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专业:园林是培养园林设计师的专业,园林设计师的工作是用植物来营造怡人的绿色空间,创造四时有景,三季有花的美好环境。园林专业需要学习建筑制图和园林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植物功底;而园艺指的是园艺作物。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都是园艺作物,园艺是学习园艺作物的生产、栽培、销售及应用的学科。   因为错误理解,一字之差报错专业的情况时有发生。2008年小刘顺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通过考研 ,她转了一个新的专业: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的理由同样简单:当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小刘因为一字之差报错了专业。2004年参加高考时,小刘有志于做城市设计工作。看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时,小刘认为这个专业应该含有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于是填在了参考志愿一栏。小刘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校时,他被通知到地理系报到,这才发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和城市设计相差很远,属于应用地理科学范畴。  高中时,北京化工大学的小杨被化学深深吸引住了。他发现化学可以很神奇:“物质重组”。小杨暗自佩服居里夫人,希望通过化学来成就干一番事业的夙愿。填报志愿时,小杨看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有化学两个字,就认定是它了。入学学习时,小杨才发现,叫化学的专业有很多,如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三个专业还是有差别的。与高中化学学科对应的是化学专业;“应用化学”指的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化学家的任务是发现某些元素,或某些物质具有很好的用途,然后进行小量的科研实验,如果成功,即将此方案提供给化学工程师,进一步实验放大,投入使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培养化学工程师的专业。   一字之差报错专业的原因在于,很多专业名称不能准确反映专业内涵,误解、片面理解是根本原因。而高校专业众多,仅从字面来推测专业的内涵会犯很多错误。我们再看一些容易从字面上被混淆的专业名称。比如,安全工程的安全是指生产安全。最初的安全工程以解决矿山安全隐患为主,主要通过通风、防火、防瓦斯、防尘等物理方法保证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现在的安全工程扩展到各类企业,是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综合学科。如采矿行业安全生产、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等。而提起环境工程,很多同学认为这个专业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有关。这是望文生义的认识。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环境工程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利用噪声控制等。目前很多大学环境工程的专业方向是污水处理。  现代社会是汽车时代,汽车是很多男同学的挚爱。看到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时,怀抱汽车梦想的男生会兴奋不已。“选择了车辆工程,就选择了汽车工业。”这个想法不全面,洪傲说,还要冷静下来,分析车辆工程的“车辆”是什么含义。专业领域的车辆包括了汽车、火车、自行车。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的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车辆工程不等同于汽车工程或者轿车工程。所属院系不同,课程内容和研究方向就不同。设置在“汽车学院”或者“机械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一般是指“汽车工程”;设置在“机车车辆院(系)”的车辆工程,主要指火车、矿车或者其他有轨车辆。按照我个人的观点,选择某一专业之前,应当充分了解一下该专业的内容,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如何了解专业?  首先要了解专业名称的内涵,不因一字之差报错专业。因为混淆了专业名称而报错专业的事情时有发生。报考时对专业名称的错误理解,往往导致完全不同的职业定位。这一情况在工学、农学专业中出现较多。很多工学农学专业很难从字面推测含义,或者从字面会推测出相反的专业含义。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农业资源环境,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而言之是化工机械,而农业资源与环境简而言之是土壤化学;如果从字面推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应该是化学专业,是与材料有关的专业。实际上,这是个物理类专业,学习焊接与模具技术。农学中的园林、园艺、草业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都是容易望文生义的专业名称。工学中的木材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安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很难推测名称内涵的专业。报考时,不能想当然。  第二,要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根据学习能力选专业。高校专业分为11大类,专业名称众多,但是仔细分析,都是与高中的课程相对应的。如,喜欢学习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喜欢学习物理,数学成绩也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喜欢生物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学习政治的同学可以选择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喜欢语文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还要注意专业的特点。专业要求要有绘画基础,比如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等,不仅有绘画方面的一些要求,同时这个专业特点决定了学制也比较长,非常规学制,读五年,普遍的院校这些专业都是读五年,当然也有四年的,但是绝大多数是五年。还有部分专业由于授课方式不同,可能也要多一年,比如有的是属于双语教学,可能要求多学一年。还有中外合作的专业,可能要多读一年。比如说社会工作,非常普通的专业吗?一般不会读五年,但是跟软件工程嫁接以后,两个专业结合起来就要多学习一年,类似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在了解专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注意它的特点,不仅是专业本身的特点,还有教学方面的特点,这样方面各个高校在提供计划的时候,专业招生计划,某个学校招生计划的时候都要明确提出来,这个专业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具体学制是多少年,这是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要了解毕业后的职业定位,根据职业选专业。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是一个男同学,在中学阶段擅长的就是这几项的话,选择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现场、甚至是钻井平台跑现场的话,木工工程师这个职业将会让他很不开心。还有一种情况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考生自己的期望有落差。如高级护理专业。这是一个培养护师的专业。在医院中,护师介于护士和医生之间。他负责培训指导护师,协助医生工作。在医院之中,属于辅助性角色。这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希望成为主流的同学来说,落差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另外,要掌握这个专业在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实力强弱非常关键。因为市场经济,学完之后,这个专业在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看它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比如都叫材料工程,不同的材料工程是不一样的,哈工大材料工程主要是和航天有关系,既得耐高温又得耐低温,所以哈工大材料工程非常非常强,是跟航天有关系的,属于高科技材料。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强,它的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是基础材料,因为这个学校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大学材料工程是纺织材料。浙江大学材料工程是丝绸材料,这个学校最早是浙江丝绸工学院。还有的材料工程是研究水泥的。你看都叫材料工程,研究的是不一样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同样道理,都是叫车辆工程,西安大学的车辆工程是铁道,还有的是汽车和特种车辆。  所以,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花时间去了解专业的性质、隶属的大类、所学的课程、所拿的学位,这样才能保证你“上对花轿嫁对郎”。  
