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作文题丹东 有没有中考的语文作文

2017丹东中考作文题目、满分作文
2017丹东中考资讯
[专题]丹东中考网中考作文
共 128 个信息&&首页 | 上一页 | 1
| &60个信息/页&&转到第页
91中考网是2017中考资源信息门户网站,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中考时间、中考试题试卷、复习资料、2016中考满分作文、
2017中考成绩查询、2017中考查分、志愿填报、2017中考录取分数线、学习方法等中考生需要的所有信息
Copyright@中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91中考网查字典网连接你与教育资源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
语文、作文、板报等APP
客户端二维码
手机浏览器打开查字典
1、直接输入
2、扫描二维码,用手机
访问查字典手机版
杯赛竞赛:
您现在的位置:
2011年丹东分数线,查字典网会在第一时间更新,敬请关注!
中考工具箱
中考热门文章2015年丹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出下 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骄奢( shē&
&&隐匿(& n&
)& &&风骚( shāo
&通宵达旦( xiāo )
B.沉吟( y&n&
)& &&商酌(
zhu&)& &&腻烦( f&n
&根深蒂固( &d&&
C.栈桥( ji&n )
&&&修身( xiū
)& &&辐射(
&媚上欺下( m&i& )
D.怡悦( yu& &)
&&&窒息( zh&
)& &&玄虚( xu&n
&&&顶礼膜拜(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些人迹罕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类存在的痕迹。
B.云好像绣上去般精致清盈,碧绿 草场绵延到与天相接的地方。
C.这位少年在看到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呀。
D.在太阳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敲响了他们的门。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5.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罗摩衍那》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在荒岛生活28年的经历。
C.《骆驼祥子》不仅刻画了祥子,而且还写了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
D.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6.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
C.《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子瞻,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7.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⑴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⑵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⑶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⑷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拟人&&&&&&&&
对偶&& 排比
对偶&&&&&&&&
D.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8.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
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⑶⑵⑷⑴&&&&&&
B.⑷⑶⑵⑴
&&&&&&&&C.⑷⑵⑶⑴&&&&&&
D.⑶⑴⑵⑷
9.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春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B.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
C.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
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10.小刚因为妈妈的每天叮嘱而心烦
,与妈妈顶撞起来。作为小刚的好友,你知道后该怎样劝说?请选出下列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
A.她这是唠叨,你全当没听见,走你的。
B.你妈妈是为你好,做孩子的就应该体谅啊!
C.你妈妈这样做,是对你的爱,你要理解她。
D.你有妈妈在身边叮嘱你,多幸福啊!哪像我,妈妈还不在身边呢!
二、古诗文填空(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
11.&&&&&&&&&&&&&&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2.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13.&&&&&&&&&&&&&&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北风卷地白草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浩荡离愁白日斜,&&&&&&&&&&&&&
&&&&&&。(《己亥杂诗》)
17.晏殊的《浣溪沙》中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名句是:
&&&&&&&&&&&&&&
&&&&&,&&&&&&&&&&&&&&
18.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愿望的句子是:&&&&&&&&&&&&&&
&&&&&,&&&&&&&&&&&&&&
三、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⑵吾谁与归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2—28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9分)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
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
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
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原文有改动)
22.请将下列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2分)
争先恐后&&&&&&&&&&&&
&&&正襟危坐
2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4. 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5.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4分)
26.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笑”的含义。(2分)
27.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2分)
28.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9—33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5分)
人体的独特性
⑴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⑵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⑶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
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 且效果通常很好。
⑷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⑸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⑹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⑺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⑻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
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29.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3分)
30.第⑹段划线句子“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1.第⑸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32.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3分)
33.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2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34—38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6分)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⑴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
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⑶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
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
步。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选文有改动)
34.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2分)
35.选文第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36.请围绕中心论点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分)
37.选文第⑴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8.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四、写作:请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满分60分)
