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图所示,梯形abcd ad的上底ad是7...

如右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的上底与下底的比是3:7,求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E的面积比.
ade=df×ae÷2,abe=ab×ae÷2推出df:ae=4:3,所以面积比为4: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ad=7.2厘米,下底bc=9.6厘米
s甲=底×高÷2=7.2×高÷2s乙=9.6×高÷2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整数比=7.2×高÷2:9.6×高÷2=3/4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所示的梯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直线CE把梯形ABCD分成甲、乙两部分,它们的面积比是10:7,上底AB与下底CD的比是______.
先连接AC,E是AD中点,那么△ACE=△乙,又已知S△甲:S△乙=10:7,可以把S△甲的面积看作10,S△乙的面积看作7,又因为S△ABC=S△甲-S△ACE=10-7,=3,又因为AB∥CD,所以△ABC与△ACD是等高不等底的,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的关系可得出:AB:CD=△ABC的面积:△ACD的面积,AB:CD=3:(7+7),AB:CD=3:14,答:梯形的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比AB:CD=3:14.故答案为:3:1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先连接AC,E是AD中点,那么△ACE的面积=△乙的面积,可知△ABC的面积=△甲的面积-△ACE的面积=△甲的面积-△乙的面积,又已知S△甲:S△乙=10:7,可以把S△甲的面积看作10,S△乙的面积看作7,所以即可救出S△ABC,又因为AB∥CD,所以△ABC与△ACD是等高不等底的,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的关系可得出:AB:CD=S△ABC:S△ACD,解出即可.
本题考点:
比的意义.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时,面积相等;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的关系的灵活应用.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中数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184
入库时间: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BC=7,∠B=60°,P为下底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过P点作PE交DC于F,使得∠APE=∠B.
(1)求等腰梯形的腰长;
(2)证明:△ABP∽△PCE;
(3)在底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E:EC=5:3?如果存在,求出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解:过A作AE⊥BC于F,由已知可得
BF=……2分
在Rt△ABF中,∠B=60°,BF=2,
即等腰梯形的腰长为4
(2)证明:由∠APC为△ABP的外角得
∠APC=∠B+∠BAP,
又∠APC=∠APE+∠CPE,∠B=∠APE,
∴∠BAP=∠CPE.
又由等腰梯形性质得∠B=∠C,
∴△ABP∽△PCE(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解:存在这样的点P
理由如下:
由DE:EC=5:3,DE+CE=DC=4,得
设BP=,则PC=7-
由△ABP∽△PCE,得
AB/PC=BP/CE,即
解得,经检验,都符合题意
∴BP=1或BP=6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如图,在梯形ABCD,AD∥BC,AB=CD,上底AD=,点A的坐标为(,),(1)求C,D两点的坐标.(2)将梯形ABC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是多少?(3)求梯形ABCD的面积.
(1)∵AD∥BC,AB=CD∴BC=3,∴C(3,0),D(2,).(2)因为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0,),B(-,0),C(2,0),D(
为您推荐:
(1)利用梯形的性质可求得坐标C(3,0),D(2,);(2)直接利用平移的规律求平移后的坐标即可;(3)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点:
梯形;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梯形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梯形abcd a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