  002不了解考生  现在大约有一半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认识的不够准确,其中多数评价过于乐观。如果家长仅仅凭着孩子的陈述和班主任的一般介绍,而未对本班、本校的整体情况作了解,就可能陷入盲目乐观的境地。因为孩子的汇报总是隐恶扬善的,班主任的话总是鼓励性和向前看的。  要在三个方面认清自己的孩子包括:  第一认清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兴趣。大数学家、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天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都像他那样把对最感兴趣的事物的探求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但至少应使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成为自己所感兴趣、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活动。因为只有所从事的是你所感兴趣的活动,你才能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发展你的潜在能力;才能把专业和职业视作所追求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并且充满激情;才能在付出中感受到满足和愉悦,获得并非缘于功利的内在的幸福体验??而这恰恰是比知识多寡、才能大小、待遇高低更加重要的成功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兴趣,这些兴趣又都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并显示的。我们的中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活动的范围狭窄、内容单调,兴趣的形成和展示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是在学科方面的兴趣,也常常因为灌输式的教学和乏味的应考训练而受到压抑。尽管如此,广大考生也都有自己的多样兴趣并不时地展露出来,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应当努力发现和认识自己的兴趣范围,使报考志愿与自己的兴趣相合。人的兴趣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兴趣与志向相联系、相结合而形成的志趣,这是一种与理想、与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持久而又强烈的兴趣,它对于人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学时期往往是人生中志趣产生的初始阶段,发现并着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在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条件下,按照初步形成的志趣选择高考的志愿,应当成为填报志愿所遵循的“首要原则”。  人们的兴趣决定着职业取向,而与成功的几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如:愿与事物打交道的人往往喜欢同工具、器具或数字打交道,而不会喜欢从事与人或动物打交道的职业。适合的职业有制图员、修理工、会计等。愿与人打交道的喜欢销售、传递信息,适合的职业有记者、推销员等。愿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喜欢分析、推理、测试类活动,通过实验获得新发现,相应职业有工程学、物理学等。愿从事抽象性和创造性工作的人相应职业有演员、画家、设计人员等。  了解高考生的真正兴趣所在,并对这些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可以登录相关专业学校的网站,了解一下专业培养的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内容,以及毕业生的大概去向。这样就对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确认一下这些课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同样有热情。如果觉得没兴趣,千万别勉强自己,毕竟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兴趣不复在,大学四年会过得很有压力。   第二是的能力。能力是一个人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是影响工作效果和决定职业取向的基本因素。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对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有着重要意义。自己是思维能力强,还是动手能力强?是人际关系好,还是自我管理好?是善于与数据打交道,还是善于和抽象的概念打交道?是善于搞清楚实际,还是善于感知未来?是喜欢分析,还是喜欢归纳?这些对自身能力的思考,对于做擅长的事情、选择合适的专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认清孩子的性格。选择专业除了考虑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到考生的个性特点。因为不同的大学专业和职业,对个人的个性特点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学习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和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在乐群性、世故性、恃强性等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表现,而从事机械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人在这几方面的表现就要低一些。各职业领域对人员的个性特点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一个人具备了学习某一专业的兴趣、动机和能力,还要看他的性格特点是否适合于学习这方面的专业。  性格。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或热情外向,或羞怯内向,或沉着冷静,或火爆急躁。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性格对职业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一些外企招人时很看重性格,要进行性格测试,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企业而言,决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对个人而言,决定着自己的事业能否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向型的人一般适合将来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教师、律师、导游、记者、演员、社会工作者等;内向型的人往往适合从事与物打交道的工作,如计算机编程、机械设计、会计、科研工作等。   很多职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有的经常变化、要求创新(记者、演员、作家),有的严谨、稳定、反复重复(会计、编辑、化验);有的要求独立(医生、教师、外交家、管理人员);有的要求协作或服从(秘书、翻译);有的是劝服型,(律师、教师、心理咨询);有的是机智型(主持人、公安人员、驾驶员),等等。  学生站在选择未来职业道路的交叉口上,学生父母的性格导向意识至关重要。同样,对于在选择职业方向边缘彷徨的各界人士,首先认清自己的性格偏好才是找工作、跳槽之前的第一件事。    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性格与岗位达到最佳匹配。    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应对自身性格和将要选择的专业尽量做全面了解和认知,选准方向,才能减少职业“毁约”率。否则,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浪费教育资源。  
  003不了解学校  学校看似一样,其实他们有很大的不同。  各个高校的具体专业名称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学科的划分是在统一框架下制定的。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材料化学等等专业,都经过教育部严格审定。但是,各个学校相同名称的专业,所研究的领域侧重点很可能不同,这是我们在上面的选择基础上做更进一步优化时所要关注的细节。比如南开大学的应用数学偏重金融方向,天大的应用数学偏重工程应用方向,这还是与我们前面分析的大学基本分类有一些背景关联。  我们再举一个计算机系的例子做详细的分析。随着IT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领域很多,虽然对于本科生来说,基本上是宽领域的全面培养,但是由于有各个学校的特色存在,同学们往往会在强势领域有更多的收获。   
清华大学:在拥有多位院士的清华大学差不多在所有方向都有相应的强人撑着,相比之下,应用和系统结构更强些,某些方向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优势领域包括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同时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在软件方面尤其在中文视觉听觉信息处理方面有优势,由王选和杨芙清两位院士曾领导的方正和青鸟证实了北大在中国当前软件界的实力。硬件方面有一位院士王阳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在走上坡路,软件方向的发展很快,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优势领域包括系统软件、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并行与分布理论、数据库等。   
南京大学: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软件专业是并蒂莲花的话,那么现在的南大完全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由孙钟秀院士领导的软件学科甚至已经涉及到大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优势领域包括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方法、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系统软件及其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数据库技术、语言信息处理等。拥有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处寒冷北方的哈工大能保持几十年的超强实力可以说是个奇迹,作为当年唯一的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哈工大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现在他们与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搞学科并建,吸纳了很多外来人才,增强了哈工大的整体实力。目前哈工大承担的项目经费已超亿元。他们的优势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CIMS与系统集成、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机器翻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等。   