39.按要求作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
留在心 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015中考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B&&&&&&&
2.D.&&&&&&
6.C.&&&&&
8.C.&&&&&&&
二、古诗文填空(共10分,每空1分,出现错字、别字、不规范字,该句不得分)
11.乱花渐欲迷人眼
12.落英缤纷
13.沉舟侧畔千帆过
14.胡天八月即飞雪
15.会挽雕弓如满月
16.吟鞭东指即天涯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三、阅读理解(共60分)[来源:学科网ZXXK]
(一)文言文(共10分)
19.(1)探求&&&&&&&
(3)因此,所以& (4)任用,选拔
(每个1分,共4分)
2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2)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2分)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后半句即得分)(2分)
(二)记叙文 (共19分)
22.正确、工整即可(2分)
23.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分)
24.我是一个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爱学生
、有上进心、富有教学艺术的年轻老师。
(3分)(答出三点即可)
2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学生们的紧张(1分),课堂气氛的沉闷。(1分)。(共计4分)
26.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获得大家的认可、(支持)赞同而开心。(意思对即可)(2分)
27.(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2分)
28.示例一:我得到了奖杯,这个奖杯是无形的,是精神上的,是学生对我的爱(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尊重、理解和爱而由衷感到快乐,对老师来说,这是最好的奖杯)。
示例二:我没有得到奖杯,我因为拖堂,将被一票否决。
示例三:我得到了真正的奖杯,在座的评委们被我对学生们的公平、尊重和爱感动,认为这是一堂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好课。(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即可)(3分)
(三)说明文(共15分)
29.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1分),交代说明对象(1分),引出下文(1分)
(共计3分)
30.举例子(1分)具体有力地说明了(1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1分)(共计3分)
31.不能删去,“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1分)去掉之后就变成90%了,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共计4分)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状;心跳。
(两点1分,共3分)
33.示例:一、可以用指纹开门开锁。二、用脸谱签到。
(2分)[来源:学,科,网]
(四)议论文(共16分)
34.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2分。)
35.举例论证(1分)(举了莫泊桑在福楼拜教育下,专注于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1分)论证了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这一分论点。(1分)进而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1分)(共计4分)
36.王羲之一生专注于书法,在书法上造诣极深,被后人誉为“书圣”。&&
(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历史研究,完成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3分)[来源:]
(古今中外典型事例即可)
37.举李国修的事例(1分)引出中心论点,(1分)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共计4分)
38.围绕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做好一件事需要毅力与恒心;做好一件事要有兴趣;做好一件事需要有一颗淡泊之心;做好一件事需要把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提出感受,(1分)结合自身生活实际。(2分)(共计3分)
示例一: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集中注意力专心做那件事。例如:我学了五年围棋,但棋艺一直不理想,原因就是我同时又参加了书法、乒乓球特长班,分散了注意力。
示例二:要想把一件事做好,没有兴趣是不行的。例如:我学了六年钢琴,结果六级也没过,因为学钢琴是妈妈的主意,我毫无兴趣,上课时根本不用心。
四、写作(60分)
作文分项评分标准
中心与材料
思路与结构
60——53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层次分明,结构安排有特色。
25——22分
25——22分
52——43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想象力。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
思路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21——18分
21——18分
8——7分[来源:学科网ZXXK]
42——33分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17——14分
17——14分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
思想表达不清楚;语句不通顺;用语不恰当;病句较多。
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1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汇总_百度文库
2011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省统一考试的排在前面,省内各市统一考试的排在后面。以地名拼音顺序排列,便于查找
2011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日积月累
一、整体难度评价
与10年中考作文《凝聚》相比,今年的《日积月累》从审题、立意到选材等几个方面难度都有所下降,但难度下降不等同与简单,今年的作文题目设置更趋向精致而严谨,于细微处见精神,符合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始终追求的目标--严谨性。
10年的《凝聚》,题目直指立意的深层次--某种精神或情感的聚和,学生初看到题目时有陌生感,需要细细审题后,慢慢贴近自己熟悉的生活,再费心构思怎样通过人或事体现一种&凝聚&。与之相比,11年的《日积月累》,题目表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常态行为,而非精神层面的一种思考结果。通过自己独特的&日积月累&的行为,最后获得某种情感升华或人生哲理的感悟,在思考过程上看,是流畅的,相对容易的。
二、具体写作分析
日积月累,顾名思义,是指长时间不断的积累。审题时应考虑到两个方面:日积月累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个过程,同时,它既是一种量的累积又有质的变化。行为与过程的认识,应该表现在选材与结构、情节的安排中。量变到质变的最终结果,应该在立意时有所考虑。
立意与选材
从题材角度看,同学们常考常练的情感类作文、成长类作文以及励志类作文都适宜用作此次中考命题,因为某种意义上,任何一种情感、成长或品格都是在&日积月累&,即长时间的累积中发现的、感悟的、理解的,因此,在选材方面,考生不会无事可写,无感可述,无情可抒。但是,在难度下降的同时,考生们又要注意&过程&这一关键词在材料中的体现,即尽量选取围绕同一主旨的2-3个经典片段写作,而非一人一事的全面铺叙。且这二、三事的选取,如果体现出时间上的跨度,更能表现考生审题的细致,这正是此次作文题目精致、严谨的地方。
从立意角度看,无论同学们选择了哪一类题材,在最终主旨的表现上应落实在&改变&与&发现&上,即最终的质变。例如,关于妈妈的几个经典事例的细致表现,最终应落实在&我&,发现或体悟到了平凡中的真爱;关于学习的几个经典事例的描写,应落实在每一次的勤奋最终品格上的坚毅等等。总之,应该明显能看出认识的轨迹在由浅入深的&改变&。
从文体角度看,记叙文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文体创新针对今年的命题也比较好展现,例如日记体、寓言、小小说等,借以表现&日积月累&的主题,难度不高。但是议论文相对而言,就较难写出新意,虽然在论点的提炼上:由量变到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是考生很容易想到的,行文也会很顺畅,但在论据的选择上,会禁锢在已有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事例中,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很难有新意出现。不如记叙文的选材灵活多样,个性化十足。
结构与情节
结构安排上,开篇以两三句话解题为好,说明&我&对&日积月累&的认识深度,便于阅卷老师把握文章主旨。行文中间部分的安排上,应注意详略得当,确定长时间积累中的某一个阶段,进行细致描写,其他阶段以较略、最略的形式概括叙述完成。这样结构文章中间部分,即有结构上的详略考虑又有细节描写作为亮点,都是阅卷老师加分之处。结尾处的情感与感悟的升华应作为文章的另一处重点,以较详的笔墨处理,使全文结构呈现层层深入的布局为好。
情节安排上,对比的运用是比较好的写作技巧来表现&量&与&质&的转变。以&物&或时间为线索的方式,能将时间跨度较大的几个事例&彩线串珠&,使情节精致、连贯有巧思,也是不错的情节设计思路。
整体而言,2011年中考作文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与纯粹。命题者带领全体考生回归了写作的本质:关注日常生活,从身边小事中逐渐体会情感的变化,逐渐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我及身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考场作文命题。
2011河北中考作文题目:陪伴
2011河北承德中考作文题目 (1)特殊的礼物(2)再见_____,
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二题,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2011重庆中考作文题目。“我改变了_____的色彩” “善良的魅力”
第1 / 29页
贡献者:12315banguo52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中考作文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