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加BC加C2abc乘以3等于5abcABC,求A,B,...

> 【答案带解析】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B⊥平面ABC,AB⊥AC,且AB=AC...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B⊥平面ABC,AB⊥AC,且AB=AC=A1B=2.(1)求棱AA1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2)在棱B1C1上确定一点P,使二面角P-AB-A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1)(2)P(1,3,2)
【解析】(1)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C(2,0,0),B(0,2,0),A1(0,2,2),B1(0,4,2),=(0,2,2),==(2,-2,0).cos〈,〉===-,故AA1与棱BC所成的角是.
(2)P为棱B1C1中点,设=λ=(2λ,-2λ,0),则P(2λ,4-2λ,2).
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n1=(x,y,...
考点分析:
考点1: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考点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相关试题推荐
三棱柱ABC-A1B1C1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2,AC=4,A1A=3.D是BC的中点.(1)求直线DB1与平面A1C1D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二面角B1-A1D-C1的正弦值.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F分别是棱B1B、DA的中点.(1)求二面角D1-AE-C的大小;(2)求证:直线BF∥平面AD1E. 
在三棱锥SABC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点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O恰是AC的中点,侧棱SB和底面成45°角.(1)若D为侧棱SB上一点,当为何值时,CD⊥AB;(2)求二面角S-BC-A的余弦值大小.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BC=CD=2,AC=4,∠ACB=∠ACD=,F为PC的中点,AF⊥PB.(1)求PA的长;(2)求二面角B-AF-D的正弦值.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AA1=AC=CB=AB.(1)证明:BC1∥平面A1CD;(2)求二面角DA1CE的正弦值.. 
题型:解答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b<c,且ab+bc+ca=abc.求所有符合条件的..
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b<c,且ab+bc+ca=abc.求所有符合条件的a、b、c.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解法一:由1≤a<b<c知abc=ab+bc+ca<3bc,所以a<3,故a=1或者a=2.(1)当a=1时,有b+bc+c=bc,即b+c=0,这与b、c为正整数矛盾.(2)当a=2时,有2b+bc+2c=2bc,即bc-2b-2c=0,所以(b-2)(c-2)=4,又因为2<b<c,故0<b-2<c-2,于是b-2=1,c-2=4.即b=3,c=6,所以,符合条件的正整数仅有一组:a=2,b=3,c=6.解法二:∵ab+bc+ca=abc,∴1a+1b+1c=1,∵a<b<c,∴1a>1b>1c,所以1a>13,1<a<3,a=2.∴1b+1c=12,所以1b>14,2<b<4,b=3.由上得,c=6,所以,唯一a=2,b=3,c=6.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b<c,且ab+bc+ca=abc.求所有符合条件的..”主要考查你对&&二元多次(二次以上)方程(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元多次(二次以上)方程(组)
定义:二元二次方程组即至少有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的方程组,另一个是不高于二次的二元整式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组求解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即通过“降次”、“消元”,将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于这类方程组形式庞杂,解题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因而在解这类方程组时,要认真分析题中各个方程的结构特征,选择较恰当的方法。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一般解法是代入法:在(1)中先将x看作常量,把(1)看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用y表示x后,代入(2)中,得到关于y的方程。因为在解(1)的结果中,可能得到y是x的双值函数,所以可能得到两个方程,也可能得到无理方程,无理方程有理化后,最高可能得到四次方程,但仍有代数解。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b<c,且ab+bc+ca=abc.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96495957854949812118634476315054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角abc的边ba b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