东北大学:建有软件工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它的软件方向大多与数据库有关,东软集团的发展证实了东大软件的实力。张嗣瀛教授是中科院院士。优势领域: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系统、诊断与容错控制、CIMS中生产计划与存储管理的建模、宽带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   
国防科技大学:这是一所不太为人所了解的学校,就像一个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我们在感叹她的高大的同时,也会有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由3位院士领导的系统结构方向曾经研制出了让中国人骄傲的银河系列大型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的优势领域大多和硬件相关。设有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及并行与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前任校长潘云鹤是浙大计算机系唯一一位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所领衔创建的计算机图形学、智能CAD在国内无其右者,而且浙大开放式的校风,吸纳贤才的远见,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浙大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领域还有CAD/CIMS、虚拟现实、网络与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智能信息与人机交互技术等。   
东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教授为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CIMS技术是东南大学的优势领域。建有国家863/CIMS网络和数据库实验室、教育部网络和信息集成技术实验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是发展势头最猛的学校之一,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和体系结构、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方向有优势。建有由李未院士领导的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虚拟现实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软件网上联合研发中心。   
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在基础学科如数学、电子(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狂热而转型来的。数学带动软件发展,电子通信则对硬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数学专业发展软件专业的学校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 以电子通讯专业发展硬件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上面我们罗列了在计算机专业各有所长的一些高校,并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果你想报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根据自己的分数(这点要谨慎),在上面选择任何一所,都是不错的选择。也许你会说,这些领域我都看不懂怎么办?不要紧,从事的具体方向你只要大致了解,心中有数,只需知道:在该专业的某些领域有强势的大学,就是你想报考的专业、值得选择的大学。如果你不想报考计算机专业,而想选择其他专业,那么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像上面一样,列出在你想报考的专业方面有强势的大学的列表,可以简略一些,比如了解一下有多少院士,有多少重点学科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数从中选择合适的。能分析到这一步,你的报考就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考生往往是凭着专业名称选择专业,这是不可取的。比如都叫材料工程,不同的材料工程是不一样的,哈工大材料工程主要是和航天有关系,既得耐高温又得耐低温,所以哈工大材料工程非常非常强,是跟航天有关系的,属于高科技材料。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强,它的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是基础材料,因为这个学校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大学材料工程是纺织材料。浙江大学材料工程是丝绸材料,这个学校最早是浙江丝绸工学院。还有的材料工程是研究水泥的。你看都叫材料工程,研究的是不一样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同样道理,都是叫车辆工程,西安大学的车辆工程是铁道,还有的是汽车和特种车辆。  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比如都叫外贸理工大学,青岛理工的强势专业应该是建筑工程,长春理工强势学科就是光机工程。  说到学校我们家长经常犯意个大错误就是太注重面子问题。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面子和理想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这类父母最容易强制孩子认可自己看重的专业。如果孩子的兴趣与父母的愿望一致,当然很好;如果不一致,孩子受伤的概率就很高。父母们都坚信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家长们能够听到那么多大学生因为不喜欢而发出的质问也许就不会那么自信了:“上大学仅仅是为了有好工作吗?”“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活着。”“我不知道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怕父母伤心,我早就选择了死亡。”……   其实,这种讲面子的心里不但家长有考生自己也有。  
  很多考生在文理科分班时,本来喜欢文科,但看到成绩好的学生都报了理科,就感到自己如果学文科就低人一等,于是盲目地选报了理科。有些人在填报志愿时,眼睛总盯着那些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报什么志愿,自己也报什么志愿。相当一部分考生是随流,糊里糊涂地选报了志愿。待学了一二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志愿选择错了。其实这些学生很多是学习成绩优秀者,甚至总是处在老师和同学优越的赞誉之中,所以养成了一切都要和同学一比高低的习惯,否则似乎就证明了不了自己是最优秀的,直至到了决定人生重要转折点的高考,也要在专业选择上以暂时的标准追求所谓最“时髦”的专业。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交织起来的心态,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真正的内在优势或潜力,忽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他也许争到了一时而失去的可能是一世,如果到了大学以后再进行转换,可能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失去多少宝贵的青春时光。所以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自恃聪明机灵的人,过了若干年后,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不能始终如一,而“这山望那山高”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没有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很难在这样的时代做出较高的成就。  还有不少同学是奔着“名校”去的。当然,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又有能力学,又能考上,我们应该鼓励去追求。但是,为了挤进名牌大学而放弃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这种盲目地追求名牌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也有的同学在选择志愿时竟是为了“赌气”。他们的眼睛总盯着那些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报什么志愿,自己也比着报。或者选择口碑好、声望高的专业,盲目攀比。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交织起来的心态,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真正内在优势或潜力,忽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  填报升学志愿本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但由于受社会阅历的限制,考生仅凭个人的实力、意愿和兴趣,比较科学合理地填报出真正有利于自己今后发展和成才的升学志愿,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社会媒体、考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有义务给考生填报升学志愿作参谋。然而,有的班主任老师在参谋的过程中,由于“名牌思想”作怪,硬是动员 自己班上的学生拔高志愿,不切实际地去报考某一名牌大学或某一热门专业,以班上学生考取几个名牌大学为荣,结果造成部分高分考生落榜。有的中学由于“名牌思想”作怪, 常常拿自己的学校与其他中学作攀比,今年某某中学考了几个名牌大学,明年自己学校也要考上几个名牌大学,甚至暗地里要超过兄弟学校。特别是一些基层中学拿考生志愿当儿戏,叫你怎么填,你就得怎么填,使考生的高考志愿变成中学部分老师的意愿。  在每年举办的一些高招咨询会上,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选择志愿而忙碌。有的家长手里拿着一大摞儿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一边用笔勾勾画画,一边打电话找人咨询,而身边的孩子却一言不发,只等着家长做决定。不少父母很愿意代替学生安排一切(选择专业也不例外)。父母大部分都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只有他们作出的选择才是万无一失的。  还有些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光宗耀祖”的工具,习惯于支配孩子的一切。当孩子应当鼓起风帆,离开父母安全的港湾远航时,当孩子应该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儿女安排一切的做法。有一位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在高二选择文理班时,却犹豫不定,因为他隐约地感到自己更想在文科方面发展,想选择文科班,但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认为他幼稚,男孩学文科没有出息,工作都很难找。于是,强迫孩子上了理科班。由于孩子也看到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也都在理科班,也就勉强答应了。进入高三不到两个月,就对物理、化学课开始厌烦起来,有时甚至逃课,去听文科班的课。父母知道后,与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孩子拗不过父母,只好暂时服从,但从此孩子再不理会父母,回到家就钻进自己的房子,把门反锁上。一年了没有怎么和父母说过话,今年高考结束后,成绩很差,虽然上了线,但还不如班里中流水平的同学。虽然被一个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但孩子不想去。孩子非要决定重读高三,上文科班,父母看到这种结果,不好再和孩子争执。  还有些家长,一厢情愿地想让孩子将来从事与自己相同的职业。家长李先生是名会计,“想让儿子学会计专业,可他根本不听,只喜欢电子类专业。当会计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我干了这么多年了,对这个圈子比较熟,孩子将来找工作也方便些。”李先生显然已经为儿子设计好了前程,只是与孩子的意愿不符。老子干什么叫儿子学什么。对一部分人来说,子承父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父母有几十年的从业经验,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辅导、督察和促进作用。但也有其无奈的一面,那就是我国就业压力大,父辈在孩子就业问题上视野窄,孩子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不得不子承父业。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所在单位属垄断性行业。如:电业、银行等,或政府机关、司法、公安、税务等,工资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孩子学了相关的专业,进入自己所在的单位较容易。如果孩子在父母的长期影响下,对父母所从事的工作的确有兴趣,性格特征也适合,也有能力从事父母的职业,那很好。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职业不感兴趣,或性格特征不符,或没能力从事父母的职业,也不要强求。还是让孩子多作些选择,要把孩子的性格、兴趣、能力综合考虑。现在的社会发展快,新职业不断出现,当今孩子们的择业面要比父辈当年宽的多。不要把孩子的择业局限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  还有些在垄断企业的父母,也没指望孩子有多大的前程,就是想求个安稳。叫孩子学个本行业相关的专业,混个大学毕业证,有机会了,好进自己所在的企业。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垄断领域一个一个的对外开放,最后是竞争无处不在。前些年父母在银行工作,子女进银行的不少,使我大女儿好羡慕。但到银行改制上市时,这些人大多数被清了出来。这时岁数大了,知识链也断了,成家有了孩子,也出不去了,过惯了安稳生活,面对竞争显得无所适从。他们反过来又羡慕我女儿从竞争中走出来。所以父母对孩子求安稳怕竞争的心态是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还是要在自己身体尚好时,让孩子们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走向的大前提下,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出去闯,不要怕竞争。只有学会了竞争,才会尽早的适应市场经济大潮。一旦碰了钉子,父母还能帮上忙。如果过早的求安稳,怕竞争,到父母岁数大了,身体不好了;孩子们上有老下有小时,面对竞争无所适从,父母就无能为力了。年轻时求“安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一辈子不得“安稳”,年轻时学会“竞争”一辈子不怕“竞争”。没有真本事、靠着“垄断”的大树,享受着高薪高福利过着安稳日子,是不会太长了,竞争机制将无处不在。  
  004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主动自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需求找寻自己的职业发展,设计、计划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且根据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是个人主动选择的过程,不是一棰子买卖,要根据变化不断调整,我们可以不断选择、发现、探寻。说通俗点就是一个人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寻找到一条发展自己的道路。  
职业生涯规划是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  马克思在年轻时写过一篇文章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这样的一段话,我非常喜欢,现在看来仍然是真知灼见。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并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绝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社会使命的人,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妄自菲薄。”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擅长、特点另一个是社会的需要,把二者最佳结合去选择职业是每个人能够真正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的来源。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当年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可能,没有机会是计划经济,什么都是安排好的。当时我们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革命战士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每个人是不同的,即使你是一块砖,也得看你是什么砖。因为质地不同,就像我们每个人特点不同,你所适合的岗位也应该不同。如果盖大楼你用泡沫砖打地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毁,给社会带来损失也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只有花岗岩打地基是好的。把泡沫砖放到高层建筑房间之间做隔断,泡沫砖又轻又具有隔音效果。同样是一个人,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擅长体育运动有的人擅长美术艺术有的人擅长科研有的人擅长做行政工作。如果岗位不适合你,你对社会对事业不会带来贡献只会带来不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要找你力所胜任的事业。没有人能胜任天下所有的工作,每个人总有弱点总有自己不擅长的。  我们常说,什么是废物?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  我们传统的职业观是&做一行,爱一行&,这就使很多人爱得很痛苦,明明不喜欢的工作又必须天天去面对,又要体现出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这种违反人性的传统的职业观不知害了多少人,数学家陈景润年轻时被安排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据说当时是一位成绩很差的老师,就好比安排一头大象去做上树的工作一样,大象能上好树吗?如果陈景润还是&做一行,爱一行&继续在中学教书,他能成为数学家吗?  职业生涯规划所倡导的职业观念是&爱一行,做一行&,只有你喜欢做的事情你擅长做的事情你有能力做的事情你有条件做的事情你才能做好,才有可能产生绩效,才是符合人性的职业观念。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科学技术都处于领先?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非常重视职业规划,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登上月球的孩子》讲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爬在窗台上问妈妈几点吃饭,妈妈说七点,孩子说:我想去玩一会儿?妈妈说你去哪儿?孩子说:我想去月球上玩一会儿?妈妈说好你去玩吧,七点准时回来吃饭。这位孩子就是后来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美国孩子从6岁就开始有了职业意识的开发,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长大后要从事的职业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上的准备,并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兼职工作。  美国20世纪,美国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对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改革,一次是在70年代制定《生计教育法案》,一次是在90年代制定《学校—就业法案》。其中后者的目的是使所有高中学生都能确定一条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英国1948年,英国政府通过《雇佣和训练法》,明确规定要求各所中学对所有在校学生实施职业指导。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并规定设置固定教学时刻表的时间最迟在中学二年级起始阶段。  日本20世纪中后期,职业生涯指导被正式列入日本学校的教育计划。1958年和1960年,文部省分别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职业指导被更名为“出路指导”。学校进行的职业指导,既包含就业指导又包含升学指导。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文部省曾多次提出加强、改善和充实学校出路指导的意见,强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指导;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以及自主选择决定将来出路的能力。  爱因斯坦之所以是爱因斯坦,乔丹之所以成为乔丹,刘德华之所以成为刘德华,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最短的一条。  
  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解决三个问题:  1、喜欢干什么。在这个选择中你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在那里,从内心深处,什么是你觉得最想干的事;还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涯动机)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是你觉得最值得干的事。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价值观和兴趣所在。  徐先生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他说:“当时填专业时对它具体是做什么的并不知道,到大学后才发现没兴趣。我现在做的是电脑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很可惜,当初要是选对了专业多好啊。”“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首要原因在于,父母的职业兴趣意识淡薄,由此直接导致子女进入高校后才发现兴趣和专业不能相融。  2、能干什么,也就是评价自己的问题。仅凭兴趣选择工作是不全面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你有能力去做,也不代表你的个性性格适合去做。因此,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性格特点适合干什么是选择的一个必备条件。因为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能力和人的性格特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能力优势和性格特点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是有所区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弱项,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这些特点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选择好适合的职业方向。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个已上大二的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要求退学,其实孩子自从上初中以来就非常喜欢计算机,自己就能动手组装、修理微机。而且上大一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还获得了奖学金,这越发激起了他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父母也非常高兴。但不知怎的,上了大二,学习非常吃力,什么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怎么也学不懂,费了半天劲,及格都难保证。他一下感到像掉进了泥潭。但口头上却跟父母说,计算机学这些课有什么用?真烦!这种烦恼的情绪持续了一年,最后终于忍不住要退学。  我的一个朋友女儿对我说她最想做幼儿园老师,她大学时也是学心理学的,她还不敢和父母说,因为她的父母在大学当老师。当她告诉我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我说“你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吗?”她说她想做教手工课的幼儿园老师,我说“我很高兴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你知道做一个幼儿园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呢?”她说不是特别清楚,做幼儿园老师要知道儿童心理、生理、营养,还要懂得很多幼儿的教学方法,她说掌握的不多,我让她设计要做幼儿园老师大概需要什么、她具备什么、拥有什么、缺乏什么、要如何去学习。经过这样一分析,她觉得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我最后跟她讲,喜欢做和能做是两回事。  3、能干好什么。  现在社会竞争核心是专业竞争,比的就是谁比谁专业。越专业越好,无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和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者成不了武林高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只有在一个领域内发展,才能发展,才能成功。  我们看这样一个同学写的文章:高考之前,我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推荐表,心里总算是稍微踏实一些了。但在专业的选择上,却又拿不定主意。  浏览了清华的介绍报,发现有两个系是比较适合我的:一个是建筑系,另一个是工程物理系。我比较有画画的天份,而且对线条、色彩有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并且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心中也产生过许多结构的幻想,我一向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建筑师呢。但另一方面,我对物理又有着如痴如狂的喜爱与追求,可以从解各种各样的物理题目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对许多物理现象都感到趣味无穷。我喜欢的是应用性的物理而不是纯理论上的物理,所以选择了工程物理系而非物理系。  那么建筑系和工程物理系,到底哪个系更适合我呢?后来,在与老师父母的商讨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光从录取分数线上看,建筑系比工物系高许多,所以报工物系考上的机会将更大。其二,报考建筑系要求在考前寄去一张素描画,而我从小学的是国画与水彩画,对素描并不在行,若是寄一张别人画的,心里又觉得不踏实,不愿在一开始就做出这样的欺骗行为。这是报建筑系的困难因素之二。其三,从两系的特点看,建筑系的知识体系要狭小一些,也就是专业性太强。而工程物理系要学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范围较广,知识面宽。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方法技巧,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眼界,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作出新的选择。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的第一志愿报了工程物理系。  制定目标很重要,它将决定你的职业规划成功与否。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3%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10%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标;60%有较模糊的目标;27%无目标。25年后:3%:25年来都几乎不曾更改过人生的目标。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的努力,现在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由此看来人必须要有长期清晰的目标,利用目标来牵引实现个人发展。  
  提到职业生涯就必然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是美国康奈大学毕业的,他在工厂里面做工程,发现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推进,很多人从外国到美国移民,不可能像传统社会子承父业,职业领域非常宽广,可以有很多选择。很多人非常盲目,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即使做简单的工作未必做得好,他发现青年选择事业太盲目了,他决定要帮助、指导他们。1905年他在波士顿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职业指导所,为青年找工作提供帮助,他一边工作一边总结经验,几年之后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职业指导》专著,在书中提到职业辅导要注意三大要素: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性和其他特点,了解局限性非常重要,你不可能什么都能干。我是当老师的,在会计领域很愚笨很不擅长,我是不做财务的,做老师我可以扬长避短。要为青年提供职业的知识和信息,每种职业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局限、有什么机会、前景如何、发展怎么样,知己知彼把自己放在世界上最恰当的位置,把你自己放在最适合你的位置,做出职业的决定,这是帕森斯的思想。生涯规划要做的是知己知彼,做出一个决定,做决定的话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一次决定都是得与失的权衡,总有得有失,你想找一份待遇很高、很轻松、要在高档的写字楼里、环境很美、领导善解人意、同事和睦相处、很有发展、还可以照顾父母、离家很近不需要坐车的工作,哪有这样的工作。如果你很在意待遇,那么找待遇很高的,如果你很在意父母,那么离家近一点中午可以回家照顾他们吃饭。任何一次抉择都是得与失的权衡,总是有得有失。你一旦做了决定,如果你想做老师,那么应当具体通向老师的路是什么,要了解具体如何才能成为老师,订好目标积极行动,这就是生涯规划。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辉使很多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出现包办误区。  在每年举办的一些高招咨询会上,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选择志愿而忙碌。有的家长手里拿着一大摞儿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一边用笔勾勾画画,一边打电话找人咨询,而身边的孩子却一言不发,只等着家长做决定。不少父母很愿意代替学生安排一切(选择专业也不例外)。父母大部分都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只有他们作出的选择才是万无一失的。  还有些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光宗耀祖”的工具,习惯于支配孩子的一切。当孩子应当鼓起风帆,离开父母安全的港湾远航时,当孩子应该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儿女安排一切的做法。有一位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在高二选择文理班时,却犹豫不定,因为他隐约地感到自己更想在文科方面发展,想选择文科班,但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认为他幼稚,男孩学文科没有出息,工作都很难找。于是,强迫孩子上了理科班。由于孩子也看到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也都在理科班,也就勉强答应了。进入高三不到两个月,就对物理、化学课开始厌烦起来,有时甚至逃课,去听文科班的课。父母知道后,与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孩子拗不过父母,只好暂时服从,但从此孩子再不理会父母,回到家就钻进自己的房子,把门反锁上。一年了没有怎么和父母说过话,今年高考结束后,成绩很差,虽然上了线,但还不如班里中流水平的同学。虽然被一个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但孩子不想去。孩子非要决定重读高三,上文科班,父母看到这种结果,不好再和孩子争执。  还有些家长,一厢情愿地想让孩子将来从事与自己相同的职业。家长李先生是名会计,“想让儿子学会计专业,可他根本不听,只喜欢电子类专业。当会计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我干了这么多年了,对这个圈子比较熟,孩子将来找工作也方便些。”李先生显然已经为儿子设计好了前程,只是与孩子的意愿不符。老子干什么叫儿子学什么。对一部分人来说,子承父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父母有几十年的从业经验,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辅导、督察和促进作用。但也有其无奈的一面,那就是我国就业压力大,父辈在孩子就业问题上视野窄,孩子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不得不子承父业。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所在单位属垄断性行业。如:电业、银行等,或政府机关、司法、公安、税务等,工资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孩子学了相关的专业,进入自己所在的单位较容易。如果孩子在父母的长期影响下,对父母所从事的工作的确有兴趣,性格特征也适合,也有能力从事父母的职业,那很好。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职业不感兴趣,或性格特征不符,或没能力从事父母的职业,也不要强求。还是让孩子多作些选择,要把孩子的性格、兴趣、能力综合考虑。现在的社会发展快,新职业不断出现,当今孩子们的择业面要比父辈当年宽的多。不要把孩子的择业局限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  还有些在垄断企业的父母,也没指望孩子有多大的前程,就是想求个安稳。叫孩子学个本行业相关的专业,混个大学毕业证,有机会了,好进自己所在的企业。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垄断领域一个一个的对外开放,最后是竞争无处不在。前些年父母在银行工作,子女进银行的不少,使我大女儿好羡慕。但到银行改制上市时,这些人大多数被清了出来。这时岁数大了,知识链也断了,成家有了孩子,也出不去了,过惯了安稳生活,面对竞争显得无所适从。他们反过来又羡慕我女儿从竞争中走出来。所以父母对孩子求安稳怕竞争的心态是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还是要在自己身体尚好时,让孩子们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走向的大前提下,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出去闯,不要怕竞争。只有学会了竞争,才会尽早的适应市场经济大潮。一旦碰了钉子,父母还能帮上忙。如果过早的求安稳,怕竞争,到父母岁数大了,身体不好了;孩子们上有老下有小时,面对竞争无所适从,父母就无能为力了。年轻时求“安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一辈子不得“安稳”,年轻时学会“竞争”一辈子不怕“竞争”。没有真本事、靠着“垄断”的大树,享受着高薪高福利过着安稳日子,是不会太长了,竞争机制将无处不在。  
  刚才我们谈了在选择专业时的四个不理解,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些就会报好的专业。  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大学是“素质教育”,专业不重要。我认为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可能是某些人的借口,不想在某个专业上下功夫学出个样来,而是蜻蜓点水,什么都学,好像是说要发展“通才”,而实际可能对专业不感兴趣。不可否认,一个人的知识要广博,但最终都要有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诫我们,多数人往往在某个智能或某几个智能方面更为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弱项。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都是“专才”,他们在某几个专业领域内更容易表现出才华来。这是科学研究的结论,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专长。  大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并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造就专业人材的机构。如果只是抱着当个公务员也行,当个工薪族也不坏的想法去混的话.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也就无法掌握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能力。这种人即使毕业后侥幸找到一份工作.也会很快成为一名落伍者。如果不结合人生设计与就业去选择大学及就读专业,那么事业成功的希望是不会有的。  人生的辉煌,莫过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当我们选择了能发挥我们潜能的专业,人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晚年回首,人生如一杯香茗,越品越香,余味无穷。但如果选择了一个令我们厌倦,并非我们所长的专业,直接影响着大学四年后的求职就业,如果专业选择错误,孩子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能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导致孩子在大学中自我放松,随波逐流,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到就业是困惑、迷茫,甚至心理失衡。  则可能学无所长,事业成空,人生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白首回望,一生穷于应付,索然寡味。  你有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你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你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选专业,跟选丈夫选老婆的重要性差不多,这起码是你一个阶段内对一辈子的美好幻想。有人说,选不对人还可以离啊?可是,能一下子选准为啥要费二茬事?你那三四年的寒窗苦读,就跟那三四年的花前月下一样珍贵;再说了,“中途重组”的滋味不好受,不论是对一个家庭还是一份工作而言,再度磨合是个费心力的活儿。 所以,对于高考生而言,你们得用相亲的态度去对待高考志愿,什么事情能在第一环节捋顺了,就千万别指望下一步。   过来人都有感触:如果学了热门专业,没出校门就好像有八抬大轿在等着,每家的轿夫都在扯着脖子喊着新娘上轿;可万一学了冷门专业,跑出校门好几里地,也没瞅见半拉轿子,只有扒别人轿帘儿的份儿……临了,送走了别人的花轿,自己又回府上以读研的名义等下一拨轿子,转眼,已过了好几个秋。 记住了,孩子们,尽量报个自己喜欢社会也喜欢的专业,就像姑娘嫁了好人家。  高考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美国学者斯坦利详细查阅了1300位成功人士的家庭和个人背景,结果发现他们的依赖的不是天赋,而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事业。  选择好专业=选择好未来,科学把关,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  
     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
也是为了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吧
      
祝弟弟明天高考顺利
      
  高考专业选择知彼篇——了解高考专业的三大范围    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专业可分为11个大类,即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科、政法科、体育科、艺术科。11类又分为48个子类。在高校招生的280多个专业目录中并划分出近1000个专业有90%的专业是考生或者考生家长不能正确了解或者干脆就没有没有听说过。对于考生来说,要在高考填报志愿上数百个形形色色的志愿名称中找到一个真正合自己心意,在校几年既能学到东西,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对口、满意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大伤脑筋的事。此事之所以大伤脑筋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考生以及家长对所报专业了解程度不够,有些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高考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不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盲目报考者不乏其人。曾有一位获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考生,看到某著名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想象这个专业应当是研究航天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的,于是抱着从事航天事业的幻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这个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虽然,锅炉专业也是国家建设所必需的专业,但其对此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厌学,且由于该校是工科院校,专业面很窄,转系、转专业均不可能,为此后悔不已。  还有的人仅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其涵义,觉得自己很喜欢,而真正进入大学攻读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曾就有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专业的案例,咨询者很着迷于中国的命相学,也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报考生命科学专业之前一直以为应该是学习像易经、命理之类的东西,没想到真正开设的课程却是有关人体、基因、解剖方面的,为此非常失望。由于前期对专业的不了解,从而导致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喜欢的领域。试想,大学刚刚接触专业就了无兴趣,如何能够把它学好?又如何能喜欢与之相关的工作?如何能够在未来把工作做好?又譬如生物医学工程,不少人以为是医学专业,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器信息类的工科专业,毕业后可以在现代医疗仪器、电子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工作,也可以在各类医院从事临床工程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或从事通用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维修和采购管理等工作。  再比如信息和计算科学,常被人当做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学科。其实,这是一个数学类专业,要求毕业生能运用所学数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当然,继续学习计算机也是有着很大的后劲的。  还有许多人就是&顾名思义&,这样很可能报了其实你并不喜欢的专业。例如汽车工程系,许多人乍一听来,会认为这个专业只是学汽车,即有趣又简单。其实汽车系的必修科目很多,它涉及机械、力学、热学、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等诸多专业的知识,课程也较为繁重。所以,许多名字吸引人的专业,其所学内容不一定象名字一样动人。所以最好在报考某个专业前,找人把这个专业具体所学的内容、就业等诸多问题摸清楚,否则往往会造成不理想的后果。  我们再看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它是一个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医学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医、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特点。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X线机、数字化X线机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装置、超声成像设备等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开发、技术支持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程序设计、医学图像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我们知道,医疗器械工业是知识最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而医学影像工程又是医疗器械中科技含量最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最迅速也最广泛,资金投入最多的类别。医学影像设备是近30年内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也是临床部门重点推广应用、工业部门竞相开发的医疗器械。学生毕业后可在医院从事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操作与使用,为大型仪器的引进和选型出谋划策;在厂家、研究所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安装调试;在营销环节把技术理念融入推销手段,担任售后服务与技术援助等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全面细致了解了专业情况,我们才能更好的选择专业。  
  范围一: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这个范围的内容主要解决专业学什么的问题。  001理科类学习和研究范围  理科是基础科学,其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科是科学的生命。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理科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本科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理科的研究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或为应用打基础),三是应用研究,纯粹理论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举个例子,不少人听说过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发生时,会对卫星运行、导航、通讯以及地面的一些高技术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太阳风暴产生的机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研究太阳风暴对各类高技术系统的影响及避免措施,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范围;而研究监测太阳风暴的方法和技术,则属于应用研究。这几方面的研究,都是空间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再如,国内外最早研究原子能和原子武器的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等。  在很多人看来,数学似乎是纯理论学科。一提起数学,就联想到陈景润所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这只是数学研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以北京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设立了5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学生在学习2年后,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上述5个系的方向学习,因此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及高科技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到实际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宽广,涉及数学基础理论、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概率论和统计学、金融数学等。  有人将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理科研究割裂开来,没有看到理科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发展起到的巨大推进作用。事实上,理科研究的每一项突破,都会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物体在一定的低温下将出现超导现象,于是许多科学家寻找适合于工程技术需要的超导物质,但一般都是从金属中寻找。后来,一位美国科学家在化合物中发现了高温超导现象,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超导热,使超导的临界温度得到很大提高,这样就便于工程技术应用。设想有朝一日,人类发现了在接近常温下就具有超导特性的物质,那无疑将极大地推进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个例子清楚地说明了理科研究对工程技术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最近几十年,国际上科技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中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太少了,这和我们不重视基础研究有关。在这方面,北京大学王选院士是我们的榜样,他长期致力于中文文字、图形、图像信息处理研究,推动汉字印刷告别铅与火的历史,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为中国现代印刷技术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如果不进行长期艰苦的基础研究,那些国际科技发展最前沿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电子科技、生物科技等只能靠引进。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北京科协的一次报告中,把基础学科、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生动地比喻为水、鱼和鱼市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就像没有水就没有鱼和鱼市场一样。  
  案例:过来人谈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习与研究范围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专业,主要学习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泛涵分析(大三要学),专业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控制理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数学建模,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多元统计分析,数学软件实验,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学习本专业会让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的科学工程计算技术和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我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是这样的:我自小对数学就特别感兴趣,高考填写志愿时,就填写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学好数学很重要。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也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人人都要学会的数学&.蔡元培先生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因重视数学,“列数学系为第一系”,这种传统一直保持至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的重要贡献。海王星的被发现,首先不是通过望远镜,而是利用纸笔,借助于数学公式“算”出来的,望远镜只不过印证了这个“计算结果”。由于数学的关键性应用,有人甚至称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数学是学校教育中永恒并且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国中小学全部开设数学课,并把它当做人一生中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从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测试结果看,在参加的2l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小学数学成绩名列第一,表明我国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也就是说要学好数学就要学会思考,就要善于动脑。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案例:过来人谈化学与应用化学学习与研究范围  首先, 化学和应用化学一脉相承,互为依托。应用化学是以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科学,以化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石。同时,应用化学的发展也促进化学基础知识不断地完善。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化学和应用化学都是实验科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同小异。两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系统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比如南京大学的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在前两年的课程方面基本相同,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将来的就业方面,两者的适用范围同样广泛,具有较好的外延性,可以与许多学科形成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交叉学科,比如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等。  其次,化学与应用化学的发展又各具特点。化学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应用化学偏重于工程方面的研究,是结合某些生产实际的研究。简单地讲,前者偏重于理科,而后者偏重于工科。反映到课程设置方面,到了高年级大规模进入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时,两者各有侧重。首先表现在理论知识方面,化学专业的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更多关于物质的结构,功能,性质等方面基础知识,比如以研究物质结构为内容的结构化学和结晶化学等课程,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则为了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需要学习具体的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反应器的设计,化工生产的流程等相关课程。其次是在实验方面,同样动手做实验,化学实验更多培养的是对于原理、机理及性质的研究,而化工实验却更注重的是对工业思想的培养和工程实际及合理性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在实验室小试的实验条件,更要顾及到工业生产放大的效果。在实验原料和产品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到成本,运输,产品的市场销路等等。  案例:过来人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习与研究范围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地球上的各种物理条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地球表层的沉积沃土,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和改造利用的场所;地下的石油、煤田、矿藏,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地表的大气层,为人类提供了空气;而远离地表的高空磁场,像一道天然防线,屏蔽了射向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以保护人类的安全。  然而,地球在给人类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种种灾难,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等均来自地球深部,一次火山熔流,使意大利古城化为灰烬;日发生在我国唐山的7.8级地震,仅几秒钟,使99%的房屋倒塌,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受伤; 日,在印度洋发生的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引发海啸,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0多万人遇难,数百万灾民需要救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时候是如此的脆弱,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地球的深入了解,地球物理学就是研究和认识地球的一门重要学科。  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探索地球本体及近地空间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能源、资源和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灾害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是这样形容地球物理学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  地球物理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从城市工程物探的地质雷达、管线探测到环境地球物理的环境保护以及能源物探的找油找气等等,地球物理几乎关系到了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告急、西部大开发、国土资源大调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地球物理学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关注,这也为地球物理专业的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和能力的舞台。  
  好文章!我正在为小孩明天考完后怎么选专业头疼呢。LZ帮忙指导一下,  我儿子读文科,比较喜欢历史,对考古感兴趣,无奈高中不好好学习,成绩不理想,最多也就是个专A,我儿子该选什么专业好?  老公是公务员,我在国企(非垄断企业),我也想过大学让他学好英语,再想办法做我这行,但他对英语没兴趣,怎么办?
  您的孩子可以学新闻专业,新闻专业可以多接触社会,夯实人文素养基础,39岁后再研究历史,这样很容易成为大碗、大家。成为大碗、大家英语好不好无所谓。
  对不起,是30岁后,成功越早越好。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人的人生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